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的作为一个中国传统文化推广广者

[转载]南怀瑾:中国传统文化推广者(图)
南怀瑾:中国传统文化推广者(图)
来源:科学时报
央视《百家讲坛》掀起了一股国学热,学者们生动而平易近人的讲演让《论语》、《庄子》这些古籍元典走入寻常百姓家。然而,在20多年前,中国大陆就曾经刮过一阵国学热的旋风,这或许可以说是当今国学热的滥觞。1990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论语别裁》风靡一时,几年间发行即过百万册,堪称中国图书界的一个“神话”。而处在这国学旋风中央的却是一位行事低调、颇有仙风道骨的学者——南怀瑾。
尽管从1990年以来,大陆多家出版社陆续出版了南怀瑾的《论语别裁》、《老子他说》、《孟子旁通》、《易经系传别讲》、《金刚经说什么》等30部著作,但是由于他从来不接受记者的采访,与公众媒体保持一定的距离,使众多读者无法一睹他的庐山真面目。从2007年左右,南怀瑾在上海近郊太湖湖畔修建了一座占地200余亩的太湖大学堂,并亲自开堂授课。无论是企业家、学者,还是普通百姓,许多人都曾经在这里聆听南怀瑾讲授人生哲理。而东方出版社正是以太湖大学堂为契机,与南怀瑾结缘并共同打造了“太湖大讲堂”系列图书,普及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
跌宕人生传奇经历
南怀瑾1917年出生于浙江温州乐清,自幼接受传统私塾的严格教育。少年时期开始,他就遍读诸子百家,兼及拳术、剑道等各种功夫,同时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天文历法诸学,为其终身学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抗战时期,他先是投笔从戎,执教于军校,后来辞去教职,遍历名山大川,寻访高僧奇士,在名寺闭关研修佛学,得多位著名高僧、活佛传授。
1949年他赴台湾,相继受聘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执掌教席,并应邀到多所大学、机关、社会团体讲学,著述颇丰,对中国文化和社会均产生了深远影响。据介绍,南怀瑾在台湾辅仁大学教课的时候,曾开设一门《易经》课程,很受学生欢迎,不仅教室里是满的,连窗外都站满了学生。
从军、执教、经商、游历、考察、讲学的人生经历使得他对国学钻研精深、体认深刻,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诣,更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等,在中西文化界均颇受尊敬和认可。
而真正让南怀瑾从书斋走向普罗大众的是《论语别裁》。1974年4月初,台湾大陆工作会邀请南怀瑾每周三下午去给他们的员工讲《论语》,讲稿后来在报纸上连载。他“用时代的角度,白话的表达,加以经史的空前方式讲《论语》”,受到了大众的广泛追捧,报纸被许多人剪贴成册,并转告亲友,至今还有人保存着完整的剪报。讲稿随后以《论语别裁》为书名出版,引起轰动。
此后,《老子他说》、《孟子旁通》等作品陆续出版,也都获得好评。南怀瑾的作品是许多想进入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的捷径,对无法直接了解典籍的人是一个重要的引入角色。
&&&&结缘太湖大讲堂
近年来,南怀瑾先生更是倾力于复兴中华优秀文化,建立学堂,亲自讲解传授,为弘扬、传承民族文化之精髓,振兴中华民族,改善社会人心不遗余力、鞠躬尽瘁。其执著精神,感人至深。
如今,年逾九十的南怀瑾,依然每天在太湖边讲学、会客、教拳、阅读、写作。东方出版社的编辑孙涵就曾经去太湖大学堂拜访过南怀瑾,她说:“今年91岁高龄的南怀瑾先生,依然保持他的生活习惯。每天下午2点以后到晚上10点以前是他的工作时间,他接待客人、处理事务,而他那里经常是高朋满座。10点以后他开始读书写作,一直到凌晨7点睡觉。”
南怀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执著情结让孙涵深受感动,他在每天授课之余还义务指导儿童读经,每年夏天开办儿童读经的夏令营,并亲自给孩子们讲课。“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情结,他觉得中国文化太需要弘扬,这是他的信念和晚年要做的事情。”孙涵说:“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正是我们东方出版社的出版使命。”正是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认识和传扬中华文明的强烈社会责任感、紧迫感,使得东方出版社与南怀瑾得以达成共识,携手打造“太湖大讲堂”这一品牌。
让经典作品走入寻常百姓的心灵
作为“太湖大讲堂”系列的第一本书,《小言〈皇帝内经〉与生命科学》是南怀瑾去年在太湖大学堂讲授中医最古老的原始典籍《黄帝内经》的讲座的集成,重点阐述了《黄帝内经》的精神及中医学的基本观念,并结合生命科学、道家养生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引用了大量生活实例,将《黄帝内经》的微言大义、诘聱难懂的意旨讲解得生动清晰、直指人心,使这本蕴含了现代中医学源头和中国生命哲学宗旨的思想著作真正走入普通读者大众之中。
