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金亏空多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养老金亏空和缺口 你想知道的真相都在这里!养老金亏空和缺口 你想知道的真相都在这里!田金所百家号
“当前,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处于差等空间,如不尽快对制度进行调整,一旦把累计结余用尽,养老保险基金将面临着崩盘的风险。”这是清华大学就业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杨燕绥日前在2017清华养老产业高峰论坛上所表述的一段话。日前,清华大学发布的一项数据显示,养老保险基金已经出现了当期的资金缺口,并动用累计结余来“保发放”,这意味着养老保险已经进入三级风险区(最高风险评级是四级)。首先需要说明养老金现在的状况。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养老金本着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积累的原则积累、运作。当人们年富力强时,所创造财富的一部分被投资于养老金计划,以保证老有所养。最近备受广大网民关注的延迟退休出了新消息,据相关报告称,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并且男女退休年龄同步达到65岁。其中还设置了弹性退休规定,以法定退休年龄为基准,规定人们可提前5年退休,也可以高于法定年龄退休,相应的养老金标准也可做适当调整。至此,小编不禁要叹一口气,吸着霾,养着二胎,工作累死,最后还得延迟退休。那么延迟退休,你钱准备足了吗?有专家推算过,在中国想要一个舒适的晚年,需要179万美元。养老金为什么有缺口?大家应该都知道,现在的养老金的制度规定,养老金的组成部分一共包括个人缴纳的和单位缴纳的。在这其中,个人缴纳的部分会进入到个人的账户,而单位帮忙缴纳的部分就转入到公众的账户中。而在以前的养老制度中,如果员工退休了,靠的是单位发的退休金,如果员工所在的工厂倒闭了,或者无法继续支付退休金。从我国的养老制度改革开始,个人账户中的资金被挪用去发放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个人账户一直处于空账运行的状态。也就是说我们缴纳的养老金,被国家统筹了,支付给了别人。为了弥补账面亏空,就只能继续收取未来劳动者的养老金。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养老金缺口才会一直存在。中国养老金的最大缺口,实际上就是一种制度性缺口,如果制度存在明显的缺口或者漏洞,那么,就要采用制度变革的办法来解决或者完善。否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总体上来看,中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至少存在企业年金的缺失,使社保养老独木难支、社保名义缴费率较高,但实际缴费率却很低以及人口老年化与过早退休形成现实反差与冲突三大制度性缺口,它是导致现行的或未来的养老金缺口的根本原因。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田金所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安全透明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中介平台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您好, []|
全部 沪深 港股 基金 美股
养老金亏空已达1.3万亿 我们拿什么来养老
日前,中国社科院的专家在“中国和拉美养老金制度国际研讨会”上透露,中国养老制度的个人账户“空账”已达1.3万亿元。这个被从一次学术会议上经专家之口透露出的消息,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更引起许多人的担忧――未来谁给我们养老?养老金亏空源自制度设计,解决养老金空账问题,表面上看是一个经济制度的设计问题,但从深层次上讲,是一个调整现代社会价值观的问题。反思经济社会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文化价值观的变化,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有关老龄化问题的探讨带来别样的思考。从根本上说,人口结构的转型,是造成养老金制度捉襟见肘的主要原因。而人口结构的转型,又与我们人类选择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密切相关。工业化与后工作化的社会运作模式,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必然导致人口结构的变迁。所以在我们喋喋不休地争论,应该拿什么填补空账的“大窟窿”时,还不如静下心来,反思我们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态度。老年人增多,并不是老年人的错。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这些都使人的寿命增加。人活得越来越长,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这是好事。但另一方面,迫于生活压力与竞争压力从而使出生率大幅下降,却从另一方面加重了老龄化的趋势。类似这样的情况,在沿海发达地区,在部分大中城市,迹象明显,同样令人担忧。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为什么现在大城里婚龄和育龄持续推后?为什么现代许多城市的年轻人以“生活压力大”为由拒绝要孩子。这背后似乎又和高房价、高消费和年轻人对未来的重重忧虑攸息相关。我们的发展究竟是为了什么?一方面为老年人的安康奠定了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又为年轻人的发展制造了精神压力,这样的二律背反,到底是一种反讽,还是一种无奈?解决养老金空账,最终还是要依靠“发展”。没有发展,国家拿什么钱去埋单?但是这样的发展,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发展?这倒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一翻。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是我们的唯一途径,一个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社会,其中蕴育的和谐价值观,才是我们最需要的精神寄托和行为动力。抓住这个根本,或许才能找到解决社会养老问题的关键“钥匙”!
