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微民间小调十八模定远安盐小区下期开盘什么时候

【安盐地产安徽饭店】国企巨擘首度携手 联袂打造定远首席4星级酒店!项目管理签约仪式隆重举行!
安盐地产 安徽饭店 倾情携手10月26日,安徽盐业投资有限公司与安徽饭店首度携手共同打造的力作——定远首席四星级酒店项目的管理签约仪式,在合肥隆重举行,定远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广立,省旅游集团纪委书记、安徽饭店党委书记张树生,省旅游局办公室主任许建民,安徽盐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董淼,安徽盐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程群,安徽盐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安徽盐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黎元忠,安徽饭店董事、总经理龚林等领导和嘉宾出席签约仪式。 安徽盐业投资有限公司是隶属于安徽盐业总公司的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于2010年在定远成立,五年来一直致力于定远城东政务新区的开发建设,已建及规划中待建项目总建筑面积达100余万平方米。安徽饭店是隶属于安徽省旅游集团的国有控股企业,是一家有近30年历史的老牌酒店,是安徽省唯一以“省名”冠名的高档酒店,作为省内酒店业发展的标杆,被皖籍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教授誉为“故乡第一饭店”。签约项目位于定远县政务新区核心地段,由安徽盐业投资有限公司耗巨资按四星级标准修建,酒店共20层,设有客房204间及中、西餐饮和会议功能区,是未来定远县旅游客群、商务人士理想的居住、休闲和工作场所。仪式上,由安徽盐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黎元忠和安徽饭店总经理龚林代表双方签约并合影留念。
& 上一篇:
& 下一篇:
【安盐地产安徽饭店】国企巨擘首度携手 联袂打造定远首席4星级酒店!项目管理签约仪式隆重举行!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牛哥网 , 传播文明正能量,做有文艺范的青年喜爱网站。(安徽省定远县)
- 搜狗百科
声明:搜狗百科免费提供信息查询和信息编辑,坚决打击恶意篡改、冒充官方收费代编等违规行为。
(安徽省定远县)
定远县,位于江淮中部,安徽省东部。定远南依合肥,西邻淮南,北连蚌埠,东接滁州。近入、,远融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定远总面积2998平方公里,辖16镇6乡,是皖东人口最多面积最大县。定远古有“境连八邑,衢通九省”之誉,现仍为中国南北要冲。、淮南铁路贯穿境内,横跨境内。定远素以农业大县著称,1987年被列为国家基地,年连续14年跻身安徽省畜牧生产十强县行列,2011年获称号,定远还是全国商品粮油大县、全国岩盐资源大县 、全国石膏资源大县,全国百个基地之一,安徽三大化工基地,也是亚洲最大的基地。
曲阳、东城、临濠、荫陵
16个镇、5个乡、1个
安徽省东部
104万人(2014年)
向暖温带过渡性气候
皖M5****、皖M8****
次中心城市
Dingyuan(旧译:Tingyuan)
定远县城东新区长征东路
2998平方公里
局部中原官话
、藕塘烈士纪念馆、金山滴水寺、包青天廉政公园等
县委书记: 县长:
定远县地处安徽省东部的 丘陵区,介于北纬32°13′~32°42′与东经117°13′~118°15′之间,北连凤阳,西接长丰、淮南,东与、接壤。东西长83 公里,南北宽56 公里,总面积2998 平方公里。 +
定远县的地势大致是北高南低。在地貌单元上属 的一部分。境内分为丘陵、波状平原和平原三种。北部和东部为丘陵;大部分地区为波状平原,和缓岗散布其中;小量的成片平原仅分布于县西南一带;池河沿岸有一狭窄的河谷小平原。全县小于350米,相对高程大于100米。
定远县属北 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主要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无霜期长,日照充足,雨量偏少。由于季风影响,四季雨量分布不均,时有旱、涝灾害。四季的特点是:春季温和多变,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少雨多旱,冬季干燥严寒。
定远县气压冬高夏低,春秋两季介于两者之间。全年最高压为1月,累年平均为1018.3毫巴;为7月,平均为995.2毫巴。
定远县境内由于地形不同,至使东、西两部的气温略有差异。西部平原地区气温略高于东部岗丘区,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8℃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1~1.5℃,0℃以上积温5300℃~5400℃,10℃以上积温接近4800℃。东部最热月平均气温不足28℃,最冷月平均气温0~1℃,0℃以上积温为5300℃,10℃以上积温4700℃。
