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76开头银行卡6217开头

&&&&&&&&&&&&Z-F年贴香港维多利亚十仙香港寄苏格兰实寄封
80 ? '80px': true); height:expression(this.offsetheight > 75 ? '75px': true); "/> 80 ? '80px': true); height:expression(this.offsetheight > 75 ? '75px': true); "/>
Z-F年贴香港维多利亚十仙香港寄苏格兰实寄封
&&商品ID:89617&&&&&浏览量:286&&中邮价:¥2530&&暂无货&&[ VIP用户登录可见VIP价 ]&&
如果您发现商品信息不准确,;如果您对此商品存有疑问,
上品。标签:Z-F年贴香港维多利亚十仙香港寄苏格兰实寄封
中邮网郑重声明:
1、本站所售邮票、钱币、金银币、邮资封片、集邮用品、集邮文献、礼品等商品均为正品,请您放心购买!!!
2、由于收藏品的特殊性,中邮网保留个别商品因售缺而退款的权利!
因珍邮类商品价格波动比较大,所以请在购买时先确认是否有货及当天价格。
"诚信保障"是指本网站对商品的描述是真实有效且与商品本身相符的,没有不符合商品实际情况的描述以及任何夸大、言过其实的描述。同时"诚信保障"还要求本网站遵守一切中邮网的规定,并且保障买家享有的国家法律法规及中邮网相关规则协议规定的一切权利。
&7天退换货
"7天退换货"是指当本网站买家收到商品后7天内,如发现任何质量问题,本网站均有义务向买家提供退换货服务。
1、特卖的商品以及因客户个人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的商品,恕不退换。
2、礼包及套装邮品不可部分退货,如部分商品需调换只能选择与其等值的邮品。订单中如有特价品或赠品,退货时,如不满足特价品或赠品赠送条件,需将特价品或赠品一同退回。如特价品或赠品一经拆包或使用,则订单商品只换不退。如有不便,敬请谅解。
3、如发生退货,请将发票一同退回。如发生换货,请将清单一同寄回。
"全部保真"是指中邮网保证本站内的所有商品均经过专家的层层筛选,均保证品相上乘、质量可靠。品相有缺陷的商品,本部会特别注明,并保证价格特别优惠。本网站所有的邮票部分均来自国家邮政局和中国集邮总公司,所有的钱币部分均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金币总公司,所有的电话卡部分均来自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
当前商品还无咨询!
本商品共有0条评论
普通会员rengw评论(积分+10):Z-F年贴香港维多利亚十仙香港寄苏格兰实寄封 7:53:39很有历史价值的香港实寄封。普通会员lijrhl评论(积分+10):Z-F年贴香港维多利亚十仙香港寄苏格兰实寄封 8:29:481886的香港邮票存世不多。普通会员zhoupw评论(积分+10):Z-F年贴香港维多利亚十仙香港寄苏格兰实寄封 11:16:06能保存好这些实寄封也不容易。邮票、信封会越来越泛黄。普通会员tlq评论(积分+10):Z-F年贴香港维多利亚十仙香港寄苏格兰实寄封 9:22:14这个封片的确不拘一格。普通会员杨芸评论(积分+10):Z-F年贴香港维多利亚十仙香港寄苏格兰实寄封 9:17:15这样实寄封还真是挺值钱的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物流配送
&&&&聚时惠说明
&&&&保障服务
&&&&关于我们
&&&&&& new
Copyright & 北京光辉岁月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中邮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50204号&&&&公安机关备案号:-1&&&&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757号&&&&经营流通人民币许可证:
产品支持: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金币总公司 | 国家邮政集团 | 中国集邮总公司 | 中华集邮联合会【本】字开头的词语(共375个)_汉语大词典
【本】字开头的词语(共375个)
【本】字开头的词语(共375个):本案,本巴人,本把,本白布,本班,本邦,本邦菜,本本,本本等等,本本分分...
本案běn àn此案,这个案件。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o刑名·遴捕役》:「若果能擒获本案真盗,绝不株连,则必尔赏。」★「本案」在《汉语大词典》第5782页 第4卷 714本案běn àn此案,這個案件。
? 清·黃六鴻《福惠全書o刑名o遴捕役》:「若果能擒獲本案真盜,絕不株連,則必爾賞。」
非洲南部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赞比亚、坦桑尼亚等国。约287万人(1985年)。讲本巴语,通用英语。多信仰万物有灵,部分信基督教新教。主要从事农业,狩猎和捕鱼业占有一定地位。★「本巴人」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本把 掌管。 ?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八:「正?上太守升衙……大案前行本把,五日三朝家没紙兒文字,官清法正無差。」
未经漂白、染色的布。
1.我们班。2.这个班。
本邦běn bāng故乡;故国。
●《后汉书o蔡邕传》:「昔韩安国出自徒中,朱买臣出于幽贱,并以才宜,还守本邦。」
●《资治通鉴o晋海西公太和四年》:「要当与卿共定天下,告成岱宗,然后还卿本邦,世封幽州,使卿去国不失为子之孝,归朕不失事君之忠。」★「本邦」在《汉语大词典》第5775页 第4卷 707本邦běn bāng故鄉;故國。
? 《後漢書o蔡邕傳》:「昔韓安國出自徒中,朱買臣出於幽賤,並以才宜,還守本邦。」
? 《資治通鑒o晉海西公太和四年》:「要當與卿共定天下,告成岱宗,然後還卿本邦,世封幽州,使卿去國不失為子之孝,歸朕不失事君之忠。」
★「本邦菜」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1页
本本běn běn 1.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2.
指笔记本子。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十:「我们党的支部书记,部队的连排长,都晓得在小本本上写着,今天总结经验有两点,一是优点,一是缺点。」★「本本」在《汉语大词典》第5774页 第4卷 706★「本本」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1页本本běn běn 1.
? 毛澤東《反對本本主義》:「馬克思主義的‘本本’是要學習的,但是必須同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 2.
指筆記本子。
? 毛澤東《論十大關係》十:「我們黨的支部書記,部隊的連排長,都曉得在小本本上寫着,今天總結經驗有兩點,一是優點,一是缺點。」
本本等等běn běn děng děng犹规规矩矩。
●《醒世姻缘传》第十一回:「孔举人娘子道:‘晁亲家没正经!你老本本等等另娶个正经亲家婆,叫他出来随人情当家理纪的。’」★「本本等等」在《汉语大词典》第5774页 第4卷 706本本等等běn běn děng děng猶規規矩矩。
? 《醒世姻緣傳》第十一回:「孔舉人娘子道:‘晁親家沒正經!你老本本等等另娶個正經親家婆,叫他出來隨人情當家理紀的。’」
【本本分分】成语解释:守本分,不越轨【本本分分】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2回:“那亲家老爷倒也本本分分的说了几句谦虚话,又嘱咐了女儿一番。”【本本分分】成语故事:【本本分分】成语标签:四字成语,联合式成语,B开头的成语
【本本源源】成语解释:本本:根本;源源:源头。多指事物的根源和本相【本本源源】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2回:“从头至尾,抹角转弯,本本源源,滔滔汩汩的,告诉母亲一遍。”【本本源源】成语故事:【本本源源】成语标签:四字成语,联合式成语,B开头的成语
【本本主义】成语解释:盲目地照搬书本或僵硬地凭上级指示办事,是一种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作风【本本主义】成语出处: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也同样是最危险的,甚至可能走上反革命的道路。”【本本主义】成语故事:【本本主义】成语标签:四字成语,偏正式成语,B开头的成语
★「本本主義」在《汉语大词典》第5774页 第4卷 706本本主義běn běn zhǔ yì(本本主義,本本主义)不管實際情況如何,一切按照書本條文辦事的思想作風。是主觀主義的一種表現形式。
? 毛澤東《反對本本主義》:「我們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糾正脫離實際情況的本本主義。」
? 夏衍《雜談思想解放》:「有的是一切按本本辦事的‘本本主義者’。他們只會把馬列主義經典著作中個別字句看作現成的靈丹聖藥,寫文章照抄照轉。」
本币běn bì 1.
本国的货币。
●《管子o地数》:「人求本者,食吾本粟,因吾本币,骐骥黄金然后出。」
●马非百新诠:「‘因吾本币’,谓使用吾国之货币。」 2.
「本位货币」的省称。参见「本位货币」。★「本币」在《汉语大词典》第5786页 第4卷 718★「本币」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1页参见:本幣
★「本幣」在《汉语大词典》第5786页 第4卷 718本幣běn bì(本幣,本币) 1.
本國的貨幣。
? 《管子o地數》:「人求本者,食吾本粟,因吾本幣,騏驥黃金然後出。」
? 馬非百新詮:「‘因吾本幣’,謂使用吾國之貨幣。」 2.
「本位貨幣」的省稱。參見「本位貨幣」。
本标běn biāo 1.
本末,主从。
●《淮南子o天文训》:「物类相感,本标相应。」 2.
清代指总督、巡抚、提督、总兵本署直接统辖的兵队。
●《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那本标三营,分防二协,都受他调遣。」★「本标」在《汉语大词典》第5786页 第4卷 718参见:本標
★「本標」在《汉语大词典》第5786页 第4卷 718本標běn biāo(本標,本标) 1.
本末,主從。
? 《淮南子o天文訓》:「物類相感,本標相應。」 2.
清代指總督、巡撫、提督、總兵本署直接統轄的兵隊。
? 《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那本標三營,分防二協,都受他調遣。」
本兵běn bīng 1.
最重要的兵器。
●汉蔡邕《答诏问灾异》:「武库,禁兵所藏国家之本兵也。」 2.
本部军队。
●《三国志o魏志·武帝纪》:「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使统本兵。」 3.
执掌兵权。
●《新唐书o姚崇传》:「崇建言:‘臣事相王,而夏官本兵,臣非惜死,恐不益王。’乃召改春官。」
●宋曾巩《枢密迁官加殿学士知州制》:「某忠加惠和,德操惟邵,先帝所遗,以辅朕躬,当国本兵,庶言惟允。」
●清方以智《通雅o官制四》:「唐虞时兵政兼于刑官,未有专司,至仲康始命胤侯掌六师,是本兵之官始于夏也。」 4.
见「本兵府」。 5.
明代兵部尚书的别称。
●明李贽《王骥》:「夫国家用人,唯用其才,今乃使有才者不得用……其为宰相、冢宰、本兵,吾谓其惭汗满面、愧死无地矣。」
●清孔尚任《桃花扇o修札》:「本兵熊明遇束手无策,故此托弟前来,恳求妙计。」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章:「他很明白自己近几年身任本兵,对内对外军事上一无成就。」★「本兵」在《汉语大词典》第5776页 第4卷 708本兵běn bīng 1.
最重要的兵器。
? 漢·蔡邕《答詔問災异》:「武庫,禁兵所藏國家之本兵也。」 2.
本部軍隊。
? 《三國志o魏志o武帝紀》:「以劉表大將文聘為江夏太守,使統本兵。」 3.
執掌兵權。
? 《新唐書o姚崇傳》:「崇建言:‘臣事相王,而夏官本兵,臣非惜死,恐不益王。’乃召改春官。」
? 宋·曾鞏《樞密遷官加殿學士知州制》:「某忠加惠和,德操惟邵,先帝所遺,以輔朕躬,當國本兵,庶言惟允。」
? 清·方以智《通雅o官制四》:「唐虞時兵政兼于刑官,未有專司,至仲康始命胤侯掌六師,是本兵之官始于夏也。」 4.
見「本兵府」。 5.