[责任编辑:gavinyan]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财经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财经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数码汽车科技财经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养老金出现“亏空”有多方面原因 改革是根本
[导读]:养老金出现“亏空”有多方面原因,仔细审视一下会发现,所谓的“亏空”可能是个伪命题,值得玩味的是“剔除财政补贴”,养老金本来就不可能依靠自己造血,而是公共财政的重要内容。
  最近公布的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显示,剔除财政补贴之外,2015年养老保险亏空3000亿元。如何填补这个千亿元的窟窿,成为各方比较关注的问题,毕竟关系到老百姓切实的生活。中国养老金的亏空与西方福利国家举债发福利的&窟窿&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亏空&也意味着当前的养老金制度需要进行大的改革,需要调整国家、单位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划拨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是未来改革的方向,让国资服务于民生,于情于理都是恰当的。全民所有制的国企和央企的收益应该由其所有人分享。在一些省份已经开始将部分国有资产划拨到社保基金名下,毫无疑问,这能够大大充实社保基金。然而,也有人质疑这种&分享&国资的方式,尤其是在很多大型国企和央企已经上市的情况下,股权划拨会不会带来市场的波动,更可行的办法是将国资的红利划拨到社保基金,这样,既不影响国企的经营活动,也可以充实社保账户。
  中国有规模巨大的国有资产,即便养老金账户出现亏空,也不至于举债来填窟窿,这是与西方福利国家的重要不同之处。
  养老金出现&亏空&有多方面原因,仔细审视一下会发现,所谓的&亏空&可能是个伪命题,值得玩味的是&剔除财政补贴&,养老金本来就不可能依靠自己造血,而是公共财政的重要内容。在发达国家中,福利开支占到财政预算的30%-50%,而中国只占到12%,可以说,还有相当空间可以提升。当然,中国还处于发展阶段,但是原来那种高积累、低消费的模式已经完成了经济起飞阶段资本积累的任务。
  中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阶段,超越中等收入陷阱就必须调整财富的分配,财富的正义分配其实就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换言之,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来自于人力资源的开放、制度红利,消费的过程不仅是产品的消耗,也是人力资源的再造。医疗、教育和养老都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因此,到了现在这个发展阶段,生产和消费的界线已经模糊了,尤其是在服务业,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了。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养老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曾经的家庭养老随着独生子女政策也越来越不可行了,另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将越来越多的人带到了城市。而之前的养老基金的积累付之阙如,几亿农民并没有养老金,中国的&婴儿潮&一代逐渐进入了老年行列,养老金的缺口只能越来越大,尤其是中国的人口红利消失之后,养老负担会越来越沉重。
  对于养老金的亏空,有些人的第一反应是要延迟退休,这当然是个解决的办法,从长远来看,随着人均寿命的增加,也需要适度延长退休时间。但是,养老金的&亏空&是不是真实存在呢?当务之急,应该是建立一套可持续的养老金制度,将养老等社保支出置于整个公共财政的中心地位,社保制度的改革其实也是建立现代公共财政制度的关键一环。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养老金&亏空&是假亏空。
  来源:楚天金报
更多精彩尽在社会保险频道
的更多内容
本周精彩推荐
·2015年我国基本实现省内异地
·广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
·中国养老保险转移接续不畅,参保
·西安市2015年农村独孩和双女
·新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社保服务
·企业高管人员补充养老保险可否税
·内蒙古自治区退休金幅度上调10
·2014年惠州社会保障卡发放量
·2014年洛阳市幼儿园教师招聘
·盘锦市新农合的报销比例 治疗费
·手头有多份“重疾险”?也能叠加
·多交的5年基本养老保险金可以退
·仁寿县社会保障中心组织农村合作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父母有参保
·苏州高新区外籍人士养老保险政策
·人社部:养老金结存超3.9万亿 2016年最新养老金计算方法
·中国养老金亏空是假亏空社保改革是根本
·养老保险行业现状 养老金入市不解渴?制度完善是根本方法
·破解养老金难题 发力供给侧改革
·柔性延领试行 养老金领取年龄有无上限?