讲述《黄帝内经》的著作在现在的图书市场并不少见。孙涵说:“现在《百家讲坛》也正在讲《黄帝内经》,但是两者的风格和侧重完全不一样。《百家讲坛》可能更偏重于中医养生这些内容,而在南怀瑾先生的书中体现得更多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哲学的内容。”
对于“太湖大讲堂”系列图书,东方出版社已经制定了详细的出版计划,这一系列将分为5个子系列。首先推出的是这些以讲座的性质呈现出来的作品。第二个子系列是将陆续出版他的4部外文作品,这是针对海外读者的推广。第三个子系列是将他更偏重于学术的作品重新修订出版。第四个子系列是儿童的传统文化导读。第五个子系列是请他作为主编,进行中国古籍的整理出版。
“太湖大讲堂”系列图书的项目策划、人民出版社副社长任超说:“作为学贯中西古今的一代宗师,南怀瑾先生‘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毕生致力于民族振兴和改善社会人心。我们深感与南先生的大爱之心,谨遵学术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原则,牢记出版人的立场和使命,尽力将大师思想和著述如实呈现给读者。”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当前位置:&>&&>&
  □柯小刚  从2004年前后兴起“国学热”、“读经热”,至今已有十余年的时间,一直颇受争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首先回答一个问题,即为什么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以及如何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对于庞大古老的文明国家来说,除了自我更新、再造文明之外,没有捷径可走  为什么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这首先是因为:中国不只是一个普通的民族国家(nation-state),而且是一个历史久远的文明体。作为文明国家的先祖,华夏先贤为人类生活方式提出过整全的意义体系和几种最基本的可能性之一。这样的文明体系只有不多的几个。中华文明是其中影响范围最大、人数最多、历史最久远、历史连续性最强的几个文明体之一。   不过,近代以来,由于全球化政治经济的压力,中国为了自保,已被迫降低为一个貌似普通的民族国家,不再是人类生活方式和生活意义的提供者和制定者。  但文明并不只是一套哲学观念和意识形态教条,而是处处连带着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伦理习惯、实际生活经验的“伦理实体”。在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历史中,我们看到很多小国容易转型,而对于庞大古老的文明国家来说,除了自我更新、再造文明之外,没有捷径可走。  外来的“冲击-回应”和“他山之石”的借鉴只有助缘的意义,本体的再生仍然需要自我更新。而“自我”在很大程度上是“历史”形成的,所以,自我更新在很大意义上正是“复古更化”。只不过这个“复古”并不是“泥古”、“固守”,而是“请复其本”、复其所以然,激发文明的初始活力之源,创造出自发自主的新事物。这新事物是新的,但仍然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的自我更新。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也会是漫长的。《诗经》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就是中国的天命。  就教育而言,近现代教育变革的根本原因在于大规模工商业发展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大大扩展。随着现代化工商业社会的发展,教育面临越来越大的劳动力培训和输出压力。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的古代社会,教育的主要目的原本都是培养君子,主要内容都是经典研读、德性养成和艺术熏陶(古典艺术包含科学)。古典教育的受众一直是不大的(由于科举制的推动,中国可能是古代世界教育普及程度最大的国家),大多数人并不需要接受多少教育即可胜任农牧业、手工业和传统商业的工作。但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工商业社会的扩张,却需要大批受过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职员。这就迫使古典德性教育逐步萎缩,让位给全民普及型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研究型大学”存在的前提也并不是因为古典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和“精神兴趣”仍然在现代学院占有一席之地,而是因为现代企业和国家竞争的基础在于技术进步和产品研发。   