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好!我在楼下超市里能买到的好吃的买了一块砧板,第二天到市中心超市里能买到的好吃的看见相同的货价格却不到二分之一,该怎么办?

国内外超市有什么不同或者让你初次看见感到新奇的地方?
我的图书馆
国内外超市有什么不同或者让你初次看见感到新奇的地方?
昨日晚上和女友去看电影,习惯性去楼下超市买饮料。北京华联。
买两瓶,开一瓶我先喝,结果有工作人员过来给我了一张卡片,上面写着“与国际接轨,让文明先行。超市中饮品,结款后饮用。”
诧异了,一直以来在超收口渴的话我都先开一瓶喝,哪怕喝完了到时候去扫一下交钱就好了。
是我真的孤陋寡闻,国外超市都这样吗?
在外国的朋友们,还有哪些是我们不知道的奇闻趣事,或者我们需要注意到地方?
【的回答(130票)】:
美国最大的连锁超市之一Target的数据挖掘营销很厉害。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那个《How Target Figured Out A Teen Girl Was Pregnant Before Her Father Did》,( ),一个父亲质问Target的经理:“为什么你们要给我的女儿寄婴儿车和衣服的优惠券?难道你们在鼓励她怀孕?她才上高中啊!”这个经理疑惑地道了歉并跟进了这件事,第二次打电话给这位父亲道歉的时候,这位父亲却对经理说,“我欠你一个道歉,因为我们家发生了一些事我没有意识到,我和我女儿谈过了,事实上她的预产期是8月。”原来Target的系统里给每个顾客生成一个Target Guest ID,比如你的信用卡或者在网上注册填的信息都会被关联,你在Target官网(电脑/手机)浏览的每一个页面和停留时间长短,每次的购买行为都被详细记录,Target有支团队专门分析这些收集到的信息,预测你将来的购物行为和需求甚至生活方式,然后发邮件给你。例如判断一个女性怀孕,线索是该顾客可能购买了维生素补给、大量的lotion、无水洗手液等典型的孕妇会购买的一些商品,然而美国人非常注重隐私,Target的数据挖掘行为因此受到很多质疑。为了不让顾客感觉不适,Target改进了数据库营销的做法,一个就是把母婴系列产品的优惠券和信息混合在其他产品的信息里发给顾客,掩人耳目,后来结果是Target的母婴产品销量猛增。据说Target的Guest ID数据值670亿美元。恩哼~在超市里让我印象最深的事是我两次在Target买同一种全身镜。第一次刚付款离开收银处没两米,由于我处理不当,那面长镜子掉地上碎了,我正为难之时,收银员看到叫我去超市里面重新拿一面镜子。 &第一面镜子被我家猫碰到倒地上摔碎了。我又去Target买同一种镜子,这次还没付款在超市里逛呢,镜子被我朋友放在购物车里不恰当的位置结果摔碎了,这时候好像来了个工作人员看到了对对讲机里说话喊别的工作人员拿东西来处理一下什么的,然后就走了,然后我就又去拿了一面一样的镜子,逛完了最终付款。但其实我最后买不买那个镜子Target的工作人员都不在乎。
两次在超市里弄碎镜子都是我和我朋友的过失,但是从来没人叫我赔钱什么的,这个时候就是我仅有的几次感叹美帝万岁的时候了。P.S 那镜子在家里被我和我室友还有我们的猫弄倒碎过3次??但是我很执着的还买同一种镜子?最后我也搞不清自己到底买了几次那种全身镜了??