·养老保险交得越多,退休时养老金就领取得越多?超现实的问题
·江苏养老金没"亏空" 南通退休老人如何异地健康体检
·深圳养老金账该怎么算?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社会保险关注排行中国养老金亏空是假亏空 社保改革是根本
来源:楚天金报
  应将养老支出置于公共财政中心
  楚天金报讯 最近公布的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显示,剔除财政补贴之外,2015年养老保险亏空3000亿元。如何填补这个千亿元的窟窿,成为各方比较关注的问题,毕竟关系到老百姓切实的生活。中国养老金的亏空与西方福利国家举债发福利的“窟窿”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亏空”也意味着当前的养老金制度需要进行大的改革,需要调整国家、单位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划拨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是未来改革的方向,让国资服务于民生,于情于理都是恰当的。全民所有制的国企和央企的收益应该由其所有人分享。在一些省份已经开始将部分国有资产划拨到社保基金名下,毫无疑问,这能够大大充实社保基金。然而,也有人质疑这种“分享”国资的方式,尤其是在很多大型国企和央企已经上市的情况下,股权划拨会不会带来市场的波动,更可行的办法是将国资的红利划拨到社保基金,这样,既不影响国企的经营活动,也可以充实社保账户。
  中国有规模巨大的国有资产,即便养老金账户出现亏空,也不至于举债来填窟窿,这是与西方福利国家的重要不同之处。
  养老金出现“亏空”有多方面原因,仔细审视一下会发现,所谓的“亏空”可能是个伪命题,值得玩味的是“剔除财政补贴”,养老金本来就不可能依靠自己造血,而是公共财政的重要内容。在发达国家中,福利开支占到财政预算的30%-50%,而中国只占到12%,可以说,还有相当空间可以提升。当然,中国还处于发展阶段,但是原来那种高积累、低消费的模式已经完成了经济起飞阶段资本积累的任务。
  中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阶段,超越中等收入陷阱就必须调整财富的分配,财富的正义分配其实就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换言之,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来自于人力资源的开放、制度红利,消费的过程不仅是产品的消耗,也是人力资源的再造。医疗、教育和养老都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因此,到了现在这个发展阶段,生产和消费的界线已经模糊了,尤其是在服务业,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了。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养老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曾经的家庭养老随着独生子女政策也越来越不可行了,另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将越来越多的人带到了城市。而之前的养老基金的积累付之阙如,几亿农民并没有养老金,中国的“婴儿潮”一代逐渐进入了老年行列,养老金的缺口只能越来越大,尤其是中国的人口红利消失之后,养老负担会越来越沉重。
  对于养老金的亏空,有些人的第一反应是要延迟退休,这当然是个解决的办法,从长远来看,随着人均寿命的增加,也需要适度延长退休时间。但是,养老金的“亏空”是不是真实存在呢?当务之急,应该是建立一套可持续的养老金制度,将养老等社保支出置于整个公共财政的中心地位,社保制度的改革其实也是建立现代公共财政制度的关键一环。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养老金“亏空”是假亏空。
(责任编辑:杨明)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养老金亏空,国家这么有钱,为什么不能为民众养老做点补贴?国家的钱可是我们民众的钱_转发(zf)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养老金亏空,国家这么有钱,为什么不能为民众养老做点补贴?国家的钱可是我们民众的钱
养老金亏空,国家这么有钱,为什么不能为民众养老做点补贴?国家的钱可是我们民众的钱,不是你想放股市就放股市的。