因此,教育的古今之变是全球性事件,是“现代性”对古典教育的冲击,而不只是“西方教育”对“中国传统教育”的改变。所以,今天思考传统文化教育问题,既要认识到文明重建的深远意义,也要兼顾现代工商业社会的职业培训需要,同时,尤其要认识到教育古今之变的大背景,不必堕入“国学情怀党”,也不要落入“民族主义”的误区。  目前的世界格局是跨国大企业和国家间交错竞争的格局。在这样的格局中,每个国家都特别需要培养一大批既具备全球视野又热爱本国历史文化的政商精英人才,也非常需要大量既有专业技能又能负责任地发挥专业技能的普通职员。无论政商精英的全球视野还是普通职员的专业技能,都是现代教育体系所能提供的;然而,精英的本国历史文化认同和职员的职业伦理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有赖于传统德性教育的培养。   因此,古典文化、传统道德和德性教育在现代社会貌似不再有用,而且似乎已经衰落到没有,但实际上却一直是未曾或缺的基础,默默地支撑着现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建筑。一旦我们认识到传统文化实际上是现代生活的隐秘守护神,我们就应该意识到,当现代文明面临危机的时候(目前中西文明都面临危机),在世界秩序濒临失衡的格局中,重读古典、复古更化、返古开新很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在困境中回到起点,然后重新找到方向,焕然一新地出发:这既是个人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也是人类文明史上屡见不鲜的历史经验。如今,“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不仅是中华文明的使命,也是现代人类面临的普遍任务。  “大跃进”、“土法炼钢”式的读经教学法,让少儿读经运动毁誉参半  从2004年前后兴起“国学热”、“读经热”至今,民间传统文化传播和教育已经积累了十年的经验教训。两个主要的事件可以作为考察的样本:一是央视“百家讲坛”推动的“国学热”影响很大,但也争议不断;一是各地兴起的“少儿读经学校”发展迅猛(最近达到了大约3000所),但同样也是毁誉参半。  目前围绕读经运动的争论并不健康,夹杂太多或左或右意识形态的偏见。有些分析和报道并不客观,是带有色眼镜看问题,意在扼杀刚刚兴起的文化复兴萌芽。另一方面,捍卫读经运动的声音也不够理性,有些甚至带有宗教狂热色彩,非常不利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健康发展。对于十年读经运动和民间国学热,目前最需要的是带有同情理解态度的冷静观察、理性分析、总结得失,形成良性的互相监督批评,引导民间国学教育走上正轨,乃至能对体制内的国学教育带来有益的经验借鉴,实现体制内外传统文化教育的良性互动。  民间国学教育首先值得肯定的一点是对礼仪教育的重视。当然,流于形式、作秀式的礼仪教育目前很流行,这是礼仪教育的误区。所谓“立于礼”:礼的本质含义是学会像人一样生活,建立人的生活方式。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日常家务、生活自理、扫洒应对、修身成人才是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我个人接触到的孩子而言,传统私塾教出来的学生在这些方面还是有突出优势的。相比之下,体制内中小学的礼仪教育和修身教育要差很多,家长不够重视,学校也不够重视,一心只忙着应试、升学,不关心孩子的感情能力、为人处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身心人格的全面发展。这些都跟“礼教”的缺失有关系。在这方面,体制内的中小学教育可以借鉴民间国学教育经验的地方很多。当然,民间国学教育在这方面也有问题,譬如过分抬高《弟子规》的意义(有的民间国学机构宣称弟子规比全部五经四书加起来还重要),或者用一种过分宗教化的形式来推广“孝道”(过分的感情渲染和超出常理的牺牲精神等)、对学生进行过于严厉的管教乃至体罚、恢复一些失去现实意义的繁文缛节等等,都是需要批评和改正的极端倾向。   读经教育最为人诟病的一点是不许讲解经义的经文背诵,与之相关的问题是读经教育的师资素质良莠不齐。这两个问题是联系在一起的。虽然读经运动的倡导者找了很多理由来论证背诵的重要性,但背诵无论多么重要也无法论证“不许讲解”的合理性。“不许讲解”的真实原因并不是因为背诵的好处很多(这两点没关系,或者,真正的关系是:只有讲解才能促进背诵),而是因为找不到足够多、足够好的讲经师资。近现代以来,对经典的错误解释、简单化解释,乃至厚诬圣贤、矮化经典的所谓“经典研究”和“经典解释”也确实是太多了、太嚣张了,以至于无论在学术成果中,还是在媒体和中小学课本中,都屡见不鲜。这可能也是导致读经运动的倡导者激进反对任何经典解释的原因之一。不过,他们相信诵读的声音本身就有魔力(甚至相信背诵无须认字),这一点可能是受到某些宗教的影响。对现代学术和教育体制的失望、对圣贤经典的一知半解和“不明觉厉”的崇拜、对某些宗教信仰方式的借用,这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可能是形成读经运动的重要原因。