华泰汽车金融有限公司金融下载之后怎么注册?实力怎么样?

后使用我的收藏没有帐号?
所属分类: &
查看: 30|回复: 1
华泰金融的注册礼包很丰厚吗?服务好不好?
发表于 3&天前
华泰金融的注册礼包很丰厚吗?服务好不好?
发表于 3&天前
啊哈,最近也在玩这游戏,之前一直在贴吧逛,最近才发现这里也能领礼包,发了很多礼包的福利,还是很可观的,分享给大家吧,记得节日要去看下,一般都会有节日礼包
礼包还可以直接在玩GO APP上领取,金币礼包全部免费,积分礼包全部打折~
试玩游戏送现金红包
快来加入我们吧!()收起回复展开回复
行酒令livehouse线下演唱会邀你参与!
营造出金庸笔下 荡气回肠的武侠世界!华泰金融如何绑定银行卡?服务好么?_百度知道
华泰金融如何绑定银行卡?服务好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和证券绑定的卡与正常储蓄卡一下,可以随时使用。就有一个特点,银行和证券账户间的转账,必须在规定开市的时间才能转。
采纳率:79%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8被浏览2,250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1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别总是拿中信华泰市值来对比东方财富,好吗?证券公司被互联网冲击是金融行业最厉害的_东方财富(300059)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别总是拿中信华泰市值来对比东方财富,好吗?证券公司被互联网冲击是金融行业最厉害的
别总是拿中信华泰市值来对比东方财富,好吗?证券公司被互联网冲击是金融行业最厉害的,现在佣金万2,券商赚万0.5,其他的基本都是代收代缴的,佣金收入必然急剧下降,无非现在是牛市,不明显。理财产品销售,现在还勉强支撑,未来必败给互联网,人力成本更高,产品更少,宣传力度没得比。但目前的优势是融资融券和创业板,未来监管部门会放开限制就像现在放开上海指定交易一样,投行业务资管业务,有多少券商是亏钱的,而且未来的银行业必然会加入,所以传统证券公司过完这波牛市会很艰难,说那么多我只想说传统证券行业已走向衰退。而互联网金融刚刚起步,但是东方财富收购同信不明智,在这个决策上个人认为同花顺更聪明,他选择和多家券商合作而不是收购,他收费大概是流量加提成,多少证券公司给他打工,多少年薪几十万的从业人员帮同花顺在开户。一个冉冉升起的互联网明星一个渐渐衰退的传统券商你怎么比?我拿的不多,300、500我没想过,但是我想我会拿到100,开板也好封板也罢,相信自己的判断,个人观点不喜勿喷,那些一股没有天天喊爹的盆友,我告诉你我不收儿子
证券公司难道就不会发展,互联网呢。你观点有问题。
东财软件和东财富网巨大流量不是传统券商能够比的。传统券商同样可以互联网化,可是平台呢?
互联网去做券商容易,券商该去做互联网有多难
是啊,流量不是你想有就有的,是网民的一个习惯,哪有这么容易
证券公司都有网页,但有谁去看呢?网民只要看财经新闻,大部分都去东方财富,所以东财的发展是可怕的。
同花顺我从没用过,但东方财富我天天用
把同花顺和东方财富比',你太委屈东财了吧!他俩根本不是一个档次,同花顺太小了,比东财规模整整小了好几十倍,同花顺仅仅是一个软件公司'而东财是互联网金融券商
同花顺二季报很好看,券商开户一天大概5000户,60块一户,30万一天还有提成,是放开限制后多起来的,再拿万0.5提成,别买个东财就觉得他会飞上天,幼稚。
: 同花顺我从没用过,但东方财富我天天用
那是你无知,有多少券商用同花顺的,别瞎鸡吧叫
上海网友 : 证券公司都有网页,但有谁去看呢?网民只要看财经新闻,大部分都去东方财富,所以东财的发展是可怕的。
嗯,券商的网页都是下软件办业务的,没太多新闻
楼主你要搞清楚同花顺是无法和东方财富比的,平台价值,入口价值,流量价值d用户习惯
赞同楼主观点,传统券商转型难。有人才问题有意识问题有体制问题!比如我们的央视有十几亿观众,用户足够多吧?资金实力足够强吧?有国家的强大支持吧?各方面条件都比腾讯不差吧?可是他连一个cbox的app都做不好!再说中国移动,够牛吧,飞信怎么都做不好?所以说不是谁有钱都可以马上转型的。为何总理说:互联网+,不是说+ 互联网?
