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一分钱价格回收价格表钱

红芯:“我们没了,对中国也是损失”
仅隔了一天,喜事办成了丧事。
来源|AI财经社
作者|牛耕 吴晓宇 王恩群
“那就是陈本峰。”有人大喊了一声。
在记者被赶出红芯大门之际,一个穿灰色T恤的男人擦肩而过。他拖着行李箱,脸上还有淡定的笑容。
堵在门口的记者炸了锅。几分钟前,他们刚被红芯从会议室里赶出来,一路护送到门口,不准拍照,不准采访员工。有人一肚子气,耗了一下午却空手而归。甚至有户外行业的记者也闻风赶到。
8月16日,红芯浏览器被爆出使用了Google Chrome浏览器的内核,它一直标榜是中国首个自主创新智能浏览器内核,而在一天之前,刚宣布完成2.5亿元的C轮融资。互联网瞬间沸腾了,下一个“汉芯”似乎近在咫尺。
政府和企业采购IT软件,最怕留有后门。红芯则有一长串吓人的客户名单:国资委、中车集团、中远海运、比亚迪、中弘股份、亿利集团。它还刚拿到2.5亿元融资,投资机构中不乏达晨、IDG、晨兴等知名机构。
在它官网上,“打破破美国垄断,中国首个自主创新智能浏览器内核”赫然醒目。红芯内核也与Chrome的内核Blink、Safari的Webkit并列。只是浏览器的下载链接已经撤下。
AI财经社来到红芯总部。在采访完COO高婧后不久,其他媒体也火速赶来。但红芯决定不再接受任何采访,开门送客。创始人陈本峰在深圳、在上海,各种口风从不同接待人传出。随即,开头那一幕就这样发生了。
在门口一番僵持后,红芯员工终于放弃了“我们都是新人,不知道那是不是陈总”的说法,答应了采访要求。
“如果我们没了,对中国也是个损失”
与外界传言相似,他是个木讷的技术男。因为并未跟公司商讨好口径,说话经常被打断。但他坚称自己是个做技术的创业者,“每一分钱都是靠技术挣的”。
红芯与政府也没有特别的投资、采购关系。“如果能挺过这波,肯定踏踏实实做技术,再也不折腾这些了。”陈本峰这样说道。
对于陈本峰来说,他需要向媒体和公众的诸多质疑:红芯是不是假称“自主创新内核”,骗取国家采购?它又是不是下一个“汉芯”?
问:今天拆包发现,红芯浏览器用的是谷歌chrome的内核。可官网上写了“ 中国首个自主创新智能浏览器内核,打破美国垄断”,这是为什么?
答:我们从没有避讳,是基于chromium内核做的创新。如果我们避讳,我们就把文件名、图标、签名改了就完了嘛。这是很容易的事。
像浏览器,是很老的技术。即使谷歌和苹果从头写代码,也要写很多年。有前人的积累,我们就在开源的基础上做创新。这在行业内是很通用的事情。像chrome的内核,技术是基于safari的webkit,webkit又是基于别的内核。但谁也不会否认,chrome和safari是独立的浏览器。我们不会重复造轮子,创新也是基于前人。
问:你们的创新体现在哪?
答:我们有三个独特的功能:红芯隐遁、移动适配和私有DNS。这些创新都是基于chrome的内核做的创新。如果不了解chrome内核的上千万行代码,是做不到的。
就拿移动适配举例:很多企业的功能是基于PC开发的,很老,没有开发APP,也没提供接口。你要改,可能连PC端都宕机了。我们既不需要APP,也不需要API,就能在移动端上直接显示成移动端的样子,而不是把PC也页面直接压缩。
他们今天拆的压缩包,其实只是一个前端。要搭配管理后台才能使用。我们卖得是一整套方案,创新在管理后台才更会体现出来。
问:为什么提到“打破美国垄断”?
答:这个是说的私有DNS功能。你访问一个网站,要DNS查询吧。DNS就知道你上的每一个网站,什么时候访问OA,一清二楚。这有很大的隐私问题在里面。我们就能加密数据,做到DNS私有化。如果“打破美国垄断”这个说法让你感到不舒服,那我道歉,我们改。
问:有人说你们是新的“汉芯”,你们怎么看?