明代兵部尚書的別稱。
? 明·李贄《王驥》:「夫國家用人,唯用其才,今乃使有才者不得用……其為宰相、冢宰、本兵,吾謂其慚汗滿面、愧死無地矣。」
? 清·孔尚任《桃花扇o修札》:「本兵熊明·遇束手無策,故此託弟前來,懇求妙計。」
?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章:「他很明白自己近幾年身任本兵,對內對外軍事上一無成就。」
本兵府běn bīng fǔ对掌管军事的官署的称呼。
●宋陆游《感兴》诗:「奏记本兵府,大事得俱论。」朱东润注:「宋人以枢密院掌军事,故称‘本兵府’。」亦省称「本兵」。
●宋陆游《贺黄枢密启》:「其在掖垣,惟公议是达;其侍经幄,惟王道是陈。果由师锡之同,入总本兵之寄。」此指枢密院。
●明归有光《淀山周先生六十寿序》:「时蒲阪杨尚书在本兵,方为天子所倚毗。」此指兵部。★「本兵府」在《汉语大词典》第5776页 第4卷 708本兵府běn bīng fǔ對掌管軍事的官署的稱呼。
? 宋·陸游《感興》詩:「奏記本兵府,大事得俱論。」
? 朱東潤注:「宋人以樞密院掌軍事,故稱‘本兵府’。」亦省稱「本兵」。
? 宋·陸游《賀黃樞密啟》:「其在掖垣,惟公議是達;其侍經幄,惟王道是陳。果由師錫之同,入總本兵之寄。」此指樞密院。
? 明·歸有光《澱山周先生六十壽序》:「時蒲阪·楊尚書在本兵,方為天子所倚毗。」此指兵部。
本波běn bō见「本教」。★「本波」在《汉语大词典》第5778页 第4卷 710本波běn bō見「本教」。
本部běn bù 1.
原隶属处。
●《魏书o高祖孝文帝纪下》:「然乃者以来,犹有饿死衢路,无人收识。良由本部不明,籍贯未实,廪恤不周,以至于此。」 2.
指本人管辖的地区。
●唐刘禹锡《同州谢上表》:「今本部灾荒,物力困涸,忝为长吏,敢不竭诚。」 3.
国土的中心部分,内地。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今天不同了,日本帝国主义者已经显示他们要向中国本部前进了,他们要占领全中国。」 4.
●郭沫若《北伐途次》二八:「我的意思是仍然以汉口为本部,而于武昌设立支部。」 5.
藏语。官长。
●刘克《央金》:「一天,在尘土飘浮的大路上驰来了一个金珠玛米的本部。」★「本部」在《汉语大词典》第5781页 第4卷 713★「本部」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1页★「本部」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本部běn bù 1.
原隸屬處。
? 《魏書o高祖孝文帝紀下》:「然乃者以來,猶有餓死衢路,無人收識。良由本部不明,籍貫未實,廩恤不周,以至於此。」 2.
指本人管轄的地區。
? 唐·劉禹錫《同州謝上表》:「今本部災荒,物力困涸,忝為長吏,敢不竭誠。」 3.
國土的中心部分,內地。
? 毛澤東《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今天不同了,日本帝國主義者已經顯示他們要向中國本部前進了,他們要占領全中國。」 4.
? 郭沫若《北伐途次》二八:「我的意思是仍然以漢口為本部,而於武昌設立支部。」 5.
藏語。官長。
? 劉克《央金》:「一天,在塵土飄浮的大路上馳來了一個金珠瑪米的本部。」
本埠běn bù 1.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o保甲·渔埠编保》:「别处船户到本埠承揽客商,保长责令埠头查系平素认识良实之人方许揽载。」 2.
本商埠,本市。如:报纸第二版专载本埠新闻。★「本埠」在《汉语大词典》第5782页 第4卷 714★「本埠」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1页★「本埠」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本埠běn bù 1.
? 清·黃六鴻《福惠全書o保甲o漁埠編保》:「別處船戶到本埠承攬客商,保長責令埠頭查係平素認識良實之人方許攬載。」 2.
本商埠,本市。如:報紙第二版專載本埠新聞。------------------------------本埠běn bù 补证条目
1.本商埠;本市。 ? 张爱玲《我看苏青》:「我们看杨妃梅妃争宠的经过,杨妃几次和皇帝吵翻了,被逐,回到娘家去,简直是‘本埠新闻’里的故事,与历代宫闱的阴谋,诡秘森惨的,大不相同。」
本才běn cái本性。
●《庄子o列御寇》:「必且有感,摇而本才,又无谓也。」郭象注:「必将有感,则与本性动也。」★「本才」在《汉语大词典》第5772页 第4卷 704本才běn cái本性。
? 《莊子o列禦寇》:「必且有感,搖而本才,又無謂也。」
? 郭象注:「必將有感,則與本性動也。」
本采běn cǎi本来的颜色。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o定势》:「虽复契会相参,节文互杂,譬五色之锦,各以本采为地矣。」★「本采」在《汉语大词典》第5778页 第4卷 710本采běn cǎi本來的顏色。
?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o定勢》:「雖復契會相參,節文互雜,譬五色之錦,各以本采為地矣。」
本操běn cāo根本的操守。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o政事》:「殷仲堪当之荆州,王东亭问曰:德以居全为称,仁以不害物为名。今宰牧华夏,处杀戮之职,与本操将乖乎?」★「本操」在《汉语大词典》第5787页 第4卷 719本操běn cāo根本的操守。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o政事》:「殷仲堪當之荊州,王東亭問曰:德以居全為稱,仁以不害物為名。今宰牧華夏,處殺戮之職,與本操將乖乎?」
本草běn cǎo《神农本草经》的省称,古代著名药书。因所记各药以草类为多,故称《本草》。
●《本草》之名始见于《汉书o平帝纪》,而《汉书o艺文志》未见著录。至南朝梁阮孝绪《七录》始著录《神农本草经》,共收药三百六十五种;陶弘景又增三百六十五种,为《名医别录》。
●唐显庆中苏恭、长孙无忌等修定《本草》,又增药一百十四种,为《唐本草》。
●宋嘉佑中掌禹锡等复增药八十二种,为《嘉佑补注本草》;政和中曹孝忠等修定为《政和重修经史证类本草》。至明,李时珍荟萃众说,考订谬误,删繁补阙,着《本草纲目》五十二卷,收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药方一万一千余首,为《本草》总结性的巨著。
●《神农本草经》原书已佚,有清孙星衍辑本。★「本草」在《汉语大词典》第5779页 第4卷 711★「本草」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1页★「本草」在《汉语辞海》的解释★「本草」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本草běn cǎo《神農本草經》的省稱,古代著名藥書。因所記各藥以草類為多,故稱《本草》。
? 《本草》之名始見於《漢書o平帝紀》,而《漢書o藝文志》未見著錄。至南朝·梁·阮孝緒《七錄》始著錄《神農本草經》,共收藥三百六十五種;陶弘景又增三百六十五種,為《名醫別錄》。
? 唐·顯慶中蘇恭、長孫無忌等修定《本草》,又增藥一百十四種,為《唐本草》。
? 宋·嘉祐中掌禹錫等復增藥八十二種,為《嘉祐補注本草》;政和中曹孝忠等修定為《政和重修經史證類本草》。至明,李時珍薈萃眾說,考訂謬誤,刪繁補闕,著《本草綱目》五十二卷,收載藥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種,藥方一萬一千餘首,為《本草》總結性的巨著。
? 《神農本草經》原書已佚,有清·孫星衍輯本。
本草学、博物学巨著。明代李时珍撰成于1578年。共五十二卷。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其中植物药一千零九十四种,其余为矿物和其他药。书中附有药物图一千一百零九幅,方剂一万一千零九十六首。被译成多种外文,流传海外。★「本草纲目」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本察běn chá推究,探究。
●《墨子o天志中》:「今天下之君子,中实将欲遵道利民,本察仁义之本,天之意不可不慎也。」★「本察」在《汉语大词典》第5786页 第4卷 718本察běn chá推究,探究。
? 《墨子o天志中》:「今天下之君子,中實將欲遵道利民,本察仁義之本,天之意不可不慎也。」
本朝běn cháo 1.
朝廷。古以朝廷为国之本,故称。
●《孟子o万章下》:「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汉书o李寻传》:「唯陛下亲贤求士,无彊所恶,以崇社稷,尊彊本朝。」
●《晋书o庾峻传》:「此其出言合于国检,危行彰于本朝。」
●宋曾巩《送韩玉汝》诗:「还当本朝用,不待芳岁更。」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十二》:「《诗》曰:‘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林茂则鸟归矣,菶萋噰喈,众贤聚于本朝,尚何材不足、言不达之有?」参阅王引之《经义述闻·通说上》。 2.
汉代郡守属官用以称其郡治。
●《隶释o汉司隶从事郭究碑》:「辟司隶从事,部郡都官,耽耽鹰扬,所莅以齐,翕然之论,风飞川流。本朝察孝,贡器帝庭。」
●顾炎武《日知录o本朝》「而犹称梁为本朝」黄汝成集释引杨宁曰:「汉时掾史亦谓郡治为本朝。」 3.
称自己曾任职的王朝。
●《三国志o魏志·毌丘俭传》「钦亡入吴,吴以钦为……谯侯」裴松之注引三国吴文钦《降吴表》:「钦累世受魏恩……退惟不能扶翼本朝,抱愧俛仰,靡所自厝。」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o终制》:「先君先夫人皆未还建邺旧山,旅葬江陵东郭。承圣末,已启求扬都,欲营迁厝……便值本朝沦没,流离如此。」
●鲁迅《华盖集·十四年的「读经」》:「他们也知不清颜回以至曹锟为人怎样,‘本朝’以至葛天氏情形如何;不过像苍蝇们失掉了垃圾堆,自不免嗡嗡地叫。」 4.
指自己所处的朝代。
●宋严羽《沧浪诗话o诗辩》:「又取本朝苏黄以下诸家之诗而熟参之。」
●清李渔《闲情偶寄o词曲上·结构》:「填词一道,非特文人工此者足以成名,即前代帝王,亦有以本朝词曲擅长遂能不泯其国事者。」★「本朝」在《汉语大词典》第5783页 第4卷 715★「本朝」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本朝běn cháo 1.
朝廷。古以朝廷為國之本,故稱。
? 《孟子o萬章下》:「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恥也。」
? 《漢書o李尋傳》:「唯陛下親賢求士,無彊所惡,以崇社稷,尊彊本朝。」
? 《晉書o庾峻傳》:「此其出言合於國檢,危行彰於本朝。」
? 宋·曾鞏《送韓玉汝》詩:「還當本朝用,不待芳歲更。」
? 清·魏源《默觚下o治篇十二》:「《詩》曰:‘鴥彼晨風,鬱彼北林。’林茂則鳥歸矣,菶萋噰喈,眾賢聚於本朝,尚何材不足、言不達之有?」參閱王引之《經義述聞o通說上》。 2.
漢代郡守屬官用以稱其郡治。
? 《隸釋o漢司隸從事郭究碑》:「辟司隸從事,部郡都官,耽耽鷹揚,所蒞以齊,翕然之論,風飛川流。本朝察孝,貢器帝庭。」
? 顧炎武《日知錄o本朝》「而猶稱梁為本朝」黃汝成集釋引楊寧曰:「漢時掾史亦謂郡治為本朝。」 3.
