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买工人房现开封市2016棚户区改造造房子该归谁

ORIGINAL NEWS
A股持续暴跌让富豪们损失惨重。其中,蓝思科技董事长周群飞是所有中国亿万富豪中财富缩水最多的,身家蒸发逾424亿元。 6月中国内地以及香港地区的富豪总净值损失超过340亿美元...“坎坎”都是泪!农民工买房助楼市去库存成笑话?
[892]人参与
房地产去库存,政府关心,百姓也关心,是个热门话题。2015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房地产库存。多数农民工的收入水平、购买能力人所共知,他们能承担起这一经济重任吗?当前房地产库存严重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这一群体的农民工能否抛弃传统观念转而留在工作地买房呢?农民工市民化对于房地产去库存来说,究竟是“救命稻草”,还是仅仅是“软柿子”?
库存压力高达21亿O 政府“撮合”农民工买房救市
农民工买房成房地产去库存着力点
  我们平常可以看到,与一线城市楼市火爆不同的是三四线城市仍处于库存高压之下。目前,大量的库存已经成为阻碍房地产投资增长的主要原因。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0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86亿平方米。中国社科院的报告认为,全国商品房过剩总库存高达21亿平方米,仅消化现房库存就需要23至24个月。可见大量的住宅商品房挤压下,楼市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失衡。    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明确提到,要化解房地产库存,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扩大有效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此次会议明确提到要求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另一方面,这几年政府也在不断提及城镇化、农民工落户、农民工购房补贴等一系列助力政策。或许真的把农民工买房作为房地产去库存的着力点。此外,我国每年农民工为主的新市民购房需求为4.6亿O,而2015年前11个月全国商品住宅待售面积4.4亿平米,商品房的供应量与购房者的需求是对等的。所以,面对供过于求的楼市环境,房企似乎也把去化的重大潜力押在新型城镇化上。  然而,根据最新的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我国外出农民工中,有28.3%居住在单位宿舍,还有17.2%的农民工居住在工地工棚和生产经营场所,与他人合租及独立租赁住房的占18.5%和18.2%,而在务工地购买商品住房的农民工只占1%。可见,绝大多数农民工的居住首选便是成本较低的形式,要想拉动这部分群体绝非易事。      
农民工购房压力比动力大 “痛点”真痛!
阻碍农民在城市安家的种种&痛点&
  对于政府发动农民工为房地产去库存政策来看,是否缘于中国&天量&的农民工与房地产库存的&天量&相对等。在城市购房需求逐渐饱和的市场环境下,城镇化带来的&新市民&顺其自然成为政府及开发商眼中新的购房圈层。但是,农民工自身的观念、工资以及需求等一些&痛点&往往会阻碍&理想的设想&。    当前,这一政策最大的争议莫过于农民工是否具有购买商品房的能力。对于农民工从业的主要流向趋势来说,去往一二线城市的最多,其次才是三四线城市,而一二线城市在2014年商品房均价在12633元/O,从而实现让农民工在就业地买房可能性极小。往后退一步,即使是在三四线城市的农民工要买房也是困难的。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4年我国农民工的年平均工资为34368元,而城市住宅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平方米5933元,远超农民工每个月工资平均值的2倍。对于靠体力劳动工作的他们来说,不吃不喝或许也要积蓄多年才能买下钟意的房子。    除了农民工的收入水平与房地产消费水平不对等的情况外,另一制约&痛点&莫过于是观念问题。虽然城市具备完善的配套、便利的设施、丰富的娱乐&能够吸引农民工留在城里打工,但是却无法真正融入成为城市一份子。缘由一在于&落叶归根&观念的影响,如今,大多数农民工会选择离开家乡外出打工,莫非是想获得更为优厚的收入,而最终这部分收入还是会投入到熟悉的家乡中,用于自建房或者务农。缘由二在于部分城市人还是带着有色眼镜去打量这个群体,虽然,绝大部分人还是认同农民工在为城市建设上付出的努力,但是部分农民工的言谈举止、衣着打扮,似乎和这座所谓的文明城市格格不入。    另一个&痛点&莫过于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基本需求。其一便是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落户的问题,落不了户自然无法享受城市的各种公共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民进城落户的意愿。其二便是农民工进城购房的资金问题,公积金以及贷款对于购房占据一定的重要性,而当前务工人员缺乏机制保障以及相关指导也将限制这一政策的实际效果。  
购房门槛逐步降低 农民工或成新一代“房奴”?