东方财富不聪明,这种话说出来就说明你不明智!多年前互联网未兴盛时大佬就认识到,渠道为王流量称霸!建议你读一读这篇文章: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OTA4NjUxNg==&mid=&idx=4&sn=bc92d3dca812d52c175cf4#rd
: 嗯,券商的网页都是下软件办业务的,没太多新闻
你把同花顺想的太高了,没有一个线下的券商绝对是他的一个硬伤。我以同信举例子,东方财富的开户有多少都会到同信去,而且收购了同信后可以直接做券商理财和国债、定投等,你以为券商的牌照只是用来给股民网上交易的吗?太落伍了吧,同信的期货子公司也不是用来看的,未来网络开期货账户是什么概念?股指期货的成交量一天近2万亿!以东财的客户流量呢?我不客气的说同花顺没有券商牌照就是一个二道贩子,很多事情自己做不了主后面的市场份额跟东财和大智慧的差距会不断拉大!你不要以为同花顺多牛,同花顺能做的东财都做而且做的比它好得多!!!
: 东方财富不聪明,这种话说出来就说明你不明智!多年前互联网未兴盛时大佬就认识到,渠道为王流量称霸!建议你读一读这篇文章: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OTA4NjUxNg==&mid=&idx=4&sn=bc92d3dca812d52c175cf4#rd
利差5%,不搞笑啊,自己好好去看看吧,每个人的思路不一样,别看过几篇文章就喜欢瞎哔哔
: 你把同花顺想的太高了,没有一个线下的券商绝对是他的一个硬伤。我以同信举例子,东方财富的开户有多少都会到同信去,而且收购了同信后可以直接做券商理财和国债、定投等,你以为券商的牌照只是用来给股民网上交易的吗?太落伍了吧,同信的期货子公司也不是用来看的,未来网络开期货账户是什么概念?股指期货的成交量一天近2万亿!以东财的客户流量呢?我不客气的说同花顺没有券商牌照就是一个二道贩子,很多事情自己做不了主后面的市场份额跟东财和大智慧的差距会不断拉大!你不要以为同花顺多牛,同花顺能做的东财都做而且做的比它好得多!!!
首先我没觉得东方财富差,不然我没必要去买它的股票。同花顺厉害的是和券商合作,你去看券商的网页都是有同花顺软件下载,东财没有对吧,所以在软件交易端同花顺多还是东财多,你看看APP的下载排行 ?但是在资讯和平台同花顺没法和东财比,我只是说个人觉得如果能和各个券商合作,走经纪人分成的模式投入低见效快,尤其是熊市的时候?盈利券商会有多少?但是分成模式肯定不会亏损,我只是在这方面认为收购没有太大必要。还有你说的国债定投等业务难道你有资格就能做好?投行就少数几家券商占了大多数!别跟我说券商业务,投行业务分几块?自管业务分几块?信用业务分几块?经纪业务有哪些收入,你知道吗?当然我发这个贴的目的是说不要局限在东方财富的市值上,没理由一定比华泰中信低,也没说他比同花顺差,我只是觉得收购不收购券商都不是关键问题,关键是他在互联网金融的地位和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机会?别纠结在我说了句同花顺怎么样就开始哔哔,我最好东财一字板到500块
东财要做到多少市值呢?