稱自己曾任職的王朝。
? 《三國志o魏志o毌丘儉傳》「欽亡入吳,吳以欽為……譙侯」裴松之注引三國·吳·文欽《降吳表》:「欽累世受魏恩……退惟不能扶翼本朝,抱愧俛仰,靡所自厝。」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o終制》:「先君先夫人皆未還建鄴舊山,旅葬江陵東郭。
? 承聖末,已啟求揚都,欲營遷厝……便值本朝淪沒,流離如此。」
? 魯迅《華蓋集o十四年的「讀經」》:「他們也知不清顏回以至曹錕為人怎樣,‘本朝’以至葛天氏情形如何;不過像蒼蠅們失掉了垃圾堆,自不免嗡嗡地叫。」 4.
指自己所處的朝代。
? 宋·嚴羽《滄浪詩話o詩辯》:「又取本朝蘇·黃以下諸家之詩而熟參之。」
? 清·李漁《閑情偶寄o詞曲上o結構》:「填詞一道,非特文人工此者足以成名,即前代帝王,亦有以本朝詞曲擅長遂能不泯其國事者。」
本诚běn chéng忠诚。
●清顾炎武《赠路光禄太平》诗:「江海存微息,山陵鉴本诚。」★「本诚」在《汉语大词典》第5785页 第4卷 717参见:本誠
★「本誠」在《汉语大词典》第5785页 第4卷 717本誠ěn chéng(本誠,本诚)忠誠。
? 清·顧炎武《贈路光祿太平》詩:「江海存微息,山陵鑒本誠。」
本出běn chū本乡,故土。
●《魏书o孙绍传》:「士人居职,不以为荣;兵士役苦,心不忘乱。故有竞弃本出,飘藏他土。」★「本出」在《汉语大词典》第5775页 第4卷 707本出běn chū本鄉,故土。
? 《魏書o孫紹傳》:「士人居職,不以為榮;兵士役苦,心不忘亂。故有競棄本出,飄藏他土。」
本初běn chū原初;原始。常指古代淳朴之风。
●宋司马光《稷下赋》:「诚能拨去浮末,敦明本初,修先王之典礼,践大圣之规模,德彼品物,威加海隅。」
●清魏源《偶然吟为和师感兴诗而作》之七:「去国日以远,本初日以还。」★「本初」在《汉语大词典》第5777页 第4卷 709★「本初」在《汉语辞海》的解释★「本初」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本初běn chū原初;原始。常指古代淳樸之風。
? 宋·司馬光《稷下賦》:「誠能撥去浮末,敦明本初,修先王之典禮,踐大聖之規模,德彼品物,威加海隅。」
? 清·魏源《偶然吟為和師感興詩而作》之七:「去國日以遠,本初日以還。」
本初子午线běn chū zǐ wǔ xiàn地球零度经线,又名「首子午线」。计算东西经度的起点。1884年国际会议决定用通过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子午仪中心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1页★「本初子午线」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本初子午線
本初子午線běn chū zǐ wǔ xiàn(本初子午線,本初子午线)地球零度經線,又名「首子午線」。計算東西經度的起點。1884年國際會議決定用通過英國·格林威治天文臺子午儀中心的經線為本初子午線。
本处běn chǔ 1.
此地,此处。
●《宋史o兵志三》:「如本处别无军分指挥,即配邻近州、府、军、监指挥收管。」
●《清平山堂话本o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本处有一美丽歌妓,姓周,小字月仙。」 2.
●清黄宗羲《万祖绳七十寿序》:「场屋气息,不用力古作,而更窜易于时文;不订经史本处,而求故事于时文。」★「本处」在《汉语大词典》第5782页 第4卷 714参见:本處
★「本處」在《汉语大词典》第5782页 第4卷 714★「本處」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本處běn chǔ(本處,本处) 1.
此地,此處。
? 《宋史o兵志三》:「如本處別無軍分指揮,即配鄰近州、府、軍、監指揮收管。」
? 《清平山堂話本o柳耆卿詩酒玩江樓記》:「本處有一美麗歌妓,姓周,小字月仙。」 2.
? 清·黃宗羲《萬祖繩七十壽序》:「場屋氣息,不用力古作,而更竄易於時文;不訂經史本處,而求故事於時文。」
本传běn chuán 1.
原来的传记。
●唐刘知几《史通o杂说上》:「司马迁之叙传也,始自初生,及乎行历,事无钜细,莫不备陈,可谓审矣。而竟不书其字者,岂墨生所谓大意者乎?而班固仍其本传,了无损益。」 2.
见于正史的人物传记。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五:「念得熟如本传,弄得软如故纸。」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八·广文选》:「史传中词赋之名,安能尽载,不可以本传不录为疑。」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八:「至其文章气节,本传具存。」
●鲁迅《呐喊·阿Q正传》:「阿Q实在未曾有大总统上谕宣付国史馆立‘本传’。」★「本传」在《汉语大词典》第5785页 第4卷 717参见:本傳
★「本傳」在《汉语大词典》第5785页 第4卷 717本傳běn chuán(本傳,本传) 1.
原來的傳記。
? 唐·劉知幾《史通o雜說上》:「司馬遷之敘傳也,始自初生,及乎行歷,事無鉅細,莫不備陳,可謂審矣。而竟不書其字者,豈墨生所謂大意者乎?而班固仍其本傳,了無損益。」 2.
見於正史的人物傳記。
?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五:「念得熟如本傳,弄得軟如故紙。」
?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o藝林學山八o廣文選》:「史傳中詞賦之名,安能盡載,不可以本傳不錄為疑。」
? 清·袁枚《隨園詩話》卷八:「至其文章氣節,本傳具存。」
? 魯迅《吶喊o阿Q正傳》:「阿Q實在未曾有大總統上諭宣付國史館立‘本傳’。」
本次běn cì 1.
本人管辖的地方。
●《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杨知县﹞到得本次,人夫接着,把行李扛抬起来。」 2.
这一回,这一趟。如:本次列车。★「本次」在《汉语大词典》第5776页 第4卷 708★「本次」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本次běn cì 1.
本人管轄的地方。
? 《古今小說o楊謙之客舫遇俠僧》:「﹝楊知縣﹞到得本次,人夫接着,把行李扛抬起來。」 2.
這一回,這一趟。如:本次列車。
本待běn dài原来想,原打算。
●元王和卿《拨不断·王大姐浴房内吃打》曲:「你本待洗腌臜,倒惹得不干净。」
●《水浒传》第五三回:「本待不教公孙胜去,看他的面上,教他去走一遭。」
●清李渔《奈何天·逃禅》:「本待与他说过,然后过来,又怕他苦苦相留,反生缠扰。」★「本待」在《汉语大词典》第5780页 第4卷 712本待běn dài原來想,原打算。
? 元·王和卿《撥不斷o王大姐浴房內吃打》曲:「你本待洗腌臢,倒惹得不干凈。」
? 《水滸傳》第五三回:「本待不教公孫勝去,看他的面上,教他去走一遭。」
? 清·李漁《奈何天o逃禪》:「本待與他說過,然後過來,又怕他苦苦相留,反生纏擾。」
几个岛屿中的主要岛屿,其名称和这几个岛屿总体的名称相同。例如我国的台湾包括台湾本岛和澎湖列岛、火烧岛、兰屿等许多岛屿。★「本岛」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1页
本道běn dào 1.
正道。指本根之道。
●《京氏易传o蛊》:「蛊适六爻,阴阳上下,本道存也。」 2.
以道为根本。
●晋孙楚《庄周赞》:「本道根贞,归于大顺。」 3.
本地道府。道,古代行政区划名。
●唐白行简《李娃传》:「有灵芝产于倚庐,一穗三秀,本道上闻。」
●《新唐书o李吉甫传》:「州刺史不得擅见本道使。」
●《宋史o礼志二七》:「国朝之制,有于私第册之者,有于本道册之者。」 4.
谓正派、本分。
●克非《春潮急》一:「这天上午,太平镇场口外的桥楼底下,站着两个老实本道的青年。」★「本道」在《汉语大词典》第5784页 第4卷 716本道běn dào 1.
正道。指本根之道。
? 《京氏易傳o蠱》:「蠱適六爻,陰陽上下,本道存也。」 2.
以道為根本。
? 晉·孫楚《莊周贊》:「本道根貞,歸于大順。」 3.
本地道府。道,古代行政區劃名。
? 唐·白行簡《李娃傳》:「有靈芝產于倚廬,一穗三秀,本道上聞。」
? 《新唐書o李吉甫傳》:「州刺史不得擅見本道使。」
? 《宋史o禮志二七》:「國朝之制,有於私第冊之者,有於本道冊之者。」 4.
謂正派、本分。
? 克非《春潮急》一:「這天上午,太平鎮場口外的橋樓底下,站着兩個老實本道的青年。」
本等běn děng 1.
本分。恰如其身份地位。
●明徐渭《渔阳弄》:「你为鼓史,自有本等服色,怎么不穿?」
●明李贽《寒灯小话》:「为君者汉唯有孝高、孝文、孝武、孝宣耳,余尽奴也。则以奴名人,乃其本等名号,而反怒人何也?」
●清李渔《奈何天·分扰》:「众换本等衣巾上。」 2.
本分。本身分内。
●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一摺:「小的别的不会,这调风贴怪,帮闲钻懒,须是本等行业,我就与你说去。」
●清李渔《奈何天·助边》:「我想这水旱交祲之后,三空四匮之时,本等的钱粮,尚且催征不起,额外的军饷,如何措置得来?」 3.
指分内应作或应有的事。
●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摺:「进取功名是你读书的本等,则要你着志者。」
●《醒世恒言o陆五汉硬留合色鞋》:「那张荩乃风流子弟,只晓得三瓦两舍,行奸卖俏,是他的本等,何曾看见官府的威严。」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八:「杀人作歹,正是野僧本等,这疑也是有理的。」
●《红楼梦》第三七回:「究竟这也算不得什么,还是纺绩针黹是你我的本等。」
●李劼人《大波》第一部第四章:「我们生意人嘛,只晓得做生意才是本等。」 4.
这一等级。
●《宋史o选举志二》:「干道元年,诏四川特奏名第一等第一名赐同学究出身,第二名至本等末补将仕郎。」
●清赵翼《陔余丛考o大人》:「宋天圣中,诏文武官不得过称官品,诸节度使观察使未至太傅者,许称太傅;防御使至横行使,许称太保;诸司使许称司徒。皆本等检校所应带之官也。」 5.
指原来的等级。
●《宋史o选举志二》:「时进士卷有犯御名者,帝曰:‘岂以朕名妨人进取耶?’令置本等。」 6.
本来,原来。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买卖行中一发不是本等伎俩,又把本钱消折去了。」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杜氏本等不耐烦的,又见他如此光景,未免有些不足之意。」
●清李渔《闲情偶寄o词曲上·结构》:「非查古人事实为难,使与本等情由贯串合一之为难也。」★「本等」在《汉语大词典》第5784页 第4卷 716★「本等」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本等běn děng 1.
本分。恰如其身份地位。
? 明徐渭《漁陽弄》:「你為鼓史,自有本等服色,怎麼不穿?」明·李贄《寒燈小話》:「為君者漢唯有孝高、孝文、孝武、孝宣耳,餘盡奴也。則以奴名人,乃其本等名號,而反怒人何也?」清·李漁《奈何天o分擾》:「眾換本等衣巾上。」 2.
本分。本身分內。
? 元·無名氏《百花亭》第一摺:「小的別的不會,這調風貼怪,幫閒鑽懶,須是本等行業,我就與你說去。」
? 清·李漁《奈何天o助邊》:「我想這水旱交祲之後,三空四匱之時,本等的錢糧,尚且催徵不起,額外的軍餉,如何措置得來?」 3.