超市里面的自助付款系统(self checkout system)一般我去超市都会买蔬菜和水果,这个时候就要在电脑里从上百种选项里面选自己买的哪种然后感应到重量算出价格,我往往选的很慢很痛苦,尤其是在几种绿葡萄长得很像的时候。这个时候我宁愿去排队。
会员制度(membership program)大部分超市是每次结账时出示会员卡,一些是有些优惠价格只有会员享有,一些积分在旁边加油站换油钱。有一个比较好玩的是CVS的会员卡,你进超市有个机器可以刷,刷完了它会随机出来优惠券,我刷过几次,一次是$3的代金券(无论买多少)。沃尔玛超市里面可以配钥匙、办钓鱼证、打耳洞(好像是买一付10刀以上的耳环就可以免费打,不过年龄要超过18岁)。残疾人停车位(reserved parking for disabled person)。根据我国《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规范》停车场应该考虑设置残疾人专用停车泊位,其数量应当不少于总泊位的2%,但是美国超市门口停车场的残疾人停车位各州似乎是强制执行的而且比例可能高达10%。如果未持有残障人士特殊的车牌或停车许可,非法 停/阻挡 残疾人车位,将被处于50至75刀的罚款,第二次差不多加倍(各州不一样,这是纽约州规定)。最高可达$500。而且残疾人停车位往往是设置在离超市入口最近最方便的地方。专门为超重人士提供的超市内交通工具,我经常看见胖的不行的人开着那个小车从我身旁呼啸而过。回收购物纸袋和塑料牛奶桶。这个我以前只在一家超市见过,每个牛皮纸袋/牛奶桶 5美分,扣除在你购物的金额里。这样做一来可以提高客户忠诚度,二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品牌形象。
【薄锦的回答(43票)】:
新加坡的超市,本质上没啥太大差别,关键是一些细节:
(※鉴于本人'08年初就回国了,所以以下所有描述为当年情形,现状不明)
1)结账装袋
新加坡超市的收款台内,在收银员侧会有两根金属条,可以把新的购物袋直接挂在上面(如图)。
在为顾客结账时,收银员只需单手轻轻一扯拉开袋口,就可以边扫码边往里面丢。
饮料与食物、生食与熟食、非密封包装与密封包装、饮食类与非饮食类……收银员会自动分类,分装入不同的袋子。每装完一袋,就从金属条上取下,放到收银台靠近出口侧的台子上。顾客结完账,直接拎着袋子走人就行。
而北京的超市,收银员除了扫码收钱,什么都不管。
特别是从购物袋收费后开始,买了袋子也只是扯出一个往顾客面前一丢就完了。
极少几次遇到我后面没人然后收银员人也比较好,看我忙不过来,才会主动伸手帮我把袋子打开,但也仅止于此。
更多的时候,都是我又要把会员卡和找回的散钱收回钱包(因为我用钱包有分类整理的习惯,比如钞票一定要按面额大小顺序排好之类的),又要为了给后面的顾客腾地方而从速把物品装袋(而且我特别不擅长把新塑料袋打开,总要花些工夫),而很多时候即使我身后已无顾客,收银员照样对我这边手忙脚乱的状况熟视无睹,自顾自转身去跟同事笑闹聊天,包括山姆(沃尔玛旗下)这种付费会员制(付年费成为会员才可购物)的超市。
这是我对国内超市服务极大不满的一点,真的是一提到就忍不住牢骚满腹&"&
2)提取现金服务
新加坡的大型超市如NTUC FAIRPRICE和LIBERTY,在刷卡结账时,都可以顺便提款,收银员会从顾客卡上划去消费金额+提款金额的总数,然后把提款金额以现金的方式返还给顾客。省去找ATM排队的麻烦,非常方便。
不过我记得是有金额上限的,然后低于一定金额的小数额好像要交手续费……因为我没用过几次,又是好几年前的事,细节记不清了。
ps、仅限NETS(相当于国内的「银联」),信用卡不可。
而我在北京的超市,举凡物美、华联、沃尔玛、华堂等等,似乎都还没见过这项服务。
不过我家楼下的物美超市,去年在超市内部新装了一台取款机(虽然是邮政银行的),也挺方便的。
3)防盗措施
新加坡的超市是不存在「物品寄存处」这种神奇的存在的,但是出口处会有防盗门。
而我记得我'08年刚回国时,无论北京还是我老家保定,超市普遍没有安装防盗设备,只能靠禁止顾客携带外购商品入内、甚至是强制存包来预防顾客盗窃。这一点在当时让我大为惊诧,甚至有种强烈的被冒犯感=_=
这两年好像没那么严格了,像是在这方面最计较的物美,有的时候还会要你把手上拎的其他商品(食物什么的)事先存包,不过很多时候也会睁只眼闭只眼,如果你一开始就收在包包里,他们也不会特意检查什么的了。我曾经好几次拎着一瓶在外面买的瓶装饮料(他们超市里也有)边喝边逛,最后结账时直接把空瓶拿在手里没有放在收款台上,收银员也没有半分怀疑的表现。
另一种让我觉得很奇葩的防盗措施,是目前只会在我老家保定的超市里才能看到的情景。
就是在结账后,走到超市出口处时,会有门卫守在那里,拿过顾客的收银条,像火车检票似的,在上面盖一个章再还给顾客,才会放行。
完全莫名其妙一头雾水……记得早年时好像还会瞄一眼顾客袋子里的东西,所以猜测最早时是要一一检查顾客袋中物品,跟收银条上完全一致才盖章放行,后来就只剩下盖章这个形式而已了?
