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发展初期,美国城市化进程程主要取决于农业提供商品粮的多少

对城市化与农业和工业化的互动分析-发展战略-论文联盟
您好,游客
背景颜色:
对城市化与农业和工业化的互动分析
作者:闫观渭 赵 欢
  关键词 城市化;
; 工业 化;积聚效应&  论文摘要 城市化进程与农业和工业化紧密关联,农业和工业为城市化提供了动力,同时城市化又加速了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从理论上分析城市化与农业及工业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旨在为区域
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
向现代化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 历史 过程。它表现为 人口 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表现,城市化进程与农业、工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
、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程度和
水平的重要标志。      1 农业与城市化的相互推动      农业为城市化提供了基础动力。在初期城市化进程主要取决于农业提供的商品粮的多少,为城市提供多大的 市场 等,农业和 农村 经济的发展既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又是城市化的基础,因此良好的农业基础在地区初期的城市化进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是农业现代化惟一的选择。经济发展引起产业结构的迅速转变,并通过这种转变带动城市化。在这个过程中,与城市化率上升密切的不是产品结构的转变而是就业结构的转变,因为就业结构的非农化才直接带动了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和集中。农村工业化能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
保障;能为
企业反哺农业创造条件;能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拓展空间。曾经占我国工业产值“半壁江山”的乡镇企业为我国的经济起飞做出过关键性的贡献,应当说,这个伟大的创举已经启动了农村工业化的进程。表明,经济增长需要集聚状态,只有社会成员的活动集中才会降低生产 成本 ,才会形成社会资源的集聚效应。因此,城市化是必然结果,是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外在表现。特别是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农村的城市化,对改变有效需求不足的顽症至关重要。因为规模巨大的农村市场由潜在转变为现实将促进我国几乎所有经济门类生产的再启动或全面提速,所以说,农村的城市化建设是我国,也包括许多发展中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迫切需要。      2 城市化通过拉动市场扩张促进工业化进程      随着城市化的提高,促进企业和人口的聚集,在如下方面形成新的市场张力,从而进一步拉动工业化进程。   (1)企业和人口的积聚,形成对第三产业发展的规模化需求,当这种需求量达到和超过第三产业发展的门槛要求时,就成为第三产业发展的拉力,带动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2)从事非农产品的人口随着企业的增加而积聚在城镇。在中国当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非农产品的效率高于农业,因而城镇居民收入要高于农村居民收入。这就意味着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积聚在城镇,城市化进程能够扩张工业市场的需求和生产资料市场的需求。从直接的消费品市场看,如果城市化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那么以2006年为基数计算,就意味着增加1 270万城镇人口,按照2006年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水平的平均差异计算,仅仅由于城镇人口的增加就拉动消费品市场需求422.7亿元。从直接的生产资料市场看,当前我国每增加1个城镇人口,大约要增加城镇建设 投资 6亿元,1 270万人进入城镇,那么将创造7 620亿元的投资需求,用于 交通 、通讯、住宅、学校、医院等方面的城市建设,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3)完善城市耐用消费品使用条件,是城市化拉动工业化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消费品包括生活必需品和非必需品。生活必需品用于满足人们基本生活的需要,其市场与人口数量密切相关。而非必需品则是当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为了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而消费的产品,诸如各种家电、文化用品、汽车、 旅游 用品等。一般而言,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恩格尔系数下降到0.5以下,大部分民众生活实现由温饱向小康的过渡时,非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会迅速地扩张。与生活必需品不同,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有赖于外部
:洗衣机的使用依赖于良好的供排水系统,各种家电的使用都依赖于稳定而大容量的供电系统,汽车的使用依赖于道路系统等。早在2000年中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0.390和0.501,已进入非生活必需品的迅速扩张阶段,不断完善各项城市基础设施,为非生活必需品提供良好的使用条件,是扩张非生活必需品市场的重要条件。对于已有的大中城市而言,主要是电网、交通通讯质量的提高。比如,在一些城市特别是老生活区,电压负荷低,无法使用空调,因此需要提高电压负荷能力。对于新建的城镇或新开发的城区,需要用新的生活消费标准去装备城市,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起点。只有这样,才能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形成对工业非生活必需品的有效市场需求。非生活必需品是重工业化的重要产业,它的发展是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国家加速促进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条件。      3 加速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为工业现代化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是城镇居民提高生活质量,并进一步扩张非生活必需品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也是工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从工业现代化所需外部环境支持的角度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内容更为广泛,它包括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具体而言可分为如下五大部分:交通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水道、管道、航空系统)、 公共 事业设施(如供排水、供电、管道煤气、绿化、环境保护等)、文化
及科学研究系统(如 基础教育 、专业教育、基础研究、研究、技术开发及推广等)、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如电讯、咨询、广告等)以及市场体系(如人才和劳动力市场、 金融 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等)。如果说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设施现代化是传统工业化条件下产业现代化赖以生存的基础,那么文教科研系统、信息产业基础设施以及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则是知识经济条件下产业现代化所必须的条件。中国当前在世界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为推进工业化而努力,在中国建立与国际大型企业集团相抗争的企业,就必须为其创造相应的外部环境。而这一外部环境包括2个方面,一方面是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市场机制和游戏规则,另一方面则是建设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包括联通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区域性基础设施)。从城市化和城市建设的角度来说,则侧重于后者。与其他产业相比,大部分基础设施具有投资规模大、回收期长、效益低的特点。根据中国的国情,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在大部分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政府直接或间接地进行调控并给予资金支持起着重要的作用,且投资于基础设施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重要职能。   从基础设施的产业属看,大部分属于第三产业,一部分属于第二产业。因此,基础设施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产业现代化的过程,也即广义的工业现代化的过程。从这里可以看出,城市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是一个问题的2个方面,它们相互依托,是现代经济发展的统一体。也只有这样,工业化和城市化才能够真正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   同时,第三产业发展是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器。到工业化后期,随着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大,对城市化的加速作用更加明显,主要表现在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城市提供更多更好的配套性服务行业,如金融、
、科技、通讯业;商品流通要求有仓储、 运输 等服务,另外,一些新兴行业,如广告、咨询等服务以及公共事业等生产生活服务业为城市化不断推进起加速作用。      4 参考文献   [1] 宋栋.中国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实证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 (荷)尼茨坎普.区域和城市 经济学 手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3] 于飞,李夕向,郝琳琳.城市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18):264.   [4] 贾聪敏,张妮妮,周淑娥.从拓展农业功能视角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7-30,46.   [5] 尹继东,张文.论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双重演进——基于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实证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90-94.