指分內應作或應有的事。
? 元·尚仲賢《柳毅傳書》第一摺:「進取功名是你讀書的本等,則要你着志者。」
? 《醒世恒言o陸五漢硬留合色鞋》:「那張藎乃風流子弟,只曉得三瓦兩舍,行奸賣俏,是他的本等,何曾看見官府的威嚴。」
?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八:「殺人作歹,正是野僧本等,這疑也是有理的。」
? 《紅樓夢》第三七回:「究竟這也算不得甚麼,還是紡績針黹是你我的本等。」
? 李劼人《大波》第一部第四章:「我們生意人嘛,只曉得做生意才是本等。」 4.
這一等級。
? 《宋史o選舉志二》:「乾道元年,詔四川特奏名第一等第一名賜同學究出身,第二名至本等末補將仕郎。」
? 清·趙翼《陔餘叢考o大人》:「宋·天聖中,詔文武官不得過稱官品,諸節度使觀察使未至太傅者,許稱太傅;防禦使至橫行使,許稱太保;諸司使許稱司徒。皆本等檢校所應帶之官也。」 5.
指原來的等級。
? 《宋史o選舉志二》:「時進士卷有犯御名者,帝曰:‘豈以朕名妨人進取耶?’令寘本等。」 6.
本來,原來。
? 《京本通俗小說o錯斬崔寧》:「買賣行中一發不是本等伎倆,又把本錢消折去了。」
?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六:「杜氏本等不耐煩的,又見他如此光景,未免有些不足之意。」
? 清·李漁《閑情偶寄o詞曲上o結構》:「非查古人事實為難,使與本等情由貫串合一之為難也。」
本氐běn dī根本。
●章炳麟《驳神我宪政论》:「故马氏亦傅会数论神我之说,以为本氐。」★「本氐」在《汉语大词典》第5774页 第4卷 706本氐běn dī根本。
? 章炳麟《駁神我憲政論》:「故馬氏亦傅會數論神我之說,以為本氐。」
本底běn dǐ根底,素质。
●《歧路灯》第九六回:「原来盛希侨是个本底不坏的人。少年公子性儿……也就吃亏祖有厚贻,缺少调教。毕竟性质亢爽,心无私曲。」★「本底」在《汉语大词典》第5778页 第4卷 710本底běn dǐ根底,素質。
? 《歧路燈》第九六回:「原來盛希僑是個本底不壞的人。少年公子性兒……也就吃虧祖有厚貽,缺少調教。畢竟性質亢爽,心無私曲。」
本底子běn dǐ zi方言。本来。
●《海上花列传》第三四回:「身体本底子娇寡。」
●《海上花列传》第三七回:「为仔俚自家本底子勿情愿做倌人。」★「本底子」在《汉语大词典》第5778页 第4卷 710★「本底子」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本底子běn dǐ zi方言。本來。
? 《海上花列傳》第三四回:「身體本底子嬌寡。」
? 《海上花列傳》第三七回:「為仔俚自家本底子勿情願做倌人。」
本柢běn dǐ 1.
本源,根源。
●章炳麟《新方言·自序》:「及其作《恒言录》,沾沾独取史传为征,亡由知声音文字之本柢。」
●鲁迅《坟·文化偏至论》:「诚以人事连绵,深有本柢,如流水之必自原泉,卉木之茁于根茇,倏忽隐见,理之必无。」 2.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今之文字,形声转多,而察其缔构,什九以形象为本柢。」★「本柢」在《汉语大词典》第5779页 第4卷 711本柢běn dǐ 1.
本源,根源。
? 章炳麟《新方言o自序》:「及其作《恆言錄》,沾沾獨取史傳為徵,亡由知聲音文字之本柢。」
? 魯迅《墳o文化偏至論》:「誠以人事連綿,深有本柢,如流水之必自原泉,卉木之茁於根茇,倏忽隱見,理之必無。」 2.
? 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第一篇:「今之文字,形聲轉多,而察其締構,什九以形象為本柢。」
本地běn dì 1.
本来的心性。 2.
当地。对异地而言。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o史三》:「其所募之兵,皆要本地人。」
●《儒林外史》第二四回:「我这里差两个衙役把这妇人解回绍兴,你到本地告状去。」
●杨朔《三千里江山》第十二段:「前面再没有地方藏车,必须返回本地山洞子。」 3.
佛教语。又称法身。指能现出化身之真身。
●晋道安《舍利礼文》:「本地法身,法界塔婆。」
●宋觉苑《演密钞》二:「本地法身者,即实相法身也。一真实相为万化之本,犹如于地为万物之依,故曰本地。言法身者,谓此实相能轨持万化,即此轨持,假名为身。法即身,故本地即法身。」★「本地」在《汉语大词典》第5775页 第4卷 707★「本地」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1页★「本地」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本地běn dì 1.
本來的心性。 2.
當地。對異地而言。
?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o史三》:「其所募之兵,皆要本地人。」
? 《儒林外史》第二四回:「我這裏差兩個衙役把這婦人解回紹興,你到本地告狀去。」
? 楊朔《三千里江山》第十二段:「前面再沒有地方藏車,必須返回本地山洞子。」 3.
佛教語。又稱法身。指能現出化身之真身。
? 晉·道安《舍利禮文》:「本地法身,法界塔婆。」
? 宋·覺苑《演密鈔》二:「本地法身者,即實相法身也。一真實相為萬化之本,猶如於地為萬物之依,故曰本地。言法身者,謂此實相能軌持萬化,即此軌持,假名為身。法即身,故本地即法身。」
参见:本地風光
★「本地風光」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本地風光 当地的现象、事物。 ? 《红楼梦》第四九回:「成日家只説現在的這幾個人是有一無二的,誰知不必遠尋,就是本地風光,一個賽過一個。」 ? 《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却説安老爺料着姑娘不受這話,定有一番雄辯高談,看他怎的説法,再合他説到本地風光,設法擒題。」
1.生于特定地方的人;与某地有联系者(如通过父母的户籍或童年的居住地),即使实际上出生于别处或者后来移居到别处。如:本地人和出生在外国的人的总数。2.指出生于所住地方土生土长的人。★「本地人」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
本弟běn dì见「本第」。★「本弟」在《汉语大词典》第5777页 第4卷 709本弟běn dì見「本第」。
本第běn dì本来的等第。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二十八将传论》:「合三十二人,故依本第,系之篇末。」本第,《后汉书·朱景王杜等传论》作「本弟」。★「本第」在《汉语大词典》第5782页 第4卷 714本第běn dì本來的等第。
?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二十八將傳論》:「合三十二人,故依本第,係之篇末。」本第,《後漢書o朱景王杜等傳論》作「本弟」。
本典běn diǎn根本的法典。
●《逸周书o本典》:「幼愚敬守,以为本典。」朱右曾校释:「治之本,国之典也。」★「本典」在《汉语大词典》第5778页 第4卷 710本典běn diǎn根本的法典。
? 《逸周書o本典》:「幼愚敬守,以為本典。」
? 朱右曾校釋:「治之本,國之典也。」
本钿běn diàn方言。本钱。指用以营利生息的母金。甬剧《两兄弟》第一场:「刚刚我到西村去,本钿已经弄端正,粜谷铜钱六十万,老九家我又四十万钞票借进门。」★「本钿」在《汉语大词典》第5785页 第4卷 717参见:本鈿
★「本鈿」在《汉语大词典》第5785页 第4卷 717本鈿běn diàn(本鈿,本钿)方言。本錢。指用以營利生息的母金。甬劇《兩兄弟》第一場:「剛剛我到西村去,本鈿已經弄端正,糶谷銅錢六十萬,老九家我又四十萬鈔票借進門。」
本都běn dōu本来建都之境。
●《古文苑o扬雄<幽州牧箴>》:「荡荡平川,惟冀之别……晋溺其陪,周使不阻。六国擅权,燕赵本都。」章樵注:「六国僭号称王,燕都蓟,赵都邯郸,皆幽州境。」★「本都」在《汉语大词典》第5780页 第4卷 712本都běn dōu本來建都之境。
? 《古文苑o揚雄<幽州牧箴>》:「蕩蕩平川,惟冀之別……晉溺其陪,周使不阻。六國擅權,燕·趙本都。」
? 章樵注:「六國僭號稱王,燕都薊,趙都邯鄲,皆幽州境。」
本队běn duì 1.
宋制,军队五十人为一大队,系作战的基本单位,谓之「本队」。
●《宋史o兵志九》:「如逗挠观望不即赴救,致有陷失者,本队委拥队军校,次队委本辖队将,审观不救所由,斩之。」 2.
原来的队列。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o保甲·训练伍壮》:「各军止斗,侧身退还本队。」★「本队」在《汉语大词典》第5783页 第4卷 715参见:本隊
本对běn duì力量相当的对手。
●《七国春秋平话》卷下:「一个神通广大,一个变化多般,二人正是本对。」
●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二摺:「上的马去,番番不济,若遇敌将,做不的本对。」★「本对」在《汉语大词典》第5785页 第4卷 717参见:本對
★「本隊」在《汉语大词典》第5783页 第4卷 715本隊běn duì(本隊,本队) 1.
宋制,軍隊五十人為一大隊,係作戰的基本單位,謂之「本隊」。
? 《宋史o兵志九》:「如逗撓觀望不即赴救,致有陷失者,本隊委擁隊軍校,次隊委本轄隊將,審觀不救所由,斬之。」 2.
原來的隊列。
? 清·黃六鴻《福惠全書o保甲o訓練伍壯》:「各軍止鬥,側身退還本隊。」
★「本對」在《汉语大词典》第5785页 第4卷 717★「本對」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本對běn duì(本對,本对)力量相當的對手。
? 《七國春秋平話》卷下:「一個神通廣大,一個變化多般,二人正是本對。」
? 元·無名氏《博望燒屯》第二摺:「上的馬去,番番不濟,若遇敵將,做不的本對。」
★「本惡」在《汉语大词典》第5783页 第4卷 715本惡běn è(本惡,本恶) 1.
? 《公羊傳o僖公十年》:「桓公之享國也長,美見乎天下,故不為之諱本惡也;文公之享國也短,美未見乎天下,故為之諱本惡也。」
? 清·袁枚《隨園隨筆o公羊之非》:「享國長,故不為之諱本惡;享國短,故為之諱本惡:聖人不若是之齷齪也。」 2.
謂本性惡劣。
? 《禮記o王制》「凡聽五刑之訟,必原父子之親,立君臣之義以權之」唐·孔穎達疏:「凡犯罪之人,或子為父隱,臣為國諱,而非其本惡。故聽訟者,本其宿情,立其恩義,為平量之恕。」
本恶běn è 1.
●《公羊传o僖公十年》:「桓公之享国也长,美见乎天下,故不为之讳本恶也;文公之享国也短,美未见乎天下,故为之讳本恶也。」
●清袁枚《随园随笔·公羊之非》:「享国长,故不为之讳本恶;享国短,故为之讳本恶:圣人不若是之龌龊也。」 2.
谓本性恶劣。
●《礼记o王制》「凡听五刑之讼,必原父子之亲,立君臣之义以权之」唐孔颖达疏:「凡犯罪之人,或子为父隐,臣为国讳,而非其本恶。故听讼者,本其宿情,立其恩义,为平量之恕。」★「本恶」在《汉语大词典》第5783页 第4卷 715参见:本惡
本二běn èr和尚未出家时的妻子。又称故二。本谓故旧,二谓配偶。
●《五分律·波罗夷法》:「即问汝犯何罪,答言:‘我共本二作不净行。’」★「本二」在《汉语大词典》第5772页 第4卷 704本二běn èr和尚未出家時的妻子。又稱故二。本謂故舊,二謂配偶。
? 《五分律o波羅夷法》:「即問汝犯何罪,答言:‘我共本二作不淨行。’」
本法běn fǎ 1.
