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速递易智能信包箱快递柜的主要用户群都是什么人?

智能快递柜利好不断,末端配送更贴近用户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鼓励将推广智能快件箱纳入便民服务、民生工程等项目,推广智能投递设施;鼓励建设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促进快递末端配送、服务资源有效组织和统筹利用,发展集约化末端服务。可以说,以智能快递柜为代表的智能终端获得了政策的支持鼓励,在此背景下,作为智能快递柜龙头企业的中邮速递易正不断在物流末端进行变革创新,以此来提升物流末端服务能力。
中邮速递易率先在物流末端开启了集约化配送的变革
据悉,在2012年,中邮速递易率先开启智能快递柜服务,在物流末端开启了以智能终端进行集约化配送的变革,&让包裹交付更容易&。而如今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落地,可以预见,中邮速递易智能快递柜在未来还将进一步解决物流派送&最后一公里&瓶颈,更好地助力物流行业降本增效,提升物流末端服务能力,为中国智造和新零售时代的到来,搭建更高效的物流体系。
事实上,中邮速递易不仅将享受国家政策带来的利好,其背后更是有中国邮政的大力支持。作为中邮速递易的大股东,中国邮政是国内最大、网络服务最广的邮政服务集团。而中邮速递易也在中国邮政优势资源的支持下,与其联合在中邮速递易快递柜中推出智能信包箱试点,将传统的小区居民基础设施信报箱进行升级,成为集收包裹、信件、报纸等为一体的智能信包箱。同时,中邮速递易智能信包箱还将对业务线进行拓宽和延伸,从小区内逐渐扩充至户外、街边等,触及到更多的场景和用户群,提高传统信报箱的使用率。同时借用共享经济的模式,为更多的用户带来距离更近的服务。
中邮速递易推出大型自提柜,提升了智能终端的派送能力
继智能快递柜和智能信包箱之后,在2018年新年伊始,中邮速递易又一次发力物流末端,推出中邮速递易定制版大型自提柜。据悉,中邮速递易大型自提柜的诞生,不仅大幅度提升了智能终端的派送能力,增加了整个物流产业的运转效率,同时也大幅度提高了包裹的安全性,为用户带来了良好的物流末端派送体验。
业内人士认为,政策对以智能快递柜为代表的智能终端的支持鼓励,无疑使行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而在此情况下,中邮速递易更是凭借着国家队的优势,在物流末端持续变革创新,从而搭建起物流末端智慧物流体系,并以此来促进物流末端配送效率。
本网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发现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联系本网
,并提供稿件“纠错”信息。
科普网以迅速传递国内外最新科技信息,追踪报道科技领域改革发展的热点为己任,介绍各地科技工作的新鲜经验。
科普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分享互联网那些新奇怪事。投稿:48粉丝:1245分享--dynmicweibozoneqqbaidu将视频贴到博客或论坛视频地址复制Flash代码复制Html代码复制微信扫一扫分享收藏0硬币--稍后看马克一下~用手机看转移阵地~用或其他应用扫描二维码手机下视频请使用扫码若未安装客户端,可直接扫此码下载应用看过该视频的还喜欢miniOFF引入巨头 速递易的明天真的要到来了吗|速递易|中国邮政|成都我来啦_新浪教育_新浪网
引入巨头 速递易的明天真的要到来了吗
  (原文标题:引入巨头 速递易明天来了?)