这都是可以同情理解的。   然而,这样形成的读经运动,其结果却是非常令人担心的。首先是学生的受害。我接触过一些在读经学校背过多年经典的孩子。一方面,他们张口即能背诵经典,令人惊赞;另一方面,他们能背诵却不能引用,因为根本不知道经文是什么意思,又令人遗憾。更令人遗憾的是,被强迫的大量死记硬背,使一些学生对经典形成了恐惧心理和逆反心理,彻底反转了读经的初衷,岂不令人痛心!“只许背诵不许讲解”的第二个不良影响是国学教育乃至传统文化的总体声誉受损。“只许背诵不许讲解”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来自道听途说的“传统蒙学”(可能跟五四新小说及现代电影对古代私塾的漫画化抹黑有关),一方面可能也是一种想在师资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尽快扩大读经运动的策略。倡导者推广读经的紧迫感、使命感是应该得到善意理解的,不过,“大跃进”、“土法炼钢”式的读经教学法却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六字真言”读经法(“小朋友,跟我读”六字真言)和高额学费让投机分子看到了商机。一夜之间,只要眼睛能认识汉语拼音、喉咙能发出人声的,不管原先是杀猪的还是屠狗的,都成了“书院山长”、“国学大师”,教起了国学,摆起了道场。我见过一些读经学生家长,他们抱怨吃过很多亏,被人骗过很多钱。这样下去,名誉受损的岂止是“读经运动”,而且是往圣先贤和经典本身啊!近两年来,全国各地的读经班陆续招不满学生,有些读经学校逐渐倒闭,这既让人高兴,又让人担忧。高兴的是邪气见消,担忧的是青黄不接、正气不见长。  民间国学教育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真正的、读书会式的书院应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那么,现代社会的经典教育应该如何展开?倚靠“国学大师”和社会国学教育进修?前已分析过,那里良莠不齐,问题很多,误人不浅。倚靠学院学者和大学教育培训?前面也已经分析过,现代学院学术的起源和迄今为止的主流恰恰是批判传统文化、诋毁经典价值的形态。在目前的传统文化教育和文明复兴事业中,大学的专家学者跟中小学教师一样,主要是受教育对象,而不是可信的传统文化教育提供者。   那么,还剩下什么可能性?只有古人、经典和我们自己。古人往矣,自不可见,而经典俱在,尤其是与经典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历代注疏都还在。还有,我们这些有志于“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读书人也还在。因此,读书会式书院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什么是书院?就是有圣贤经典,有老师同学,大家一起读书,这就是书院,即使是网络上的论坛和语音群聊读书会,也是真正的书院。在春天的野外,“浴乎沂,风乎舞雩”,上无片瓦,下无立锥,无门无户,师生问答,这就是书院。书院的本质在“人文”:有人,有文,就是书院。书院在心,在志,不在房子、资金和认证。如果各地学者、教师、学生、公务员、职员都建起朋友圈子的经典读书会,无论在现场,还是通过网络,一字一句读古人的经典和注疏(有注疏的帮助和读书会的讨论,经典并不难),譬如《五经正义》、《四书集注》之类,书院就相当于在各地恢复了。相对于读书会而言,这些年在各地兴建的仿古书院建筑只不过是徒有其表的旅游景点、土豪会所或江湖大师的高级地摊而已。等到各地读书会在经典的自我教育中培养出一批儒士和经生,以及有传统素养的教师、记者、官员、商人和职员,无论体制内外的传统文化教育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  因此,真正的、读书会式的书院,将会成为一种重要的传统文化教育形式。首先,目前国家意识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亟须软实力的支撑,所以,国家开始积极提倡和支持传统文化教育,大环境逐步乐观;其次,社会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自发需求非常大,这是刚需,绝非泡沫。在这种刚需的推动下,各种民间国学教育形式蓬勃发展。近来,在国家提倡下,中小学和高校也开始跟进。在这个大背景中,民间书院会越来越多,发展态势良好;最后,中国有源远流长的书院传统。传统的生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复兴,这是屡见不鲜的历史常态。书院传统复兴,今日条件正好。(作者系同济大学哲学系教授、同济复兴古典书院院长)
本文相关新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让传统文化回归中小学教育
做传承传统文化先行者