定远建制历史已有2200年历史。定远古称“曲阳”、“阴陵”、“东城”,秦朝设三县,南北朝合并三县取名定远郡,意为安定边境,收复远方之意,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朝代建制名称建制时间治所级别隶属秦阴陵县/东城县前221年靠山乡/县西汉阴陵县/东城县/曲阳国前202年靠山乡/大桥镇/县扬州九江郡东汉东城县/阴陵县/西曲阳县25年,72年靠山乡/大桥镇/炉桥镇县扬州九江郡,徐州下邳国魏西曲阳县220年炉桥镇县扬州淮南郡西晋东城县/阴陵县265年大桥镇/靠山乡县扬州淮南郡东晋东城县/阴陵县316年大桥镇/靠山乡县九江郡,钟离郡,徐州钟离郡宋东城县420年大桥镇县北徐州钟离郡北魏东城县/南蔡县510年大桥镇县安州,北谯郡梁定远郡504年,524年,540年大桥镇郡楚州广安郡,楚州定远郡,安州东魏肖县/沛县/不详大桥镇县楚州钟离郡北齐肖县/沛县/平阳县不详大桥镇县楚州广安郡陈肖县/沛县/平阳县573年大桥镇县西楚州钟离郡隋临濠县602年县,钟离郡唐定远县620年,742年,758年,808年东城镇,定城镇县淮南道豪州,淮南道钟离郡,淮南道豪州,淮南道濠州吴定远县902年定城镇县濠州南唐定远县938年定城镇县濠州后周定远县958年定城镇县濠州北宋定远县960年定城镇县淮南路濠州,淮南西路濠州南宋定远县1165年,1211年定城镇,县淮南西路濠州元定远县1278年,1291年定城镇县江淮行省濠州,江淮行省临淮府,安丰路濠州明定远县1369年,1380年,1403年定城镇县中都,,布政使司凤阳府清定远县1645年,1667年定城镇县凤阳府,安徽省凤阳府太平天国定远县1853年定城镇县安徽省凤阳郡中华民国定远县1911年定城镇县安徽省淮泗道,定滁县委,路西省委定远县1949年,1956年,1961年,1971年,1992年定城镇县皖北行署滁县专区,安徽省滁县专区,安徽省蚌埠专区,安徽省滁县地区,安徽省
1971年,区改称红店区,站岗区改称永红区。6月撤销红店区,将红店区所辖的、太阳升两公社划归永红区管辖,红店、东兴两公社划归定城区,东方红(姜兴)公社并入炉桥区青山公社。8月,撤销定城区所属的斋朗乡。
1972年8月,池河区增设刘铺公社。
1976年8月,藕塘区增设义和公社,定城区恢复斋朗 公社。
1980年3月,炉桥区增设十里黄公社,定城区增设兴隆公社,藕塘区增设南店公社。
1981年,将人民公社一律改为人民公社。7月将城东公社改为定东公社,其余区社体制未变。
1983年,实行政社分开,把原来的53个人民公社改为乡(镇)政权。全县共设6个区2个直属镇53个乡:
定城区 辖定东、城西、斋朗、范岗、程桥、西卅店、东兴、严桥、兴隆9个乡。
池河区 辖池河、岱山、拂晓、红山、三和、刘铺、桑涧、天河、练铺9个乡。
藕塘区 辖藕塘、仁和、界牌、永宁、大桥、观寺、仓镇、朱马、义和、南店10个乡。
区 辖张桥、高塘、胜利、二龙、连江、郭集、早庙7个乡。
吴圩区 辖吴圩、站岗、蒋集、九梓、朱湾、卜店、耿巷7个乡。
炉桥区 辖年家岗、严涧、能仁、靠山、青山、永康、孙集、、青洛、八一、十里黄11个乡。
炉桥镇 辖4个居委会和农业、渔业、蔬菜3个大队。
定城镇 辖4个居委会和城北、长青两个大队。
1984年,定城镇和炉桥镇先后升格为标准镇,藕塘乡改为乡级镇,其余未变。
1986年,池河、张桥、永康三乡改为乡级镇,其余未变,此建置沿用至1988年底。
1989年,吴圩、朱湾两乡改为乡级镇,其余未变。
1990年,全县置两个建制镇,6区53乡(其中乡级镇6个),521个村委会,5256个生产队。镇下设19个居委会。
2012年,定远辖16镇6乡
16镇: 定城镇、 炉桥镇、 、 、 朱湾镇、 、 仓镇、 界牌集镇、 西卅店镇、 、 、 桑涧镇、 、 藕塘镇、 大桥镇、 ;
6乡: 、 、 二龙乡、 范岗乡、 严桥乡、 。
定远县土地总面积为 448.65万亩,其中承包耕地155万亩,林地 30万亩(其中可养水面17.5万亩),宜牧荒山30万亩。
定远县境内已发现的矿种有金、铜、铅、锌、岩盐、石膏、 、石灰石、 、大理石、花岗岩、等23个品种, 其中:岩盐储量为17.5亿吨,氯化钠含量最高达99.2%;石膏储量2.3亿吨,为全省所独有;大理石荒料储量277万立方米,是皖东地区大矿之一,主要品种有虎皮、条带、龙云、彩云、鱼子玉、黑皖螺、方山玉、青石玉、豆沙玉等九种;石英岩矿储量2620万吨,含品位95-99%,矿石硬度7-8级;石灰石储量3亿吨,含45~51%,1~3%;方解石矿储量100万吨以上,含碳酸钙95%以上;储量189万吨;还有页岩、陶土、、、麦饭石等。
禽类 麻雀、喜鹊、、乌鸦、 燕子、鹌鹑、布谷、大雁、(野鸡)、野鸭、鹭鸶、鸬鹚(鱼鹰)、猫头鹰、鹰、鹞、、、、、画眉、稻鸡、环颈斑鸠、棕背斑鸠、大杜鹃、、八哥、、翠鸟、云雀(告天子)、苍鹰()、雕等共30余种。
兽类 野兔、狼、、狐狸、鼠、刺猥、蝙蝠、灵猫、骚狗子、、、獐(羊獐子)、野羊等,共15种左右。
甲贝类 、大虾、海虾、螃蟹、毛蟹、河蚌、珠蚌、龟 、鳖、蜗牛等。
蚯蚓、壁虎、蜥蜴、、、水蛇、、蝮蛇、等。
青蛙、蟾蜍等。
昆虫类 蜂、、知了、蜻蜓、螳螂、蟑螂、蚊、蝇、虻、蚤、臭虫、蚂蚁、蟋蟀、蝼蛄、蛴螬()、蚱蜢、稻蝗、土蝗、飞蝗、叶蝉、、蚜虫、、、蓟马、麦、、、、天牛金花虫、、背债蛾、、瓢虫、蝽象、步甲、、、、粉蝶、螨、蚕、、、蜈蚣、蝎子、柳叶蚂蝗、豆元青、斑蝥、、萤火虫、绿元青、、、粟灰螟、高梁条螟、、、豆杆螟、金刚钻、小造桥虫、、冬斯、、蜉蝣、、瓜守、水蚤等共80余种。