@cOMMANDO:关于小票盖章……是因为有人会先拿100瓶啤酒,付钱。然后出门。把啤酒装上车,再回来,拿100瓶啤酒直接通过付款台。当保安制止的时候,直接拿出之前那张单子作为自己消费过的凭证。
4)纸箱提供
看到某条回答想起来的——
搬家的时候,纸箱是很有用的东西。但是专门买新纸箱来用,好贵好肉痛哒~
所以,要搬家的时候,我们都会跑去附近超市,问工作人员能不能给我们几个没用的包装箱之类。
然后,对方就会很爽快地拿一堆给我们。
然后,搬家时候就会看到各种水果纸箱日用品纸箱方便面纸箱……www
至于国内,我没试过,所以不知道是否也行得通,求问大家~
姑且作为「奇闻趣事」写上叭~
至于结账前喝饮料的问题,新加坡的超市里好像也不会有人阻止顾客这么做,我也看到过有人直接拿了就喝的,但我自己是不习惯这么做。
实在太渴的话,我会先拿一瓶直接去结账,然后再回到超市入口处,边喝边买其他东西,或是直接在超市外喝完丢进垃圾筒后,再回去超市继续购物。
我本来以为喝饮料的事,不用说太细说太白,个中是非曲直,大家心里都有数。
可看完所有现有回答+评论后,还是有被若干言论惊到,于是还是忍不住说几句——
超市或直接或婉转「要求」顾客先结账再享用的做法,其实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因为作为超市方来说,既没法确信100%的顾客都会很正直地为此付款,也没法判断出到底有多少比例的顾客会很正直地为此付款,更没法具体鉴别出哪名顾客会付哪名不会。如同香港公交上出于公共卫生考量禁止饮食一样,这种动机合情合理,一点也不无稽。虽然题中所述这种暗指「国人素质还是比外国人低」的做法确实不够高明,很容易招致反感反弹,完全可以代之以更优的解决方案。
有知友说得对,从技术上说,未结账就饮用/食用,是形同「盗窃」行为的。更有甚者,某位知友竟然鼓吹遇到这种超市,就要故意「喝完后再把空瓶放回冰柜」,并称自己朋友就是这么干的。尽管是出于一种幼稚、偏激的「报复心理」,但该行为在事实上已经触犯了法律,若是店内有监控录像并录下全过程,或是存在目击证人,该名友人完全可能面临告诉并为此承担法律责任。
注意,这里我们谈论的问题不是「道德评判」,而是「遵纪守法」。
而且这跟所谓「提前消费」扯不上半毛钱关系。谁见过无需任何凭证抵押的「提前消费」?信用卡的预支额度和信用度是摆着好看的吗?