  文章来源:兴业证券研报 《积极应对反弹时间窗口》  摘要  1、当前A股市场处于救市背景下的一段可操作的反弹行情。震荡市格局下,想炒趁早,不炒拉倒。故此次反弹启动之初,建议机构投资者趁早参与,把握好节奏。  2、反弹的核心逻辑依然是“救市”改变了股市短期多空力量,“国家队”对于行情的主导性越来越强,悲观者作为“空头”已经失去了做空的筹码从而被动地变成了潜在的“多头”,而滑头作为观望的大多数会随着反弹而改变预期。  3、反弹的节奏来看,股灾之后投资者情绪呈现“惊弓之鸟”状,持股意愿不坚定,行情在投资者的犹豫中继续展开。  4、投资策略:机构投资者应该尽快适应震荡市行情,立足斯诺克的打法,积小胜为大胜。震荡市正是交易型“老手”大显身手的阶段。而作为非交易型投资者,建议秉承震荡市的底线思维,与大众情绪适度做些逆向,保持能忍受的风险敞口,在震荡市的底部区域(大盘)怀着怜悯的心买入,在相对低位时保持勇敢、适度积极,而当反弹到市场再度亢奋时再优化持仓结构和比例。  5、值得参与的短期反弹机会——立足基本面和政策面的确定性,寻找筹码松散之处进行突破,规避“堰塞湖”类股“跌深反弹”的诱惑(具体行业见正文).  6、中期展望,牛市步入休整期,牛市的基础还在,只是需要被修复、被巩固。相对活跃的资本市场助推经济转型,有保有压的震荡市,结构性、大分化行情。  第一部分,中期A股行情大格局——牛市休整期、修复期,有保有压的震荡市、结构性行情  近期有些朋友“多翻空、悲观看熊市”,相比较之下,我们关于“牛市盘整期、修复期,震荡市、大分化行情”的观点就显得很积极、乐观了。大家都记得,我一直认为这一轮的牛市是5年的大周期,但是此轮全面牛市行情不会是一路疯牛,而是三个阶段:牛市—盘整市—牛市。4月初兴业春季策略《财富险中求》鲜明提出,第一阶段是从去年到今年二季度,二季度为牛市第一阶段的最高潮,并会经历“小尖顶”调整和“大尖顶”调整。第二阶段,是季度性甚至年度性的调整、震荡,为牛市修复期。第三阶段又是持续数年的上涨。所以,我在6月初中期策略《养精蓄锐》提出“下半年行情换档为震荡市,行情类似年5年牛市中的第二阶段即1997年7月至1999年5月初的阶段,是季度性甚至年度性的调整、震荡”的判断。  历史虽然不会简单重演,但是常常很相似而值得借鉴。1996年到2001年牛市节奏就是“牛市—盘整市—牛市”,和当前的宏观背景相似,都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利用资本市场来盘活存量、推动改革和转型。当时,第一阶段“疯牛”,大盘指数从1996年初的512点上涨,涨到1997年5月初1510点。第二阶段盘整市,上证大盘初期调整30%多而构成的低点后面被多次回探,但都没有显著打破,从而,构建出底部区域,支撑结构性行情,特别是并购重组股的行情是很强的,为国企脱贫解困服务。第三阶段,1999年“5.19”行情为起点,掀起新一轮长达两年的牛市行情。  为什么立足中期,主板的行情依然是牛市修复期而并非大熊市?因为,此轮长期牛市的基础还在,只是短期受到损伤而需要被巩固而已。因此,中期来看,战术上可以灵活一些,但是,战略上还是应该保持乐观、积极,搞活资本市场。  首先,核心逻辑——这轮是“被利用的转型牛市”,从这次牛市的巨大力度来看,资本市场对于中国经济转型和改革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但是,股灾以及短期权宜之计的救市使得转型牛市的基础受到损伤,需要时间来整固。一方面,虽然并购重组的正反馈还在,但是,股灾之后,估值体系面临重新构建,至少市值泡沫和估值泡沫太大并不利于“以股换股”并购;另一方面,IPO暂停和再融资放缓,以及推出注册制和战略新兴产业板所遭遇的阻力,也不利于引导社会资源向创新和创业领域的优化配置。现在的宏观经济格局下,过去三十年所走的那条路是银行信贷加上土地财政,这条路老早就走不通了。而转型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经济转型,就需要有一个相对活跃,能够盘活存量,推动创业和创新,能够有造血功能的股市。以主板、创业板、三板、PE、VC等多层次资本市场是推进中国经济转型和创新创业的核心高地,活跃的资本市场可以通过并购重组,把一个廉价的资金、资源通过资本市场优化配置给产业资本,促进产业资本的发展创新,形成正向反馈。  其次,低利率环境仍在,有利于资产价格的表现,只是下半年货币政策可能会有一定的观望期,放松力度不会比上半年更大。  第三,社会财富再配置的角度,股灾之后的风险偏好有所降低、“杠杆牛”需要休整,但是,从股票占居民家庭财富的比例、保险养老金等长期资金权益类投资占比、证券化率率等指标来看,股票资产配置提升的空间依然很大。  第四,做一个类比,牛市修复期的主板行情就像这两年的经济增长GDP一样,是稳中求进、守住底线、结构调整,而不是大破大立、深蹲起跳。