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速递易智能快递柜快递柜能放多大的快递?

丰巢收购e栈 仍难敌快递柜巨头中邮速递易_新浪浙江_新浪网
  昨天,中集集团发布公告拟将旗下中集电商部分权作价6.3亿元出售给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中集电商成立于2014年12月,是快递柜品牌“e栈”的运营方,目前在全国拥有大概2万个快递柜。而顺丰控股的上半年财报显示,丰巢科技目前拥有超过5.5万个快递柜,覆盖全国70多个城市。 阿里参股的速递易目前拥有快递柜约7.6万个,此次收购e栈后,丰巢的市场规模和速递易已是旗鼓相当,“两强争霸”的格局已经形成。
  此次收购,意味着顺丰意识到智能快递柜的重要战略意义,虽然前段时间融资不顺利,面对同行业不甘落后,强行花费大量资金吞下一个不大不小的e栈,难免需要很长时间对运营和整合进行消化。同时,顺丰以快递为主业,把精力全部投入放在专心发展快递柜运营的可能性并不大,并且未来将要面临的e栈整合工作也会旷日持久。而速递易从创业初始就精耕细作一个专注的细分领域,作为快递柜江湖当之无愧的老大,可以想象未来,速递易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逐步拉大和丰巢的距离。
  中邮速递易除了占领市场较早,柜体数量最多的资源优势之外,拥有三个万亿级的股东,依托各股东的强大资源的中邮速递易未来发展前景也远胜于丰巢。
  中国邮政将帮助中邮速递易拓展和优化重点区域智能快递柜的布放,开展投递和揽件业务,包括近期拟推出的逆向物流业务(即”最先一百米“),将给速递易带来行业不可比拟的品牌、网络、渠道、快递业务等优势资源,使得速递易拥有更大的市场前景。菜鸟网络将协调自身及关联方的资源,丰富中邮速递易所运营的投递、揽件智能包裹柜的使用场景,协助速递易实现快递公司与智能包裹柜的业务对接,为收件人提供便利,简化包裹派送流程和提升效率。复星将利用其丰及其拥有的行业相关资源,助力中邮速递易、充分发挥市场化机制,并探索更多的商业模式空间,同时在产业并购整合方面发挥独特优势,全方位提升中邮速递易在各方面的能力,助力打造其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独角兽企业。可见,三个万亿级股东对于中邮速递易的“加持”不容小觑,这也是中邮速递易背后的力量。
  从盈利能力上看,中邮速递易在未来的发展速度也会较丰巢而言更加明显。在改变了人们收件方式之后,中邮速递易未来将把重点放在“最先100米”的逆向物流端口,今年预计开始大力布放寄件小黄筒和套寄件小黄柜。随着智能化、可定位、可移动的小黄筒和小黄柜规模化投入使用,中邮速递易可能改变整个行业,构建更加完善的快递包裹交互智慧生态系统,为用户带来随时随地轻松完成投寄件的智慧生活体验。这最先100米,除了革新用户的发件习惯外,还能改变速递易的营收模式,在物流最先端和众多快递公司进行盈利分成。
  可见,无论从抢占市场的时机、柜体数量、背后的资源优势、未来的营收模式等各个角度进行对比,尽管丰巢高举高打收购e栈,但除了柜体数量的增长,其他优势尚不明朗,仍难敌中邮速递易。
  免责声明:本文为商业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用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纠错请发信至:chenxin@.cn邮箱。
03-08 08:12|分享
03-08 08:04|分享
02-28 08:59|分享
02-28 08:57|分享
02-28 07:15|分享
02-21 08:04|分享
02-21 08:00|分享
02-03 14:16|分享
01-21 06:53|分享
01-19 07:58|分享
新浪地方站三巨头参股速递易 中邮联手菜鸟和复星打响快递柜战争|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APP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快递柜的战争正式打响了。
7月7日晚间,深交所三泰控股(002312)发布了重大资产重组方案,披露了子公司成都&我来啦&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成都我来啦)的重组协议,在经过减资、股权转让和增资之后,中邮资本将持有成都我来啦50%的股权,驿宝网络持有10%的股权,亚东北辰持有6%,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将由100%下降至34%。
