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香港地铁老人优惠政策策,那么香港会发生大的经济衰退吗

大行对香港经济仍表示悲观 料或出现更急剧下滑――中新网
本页位置:
大行对香港经济仍表示悲观 料或出现更急剧下滑
资料图:香港中环。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9月23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虽然香港经济近期已有所回暖,但仍有大行持悲观看法。亚洲开发银行(亚行)22日发表《2009年亚洲发展展望》的更新版(简称《展望》),指在出口需求的严重萎缩下,香港经济“可能会出现更急剧地下滑”。
  该行将香港今年的GDP增幅由3月份时预测的负2%,下调至负4%,明年就仍维持3%不变。不过,景顺集团首席经济师祈连活则较为乐观,指香港负债水平低,不仅“将最快复苏,而且力度最强劲”,但他未有对香港GDP作出预测。
  亚行首席经济学家李钟和22日在记者会上指出,由于全球经济衰退,贸易疲弱不振,亚太各国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香港也不能独善其身,下半年的经济表现恐怕仍将差强人意。
  李钟和称,出口贸易下滑对香港造成的打击,较该行此前预测的更严重,故将全年的经济收缩幅度进一步下调。不过他也强调,随着外围环境的好转,再加上中国内地经济强劲反弹,贸易的回升将有效刺激香港经济,相信明年GDP就可恢复3%的增幅。
  至于亚太区发展中经济体的总体表现,李钟和就持正面看法,将今年的平均经济增幅由此前的3.4%调高至3.9%,明年更由6%调高至6.4%。他指面对全球性的经济低迷,亚太区的表现“证明自身要比最初预期的更具活力”,包括各国政府和央行采取的有力措施、危机之前相对健康的金融体系等优势,令亚洲出现V形经济反弹,并可“引领全球从经济衰退中复苏”。但他也警告称,目前全球需求仍然疲弱,有可能会对未来亚洲的复苏带来风险。
  不过在最新版《展望》中,亚洲四小龙的表现就平平无奇。除日本数据未有披露、香港被调低经济增幅外,台湾也因出口严重下滑拖累,今年的GDP预测由此前的负4%调低至负4.9%,明年就维持2.4%不变。而韩国则“有可能经历程度较轻的经济萧条时期”,今年的数字由负3%调高至负2%,明年保持4%。
  《展望》并指出,印度在7月宣布连续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后,私营工商业已出现信心恢复迹象,故将今年的经济增幅由5%调高到6%。而中亚地区则将在资本流入、投资和汇款均疲软的不利态势下,陷入更严重的经济衰退,经济预测由3.9%调低至0.5%。
【编辑:刘羡】
----- 港澳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您的位置: &
李嘉诚再次自证英明 香港经济衰退大解析日 10:14中金网手机客户端 |扫码下载中金网APP摘要:去年,李嘉诚因为资本大逃亡而遭到舆论谴责。可事到如今,所有对其进行道德谴责的人应该反思一下为何李嘉诚能洞悉全局,高瞻远署?2015年,李嘉诚除了宣布世纪大并购以及资本迁移外,在香港地区已经开始出售和黄名下资产。现在,香港经济颓势已现,对于目前发生在香港的衰退现象,真正靠谱的就一个原因:香港是内地和西方经贸交流的中转站。
  去年,李嘉诚因为资本大逃亡而遭到舆论谴责。可事到如今,所有对其进行道德谴责的人应该反思一下为何李嘉诚能洞悉全局,高瞻远署?2015年,李嘉诚除了宣布世纪大并购以及资本迁移外,在香港地区已经开始出售和黄名下资产。现在,香港经济颓势已现,对于目前发生在香港的衰退现象,真正靠谱的就一个原因:香港是内地和西方经贸交流的中转站。  首先,回顾1840年。从英国殖民香港到朝鲜战争爆发,中间有一个多世纪的时间。  期间,香港固然也有不错的经济发展,但远没有日后那么抢眼。这是因为,当时的香港并没有在中国经济版图中占据什么不可替代的地位。  当年的中国对西方市场几乎完全开放,外国人员、资金、货物,都可以畅行无阻的直接进入中国内地,那么自然没有必要绕行英国控制的香港,多费一重周折。香港在当时的地位更侧重于军港,而非商贸中心。  朝鲜战争爆发以后,新中国同西方世界的经济联系完全被切断。而苏联人可以为中国提供经济建设急需的资金和技术。既然中国并不十分期待来自西方的经济资源,那么作为西方窗口的香港也就根本无关紧要。  历史的转折点源于中苏分裂。