: 把同花顺和东方财富比',你太委屈东财了吧!他俩根本不是一个档次,同花顺太小了,比东财规模整整小了好几十倍,同花顺仅仅是一个软件公司'而东财是互联网金融券商
我没比较公司的大小,只是针对和券商合作和收购券商的问题,规模相差几十倍,脑子进水了吧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华泰证券:资管新规怎么看?金融宏观策略多专家解读_新浪财经_新浪网
阿里员工炒港股年赚1000万?点这里,你也可以成为下一个TA!</span
  来源:&研究所
  指导意见在原则上与过往人行对资管业务的意见保持一致
  11月17日,人民银行会同三会及外汇局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导意见提出理财产品净值化、打破刚性兑付、规范资金池运作等与过往人行对资管业务的意见保持一致。2017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明确提出建立更为规范的资产管理产品标准规制,我们认为,指导意见中的绝大多数内容都不是新的内容,只是增加了实施可操作性。资管行业中负面影响最大的是理财,打破刚性兑付后,理财产品的优势受到较大影响,理财投资者会产生分化,风险偏好高的投资者会选择公募基金,风险偏好低的投资者会选择存款或买国债。
  指导意见出台并不意味金融去杠杆的结束
  我们认为,本次指导意见给资管行业未来发展指明了大的方向,但这不意味金融去杠杆的结束,具体还需监管部门出台各自的监管细则,如银监会出台的理财细则等。另外,银监会在半年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下半年力争出台18项监管措施,我们认为其中与金融市场密切相关的几项,如涉及到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委托贷款管理、交叉金融产品、流动性风险及理财业务的相关监管政策由于较为复杂,会以相对靠后的排序陆续出台,出台时点预计在年底到明年一季度。债市杠杆去化影响最明显的应该是小银行和券商资管,公募基金和保险杠杆比例本来就受控,因此或较为稳健。
  李超/宏观首席
  设置较长过渡期是关键,也可能是未来出台监管政策的趋势
  《指导意见》中具体指出,将按照新老划断原则设置过渡期,存续期内原有资管产品还可持续,与意见相冲突业务在过渡期内只要保持不净增加即可;过渡期持续到日。我们认为这实质上是对市场的呵护。此前市场最担心的是监管机构不顾市场承受能力,集中在年末时点上直接推进金融去杠杆强力政策。《指导意见》设置了较长过渡期,一定程度上平抚了市场情绪,我们认为银监会即将出台的一系列监管措施也可能会采用过渡期的方式。关于对市场的影响上,我们仍然认为银监会与金融市场相关的监管措施出台是靴子落地、利空出尽。
  指导意见对实体经济融资、经济和利率影响不大
  从实体经济融资看,我们认为,受影响最大的是非标,尤其是短久期负债匹配长久期资产的非标资产,尽管2019年6月底之前,存量业务不受影响,但增量已被控制。我们认为,对实体经济影响并不大。表面上看表外相关业务受到影响,但是从最近几个月的社融数据看出,表内信贷对房地产的敞口控制得以放开,基建的银行表内融资也不会受控,即使有些无法转为表内,指导意见也明确了在国家重点领域和重大工程建设等领域对加大&资管产品资金募集给予支持。因此,对实体经济影响不大。利率短端还是取决于央行货币政策,长端利率近期的上升已经反映了较多预期。
  对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影响在心理层面
  我们认为,由于设置了过渡期,指导意见对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影响总体偏心理层面。债券市场最近的调整主因是市场一直存在对金融去杠杆的预期。但是我们强调,指导意见出台并不代表利空出尽,还要等到监管部门相关监管措施出台,结合央行定向降准和PSL放量、经济基本面等因素才能综合判断倒U型右侧拐点。对于股票市场,少量的结构化安排和多层嵌套资金进入股市,如果彻底规范会受到一定影响,如利率快速上行会对股市产生明显负面影响。还需注意的是,指导意见仅是征求意见稿,并已表态考虑市场承受能力,我们认为,如果市场受到明显冲击,也可能对市场不可承受部分进行进一步修订。
  沈娟/大金融组首席
  新规为资管市场建立统一标准和规则,最大程度地消除监管套利空间。是金融工作会议和十九大报告要求加强金融协调监管的落地。今年以来银行、信托、券商、基金公司和基金子公司的资管产品都相应启动业务风险检查和报备工作,各地监管机构对业务通过窗口指导和行政处罚的方式进行规范。同时新规新老划断,过渡期自本意见发布实施后至日。给予各资管产品规范过渡期,引导资管业务平稳过渡,短期对市场影响有限,长期引导资管回归本源,主动管理发展是核心方向。未来更多将进入各资管领域的制度补短板阶段,预期《意见》落地后三会针对各自资管产品的规章制度预计会逐渐出台。