成都我来啦是速递易的运营主体,中邮资本是中国邮政的全资子公司,曾投资蚂蚁金服和滴滴出行;驿宝网络为菜鸟供应链的全资子公司,后者又隶属于阿里系的菜鸟网络;亚东北辰则为复星投资的全资子公司,其股东复星集团也是菜鸟网络的股东之一。
据重组方案,&速递易&将更名为&中邮速递易&,双方承诺互相不再单独经营智能快递柜业务,&新速递易&将整合中邮集团的约2.1万组(截至日)智能快递柜,加上目前速递易本身的5.6万组,柜体规模将增至7.7万组左右。
速递易称,三个股东都承诺利用自己对快递公司的话语权扩大&新速递易&的市场份额:菜鸟供应链将尽力协调自身及关联方名下的电子商务平台及参股的快递公司,扩大我来啦所运营的智能包裹柜的使用场景、合作范围,并通过菜鸟供应链的平台实现相关快递公司与其的业务对接。
复星集团也同意协调其关联方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与&新速递易&开展业务合作,同意协调其参股的快递公司,协助将其承运的快递包裹投放到其智能包裹柜。
梳理两者与快递公司的关系,一方面,早在2015年阿里旗下云峰基金便对圆通持股20%,根据圆通2016年财报,阿里系共持股17.52%,其中阿里为第二大股东;根据百世刚刚提交的招股书,阿里系持股29%,其中阿里是最大单一股东,持股23.4%,高于百世创始人周韶宁;天天快递于去年被苏宁云商收购,阿里为苏宁第二大股东。
此外,根据界面新闻记者得到的信息,阿里在&两通一达&都间接持有少量股份。
另一方面,复星集团曾在2010年、2016年两次投资韵达,根据韵达2016年财报,上海复星创富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对韵达持股4.89%,为韵达第四大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资产重组中速递易保留经营权,&中邮速递易&将由中国邮政派出董事长,保留原有的经营团队,进行市场化的运营,三泰控股享有其两届(6年)的总经理提名权。
根据重组方案,成都我来啦100%股权价值评估为26亿元,增值率18.85%。经成都我来啦减资(其中,8.5亿为三泰控股前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募集资金,从成都我来啦减资回到上市公司专户)后,成都我来啦注册资本为17.48亿元,净资产为13.08亿元(截至日)。
减资后,三泰控股将成都我来啦合计9.92亿元的出资额转让给中邮资本、驿宝网络与亚东北辰,三家新股东将分别现金出资7.52亿元、1.50亿元、0.90亿元实现受让。与此同时,三家新股东再分别认购成都我来啦新增注册资本3.60亿元、0.72亿元、0.43亿元。
本次三泰控股出让成都我来啦66%的股权,三泰控股将获得接近18.5亿元的现金(含从成都我来啦减资回到上市公司的8.5亿募集资金),获得接近4亿元的投资收益,有助于今年盈利保壳。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 相关文章界面记者推荐阅读菜鸟入局速递易 两强接演快递柜之争_新浪财经_新浪网
  菜鸟入局速递易 两强接演快递柜之争
  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王潇雨 北京报道
  作为“快递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的智能快递柜行业在经过速递易拓荒之后,一度云集了包括顺丰速运、、中通快递等中国最大的几家民营快递企业,更包括仓储巨头普洛斯、国资中国邮政以及等扎堆进驻。  但行业发展的速度并没有因玩家增多而获得同步增长,反而使得先行者速递易业绩节节下滑,接连遭遇巨亏。  遭遇“跳水式”滑坡而一度徘徊在生死边缘的速递易母公司成都三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三泰控股)在等待多时之后终于迎来了期待中的命运转机。  近期,三泰控股旗下子公司成都我来啦网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我来啦)披露了重组协议,在经过减资、股权转让和增资之后,三泰控股在我来啦的持股比例降至34%,中国邮政旗下全资子公司中邮资本将持有我来啦50%股权,从而成为该公司最大股东,因此新公司也在本月更名为中邮速递易。  市场格局的变化也使得智能快递柜市场下一阶段的竞争聚焦在以被国资“招安”的速递易和丰巢两大集团相对抗的氛围之中,而这背后还闪现着野心更大的菜鸟网络的影子。  