欢迎浏览更多 →
相关文章 & & &
本栏目最新更新文章
   同意评论声明
   发表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内容分类导航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浅谈城市化进程中的城郊农业发展—以上海市马陆镇:围绕葡萄,三度转型的成功经验为例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猜你感兴趣
&热门其他范文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对城市化与农业和工业化的互动分析_发展战略
  论文关键词 城市化;农业;工业化;积聚效应&  论文摘要 城市化进程与农业和工业化紧密关联,农业和工业为城市化提供了动力,同时城市化又加速了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从理论上分析城市化与农业发展及工业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旨在为区域经济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它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表现,城市化进程与农业、工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1 农业与城市化的相互推动      农业为城市化提供了基础动力。在初期城市化进程主要取决于农业提供的商品粮的多少,为城市提供多大的市场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既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又是城市化的基础,因此良好的农业基础在地区初期的城市化进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是农业现代化惟一的选择。经济发展引起产业结构的迅速转变,并通过这种转变带动城市化。在这个过程中,与城市化率上升联系密切的不是产品结构的转变而是就业结构的转变,因为就业结构的非农化才直接带动了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和集中。农村工业化能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财政保障;能为工商企业反哺农业创造条件;能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拓展空间。曾经占我国工业产值“半壁江山”的乡镇企业为我国的经济起飞做出过关键性的贡献,应当说,这个伟大的创举已经启动了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实践表明,经济增长需要集聚状态,只有社会成员的活动集中才会降低生产成本,才会形成社会资源的集聚效应。因此,城市化是必然结果,是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外在表现。特别是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农村的城市化,对改变有效需求不足的顽症至关重要。因为规模巨大的农村市场由潜在转变为现实将促进我国几乎所有经济门类生产的再启动或全面提速,所以说,农村的城市化建设是我国,也包括许多发展中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迫切需要。      2 城市化通过拉动市场扩张促进工业化进程      随着城市化的提高,促进企业和人口的聚集,在如下方面形成新的市场张力,从而进一步拉动工业化进程。   (1)企业和人口的积聚,形成对第三产业发展的规模化需求,当这种需求量达到和超过第三产业发展的门槛要求时,就成为第三产业发展的拉力,带动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2)从事非农产品的人口随着企业的增加而积聚在城镇。在中国当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非农产品的效率高于农业,因而城镇居民收入要高于农村居民收入。这就意味着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积聚在城镇,城市化进程能够扩张工业市场的需求和生产资料市场的需求。从直接的消费品市场看,如果城市化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那么以2006年为基数计算,就意味着增加1 270万城镇人口,按照2006年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水平的平均差异计算,仅仅由于城镇人口的增加就拉动消费品市场需求422.7亿元。从直接的生产资料市场看,当前我国每增加1个城镇人口,大约要增加城镇建设投资6亿元,1 270万人进入城镇,那么将创造7 620亿元的投资需求,用于交通、通讯、住宅、学校、医院等方面的城市建设,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3)完善城市耐用消费品使用条件,是城市化拉动工业化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消费品包括生活必需品和非必需品。生活必需品用于满足人们基本生活的需要,其市场与人口数量密切相关。而非必需品则是当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为了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而消费的产品,诸如各种家电、文化用品、汽车、旅游用品等。一般而言,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恩格尔系数下降到0.5以下,大部分民众生活实现由温饱向小康的过渡时,非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会迅速地扩张。与生活必需品不同,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有赖于外部环境:洗衣机的使用依赖于良好的供排水系统,各种家电的使用都依赖于稳定而大容量的供电系统,汽车的使用依赖于道路系统等。早在2000年中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0.390和0.501,已进入非生活必需品的迅速扩张阶段,不断完善各项城市基础设施,为非生活必需品提供良好的使用条件,是扩张非生活必需品市场的重要条件。对于已有的大中城市而言,主要是电网、交通通讯质量的提高。比如,在一些城市特别是老生活区,电压负荷低,无法使用空调,因此需要提高电压负荷能力。对于新建的城镇或新开发的城区,需要用新的生活消费标准去装备城市,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起点。只有这样,才能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形成对工业非生活必需品的有效市场需求。非生活必需品是重工业化的重要产业,它的发展是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国家加速促进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条件。      3 加速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为工业现代化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是城镇居民提高生活质量,并进一步扩张非生活必需品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也是工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从工业现代化所需外部环境支持的角度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内容更为广泛,它包括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具体而言可分为如下五大部分:交通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水道、管道、航空系统)、公共事业设施(如供排水、供电、管道煤气、绿化、环境保护等)、文化教育及科学研究系统(如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及推广等)、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如电讯、咨询、广告等)以及市场体系(如人才和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等)。如果说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设施现代化是传统工业化条件下产业现代化赖以生存的基础,那么文教科研系统、信息产业基础设施以及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则是知识经济条件下产业现代化所必须的条件。