原来的有关法律条款。
●《唐律疏义o名例三·工乐杂户》:「工乐及太常音声人,习业已成,能专其事,及习天文并给使散使犯徒者,皆不配役,准无兼丁例加杖……如元是官户及奴者,各依本法。」
●《唐律疏义o名例三·工乐杂户》:「妇人元不合配,以夫子流故所以听随。矜其本法无流,所以得免居作。」 2.
这项法律。如:本法自日起生效。★「本法」在《汉语大词典》第5778页 第4卷 710本法běn fǎ 1.
原來的有關法律條款。
? 《唐律疏義o名例三o工樂雜戶》:「工樂及太常音聲人,習業已成,能專其事,及習天文並給使散使犯徒者,皆不配役,準無兼丁例加杖……如元是官戶及奴者,各依本法。」
? 《唐律疏義o名例三o工樂雜戶》:「婦人元不合配,以夫子流故所以聽隨。矜其本法無流,所以得免居作。」 2.
這項法律。如:本法自日起生效。
本犯běn fàn该犯。
●《唐律疏议o断狱上·囚引人为徒侣》:「诸囚在禁,妄引人为徒侣者,以诬告罪论,即本犯虽死,仍准流徒加杖法。」
●《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如此恶棍,岂可一刻容留于光天化日之下!为此,牌仰该县,即将本犯拿获,严审究报,以便按律治罪。」★「本犯」在《汉语大词典》第5774页 第4卷 706本犯běn fàn該犯。
? 《唐律疏議o斷獄上o囚引人為徒侶》:「諸囚在禁,妄引人為徒侶者,以誣告罪論,即本犯雖死,仍準流徒加杖法。」
? 《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如此惡棍,豈可一刻容留於光天化日之下!為此,牌仰該縣,即將本犯拿獲,嚴審究報,以便按律治罪。」
本房běn fáng 1.
犹本支。房,指僧、道等的宗支。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府尹﹞随出票唤西山观黄妙修的本房道众来领尸棺!」
●《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他是本山人,乃是本房檀越,就中与我独厚。」 2.
科举时代乡、会试考官分房批阅考卷,故称考官所在的那一房为本房。
●明袁宏道《徐文长传》:「公密嘱曰:‘徐子,天下才,若在本房,幸勿脱失。’」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彭故史公本房弟子,而庄又彭本房弟子也。」 3.
用作房考官的自称。
●侯方域《南省试策一》清徐邻唐评:「寥公国遴力争曰:‘果得罪,本房愿独任之。’」 4.
这座房子。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o刑名·设便民房》:「更张示本房前:敢有胥役闲杂人等混入便民房及饭店酒馆,饮食讼人一文者,本县密察严拿,立刻枷示。」★「本房」在《汉语大词典》第5779页 第4卷 711★「本房」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本房běn fáng 1.
猶本支。房,指僧、道等的宗支。
? 《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府尹﹞隨出票喚西山觀·黃妙修的本房道眾來領尸棺!」
? 《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他是本山人,乃是本房檀越,就中與我獨厚。」 2.
科舉時代鄉、會試考官分房批閱考卷,故稱考官所在的那一房為本房。
? 明·袁宏道《徐文長傳》:「公密囑曰:‘徐子,天下才,若在本房,幸勿脫失。’」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七:「彭故史公本房弟子,而莊又彭本房弟子也。」 3.
用作房考官的自稱。
? 侯方域《南省試策一》清·徐鄰唐評:「寥公·國遴力爭曰:‘果得罪,本房願獨任之。’」 4.
這座房子。
? 清·黃六鴻《福惠全書o刑名o設便民房》:「更張示本房前:敢有胥役閑雜人等混入便民房及飯店酒館,飲食訟人一文者,本縣密察嚴拿,立刻枷示。」
本分běn fèn 1.
根据一定的名分。
●《荀子o非相》:「小辩不如见端,见端不如见本分。」杨倞注:「分,上下贵贱之分。」
●王先谦集解引王引之曰:「‘本分’上本无‘见’字。此涉上两‘见端’而衍。本分者,本其一定之分也。」 2.
本人的身分地位。
●南朝陈徐陵《答诸求官人书》:「所见诸君,多逾本分,犹言太屈,未喻高怀。」
●《醒世恒言o卖油郎独占花魁》:「﹝卜乔﹞平昔是个游手游食,不守本分,惯吃白食,用白钱的主儿。」
●叶紫《杨七公公过年》:「他总觉得,儿子有许多地方,的确是那个、那个了一点的。不太肯守本份。」 3.
安分守己。
●《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这张主管是个本分之人,况又是个孝顺的,听见娘说,便不往铺里去。」
●元张养浩《山坡羊》曲:「本分世间为第一,休使见识,干图甚的。」
●《水浒传》第二四回:「武松道:‘家兄从来本分,不似武二撒泼。’」
●曹禺《雷雨》第一幕:「妈是个本分人,念过书的,讲脸,舍不得把自己的女儿叫人家使唤。」
●沙汀《淘金记》二:「他想提醒大家,他不仅是个老爷,还是个道地的袍哥大爷,任何提劲撒野的话,他也是在行的,并不比别的人本份。」 4.
本身分内的。
●宋王谠《唐语林o政事上》:「刘栖楚为京兆尹,常语县官曰:‘诸公各自了本分公事。’」
●《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令公笑道:‘为将者出师破贼,自是本分常事,何足为喜?’」 5.
指本身分内的事。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摺:「他口叫道:‘我自有妻,我是崔相国家女婿。’那尚书有权势气象,那里听,只管拖将入去了。这个却才便是他本分,出于无奈。」
●叶圣陶《倪焕之》十七:「这样想时,焕之觉得对于职务上毫无遗憾,自己的本分只是继续努力。」 6.
●元张寿卿《红梨花》第二摺:「本分天然白雪香,谁知今日却浓妆。」★「本分」在《汉语大词典》第5773页 第4卷 705★「本分」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1页★「本分」在《汉语辞海》的解释★「本分」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本分běn fèn 1.
根據一定的名分。
? 《荀子o非相》:「小辯不如見端,見端不如見本分。」
? 楊倞注:「分,上下貴賤之分。」
? 王先謙集解引王引之曰:「‘本分’上本無‘見’字。此涉上兩‘見端’而衍。本分者,本其一定之分也。」 2.
本人的身分地位。
? 南朝·陳徐陵《答諸求官人書》:「所見諸君,多踰本分,猶言太屈,未喻高懷。」
? 《醒世恒言o賣油郎獨占花魁》:「﹝卜喬﹞平昔是個游手游食,不守本分,慣喫白食,用白錢的主兒。」
? 葉紫《楊七公公過年》:「他總覺得,兒子有許多地方,的確是那個、那個了一點的。不太肯守本份。」 3.
安分守己。
? 《京本通俗小說o志誠張主管》:「這張主管是個本分之人,況又是個孝順的,聽見娘說,便不往舖裏去。」
? 元·張養浩《山坡羊》曲:「本分世間為第一,休使見識,乾圖甚的。」
? 《水滸傳》第二四回:「武松道:‘家兄從來本分,不似武二撒潑。’」曹禺《雷雨》第一幕:「媽是個本分人,念過書的,講臉,捨不得把自己的女兒叫人家使喚。」
? 沙汀《淘金記》二:「他想提醒大家,他不僅是個老爺,還是個道地的袍哥大爺,任何提勁撒野的話,他也是在行的,並不比別的人本份。」 4.
本身分內的。
? 宋·王讜《唐語林o政事上》:「劉棲楚為京兆尹,常語縣官曰:‘諸公各自了本分公事。’」
? 《古今小說o葛令公生遣弄珠兒》:「令公笑道:‘為將者出師破賊,自是本分常事,何足為喜?’」 5.
指本身分內的事。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摺:「他口叫道:‘我自有妻,我是崔相國家女婿。’那尚書有權勢氣象,那裏聽,只管拖將入去了。這個卻纔便是他本分,出於無奈。」
? 葉聖陶《倪煥之》十七:「這樣想時,煥之覺得對於職務上毫無遺憾,自己的本分只是繼續努力。」 6.
? 元·張壽卿《紅梨花》第二摺:「本分天然白雪香,誰知今日卻濃粧。」
本分官běn fèn guān适合自己才能、身分的官职。
●唐白居易《酬严十八郎中见示》诗:「忽惊鬓后苍浪发,未得心中本分官。」
●宋陆游《杂兴》诗:「纵令酒负寻常债,也胜人求本分官。」★「本分官」在《汉语大词典》第5773页 第4卷 705本分官běn fèn guān適合自己才能、身分的官職。
? 唐·白居易《酬嚴十八郎中見示》詩:「忽驚鬢後蒼浪髮,未得心中本分官。」
? 宋·陸游《雜興》詩:「縱令酒負尋常債,也勝人求本分官。」
本份běn fèn见「本分」。★「本份」在《汉语大词典》第5775页 第4卷 707本份běn fèn見「本分」。
本封běn fēng原来的封爵。
●《南史o荀伯子传》:「瓘功德不殊,亦无缘独受偏赏。宜复本封,以正国章。」★「本封」在《汉语大词典》第5779页 第4卷 711本封běn fēng原來的封爵。
? 《南史o荀伯子傳》:「瓘功德不殊,亦無緣獨受偏賞。宜復本封,以正國章。」
本俸běn fèng本来的薪棒。
●《宋书o武帝纪下》:「诸供给昔减半者,可悉复旧……其余官僚,或自本俸素少者,亦畴量增之。」★「本俸」在《汉语大词典》第5781页 第4卷 713★「本俸」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本俸běn fèng本來的薪棒。
? 《宋書o武帝紀下》:「諸供給昔減半者,可悉復舊……其餘官僚,或自本俸素少者,亦疇量增之。」
本夫běn fū亲夫。
●《元典章·刑部四·谋杀》:「省议李政、何阿安所犯,系因奸杀死本夫,其二人俱各处死。」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o如是我闻四》:「有奸夫杀本夫者,奸夫首于官。」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o邓县尹》:「衡水某村,有妇人与豪右私通而谋杀本夫者,为尸侄所首。」★「本夫」在《汉语大词典》第5773页 第4卷 705本夫běn fū親夫。
? 《元典章o刑部四o謀殺》:「省議李政、何阿安所犯,係因姦殺死本夫,其二人俱各處死。」
?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o如是我聞四》:「有姦夫殺本夫者,姦夫首於官。」
? 清·和邦額《夜譚隨錄o鄧縣尹》:「衡水某村,有婦人與豪右私通而謀殺本夫者,為尸姪所首。」
本服běn fú古代丧礼制度规定的本等丧服。
●《仪礼o丧服》唐贾公彦题解:「但正服合以小功以尊其祖,不服小功而服齐衰,非本服。」
●清朱大韶《实事求是斋经义·庶孙之中殇当为下殇辨》:「小功之殇指其服不指其亲,以本服言则为齐衰之殇。」★「本服」在《汉语大词典》第5778页 第4卷 710本服běn fú古代喪禮制度規定的本等喪服。
? 《儀禮o喪服》唐·賈公彥題解:「但正服合以小功以尊其祖,不服小功而服齊衰,非本服。」
? 清·朱大韶《實事求是齋經義o庶孫之中殤當為下殤辨》:「小功之殤指其服不指其親,以本服言則為齊衰之殤。」
本福běn fú根本福利。
●梁启超《再论某报之土地国有论》:「夫企业家之本意,亦以自求利耳,然一见夫生产不给于消费,而即迅速补足之以求利,则能养国民之欲,给国民之求,而国民之本福增焉矣。」★「本福」在《汉语大词典》第5785页 第4卷 717本福běn fú根本福利。
? 梁啟超《再論某報之土地國有論》:「夫企業家之本意,亦以自求利耳,然一見夫生產不給於消費,而即迅速補足之以求利,則能養國民之欲,給國民之求,而國民之本福增焉矣。」
本府běn fǔ 1.