包括有人拿饭店说事也是一样。大部分饭店是先进餐后付账没错。但是别忘了:顾客是通过服务员点餐的,此为人证;顾客的餐桌上(甚至饭店的电脑系统里),放着列明详细的账单,还摆着顾客进餐所用的碗盘,此为物证。就算碰到劣质顾客意图跑单,饭店也能依此提出有效凭证追讨欠款,维护自身权益。
可是在超市购物的过程中,你决定在结账前预先享用饮料时,有事先周知超市工作人员,为你「记账」吗?如果有做到这一点,我想大家也就不会对此苛责了。
ps、从提问者的签名中可以看出,提问者对于其他知友擅自更动他人问题的行为十分反感。既然如此,为何却无法理解超市对顾客擅自处置超市内商品的行为抱否定态度的立场呢?
【李黎的回答(40票)】:
我超级宅,所以去任何一个国家,总是要去超市,大超市和便利店都去。貌似除了韩国以外,其他国家的超市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便宜。东西好,又便宜。
最喜欢是美国的超市,东西多、好、便宜。尽管业竞争激烈,但是我发现,各家超市最后都有自己在垂直类目上的特点或者在服务上的特点,去满足人们不同的购物需求(不是不同人群,因为你很有可能去每家店买不一样的东西)。
出差去美国时,沃尔玛、target和Costco、CVS等都喜欢去逛一逛,这几家都各有不同。其中沃尔玛和target记不清具体区别,但是留下的深刻印象是东西便宜。在看沃尔玛保健品和洗护用品的品类时,我看到一个细节是,那些保健品的瓶子后面都绷着一个橡皮筋或弹簧,如果你拿掉一瓶,橡皮筋会立刻把后面的一瓶弹上来,这样可以看上去货架是满满的。有时候橡皮筋不起作用,我会手动把后来的瓶子推上来,我对这些细节会看上半天。脑海里想到的是,洗护和玩具品类,沃尔玛是请了该品类第一的公司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一起帮助管理货架和供应链的,因此没有货时,我会想宝洁会不会立即供货?我甚至会在第二天再去查看一下货架有没有补足,很遗憾,有的仍然是没有,不知道补货周期是多久。不过沃尔玛在一些垂直品类上,比如洗护和宝洁是战略合作,如果某个牌子的洗发水卖光了,宝洁会通知该品牌及时补货。宝洁显然比沃尔玛更懂日化品类,它作为品类管理专家,不仅减少了沃尔玛的货架管理成本,也提升了这个品类价值链的效率。宝洁不仅管理自己的品牌,还管理联合利华等品牌,它们是绑定在一个利益链上,去打别的利益链上的对手。迪士尼会在北美帮助管理玩具的某些细分品类,是一样的道理。我一个朋友曾经是沃尔玛北美项目的数据分析负责人。他说必须要做到公正,没有私心,有契约精神才能大家合作,否则联合利华怎么会把自己的供应链和宝洁的指令协同起来。他说在中国的零售业很难有这种诚信。
沃尔玛收银台旁有自主付费机,用信用卡可以自主交费。但是观察了一下,每个超市都很少人用,人们更愿意去有收银员的柜台。
Costco的东西巨大又便宜,在西雅图买过一口袋红色苹果,就是国内10来元一颗的那种,在那里一口袋也就不到5美元。感慨呀!各种鱼肝油、洗发水、零食都很大包装。需要有会员卡才能交钱。像是麦德龙的模式。那里的芒果干很好吃!花卉种子的品类也很全,我偷运过花种子回来。
CVS的保健品值得一买,应该是美国零售超市里在保健品和非处方药这个品类做得最好的,有很多自有品牌而且品类很全的保健品,都很不错。我帮朋友带过护理眼睛的保健品,发现从老年人、成年人到小孩子的各种护理眼睛的保健品都有。