导语: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师生时,明确提出一个观点:"去中国化"很悲哀,应该把传统文化经典嵌入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从教材和课程入手,让传统文化回归中小学教育,既是对"去中国化"现象的纠偏,同时也能使中小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
&期&&&制作:宋荣荣&&
1中小学国学教育要"合 能 心"三者合一
2中考、高考中增加传统文化比重
3前教育部发言人:现在的语文课本一半不该学
4首套省级版中小学传统文化教材突出地区特色文化
习近平日赴北师大看望师生,在翻看全国课程教材时,他表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他表示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习近平在教师节来临之际说的这番话,具体到了课本的内容设置,其细致程度出乎社会的意料,但确实切中了当下人们关心的话题。不久前,一些地方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新课本,因为删除了全部古诗,引发了社会的关注与争议。因此,习近平这番接地气的话,应该不只是兴致所至的即席发挥。如何传承并创新地去推广国学,尤其是面向那些未来决定国家和民族兴衰荣辱命运的中小学生群体,这一命题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就中小学生国学启蒙教育如何在学校的日常教学实践中有序开展等问题,与通州区教师研究中心的苏金良院长、通州区临河里小学的范志孝校长以及中山街小学的闫海霞校长进行了深入的沟通。
教师研究中心苏金良院长接受凤凰教育记者专访
在谈到如何在中小学生群体中开展国学启蒙教育的实践工作时,来自通州区教师研究中心的苏金良院长,将国学启蒙教育实践工作总结为"合、能、心"这三个字。
"合"指的是国学启蒙教育工作不仅需要学校教师的努力,更需要来自社会民间力量以及家庭的支持,只有学校、社会、家庭的合而为一,让能让国学教育共和、共赢。"能"指的是在"合"的基础之上,我们一定要长善救失,增长心智,曾益其所不能。"心"指的是国学通说模式中的守正初心,大家一起努力为孩子们立心,为教育立命,为社会建和谐。
而在谈及国学启蒙教育在学校中的具体实践工作,两位来自通州区的小学校长也与笔者分享了各自的观点。
临河里小学的范校长表示,该校从07年就开始以国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教学,随着教师认同感的加强以及社会媒体舆论的逐步引导,国学启蒙教育目前已经卓有成效,小学各年级学生对应诵读的《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以及《论语》的合格通过率已经超过99%。
当然,范校长也认为,在传统文化教学推广方面,来自社会大环境的认同感以及家庭氛围的培养也至关重要。特别是十八大以后,相关领导人明确要提出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对整个社会舆论的引导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另外,大环境舆论以及未来高考将加强传统文化内容的改变,也已让那些从小就接触国学教育的孩子具备更多的优势。由此,来自家庭的逐步认同和支持也让国学启蒙教育得以顺利开展。
凤凰教育记者在采访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秘书长张健先生时,他表示,根据北京市教委在日公布的政策,北京市高考的英语总分将会从150分下降到100分,其中30分加到语文中,20分加到综合中。增加的这30分表示我们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越来越高了。一旦这种改革从北京市扩散到全国各个省市,对于国学教育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更令人惊喜的是,9月22日,上海也公布了高考改革方案,2017年取消文理分科和英语考试,将传统文化纳入高考范围,这必将是推进传统文化进课堂的又一巨大力量。张健先生认为,未来,国学将进入高考,各地教育形势将会风起云涌。
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秘书长张健先生接受凤凰教育记者专访
据相关部门知情人士介绍,今年北京中考的语文试卷将有较大变化,命题会更加重视考察传统文化内容,古诗文和现代文的阅读量都会增加。目前初稿中古诗文背诵篇目增加了《关雎》等9篇,现代文示例中新增了童话、书信等文体,大小作文也都添加了"二选一"模式。
去年北京市教委发布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时,曾明确提出中、高考语文试卷将增大古诗文、现代文阅读量,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考查,适当增加主观题比例的要求。今年的中考语文科目在语文基础运用、传统文化、现代文阅读、写作等方面都进行了修订,会有较大变化,将更加重视传统文化,强化阅读,提升阅读写作能力。
除北京外,其他地区也在积极推进传统文化内容回归课堂教育。比如浙江,在2017年浙江高考考试大纲的征求意见稿中,《论语》作为必考内容,将有望回归语文高考。
