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人士 股市再谈中国经济 对股债汇有何影响

权威人士再谈中国经济 对股债汇有何影响?
刘东亮 金融信息网人民币频道特约专栏分析师
5月9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在头版转二版刊登了权威人士专访《开局首季问大势》,时隔4个月后,权威人士再次现身。
权威人士是谁?很神秘,但从过往两次权威人士的访谈来看,都传递出了中央对经济政策的重要信号,此次权威人士再谈中国经济,值得研读。
为盲目乐观情绪画上句号
“中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
1、2季度中国经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企稳反弹,各种乐观情绪也随之而起,但权威人士认为中国经济L型走势没有变,而且会持续较长时间,这相当于为盲目乐观情绪画上了句号,有利于我们更为理性客观的看待后续经济发展和政策演变。
重提供给侧改革,批评过度投资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供给侧是主要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必须作为主攻方向。需求侧起着为解决主要矛盾营造环境的作用,投资扩张只能适度,不能过度,决不可越俎代庖、主次不分”
随着经济的初步企稳,市场对于供给侧改革的讨论与关注有逐渐淡化之势,似乎沉迷于短期刺激带来的苟且安逸之中,但权威人士以醍醐灌顶的方式告诉大家,供给侧才是主要矛盾,供给侧改革不能停也不会停。
这意味着今后一段时期,供给侧改革将再度成为经济政策的核心焦点,决策层很可能密集推出较多的供给侧改革措施,而需求侧刺激很可能是点到为止,只要保证经济不出现硬着陆或无序下滑,应该就是可以接受的。
反对加杠杆硬推经济,信贷高增或踩刹车
“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不能也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杠杆率的迅速上升已是有目共睹,经济增长对信贷的过度依赖,已经带来债务问题的不断恶化。我们认为,这意味着1季度信贷狂奔的局面已经引起了决策层的警惕,可能很快就会出现对信贷投放踩刹车的动作,同时这也委婉的批评了居民部门加杠杆去地产库存的作法。
货币政策更有可能按兵不动
“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
权威人士特别提到不搞大水漫灌,不搞强刺激,并要抛弃宽松货币拉动增长的幻想,近期央行货币政策的持稳态度与此基本保持一致。如果权威人士是能够影响到央行决策的层级,可以认为今后货币政策将趋于稳健,即经济只要不再次出现超预期恶化,货币政策更有可能在目前基础上进行微调而非大规模放松,未来降准次数进一步减少,更多是为了对冲基础货币投放缺口,降息空间也愈发收缩。
以市场化视角看待去产能与地区分化
“分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对那些确实无法救的企业,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产,不要动辄搞“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
权威人士认为分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其隐含意思就是不恰当的救助是违反经济客观规律的,以此类推可以认为,无法跟上市场形势的企业需要被淘汰而不是被救助,某些发展拖后腿的地区如东北地区,也不需要额外的政策保护,只有更多的依靠市场,进行产能出清,进行创新升级,才能走出困境。
对股、债、汇市场有何影响?
“我们明确了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即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
:权威人士委婉批评了拉动股市来刺激经济的作法,提出重点在于“恢复市场融资功能、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这实际上意味着政府不应对股市点位负责,而应对股市机制负责,这是否就是此前政治局会议指出的“要保持股市健康发展”?令人遐想,但假如确实意味着政府不应对股市点位负责,那么当前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国家队是否要退出,该如何退出,该在什么价格退出。
近两个交易日,恰逢股市暴跌,权威人士此番表述并不利于股市企稳,再结合权威人士此前对经济和政策的解读,对股市而言基调甚至是偏负面的,预计股市近期疲软走势还将维持一段时间。但市场不出清,机会就不会出现,一个具备良好机制能够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的股市,总是好过暴涨暴跌的投机市。