答:这个是老百姓对我们最大的误解。汉芯就是把标换了,申请国家基金,对民众来说不可饶恕。很多人觉得我们也一样,浏览器有什么可做的?360、腾讯也没怎么样。其实他们做的是消费级浏览器,我们是企业级的,还是有很多创新在里面。企业浏览器,我们做得非常深入。
你说我们没有创新,你就看市面上有没有别的浏览器,有我们的功能就好了嘛。没有,这就是我们创新的地方。
问:你们的名字“红芯”是中兴事件以后才改的吗?
答:我们从日,就像工商局提申请改了。直到今年2月才宣传这个事情。改是因为,原来叫“云适配”,但我们的服务不局限于适配了。你可以看我们公众号上的文字,宣传改名是在今年2月。我们内部,其实很早就把代号定为redcore,就是红芯。
问:有资料提到,你们“为国资委、中车集团、中远海运、比亚迪、中弘股份、亿利集团等数十家TOP级企业和大型政府机构提供服务”。你们从2016年才推出产品,开始商业化,是怎么这么快积累这些客户的?
答:我们赚到的每一分钱,都是基于技术。我们能实现上面说的三个功能,所以人家愿意买我们的产品。像国资委他们,不关心内核是不是chrome的,他们就关心功能。但他们确实知道,这是基于chrome的内核的。销售是完全市场化的行为。
问:投资呢?是否有国家的资本在里面?是怎么拿到的?科大讯飞回应并未投你们,为什么?
答:投资的大部分钱都来自民间机构。跟投的钱可能很少一部分是政府的,包括有些基金有政府的LP。科大讯飞那边不是上市公司投的,是它的一个产业基金投的。我可以保证,每一笔投资,每一笔销售,都是完完全全的市场化行为。是客户需要我们的三个功能,才买的。
问:你们商业模式是什么?营收状况怎么样?
答:我们提供软件、定制化服务,你付钱。我们目前还没有营收平衡,因为研发投入很大。虽然注册了6年,其实是一家5年的公司。营收规模在这个时间点,不太适合透露。
问:为什么紧急把官网上的红芯浏览器下载链接撤了?
答:因为我们从没接到过这么大的下载量。网上很多平台有备份的安装包,你还可以找到。
问:这件事对你们有什么影响?
答:如果处理不好,可能我们就再也接不到客户了。中国原创的技术并不多,我们是实实在在地做原创的技术,满足客户的需求。所以我们这次愿意沟通,沟通好了,我们才有明天。如果我们没了,对中国也是个损失,对客户也是个损失。
问:你们的宣传材料提到,“红芯它第一层意思是红,中国红。芯就代表浏览器内核。”这个怎么解释?还会沿用这个宣传吗?
答:我们的很多功能,都是基于对chrome内核的理解才能创新的。就是上面解释的。接下来,如果能挺过这一波,我们就踏踏实实做技术,再也不想搞这些事情了。
自称404页面的设计者
这一天对陈本峰很不容易,对高婧更是如此。她是红芯的联合创始人兼COO,负责商务。一位知情者说,红芯以前从来都是高婧对外发声。在四处救火的今天,她脸上仍保持职业的微笑。
“碰到这次的事,其实我们有一点欣慰,因为浏览器技术终于获得关注了。”高婧保持着前后一致的说法:红芯是基于Chrome内核的自主创新。“没有欺骗和隐瞒投资人,他们十分清楚,红芯用的是Chrome内核。”
虽然高婧嘴上这么说,投资人似乎仍然不放心。不断有电话打到她手机上,媒体的可以忽略,投资人不能不接。“您好您好!”她闪身出门外,跟投资人解释:国际上有四大浏览器,所有人都是基于开源代码创新。内核的“核”字,她确切告诉投资人是哪个字,又把chromium字母拼出来。
话题一转,提到自己的创业拍档,高婧抑制不住激动。她是在港科大的最后一年,认识的同学陈本峰。“他是技术天才。”高婧毫不犹豫地说,“他是我见过的,对浏览器最了解的技术全才”。
在微软的IE研发工作经历,似乎可以证明这一点。红芯官网上称,微软IE的404页面就是他设计的。对中国人,这个页面格外知名,这让陈本峰今天遭受了加倍的嘲讽。
根据高婧的说法,陈本峰在中科大自学代码,拿到了校内软件大赛的第一名。这对本科非计算机的他并不容易。这也让他直接进入了科大讯飞。今天科大讯飞对红芯避之不及,甚至直接否认了投资。在港科大念书后,陈本峰直接去了微软总部,从事浏览器研发工作。“是微软总部,跟微软微软中国还不一样。”她特别起强调。
高婧告诉AI财经社:“内核确实是Chrome的,但增加了很多别的代码,做了云适配和安全功能。也是理解内核的一千多万行代码,才能加这些功能的。”她解释说,公司以前叫云适配,是做移动化这块业务,积累了不少客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所有的移动化项目都要先解决安全问题,后来就把安全作为一个独立的产品线,所以就有了红芯云适配和红芯云安全两块。”
但气氛很快变得尴尬,她似乎并不太了解技术。在今天以前,红芯并未把技术解释当作宣传重点。据《财经》报道中,有红芯产品的知情人士称:“红芯最大问题在于过度宣传和模糊宣传,但初衷绝不是学汉芯要骗国家资金。它的那些客户也是销售一点点磕出来的。”这简单粗暴的宣传,也为今日埋下祸患。
但在红芯内部,似乎只有高管和PR火急火燎。员工仍在不紧不慢敲代码,盯着两个显示器。据红芯称,内部有员工近两百人,研发人员将近一半。AI财经社现场看到,工位很满,员工还在专心工作,摆东西的员工,偶尔会传出笑声。他们并未被嘱咐保持沉默,或统一口径。面对提问,他们有时答几句,又很快意识到并不合适,然后闭嘴。
荣誉等身的陈本峰