中国当前在世界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为推进工业化而努力,在中国建立与国际大型企业集团相抗争的企业,就必须为其创造相应的外部环境。而这一外部环境包括2个方面,一方面是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市场机制和游戏规则,另一方面则是建设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包括联通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区域性基础设施)。从城市化和城市建设的角度来说,则侧重于后者。与其他产业相比,大部分基础设施具有投资规模大、回收期长、效益低的特点。根据中国的国情,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在大部分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政府直接或间接地进行调控并给予资金支持起着重要的作用,且投资于基础设施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重要职能。   从基础设施的产业属看,大部分属于第三产业,一部分属于第二产业。因此,基础设施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产业现代化的过程,也即广义的工业现代化的过程。从这里可以看出,城市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是一个问题的2个方面,它们相互依托,是现代经济发展的统一体。也只有这样,工业化和城市化才能够真正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   同时,第三产业发展是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器。到工业化后期,随着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大,对城市化的加速作用更加明显,主要表现在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城市提供更多更好的配套性服务行业,如金融、保险、科技、通讯业;商品流通要求有仓储、运输等服务,另外,一些新兴行业,如广告、咨询等服务以及公共事业等生产生活服务业为城市化不断推进起加速作用。      4 参考文献   [1] 宋栋.中国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实证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 (荷)尼茨坎普.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3] 于飞,李夕向,郝琳琳.城市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18):264.   [4] 贾聪敏,张妮妮,周淑娥.从拓展农业功能视角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7-30,46.   [5] 尹继东,张文.论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双重演进――基于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实证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90-94. --博才网
下页更精彩:
点击排行榜
〖〗链接地址:
对城市化与农业和工业化的互动分析_发展战略由网友原创或转发,若对城市化与农业和工业化的互动分析_发展战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QQ:),谢谢!
微信查看最新信息微信扫一扫或用微信搜索微信号:hbrc-com
安卓手机客户端更省流量手机扫描下载或者直接
猜你还喜欢的文章
热点文章排行榜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注册考试分区
查看: 12843|回复: 83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1积分288帖子
五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28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2 积分
第一讲(城市与城市发展)
作者:张敬淦  
& && && & 城市与城市发展
& & 编者按& &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本刊自本期起开设“注册规划师知识辅导讲座”。讲稿将由建设部认定的曾为参加注册规划师考试人员进行考前辅导的几位专家撰写,以方便大家复习应考。
1&&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1. 1&&城市的形成
& & 在原始社会,人们没有固定的居住地,三五成群地生活在洞穴里。人类在同自然界的长期斗争中,在狩猎的同时学会了栽培植物,发明了工具,提高了生产力,农业开始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人们选择适于耕作的土地,并在这些土地上定居下来,形成固定居民点。这就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剩余的农产品用于交换,以满足手工业者和其他非农业人口的需要。农业的发展对生产工具、农业技术都提出更高的要求,附属于农业的手工业者成为独立的手工业生产者。同时,交换成为经常性的行为,且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集市,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生产的手工业者。他们需要原料和销售产品,于是出现了商业和商人。这就是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有学者把商业的形成称为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的发展要求生产、生活地点相对固定,居民点应运而生,成为城市的雏形。
& & 城市化是于1760年工业革命后出现的。人类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紧密相关。工业化对于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一方面是“农村的推力”,工业技术使生产力空前提高,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另一方面是“城市的引力”,为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城市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使其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
1.2&&城市的发展规律
& & 城市的兴衰存亡有其一定的规律,其中影响因素有经济(如经济发达的城市发展快于经济落后城市)、地理(如沿海城市发展快于内地城市)、气候(如沙漠地带古代城市的消失)、政治(如首都城市的加速发展)、文化(如当代城市中文化产业对城市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等等。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经济因素,因此,有必要了解影响城市发展的一些相关经济理论。
1.2.1&&城市经济基础理论
& & 该理论认为城市有两种经济部类。一类是基本经济部类,即满足城市外部需求、以出口为主的经济。因为城市只有超越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有了积累,才能发展起来。另一类是从属经济部类,即满足城市内部需求的经济。基本经济带动从属经济。这是由于基本经济的劳动力本身也要消费,需有相应的从属经济为其服务。因而,增加了总就业人口和总人口。为此,又要增加相应的从属经济,形成一个循环和积累的过程,并称之为“乘数效应”。
1.2.2&&城市进化理论& && &
& & 城市化从工业化到后工业化经过以下几个发展过程:“绝对集中”阶段一一 为工业化初期,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相对集中”阶段 —— 为工业化成熟期,人口在向城市集中的同时开始向郊区扩散,但城市人口的增长仍大于郊区;“相对分散”阶段一一 为后工业化初期,郊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1积分288帖子
五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28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2 积分