:权威人士没有过多提及债市,但从对中国经济将继续处于L型判断来看,当前有较大理由认为债市处于调整而非反转中,L型经济有利于营造债券向好背景,我们认为不应对债市前景感到悲观。同时,“在微观上有序打破刚性兑付”的表述,意味着各类债务的违约不会减少只会增加,信用债的大分化走势还远没有结束。
:“汇市要立足于提高货币政策自主性、发挥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这个表态已经很清晰了,那就是没有必要让货币政策被汇率牵着鼻子走,应该在市场供求的基础上让汇率来调节国际收支,我们认为这意味着无论贬值压力还是升值压力,只要是符合市场规律的,都可以释放出来,没必要硬扛。
(作者系招商银行总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所在机构无关)
特别声明: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金融信息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和引用此文时务必保留此电头,注明“来源于:中国金融信息网”并请署上作者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采访权威人士:我国经济是L型走势】人民日报近日再次独家采访了权威人士:综合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稳”的基础仍然主要依靠“老办法”,即投资拉动,部分地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特别是民营企业投资大幅下降,房地产泡沫、过剩产能、不良贷款、地方债务、股市、汇市、债市、非法集资等风险点增多(人民日报)-金投外汇网-金投网
外汇开户预约
请选择交易商
FXBTG.大旗金融
AETOS艾拓思
ICMCapital英国艾森
Junomarkets君诺金融
ThinkForex
Windsor Brokers温莎经纪
BMFN(博美)
请选择开户交易商
您的当前位置:
【人民日报采访权威人士:我国经济是L型走势】人民日报近日再次独家采访了权威人士:综合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稳”的基础仍然主要依靠“老办法”,即投资拉动,部分地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特别是民营企业投资大幅下降,房地产泡沫、过剩产能、不良贷款、地方债务、股市、汇市、债市、非法集资等风险点增多(人民日报)
网友评论:0
摘要:金投网5月9日讯—— 【人民日报采访权威人士:我国经济是L型走势】人民日报近日再次独家采访了权威人士:综合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
金投网5月9日讯——【人民日报采访权威人士:我国经济是L型走势】人民日报近日再次独家采访了权威人士:综合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稳”的基础仍然主要依靠“老办法”,即投资拉动,部分地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特别是民营企业投资大幅下降,房地产泡沫、过剩产能、不良贷款、地方债务、股市、汇市、债市、非法集资等风险点增多(人民日报)。
外汇:1.6$
黄金:4.5$
外汇:1.8$
黄金:5.0$
白银:0.07$
外汇:1.8$
黄金:4.8$
原油:0.5$
外汇:1.6$
原油:0.5$
黄金:2.5$
原油:0.5$
外汇:1.8$
黄金:3.5$
白银:3.5$
外汇:1.7$
外汇:1.4$
白银:2.5$
外汇:0.9$
黄金:2.8$
外汇:1.6$
黄金:3.3$
白银:4.5$
原油:0.6$
外汇:0.4$
黄金:1.8$
外汇:1.7$
黄金:4.3$
原油:0.6$
外汇:1.9$
白银:0.05$
外汇:1.8$
金投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金投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的国家,流通着不同的货币。例如,在日本是日元,在美国是美元,在英国是英镑,在德国和法国则是欧元,等等。...
100%STP,订单直达国际市场,原始点差,滑点罚十倍
888X交易杠杆,99.85%无滑点。
澳洲知名交易商,进入中国五年,市场规模行业前茅,客户...
平台稳定性好,点差低,有ecn通道
在亚洲发展成为一家具有全球化思维的经纪商
严格的资金安全监管,极低的交易成本,丰富的交易工具。
炒外汇专题
外汇买卖专题
外汇交易专题
别了,前任美联储主席珍妮特o...
最近两个月,恐怕没有什么比美...
最近一段时间,加泰罗尼亚频频...
近一个月来,人民币对美元已从...
在被中国消费者抵制了近6个月之...
近日,人民币创两年半最长连涨...
随着债券通的正式落地,人民币...
老司机们都知道,安全气囊是汽...
好消息,中国香港加入亚投行了...