政府一系列政策能否&挽留&农民工
  &痛点&那么多,为了吸引他们进城买房似乎是难上加难,但是政府部门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丝可以去库存的机会。自2015年以来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楼市政策,包括5次降息降准、下调商业贷款首付比例、公积金政策调整、全面放开二孩等。特别是2015年初刚送审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修订稿中拟规定,除了单位及职工外,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也可以由个人缴存住房公积金,并享有提取、贷款等权益。如果农民工也可以通过公积金贷款买房,这购房门槛着实降低不少呢!而此次&农民工市民化&政策,从中央引导来说,通过一系列落户口、降首付、降利率、返税收、促简政等政策的&诱惑&,不仅为农民工进城就业创造机会,同时也吸引其安家落户提供了更多机遇。    作为三四线城市的泉州,面对巨大的库存压力早已积极行动起来。其中,汇聚最多外来务工人员的晋江一马当先陆续推出一系列针对外来人口落户、教育、购房补贴、医疗、文化等政策,让他们和本地人享有同等待遇。首先便是不断降低落户门槛,外来人口也可以通过&购房、投资经商、人才引进、院校毕业、常住人口、先进模范&六种途径落户,从根本上实现外来工成为&本地人&。其次,晋江于2016年初推出&购房补贴&政策,给予个人购买商品住房适度的财政补贴,最高可获2.5%财政补贴,从经济上解决购房难题。最后,便是从子女的教育问题入手。自2015年末至2016年初晋江教育配套迎来了大爆发!如泉州五中、泉州实验中学的入驻无疑增强晋江的教育实力。看来,各层政府及开发商已把农民工当做&救市稻草&,使出浑身解数希望牢牢抓住这部分潜在购房者。    然而,我们要思考的是,不管是户籍制度的改革、公积金政策的推进,还是地方政府给的农民相应补贴,这些对于农民工购房真的起到实质性的帮助了吗?有条件买房的农民群体,大多数已经购房了,剩下的农民群体,面对高昂的房价望尘莫及,买不起还是不会买。要知道&农民工市民化&政策改变的不仅仅是一个称呼,更是他们的生存方式。在老家的生存成本远远低于城市生活成本,农民工是否会愿意进城买房?一大堆根深蒂固的生活习性也是阻扰农民工进城买房的主要因素。所以,当库存无限大的时候,希望通过农民工来解救,可能性有多大?          
房地产作为国家的支柱,调整不可能一步到位,将价格降下来,这是逐步推进的过程。很多农民工在自己家里都有自建房,考虑到经济因素,通常会选择租房而不是买房。政府将房地产去库存寄托在农民工这一新群体上面,更多的是需要适应市场规律,找到新的平衡点!
购房百宝箱,您身边的买房帮手
扫描二维码,用微信看今日话题游客 您好,欢迎进入新浪地产网!
新型城镇化中如何实现农民工住房保障
&&《国家新型城镇化 (年)》已于3月18日正式发布,3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举办专题新闻发布会,邀请多位政府高层介绍《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年)》基本情况。在诸多发言内容中,很多门户网站都把住建部副部长齐骥的一句话&要为城市中常住农民提供住房保障&作为标题。《新型城镇化规划》原文中也有&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的专门表述。&&可见,现在社会公认,实现农民工在城市定居,是新型城镇化的最大挑战,而农民工的住房保障,又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最大困难所在。但大家都很好奇,究竟如何对农民工实现住房保障全覆盖,对农民工的住房保障要提供到什么样的程度。当前,连城镇户籍居民的住房保障,都还不能说做得十分到位,或者说城镇户籍居民的住房保障该怎么做、做到多少,都还有很多争议。现在再加上一个农民工的住房保障,更让社会高度关注和怀疑,政府是否有这样的财力,社会是否有这样的承受能力。这就需要回到住房保障的本质来思考。&&住房保障,是保障&住房权&。所谓住房保障,我把其理解为对&住房权&的保障。但住房权不是一个简单的生存权,更是发展权。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和供应体系建设的集体学习时候就指出,&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所谓发展权,在国际社会权利研究中广泛的意见是认为,政府是义务人,需要采取积极行动来主动实现公民这方面权利,归类于积极义务。早期很多国家认为,公民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保障和发展,不是公民自身天赋的权利,而是政府出于统治动机和维稳政策而附加带来的。但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认可,包括住房权在内的社会经济文化权利,是公民的天赋权利,也是可落实、可执行,政府对实现住房权负有积极义务。&&回到农民工住房保障这个问题上,对农民工提供住房保障,即是保障农民工在城市发展的权利。城市建设,基于广大农民工的鼎力参与;城市繁荣,也需要农民工的参与。&&住房保障,不是无限责任,而是有限责任。住房保障中需要强调政府的主体地位与责任,但这并不是说政府对居民住房承担无限责任。