区人口的增长大于城市;“绝对分散”阶段一一&&为后工业化成熟期,城市人口下降,郊区人口上升。
1.2.3&&增长极核理论& && && && &
& & 区域中各个城市发展的不均衡性产生了“极”,即中心城市。这些城市的资本、技术向区域内的其他城市扩散,形成“辐射”作用,从而带动相关城市的发展。
1.2.4&&经济全球化理论& && &
& & 在新一轮国际劳动分工中,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发展中国家不再只是原材料产地,而成为西方跨国公司的生产装配基地。发达国家的一些城市经历了产业结构的转型,成为区域性或全球性经济中心城市。80年代以来,城市发展越来越受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和跨国资本的外部控制。
2&&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
2.1&&城市物质环境的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 & 城市物质环境存在于公共(社会共享)和非公共(私有)两种领域,其中公共领域起主导作用,两者的开发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应保持协调。
& & 城市物质环境的构成具有空间属性,表现为可达性(指空间联系的便利程度,它影响地价,决定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和外部效应(如地铁和公共绿地建成后使周边物业升值,而环境污染则反之)两个方面。物质环境的演化方式,在城市的发展阶段表现为向外扩展,新开发是满足城市空间需求的主要形式。而在城市进入成熟期后,尽管新开发仍有发生,但由于城市物质老化和结构性、功能性的衰退,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转变为以内部重组为主。
2. 2&&城市社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 & 城市社会的本质表现为社会的异质性(复杂的劳动分工、人们高度分化)远高于乡村社会。这种异质性往往表现在空间分布上,即不同经济收入、不同人口结构、不同种族的家庭居住在不同的地域。
& & 城市社会的演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人口老龄化(按联合国的有关规定,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10%以上,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属老年型人口)、家庭核心化(由父母与未婚子女组成)、生活闲暇化(反映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的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而用于教育、文化、娱乐和旅游方面的消费比重逐年递增)。
2. 3&&城市产业结构及其演化趋势
& & 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和克拉克把经济活动分为三种部类,即产品直接来源于自然界的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第二产业及为生产和消费提供服务的第三产业。美国社会学家贝尔把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划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时期,经济结构分别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导。研究表明,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第三产业成为经济结构的主导部分。
& & 自70年代以来,城市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第二产业为主导到第三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占城市经济的比重大幅上升,而第二产业的比重显著下降;二是从传统制造业为主导到高科技产业为主导,在第二产业中高科技产业正在取代传统制造业;三是从水平空间经济结构(按纺织、机械、电子等行业分类)到垂直空间经济结构(经济活动层面分为全球性经济中心城市、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作为制造、装配基地的大批从属城市
&太谢谢了,楼主是好人呀&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1积分288帖子
五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28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2 积分
3&&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
3.1&&城市化的含义和度量
& & 不同学科对城市化有不同的理解。社会学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城市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人们不断被吸收到城市中,并被纳入生活组织中,城市生活方式不断强化。人口学则认为 ,城市化就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表现为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经济学认为, 城市化是由于经济专业化发展和技术进步,人们放弃农业经济开始向非农业经济转移并产生空间集聚的过程。地理学认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向城市的集中就是非农业部门的经济向城市的集中,人口向城市的集中也是劳动力和消费区位向城市的集中。
& &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它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向城市集中、强化、分异,以及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等看得见的实体变化过程,也包括城市的经济、社会、技术变革的扩散并进入乡村地区,甚至还包括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抽象的精神上的变化过程。
& & 城市化的度量现在一般用单一指标,即城市化水平等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仍尚未确定反映综合水平的指标体系。
3. 2&&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 在城市化初期,城市化水平小于30%,生产力水平较低,城市化速度缓慢。中期城市化水平提高到30%~70%,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后期城市化水平达70%~90%,农村人口转化趋于停滞,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城镇内部的职业构成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进程可分以下几个阶段。
& & (1) 年,为城市化兴起、验证和示范阶段。当时英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50%以上,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与此同时,欧美等其他国家也选择了与英国同样的产业革命和城市化道路。
& & (2)&&年,为城市化在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推广、普及和基本实现阶段。这一阶段,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城市人口也在增加。
& & (3)&&1950年至今,为城市化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普及和加快阶段。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大幅上升,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
& &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有以下特点:城市化增长势头猛烈而持续;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大城市在现代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