金投网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随时随地了解金投网最新动态,掌握第一手金融理财资讯。无所不能 健康点 运动家
权威人士再谈中国经济,对股债汇有何影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刘东亮,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利率、汇率市场,曾获《中国债券》年度优秀分析师。刘东亮最新文章
  【财新网】(专栏作家 刘东亮)5月9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在头版转二版刊登了权威人士专访《开局首季问大势》,时隔4个月后,权威人士再次现身。
  权威人士是谁?很神秘,但从过往两次权威人士的访谈来看,都传递出了中央对经济政策的重要信号,此次权威人士再谈中国经济,值得研读。
  为盲目乐观情绪画上句号
  “中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
  一二季度中国经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企稳反弹,各种乐观情绪也随之而起,但权威人士认为中国经济L型走势没有变,而且会持续较长时间,这相当于为盲目乐观情绪画上了句号,有利于我们更为理性客观的看待后续经济发展和政策演变。
  重提供给侧改革,批评过度投资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供给侧是主要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必须作为主攻方向。需求侧起着为解决主要矛盾营造环境的作用,投资扩张只能适度,不能过度,决不可越俎代庖、主次不分”
  随着经济的初步企稳,市场对于供给侧改革的讨论与关注有逐渐淡化之势,似乎沉迷于短期刺激带来的苟且安逸之中,但权威人士以醍醐灌顶的方式告诉大家,供给侧才是主要矛盾,供给侧改革不能停也不会停。
  这意味着今后一段时期,供给侧改革将再度成为经济政策的核心焦点,决策层很可能密集推出较多的供给侧改革措施,而需求侧刺激很可能是点到为止,只要保证经济不出现硬着陆或无序下滑,应该就是可以接受的。
  反对加杠杆硬推经济,信贷高增或踩刹车
  “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不能也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杠杆率的迅速上升已是有目共睹,经济增长对信贷的过度依赖,已经带来债务问题的不断恶化。我们认为,这意味着1季度信贷狂奔的局面已经引起了决策层的警惕,可能很快就会出现对信贷投放踩刹车的动作,同时这也委婉的批评了居民部门加杠杆去地产库存的作法。
  货币政策更有可能按兵不动
  “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
  权威人士特别提到不搞大水漫灌,不搞强刺激,并要抛弃宽松货币拉动增长的幻想,近期央行货币政策的持稳态度与此基本保持一致。如果权威人士是能够影响到央行决策的层级,可以认为今后货币政策将趋于稳健,即经济只要不再次出现超预期恶化,货币政策更有可能在目前基础上进行微调而非大规模放松,未来降准次数进一步减少,更多是为了对冲基础货币投放缺口,降息空间也愈发收缩。
  以市场化视角看待去产能与地区分化
  “分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对那些确实无法救的企业,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产,不要动辄搞“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
  权威人士认为分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其隐含意思就是不恰当的救助是违反经济客观规律的,以此类推可以认为,无法跟上市场形势的企业需要被淘汰而不是被救助,某些发展拖后腿的地区如东北地区,也不需要额外的政策保护,只有更多的依靠市场,进行产能出清,进行创新升级,才能走出困境。
  对股、债、汇市场有何影响?
  “我们明确了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即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
  股市:权威人士委婉批评了拉动股市来刺激经济的作法,提出重点在于“恢复市场融资功能、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这实际上意味着政府不应对股市点位负责,而应对股市机制负责,这是否就是此前政治局会议指出的“要保持股市健康发展”令人遐想,但假如确实意味着政府不应对股市点位负责,那么当前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国家队是否要退出,该如何退出,该在什么价格退出。
  近两个交易日,恰逢股市暴跌,权威人士此番表述并不利于股市企稳,再结合权威人士此前对经济和政策的解读,对股市而言基调甚至是偏负面的,预计股市近期疲软走势还将维持一段时间。但市场不出清,机会就不会出现,一个具备良好机制能够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的股市,总是好过暴涨暴跌的投机市。
  债市:权威人士没有过多提及债市,但从对中国经济将继续处于L型判断来看,当前有较大理由认为债市处于调整而非反转中,L型经济有利于营造债券向好背景,我们认为不应对债市前景感到悲观。同时,“在微观上有序打破刚性兑付”的表述,意味着各类债务的违约不会减少只会增加,信用债的大分化走势还远没有结束。
  汇市:“汇市要立足于提高货币政策自主性、发挥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这个表态已经很清晰了,那就是没有必要让货币政策被汇率牵着鼻子走,应该在市场供求的基础上让汇率来调节国际收支,我们认为这意味着无论贬值压力还是升值压力,只要是符合市场规律的,都可以释放出来,没必要硬扛。
  作者为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刘潇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新闻订阅:订阅后,一旦财新网更新相关内容,我们会第一时间通过发邮件通知您。
在这里,您可以选择接收的频率:
确定增加订阅含有的新闻?
,您所订阅的新闻会发送到邮箱:(此邮箱不可更改,且每个邮箱最多可同时订阅20个关键词
您已选择接收的频率为
苹果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
财新名家推荐
更多专栏文章
全站点击排行榜
全站评论排行榜
热词推荐: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权威人士指出,中国作为美国“债主”,拥有巨额美元储备.在面对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的问题时.会陷入“两难”:如果抛售美元资产,美元就会急剧贬值。中国外汇储备就会大量缩水;如果不抛美元资产,美元会缓慢贬值.中国会缓慢赔钱。权威人士的观点说明
A.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B.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C.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D.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权威人士再谈中国经济 对股债汇有何影响?