新学期,杭州高级中学成为杭城首所启用自编语文教材的学校,一套《普通语文》新教材,被许多语文老师和家长当成宝贝收藏。这套新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收录了许多古代经典散文,包括古代高考满分作文——八股文。杭城高中语文老师聚在杭高交流这一校本课程,发现新教材竟与2017年新高考的思路不谋而合,比以往更加关注传统文化经典。
《论语》是传统文化经典之一,而高考又对教学有一定引领作用,高中语文老师据此推论,今后高中语文课,甚至小学和初中的语文课,都会越来越关注传统文化经典。
杭高语文教研组组长周伟告诉记者,其实早在10年前,《论语》就写进了语文高考考纲,不过近年来浙江高考考纲做了些微调,将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从自选模块18选6里删除,同时又把《论语》和外国小说欣赏划入了自选模块范畴。
在浙江省教研室高中语文教研员胡勤看来,这一调整也同样预示着浙江高中语文对传统文化经典越来越关注。"虽然2015年、2016年高考将《论语》划到自选模块,但'传统文化经典'这一条仍然写在语文考纲里,考察范围反而更广。"胡勤说。如果算上部分学生会在自选模块18选6时,选做这道题,传统文化经典在高考的实际比重,不减反增。
而2017年新高考取消了自选模块,《论语》再度回归语文高考卷,其实也在许多语文老师的意料之中,重视传统文化经典,显然是未来语文课的大势所趋,也是近几年国学热的一种反映。
1月17日,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现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南大讲坛·公众论坛上细谈教育常识。他认为当前中国存在问题最多的学科是语文,应该增加古代诗文等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的比例。
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现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
作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一直在倡导"真语文",驳斥"假语文"。现场他直言,"现在的语文课,至少有一半,甚至一半多是不应该学的内容。"他认为,中国存在问题最多的学科是语文,最该改的是语文。
语文首先要改的则是内容。他认为,真正提高学生语文水平,还是应该读和诵。应该尽快将古代诗文恢复过来,增加传统文化在语文教材中的比例,大力改进现有的教材和课程。
王旭明特别注意观察身边的孩子,"孩子很多美好的东西被扼杀了。"比如,一个孩子写了一百多首诗,但他的小学班主任和老师一次都没有表扬过,却不断因为鸡毛蒜皮的事情给家长发信息。"他是小诗人啊,而我们的教育还是在一个模子里,放一个大锅里炼,出来都是一个样子,这是违反教育常识的。"
王旭明认为,学校教育仍存在太呆板、太刻板、太僵化的问题,使孩子失去基本的活力。当前批判性思维训练不够,"好的学校教育,是教会学生思考,特别要鼓励孩子提出问题。"
王旭明认为,学校教育仍存在太呆板、太刻板、太僵化的问题,使孩子失去基本的活力。当前批判性思维训练不够,"好的学校教育,是教会学生思考,特别要鼓励孩子提出问题。"
反观英国小学生守则。第一条,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第二条,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小秘密要告诉妈妈;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与陌生人说话;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最后,坏人可以骗。他感慨,相比而言,"我们的思想教育太空洞。"
记者近日从国家级课题研究小组获悉,先期已研发完毕的全国25个省共500册省级版中小学传统文化教材,即将于2015年集体震撼亮相。如此大范围、大规模地推出标准化传统文化教材,目前在国内尚属首次,也是今年全国书展的一个重大亮点。
首套省级版中小学传统文化教材
先期面世的25套省级版教材包括北京、上海、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广西等省(直辖市/自治区), 基本覆盖华北、华中、华南、华东等地区。每省教材均为20册,其中小学12册,初中4册,高中4册。
针对此版传统文化教材问题,凤凰教育记者专访了中国国学文化中心秘书长张健先生,以下是采访实录:
凤凰教育:此版教材已经通过编审,什么时候出版,走进中小学课堂?是全部教材统一面世还是各个省区有不同的时间点?
张健:此版教材是由北京团队主创,再送往各地进行论证、修订,需要由当地教育厅审稿并提出修改意见,最终落地出版。争取在2015年下半年出版。各省的教材出版时间并不固定统一,要看各地的审稿进度。
凤凰教育:教材在编著的时候,有没有进行调研分析,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想学什么?