指自己所在的府署。
●清孔尚任《桃花扇o争位》:「列侯请了。小弟乃本府参谋。」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不多几天,继之回来了,又到本府去禀知。」 2.
旧时知府的自称。★「本府」在《汉语大词典》第5778页 第4卷 710★「本府」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本府běn fǔ 1.
指自己所在的府署。
? 清·孔尚任《桃花扇o爭位》:「列侯請了。小弟乃本府參謀。」
?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六回:「不多幾天,繼之回來了,又到本府去稟知。」 2.
舊時知府的自稱。
本妇běn fù 1.
●《警世通言o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那大尹随即便叫缉捕使臣何立,押领许宣,去双茶坊巷口捉拿本妇前来。」 2.
自己的妻子。
●《清通典·刑二》:「因奸致死本妇,向来例无正条,俱引因奸威逼人致死之律,拟斩监候。」★「本妇」在《汉语大词典》第5783页 第4卷 715参见:本婦
★「本婦」在《汉语大词典》第5783页 第4卷 715★「本婦」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本婦běn fù(本婦,本妇) 1.
? 《警世通言o白娘子永鎮雷峰塔》:「那大尹隨即便叫緝捕使臣何立,押領許宣,去雙茶坊巷口捉拿本婦前來。」 2.
自己的妻子。
? 《清通典o刑二》:「因姦致死本婦,向來例無正條,俱引因姦威逼人致死之律,擬斬監候。」
本富běn fù指经营农业致富。与「末富」(经营工商业致富)相对而言。
●《史记o货殖列传》:「今治生不待危身取给,则贤人勉焉。是故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十四》:「且也天下有本富,有末富,其别在有田无田。」★「本富」在《汉语大词典》第5784页 第4卷 716★「本富」在《汉语辞海》的解释本富běn fù指經營農業致富。與「末富」(經營工商業致富)相對而言。
? 《史記o貨殖列傳》:「今治生不待危身取給,則賢人勉焉。是故本富為上,末富次之,姦富最下。」
? 清·魏源《默觚下o治篇十四》:「且也天下有本富,有末富,其別在有田無田。」
1. 本来应当。
本干běn gàn 1.
树木的根干。
●宋梅尧臣《凌霄花赋》:「朱华粲兮下覆,本干蔽兮不昭。」 2.
常用以比喻事物的主体。
●《吕氏春秋o决胜》:「夫兵有本干,必义、必智、必勇。」
●《史记o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错临,秉其厄塞地利,彊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矣。」
●章炳麟《文学说例》:「文辞虽以存质为本干,然业曰文矣,其不能一从质言可知也。」本干(2)běn gàn(无)本干(3)běn gàn(无)本干běn gàn(參見本幹,本榦)
★「本幹」在《汉语大词典》第5784页 第4卷 716本幹(本幹,本干)亦作「本榦」。 1.
樹木的根幹。
? 宋·梅堯臣《凌霄花賦》:「朱華粲兮下覆,本榦蔽兮不昭。」 2.
常用以比喻事物的主體。
? 《呂氏春秋o決勝》:「夫兵有本幹,必義、必智、必勇。」
? 《史記o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序》:「漢郡八九十,形錯諸侯間,犬牙錯臨,秉其厄塞地利,彊本幹、弱枝葉之勢,尊卑明而萬事各得其所矣。」
? 章炳麟《文學說例》:「文辭雖以存質為本幹,然業曰文矣,其不能一從質言可知也。」
★「本榦」在《汉语大词典》第5785页 第4卷 717本榦(本榦,本干)見「本幹」。
本格běn gé原来的规格等级。
●《魏书o高阳王雍传》:「武人本挽上格者为羽林,次格者为虎贲,下格者为直从……今试以本格,责其如初,有爽于先,退阶夺级。此便责以不衰,理未通也。」★「本格」在《汉语大词典》第5780页 第4卷 712本格běn gé原來的規格等級。
? 《魏書o高陽王雍傳》:「武人本挽上格者為羽林,次格者為虎賁,下格者為直從……今試以本格,責其如初,有爽於先,退階奪級。此便責以不衰,理未通也。」
安哥拉重要港市。人口15?5万(1983年)。渔港。工商业中心。有制糖、粮食和水产加工等工业。矿石和农产品输出港。★「本格拉」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南大西洋东部的寒流。西风漂流的一部分在非洲西海岸转向北上,经安哥拉西岸本格拉港继续北上,最后汇入南赤道洋流。★「本格拉寒流」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本根běn gēn 1.
草木的根干。
●《左传o隐公六年》:「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薀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宋李纲《论用兵》:「以多胜敌者,必将以殄灭为期,而不再举,其机在多。譬犹拔大木之本根,非众其力则不可。」
●清邵曾训《蚕妇吟》:「种桑亦爱枝叶多,空抱本根奈尔何。」 2.
根本。指事物的最重要部分。
●《庄子o知北游》:「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
●成玄英疏:「亭毒群生,畜养万物,而玄功潜被,日用不知,此之真力,是至道一根本也。」
●宋司马光《赠邵兴宗》诗:「君子固无愧,立身明本根。」
●明李东阳《祁阳县学重修记》:「其弊也,则修节目而弃本根。」 3.
根基,基础。
●《晋书o刘颂传》:「借令愚劣之嗣,蒙先哲之遗绪,得中贤之佐,而树国本根不深,无干辅之固,则所谓任臣者化而为重臣矣。」
●鲁迅《坟·文化偏至论》:「久食其赐,信乃弥坚,渐而奉为圭臬,视若一切存在之本根。」 4.
●宋陆游《山南行》:「会看金鼓从天下,却用关中作本根。」
●《宣和遗事》后集:「神京者,太祖、太宗一统之本根。」 5.
本原,初始。
●《北齐书o杜弼传》:「窃惟《道》《德》二经,阐明幽极,旨冥动寂……实众流之江海,乃群艺之本根。」
●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原其本根,皆是国家百姓,进退皆死,诚可闵伤。」
●宋陈亮《普明寺长生谷记》:「及至后世,于民之中又有为释老之徒者,坏形恶服,不耕不蚕,以自枯槁于山林,而求识其所谓心性之本根者。」 6.
指最初的。
●汉王充《论衡o正说》:「说《论语》者,但知以剥解之问,以纤维之难,不知存问本根篇数章目。」 7.
根由,根源。
●《汉书o张耳陈余传》:「具道本根所以,王不知状。」
●宋范仲淹《润州谢上表》:「议治乱之本根,求治乱之故事。」
●章炳麟《四惑论》:「法律本浮栖之物,无可索其本根,类如是矣。」 8.
喻指帝室。
●《汉书o诸侯王表序》:「内亡骨肉本根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
●明沈德符《野获编·宗藩·二邵王建白》:「天下将谓主上薄于本根,非亲亲盛节。」 9.
喻指家乡,故土。
●明刘基《题解于伯机杜工部诗后》诗:「我今亦飘泊,不得归本根。」★「本根」在《汉语大词典》第5780页 第4卷 712★「本根」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本根běn gēn 1.
草木的根幹。
? 《左傳o隱公六年》:「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薀崇之,絕其本根,勿使能殖。」
? 宋·李綱《論用兵》:「以多勝敵者,必將以殄滅為期,而不再舉,其機在多。譬猶拔大木之本根,非眾其力則不可。」
? 清·邵曾訓《蠶婦吟》:「種桑亦愛枝葉多,空抱本根奈爾何。」 2.
根本。指事物的最重要部分。
? 《莊子o知北游》:「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萬物畜而不知,此之謂本根。」
? 成玄英疏:「亭毒群生,畜養萬物,而玄功潛被,日用不知,此之真力,是至道一根本也。」
? 宋·司馬光《贈邵興宗》詩:「君子固無愧,立身明本根。」
? 明·李東陽《祁陽縣學重修記》:「其弊也,則修節目而棄本根。」 3.
根基,基礎。
? 《晉書o劉頌傳》:「借令愚劣之嗣,蒙先哲之遺緒,得中賢之佐,而樹國本根不深,無幹輔之固,則所謂任臣者化而為重臣矣。」
? 魯迅《墳o文化偏至論》:「久食其賜,信乃彌堅,漸而奉為圭臬,視若一切存在之本根。」 4.
? 宋·陸游《山南行》:「會看金鼓從天下,卻用關中作本根。」
? 《宣和遺事》後集:「神京者,太祖、太宗一統之本根。」 5.
本原,初始。
? 《北齊書o杜弼傳》:「竊惟《道》《德》二經,闡明幽極,旨冥動寂……實眾流之江海,乃群藝之本根。」
? 唐·韓愈《論淮西事宜狀》:「原其本根,皆是國家百姓,進退皆死,誠可閔傷。」
? 宋·陳亮《普明寺長生穀記》:「及至後世,於民之中又有為釋老之徒者,壞形惡服,不耕不蠶,以自枯槁于山林,而求識其所謂心性之本根者。」 6.
指最初的。
? 漢·王充《論衡o正說》:「說《論語》者,但知以剝解之問,以纖維之難,不知存問本根篇數章目。」 7.
根由,根源。
? 《漢書o張耳陳餘傳》:「具道本根所以,王不知狀。」
? 宋·范仲淹《潤州謝上表》:「議治亂之本根,求治亂之故事。」
? 章炳麟《四惑論》:「法律本浮栖之物,無可索其本根,類如是矣。」 8.
喻指帝室。
? 《漢書o諸侯王表序》:「內亡骨肉本根之輔,外亡尺土藩翼之衛。」
? 明·沈德符《野獲編o宗藩o二邵王建白》:「天下將謂主上薄于本根,非親親盛節。」 9.