2003年,“汉芯”涂掉日本产品油漆,冒充国产的造假行为,让陈进成为众矢之的。彼时,他的福建老乡陈本峰正处于人生最好的时光,23岁便成为香港政府首任科学顾问Vincent的关门弟子。
陈本峰一定未曾想到,15年后,当他来到和“汉芯造假门”主人公相仿的年纪时,同乡兼前辈的陈进的经历,会投射在自己身上。只不过,这一次“汉芯”变“红芯”。而不变的,是人们对造假的质疑。
陈本峰大喊“冤枉”,“红芯浏览器确实基于谷歌浏览器内核而开发,但也不能简单理解为将“谷歌浏览器套了个壳”,他为自己辩驳道。前半生“优秀得像别人家的小孩”的陈本峰,以负面缠身的方式出现在聚光灯下。但是,在他刚成年时,这个世界对他还算友善。
1998年,陈本峰以福建莆田市高考理科第三名的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大一时,他接触到编程类书籍,照猫画虎的实践一遍后,居然成功了。之后,陈本峰发现自己对编程很感兴趣,便开始了自学编程之路。
“我读的是五年制本科,五年里我出校门的次数屈指可数,去图书馆看书、在全宿舍人合租的电脑前写代码、打篮球就是我全部的大学生活。可以说,科大图书馆里关于电脑编程的书籍我全都看过。”陈本峰在《中华儿女》里说道。
之后,陈本峰选择去香港科技大学攻读硕士。据媒体报道,2000年,陈本峰被科大讯飞董事长王仁华招致麾下,成为当时的创始团队成员,并在王华仁指导下将研究生课题定为“怎么实现移动终端的跨屏浏览问题”。不过,这个身份在8月16日却被科大讯飞否认,“陈本峰并非讯飞创始团队成员,其本科期间曾在讯飞实习。”
硕士毕业后,和拼多多黄峥一样,陈本峰也面临着“微软还是谷歌”的选择。不同的是,他决定去微软。陈本峰参与开发了IE8、IE9、IE10浏览器。据公开资料报道,他还编写了IE404页面,自称为“微软省了2.97亿元”,却在如今遭众多程序员调侃:“404页面还需要你开发吗?网线一拔就404。”
IE产品线眼看日落西山,微软也据传转向Edge浏览器。2012年,陈本峰向微软递上辞呈回到香港。在这里,陈本峰结识了日后的联合创始人高婧。高婧是个西安姑娘,上学期间,她曾以访问的身份去哈佛大学,并加入了一个名为SLP的组织,为创业者提供导师培训机会。
回国后,她把SLP引入香港,并跑遍香港各个企业寻找愿意加入SLP的学员,刚从美国回来的陈本峰加入了该组织。之后,两人决定在香港试水创业,当时他们合作推出了一款免费App。据创业邦介绍,这款2C产品类似香港版的今日头条。半年内在香港类新闻类App排名中名列前茅。
那段时间,前端混战,企业移动化是热潮。程序员出身陈本峰还算称职。他又是一个技术博客,在年更新的格外频繁,曾在2009年3月发了27条博文。
由于香港市场用户有限,两人随即回来。2012年9月,陈本峰在北京注册美通云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即云适配所属公司,注册资本为 万人民币。在公开资料里,云适配的定位是企业级浏览器与移动化解决方案商。
陈峰也多次在媒体中解释道:“云适配是指只需在原网站中插入一行代码,实现网址不变、内容实时更新的网站移动化适配技术。” 有趣的是,这家名为“云适配”的公司logo也很像微软。
回国后的陈本峰,还在中关村入住了微软创投加速器。这年,微软加速器为第二期学员陈本峰颁发了“史上最胆大包天奖”。当时有媒体报道:“云适配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网站移动化平台,已覆盖全球5000多种移动终端,能够夺得这个奖项,实至名归。”
过去三年,Html5是投资领域的热点,“好风凭借力”,云适配走得很顺。陈本峰获得IDG资本、晨兴资本、达晨资本等投资机构注资。得意时,高婧曾说,“我们已经成为国产最受欢迎的html5前端框架。半年的时间我们突破到国产开源软件的前5名。云适配,我们希望实现的目的是,任何人使用任何设备,处于任何场景都给他一个最佳的跨屏体现。我们的愿景是万物互联。”
2015年2月,陈本峰被选入“第十一批‘千人计划’创业人才”。后经过形式审查、专家面试,最终有65人从659位申报人员中脱颖而出。从此,陈本峰的简历里又多了“千人计划”的亮点。
但是,有专家评论:“他的千人计划,全名是“千人计划创业人才”,不是科技人才千人计划,这就像全国民办高校百强一样,之前的报道有断章取义之嫌。”
中兴事件后4个月后,公司更名为“红芯”,开始走爱国情怀路线。有分析师认为,“改名很可能是为了融资需求,或营收不理想等原因”。8月15日,红芯浏览器宣布获得2.5亿元C轮融资。“仿佛平地一声雷,国产突破完成了。”自媒体量子位评论道。一天后,陈本峰因套用谷歌内核被推上风口浪尖,他说:“没有拿国家的钱,被比作汉芯很冤枉。”
在此之前,高婧曾对创业邦表示:“未来每个中国人,每天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红芯浏览器。”然而,红芯浏览器目前已经无法下载了。
颇为讽刺的是,AI财经社打开红芯企业的官方微博时发现,其官方微博使用的却是360浏览器。
红芯背后的中国浏览器
在国产浏览器的发展史上,从未出现过一家真正拥有浏览器内核的公司,红芯也不例外。
研发浏览器的核心能力技术,一直掌握在外国人手中,排名世界前五的浏览器,微软、火狐、谷歌、苹果,Opera,都拥有自己独立的内核技术。