因为,中国是个大国,而且未来3-5年是我们经济转型和改革的黄金机遇期,不能随便浪费了。加速经济转型的国家战略,最好的牌就是利用资本市场推进中国经济转型。  总结一下,中期展望——行情属于牛市的修复期,并非大熊市,而是有保有压的震荡市、结构性行情。中期的投资机会——顺应震荡市,顺着受益于经济转型的大逻辑精选最优质的股票,阶段性配置基本面和政策面确定性高的资产,适度做波段。新型工业化、新兴消费服务、新能源、互联网新模式等为代表新兴产业的产业趋势继续看好,但是行情将呈现大分化,短期也许不断会有跌深反弹,然而,中长期趋势性上行的大机会还需要等待,等待战略新兴产业板以及之后的新经济代表性股票特别是“中概股”回归,也等待估值体系重建、IPO和再融资重启“堰塞湖”泄洪之后。  第二部分:对于短期行情的展望——反弹窗口期的可操作性机会  短期角度,我比大多数人乐观,因为,我一直秉承的投资框架是判断特定时间阶段的主要矛盾。现在这个阶段A股市场还不算是正常市场,而是严重股灾之后救市维稳下的市场,这个阶段行情的主要矛盾,或者说我们看反弹窗口的核心逻辑依然是“救市”行为改变股市多空力量短期的博弈地位。  我们今天提示下阶段反弹是机构投资者可以操作的机会,正是从救市改变多空筹码博弈的这个短期核心逻辑出发而得出的判断。  首先,近期作为多头的“国家队”对于行情的主导性已经越来越强,自由流通市值仅有19万亿,但是,证金公司、社保、券商以及部分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泛国家队”在近一个多月的持续救市过程中低位锁定了大量的筹码,我们简单测算可能接近甚至高于自由流通市值的10%。现阶段市场人士担心“国家队退出”,其实是杞人忧天。考虑到本次股灾的严重性及其对投资者情绪的打击,预计国家队的维稳行动会持续较长的时间,最终证金公司也未必需要明撤,完全可以将低位接的蓝筹股筹码划拨给社保、养老金,代表全民持股。  其次,而悲观主义者作为“空头”已经显著减仓而失去了做空的筹码从而被动地变成了潜在“多头”。一方面,机构投资者仓位不高。私募基金的仓位普遍极低;保险、公募机构普遍仓位在较低位置,恐慌性赎回潮已经结束,短期在讲政治的背景下,整体仓位进一步下降的空间有限。另一方面,股灾之后,监管层清理场外配资,目前基本告一段落,做空压力已经结束;而场内“两融”余额短期经历去杠杆之后也将趋于平稳,结合海外经验,两融余额对流通市值的占比约为2%-5%,中国当下1.3万亿两融余额对41万亿流通市值的占比相对合理。  第三,此前一系列的“救市”政策给市场创造了历史上罕见的做多环境:IPO暂停、再融资放缓,产业资本(大股东、持股5%以上的股东)被规定6个月内不允许减持,而且鼓励增持。当然,我这里插一句,我们现在已经从“呼吁救市”转向呼吁尽快转向“国家队守住底线 市场化手段主导、持续推进改革”,因为救市已经成功,救市是救急,我们6月29日呼吁抗洪救灾是因为看到市场失灵,流动性缺失而导致去杠杆无法完成,从而形成了流动性挤兑的恶性循环及其相关的金融机构潜在风险。现在流动性风险已经化解,国家队只需要真金白银守住大盘底线即可有助于稳定人心,但是,一些以行政手段干预市场的权宜之计有待商榷,可能是好心帮倒忙,应该早点退出,让市场机制来正常运行,比如,IPO也可以尽早地、有序地恢复,IPO的打新和炒新效应对于激活市场是有帮助的。  第四,现在大盘依然处于相对低位,而“滑头”作为观望的大多数将会随着反弹而改变预期。股灾之后投资者情绪呈现惊弓之鸟状,因此,反弹的节奏来看,行情在投资者的犹豫中继续展开,但是,至少短期还不到“滑头”大规模获利回吐的时候,依然属于支撑反弹持续的好时机。  因此,当前在此次反弹刚启动之时,我们建议机构投资者抓住时机、把握好节奏,趁早参与。正如我们在《震荡市中的底线思维》提出的“这一阶段的投资中,最需要想清楚的是指数波动的底限在哪里?今年7月9日的低点大概率将是未来数年底部区域”。在中期震荡市的格局下,面对以后的反弹时间窗口,如果想参与反弹,都需要趁早,否则会很尴尬。  机构投资者应该尽快适应震荡市行情,震荡市行情的投资,应立足斯诺克的打法,积小胜为大胜。震荡市是交易型“老手”大显身手的阶段。而作为非交易型投资者,建议秉承震荡市的底线思维,与大众情绪适度做些逆向,保持能够忍受的风险敞口,在震荡市的底部区域(大盘)怀着怜悯的心买入,在相对低位时保持勇敢、适度积极,而当反弹到相对高位(大家再度亢奋YY)时再优化持仓结构和比例。  机构投资者值得参与的短期反弹机会——立足基本面和政策面的确定性,寻找筹码松散之处进行突破,而规避“堰塞湖”型机构重仓股的短期“跌深反弹”诱惑。具体而言,(1)短期基本面的确定性,包括,行情景气度高的养殖、白酒、餐饮旅游、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航空等;也包括攻守兼备、估值和盈利匹配度高的金融、医药等行业的二线蓝筹股。