张健:教材在编著之前,我们进行了大量论证工作。此版教材的编辑团队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学科教育专家、教育心理学专家、学科教学法专家以及一线的教师。这样就能保证教材的编著符合教育规律,也能针对孩子们的年龄、需求进行编著。
凤凰教育:此版教材在内容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张健:此版教材最大的突破和亮点是展示了地区文化。将以往的通用教材拆分成了25个省份的单独教材,根据每个省的具体省情文化编著。
凤凰教育:此版教材与现有的语文、思想品德、甚至音乐、美术等教材内容相冲突的地方怎么设置?
张健:传统文化教材中的内容确实会和现有的语文、思想品德等课程内容有重叠,但是还是会有不同,我们也在尽量避免这个问题。
比如,古诗词部分我们特意选取了教育部规定的80首古诗词之外的诗词,是对孩子们课程内容的一个补充,而不是重复学习。音乐部分,我们选取了古琴、古曲,也是现在的音乐课本里没有的。
而现在的思想品德课程注重的是对孩子们的行为规范,传统文化教育注重的是对孩子们的人格教育。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人格教育是要高于行为规范的。
凤凰教育:此版教材根据各地省情文化编著,编审中心的专家是统一的还是各地的文化学者?
张健:编著团队是北京的文史研究专家,但是在编著过程中也听取了地区的意见。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这批教材还要再送往各地的省教育厅审稿,最后才能出版。
凤凰教育:编著此版教材想对青少年达到什么样的教育目标?
张健:我们希望通过这版传统文化教材达到两个目标。一是对青少年的人格教育。我们提出了"青少年完美人格教育"的传统文化教育目标。我们希望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对人格的培养、熏陶作用,使青少年明白"仁义礼智信"的中华美德。
二是教材中包含了各个地区的历史文化知识介绍,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内容介绍不但能激发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还能对孩子们的艺术审美起到一个良好的导向作用。
凤凰教育:您提出传统文化不只是包括国学经典,还包括民俗文化和民族艺术,那么这三块内容如何在教材中体现,三者的比重怎么安排?
张健:民俗文化和民族艺术各占50%吧,主要是介绍一些当地的书法、绘画、民曲、民居建筑等,还包括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介绍,可以使孩子们了解、热爱继而传承这些艺术形式。例如,北京的景泰蓝瓷器,制作工艺非常复杂,表现形态非常优美,这是我们历史上伟大的艺术表现形式。
国学部分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分别是蒙学、传统诗词、儒家文化和百家思想争鸣。
蒙学主要是《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这些蒙童读物,适用于低年级孩子的教学。传统诗词部分主要是《声律启蒙》,希望孩子们了解语言音韵的美感。儒家文化部分是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主要介绍儒家思想的美德。百家思想争鸣部分新增加了《孙子兵法》,我们认为《孙子兵法》不只是一本兵书,还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里边讲到的战争行为艺术和思维模式非常值得孩子们学习。
同时,传统文化并不只限于儒家文化,还包括道家、法家等等。儒家的做人道理和道家的做事哲学应该统一起来,而不是片面和分离的。
同时,传统文化并不只限于儒家文化,还包括道家、法家等等。儒家的做人道理和道家的做事哲学应该统一起来,而不是片面和分离的。
张健: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们希望传统文化课程能作为独立课程进入课堂,希望每周保证一个独立的课时。但是这涉及到师资力量的问题,没有优秀的教师,就不能改变目前传统文化学习只是简单诵读的问题。另外,教材经过省教育厅审订之后才能进入财政支付范围,这也是一个问题。
目前,由于经济利益,部分地区还存在着教材地区保护主义,这其实是资源浪费,我们课题组在国家课题中心领导下,已经针对传统文化的教学进行了十年的调研,我们希望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真正让传统文化走进课堂,走进孩子们心中,而不只是一纸空文。
凤凰教育:各地的省情文化中,请您介绍某一地方的编著详情。每个地方的风俗文化都有很多,在编著教材的时候,如何取舍?
张健:我们有一个统一的结构规划。 比如,一年级的课程主要介绍历史、朝代、著名人物等,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使孩子们爱上传统文化课程。二年级的课程主要是介绍民俗文化,比如北京的庙会,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三、四年级的课程主要介绍一些文学名著、建筑文化等。比如北京的胡同文化。
传统文化教材应以“青少年完美人格”为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在中小学恢复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即对内重塑民族道德体系,对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并保证国家文化安全。
优雅中国第3期:
优雅中国第2期:
优雅中国第1期:
育人者第81期:
育人者第80期:
育人者第79期:
育人者第78期:
育人者第76期:
育人者第75期:
育人者第74期:
凤凰教育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每天获得精彩资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