与其他领域的社会保障机制一样,在住房领域的保障方面也要十分注意防范&福利陷阱&。也就是说,对于住房保障,政府承担的是救济责任,只有在个人无法依靠自身力量从解决住房问题、影响到其生存权和发展权的时候才应该出面干预。&&依照这个原则,我们可以划清政府与市场在住房提供中的边界。当个人依靠自身力量从市场就可以满足基本住房需要的时候,政府的责任是保障市场合理秩序;只有在面临无法靠自身能力克服的住房困难时,才有必要政府直接介入提供紧急救济,为其生存和发展提供帮助。&&当然,在实务操作中,对农民工提供住房保障,过多或过少,都会引发很大的社会矛盾。很多地方政府害怕给农民工提供住房保障,因为害怕在本地形成所谓的 &福利洼地&,吸引过多本不希望来的人口。&&这方面需要与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所提出的户籍改革联动起来。具体而言,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所提出的居住证制度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尝试户籍积分制和社会保障卡的配套提供。&&户籍积分制是指农民工及城市间迁移人口等外来流动人口,随着就业年限、居住年限、城镇参保年限和对当地贡献的增长而不断增加对当地公共服务和公共福利的进入权限,直至获得落户资格,享受与本地户籍人口完全一样的公共服务。&&而社会保障卡则可以全国流通和携带,保障流动人口在每个地方都能得到最基本的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但同时又避免流动人口在不同地区享受多份、或重复享受公共福利补贴。社会保障卡可享受的公共福利,分为全国一致的基本福利和地方性附加福利。基本公共福利的费用应该从中央财政出,以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而地方附加福利则来自地方财政,作用是锦上添花,也是地方政府针对性吸引人才的手段。&&积分制和社会保障卡相互配套,保基本,可增长,这样既可以逐步替代现有的户籍制度,真正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也消除了地方政府害怕出现&福利洼地&的担忧。作为配套,要采取措施,有效激励地方政府扩大吸收外来流动人口的市民化,对地方政府城镇化指标的考核,要从以常住人口为基准走向以实际享有市民待遇的人口为基准,最后以户籍人口为标准。所以此次《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首次提出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两个指标,也明确提出了&探索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都有这方面的用意。&&具体到农民工的住房保障,也是同样原理。一方面,要通过加快《城镇住房保障条例》的制定和颁布,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出发点,明晰全国城镇范围内总体一致的基本住房保障标准,同时明确政府相应的责任;另一方面,也要充分明白,实施住房保障的出发点到底是什么。&&仔细想一想,我们在社会问题中所的住房,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四面砖墙加天花板和的建筑本身,而是在一个特定城市中生活的落脚点和寻求城市发展机会的根据地。购房者为住房所支付的费用,包括三部分:一部分是建筑成本,一部分是公共服务成本,第三部分是房产的增值预期贴现。租房人则只支付前两部分。农民工之所以会发生住房保障危机,往往不在于他们支付不起对建筑成本的对价,而主要在他们的收入或者说生产力,无法支付对城市高昂公共服务成本的对价。为此,需要在对农民工提供住房时候,对依托住房上面的公共服务与公共福利进行合理分解。&&一部分人人都应该享受的最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需要补贴的,主要是中央政府来补贴,如最基本的建筑安全、人身安全、消防安全、免除流行疾病、清洁用水、最小空间、子女对普通学校的就近入学机会等,以达到基本的住房保障水准。可以有多种灵活方式。&&另一部分公共服务,如交通便捷性、商场、公园、绿化、子女对较好学区的就近入学机会等,则是可以暂时延后的。等其收入随着在城市居住时间积累增长而提高了支付能力后逐步加以提供,或者等其显示出技能和生产力的提高而给予定向补贴。&&总体上,解决农民工的住房保障,需要农民工个人、用人单位、政府和社会四方合力,尽量采用市场化机制。但无论如何,政府一定程度的财政补贴不可避免。而政府自身关键要认识到,这种公共补贴是一种社会投资,会加速农民工自身人力资本的积累,也保障社会和谐,促进社会繁荣,具有很强的外部收益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要在2020年前实现1亿左右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而预计2020年农民工及其家属的总量会达到3亿多。解决1亿人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占到三分之一,如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在国新办城镇化规划专题新闻会上所说,&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而全面解决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挑战,意义重大,需要基于公平正义和国家长远战略的顶层,更需要基于地方实际的多种模式创新。