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国从苏联获取资金和技术的渠道越来越狭小。  而中国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对外部资源的需求则一直有增无减。这种情况下,中国自然而然的转向西方,寻求资源的替代来源。  这种转向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就是七十年代着名的“四三方案”,从西方引进全套工业生产设备,满足经济建设需求。这是自156个苏联援助项目之后,中国第二次大规模引进国外的工业技术和设备。  以四三方案为代表,中国和西方经济体系开始重建联系。这种联系由小到大,最终演变成全国性的对外开放。  当年直接主持四三方案的中央负责人,就是后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然而,尽管中国大陆已经定下了对西方开放的基本政策方向,但在实际操作中,开放面临重重问题。  中国的办事规则和西方的贸易规则互不熟悉,缺少熟悉两边状况的中间人,还有中国在政策上、法律上对直接来自西方的人员、物资、资金也有种种限制。这导致中国对西方经济资源的需求始终难以得到充分满足。而这正好构成了香港崛起的条件。香港人既熟悉大陆也因被英国长期殖民而了解西方。他们对西方的法律、贸易规则等等都很熟悉。这个有利条件让香港迅速获得了中国内地同西方间经贸往来的中转站地位。  除此以外,香港同时也还充当了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联系桥梁。从八十年代两岸关系缓和算起,直到两岸建立“大三通”之前,大陆与台湾间的人员物资往来,大多数都会选择从香港转道。  数量巨大的转口贸易让香港一举成为亚洲地区首屈一指的交通枢纽和贸易中心。随之建立起来的还有金融中心,这一点同样得益于来自西方世界的资金要流入中国大陆,同样需要一个便捷的交易中心。  相比之下,台北、新加坡、甚至于吉隆坡,也都想争夺亚洲金融中心的位置而不得,因为它们背后缺乏一个足够吸纳大量资金的市场。在这个问题上,真正可以和香港一较长短的对手是东京,其背后自然是整个日本市场。  可是到了九十年代以后,尤其是香港回归以后,这种有利地位却开始日渐褪色了。很多香港人将此归结为特区政府无能。但这并不是真正原因。  真正的原因在于,中国内地和西方世界、以及台湾地区的联系日渐紧密,直接的经贸往来越来越容易,那么为什么还要走香港绕道呢?香港作为贸易中转站的地位从根本上讲,来源于东西方直接交流的不畅。  这是一个暂时现象而非永久问题,所以自然是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只不过这个暂时现象持续了一代人的时间,所以经常被这一代人视为天经地义的事情。对于更早的历史,人总是健忘的。  当然,这不代表香港只能在转口贸易中心这一棵树上吊死。转型成功的关键,是要寻找可以做大的朝阳产业,而且要是本地有条件发展的产业。那么香港的朝阳产业该是怎样的产业?  首先,低端产业都没戏。  一言以蔽之就是李嘉诚发家了,堵死了下一个李嘉诚的路子。李嘉诚是当年是做塑料插花生意的,这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各国产业升级路上的第一台阶。  但是发家以后的李嘉诚搞起了房地产,操纵香港的土地价格一路高涨。居高不下的地价对工农业发展是致命的,没有几个企业的利润率能够应付如此高涨的用地成本。所以,除了少数小而精的高科技工业,大部分工农业企业都早早关门大吉了。  当然,工农业萎缩的另一个原因是自然的产业升级规律:香港有钱了,平均工资高了,需要维持低薪才能盈利的低端产业就自然完蛋了。  简而言之,产业升级是单行线,没有回头路可走。这两个原因限定了香港未来的出路,只能在第三产业里找,并且只能是对人力成本和土地成本不敏感的行业。  第二,必须是不易搬家的行业。  今天的大陆显而易见是个比香港更辽阔更活跃的市场,如果一个产业能够轻易搬家,那么直接举家迁往大陆就是了,何必留在香港?以影视娱乐业为例。今天的大明星们名义上是香港人,实际上一年大半时间在大陆拍戏、走穴。真正香港本地制作的“土产”电影如今已经不再具有垄断地位,因为很多都已经迁往大陆扎地生根。  第三,目标产业必须能够吸纳相当可观的劳动力数量。  香港是一个上千万人口的城市。一项只能让少数人暴富的产业是当不了支柱产业的。少数超级富翁和大批贫民构成的社会连稳定都谈不上,何谈发展?这就是房地产行业。  