引入巨头 速递易的明天真的要到来了吗
  近年来快递行业发展迅猛,但布局“最后一公里”的快递柜成为亏损的代名词。7月7日晚间,北京商报记者从深交所获悉,速递易母公司三泰控股发布了重大资产重组方案,披露了子公司成都我来啦网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我来啦”)的重组协议,在经过减资、股权转让和增资后,中邮资本将持有成都我来啦50%的股权。此前,三泰控股因速递易等业务亏损超12亿元,本次中国邮政的加入会为速递易注入新鲜血液,使其逐渐由亏损走向盈利,但还不足以撼动未饱和的快递柜行业。
  引入豪华阵容
  根据公告显示,除了中油资本,驿宝网络也将持有10%的股权,亚东北辰为6%,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将由100%降至34%。资料显示,成都我来啦是速递易的主体运营方,而中邮资本为中国邮政的全资子公司,此前曾投资过蚂蚁金服和滴滴出行;驿宝网络是菜鸟供应链的全资子公司,后者又隶属于阿里系的菜鸟网络;亚东北辰则为复星投资的全资子公司,其股东复星集团也是菜鸟网络的股东之一。
  据此次重组方案显示,“速递易”将更名为“中邮速递易”,并作为主体推进对中国邮政旗下的约2.1万组(以日为基准日)智能快递柜的整合。此次资产整合进行完毕后,“新速递易”将成为中国邮政和三泰控股的联营企业,双方承诺互相不再单独经营智能快递柜业务。加上成都我来啦与中国邮政、菜鸟网络和复星集团签署的业务合作协议,可以明确的是“新速递易”将成为中国邮政、三泰控股、菜鸟网络、复星集团在智能快递柜领域的合作平台。
  成都我来啦在2012年下半年率先在国内推出智能快递柜业务,目前“速递易”的智能快递柜进入79个城市、5.5万个小区,注册快递员超过50万,积累用户超过5000万,累计交付快递包裹量逾10亿件。根据本次资产重组相关条款,新速递易将整合中邮集团的约2.1万组(截至日)智能快递柜,加上目前速递易本身的5.6万组,柜体规模将增至7.7万组左右。同时,据三泰控股2016年年报披露,速递易今年将全面发力逆向物流(即“最先100米”)。
  目前,速递易拥有的这3个万亿级的股东,从各股东的各端资源看,有一定的互补性。根据介绍,菜鸟供应链将协调自身及关联方名下的电子商务平台及参股的快递公司,扩大成都我来啦所运营的智能包裹柜的使用场景、合作范围,并通过菜鸟供应链的平台实现相关快递公司与其的业务对接。复星集团也同意协调关联方开展业务合作,扩大智能包裹柜的覆盖范围。
  抢占快递柜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资产重组中速递易保留经营权,“中邮速递易”将由中国邮政派出董事长,保留原有的经营团队,进行市场化的运营,三泰控股享有其两届(六年)的总经理提名权。在纳入中国邮政资源体系的同时,速递易有望继续市场化运营体制。
  根据2016年三泰控股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三泰控股因速递易等业务亏损超12亿元,亏损额同比扩大3245%。
  速递易表示,今年公司预计铺设3万-10万套寄件小黄筒以及1万-3万套寄边柜。有业内人士推测,小黄筒和边柜移动化、密集化地大规模投入使用后,新速递易可能会改变行业盈利趋势和服务生态,加之此次新股东的接入,可以起到互补、整合各端资源。
  扶持丰巢替身?