& & 我国的城市化有以下特点:总人口基数庞大;城市化发展速度较缓慢,水平较低;城镇人口变化剧烈,与经济、社会、政治状况关系密切。
& & 在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上,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为城市人口提供商品粮,为工业提供资金原始积累及原料、市场和劳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导致人口与资本向城市集聚;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表现在生产和消费性服务增加,并带来就业机会和人口的增加。
& & 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是一种线性关系,即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进
程,城市化过程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3. 3&&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 & 城市化进程本身就是社会发展的过程。城市化过程除了其经济意义之外,城市也成了社会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人们的思想、意识、观念、价值取向、人际关系的现代化,都是在城市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1积分288帖子
五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28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2 积分
化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的。
4&&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一般规律
4. 1&&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系
& & 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城市是区域经济、文化的集中点,每一个城市都可以其中的某一项或若干项职能,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发挥其中心作用。中心城市对区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 & 首先,是城市发展的方向。要进行区域资源与经济发展条件的评价,研究区域经济结构与经济的联系,要明确整个区域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的具体方向,再分析区域内各主要城镇之间的职能分工。
& & 其次,是城市发展的规模。对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进行分析预测,合理布局生产力,明确各城镇分工,协调各相关城镇的发展规模,最后确定中心城市及相关城市的合理人口和用地规模。
& & 再次,是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研究区域内城市的总结构、总布局、各类城镇的布局,以及对区域基础设施的总体考虑。
4.2&&区域城镇体系及城乡发展的一般规律
& & 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城镇体系有三层含义:城镇体系属于一定区域,城镇是个群体,群体之间有职能、等级、空间网络的联系。
& & 城镇体系有以下特征:一是具有群体性,即城镇具有一定数量;二是关联性,城镇之间和城镇体系内外相互关系密切;三是层次性,其规模、功能、作用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四是开放性,城镇和城镇体系在发挥功能作用的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作用扩散特征;五是动态牲,城镇体系内部各城镇的规模、地位、作用及城镇体系的整体状况和整体作用,随内外部因素和时间因素呈现出不断变化的动态特征;六是整体性,城镇体系内所有城镇共同担负着区域经济运行和区域发展的任务,并形成了统一体。分析与研究城镇体系特征的目的,首先要明确城镇体系在区域中的发展水平,明了其所处的地位与作用;其次是明确城镇体系今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以扬长避短。
& & 城镇的发展取决于以下一些建设条件:城镇自然条件、资源开发与工业布局条件、交通运输与区位条件、城镇水源与能源条件、城镇旅游发展条件、城镇社会经济基础条件、城镇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城镇基础设施与投资环境、城镇科技实力及城镇生态环境。分析与研究这些建设条件的目的,是要弄清城镇体系内每个城镇具备什么条件、适宜发展什么、不适宜发展什么、发展潜力有多大等,以正确确定城镇发展的方向和前景。
& & 影响城镇体系发展有以下几个因素:宏观(国家或区域的发展状况)与微观(城镇体系内部因素)、结构与功能(职能、规模、空间网络结构,以及城镇体系功能的发挥程度)、物质(自然地理、交通条件、人口分布、工农业发展、生产力布局、科技发展水平等)与非物质(文化、社会心理、习俗、政策等)、自力(城镇体系形成后的自身发展)与人为(对城镇体系的人为控制行为、管理、行政区划等)。
& & 城镇体系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集聚与辐射作用无不发挥着关键作用,并成为城镇体系发展变化的机制所在。城镇体系内城镇之间集聚与辐射是一个对立、统一体。为使城镇体系得到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有必要对其未来发展作出合理、科学的调控,即制定城镇体系规划。其目的在于协调城镇体系发展中集聚力与辐射力之间的关系,以求得城市与区域的同步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1积分288帖子
五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28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2 积分
(作者单位: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注册规划师知识辅导讲座”第二讲
作者:张敬淦  
1&&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1.1 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政治体制背景
& & 从发掘出来的殷商城遗址来看,说明它已是一个拥有相当人口和手工业发达的城市。到了奴隶制末期,西周王朝分封诸侯,在黄淮下游和长江以北出现了规模不等的大小城市。在当时奴隶制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礼法的统治下,城市形制也有严格规则。《周礼•考工记》记载为“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但现在还没有考古发现证实西周城制是否遵循了《周礼•考工记》。
& & 到了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时代,也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多元化时代,既有符合《周礼•考工记》的儒家思想,也有道家的和以管子为代表的要求变革、强调“因天才,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的自然至上理念,出现齐临淄城那样不规则的城市形态。
唐长安城较典型地体现了《周礼•考工记》的城市形制规则:中轴线对称的格局,规整的方格路网,居住分布采用里坊制。到了宋代,商品经济和世俗生活的发展开始冲破《周礼•考工记》的礼制约束,在东京汴梁城出现了“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熙熙攘攘的商业大街。
& & 元大都继承发展了古代都城的传统形制,三套方城,宫城居中,轴线对称布局,并经明、清两代继续发展,成为至今存留的北京城。
1.2&&欧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政治体制背景
& &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经历了奴隶制的民主政体。当时的城市(如米立都城)广场和公共建筑(如神庙、市场厅、露天剧场等)取代了宫殿,市民集会场所形成了城市核心。
& & 古罗马时代是西方奴隶制发展的繁荣阶段,城市得到了大规模发展。当时,除了道路、桥梁、城墙和输水道等城市设施以及公共浴池、斗兽场、宫殿等供奴隶主享受的设施外,到了罗马帝国时期大量建造宣扬帝王功绩的设施。广场、铜像、凯旋门和纪功柱,成了城市空间的核心和焦点。