李嘉诚在房地产业里赚得盆满钵盈,而普通香港市民住的还是鸟笼,连内地许多大城市的居住条件都赶不上。这样的产业继续畸形繁荣,对香港不是什么好事。  不过,上述的几个考量因素之间是有矛盾的。比如,一个产业如果在香港吸纳大量的劳动力,那它就必然背负上沉重的人力成本,导致竞争力下降。  两难的选择,不是要证明香港的产业转型不可能成功,而是产业转型,无论在哪里都是要经过痛苦的调整、牺牲,承担相当的风险,在不同的因素间走钢丝的。  躺着赚钱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未来的道路是需要魄力,需要牺牲,才有回报的。以香港之前的有利条件,只要愿意下真功夫,能找的出路自然还是很多的。比如,旅游业就是一个可选择的目标产业。香港毕竟是一个比出境游要廉价方便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也是少有的符合上述几个条件的产业之一。  但香港真正的问题在于,大多数人对于发展模式的转变还没有意识,没有这个心理准备。从很多角度来看,不少香港人的心态甚至可以称得上“不知死活”。  从前两年开始,越来越多香港市民同内地游客之间发生冲突的新闻。随便在网络上搜索一下就能看到诸如以下的消息,如:《香港人将内地赴港游客称为“蝗虫”》、《香港导游辱骂内地游客》。  旅游业是香港这几年少有的景气行业,可以说代表了香港产业转型的希望。可是屡屡爆出的负面新闻让人觉得,香港不过如此。  再就是最近的奶粉问题。新闻很多了,这里不再附送相关链接。内地人到香港大批量采购奶粉,许多商店货架为之一空。香港市民、香港舆论的反响不是“商机难得,扩大进货”,而是“内地人抢了我们的奶粉”。  作为一个以转口贸易起家,以自由贸易为荣的商业城市,竟然闹到要动用行政和法律手段阻止客户购物,这实在有违市场经济的本质。  上述事实足以说明,大多数香港人不知道香港发达的原因。他们表面上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杰出代表,骨子里还是盯着眼前一亩三分地的小农心态。  今天的他们又在迷茫中稀里糊涂的停滞不前。那么当然可以预测,他们也将在迷茫中稀里糊涂的衰落下去。  许多香港人不会承认这一点,他们更喜欢将今天的停滞归罪于特区政府。特区政府事实上和港英政府毫无区别,都是“殖民地政府”。  回归前的港英政府是个殖民地政府,没有决策权,只有执行权。做决策是英国政府的事情,港英政府只考虑如何执行英国政府的决策。  在香港回归的时候,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持香港社会的稳定,中国政府承诺,香港现有政治制度五十年不变。这意味着,香港特区政府和港英政府一样,仍然只是一个殖民地政府。中国政府从未大幅调整香港特区政府的架构和工作模式,赋予其决策的能力。  那么谁来替香港做决策呢?是中国政府么?邓小平曾给出承诺:“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中国政府除了在少数基本问题上保持发言权,以此体现主权之外,在大多数具体的政策问题上并不愿插手香港内部事务。  所以这就是香港特区政府的问题,它是一个殖民地政府,上面却没有了宗主国。它无条件保留了英国人留下的施政纲领,没有能力根据经济形势变动予以调整。  香港特区政府的这一缺陷,可以考察对比一下08年美国金融危机时美国政府的反应,和98年香港金融危机时香港政府的反应。08年华尔街搞出危机的时候,美国政府毫不犹豫的抛弃了之前一直高调宣传的“政府不干预市场”的口号。为了避免通货紧缩风险和全面的经济崩溃,美国政府立刻插手干预市场。香港政府在98年的救市决策则很困难。当时主管金融政策的正是后来的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他自己事后回忆说,他觉得政府干预市场违背了香港政府以往不干预市场经济的施政理念,他感到背弃了自己的理想,以致于在宣布救市决策的前一天晚上在家抱头痛哭。这方面的另一个典型案例就是港币的问题。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根据英国人的决策,港币汇率盯紧。香港回归后这个政策依然连续。  实际上,不止一位香港金融官员退休后反思,认为应该适当调整汇率,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可就是没有一个金融官员能在任上做这个决策,所以今天的港币汇率依然盯紧,仅在小范围内允许轻微浮动。  在香港已经失去中国大陆对西方中转站功能的当下,其又不思进取及时转型,经济衰退也是必然。李嘉诚的资本大逃亡也是理所当然的结果。关注(.cn),掌握最新财经要闻。