定远县境内,历史上有过大片森林,宋、明时,县北 凤阳山区和县,曾有连绵不断茂密森林, 主要树种有栎类、、、、枫香、化香等硬阔之类和少量杏、柏、漆树等名贵树种。1981年后,林业实行“三定”,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高涨。80年代,植树造林重视科学,讲究实效,对不适宜本地生长的黑松不再种植,改为种植 和外国松,并注重经济林的发展,至1990年,全县22.8万亩,造林199477亩,占87.5%为11.3%。
据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定远县395150人,全县共有四个少数民族,回族5617人,满族6人,侗族1人,蒙古族1人。
据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定远县共有九个民族,八个少数民族共有人口1488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14%。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分布地区最广。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定远县共有22个民族和1个。汉族人口最多,为762850人,占总人口97.72%。回族次之,为17412人,占总人口的2.23%。壮族264人,苗族41人,10人以上20人以下的少数民族有彝、布依、满、瑶、土家族,不足10人的有蒙、藏、维吾尔、朝鲜、侗、白、哈尼、黎、水、景颇、、仫佬、。
2010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县常住人口为779174人,同日零时的801966人相比,十年共减少22792人,下降2.8%,年平均下降0.29%。全县普查登记的为981554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日零时的886431人相比,十年共增加95123人,增长10.7%,年平均增长1.02%。
定远县交通便利,淮南铁路贯穿境内,纵贯南北并设有,津沪铁路紧邻而过,合徐高速公路横跨境内。县城所在地定城距合肥和南
京两机场仅不足两小时路程。 淮南铁路、合蚌公路、合徐高速公路及其淮南连接线穿境而过,距南京、合肥等周边大中城市仅1小时左右车程,到上海6小时车程。
淮南铁路、合(肥)—徐(州)高速公路纵贯县境西部,境内长约50公里。在建的淮扬高速贯穿全境。
2010年,公路里程总长大约2700公里,高速公路1条,长50公里;省道4条,长194公里,农村公路共751条,大约长2500公里,县道17条,长350公里及15条长 304公里一般县道。
2013年完成125亿元,增长11%;22.5亿元,增长17%;122亿元,增长25%;财政收入12.1亿元,增长19.6%;39.6亿元,增长17.2%;外贸2200万美元,增长50%;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0550元,8515元,分别增长10%和16.1%。
定远主要商业列表
名称地址定远百货大楼曲阳路和西大街交汇处阳光商业广场曲阳路和人民路交汇处嘉禧曲阳路中段曲阳城曲阳路和新华街交汇处曲阳路地壹街曲阳路地下安盐曲阳国际城东新区金山路和幸福路交叉口润发财富广场大道和黎明路交叉处shopping mall鲁肃大道和东兴路交叉处恒瑞城大道和恒瑞大道交叉处远瑞城戚继光大道和泉坞山大道交叉处东园大市场鲁肃大道和交叉口万汇龙金街(艾美佳)曲阳路南端太平洋商厦东大街炉桥迎新广场迎新大道定远百大超市曲阳路、戚继光大道、鲁肃大道等金鑫曲阳城大润发润发财富广场红府超市炉桥迎新时代广场金鑫曲阳城KFC定远百货大楼,润发财富广场麦当劳北极星购物中心
定远主要金融机构一览表
中国银行定远农村商业银行定远民丰
定远工业园区于2006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截止2013年,已建成为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充满活力的新兴经济区,有省内外百余家企业落户,总投资120多亿元,初步形成以 装备 制造、轻纺 服装、农林副产品深加工、新能源和新材料四大产业雏形。
日,经安徽省政府批准,定远工业园区更名为“安徽定远经济开发区”,同时初步确定定远经济开发区扩区规划面积为17.3平方公里。
定远县工业起步晚,发展缓慢。
民国时期, 手工业生产开始活跃。五匠(木匠、铁匠、石匠、蔑匠、)、六坊(砻坊、糟坊、油坊、粉坊、染坊、)遍及乡、镇,印刷、卷 烟等相继出现。
民国14年(1925年),定城周佑庭独创第一家工厂——印刷厂,周从南京购回一块石印板,刻字印刷,承接印刷信笺、信封、请柬等简单业务,生意兴隆,规模逐渐扩大。民国27年(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占定城,到处烧杀抢掳,周家外逃汉口,两年后返回,重新开业。民国29年(1940年)领导的皖东抗日根据地,在藕塘附近的东洋庄、德胜集一带兴办被服厂、皮革厂、榨油厂。定城刘华章办起了小卷烟厂。加之“五匠”、“六坊”的相继出现,形成定工业的萌芽。据统计,1949年全县从事手工业生产的有3394户,5732人,年产值438万元,约占12%。