  1、强化央行宏观审慎管理角色在监管分工方面,《意见》提出由央行负责宏观审慎管理,会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制定标准规制。“金融监督管理部门”的说法是首次提出,体现了一行三会之间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的角色定位。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而《意见》实质上就是央行宏观审慎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宏观审慎框架的搭建只是刚刚起步,预计央行在监管统筹中的角色会进一步得到强化。
  2、执行实时监管。要求建立资产管理产品统一报告制度,对资产管理产品的发行销售、投资、兑付等各环节进行全面动态监管,建立综合统计制度。有利于打通资管产品资金投向和来源的信息屏障,真正落实穿透式监管。
  3、加强功能监管,对资管产品统一分类,适用同一监管标准,减少监管真空和套利。
  4、加强穿透式监管,资管产品只能嵌套1层。要求资产管理产品向上识别产品的最终投资者,向下识别产品的底层资产,可实现风险的穿透管理,可整体进行风险控制。
  重磅监管要求核心解读:刚兑+资金池+嵌套、分级、杠杆
  1、打破刚性兑付,提出处罚措施,加速净值转型
  打破刚性兑付: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金融机构不得开展表内资产管理业务。首次提出对刚性兑付行为进行处罚,包括自行筹集资金偿付或者委托其他金融机构代为偿付均被认定为刚性兑付行为。而且对刚性兑付行为采取投诉举报奖励制度。实质上是督促行业加快产品的净值化转型,并且引导市场对资管产品认知的转变。
  当前银行理财、信托计划、预定收益率产品等普遍隐含保本承诺,打破刚兑将推进资管产品加速向净值型转型,银行和信托资产管理相应受到冲击。
  2、规范资金池,产品独立运行,要求久期管理
  《意见》要求金融机构应当做到每只资产管理产品的资金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不得开展或者参与具有滚动发行、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特征的资金池业务。存量业务过渡期内逐渐结束,不再新增资金池业务。
  为防范期限错配风险增加久期管理,要求封闭式资管产品最短期限不得低于90天;非标资产终止日不得晚于封闭式资管产品的到期日或者开放式资管产品的最近一次开放日。这将导致目前主流的通过长期限开放式产品投资短期限非标资产的操作受限,促使行业资管产品结构“非标”转“标”,加大对流动性更好的标准化资产的投资比例。
  3、明确负债杠杆和分级杠杆要求,消除多层嵌套和通道
  资管产品的杠杆分为负债杠杆和分级杠杆两类。在负债杠杆方面,《意见》进行了分类统一,对公募和私募产品的负债比例(总资产/净资产)分别设定140%和200%的上限,分级私募产品的负债比例上限为140%。在分级杠杆方面,公募产品以及开放式运作的、或者投资于单一投资标的、或者标准化资产投资占比50%以上的私募产品均不得进行份额分级。对可分级的私募产品,《意见》规定,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分级比例(优先级份额/劣后级份额)不得超过3:1,权益类产品不得超过1:1,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混合类产品不得超过2:1。对大资管领域进行统一杠杆要求,当前券商资管产品都按要求执行,受影响较小,对信托产品有一定影响。
  要求消除多层嵌套和通道,金融机构不得为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产品提供规避投资范围、杠杆约束等监管要求的通道服务。资产管理产品可以投资一层资产管理产品,但所投资的资产管理产品不得再投资其他资产管理产品。
  当前资管行业存在通过多层嵌套、通道、分级产品加杠杆方式投向底层资产,新规对底层资产分散度提出更高要求,倒逼现行模式改变。
  4、强化资本和准备金计提要求
  《意见》规定金融机构应当按照资管产品管理费收入的10%计提风险准备金,或者按照规定计提操作风险资本或相应风险资本准备。风险准备金余额达到产品余额的1%时可以不再提取。对于目前不适用风险准备金或者操作风险资本的金融机构,如信托公司,《意见》并非要求在现有监管标准外进行双重计提,而是由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按《意见》的标准,制定具体细则进行规范。对资产管理产品实行风险资本和风险准备考虑,约束其业务发展过于激进引发系统性风险。
  5、要求第三方独立托管,给予银行过渡期