喻指家鄉,故土。
? 明·劉基《題解于伯機杜工部詩後》詩:「我今亦飄泊,不得歸本根。」------------------------------本根běn gēn 补证条目
1.根基;基础。 ? 汉《曹全碑》:「轉拜郃陽令,收合餘燼,芟夷殘進,絶其本根。」
本宫běn gōng指开初以宫声为主的调式。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摺:「这一篇与本宫,始终不同。」
●王季思校注引王伯良曰:「凡琴曲各宫调自为始终,初弹之宫调为本宫本调。」★「本宫」在《汉语大词典》第5780页 第4卷 712参见:本宮
★「本宮」在《汉语大词典》第5780页 第4卷 712本宮běn gōng(本宮,本宫)指開初以宮聲為主的調式。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四摺:「這一篇與本宮,始終不同。」
? 王季思校注引王伯良曰:「凡琴曲各宮調自為始終,初彈之宮調為本宮本調。」
本估běn gū原价。
●《资治通鉴o唐德宗贞元十三年》:「比岁以宦者为使,谓之宫市,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胡三省注:「估者,价也。」★「本估」在《汉语大词典》第5777页 第4卷 709本估běn gū原價。
? 《資治通鑒o唐德宗貞元十三年》:「比歲以宦者為使,謂之宮市,抑買人物,稍不如本估。」
? 胡三省注:「估者,價也。」
【本固邦宁】成语解释:指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太平。【本固邦宁】成语出处:《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传:“言人君当固民以安国。”【本固邦宁】成语故事:夏朝时期,禹的孙子太康即位,他荒淫无度,百姓为之悲哀,他到洛水南面去打猎,穷国君主羿趁机篡夺了夏国的政权。太康的弟弟做《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中康起兵恢复了夏国。【本固邦宁】成语标签:四字成语,联合式成语,B开头的成语
★「本固邦寧」在《汉语大词典》第5778页 第4卷 710本固邦寧běn gù bāng níng(本固邦寧,本固邦宁)謂人民安居樂業則國家太平。
? 《書o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 孔傳:「言人君當固民以安國。」京劇《串龍珠》:「自古道,立國基,民為邦本;衣食足,知榮辱,本固邦寧。」
【本固枝荣】成语解释:主干强固,枝叶才能茂盛。比喻事物的基础巩固了,其他部分才能发展【本固枝荣】成语出处: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一回:“也有书写‘陶朱事业’及‘本固枝荣’等字,下款俱是士、农、工、商有名之人。”【本固枝荣】成语故事:【本固枝荣】成语标签:四字成语,联合式成语,B开头的成语
本故běn gù原来,原先。
●《后汉书o刘盆子传》:「攻破城邑,周遍天下,本故妻妇无所改易,是一善也。」★「本故」在《汉语大词典》第5779页 第4卷 711本故běn gù原來,原先。
? 《後漢書o劉盆子傳》:「攻破城邑,周遍天下,本故妻婦無所改易,是一善也。」
本官běn guān 1.
原任官职。相对于后之兼职而言。
●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太祖崩,遗诏以公为侍中尚书令,镇国将军。永明元年,进号卫将军。二年,以本官领丹阳尹。」
●《北齐书o鲜于世荣传》:「后主幸晋阳,令世荣以本官判尚书右仆射事,贰北平王北宫留后。」
●《隋书o赵才传》:「化及忿才无言,将杀之,三日乃释。以本官从事,郁郁不得志。」 2.
指本部门的主管官员。
●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三:「待制自如本品,无职则随本官在庶官班中,皆系皂带。」
●《醒世恒言o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原来王太昔年因误触了本官,被诬构成死罪,也亏李勉审出。」
●明刘若愚《酌中志o见闻琐事杂记》:「﹝张维﹞侍神庙于干清宫西廊,上问曰:‘尔本官三年事毕了?’维奏曰:‘仰荷圣恩,得予令终,臣等存没感戴。’」 3.
旧时官吏的自称。
●《红楼梦》第九三回:「这是本官不知道的。」 4.
该官,此官。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承平日,甚重宫观,宣和中,晁以道知成州,有请,吏部报云:‘照会本官,历任已曾住宫观,不合再有陈乞。’遂致仕而归。」
●元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摺:「前日着廷尉司勘问苏轼,至今不见复旨。朕想来,本官清才重名,见重当世。」★「本官」在《汉语大词典》第5779页 第4卷 711★「本官」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本官běn guān 1.
原任官職。相對於後之兼職而言。
? 南朝·梁·任昉《<王文憲集>序》:「太祖崩,遺詔以公為侍中尚書令,鎮國將軍。
? 永明元年,進號衛將軍。二年,以本官領丹陽尹。」
? 《北齊書o鮮于世榮傳》:「後主幸晉陽,令世榮以本官判尚書右僕射事,貳北平王北宮留後。」
? 《隋書o趙才傳》:「化及忿才無言,將殺之,三日乃釋。以本官從事,鬱鬱不得志。」 2.
指本部門的主管官員。
? 宋·葉夢得《石林燕語》卷三:「待制自如本品,無職則隨本官在庶官班中,皆繫皂帶。」
? 《醒世恒言o李汧公窮邸遇俠客》:「原來王太昔年因誤觸了本官,被誣搆成死罪,也虧李勉審出。」
? 明·劉若愚《酌中志o見聞瑣事雜記》:「﹝張維﹞侍神廟於乾清宮西廊,上問曰:‘爾本官三年事畢了?’維奏曰:‘仰荷聖恩,得予令終,臣等存沒感戴。’」 3.
舊時官吏的自稱。
? 《紅樓夢》第九三回:「這是本官不知道的。」 4.
該官,此官。
?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五:「承平日,甚重宮觀,宣和中,晁以道知成州,有請,吏部報云:‘照會本官,歷任已曾住宮觀,不合再有陳乞。’遂致仕而歸。」
? 元·費唐臣《貶黃州》第一摺:「前日着廷尉司勘問蘇軾,至今不見復旨。朕想來,本官清才重名,見重當世。」------------------------------本官běn guān 补证条目
1.旧时官吏的自称。 ?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本官聽得説有個行在崔待詔,教請過來做生活。」
本管běn guǎn 1.
自己的任所。
●唐刘禹锡《谢中使送至郡表》:「山川萦转,晨夜奔驰,幸无他疾,得至本管。」 2.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o典礼·朝觐大计》:「本管上司入觐,更有赆仪,总照地方旧例。」★「本管」在《汉语大词典》第5786页 第4卷 718本管běn guǎn 1.
自己的任所。
? 唐·劉禹錫《謝中使送至郡表》:「山川縈轉,晨夜奔馳,幸無他疾,得至本管。」 2.
? 清·黃六鴻《福惠全書o典禮o朝覲大計》:「本管上司入覲,更有賮儀,總照地方舊例。」
本贯běn guàn原籍。
●前蜀韦庄《秦妇吟》:「乡园本贯东畿县,岁岁耕桑临近甸。」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摺:「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宋朝崇宁年间有一个姓王的公子,本贯浙西人。」
●鲁迅《花边文学·「京派」与「海派」》:「梅兰芳博士,戏中之真正京派也,而其本贯,则为吴下。」★「本贯」在《汉语大词典》第5783页 第4卷 715参见:本貫
★「本貫」在《汉语大词典》第5783页 第4卷 715★「本貫」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本貫běn guàn(本貫,本贯)原籍。
? 前蜀·韋莊《秦婦吟》:「鄉園本貫東畿縣,歲歲耕桑臨近甸。」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三摺:「小生姓張,名珙,字君瑞,本貫西洛人也。」
? 《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二:「宋朝崇寧年間有一個姓王的公子,本貫浙西人。」
? 魯迅《花邊文學o「京派」與「海派」》:「梅蘭芳博士,戲中之真正京派也,而其本貫,則為吳下。」------------------------------本貫běn guàn 补证条目
原籍。 ?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二:「取顧夫錢糴米充數,即注夫逃走,下本貫禁父母兄弟妻子。」
本规běn guī犹成议,成约。
●三国魏曹植《白鹤赋》:「伤本规之违忤,怅离群而独处。」
●《三国志o吴志·吴主传》「有如大江」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凡远人所恃,在于明信。愿殿下克卒前分,开示坦然,使权誓命,得卒本规。」★「本规」在《汉语大词典》第5782页 第4卷 714参见:本規
★「本規」在《汉语大词典》第5782页 第4卷 714本規běn guī(本規,本规)猶成議,成約。
? 三國·魏·曹植《白鶴賦》:「傷本規之違忤,悵離群而獨處。」
? 《三國志o吳志o吳主傳》「有如大江」裴松之注引三國·魏·魚豢《魏略》:「凡遠人所恃,在於明信。願殿下克卒前分,開示坦然,使權誓命,得卒本規。」
本国běn guó 1.
自己的国家。
●《管子o八观》:「离本国,徙都邑,亡也。」
●《后汉书o刘虞传》:「后车骑将军张温讨贼边章等,发幽州乌桓三千突骑,而牢禀逋悬,皆畔还本国。」
●《旧唐书o吐蕃传上》:「﹝太宗﹞又以琅邪长公主外孙女段氏妻之。禄车赞辞曰:‘臣本国有妇,父母所聘,情不忍乖。’」如:本国史。 2.
祖籍所在的都邑。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o浊漳水》:「魏因汉祚,复都洛阳,以谯为先人本国,许昌为汉之所居,长安为西京之遗迹,邺为王业之本基,故号五都也。」★「本国」在《汉语大词典》第5782页 第4卷 714参见:本國
★「本國」在《汉语大词典》第5782页 第4卷 714★「本國」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本國běn guó(本國,本国) 1.
自己的國家。
? 《管子o八觀》:「離本國,徙都邑,亡也。」
? 《後漢書o劉虞傳》:「後車騎將軍張溫討賊邊章等,發幽州·烏桓三千突騎,而牢稟逋懸,皆畔還本國。」
? 《舊唐書o吐蕃傳上》:「﹝太宗﹞又以琅邪長公主外孫女段氏妻之。
? 祿車贊辭曰:‘臣本國有婦,父母所聘,情不忍乖。’」如:本國史。 2.
祖籍所在的都邑。
?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o濁漳水》:「魏因漢祚,復都洛陽,以譙為先人本國,許昌為漢之所居,長安為西京之遺跡,鄴為王業之本基,故號五都也。」
本号běn hào 1.
原来的官号。
●《文选o任昉<王文宪集序>》:「永明元年,进号卫将军。二年,以本官领丹杨尹……四年,以本号开府仪同三司,余悉如故。」李善注:「本号,卫将军也。」 2.
店、铺的自称。★「本号」在《汉语大词典》第5785页 第4卷 717参见:本號
★「本號」在《汉语大词典》第5785页 第4卷 717本號běn hào(本號,本号) 1.
原來的官號。
? 《文選o任昉<王文憲集序>》:「永明元年,進號衛將軍。二年,以本官領丹楊尹……四年,以本號開府儀同三司,餘悉如故。」
? 李善注:「本號,衛將軍也。」 2.
店、鋪的自稱。------------------------------本號běn hào 补证条目
1.店、铺的自称。 ? 朱秀海《乔家大院》第十六章:「我提议,在店规里加一款,学徒四年以上出师,愿在本号当伙计者,一律顶一厘身股,此后按劳绩逐年增加。」
本怀běn huái 1.
自己的心迹;自己的心愿。
●晋陆机《谢平原内史表》:「区区本怀,实有可悲。」
●《魏书o苻坚传》:「卿远来草创,得无劳乎?今送一袍,以明本怀。」
●邹鲁《招降满洲将士布告》:「我国民之为满洲将士者,非其本怀,特为满洲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2.
本来的心愿。
●清赵翼《瓯北诗话o白香山诗》:「谪江州,有《自诲》一首,谓:年已四十四,即活至七十,亦不过二十六年,惟当饥而食,渴而饮,昼而兴,夜而寝,何必舍此而遑遑他求!此尤其思退之本怀也。」★「本怀」在《汉语大词典》第5788页 第4卷 720参见:本懷
★「本懷」在《汉语大词典》第5788页 第4卷 720本懷běn huái(本懷,本怀) 1.
自己的心跡;自己的心願。
? 晉·陸機《謝平原內史表》:「區區本懷,實有可悲。」
? 《魏書o苻堅傳》:「卿遠來草創,得無勞乎?今送一袍,以明本懷。」
? 鄒魯《招降滿洲將士布告》:「我國民之為滿洲將士者,非其本懷,特為滿洲所迫,不得已而為之。」 2.
本來的心願。
? 清·趙翼《甌北詩話o白香山詩》:「謫江州,有《自誨》一首,謂:年已四十四,即活至七十,亦不過二十六年,惟當饑而食,渴而飲,晝而興,夜而寢,何必捨此而遑遑他求!此尤其思退之本懷也。」------------------------------本懷běn huái 补证条目
1.本来的心愿。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o贤媛》:「〔李〕徐曰:‘國破家亡,無心至此,今日若能見殺,乃是本懷。’」
本惠běn huì 1.