(2)受益于“稳增长”政策加码的领域,包括,水泥、环保PPP、建筑、管网、电力设备和清洁能源、冬奥会和京津冀等区域相关的基建、受益于其他重大工程项目的公司;(3)波段操作政策面的确定性:军工、国企改革;(4)短期有股价安全边际,长期跟着产业资本:并购重组、近期被大股东/高管大幅增持、举牌的股票。[PAGE@默认页1]  【外媒评论】    在各家公司财报纷纷出炉之时,“中国”仍然是个时髦的词汇——但大家关注它的原因却错了。有分析师和投资者对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增长能力提出质疑,这个亚洲经济引擎何时可以稳定下来?  答案很简单:现在这个阶段一切还很难说。但只要看看最近大宗商品市场加速出现的抛售潮,你就能理解这一切。最近几周,很多人表达了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对未来前景的担忧。关于中国股市大幅震荡的头条新闻也比比皆是。很多人把这视为一个经济体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阵痛,认为假以时日,形势会很快出现好转,并给每个人一个惊喜。  另一方面,诸多企业,例如标致、大众、飞利浦和美国联合技术公司,都继续强调在经济增长放缓的中国做生意,所要面对的挑战。  任何人都不应该感到惊讶。多数分析师和投资者都在质疑官方给出的几个季度经济增速数据的可信度——虽然如此,财新上周公布中国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跌至15个月最低点,这着实令人感到吃惊。本周,最新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也跌至两年来最低。  面对大幅震荡的中国股市,许多投资者都失去了信心。七月,上证综指下跌14.3%,为六年来最差表现。  但是,过去12个月里,上证综指累计上涨130%——面对中国经济增长出现向下修正,企业盈利能力空间受到挤压,不良贷款也出现大幅上涨。  我们如果能够应对经济增长乏力,那就不必为经济出现进一步下跌担心——尤其是如果抛售潮只是导致泡沫破灭,让股票价格更加接近基本面。  换个角度来看,我们要把中国经济与中国股市分开来分析,就像美国股市在1987年10月出现大崩盘时,它同样不能反映美国经济。当然,在北京方面出手展开史无前例的救市行动时,要做到这一点远比说说难。中国不是第一个尝试通过干预市场来提振国内股票市场的政府。看看日本,美国以及欧洲吧。然而,尽管北京方面非常努力,很显然这些措施即便在短期内都难以持续。  欧亚集团的Nicholas Consonery预计,市场会出现迅速收缩。我们预计,在未来2到3周内,北京会取消一些不可持续的限制措施,具体包括之前规定的禁止在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减持股份。政府可以在较长时间内继续暂定新股发行,并要求证金公司持续买入股份。但是,逐步取消这些干预措施,暗示市场在近期内出现巨幅震荡的风险仍然很大。  最后的问题是,中国是否会继续干预下去,或者放弃干预,转而允许货币政策发挥自身的作用,即通过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来解决市场问题。如果不是这样,中国官员可以采取更多限制性措施,为未来出现更多大幅震荡埋下隐患。  现在看来,不把A股股票纳入明晟指数(MSCI Index)的决定有些明智。试图通过市场干预提振股市的做法,会延迟中国股市被纳入这个全球指数的时间点。  这也让我们想到了中国正面临的其他风险,比如说对中国国际形象的影响。上周五,在股市出现巨幅波动后,中国监管当局表示会加强对程序交易的监管力度,并暂停了几个存在异常交易活动的账户。我们可以认为,国内交易账户的监管程度和国外一样吗?对始终处于亏损状态,又不能清仓的大股东也一样吗?  增长乏力,市场干预与加强监管,三者叠加会给对内投资带来什么破坏?这三个问题都不新鲜,可是一旦被提及就会令人不舒服。  北京大学的迈克尔·佩蒂斯(Michael Pettis)最近在他的一篇博客里问了这么一个问题:“不论是哪种方式的恐慌与政策反应,关于中国推行经济改革和北京是否有能力承受经济调整期的成本之辩,都已展开。”  毫无疑问,在这个阶段,中国的企业都开始明白,中国正在遭遇的经济下滑不仅仅是周期性衰退,更是中国经济开始结构性调整、向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的一部分。  但是,这为什么会是件坏事?无论何时,只要金融市场似乎开始建立共识,那就是时候去反思了。  Saxobank的首席经济学家Steen Jacobsen本周接受CNBC采访时说,金融自由化比任何人当初想像的都要来得快。  因此,在我们关注中国竭尽全力救市时,其实,在这背后中国正在悄悄地实行金融自由化。  