  金融机构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资产应当由具有托管资质的第三方机构独立托管,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过渡期内,具有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资质的商业银行可以托管本行理财产品,但应当为每只产品单独开立托管账户,确保资产隔离。过渡期后,具有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资质的商业银行应当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该商业银行可以托管子公司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但应当实现实质性的独立托管。独立托管有名无实的,由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纠正和处罚。一方面,第三方独立托管,把控资金监管的命门。另一方面,过渡期条款的设计留出适度灵活空间,确保平稳过度。
  6、规范和引导智能投顾发展,做好风险预期
  智能投顾门槛低费率低具有普惠金融属性、操作高效便捷,今年来发展迅猛。《意见》规范和引导智能投顾发展,在准入许可、信息披露、投资者适当性、风险隔离、投资者推介、算法设计、人工干预机制等方面首次予以明确规定。《意见》将尚处蓬勃发展初期阶段的智能投顾及时纳入监管范畴,体现出监管对潜在风险的前瞻预判和有效防范,有助于规范和引导行业稳健发展。
  7、限制和规范非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
  当前,除金融机构外,互联网企业、各类投资顾问公司等非金融机构开展资管业务也十分活跃,由于缺乏市场准入和持续监管,已经暴露出一些风险和问题。一是非金融机构不得发行、销售资管产品,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这里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主要指私募基金的发行和销售。二是非金融机构和个人未经金融管理部门许可,不得代销资管产品。三是针对非金融机构违法违规开展资管业务的情况,尤其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分拆销售具有投资门槛的投资标的、通过增信措施掩盖产品风险、设立产品二级交易市场等行为,根据《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进行规范清理。非金融机构违法违规开展资管业务并承诺或进行刚性兑付的,加重处罚。
  资管市场格局未来将重塑,主动管理将是关键。
  新规对资管行业的影响基本可控,产品结构可实现平稳过渡。资管行业的发展将从过往的单纯追求数量转为追求质量,非标和通道嵌套业务的约束将激励行业向专业化投资和主动管理能力转型。短期结构调整可能导致规模增速趋缓,但从长期看随着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日益旺盛,监管靴子落地后的资管行业将迎来向主动管理转型阶段。
  银行:短期资管调整影响可控,表内净息差将持续修复,长期主动管理能力提升。短期资管调整过程中融资需求表外转表内、非标转标的趋势没有改变,同时向净值型转型后理财规模将受影响。净息差将持续修复,资产质量持续改善。资产规模领先、客户渠道丰富的银行的竞争优势更加突出。持续推荐、、、。
  保险:保险产品比较优势更为显著,大型险企受益。在保本产品被严禁的大背景下,保险产品具有一定相对优势,预期会逐步收到稳健投资者的青睐,未来在居民资产配置中的地位将稳步提升。同时,利率上行对保险投资、准备金减计持续催化,保险行业目前正处于价值增长、量质提升的向上周期中,坚定大型险企的投资机会,推荐新华、太保、平安、国寿。
  证券:整顿规范周期持续,业务实力强、战略方向具有前瞻性的券商将取得竞争优势。当前证券行业处于整顿规范周期,从严监管是提升中介机构综合运营能力,以及未来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必然举措,有利于证券行业的规范发展和声誉的提高。行业经过综合治理将实现洗礼蜕变,充分化解历史遗留风险,重回规范发展的跑道。推荐广发、国君、招商、国元、长江、兴业、光大。
  信托:面临去通道去杠杆压力,长远看向主动管理转型。关注主动管理实力雄厚、转型升级步伐领先的优质公司,推荐、、。
  郭其伟/银行组长
  银行:监管靴子落地,资管业务再起航
  总体判断:监管继续强化,套利空间减少
  意见稿的总体思路是制定统一的监管标准,最大程度地消除监管套利空间。所以我们预计在意见稿落地后银监会对细分产品差异化制定监管制度的操作空间会比以往更小。否则又会因为资管产品条件的不同诞生新的监管套利空间。所以意见稿实质上已经确定了未来理财产品的基本条件。从征求意见到正式版本落地之间存在潜在套利窗口期,考虑到本次监管的重要性和力度,我们判断正式版本落地时间会比过往更快。未来一到两个季度将是银行业监管强化的关键时期。
  影响:非标投资受限,刚性兑付打破
  首先是意见稿大幅增加非标投资和产品嵌套的难度,引导理财投资从非标向标准化转型。比如意见稿重新定义非标资产,从以前的枚举法定义改为排除法定义。先定义标准化资产,再将其他债权类资产整体定义为非标资产。消除了过往通过创设新型资产以扩大标准化资产范围的监管套利空间。意见稿明确嵌套层数限定为一层,新增了分级产品50%的投资集中度限制,存量非标投资的嵌套结构部分需要做出改变。而且期限错配难度大幅增加。意见稿规定非标资产的终止日不得晚于封闭式资管产品的到期日或者开放式资管产品的最近一次开放日。非标项目投资期限短则3-5年,长则10年以上。如果落实到期日要求,那么理财产品的发行难度将增加。目前通过发行超长期限开放式理财产品对非标资产进行滚动投资的做法会受到约束。