以后,经过3年恢复时期,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1953年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将从事手工业生产的农户组成了铁木业社。陈玉升、陈如海等率先成立定远县农具厂。是年,个体有2088户,2820人。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结束,大部分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合作社,坚持个体生产的仅150人。
1958年大办钢铁。全县先后新建、扩建54个 国营工厂。企业职工人数由1951年的20人,猛增到13197人。1960年,由于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劣,许多企业严重亏损。1962年被迫进行调整,除保留印刷厂、酒厂外,其余大部分工厂被关、停、并、转 。这一年仅396万元,比1956年的556万元下降29%,出
现了建国后第一次工业大跌落。
“文革”十年,工矿企业的规章制度遭到破坏,工厂长期处于混乱状态,产值下降,亏损严重。据统计,196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仅有396万元,又回到1962年和建国初期的水平,成为建国后第二次工业大跌落。
进入70年代,定远县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先后建立了水泥厂、轮窑厂、化肥厂、磷肥厂、染织厂等骨干企业。与此同时,县属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也开始发展。据统计,197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上升到3337万元。比“文革”中的1968年增长8倍以上,其中乡镇企业约占30%。
80年代,县办工业在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指引下,迅速发展。198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突破亿元大关(为10282万元),比1980年(3871万元)翻了一番多;固定资产由1980年的1776万元增加到的3908万元;利税由1980年的412万元增加到946万元。工业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县办工业积极增加投入,推进技术进步,开展“”运动,强化企业管理,先后扩建、改造了一批老企业,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得到提高。198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2.4亿元,在1985年的基础上又翻了一番多。实现利税2735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1988年下半年,中央提出治理整顿、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的号召,县属工业一些受到一定影响。经过短时期的清理整顿,1989年县委、县政府再次要求全县增强发展工业意识,继续大办工业,加快工业发展步伐。是年兴建的重点工程有:年产10万吨精盐的盐矿首期工程、化肥厂年产2.5万吨扩建工程、水泥厂4.4—8.8万吨水泥扩建工程、磷肥厂2万吨硫酸生产线、染织厂生产线、麻纺厂1/4台套麻袋生产线、定城米厂日产150吨大米扩建工程、印刷厂生产车间楼、面粉厂立筒库和大修厂体车间。1990年,化肥厂4万吨尿素工程批准开工(1991年底投产);非的企业——校办工业健康发展,原实验小学铝箔厂1986年建厂,1989年实现产值超千万元,利税超百万元。粮油食品加工、建材、化工三大支柱产业有了比较坚实的基础;纺织服装、印刷、包装和机械工业等也同步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占居有其一的重要位置;定城、炉桥两个重点工业区和定城粮油食品加工基地、泉坞山建材基地、东兴业基地、炉桥农用化工基地均已建成。是年,全县工业初具规模,拥有固定资产1.12亿元,工业总产值39910万元,年增长速度在全地区名列第三。
2012年,完成规模17亿元,增长18.5%,增幅居全市第2位;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亿元,增长10%;外贸进出口总额1500万美元,增幅居全市第一位;利用外资实现重大突破,达1000万美元。规模工业企业达81家,新增22家。兑现中小企业奖扶资金4200多万元,新增非公企业434家、1588户。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工业技改投资21亿元,增长45%。新增2家,申报专利360项。支持企业专利转化14项,累计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亿多元。
2005年4月,定远煤化—盐化一体化工程正式立项,项目占地390公顷,建设总投资160亿元,被列入安徽省“861”一号工程。 2011年3月,定远盐化工业园已被批准为省级盐化工业园区。其功能被定位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安徽省重点发展的盐化工业园,它以“两碱”(烧碱、纯碱)生产为龙头,着力打造“千亿生态型盐化工基地”。