责任编辑白河愁【免责声明】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热点专题推荐····相关阅读1/2 10:21 11:27 14:37 15:09股票黄金外汇行情微信:cngold-com-cn行业动态金融黑幕财经解读微信:zjs-cngold
热门新闻 09:35 10:27 14:36 04:48 01:4524小时直播12-17
星期日距离 下次数据 公布时间:15小时27分钟07:50日本前值:284.6预测:--40.005:00美国前值:80.9预测:--公布:23.205:00美国前值:-513预测:--公布:151.205:00美国前值:127预测:--公布:7902:00美国前值:751预测:--公布:74702:00美国前值:180预测:--公布:183最新资讯
扫码下载中金网APP
扫码关注中金网微信
扫码关注中金社微信
扫码用手机看新闻
Copyright (C)
中金网 .cn 沪ICP备号-1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论香港经济的边缘化问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论香港经济的边缘化问题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热点:&&&&
IMF:香港市场需要直接刺激 避免经济衰退
来源:搜狐证券
  搜狐证券讯 据外媒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香港必须要准备有效并且直接的财政刺激措施,以此来避免该地区的经济由于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而步入衰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天发布的报告指出,香港能够通过削减税务、向贫困阶层提供救助以及撤销一些冷却市场的措施来保障经济。该组织还表示,香港的政策制定者必须要做好准备,即使危机深化的概率不大。
  在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向市场表明欧洲央行不会扩大购买国债的规模后,全球股市下跌。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这周表示,如果出口恶化,那么香港经济将可能出现衰退,而如果房价暴跌那么政府可能会放松购房限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1月14日的文件中曾表示,香港受到欧元区影响的风险在最近的几个月里攀升。由于高度地开放化,这个世界金融中心将可能会因为外界需求的顿减而受到比较严重的打击,而这个打击会通过贸易和金融双方面影响香港经济。
  尽管出口受挫,但由于低失业率以及中国大陆的游客促进了消费,香港在第三季度以0.1%的增长率勉强避开经济衰退。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在上月表示,香港将会面临几个季度的困难时期,明年经济的增长率可能会从今年预估的5%下降到2%。
(责任编辑:马慧)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11-11-23·
11-11-09·
11-11-03·
11-10-26·
11-10-09·
11-09-29·
11-09-24·
11-09-23·
搜狐证券博客热点
市场无所适从,股市涨涨跌跌,期市欲涨还怕...
搜狐证券社区话题
量能释放得过大,显示出市场恐慌的心态浓厚...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证券媒体封面
证券·大视野
高清影视剧
十二五规划将给投资者带来哪些机遇
近期热点关注67被浏览12947分享邀请回答回答建议修改:不友善内容作者修改内容通过后,回答会重新显示恢复正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地铁优惠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