刘东亮 中国金融信息网人民币频道特约专栏分析师
5月9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在头版转二版刊登了权威人士专访《开局首季问大势》,时隔4个月后,权威人士再次现身。
权威人士是谁?很神秘,但从过往两次权威人士的访谈来看,都传递出了中央对经济政策的重要信号,此次权威人士再谈中国经济,值得研读。
为盲目乐观情绪画上句号
“中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
1、2季度中国经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企稳反弹,各种乐观情绪也随之而起,但权威人士认为中国经济L型走势没有变,而且会持续较长时间,这相当于为盲目乐观情绪画上了句号,有利于我们更为理性客观的看待后续经济发展和政策演变。
重提供给侧改革,批评过度投资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供给侧是主要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必须作为主攻方向。需求侧起着为解决主要矛盾营造环境的作用,投资扩张只能适度,不能过度,决不可越俎代庖、主次不分”
随着经济的初步企稳,市场对于供给侧改革的讨论与关注有逐渐淡化之势,似乎沉迷于短期刺激带来的苟且安逸之中,但权威人士以醍醐灌顶的方式告诉大家,供给侧才是主要矛盾,供给侧改革不能停也不会停。
这意味着今后一段时期,供给侧改革将再度成为经济政策的核心焦点,决策层很可能密集推出较多的供给侧改革措施,而需求侧刺激很可能是点到为止,只要保证经济不出现硬着陆或无序下滑,应该就是可以接受的。
反对加杠杆硬推经济,信贷高增或踩刹车
“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不能也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杠杆率的迅速上升已是有目共睹,经济增长对信贷的过度依赖,已经带来债务问题的不断恶化。我们认为,这意味着1季度信贷狂奔的局面已经引起了决策层的警惕,可能很快就会出现对信贷投放踩刹车的动作,同时这也委婉的批评了居民部门加杠杆去地产库存的作法。
货币政策更有可能按兵不动
“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
权威人士特别提到不搞大水漫灌,不搞强刺激,并要抛弃宽松货币拉动增长的幻想,近期央行货币政策的持稳态度与此基本保持一致。如果权威人士是能够影响到央行决策的层级,可以认为今后货币政策将趋于稳健,即经济只要不再次出现超预期恶化,货币政策更有可能在目前基础上进行微调而非大规模放松,未来降准次数进一步减少,更多是为了对冲基础货币投放缺口,降息空间也愈发收缩。
以市场化视角看待去产能与地区分化
“分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对那些确实无法救的企业,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产,不要动辄搞“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
权威人士认为分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其隐含意思就是不恰当的救助是违反经济客观规律的,以此类推可以认为,无法跟上市场形势的企业需要被淘汰而不是被救助,某些发展拖后腿的地区如东北地区,也不需要额外的政策保护,只有更多的依靠市场,进行产能出清,进行创新升级,才能走出困境。
对股、债、汇市场有何影响?
“我们明确了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即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
股市:权威人士委婉批评了拉动股市来刺激经济的作法,提出重点在于“恢复市场融资功能、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这实际上意味着政府不应对股市点位负责,而应对股市机制负责,这是否就是此前政治局会议指出的“要保持股市健康发展”?令人遐想,但假如确实意味着政府不应对股市点位负责,那么当前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国家队是否要退出,该如何退出,该在什么价格退出。
近两个交易日,恰逢股市暴跌,权威人士此番表述并不利于股市企稳,再结合权威人士此前对经济和政策的解读,对股市而言基调甚至是偏负面的,预计股市近期疲软走势还将维持一段时间。但市场不出清,机会就不会出现,一个具备良好机制能够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的股市,总是好过暴涨暴跌的投机市。
债市:权威人士没有过多提及债市,但从对中国经济将继续处于L型判断来看,当前有较大理由认为债市处于调整而非反转中,L型经济有利于营造债券向好背景,我们认为不应对债市前景感到悲观。同时,“在微观上有序打破刚性兑付”的表述,意味着各类债务的违约不会减少只会增加,信用债的大分化走势还远没有结束。
汇市:“汇市要立足于提高货币政策自主性、发挥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这个表态已经很清晰了,那就是没有必要让货币政策被汇率牵着鼻子走,应该在市场供求的基础上让汇率来调节国际收支,我们认为这意味着无论贬值压力还是升值压力,只要是符合市场规律的,都可以释放出来,没必要硬扛。
(作者系招商银行总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所在机构无关)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金融信息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和引用此文时务必保留此电头,注明“来源于:中国金融信息网”并请署上作者姓名。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债转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