定远是皖东地区最重要的农副产品基地,是国家重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是中国粮食、油料、肉类,居安徽省前列。农副产品盛产水稻、小麦、油料、棉花、畜禽、玉米、山芋、豆类和水产品等多种农副产品。2002年粮食总产居中国第26位,油料总产居中国第27位。定远是全中国31个良种猪之一,1996年至2002年连续六年跻身“安徽省畜牧业十强县”行列。已建成粮油、生猪、棉花、花生、水产、蔬菜等六大农副产品基地。 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获“”称号。畜牧养殖业发达。常年存栏生猪180万头,出栏110万头,1987年被列为国家瘦肉型猪基地,年连续14年跻身安徽省畜牧生产十强县行列,年生猪存栏量居全省第二,肉类总产首次进入第88位、安徽全省第6位。
自古以来,农业在定远县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据《赋役全书原编》载:年间,定远有熟地1414顷,应征银24620两,常额人丁应征银4383两。清雍正六年(1728年),实行“,”,民赋征银29036两。民国37年(1948年)本县财政岁入总额53亿(旧币),其中田赋23亿,占43%。
建国初期,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水平低下,产量不高。1949年全县粮食总产量为2.46亿斤,人均产量513斤。此后的二十多年粮食生产长期徘徊不前,1972年至1977年有所发展,1977年粮食总产为5.7亿斤,人均800余斤。
1979年以后,农村实行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之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增加农业投入,实行,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大发展。1980年产粮6亿斤,1985年产粮9.7亿斤,1986年产量突破10亿斤大关,达到11亿斤。1987年以后,逐步由产量型向效益型转换,由向现代农业转换。1988年成为中国12个售粮大县之一,1989年粮油产量均进入中国“百强”县行列,粮食产量名列中国第48位,全省第6位;油料产量位居全省首位、全中国13位。1990年粮食产量又跃新台阶,产量14.6亿斤,人均1800余斤,是实行责任制前的2.6倍。油料总产上升为中国第10位,粮食名列中国第33位。
2012年全年粮食总产22亿斤,增长5.3%,实现“九连增”。新增国家级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1个、市级3个,出栏生猪143.6万头,继续保持中国生猪调出大县地位。在安徽省率先建立猪和定远稻米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农机致富工程,全县农机总动力达138.2万千瓦,拖拉机拥有量居全市首位。实施工程,全县省市级 龙头企业增加到21家、增加到521家,新增著名商标4个、绿色食品9个。实施林业“双百双十”工程,完成造林绿化3.9万亩,达8.5%。
1949年2月皖北四分区在定城开办津淮中学定远分校,招学生90余名,5月学校停办,大部分学生参加工作,少部分学生继续读书。1949年8月,恢复“定远”,招收两个班,学生93人。1952年,在炉桥开办定远县第二初级中学。1956年,在西卅店开办定远县,招收初一新生110人,教职员工15人。1957年在藕塘 革命老区开办藕塘初中。1958年,开办池河初中、吴圩初中,首设高中班。当年,全县有6所初、高中,初中在校生2236名,专任教师79人,高中在校生114人,专任教师8人。1960年,招收了高中班;1962年撤销高中班,学生并入。1962年后,由于贯彻和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教学秩序恢复正常,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截至1990年,全县为国家输送了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其中培养初中 毕业生136484人,高中毕业生24239人。自年,为大专院校输送合格新生2721人,部分学生大学毕业后继续深造,其中有12人,43人。
截至2012年, 定远中学、定远三中成功创建为省示范高中,定远二中、炉桥中学成功创建为市示范高中,定远
高中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2012年高考本科达线3219人,达线率47.07%,高出平均达线率3.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7个百分点,实现2012年总量与精品目标的双丰收。2011年,定远县被确定为中国标准研究试点县。2011年县被教育部授予“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截至2012年,定远有82所幼儿园,其中公办园43所,民办园39所,市级一类园2所,二类园7所,在园幼儿16068人。2011年新建公办幼儿园5所、1所,改建3所,2012年新建4所,努力实现三年内每所乡镇拥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目标。2012年,全县学前一年毛入园率8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53%,县示范幼儿园、民族幼儿园被评为“市级一类园”、定远县被确定为安徽省 学前教育试点县。