  根据重组方案,成都我来啦100%股权价值评估为26亿元,增值率18.85%。经成都我来啦减资(其中,8.5亿元为三泰控股前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募集资金,从成都我来啦减资回到上市公司专户)后,成都我来啦注册资本为17.48亿元,净资产为13.08亿元(基于假设成都我来啦于日完成减资的测算)。
  本次三泰控股出让成都我来啦66%的股权,三泰控股将获得接近18.5亿元的现金(含从成都我来啦减资回到上市公司的8.5亿元募集资金),获得接近4亿元的投资收益,有助于今年盈利保壳。据公告,三泰控股与中邮资本将共享速递易相关社区入口的流量。
  不过快递专家赵小敏表示,此次的整合不完全是市场行为,中邮速递易快递柜数量将近8万,谈盈利还有点过早。据内部人士透露,现在邮政与速递易签订的方案与此前不同,后续还会有一定的调整,不过暂时还不会对快递柜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菜鸟的介入会打破部分物流市场格局,将来圆通与百世可能会用中邮速递易的快递柜,而复星的入股也预示着韵达加入的可能,但韵达还是丰巢的二股东,韵达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和平衡值得关注。此外,复星旗下部分商业地产也为铺设中邮速递易提供利好。
  赵小敏认为,此次整合对菜鸟而言是利好的,中邮速递易整合,长期看不会对丰巢快递柜带来实质性影响,但是现在快递柜市场还处于非饱和状态,还处于高速成长的前夜,目前市场,一家两家的崛起还不足以垄断,邮政领衔的快递柜和顺丰领衔的快递柜将拥有更多的资源和发展空间,2万个左右的快递柜企业将陆续被吃掉或整合。
  北京商报记者 吴文治 陈韵哲
  责任编辑:实习生沐阳
扫描二维码关注“商院那些事”公众号,随手掌握备考策略、免费收听名师分享。
(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46871人已测试
99496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156被浏览75,672分享邀请回答151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0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中邮速递易智慧物流末端交付终端设备|中邮|智慧物流|包箱_新浪网
中邮速递易智慧物流末端交付终端设备
中邮速递易智慧物流末端交付终端设备
1、 案例名称中邮速递易智慧物流末端交付终端设备2、 参评单位成都我来啦网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3、 案例简介中邮速递易致力于通过互联网技术与智能化设备解决末端收派24小时标准化服务问题和快递最后1公里、最先100米等难题,为快递行业赋能。自2012年推出第一款智能快递柜后,中邮速递易又逐步推出小黄筒、智能信包箱等智能终端产品和服务。以互联网技术与智能化设备相结合,解决了物流末端收派24小时标准化服务问题和快递最后1公里、最先100米及最近10米的配送难题,开创了智慧物流交互新体验,让包裹交付更简单。而通过智能快递柜、小黄筒寄件、智能信包箱等智能终端设备的布局实施,中邮速递易将从设备中连接社区末端服务、引领社区末端经济及电商末端经济的交付系统走向智能化、自助化服务,中邮速递易以上的产品布局也将有助于中国邮政建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综合便民服务体系, 提升中国邮政的综合便民服务能力,完成智能邮政服务的公共化设施建设,共同构建智慧物流生态平台,为中国智造和新零售等领域贡献了运力和智造大脑。2012年首创物流末端配送交付智能设备—智能快递柜正式面世,成为行业独一领袖角色。2016年受到无桩电动车等共享理念启发,延续中国邮政的集约配送核心的服务理念,成为行业内首家提出在逆向物流系统中独立制造新的寄件设备,开创最新交付理念——“最先100米交付构思”研发了全新的寄件自助设备——小黄筒,并于2017年第二季度正式将产品推向市场。2017年得到中国邮政集团的战略布局思路引领,将全国现有的100多万台闲置信报箱设备纳入企业设备研发升级计划中,将着重发力于最接近用户的取寄交付智造领域,研发推出全新的交付设备——智能信包箱,并于2017年10月正式面世市场。