国内自第一代浏览器开始便采取,借用国外浏览器内核编程自己浏览器的方法。此做法被后来者模仿沿用至今,至此成为网友口中“给国外浏览器换个皮肤”的抄袭。
1999年,一位网名叫做“changyou”的程序员在论坛中发布了一款叫做“MyIE”浏览器。这款浏览器基于微软IE浏览器内核,并对其做了改动,采用了多窗口浏览,占用了比IE浏览器相对更少的系统资源,并且在页面交互中,标注了手势、视觉化的书签等功能,成为国内第一款浏览器。
当时的MyIE的出现的确引起了一阵惊叹,也吸引了彼时在新加坡从事软件开发的工程师陈杰明的注意。他与几位网友通过网络组建起了团队,研发更加易用的浏览器。2003年,陈杰明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款网络浏览器,并以“MyIE2”为名发布,同时在香港成立Mysoft科技软件公司,致力于浏览器的开发。
两年后,这家公司北上,陈杰明携当时的团队,成立了北京傲游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浏览器的名字也改为Maxthon。2006年傲游作国内唯一受微软邀请的中国浏览器,参加了CES2006展会。次年,傲游浏览器下载量突破1亿大关,一时风光无限,成为当时国产浏览器行业的独角兽。
MyIE的继任者不只傲游一家,还有GreenBrowser和TheWorld。GreenBrowser因其占用内存更少,启动速度更快,不易崩溃,自动过滤广告等特点,很快崛起;TheWorld则凭借小巧、快速,而且支持多窗口从诞生之初它就获得了不错的口碑。但最后,两家浏览器都没能逃脱衰落的命运。
在傲游浏览器高达一亿次下载之后,巨头开始注意到这个市场。尽管并没有内核,但浏览器在PC时代,一直是拉开互联网大幕的一门最古老的生意。
2008年,腾讯TT浏览器对之前的浏览器进行了全面的重构,代码全部重写,推出了具有多线程功能的页面浏览器——腾讯TT,再次冲击国内浏览器市场。
同年,360推出了一款主打安全的360安全浏览器。在宣传中,360表示,360安全浏览器拥有全国最大的恶意网址库,采用拦截技术,可以自动拦截攻击。开始与其他巨头争夺市场。
同样,彼时的互联网门户巨头搜狐,也敏锐的开始了浏览器市场的变化。其子公司搜狗,开始研发自己的浏览器。基于谷歌内核,彼时搜狗浏览器最大的特点是能够为用户提供跨终端无缝使用体验。凭借首创的“网页关注”功能,搜狗浏览器开始了自己在浏览器市场的攻城略地。
巨头的入场,一时间将浏览器市场引燃,几乎所有的科技公司都开始研发自己的浏览器,阿里百度也不例外。但各家并非掌握核心技术,“外壳浏览器”使得竞争日益激烈,基于同样的内核很难形成竞争优势。一直深耕浏览器市场的傲游,再次成为行业中的先行者,推出了第一款双核浏览器。
变革发生在2012年,以小米手机崛起为标志的移动互联网浪潮席卷互联网公司。浏览器的安装平台也开始从PC端走向了移动端。
早在2004年功能机时代,就嗅到手机浏览器市场的UC开始抢占先锋。UC优视在全球首次将云端架构应用到手机浏览器领域,开始了移动领域的浏览器尝试。从塞班到安卓,在移动互联网领域UC逐渐崛起,但真正属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还要等到4G网络大面积建设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彼时的UC也开始逐渐露出獠牙。
凭借在内容领域的发力,视频、小说、购物等多种功能,UC抢到了移动互联网浏览器的第一张票。此后QQ浏览器和360浏览器分别入局,但UC已率先抢占先机,在国产浏览器中,移动端的装机量迅速攀升到第一的位置。尽管在2014就已经实现了市场第一的目标,但UC最终,还是被巨头收购。彼时,这一收购案也被誉为互联网最大并购案。
在浏览器上,阿里和百度没能抢得先机,但巨头怎么可能没有浏览器?阿里和百度同时看好UC,提出收购意向。在最终被阿里收购前,UC先后拒绝了百度两次巨额收购方案。2014, UC优视全面并入阿里巴巴集团,成为阿里巴巴移动事业部的核心产品,彼时的UC已经估值50亿美金。
几乎同时,360联合昆仑万维收购了此前陷入危机的Opera浏览器。被收购的两年后,Opera浏览器扭亏为盈,转身在全球收获近4亿用户,与今年6月29日提交了上市申请。
浏览器向来是巨头们必争的流量入口,不管是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作为巨大的流量入口,没有哪家敢放松。中小公司在此过程中则很容易被挤掉。独立浏览器公司越来越难以生存。纵观整个国产浏览器的发展之路,无非是搭建在外国公司内核之上的华美衣裳,就像芯片基于手机,发动机基于汽车,不把核心零部件掌握在手中,中国巨门们的位置,永远不会踏实。
截止目前,尽管在用户量排行榜上,前8名中,依然存在UC浏览器、Opera浏览器,QQ浏览器,百度浏览器的名字。但可惜的是,犹如手机中的芯片被高通垄断一样,国内近乎所有的浏览器,都采用了国外的内核。这样的做法使得国产浏览器一度被称为“外壳浏览器”。一直到今天,他们同样没能摘掉这顶帽子。
红芯事件让浏览器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陈本峰和高婧一再向媒体表达他们是原创技术,秉持着客户至上的理念,但客户似乎并不想与红芯绑定,纷纷划清界限。据澎湃新闻报道,中车集团、海信集团等红芯新闻稿中提到的客户,均表示并没有使用红芯浏览器。