2012年,发放农村义务教育经费7302.6万元、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125万元。完成23个、3.1万平方米校安工程建设。新建18所,新改扩建13所公办幼儿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被列为国家标准研究试点县。高考本科达线人数3219人,连续四年居滁州全市第一。
在1978年省和地区召开科学技术大会和1982年县召开科技成果表彰会上,全县受奖励135项,其中省级4项,地区级13项,县级127项;农业80项,工业23项,卫生27项,教育3项,财贸5项,其他6项;受表扬25项。
年,全县各行业在省级以上科技、学术报刊上发表文章113篇,其中医药卫生方面96篇,老中医蒋立基创造的“新加四妙汤”一方,被国家级《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收载。蒋 立基、蒋运祥、蒋运胜3人合写的《蒋立基运用紫芍一贯煎治妇科病经验》一文,获省自然科学学术论文三等奖,滁县地区优秀论文奖。
建国前,定远县内以中医为主,西医甚少。行医者大多私人开办药店诊所,也有的赶集摆摊、串乡行医。药品数
量、品种、医疗器械甚少。瘟疫猖獗,传染病连年不断,群众贫病交加。据历史记载:光绪末年,定远每年发生天花5100人左右,死亡1350人;麻疹15000人之多,死亡500人左右。民国24年(1935年)和35年,定远两次发生霍乱大流行,死人不计其数。全县人口平均寿命只有35岁左右,高达200‰以上。
建国后,县境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相继建立,实行。至1956年,全县开办中西医联合诊所58个,中西医人员319人。随后逐步发展以西医为主,以中医为辅。至1990年,全县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到528个,其中县属医疗卫生单位7个,区全民卫生院7个,乡镇集体性质卫生院54个,村级卫生室438个。卫生机构遍布城乡,医疗网点星罗棋布。从医疗预防到妇幼保健,从医政管理到药品监督,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医药卫生体系。
医疗设备不断完善。1949年,全县无一张病床。1990年,发展到1223张。建国初期,县卫生院仅有手术剪刀、镊子等简单医疗器械。1990年,乡卫生院大多有显微镜、少数有B型超声波诊断仪;区卫生院有手术包、超声波诊断仪、200毫安X光机等;县级医院有胃镜、激光治疗机、肺功能测定仪等先进医疗器械。卫生队伍不断壮大,全县有各类医务人员2893人,平均每1万人口中有卫生人员37名。
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建国初期 ,只能诊治一般的常见病,外科只能做一般小手术。以后不断分来一批批,同时选派部分人员去外地学习,医疗水平逐渐提高,许多疑难和危重疾病得到诊治,高难度手术达到省内县级医院较高水平。1990年,全县人口平均寿命69.75岁,婴儿死亡率下降为16.1‰。
2012年,定远县级综合改革顺利推进,在安徽全省率先实现基本药物零差率、诊察费调整和财政医保资金支付“三同步”。巩固完善基层医改成果,实现扩面提标,参合率达98.3%。县总医院和曲阳正式投入使用。
2012年,定远公共文化建设获安徽全省三类县第二名,在率先完成“三馆一院”建设。建成38个农家书屋和7个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工程,并全部免费开放,、池河镇综合文化站被评为省级“一级站”。送电影下乡6300余场,开展 文艺汇演、 摄影等文化活动近500场,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1个。
藕塘:据明嘉靖年间所修《》记载,东汉人令狐子伯流落藕塘,寄宿山上寺庙中。当地百姓
送衣送食,僧侣授其学业,子伯后官至楚国丞相,为感恩 藕塘父老重修庙宇,塑寺中所供(俗称黑奶奶)金身并立塔为志。四乡八里村民纷纷拜谒,祈祷人寿年丰、国泰民安,后来便渐渐形成了三月十五藕塘庙会,世人秉承遗风,相沿成俗至今。藕塘令狐山庙会至今已延续近2000年。2012年定远县委、县政府将其升格为民俗文化节。
池河美食文化节: 梅白鱼是池河流域特有的鱼种,鱼色如银,浆汁似奶,肉嫩味鲜,堪称鱼类一绝;每年的大量的鱼群从逆流而上到池河流域繁殖产卵生衍,遨游在池河水域,独特的池河水质盛产出闻名遐迩的梅白鱼。
能仁庙会:元朝末年,苏州民女和玉凤(即十三妹)投奔能仁地方义侠邓九公,劫富济贫,闻名天下。大明永乐九年,大殿重修,能仁寺成为远近香客进香拜佛的圣地。特别是二月初八这一天,方圆几十里的百姓,纷纷来到能仁寺烧香拜佛,敲锣打鼓、玩灯。是以商品交易、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