& & 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欧洲进入封建社会的中世纪,宗教是这个时期的精神主宰。教堂成了城市的中心,街道和广场很不规则。中世纪后期,市政厅、关税厅和行业会所等公共建筑占据了城市空间的中心地位。
14世纪后的文艺复兴是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艺术、技术和科学都得到飞速发展,城市修建了不少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和街道。到17世纪后半叶的巴洛克时期,欧洲城市出现了轴线放射的街道、宏伟壮观的宫殿花园和规整对称的公共广场。
2&&现代城市规划的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2.1&&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
& & 1760年英国发生产业革命后,城市不断集中,出现了工业城市。由于城市人口飞速增长,旧的居住区沦为贫民窟,导致了传染病的流行。到19世纪中叶,引发了一系列有关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大讨论,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形成和发展,在理论上、思想上、制度上都作了充分准备。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1积分288帖子
五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28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2 积分
现代城市规划的形成还有以下几方面的历史原因:一是历史上曾出现过“空想社会主义”,如莫尔的“乌托邦”,欧文提出的“协和村”方案,傅里叶则主张建设由人组成的社区,以社会大生产替代家庭小生产。这形成了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基础。二是英国针对当时出现的肺结核及霍乱等疾病的大面积流行和恶劣的住房条件,进行了一系列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法律基础。三是1853年巴黎长官豪斯曼针对住区肮脏、交通拥挤、公园和空地缺乏等问题,通过政府对巴黎进行全面改建,成为欧美城市改建的样板。这实质上是现代城市规划实施的行政权力实验。四是18世纪兴起的英国公园运动和美国以纽约中央公园为代表的公园、公共绿地建设所形成的城市美化的两股潮流,成为现代城市规划所继承的空间景观与建筑艺术传统。五是资本家为解决工人居住建的公司城,为以后田园城市的设计提供基础。
2.2&&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
& & 现代城市规划早期思想有两个理论体系:一是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另一是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
& &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部分,城市边缘设有工厂企业,人口限为3万人以防止大城市病。霍华德主张城市应分散发展,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布置。
& & 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思想主张城市应集中发展,提高市中心的密度,所引起的城市问题可通过建高层建筑和高效交通系统等技术手段来解决,在高层建筑之间保持较大比例的空旷地。他强调阳光、空间和绿地。
霍华德认为花园应在城市之中(分散):而柯布西埃则认为城市应在花园之中(集中)。
& & 其他探索还有索里亚•玛塔的线型城市(沿交通运输线布置的长条形建筑地带)、戈涅的工业城市(各类用地功能非常明确,各得其所)、西谛的城市形态研究(通过对广场、街道、建筑、小品等城市空间要素相互关系的研究,提高城市空间艺术)和格迪斯学说(把自然地区作为规划研究的基本框架,后被芒福德等人发展为对区域的综合研究和区域规划)。
2.3&&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主要理论发展
(1)在城市发展模式理论的发展方面
& & 首先从田园城市发展到卫星城,强化了对中心城市的依赖关系,在功能上强调中心城市的疏解,因此卫星城往往被视作中心城市某一功能疏解的接受地。其次从卫星城发展到新城,成为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市,更强调了城市的相对独立性。其他还有:有机疏散理论,把已形成的大城市分解成若干个集中单元,使之成为“在活动上相互关联的有功能的集中点”,彼此之间用绿化带隔离。广亩城理论,认为在汽车、电力极发达的时代里,没有必要把一切活动都集中在城市,主张分散布局,每户一英亩土地,生产供自己消费的食物。
(2)在区域规划理论的发展方面
& & 提出城市体系的三个关系: 区域内所有城市在功能上的相互关系(根据经济学的地域分工和生产力布局学说)、城市规模上的相互关系(依据等级一规模分布关系)、城市在地域空间分布上的关系(根据地理学的中心地理论)。
(3)在城市规划方法的发展方面
& & 综合规划一一包括了城市和区域的社会经济因素,而这些在传统的总体规划中是并不包括的。它运用了系统论,并以综合性、总体性和长期性为其特点。分离渐进规划一一分解问题,就事论事地解决,适合于对付规模较小或局部性的问题解答;对较大规模或全局性问题,则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1积分288帖子
五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28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2 积分
将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后再逐一解决。混合审视规划——基本决策时采用综合规划,但只关注最重要的目标而不是整体的所有目标;只注意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变量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研究其中所有的要素。在项目诀策时则采用分离渐进规划,但这是在基本决策的整体构架之下进行的,保证项目决策是为实现基本决策服务的。连续性城市规划一一否定传统城市总体规划注重的终极状态,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认为城市规划不应是制定出一个终极状态的蓝图,应是从现状出发的不断推进的过程。同时认为不同城市规划要素有不同的时效,如修建公路或供水干管,规划期限至少应50年,而对特定地区的土地使用,由于变化相当快就不要规划得太久远。
(4)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 & 城市规划思想需要从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去探讨。这里仅围绕着《雅典宪章》和《马丘比丘宪章》这两部在现代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的文献来予以认识。
& & 1933年在雅典召开的主题为“功能城市”的第四次国际现代建筑会议(CIAM),对当时城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最后会议发表了《雅典宪章》。它强调“对于从事城市规划的工作者,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衡量,是一切建设工作成功的关键。”其最突出的内容是针对当时大多数城市无计划、无秩序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工业和居住混杂导致的严重的卫生、交通和居往环境问题,据此提出了居住、工作、交通和游憩四大城市功能分区,对传统的城市规划思想和方法进行了重大的改革,突破了过去城市规划追求图面效果和空间气氛的局限,引导城市规划向科学的方向发展。
& & 1977年国际建协在秘鲁首都利马的马丘比丘山召开国际学术会议,总结了1933年以来尤其是二次大战后的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思想、理论和方法的演变,最后发表了《马丘比丘宪章》。该宪章提出:“与《雅典宪章》相反,我们深信人的相互作用和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必须反映这一现实”;认为功能分区没有考虑城市居民的人际关系,否认了人类的活动要求流动的、连续的空间这一事实。它提出“在今天,不应当把城市当作一系列的组成部分拼在一起考虑,而必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马丘比丘宪章》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提出“区域和城市规划是个动态过程,不仅要包括规划的制定,而且也要包括规划的实施,这一过程应当能适应城市这个有机体的物质和文化的不断变化。”该宪章还提出公众参与规划的问题。