关键词:&&
市场动态相关的智库下载
市场动态相关的社区论坛
我要说两句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1.中年职工奔波在单位和家庭之间,担心抽不出时间接送孩子;青年自领穿行在拥挤的地铁里,发愁买不起房子;大学生害怕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甘愿接受“零工资”的试用;老人们念叨退休待遇不能兑现、看病难上加难;公务员抱怨钱包瘪、压力大;农民害怕化肥涨价,粮价偏低;私企老板唯恐政策变动,眼下的生意不可为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焦虑不再是“弱势群体”的专利,而渐成一种普遍心态。在许多人看来,身边往往危机四伏,总有原因让人感到不安。
所谓社会焦虑,主要是指社会成员当中普遍存在着的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现在,社会焦虑几乎覆盖了所有人群。无论是人数最多的工人群体、农民群体,还是处境相对来说比较好的干部群体、企业家群体;无论是东部地区的居民,还是西部地区的居民,都有焦虑不安、浮躁不定的情绪。这种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少见的。
大量社会调查显示,民众关注的主要问题多集中在同民众日常生活有直接关系的部分,如就业难问题、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社会保障滞后、教育问题、住房问题,等等。而被人们比喻成“新的三座大山”亦即“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的问题更是对工薪阶层和农民阶层的基本生存状态和发展前景造成了十分广泛的不利影响。
人们越来越富,但焦虑却越来越多,乃至成为一种社会普遍情绪。表面来看,这是种矛盾,其实不难理解。管理学中最基本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求总是在低层次需求得以满意的基础上向高层次发展。当绝大部分人整天都为生计发愁时,他们对爱、对被尊重、对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求自然无暇顾及。
渴望且能得之,则不成为焦虑;渴望而不可得或者很难得,才会成为焦虑。当焦虑成为普遍的社会心态,其折射出的实是社会保障的不足。为什么会有就业焦虑?并非我们都处在失业之中,但今天拥有工作并不代表我们可以长期拥有工作。如果我们失业,能否迅速再就业,我们不得而知。为什么会有财富焦虑?也并不是我们都食不果腹,但面对财富悬殊,那早已解决了温饱的财富却又似乎微不足道……
2.从心理学上说,适当的焦虑,不但不是坏事,还是一种发展动力。可当焦虑情绪成为普遍性、大范围、多行业的社会化情绪,甚至上升到了社会焦虑症的程度,就应该是“有尊严的发展”缺位了。
什么是“有尊严的发展”?温总理对尊严感进行过详细解释:“第一,无论是什么人在法律面前,都享有平等。第二,国家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第三,要给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让他们的聪明才智竞相迸发。”说自了,就是平等的权利、应有的物质和精神保障、良好的发展机会。
我国这些年的发展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可在“有尊严的发展”落实方面,仍有不足。比如,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引起不满,“我爸是李刚”之类的特权无所不在、无孔不入,某些人的“赢者通吃”“霸王情结”的思维达到了肆无忌惮的程度,剥夺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公平感和公平信仰。在特权面前,人人都是弱势群体,焦虑就会产生很多。
再如,社会保障不足,除了公务员能够享受丰厚的医疗和社会养老保障外,不仅普通民众,就连不少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问题也都被推向了社会。“看不起病”“养老钱不够体面”,甚至没有养老钱,仍是很多人面临的无奈现实。人们常有后顾之忧,自然就想多挣钱,多干活儿,年纪轻轻就不得不为退休的事情考虑,增加焦虑心理。
总之,长期以来,虽然注重均衡、注重公平的科学发展观一直是各级政府的基本指导思想,但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经济建设“一手硬”、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一手软”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过分强化经济行为,政府应该承担的其他职能,如社会管理职能、精神发展等,所能占用的精力和时间就很有限,而政府应该坚守的人本职能、服务本位思想也渐渐被淡化和忽略。