  但是非标的监管仍存在一定的缓冲空间。除了过渡期和新老划断的安排以外,非标资产的限额管理、风险准备金要求和流动性管理等标准都留待银监会制定,预计保持平稳过渡。考虑到意见稿鼓励对重点领域、重大工程等方向进行投资,预计针对到期日方面的监管要求或许仍有回转的余地。
  第二在打破刚性兑付方面,我们认为保本理财产品预计将退出历史舞台。从意见稿的政策导向看,资管业务应当以表外业务存在,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和进行刚性兑付,这些规定都和保本理财现行的运作模式相冲突。保本理财未来或许有两种发展方向,一是存量到期逐步清退,二是出台针对性监管办法,将保本理财重新定义为类似于大额存单的非资管业务。这还有待观察。意见稿对解决刚性兑付问题提出多项创新性规定,包括要求净值化管理、对刚性兑付行为分类惩处、接受投诉举报等。刚性兑付虽然有利于银行发行理财产品,但是却损害了银行风险管控能力。打破刚性兑付银行业是支持的,也能够真正实现资产和资金风险的转移。依靠监管强制力打破刚性兑付,有利于银行强化资管产品管理人的角色。
  第三在托管方面,意见稿允许银行集团内部解决托管问题。这是前期行业反映最强烈的监管点之一。意见稿允许银行在过渡期内托管本行理财,在过渡期后通过独立资管子公司进行资管业务,由银行进行托管。这有利于银行理财监管的平稳过渡,也大大降低了产品调整的难度。未来预计银行业资管子公司的设立会加快。意见稿要求在过渡期后具有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资质的商业银行应当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截至2017年9月,具有该资质的银行共计27家,其中19家为A股上市银行。意见稿落地为资管子公司的设立解决制度障碍。
  在计提风险准备金和理财可以投资债券股方面,基本是符合预期的。计提风险准备金和2016年《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要求基本一致。按照资管产品管理费收入的10%计提风险准备金,或者按照规定计提操作风险资本或相应风险资本准备。风险准备金余额达到产品余额的1%时可以不再提取。考虑到目前多数上市银行已经提出再融资方案,也加大对MPA的达标力度。计提风险准备金对充足率的影响有限。债转股方面,银行未来将可以通过发行公募型理财的方式给债转股业务提供资金支持。这一方面解决了子公司的资金来源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子公司使用表内资金后,并表时如何降低股权投资风险权重的问题。债转股业务开展速度预计会得到加快。
  投资逻辑:资管业务靴子落地,把握机会坚定配置
  短期规模调整,长期靴子落地恢复稳增长。意见稿的出台将拉开明年银行业监管强化的序幕。今年上半年“三三四”检查告一段落,监管制度补短板进入日程。过渡期到期日2019年6月末以前,受保本理财产品的调整以及存量业务规范的影响,预计理财产品规模增速短期趋降。但从长期看,意见稿明确了资管业务范围,减轻行业合规风险隐忧,在日益强烈的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推动下,监管靴子落地将推动理财产品规模在调整到位后实现恢复性增长。2018年上市银行再融资方案的陆续落地也为以后广义信贷资产恢复性提速提供基础。
  短期利差承压,长期强化资管能力提高收益。非标投资受限和嵌套通道行为受约束,短期内降非标和去嵌套或会压缩银行理财投资利差,未来更加强调银行的优质资产获取能力和主动管理能力。合规阻力较小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等符合国家战略的投资预计占比会有所提升。意见稿同时为MOM和FOF留出空间。能获取稳定高收益的专业投资机构将持续受到银行委外资金的青睐。刚性兑付的解决和净值化转型也让银行打通资金端和资产端价格传导提供基础。未来大方向是高风险资产对应高风险偏好的资金,拥有丰富客户结构的银行将更加受益。
  资管调整影响可控,银行竞争优势更加突出。在资管业务的规范过程中,融资需求表外转表内、非标转标的大趋势没有改变。资金面的紧平衡将使银行议价能力将继续得到提升,有利于银行净息差的持续修复。今年以来随着理财产品增速放慢,同比增速从2016年12月末的24%降到2017年6月末的8%。理财业务对中间业务收入的贡献占比下降,支撑今年中收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零售转型带来的银行卡收入扩张。我们判断过渡期内资管行业的结构调整对银行盈利的影响相对有限。而且意见稿对全部资管产品进行统一监管,降低资管产品的差异化程度来压缩套利空间,那么未来资管行业的比拼更强调资产获取和资金渠道。资产规模领先、客户渠道丰富的银行在资管行业的竞争优势更加突出。我们持续看好银行业在利差和资产质量修复逻辑下的盈利和估值的同步回升。个股投资把握两条主线,一是紧抓行业龙头,二是把握快速转型的标的。持续推荐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