4、 案例解决行业痛点产品一:智能快递柜1) 在物流末端:随着快递行业持续高速增长,在末端派送方面已经形成了“最后1公里瓶颈”。末端派送成本不断增高,人员配送意愿持续降低,招聘愈发困难,甚至造成了部分快递网点“塌方”等不健康的现象发生。而中邮速递易智能快递柜通过提供24小时自助派送服务,就缓解了快递网点成本压力,成为快递“最后1公里派送瓶颈”的主要解决方式。同时,智能快递柜还解决了用户和快递员之间因时间不交集而造成包裹无法及时收取,或暂存至某些人工栈点导致包裹丢件等问题,对于小区物业而言,智能快递柜也较好地解决了代收包裹保管等一系列安全问题。2) 总结:为快递员提升工作效率,将快递包裹交付系统完善为智能化运营服务,为用户端解决时间、空间不自主等痛点,同时保护用户住址隐私、快递包裹安全等痛点。产品二:小黄筒1) 在寄件端:目前,通过电话叫快递员上门取件或用户自己去快递网点寄快递等传统方式仍是主流,再加上各家快递寄件收费标准不一,同一个包裹,选用不同的快递,价格也相差巨大,这些都是快递行业亟需解决的一大用户痛点;而中邮速递易小黄筒就是为了解决用户寄件痛点而诞生。通过密集布点,采用统一标准收费,中邮速递易小黄筒不仅满足了用户随时寄的需求,还通过集中配送的方式,搭载数据运营模式,让快递员以更精准的包裹定位信息有效地规划收件路径,最快速地完成多量寄件包裹的收取工作,提升在寄件物流的运营效率;同时,小黄筒存在自给自足的太阳能供电系统、GPS定位导航等全新科技基因,颠覆了寄件端的服务模式,创造了寄件端的新品类和更加智慧化建设的末端交付生态模式。2) 总结:为快递员提升工作效率,后台数据化运营让集约化配送 智能化终端应用于实际的工作中,并扩大了其服务的直径范围。因小黄筒的铺设场景和范围相较于智能快递柜产品更为密集和多样化,能实现用户随时随地寄送包裹的需求,操作便捷,1分钟内完成所有寄件流程无需等待,实现价格标准化。5、 案例应用范围产品一:智能快递柜。应用范围:社区、住宅小区、写字楼产品二:小黄筒。应用范围:社区、住宅小区、机关单位、商业写字楼、街道、商圈商城内产品三:智能信包箱。应用范围:住宅小区、社区、机关单位6、 案例应用场景产品一:智能快递柜。中邮速递易智能快递柜主要在居民小区、企事业单位等地进行布点;快递员将用户包裹投放至离用户最近的智能快递柜内,用户将收到包裹取件信息(含智能快递柜具体地址以及包裹取件码),短信和官方微信均可获得取件码,用户通过在设备上输入取件码后10秒内即可取走包裹完成交付体验。产品二:小黄筒。而小黄筒的布点相对于智能快递柜来说更加密集,未来小黄筒将实现一单元一筒的密集布局,主要铺设服务范围为住宅社区、机关单位、商业写字楼、商城内、街道附近等。用户一旦有寄件需求,在官方微信上即可找到寄件功能,寻找最近的小黄筒设备,开始寄件体验,操作流程仅需1分钟即可完成寄件动作,并第一时间发送包裹路由信息和快递员领取信息至手机内。产品三:智能信包箱。智能信包箱主要服务理念即:将用户与物流末端交付之间的服务距离逐渐缩小至10米甚至0米。因智能信包箱主要铺设范围位于住宅和机关单位的单元楼内,建立于单元楼内的电梯旁或楼梯旁,大大缩短了用户和末端配送交付之间的服务距离。同时在智能信包箱产品上赋予了即能收取包裹又能寄送包裹双重服务。7、 案例核心优势中邮速递易是智能快递柜行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不仅率先搭建起了行业壁垒,确立了行业规则。相对于其它后入者,中邮速递易在网点规模、柜体数量、入柜量、日均投件量等方面也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截至2017年12月底日,中邮速递易智能快递柜规模已高达8.4万组,覆盖了220个城市,包裹累计派送总量增加至近13亿,成功实现全国全量覆盖的地域战略布局。资源优势明显,中邮速递易获得中国邮政和蚂蚁金服等巨头的注资扶持,拥有了更加明显的资源优势。随后,中邮速递易与中国邮政共同推出了智能信包箱服务,未来还将加入到国家邮政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中。这一独特资源优势是其它民营智能快递柜企业所难以比拟的。中邮速递易从未停止对快递柜行业的探索和创新。中邮速递易新型大容量自提柜已经开始在深圳落地试点,对旗下智能快递柜进行全面升级。