有媒体现场对陈本峰说,XX集团刚刚也否认是红芯的客户。陈本峰一怔:“他们肯定是。”他抿着嘴唇,一脸笃定。
女团引领腾讯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知识点 & “(10分)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历代政府都...”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10分)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农业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眷夏天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尉缭子·治本》(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什么生产方式?(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统治者制定的主要经济政策是什么?(1分)&材料二:清末,马铃薯开始引进福建,种植面积很快扩大,主要销往国外市场。《闽海关十年报告(年)》裁:“福州周围农村生产很多马铃薯,运往香港和新加坡售卖。但是在鸦片战争前,当地很难买到马铃薯,外国人餐桌上的马铃薯要从澳门运进来。”——林星《近代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城市城乡关系的透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开埠通商后福州周边农村经济呈现出什么新现象?(2分)&材料三:“在社会舆论的推动下,清廷于1897年诏令兴农学,翻译农学书籍……次年,清政府谕令各省设立“农务局”,掌管督课农务事宜,决定在学堂中设立农学科”。——吴申元《中国近代经济史》(3)据材料三列举晚清政府农业政策的新变化。(2分)材料四(4)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对农树经济体制进行怎样的改革?(2分)它的推行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本题难度:容易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0-福建厦门高一下学期质量检测历史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10分)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农业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眷夏天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尉缭子·治本》(1)材料一反映...”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10分)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农业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眷夏天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尉缭子·治本》(1)...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10分)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农业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眷夏天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尉缭子·治本》(1)材料一反映...”主要考察你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与“(10分)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农业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眷夏天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尉缭子·治本》(1)材料一反映...”相似的题目:
梁启超评价洋务运动的实践者李鸿章说:“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以下与其“伟人”评价无关的史实是1865年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创办的开平煤矿打破洋煤对市场的垄断1872年建立继昌隆缫丝厂建立轮船招商局标志中国新式航运业诞生