3.在计划经济时期,城镇职工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单位”中,单位发放工资,提供住房、医疗、养老等保障,赋予人们基本的“安全感”。在转型期,社会结构剧烈变革,原先由单位提供的“保护壳”被打碎了,新的“安全阀”又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人们心里埋下了焦虑的“种子”,面对就业压力和失业风险,变得焦躁不安。
1998年至2000年,国有企业共产生下岗职工2100多万人,波及数千万家庭,且主要集中在煤炭、纺织、机械、军工等困难行业。其造成的影响一直延续到本世纪初,有些问题至今仍在消化。
与此同时,1994年起,我国逐步改变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由国家统分翻市场化就业转变,提倡“自主择业”“灵活就业”。进入新世纪,各地大学继续扩招,毕业生人数猛增,“就业难”从下岗职工向大学生群体迅速蔓延,就业焦虑从“40、50”人群向“80后”“90后”人群迅速扩散。市场经济充满了诱惑,也充满了风险。目前,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完善,尚缺乏牢靠的“社会安全网”。比如,失业救助、医疗保险、社会养老等基本保障制度还未真正健全。在一定程度上讲,“灵活就业”也是“高风险就业”的代名词。一旦失去了“单位”的保护,人们难免出现无所适从的心理状态,难免产生无法回避的焦虑。
4.户口一度是身份的直接标签:没有城镇户口,就没有粮票、布票、油票,就无法在城市生活。改革开放30余年,户口已不再承载粮油功能,但是户口的附加值依然存在。在北京等一些大城市,没有户口,生活并不轻松:
住房——高房价下,很多地方出台了住房保障措施,但是,外地户口人员多被排除在外。而保障房与商品房的差别至少在数十万、百万元以上。再加上住房、汽车限购政策的出台。如果没有当地户口,兜里揣着钱,也难以买房、买车。
教育——尽管不少城市对非本市户籍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有所松动,但是户口仍承载着较大的教育功能。比如,在北京没有户口就难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不用说小学、中学,单清华、北大等在京的招生指标就只能让外地人羡慕。
社保——按照规定,用人单位要为员工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尽管养老保险关系异地转接制度已经建立,但由于社保待遇存在地域差异,不同户籍的社保待遇并没有实现均等化。
改革开放打破了旧的城乡结构,人口快速向中心城市、经济发达地区流动。表面看,原来的城乡分割、户籍分割不明显了,然而,由于缺乏完整的体制保障,改变城乡对立、户籍限制的任务依然艰巨。在同一座城市中,户口不同可能会造成用工壁垒、社保差异、待遇悬殊等诸多问题。由此带来的“人群排斥”,已经给社会留下深创剧痛,并在事实上形成了新的人群“隔离”。
应当承认,近年来,各地正采取措施,努力将公共服务覆盖到更多包括农民工群体的外来人口,可是,无论是蓝印户口,还是“绿卡”、居住证,都没有实现真正的同城待遇;无论是“新东莞人‘新深圳人”,还是“新苏州人”,这些称呼还是给不同人群贴上不同的标签,人群“排斥”现象并未从根本上改变。
我国已有2亿多农民工进入了城市,其中1亿多人常年在城市生活,其人口规模几乎相当于两个法国的人口总和。今后,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还会有更多人口涌进城市,其二代子女以至三代、四代等都会长期在城市扎根。在一些大城市,外地人口也会越来越多,人口的跨城市、跨区域流动将更加频繁。不从根本上解决外地人(包括农民工)的同城待遇问题,就无法根除他们心中的焦虑。
5.改革开放之初,人们秉承着劳动致富的信念,社会也给勤奋守法的人创造了致富机会。今天,财富积累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从“劳动致富”向“财富致富”“资本致富”转变。其中,住房已经成为拉大财富差距的重要因素。
浙江大学日前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经过l0多年的住房市场化改革,住房已成为五成以上家庭最重要的财产组成。一些拥有较大住房或者多套住房的家庭,财富得到巨大增值,而住房较少或尚未购买自有住房的家庭,财富差距被持续拉大。这种差距根本无法通过工资收入增长得到弥补,由此一些人产生了强烈的失衡感、“被落下”感。
更加令人担忧的是,由于转型期社会财富分配机制尚不健全,财富分配向政府、垄断行业、发达地区倾斜的趋势未从根本上扭转,人们的工资收入水平也在拉大。
有分析测算,如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超过3倍,行业收入差距超过l0倍,地区之间的差距在2倍以上;基尼系数在2002年首次突破0.4的国际警戒线之后,目前已超过0.5的红线。
高房价、高物价、高生活成本,短短l0余年,人们的财富差距就由万元级、几十万元级转向千万元级。在很多人看来,如果没有“背景”,缺少资本,生“错”地方,干“错”行业,抓不到机会,即使通过自我不断地努力,也无法实现个人的既定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的心态怎么会平和?