速递易易主  曾经因率先进入智能快递柜市场而一度获得高达500亿估值的三泰控股从2015年开始连续遭遇业绩下滑,财报数据显示,其在2015年亏损近3800万元,但2016年亏损幅度惊人地猛增至12.68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3244.99%。  在退市风险之下,三泰控股无奈开始为速递易业务寻求出路,试图通过出让部分股权引入新的资金和资源,从而挽救岌岌可危的形势。  一直与速递易呈正面交锋态势的另一家智能快递柜经营商丰巢曾经向速递易抛出橄榄枝,试图以增资方式获得我来啦30%-40%股权,按照彼时的市场格局,如果这一交易达成,意味着智能快递柜市场将逐渐归于一统。  但丰巢终究未能染指速递易,障碍显然是价格。接近丰巢的人士此前曾经对《华夏时报》记者透露,三泰控股对速递易业务估值过高,这一可能将彻底奠定智能速递柜业务格局的交易终究未能达成。  但对于已经在全国79个城市,5.5万个小区铺开业务,累积用户超过5000万,累计交付快递包裹量近十亿件的速递易而言,尽管业绩不尽如人意,但资产的规模和质量显然仍然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接下来登场的是已经宣布开放5000家自提网点,同样希望在这一领域寻求新的增长点的中国邮政。  速递易将作为主体推进对中国邮政旗下的约2.1万组智能快递柜的整合。此次资产整合进行完毕后,“新速递易”将成为中国邮政和三泰控股的联营企业,而且双方承诺互相不再单独经营智能快递柜业务。中邮资本持有速递易50%的股权,三泰控股从之前的全部控股相应下调。  根据重组方案,我来啦100%股权价值评估为26亿元,增值率18.85%。经我来啦减资(其中,8.5亿元为三泰控股前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募集资金,从我来啦减资回到上市公司专户)后,我来啦注册资本为17.48亿元,净资产为13.08亿元(基于假设成都我来啦于日完成减资的测算)。  丰巢遭遇重围?  但中国邮政并非单独而来。根据三泰控股发布的公告显示,将通过减资、股权转让、增资三步速递易控制权转让予中邮资本,同时引入战略投资者驿宝网络和亚东北辰。交易完成后,成都我来啦注册资本将增加至22.22亿元,股权结构变更为中邮资本持股50%,持股34%,驿宝网络持股10%,亚东北辰持股6%。  这三个新的入局者中,除了中邮资本背后的中邮集团之外,最值得注意的是浙江菜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驿宝网络。作为阿里系打造的供应链平台中的一部分,菜鸟网络此次直接参与到对速递易的投资并不显得意外。  菜鸟网络与丰巢的大股东顺丰速运在一个多月之前曾经爆发了一场几乎可能改变中国快递市场格局的互相封杀数据接口之争。  尽管在国家邮政局调解之下争端最终以双方和解并开放数据接口而告终,但谁都明白在这两个商业模式截然不同但都胸怀天下的平台之间,终有一天将重新回到正面竞争的状态之中。  新入局的三位战略投资者均表示,将利用自身的资源,助力速递易业务的快速发展。具体而言,在交易完成后,我来啦将使用“中国邮政”商标,智能快递柜名称改为“中邮速递易”。按照协议约定,中邮集团将在所经营的快递业务板块推广使用我来啦智能包裹柜业务,协调拓展智能包裹柜广泛布置于各类重点区域。  同时,菜鸟供应链将尽力协调自身及关联方名下的电子商务平台及参股的快递公司,扩大我来啦所运营的智能包裹柜的使用场景、合作范围,并通过菜鸟供应链的平台实现相关快递公司与其的业务对接。  此外,复星集团也同意协调其关联方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与我来啦开展业务合作,扩大其智能包裹柜的入驻范围;同意协调其参股的快递公司,协助将其承运的快递包裹投放到我来啦的智能包裹柜;同意协调其参股的传媒企业与我来啦开展业务合作,协助发展其基于智能包裹柜的广告业务。  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在于,对于智能快递柜这样试图建立业务平台,同时去品牌化,以吸引更多同类业态企业成为客户的企业而言,多年耕耘之下的丰巢品牌似乎并没有太明显的顺丰烙印在品牌形象之中,但在顺丰速运与菜鸟网络的“大战”之后,为“小弟”出头的大哥从此也将牢牢地与之捆绑在一起,这对于丰巢平台化运作显然是一个非常不利的结局。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邮快递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