把自己假想成19世纪60年代通商口岸投资经济的商人,在当时你的投资领域最有可能的是农业轻工业 重工业高科技产业
1866年创办的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俱用华人”,但其自身的技术力量薄弱,“发动机系英国造”。后来,被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发昌机器厂的发展历程说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快捷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困难重重中国民族工业经营管理混乱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外国支持
“(10分)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历代政府都...”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10分)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农业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眷夏天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尉缭子·治本》(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什么生产方式?(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统治者制定的主要经济政策是什么?(1分)材料二:清末,马铃薯开始引进福建,种植面积很快扩大,主要销往国外市场。《闽海关十年报告(年)》裁:“福州周围农村生产很多马铃薯,运往香港和新加坡售卖。但是在鸦片战争前,当地很难买到马铃薯,外国人餐桌上的马铃薯要从澳门运进来。”——林星《近代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城市城乡关系的透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开埠通商后福州周边农村经济呈现出什么新现象?(2分)材料三:“在社会舆论的推动下,清廷于1897年诏令兴农学,翻译农学书籍……次年,清政府谕令各省设立“农务局”,掌管督课农务事宜,决定在学堂中设立农学科”。——吴申元《中国近代经济史》(3)据材料三列举晚清政府农业政策的新变化。(2分)材料四(4)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对农树经济体制进行怎样的改革?(2分)它的推行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10分)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农业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眷夏天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尉缭子·治本》(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什么生产方式?(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统治者制定的主要经济政策是什么?(1分)材料二:清末,马铃薯开始引进福建,种植面积很快扩大,主要销往国外市场。《闽海关十年报告(年)》裁:“福州周围农村生产很多马铃薯,运往香港和新加坡售卖。但是在鸦片战争前,当地很难买到马铃薯,外国人餐桌上的马铃薯要从澳门运进来。”——林星《近代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城市城乡关系的透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开埠通商后福州周边农村经济呈现出什么新现象?(2分)材料三:“在社会舆论的推动下,清廷于1897年诏令兴农学,翻译农学书籍……次年,清政府谕令各省设立“农务局”,掌管督课农务事宜,决定在学堂中设立农学科”。——吴申元《中国近代经济史》(3)据材料三列举晚清政府农业政策的新变化。(2分)材料四(4)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对农树经济体制进行怎样的改革?(2分)它的推行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分钱等于多少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