尽管许多分析师问,中国是否会让让货币贬值来支持经济增长。Saxobank的首席经济学家Steen Jacobsen认为,我们还没看到有这方面的迹象。“不到三年时间,按外汇量排名,人民币将超越英镑成为世界第三大货币。中国将主导货币的成本,中国也会跟2008年一样,开启一轮新的全球经济增长。但是这一次,这个计划更宏大,更雄心勃勃。”  他认为,在接下来两年里,随着中国在亚洲区域建立一个大的贸易区,“丝绸之路”计划会传播到世界其他地方。“最终,中国如何使用3到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将远比美联储是否加息以及何时加息重要。”  对于投资者而言,三年的时间似乎很长很长,尤其是在市场出现剧烈震荡、统计数据值得怀疑以及政策回应不确定的情况下。但是,你们应该记住,中国确实有潜力以更快的速度实现经济转型。[PAGE@默认页2]  外媒:中国股市何时不再令投资者煎熬  近几周中国股市出现剧烈波动,令投资者倍感煎熬。即使是最看好中国的人士也很难接受中国股市6月12日至7月8日期间高达32%的跌幅。虽然暂时遏制住了股市的整体跌势,但每天的震荡依然猛烈。  到目前为止,中国为阻止股市的暴跌竭尽全力,具体举措包括禁止大股东减持股票、要求券商买入蓝筹股、允许公司股票停牌以及动用巨额国有资金买入股票等。然而上证综指目前仍较6月份的高点低逾30%,并且正再次逼近和考验7月初的低点。  所有这些不禁让投资者困惑:要采取何种措施才能让中国股市企稳呢?  为鼓励公民购买股票,北京实行了放宽保证金贷款限制和每个公民可持有的经纪账户数量等一系列刺激政策,而这些措施曾在过去的一年内一度推动内地股市上涨超过150%(尽管估值已经很高)。然而,自从股市6月份出现回调以来,所有意在救市的急切做法只是加剧了市场的不安,投资者似乎已对政府的救市能力失去了信心。很显然,只有投资者再次相信政府已恢复对市场的掌控,大面积的抛售才能得以缓解。  最终,诸如估值等基本面因素也将开始发挥作用,因为当股票下跌至超低水平时,逢低买盘者可能会介入。  比如在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Standard & Poors 500 Index)的市盈率趋于12倍和20倍之间。当市盈率低于12倍的时候,即便当时经济状况并不乐观,投资者也会克服不情愿的情绪开始买入。当前,美国市场的市盈率约为18.5倍,尽管利率和通胀率一直保持温和,但看起来市场估值已经偏高,且正在试探12-20倍这一历史区间的高端。  但在中国股市最近的暴涨暴跌中,估值并不是那么重要的诱因。不过从经历经验来看,上证综合指数2007年触及6092点历史高位时的市盈率接近47倍;上证综合指数市盈率很少有远低于10倍的时候,但在最近这轮上涨行情开始前,其市盈率在2013年和2014年曾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位于10倍附近。目前该指数接近3633点,市盈率接近19倍,以上述低位为参照的话,则仍有进一步下行的空间。  另一个需要关注的因素是融资问题。考虑到许多投资者是借钱买股,6月12日后当中国股市开始走低,这些投资者面临了追加保证金的压力,随之而来的强制平仓以筹集现金的举动则令股市的抛压扩大。不过,大和分析师齐晓亮(Leon Qi)和Steve Xu表示,截止7月底,A股市场上的融资余额已经从六周前人民币2.27万亿元的峰值下降至人民币1.37万亿元。  当前的融资余额依旧高于2014年初的近人民币3000亿元。同时,鉴于A股自由流通股市值在总市值中的份额有限,目前的融资余额在自由流通股市值中的比重依然较高。不过,融资余额快速下降40%将有助于缓解股市上的一部分抛压。  也许与其他许多市场相比,中国整个股市的动能通常对利润和基本面的依赖较少,更多受政策推动。也就是说当政策(无论是货币政策或其他)充满无法抗拒的吸引力时,买家就会入场。  比如,政策对于2007年中国股市泡沫的形成和破灭发挥了巨大作用。当时改革方便了大股东向其他股东转售股票,起到放松并拓宽中国投资者基础的作用。加上政府的流动性刺激,中国股市随之飙升了310%。之后事态急转直下,投资者感到货币紧缩周期即将到来(尽管当时国内经济增速高达14%),于是纷纷抛售一切可抛售的资产。当投资者在2007年股市顶峰附近开始大举抛售时,中国平安(Ping An, 601318.CN)刚刚公布了年度利润:增长140%。  这一次,中国央行正处于货币宽松周期之中,自去年11月以来已四度降息,这有助于形势的改善。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央行依然有降息空间,原因在于:首先,中国的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4.85%,仍高于世界许多地区;其次,国内的通胀水平大体温和;再次,近期一系列经济数据的黯淡表现也给降息提供了理由。