民间流传的 甚多,有维妙维肖的《》,有细吹细打的《》,有欢乐明快的《》,有行云流水的《溪流情》等。 打击乐方面有《小五番》《十八番》《》《兔子扒窝》等。每逢婚丧寿诞、逢年过节之际,爱好乐器的农民们或数人组班或数十人聚集,笙萧管笛,喇叭锣鼓,吹吹打打,热闹非凡。在锣鼓音乐中,以凉亭班子为优,他们除双套大鼓、大锣、大堂锣外,还配有20至30面手锣(又名哈叭狗),演奏时轻如良霄月夜,急似暴风骤雨,风格独特,是定远县民间器乐曲中的一朵奇葩。
其他还有花挑、、、、五马破曹等,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定远境内流行的曲种有 大鼓、 琴书、 评书、、革命歌等,但主要的是大鼓、琴书。
解放前,曲艺艺人没有固定演出场地,没有组织,各自拜师求艺。在农村集镇和庙会上设摊演唱,有时也到大的自然村庄或富裕人家说唱。解放初,县文化部门设立流动艺人管理组,管理曲艺队伍。1956年,县成立。
至1960年,曲艺协会会员由解放初期的30人发展到67人。每个会员发一枚金属会员证章和一张会员证书,按月缴纳会费,凭证在县内外流动演出。1964年至“文革”期间,曲艺协会被迫解散,曲艺艺人也遭到不公正待遇。1974年10月,又重新考核、批准69人恢复说唱活动。1978年10月恢复定远曲艺协会,对全县167名曲艺人员进行考核,择优吸收69名艺人入会。为加强管理,制定了新的《协会章程》和《演唱守则》。日,县文化局正式下文成立曲艺管理小组。80—90年代,农村曲艺活动逐渐减少,曲艺组织名存实亡。
定远曲艺艺人大部分识字不多,没有定型曲目,说唱内容较乱。为此,县文化馆曾帮助曲艺协会对《》、《》、《包公陈州放粮》、《》、《》等新、老书篇,进行加工、改编,并多次参加省、地曲艺会演。
定远曲艺分南北两大派,南派以李学圣为首,使用木质搭板,以大鼓为主。北派以王家珍为首,使用金属钢板,以琴书为主。较有影响的曲艺艺人有甘华福、 刘正先,后被调入省曲艺团工作。此外还有琴书艺人柏芳珊(女)、陶家英(女)、陈庆余(盲人),大鼓艺人庞玉芳等。庞玉芳熔南北两派大鼓艺术于一身,演唱时绘声绘色,在群众中影响很大。
(一) 鼓书即《》。演唱者一手执鼓槌,一手执搭板或,边槌,边打板,边唱,边说,夹唱夹叙,韵味很浓,十分动听。
(二)评词 说书者面前放一张条桌,桌上放一,以白话方式叙述故事,有声有色。
(三)琴书 一男一女两人合作,男人手操,女人一手执搭板,一手敲,有说有唱,有弹有敲。一般女的唱得多,音色甜美,娓娓动听,气氛热烈,节奏感很强,群众十分喜爱。
公园:公园、曲阳等、黎明湖滨湖公园、吴圩 蔷薇公园、 包青天廉政文化公园、炉桥淮溪公园等。
广场:、人民广场、广场、令狐山礼文化广场等。
其他:体育中心、定远文化馆、定远大剧院、银海广场、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老年活动中心、定远博物馆、定远城乡 、炉桥盐化规划馆等。
,又名嗟虞墩,位于定远县城南30公里的二龙乡潭村。墓系一较大土堆,椭圆形,顶分三半,底部直径约69米,高约29米,墓的北沿于1958年被挖掉一部分,墓上草被称为美人草。墓前有一石碑,碑文为“之墓”,横批为“巾帼千秋”,对联为“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姬耶安在独留青冢伴黄昏。”
藕塘烈士陵园
位于定远县东南30公里的皇甫山西麓的。抗战时期,这是淮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陵园内有藕塘、和藕塘。藕塘革命纪念馆主要陈列 抗日战争时期在藕塘地区革命活动的史料,皖东军民与日军浴血奋战的历史照片、实物,为革命牺牲和作出贡献的著名烈士遗像、遗物及《烈士英名录》,记载了1万多名为国捐躯的先烈英名和可歌可泣的事迹。 藕塘烈士陵园和中原局旧址被列入中国100家红色经典景区。
1956年6月与2001年6月,陵园两次被安徽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委、市政府命名为“滁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陵园于1980年正式对外开放,多次接待省市领导以及新四军老战士来园瞻仰和凭吊先烈。2004年10月,烈士陵园被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省级国防教育基地。
令狐山旅游风景区位于定远县 藕塘镇东南的皇甫山西麓,东依将军峰、西接东园民居、面连营盘山、北滨,与藕塘老街隔水相望。总面积3300亩,海拔94米,,分为四个景区:清流湖景区,塔山景区,南苑景区,东湖景区。集湖光山色、流水、花卉、果林等自然景观为一体,融
宝塔、寺庙、诗词瀚墨和现代建筑等人文景观于一身的多功能生态型的 。相传汉代,令狐山上就建有寺庙;唐宗相继增建子伯祠、、庙宇辉弘、香火颇盛。千百年来,农历每年三月十五,(俗称黑奶奶)神座前,络绎不绝的八方香客,顶礼膜拜。东汉楚相令狐子伯,少年避难读书于此,其称相后为酬谢藕塘父老和僧人教养之恩,于庙后山巅兴建,名曰“”,后人为怀念子伯而易名“令狐塔”。景色宜人的环境,令许多文人墨客驻足留连,呤诗作赋。
朗峰湖()位于 藕塘镇南3公里处,躺在的崇山峻岭之间,群山环抱,碧波荡漾,湖水清澈,风光潋滟,周围松树四季长青。雨过天晴,绿水、青山、蓝空浑然一体,澄目彤红,如画山水,赏心悦目。由于水域蜿蜒,环境优美,朗峰水库被称为朗峰湖。有诗赞曰:贡酒盈觥置绿丛,漪苍峦翠接蓝空。三千晶伞烟中乱,雨霁瑶池澄日红。被人誉为“皖东一片净土”和“皖东深藏的一颗明珠”。