  刘雪菲/非银组长
  券商资管:边际冲击有限,推动主动管理转型
  第一个需要关注的要点是消除多层嵌套及通道。先给大家测算一下券商资管通道业务体量,我们预估17年通道业务贡献收入33-55亿元,占券商资管业务比重11%-18%;占券商全行业收入比重1.1%-1.8%,量级并不大。其实通道业务占用大量风险资本,券商也有加速转型主动管理的内在诉求,而且2016年以来监管层针已经出台多项整治规范措施,在监管压力下各家券商资管的主动管理转型已经有了明显推进。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判断去通道对券商资管的边际影响有限。
  第二个需要关注的要点是分级产品创设空间被大幅压缩,有些产品模式需要调整。去年券商资管大集合产品整改已陆续开展,新规边际影响有限。
  第三是,2016年4月《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出台,通过要求计提风险资本准备金、并约束净资本/风险资本≥100%的形式限制证券公司各项业务规模的无限制扩张。《意见》新增资管产品准备金计提的形式,证券公司可按照资管产品管理费收入的10%计提风险准备金,并提出风险准备金计提或风险资本计提可二选一。根据证券业协会发布的证券公司2017上半年经营数据显示,证券行业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140亿元,在不考虑风险准备金是否达到产品余额1%的情况下,以资管业务净收入粗略估计全年管理费收入为400亿元,按其10%计提风险准备金40亿元。对于风险准备金计提的具体方式以及是否冲减利润均未做明确说明,后续计提细则有望出台。
  保险:资管影响较小,险企竞争优势凸显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主要有三种运营模式,第一类是管理母公司的保费收入,第二类是承接以银行等第三方金融机构的委托管理资金,第三类则是主动发起设立保险资管产品,截至2016年底的保险资管产品备案(注册)规模1.65万亿,占保险公司资产管理总规模的10.91%,规模占比相对较小。由于保险资管产品具有严格的风控体系,整体遵循稳健投资的价值取向。因此,此次《意见》对保险资管整体影响不大,未来运作上将继续遵循《意见》中杠杆率、嵌套标准等相关细则,合法合规开展业务。
  另一方面,我们要看看到打破刚兑背景下,保险产品比较优势更为显著。《意见》要求资管产品不得刚性兑付。尽管保险资管产品会受到新规的限制,但保险产品本身具有保障功能和较高的预定利率或最低保证利率(2018年开门红产品中传统险预定利率为3.5%,分红险为2.5%;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为2%)。在保本产品被严禁的大背景下,保险产品兼具保障功能和相对稳定收益,预期会逐步收到稳健投资者的青睐,未来在居民资产配置中的地位将稳步提升。我们判断打大资管行业的统一规范实际上是利好保险资管发展的。
  信托:通道业务优势不在,倒逼行业转型升级
  1.&&&&&& 信托通道业务有多大体量?17年通道收入约为120亿元。2017上半年信托行业总收入为498亿元,预测全年实现收入1000亿元左右。若严格执行新规,预计通道业务缩减对行业营收影响占比约12%。但征求意见稿已明确新老划断,且设置合理过渡期,实际影响将远小于上述测算值。
  2.&&&&&& 预计新规对行业风险准备计提不会造成太大压力。考虑到信托公司此前已经实行风险准备金+风险资本双重计提的方式,且资本实力相对雄厚,若未来监管统一风险准备金计提标准,对于信托公司影响相对较小。同时,意见又强调“可按照规定计提操作风险资本或相应风险资本准备”,对于未来是否需要双重计提留有余地,要等待银监会出台相关文件给与指引,我们预计新规对行业风险准备计提不会造成太大压力。
  3.&&&&&& 打破刚兑,明确刚兑的定义和问责机制,前所未有的力度,一定程度上信托产品的竞争力打折扣,或将倒逼信托提升产品端收益率。
  公募基金: 规范发展,相对受益
  1.&&&&&& 分级基金在15年之后优势不再,分级母基金总净值为1558.74亿元,YoY -35%。《意见》规定公募产品不得进行份额分级,预计未来一年半的过渡期内分级资金逐渐退出市场,对股市影响可控。
  2.&&&&&& 集中度限制放宽。针对原来的“双十”规定,《意见》保留了“单只公募资产管理产品投资单只证券或者单只证券投资基金的市值不得超过该资产管理产品净资产的10%”,但对于“同一金融机构发行的全部公募资产管理产品投资单只证券或者单只证券投资基金的市值不得超过该证券市值或者证券投资基金市值”的比例从原来的10%上调至30%。此外,对于上市公司流通盘也有相关规定,“全部开放式公募产品不得持有单票流通盘超过15%,全部资管产品不得持有单票流通盘超过30%”。新规下,公募基金投资端更加灵活。
  基金子公司:限制通道引导转型