最近一次降息是在6月底,但未能止住中国股市的跌势,因为当时正值追加保证金和强平的高峰期,而且投资者已经开始对政府把控局面的能力失去信心。不过,在市场企稳后,得力的货币政策将成为市场的又一大支撑力量。  当然,投资者感到当前的一幕似曾相识,这也可以理解,因为过去二十年中,中国股市也经历过其他大起大落的周期。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中国研究部门主管陈昌华(Vincent Chan)谈道了千禧年前夕A股市场的牛市行情。从2000年年初开始,上证指数一路高歌,在18个月中累计涨幅达到90%。陈昌华称,人们普遍认为股市飙升是政府支持的结果。他指出,当时的国企改革是一大利好因素,但在那段时间,利率下调幅度过半,也功不可没。  然而,投资者的热情还是在2001年6月出现降温,当时中国政府在市场上大举抛售股票,将此作为改革的一部分,同时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使得加息重新成为讨论话题。于是在随后的六个月里,中国股市三分之一的市值蒸发殆尽。陈昌华还说,2002年中国股市原本会企稳,但在政府驱动的牛市失败后,民众信心大减,中国经济增长在之后几年大幅放缓。  中国股市企稳前,上海A股市场的汹涌波涛为香港提供了机遇。在A股市场下跌最严重时,很多股票停牌,一些投资者不得不卖出香港H股套现,以追加保证金。面对这种流动性困境,在香港上市的中资公司股价跌至约账面价值。  麦格理研究(Macquarie Research)的中国策略主管桑夫特(Erwin Sanft)认为,上海A股一旦振作起来,香港H股将大涨20%。他的首选股中包括复星国际有限公司(Fosun International Ltd。, 0656.HK, 简称:复星国际)、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Dalian Wanda Commercial Properties, 3699.HK, 简称:万达商业)、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Ping An Insurance (Group) Co. of China Ltd。, 2318.HK, 简称:中国平安)和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China Vanke Co。, Ltd。, 2202.HK)。他预计这些企业明年将实现两位数的利润增幅。另外他也看好在纳斯达克(Nasdaq)上市的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公司(Baidu.com Inc。, BIDU)。 &[PAGE@默认页3]  凯雷投资CEO:中国股市存在问题 但动荡带来了巨大机会  业内大佬,凯雷投资集团(管理1930亿美元的私人股本,)联合创始人兼CEO鲁宾斯坦(David Rubenstein)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中国股市动荡不安,私人股本机构能从中获益。  鲁宾斯坦表示,市场不稳定阻碍了中国公司上市,这迫使他们寻求其他资金来源。  鲁宾斯坦称,“公司现在不能上市,因股市的波动引起。他们必须从美国这样的来源得到额外资本,这非常有吸引力。”  上证指数自6月高点以来下跌了月27.0%,但今年仍上涨了16.0%,由于市场在此前的12个月大幅上涨。  因经济数据持续令人失望,同时投资者担心股市过热,中国股市遭到重创。北京也采取了很多干预以平息市场,包括打击卖空股票。  鲁宾斯坦表示,凯雷投资集团过去几年在中国股市投资了约60亿美元,涵盖约80个投资项目。他补充道,该公司13.0%-14.0%的雇员位于中国,是中国本地人。  最近,凯雷的北京合伙基金向北京自动售货机运营商友宝投资了3.50亿人民币。鲁宾斯坦表示,“显然,最近人们对股市有些担忧,我们在做价格决定的时候考虑了这个因素。但鉴于中国的经济规模,它可能在我们有生之年成为最大的经济体,如果要成为一个全球投资者,我不认为你可以避开中国。”  鲁宾斯坦补充道,中国股市可能进一步下跌,“很明显,那边仍存在一些问题,我必须说,在全球某些经济体中,一些地区的价格可能在便宜一点。但当价格下跌时,我们这样的投资者就等来了以更低价格投资的好机会。我们喜欢这样。显然,我们现在拥有的一些资产的价格也会下跌。” &[PAGE@默认页4] (来源:东方财富网)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养老金亏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