6.正像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的: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
中国的改革正处在一个不断深化的时期。这种不断深化的改革意味着以往的利益结构要发生全方位和大幅度的调整,我国要重构新的利益格局。换言之,许多群体和大量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要重新洗牌。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30年间,一方面一个暴富的高收人群体和一个生活状态相对比较舒适的中等收入群体迅速崛起,另一方面则形成了一个生活贫困的低收人群体。社会成员社会经济利益地位的急速变化,往往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双重示范效应,进而对许多人形成了大面积的压力。再者,改革开放以来,同经济发展相比,社会发展明显滞后,民生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社会保障制度明显缺位。不少社会成员在失去了习以为常的单位福利和单位保障之后,却没有被纳入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当中。这些人由于缺少基本生存保障的“兜底”,对未来可能形成的不利处境产生了更大程度的担忧甚至是恐慌。
现代化的发展既给人类社会提供了无数的机会,但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制造了无数的社会风险。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能量的空前积累以及社会的日益复杂化,特别是全球化进程和信息化进程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不断扩散的不确定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共同体,其构成因素和变数之复杂,恐怕也是全世界之最。中国经济和社会在未来还会遇到哪些不可预期的风险因素,现在很难判定。显然,社会风险因素的增加,势必会给中国的发展和民众的基本生存状况带来危机,进而加重了社会焦虑。
在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由于种种原因,为数众多的社会成员丢失了信仰。在这样的情形下,中国现阶段许多社会成员的心灵或心宅往往缺少一种坚守和定力。进一步看,由于心灵或心宅缺少坚守和定力,不少社会成员在面对大量诱惑尤其是经济利益诱惑时,其行为往往缺少坚定的信念、长远的目标取向和执著的精神,难免随波逐流,飘忽不定,心里很不踏实,进而容易陷入某种焦虑不安的状态当中。更重要的是,由于心灵缺少坚守和定力,人们的行为一旦受挫,其抗挫折、抗打击能力必定十分有限,这就会不断加重人们的失落心理,进而深陷社会焦虑当中难以自拔。
社会焦虑现象其实还反映了在中国现阶段,民众对基础民生问题、对于未来美好并且是否合意的生活表现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重视。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形成以及以人为本基本理念的深人人心,催生了社会成员个性意识、财产意识和维权意识的觉醒,同时又使人们十分看重自身的经济利益问题,于是,这就造成一种普遍的现实感,使社会成员注重现实的日常生活,注重现实生活的质量问题,而摒弃以往禁欲主义以及如乌托邦式过于理想化的行为取向。但是,民生问题在改革开放以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至于出现严重欠账的情形,而且改革开放以后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相关部门过于追求GDP,过于重视经济发展而轻视了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凡此种种,致使民生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
7.社会焦虑现象尽管从某个角度看会激发社会成员的某种动力,但从总体上看,其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社会焦虑现象会促成或加重一系列社会问题。对此,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来理解:其一,社会焦虑现象会使社会成员发生不同程度的非理性行为。比如,当社会焦虑现象盛行时,人们对于长期行为往往是不感兴趣的,相反却会热衷于短期行为,容易形成从众行为和越轨行为等。进一步看,这样一些非理性行为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其二,社会焦虑现象会不同程度地降低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客观来看,同改革开放以前相比,大多数社会成员目前的“绝对”生活水准已经高出一个数量级。但是,由于社会焦虑现象的存在,一部分社会成员往往无暇作出理性的判断,而热衷于同身边更高水准者相比,甚至同全社会当中那些公认的生活水准很高者相比,因而对自已的生活现状不够满意,并且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对社会的不满心理。其三,社会焦虑现象会加重人们对于社会矛盾的不满情绪。有些社会矛盾问题存在着,但可能没有那么严重,但如果人们普遍存在着一种焦虑,同时再夹杂着一些不公平