3 当代城市规划主要理论和实践
3.1 现代城市规划所面临的社会经济条件
& & 尽管各国的社会经济条件是不同的,但城市规划所面临的全球性议题仍然是很明显的,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以及在此背景下的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
& & 可持续发展概念可概括为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在经济与环境方面,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增长的方式必须有环境的可持续性,即最少地消耗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以及环境影响绝对不能危及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在社会与环境方面,不同的国家、地区和社群享受平等的发展机会,而不是以牺牲——部分国家、地区和社群利益为代价。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了《全球21世纪议程》,标志着可持续发展开始成为人类的共同行动纲领。1994年我国政府发表了《中国21世纪议程》,阐述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两个文件都强调了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把人类住区的发展目标归纳为改善人类住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质量,以及所有人特别是城市和乡村贫民的生活和居住环境。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1积分288帖子
五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28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2 积分
& &随着知识和技术对经济的主导作用日益显著,90年代初出现了“知识经济”的概念。知识经济以生产、分配和利用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知识又能被编码成信息,以极快的速度、极低的成本和极大的容量进行传送,大大缩短了知识产生到应用的周期,因而现代社会被称为“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密切关联的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经济全球化是指各国之间在经济上越来越相互依存,各种发展资源(如信息、技术、资金和人力)的跨国流动越来越扩大。
3.2 当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或理念
(1)从城乡规划到环境规划: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思考
& & 1990年英国城乡规划协会成立可持续发展研究小组,于1993年发表了《可持续环境的规划对策》,提出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引入城市规划的实践,这就是要编制环境规划。环境规划有三个特征:预警性,即防止任何人类行为有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环境后果;整合性,由于空气、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可相互渗透,因此要求改变环境管理部门的各自为政,推行横向整合的环境规划;战略性,要求建立战略性的环境目标框架,每年发布环境状况报告,观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环境可持续性。环境规划要遵行以下基本原则:尽量就近居住和工作,缩短通勤和日常出行距离,采取以公交为主;提高生物多样性程度,增加城乡地区的生物量,保护地面、地下水源和土壤,更多使用和生产可再生材料,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更多地采用可再生能源,减少能源浪费;减少污染物排放,更多地采用“闭合循环”的生产工艺,提高废弃物的再生利用程度。
(2) 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和区域发展:城市体系的结构重组
& &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随着空间经济结构重组,城市体系也发生结构性变化。传统上,城市体系的结构特征是水平的。工业经济时代的城市产业结构都是建立在制造业的基础上,只是每个城市的主导产业不同,即所谓的“钢铁城市”、“纺织城市”等,因为每个产业的管理/控制、研究/开发和制造/装配层面往往都集中在同一城市。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空间经济结构重组,管理/控制层面集聚在大城市占据主导地位,形成经济中心城市:而制造/装配层面扩散在几个从属城市,处于被支配地位,由此构成城市体系的垂直结构。
经济中心城市有几个基本特点:它是金融中心,是跨国公司的集中地,又是知识创新的基地和市场以及信息/通讯/交通的枢纽,还有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
3.3当代城市规划的重要实践
& & 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美国规划师提出了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住区模式,称为都市村落。其特点为形态紧凑(住区半径约400米、到公交站步行时距5分钟),密度适当(住宅为二、三层公寓),居住、就业、服务混合用地,都市村落之间以轨道交通为主,住宅区内为步行街道,建筑内部空间能适应不同的用途。二是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规划实践,主要是发达国家的高科技园区(如美国的“硅谷”和日本的筑波)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加工区,特别是我国大规模的开发区建设,成为我国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实践。
& && && && && && && && & (作者单位: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注册规划师知识辅导讲座”(第三讲)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其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作者:张敬淦  []
1& &城市规划的作用和任务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1积分288帖子
五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28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2 积分
& & 城市规划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城市各类设施,包括经济设施(工业、仓库、农田水利、商业、旅游等设施),社会设施(住宅、办公楼、教育、科研、医疗、文化、体育、娱乐等设施),以及基础设施(道路、公交、供水、排水、煤气、热力、园林绿化等设施)所做的发展计划和综合部署,使其有机联系,各得其所。因此,城市规划实际上就是社会经济发展在城市空间上的“物化”规划,其任务是解决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在城市空间上的协调发展问题。
& & 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起着“龙头”作用,这是由城市规划的特性及其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决定的。
& & 首先,城市规划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不仅要解决单项工程建设的合理性问题,而且又要解决各个单项工程之间相互关系的合理性问题。要运用综合的、全局的观点正确处理城市与乡村、生产与生活、局部与整体、近期与远期、平时与战时、需要与可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等一系列关系。由此可见,城市规划代表的是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和最高利益,自然成为城市建设的“龙头”。