位于定城西部,景区内地势起伏,河湖交错,自然形成了“五洲三岛”景观。景区内树木葱葱,环境优美。2006年10月,投资约800万元重建花园湖公园。 公花园湖景区内还有定远名人馆、定远 博物馆等景点,系统展现了定远文化和历史。花园湖公园景区交通便利,是皖东乃至全省县城所在地少有的区。
位于城南,景区为自然形成的湖泊,湖泊面积上千亩。因近年城市的迅速发展被吸收为市内景观区,建有绕黎明湖南北生态走廊,更有景观台、沙滩、游乐场等等,是市民周末游玩的好去处。
城东新区生态公园
位于位于定远城东新区中心位置,已经完全建成并对外开放。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约合4500亩),公园主要包括曲阳、包青天廉政文化公园、体育中心、滨水休闲带等市政公共设施
清《》载:“ 中九华寺,位于定远县城西北六十里的五峰山麓, 霸王别姬处。”中九华寺,又名五峰禅
院,系南北朝时宗本僧修建。因毁于兵燹,宋时重建。 明朝诗人王哀登中九华寺时题诗一首:“偶经栖佛地,碧草冷云峰,梵宇清尘虑,龙宫起拜容,拈花初见月,隔水忽闻钟。独坐山房静,潜风度竹松。”
现中九华胜地有一高2.4米,宽0.8米的青石碑。据考察, 中九华寺, 是阴陵古城周围诸多庙群中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一座古刹。寺前有“灵润殿”,寺后有“霸王寨”,与霸王寨隔水相望的有“祠”,相传当年项羽垓下败逃,渡淮后驻于此。寺左侧有,山腰有明泉、楚泉、汉泉、。泉溪突突,清澈见底,大旱不涸。
金山滴水寺
金山滴水寺庙位于定远县西卅店镇青山村深处,始建于 南北朝时期。该寺与凤阳禅窟寺,定远莫邪寺等齐
名,系中九华系列文化中心之一。金山滴水寺遗址所在地海拔100—400米,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并且有山泉、水库,山青水秀,周边山体相连,原生植被保护较为完整。千百年来,香火旺盛。
定远红石峡
定远县 境内有一座山叫 ,又名大横山,山高海拔234米。其山东南处有一处特殊地貌——“丹霞地
貌”,面积约2平方公里。定远“ ”为华东地区少有、安徽独一无二,整片地貌形状各异,如黄山的72峰。色泽呈赭红色,结构非土非砂亦非岩石,又似乎兼而有之。有的地方因长年风吹日晒,显得板结、坚硬,叩之有声;有的地段被岁月的凿刀雕刻成某些物体形状。愈往上攀,沟壁愈松软。每有山洪冲击,山体还会继续垮塌、剥落,使“红沙沟”向前向上伸延。山坡的另一面剥脱了所有的植被,敞露出丹红色的山体,充满了野性和粗犷之姿,犹如“赤壁”。
位于定远县西部,东距县城45公里。炉桥镇历史悠久。自秦汉前就是冶水之滨人口密集的一大聚落,因
冶水所经,故日:“冶溪”。汉末 曹操兵进东吴,曾在此地建百余炉铸造兵器,因炉旁有桥,故名“百炉桥”,后简称炉桥,该镇古乃形胜之地,离山障于左,冶水(窑河古名)环于右,重冈屏于前,长淮襟于后。地处要冲,水陆交通,曾为和古代商贾巨埠,素有“小南京”之称。前清时有福建、山西、新安、徽州等会馆,众商云集,市井繁荣。风景尢以“重桥月夜”、“淮浦归帆”、“凤领晴岚”、“西郊柳浪”等著称。炉桥镇建制至今约1800年多年历史。
现任常委,国务院总理:
原国家轻工业部部长: 宋季文
科学技术部党组书记、常务副部长,副总指挥、 副总指挥:
原陆军集团军24军军长,中将: 姚保钱
原国防部外事,国防军事观察家和评论家,少将: 张邦栋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司令部副参谋长,少将:
、 教授,全军英模代表,少将:凌永 顺
中国最早的两名宇航员之一, 航天英雄杨利伟的教练:
司令员,少将:
院长,少将:李忠富
、、研究员:
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主任,教授、:
院长: 方维海
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医学院教授,国际著名皮肤病研究专家:谢永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原副会长: 蒋永敬
新华社副总编辑,新华网: 杨庆兵
澳大利亚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澳大利亚北京总会常务理事:余俊武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演员:
著名军旅画家,中国美术家交流协会副主席,: 李志松
东吴名将:
南宋名相:
《》神机军师:
元末起义军首领:
明朝抗倭英雄:
明初重要将领:
明朝开国功臣丞相:
明初大将:
明初大将:
明初丞相:
词条标签:
合作编辑者:
搜狗百科词条内容由用户共同创建和维护,不代表搜狗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医学、法律、投资理财等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点击编辑词条,进入编辑页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微滁州审车委托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