  2016年三季度末的17.39万亿元下降至2017年三季度末的14.38万亿元,YoY-18%。根据草根调研,预计目前存续期的通道规模仍有约10万亿元,按照基金子公司万分之三至万分之五的通道费率,对应影响的通道费收入约30-50亿元的收入。
  加上去杠杆、去多层嵌套、规范分级的新规,基金子传统业务模式压力比较大。据我们草根调研,各家基金子也在摸索差异化新路径。
  陈莉敏/策略分析师
  2017年 11月17日一行三会联合外汇局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是十九大强调防范系统性风险以来首份明确金融监管的文件。资管行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一系列风险问题也随之抬头,本次征求意见稿明确了资金池、层层嵌套、杠杆比例、刚性兑付等实际问题的监管要求,且统一标准压缩监管套利空间。多部门协调统一口径也将会是之后金融监管的主要方式。本次征求意见稿所重点关注的方面与2月底发布的内审稿大致相同,因此未大幅超出市场预期,但具体细则方面仍有不少改动。
  征求意见稿的要点如下:
  1、打破刚兑、净值管理。明确了刚性兑付的定义,要求产品进行净值化管理,以期达到风险和收益的平衡。该条改动对滚动发行的银行理财冲击较大。
  2、规范资金池,治理期限错配。要求资产管理产品直接或者间接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终止日不得晚于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的到期日或者开放式资产管理产品的最近一次开放日。资产管理产品直接或者间接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权及其受(收)益权的,应当为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并明确股权及其受(收)益权的退出安排。未上市企业股权及其受(收)益权的退出日不得晚于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的到期日。理财产品募短投长进入非标资产的难度增加,对于非标资产的要求上升,资产端收益率下行进而带动理财收益下降。
  3、消除多层嵌套和通道。相较于之前内审稿的“不得投资其他资管产品”,征求意见稿更改为“资产管理产品可以投资一层资产管理产品,但所投资的资产管理产品不得再投资其他资产管理产品(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除外)。”但并不意味着是监管放松,而是对实际操作中产品募集层+操作层的现实考虑。对于存续中的多层嵌套资产管理产品,将实行穿透式监管,向上识别产品的最终投资者,向下识别产品的底层资产。
  对于债券市场影响:
  1、非标类资产配置需求下降,债券配置需求相应上升。过去监管机构也一直强调禁止期限错配和资金池运作,但本次新规精准要求了投资标的和资管产品之间的期限匹配,投资标的到期日不得晚于资管产品最近一次开放日。后续以银行理财为主的非标资产资金池将大幅压缩,对非标类资产的资质要求上升,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将带动理财收益的下行。
  但明确期限匹配的资产均为非标资产,对于标准资产(ABS、股票、债券)却无相应说明,因此非标类资产投资需求下降的同时,对于标准化固定收益资产的需求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将可支撑债市配置需求。
  2、债市杠杆受到压制。“资产管理产品可以投资一层资产管理产品”,因此大部分银行理财委外投资仍可开展。但多层嵌套的资管产品面临清理压缩,叠加穿透式监管和去通道,债券市场通过产品嵌套叠加杠杆的能力受到压制,配置需求减弱。
  3、非标类资产和低评级高收益债券将首先承压,信用利差或将扩张。
  对于股票市场影响
  1、短期资金面影响有限。新规设置过渡期至日,存量产品自然存续至所投资资产到期,因此对股市短期资金面影响不大。新规严禁公募产品以及投资债券、股票等标准化资产比例超过50%的私募产品进行分级。基本上控制了股票类产品的杠杆,部分专户产品或受影响。但通常分级产品中股票类产品占比较小,因此影响有限。
  2、中长期非标类/债券类资产的部分投资挤出至股票市场。打破刚兑、规范期限错配和资金池业务,非标类资产首先承压,而债券市场杠杆压制将引导债券资管产品收益率下行。两类资产的资金挤出效应叠加A股市场盈利修复的赚钱效应,将引导机构资金进入A股市场进行配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郭春阳
@@? it.islive$$
@@=it.content$$
网友提问:@@=it.question$$
老师回复:@@=it.answ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泰汽车金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