的心理感受,就容易把本来不是很严重的矛盾问题看得十分严重,容易迁怒于他人他事,进而会加重某些社会矛盾。
8.尽管中国现阶段面临着诸多的社会矛盾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但也不必过于担忧,以至于失去信心。纵观现代化建设比较成功的国家和地区,在同等发展阶段都曾遇到过类似的矛盾问题,同时也都成功地解决了这些矛盾问题。
我们不能回避而是应当积极主动有效地应对并化解社会矛盾。从治本的角度看,应当特别注重从源头上着眼,也就是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的那样,“推进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比如,国务院加快了供地的进度,保证保障房用地;为了抑制通胀,央行加息、收紧贷款、上浮利率种种政策接踵而至……
总之,只有正视矛盾,解决矛盾,才能减少社会焦虑,才能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增加社会的和谐因素。
9.中国应对社会矛盾问题有其独特优势。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使得民众的生活水准不断提高,这就为社会安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支持;法治社会的逐渐形成,使得社会成员在解决社会矛盾问题时逐渐地能够有章可循;近年来,以人为本理念、和谐社会理论以及改善民生政策取向的形成和实践,更是直接有效地解决或缓解了许多社会矛盾问题。
同其他国家和地区同期发展阶段相比,中国社会也具有一些应对社会矛盾问题的独特优势。这些独特优势,尽管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技术层面上的优势,但是如果得以充分开发,将会有助于不少社会矛盾问题的解决或至少是缓解。而这样一些独特的优势,却常常被人们忽略或重视不够。中国人期待稳定,甚至有外国人也发现,社会稳定几乎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情结;中国人有强大的举国动员能力,一些由自然灾难所引发的公共危机,往往会激化社会矛盾,并最终演变成为大规模社会冲突的导火索,:谳中国所具有的强大的举国动员体制和能力,恰恰能够有效地化解类似的公共危机,有效地防止其演化成大规模的社会冲突;中国人一直极为注重现实生活,具有一种明显的务实精神;中华民族源于多个民族,是多个民族融合而成的,这就使得中华民族含有多个民族的基因,具有一种平和宽容的精神;中国人对于家人几乎是负有无限责任,客观上这有利于社会矛盾问题的缓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社会矛盾问题的加剧。
10.中国正处在一个急剧转型的时期。在这样一个时期,要想彻底消除社会焦虑现象是不现实的,但是,缓解社会焦虑现象则是能够做到的。就缓解社会焦虑现象而言,至少需要建立一个初级的民生保障体系。我们现在提建立一个高级的或中级的民生保障体系还不够现实,但是提建立一个初级的民生保障体系是现实可行的。初级民生保障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低水准、广覆盖、有实效。其基本内容是:初步做到“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建立初级民生保障体系,可以让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有一个基本的生存底线。对未来也可以有一个大致的预期。如是,则能够有效地缓解社会焦虑现象。
另外,还要尽可能地实现充分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这是一个公认的道理。充分就业应当是社会的优先目标。充分就业,是指任何一位愿意参加工作、具有必要能力且年龄合适的社会成员都应当获得一个有经济报酬的职位。在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获得一个职位,对于社会成员来说,就意味着拥有了相对稳定的经济收入,意味着拥有了一个可预期的发展平台,意味着能够进行一些必要的、平等的社会活动。可见,充分就业是缓解社会焦虑现象的必要条件。
(一)“给定资料1”画线部分写道:“为什么会有财富焦虑?也并不是我们都食不果腹,但面对财富悬殊,那早已解决了温饱的财富却又似乎微
不足道……”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分)
(二)社会焦虑是由于社会矛盾导致的,总结给定资料中谈到的社会焦虑现象都有哪些,并分析指出它们背后折射出了什么样的社会矛盾,这些
社会矛盾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0分)
要求:内容具体,表述清晰。不超过400字。
(三)请参考给定资料,围绕“社会焦虑”这个主题,目选角度,自写题目,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
(2)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3)语言表达流畅,逻辑性强;
(4)字数在1000字左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棚户区改造补偿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