& & 其次,城市规划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它表明政府对特定地区建设和发展所要采取的行动,也是国家对城市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它一方面提供城市社会发展的保障措施,支持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以政府干预的方式克服市场的消极因素,保证土地分配符合城市总体利益,保证其使用符合社区利益,并将规划政策告知公众,实现全社会对国家政策和规划策略的认同。
& & 第三,城市规划具有很强的先期性。它既要解决城市当前建设中的问题,做好各项基本建设的前期调查研究和可行性论证,又要高瞻远瞩,考虑城市的长远发展需要,超前研究建设中即将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并对城市建设加以引导和控制,实现对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架构,保持城市发展的整体连续性。
& & 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查明城市区域范围内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经济地理条件、城市建设条件、现有经济基础和历史发展的特点,确定本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其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及长远发展方向,拟定城市发展的合理规模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其三,选择城市各功能组成部分的建设用地,并进行合理组织和布局,确定城市规划空间结构;其四,拟订旧城改建的原则、方式、步骤及有关政策;其五,为保持城市特色拟定城市艺术布局和城市设计方案;其六,确定各项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和工程规划方案;其七,与城市国民经济计划部门相结合,安排近期城市的各项建设项目。
2&&城市规划体系的基本概念
& & 直到20世纪初叶,城市规划才逐渐做为政府行政管理的一种职能,它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规划体系包括规划法规、规划运作和规划行政三个基本方面,规划法规是核心。当前城市规划体系的发展趋势,一是加强民主和公正意识。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实行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成为确保城市规划民主性的重要环节。二是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即把环境保护法规作为城市规划的相关法规,在规划法规中增加环境保护条款或制定环境保护条例。环境保护已成为政府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
2.1&&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基本概念
& & 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包括主干法及其从属法、专项法和相关法。
& & (1)主干法及其从属法。城市规划法是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核心,被称为主干法。其主要内容是有关规划行政、规划编制和开发控制的法律条款。主干法需要有相应的从属法规来阐明有关条款的实施细则,特别是在规划编制和开发控制方面。从属法规由规划法授权相应的政府规划主管部门制订,并报国家立法机构备案。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作为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1积分288帖子
五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28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2 积分
主干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作为从属法,由国家建设部制定。
& & (2)专项法。专项法(如英国《新城法》、《国家公园法》)是针对规划中某些特定议题的立法。由于主干法要有普遍适用性和相对稳定性,而有些议题不宜由主干法来提供法定依据,故需要制定某些专项法。
& & (3)相关法。某些法规虽然不是特别针对城市规划的,但与城市规划关系非常密切,对城市规划有着重要影响,被称为相关法(如我国的《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及《文物保护法》等)。
2.2&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基本概念
& & (1)规划编制。城市的发展规划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战略性发展规划,制定城市中长期战略目标,包括土地利用、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准则和空间策略,为城市各分区和各系统的实施性规划提供指导框架;二是实施性发展规划,它以战略性发展规划为依据,是开发控制的法定依据,又称为法定规划。在我国,城市总体规划为战略性发展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实施性发展规划。
& & (2)开发控制。开发控制可分为通则式和判例式两种方式。前者以法定规划作为开发控制的唯一依据,具有透明和确定的优点,但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美国、德国和日本等一些国家采用这种方式。后者将法定规划仅作为开发控制的主要依据,规划部门有权在审理开发申请个案时附加特定的规划条件,以至必要时修改法定规划的某些规定,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但存在不透明和不确定的问题。英国、香港和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采用这种方式。我国的开发控制基本上属于判例方式。鉴于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很多国家正在寻求两者相结合的更为完善的开发控制体系。
2.3&&城市规划行政体系的基本概念
& & 规划行政体系分为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两种型制。大多数国家都在两者之间寻求适当的行政体系。我国直辖市城市总体规划由市政府报国务院审批;省、自治区所在城市人口大于100万的及由国务院指定的某些城市,由省、自治区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其他城市报省、自治区政府审批;市辖县所在镇的总体规划报市政府审批。而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一般由市政府规划主管部门审批。
3&&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3.1&&区域规划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内容
& & 区域规划是指在某个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和社会进行综合性、战略性和政策性的总体战略部署。区域规划与国土规划既有共性,又有区别。其相同点为,两者都是以国土开发利用和建设布局为中心,从战略高度上进行的地域性综合规划。其不同点为,国土规划主要是依据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合理开发进行的战略布局,所考虑的问题更为宏观和长远,往往不涉及具体的建设方案和计划安排;而区域规划则受国民经济计划的影响,侧重于地区各项建设的空间部署。
& & 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为:一是确定规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针;二是合理进行生产力布局;三是拟定区域人口和城镇居民点体系的发展规划;四是统一规划区域性基础设施;五是建立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六是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以达到最优的社会经济效果。
& & 区域规划有以下两种类型:一类是按地区划分的,包括大城市地区(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及苏锡常地区等)、工矿区(攀枝花冶金工业地区、大庆和胜利油田等)、农业区(黑龙
8-3(在线教育)
8-4(商易宝会员)
8-5(广告合作)
(非工作时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