另外,中邮速递易又率先发力逆向物流,相继推出了小黄筒和边柜,以科技的力量解决快递行业“最先100”米和“最先最近10米”等的收寄痛点,对物流行业的收寄环节进行全面变革。8、 案例实施成果产品一:智能快递柜1) 整合了中国邮政的2.1万组快递柜之后,中邮速递易的市场份额飙升至44%,达到接近一半的市场份额,牢牢占据了行业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截至2017年12月底,中邮速递易(含邮政易邮柜)覆盖了220个城市,拥有8.4万台智能快递柜终端、415万个箱格;2017年第三季度日均投件177.4万件,第四季度日均投件207.2万件,日投递峰值曾高达327.6万件。 截至日,中邮速递易总包裹量突破13亿,约等于每个中国人都从速递易取走了一个包裹。同时,中邮速递易的智能快递柜人脸识别快递柜已经研发完成,进入了生产阶段,不久之后就会投入使用,为用户带来智慧城市中最具智慧建设的物流服务体验。产品二:小黄筒1) 此外,在寄件端的布局,中邮速递易也获得了中国邮政的大力支持。中邮速递易聚焦寄件端,发力逆向物流的创新产品——小黄筒,未来将按照中国邮政绿信筒的路径向全国铺设。中邮速递易小黄筒的推出,不仅有利于解决目前寄件时用户与快递员时间不对等、快递行业寄件收费标准不一等问题,以满足用户随时寄的需求并规范寄件价格,而且通过集约化配送方案,小黄筒还可提高快递员的工作效率,为快递员赋能,让“包裹交付更容易”。目前小黄筒已于2017年第四季度在上海正式铺设1000台设备,日均寄件包裹达50件,因现设备仍属于试点及市场推广阶段,企业正在大力推动后期的设备铺设,同时将小黄筒的检视功能、寄件流程等同步优化,将会在2018年正式推出第二代小黄筒,从功能体系、硬件结构体系、运力体系等几方面继续推出创新服务。产品三:智能信包箱1) 2017年10月,中邮速递易又推出智能信包箱试点,将传统的小区居民基础设施信报箱进行升级,成为集收包裹、信件、报纸等为一体的智能信包箱。这一创举不仅让中邮速递易以免租金的方式进入事业单位、居民小区等地,获得其他竞品难以比拟的优势,对于中国智慧物流的搭建可谓取得一项重要成果;而且,24小时提供不间断服务的智能信包箱,满足了智慧社区安全管理等多重功效,成为智慧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一环。2017年10月,推出智能信包箱山西太原城市试点,将传统的小区居民基础设施信报箱进行升级,成为集收包裹、信件、报纸等为一体的智能信包箱。从2017年10月正式落地试点至山西太原,到目前为止,在运营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中邮速递易智能信包箱业务不断推进,包裹投递总量累计突破40万件,较低网点的快递包裹总量平均增长率高达56.14%,已成功覆盖山西太原地域180个小区,设备总数也成功突破230台。在2018年,将相继在各大城市铺设智能信包箱设备,同时,太原市将新增150台智能信包箱,整个太原试点的安装总量将达到450台,其他城市规划也将在2018年达到600台以上。智能信包箱这一创举不仅让中邮速递易以免租金的方式进入事业单位、居民小区等地,获得其他竞品难以比拟的优势,对于中国智慧物流的搭建可谓取得一项重要成果;而且,24小时提供不间断服务的智能信包箱,满足了智慧社区安全管理等多重功效,成为智慧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一环。9、 案例社会价值及影响力通过中邮速递易智慧物流生态平台,对物流两端进行了全面升级变革,大幅度提升了物流行业的运转效率,为用户和快递员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物流体验,推动了物流行业的降本增效。同时,更高效率的智慧物流体系的搭建,也为中国智造和智慧城市的搭建,提供了高效的物流体系。10、 案例未来规划中邮速递易又率先发力逆向物流,相继推出了小黄筒和边柜,以科技的力量解决快递行业“最先100”米和“最先最近10米”等的收寄痛点,对物流行业的收寄环节进行全面变革。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邮快递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