本来的善意。
●《汉书o刑法志》:「且除肉刑者,本欲以全民也。今去髡钳一等,转而入于大辟,以死罔民,失本惠矣。」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五:「汉文欲轻刑而反重,议者以谓失本惠而伤吾仁,固也。」 2.
指本土的惠政。
●汉刘向《说苑o指武》:「内治未得,不可以正外;本惠未袭,不可以制末。是以春秋先京师而后诸夏,先诸华而后夷狄。」★「本惠」在《汉语大词典》第5783页 第4卷 715本惠běn huì 1.
本來的善意。
? 《漢書o刑法志》:「且除肉刑者,本欲以全民也。今去髡鉗一等,轉而入於大辟,以死罔民,失本惠矣。」
? 宋·葛立方《韻語陽秋》卷五:「漢文欲輕刑而反重,議者以謂失本惠而傷吾仁,固也。」 2.
指本土的惠政。
? 漢·劉向《說苑o指武》:「內治未得,不可以正外;本惠未襲,不可以制末。是以春秋先京師而後諸夏,先諸華而後夷狄。」
本货běn huò指粮食。
●《管子o八观》:「悦商贩而不务本货,则民偷处而不事积聚。」★「本货」在《汉语大词典》第5783页 第4卷 715参见:本貨
★「本貨」在《汉语大词典》第5783页 第4卷 715本貨běn huò(本貨,本货)指糧食。
? 《管子o八觀》:「悅商販而不務本貨,則民偷處而不事積聚。」
又称「本地振荡器」。超外差接收机中,对不同接收频率都产生高一个中频的射频的振荡器。被接收信号与射频振荡在变频器中进行频率变换,产生调幅中频。中频一般为465千赫。为跟踪调谐,采用连轴的双连电容器实现统调。★「本机振荡器」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本基běn jī基地;地基。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o浊漳水》:「魏因汉祚,复都洛阳,以谯为先人本国,许昌为汉之所居,长安为西京之遗迹,邺为王业之本基,故号五都也。」
●南朝梁陶弘景《冥通记》卷一:「莫还本基。本基既尘秽,兼复芜满,若葬之,必不为卿益。」★「本基」在《汉语大词典》第5782页 第4卷 714本基běn jī基地;地基。
?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o濁漳水》:「魏因漢祚,復都洛陽,以譙為先人本國,許昌為漢之所居,長安為西京之遺跡,鄴為王業之本基,故號五都也。」
? 南朝·梁·陶弘景《冥通記》卷一:「莫還本基。本基既塵穢,兼復蕪滿,若葬之,必不為卿益。」
本籍běn jí原籍,本贯。
●鲁迅《花边文学·「京派」与「海派」》:「所谓‘京派’与‘海派’,本不指作者的本籍而言,所指的乃是一群人所聚的地域,故‘京派’非皆北平人,‘海派’亦非皆上海人。」★「本籍」在《汉语大词典》第5788页 第4卷 720★「本籍」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本籍běn jí原籍,本貫。
? 魯迅《花邊文學o「京派」與「海派」》:「所謂‘京派’與‘海派’,本不指作者的本籍而言,所指的乃是一群人所聚的地域,故‘京派’非皆北平人,‘海派’亦非皆上海人。」
本计běn jì 1.
根本之计。
●清侯方域《上三省督府剿抚议》:「杀运不除,水火可悯,明公任兼将相,所愿深图本计,救济苍生。」 2.
原来的打算。
●清恽敬《西楚都彭城论》:「其(项羽)告韩生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人谁见之?’此项王之设辞也,非项王之本计也。」★「本计」在《汉语大词典》第5780页 第4卷 712参见:本計
本纪běn jì 1.
根本纲纪。
●《管子o问》:「凡立朝廷,问有本纪。」尹知章注:「所问之事,必有根本纲纪。」 2.
始末原委。
●《三国志o蜀志·秦宓传》:「愿明府勿以仲父之言假于小草,民请为明府陈其本纪。」 3.
纪传体史书中帝王的传记。
●《史记o太史公自序》:「作《五帝本纪》第一。」
●唐刘知几《史通o本纪》:「及司马迁之着《史记》也,又列天子行事,以本纪名篇,后世因之,守而勿失。」
●《史记o五帝本纪》唐张守节题解:「裴松之《史目》云:‘天子称本纪,诸侯曰世家。’本者,系其本系,故曰本;纪者,理也,统理众事,系之年月,名之曰纪。」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o各史例目异同》:「古有《禹本纪》、《尚书》、《世纪》等书,迁用其体,以述帝王。」★「本纪」在《汉语大词典》第5780页 第4卷 712★「本纪」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1页★「本纪」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本紀
★「本紀」在《汉语大词典》第5780页 第4卷 712★「本紀」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本紀běn jì(本紀,本纪) 1.
根本綱紀。
? 《管子o問》:「凡立朝廷,問有本紀。」
? 尹知章注:「所問之事,必有根本綱紀。」 2.
始末原委。
? 《三國志o蜀志o秦宓傳》:「願明府勿以仲父之言假於小草,民請為明府陳其本紀。」 3.
紀傳體史書中帝王的傳記。
? 《史記o太史公自序》:「作《五帝本紀》第一。」
? 唐·劉知幾《史通o本紀》:「及司馬遷之著《史記》也,又列天子行事,以本紀名篇,後世因之,守而勿失。」
? 《史記o五帝本紀》唐·張守節題解:「裴松之《史目》云:‘天子稱本紀,諸侯曰世家。’本者,繫其本系,故曰本;紀者,理也,統理眾事,繫之年月,名之曰紀。」
? 清·趙翼《廿二史札記o各史例目异同》:「古有《禹本紀》、《尚書》、《世紀》等書,遷用其體,以述帝王。」
★「本計」在《汉语大词典》第5780页 第4卷 712本計běn jì(本計,本计) 1.
根本之計。
? 清·侯方域《上三省督府剿撫議》:「殺運不除,水火可憫,明公任兼將相,所願深圖本計,救濟蒼生。」 2.
原來的打算。
? 清·惲敬《西楚都彭城論》:「其(項羽)告韓生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人誰見之?’此項王之設辭也,非項王之本計也。」
本繫(本繫,本系)原來的譜系。
? 《隋書o經籍志二》:「氏姓之書,其所由來遠矣……秦兼天下,戔除舊跡,公侯子孫,失其本繫。」
本家běn jiā 1.
旧指已嫁女的娘家。
●《后汉书o梁节王畅传》:「臣畅小妻三十七人,其无子者愿还本家。」
●唐顾况《弃妇词》:「今日妾辞君,辞君欲何去?本家零落尽,恸哭来时路。」
●元关汉卿《四春园》第四摺:「梅香死本家超度。」 2.
老家,原籍。
●南朝宋袁淑《效古》诗:「讯此倦游士,本家自辽东。」
●唐李白《赠张相镐》诗之二:「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 3.
指原来的家。
●《南史o谢弘微传》:「北舍,弘微本家也。」 4.
自己的家。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o记文》:「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
●《水浒传》第十四回:「我昨夜梦见北斗七星直坠在我屋脊上;斗柄上另有一颗小星,化道白光去了。我想星照本家安得不利。」 5.
同姓、同宗者。
●《红楼梦》第九二回:「雨村老先生是贵本家不是?」
●《儒林外史》第十八回:「胡府又来了许多亲戚、本家。」
●李季《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心事》:「区委书记五十岁,和志红是本家,他也姓杨。」 6.
方言。对第三者指称当事人。
●老舍《茶馆》第三幕:「四角儿的跟夫,本家赏钱一百二十吊!」如:本家不来,别人不好替他做主。★「本家」在《汉语大词典》第5782页 第4卷 714★「本家」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1页★「本家」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本家běn jiā 1.
舊指已嫁女的娘家。
? 《後漢書o梁節王暢傳》:「臣暢小妻三十七人,其無子者願還本家。」
? 唐·顧況《棄婦詞》:「今日妾辭君,辭君欲何去?本家零落盡,慟哭來時路。」
? 元·關漢卿《四春園》第四摺:「梅香死本家超度。」 2.
老家,原籍。
? 南朝·宋·袁淑《效古》詩:「訊此倦游士,本家自遼東。」
? 唐·李白《贈張相鎬》詩之二:「本家隴西人,先為漢邊將。」 3.
指原來的家。
? 《南史o謝弘微傳》:「北舍,弘微本家也。」 4.
自己的家。
?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o記文》:「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
? 《水滸傳》第十四回:「我昨夜夢見北斗七星直墜在我屋脊上;斗柄上另有一顆小星,化道白光去了。我想星照本家安得不利。」 5.
同姓、同宗者。
? 《紅樓夢》第九二回:「雨村老先生是貴本家不是?」
? 《儒林外史》第十八回:「胡府又來了許多親戚、本家。」
? 李季《當紅軍的哥哥回來了o心事》:「區委書記五十歲,和志紅是本家,他也姓楊。」 6.
方言。對第三者指稱當事人。
? 老舍《茶館》第三幕:「四角兒的跟夫,本家賞錢一百二十吊!」如:本家不來,別人不好替他做主。------------------------------本家běn jiā 补义条目
指妓院老板。 ? 《海上花列传》第四七回:「癡鴛攔臂請進,韻叟道:‘耐阿是算本家?’癡鴛笑而不辨。」 ? 《九尾龟》第一八七回:「你既要跟著我一同走,這個時候就要和本家、娘姨等講個明白,把牌子除了下來,還清了他們的帳目,好預備一同上路。」
〈方〉指当事人:~不来,别人不好替他作主。★「本家儿」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1页
本甲běn jiǎ 1.
主力部队。
●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o擒庞涓》:「吾末甲劲,本甲不断。」 2.
该甲。甲,旧时户口编制单位。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o编审·立局亲审》:「如审某里某甲,本甲户长,先投户单,逐户唤问。」★「本甲」在《汉语大词典》第5774页 第4卷 706本甲běn jiǎ 1.
主力部隊。
? 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o擒龐涓》:「吾末甲勁,本甲不斷。」 2.
該甲。甲,舊時戶口編制單位。
? 清·黃六鴻《福惠全書o編審o立局親審》:「如審某里某甲,本甲戶長,先投戶單,逐戶喚問。」
本价běn jià本身的价格。
●《唐律·名例·平赃者》:「庸赁虽多,各不得过其本价。」
●长孙无忌等疏义:「假有借驴一头,乘经百日,计庸得绢七匹二丈,驴估止直五匹,此则庸多,得依五匹为罪。」★「本价」在《汉语大词典》第5786页 第4卷 718参见:本價
★「本價」在《汉语大词典》第5786页 第4卷 718本價běn jià(本價,本价)本身的價格。
? 《唐律o名例o平贓者》:「庸賃雖多,各不得過其本價。」
? 長孫無忌等疏義:「假有借驢一頭,乘經百日,計庸得絹七匹二丈,驢估止直五匹,此則庸多,得依五匹為罪。」
本将běn jiāng谓一支军队原来的将领。
●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或被分割队伍,隶属诸头,士卒本将,一朝相失,心孤意怯,难以有功。」★「本将」在《汉语大词典》第5783页 第4卷 715参见:本將
★「本將」在《汉语大词典》第5783页 第4卷 715本將běn jiāng(本將,本将)謂一支軍隊原來的將領。
? 唐·韓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4开头的银行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