还有个牌子的店忘记名字了,见到就能知道,必去,连锁。我超级喜欢,女生都爱去。里面各种女生的小玩意儿,发卡、橡皮筋、拖鞋、洗发水、甚至到擦洗指甲水的小毡片儿,都是心水之物。
欧洲的去过法国、希腊、爱尔兰的超市,仍然是东西便宜,好像还退税。上的细节记不清了,但是建议每个国家的超市是能反映当地的一些生活、饮食文化的,看看本地人买什么吃什么也是有意思的事情,大致也能看出这个国家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可买当地一些有特色的实物或者小物,都比机场便宜。法国可以买红酒,10欧以下有很多种选择;希腊的果酱和火腿罐头不错,红酒也很好;爱尔兰的奶制品很好,口感浓郁价格优惠,还有种黑啤酒genius,喝上去有中药味,是爱尔兰的特产,可买一些带回。去爱尔兰时,发现有很多当地老外在超市工作,据当地人介绍,以前爱尔兰人都不屑于这种收入低廉赚钱不多的工作,都是些移民或者第三世界国家的人做售货员或者收银员,但是后来爱尔兰经济不好,快崩溃了,所以爱尔兰人重返超市和餐厅工作。
亚洲去过香港、韩国、台湾、新加坡、印尼、泰国、印度的超市或者便利店。香港就不说了。韩国超市的东西挺贵的,特点是男女服务员都好漂亮!他们英语不好,但是每个人都收拾得非常利落干净,养眼!韩国大超市里有很多种人参酒卖,可以买回来送人,还有新鲜人参,但是不知道是否能带进中国海关。韩国有很多小便利店,里面的小包装旅行洗护用品很Q,比如洗发水护发素,我买过一堆。其实这种小包装的日化洗护类东西很好卖,单价不高包装Q就可以秒杀人,毛利还很高。无聊时买过两幅扑克,居然要80多元RMB,交钱的时候肉痛,但是和同伴们一起打拖拉机打到高兴时就觉得太值了。
台湾的便利店蛮多,感觉这里和日本文化蛮接近,临街处有很多各种小店。台湾的美容护肤专业连锁店很发达,除了屈臣氏,还有康是美等,卖面膜、假睫毛、护肤霜等,就连假睫毛这个非常细分的小品类,都有很多种选择——羽毛状的、长的、短的、翘翘的……台北的大超市又是另一种景象,去的是台湾的家乐福,一进门就见到一行字,24小时送货上门——即你在家乐福买了东西,可以不带走,家乐福给你免费送货!一是因为停车场地方紧,二是台湾的电子商务很发达,台湾人在当地最大的电商网站pconline上买牙膏和卫生纸等生活用品,因为地方小,电子商务的配送很迅捷,令实体零售业也不得不提升服务质量。家乐福的东西也比大陆便宜很多,当时帮同事买奶粉,印象中比大陆便宜相当多。还有很多进口又不贵的护肤品,包装很精美,我也买了一堆;
新加坡楼上的一位知友介绍得很多,我就买过两次东西,一进去被秒杀的是精美的水果,那么多,还便宜。每次都买各种带回宾馆。有种人民牌本地米线我买回国做来吃过,味道好。
印尼,不知道我去的明丹岛能不能代表印尼,去了后感觉商业比较落后,很多东西是我们这里90年代的,刷卡也不怎么灵,但是服务态度非常好,语言不通却友善;
泰国,特点之一超市里的棉纺织品很丰富,因为这里是亚洲棉纺织品的供应链集群之一。各种花色的床单被套,都挺好看。还有种小物叫balm,治蚊叮虫咬的,各种香味儿,一应俱全。有一次一个人妖售货员过来给我说话,吓了我一跳,完全没有心理准备,一个女人的外表男人的声音。后来就习惯了,在百货商场sisley专柜,售货小姐那个美貌动人皮肤吹弹可破呀,我看了羡慕嫉妒恨,她是人妖,我想自己无论怎样护肤都长不成那样,就干脆不买了。对了,海边的小超市便利店流行一种旅游语言指南的书,我研究过半天,边看边笑,好像是给国外来寻花问柳的游客们用,英泰双语,用这个可以顺利地向妓女们询价、砍价以及表达客户体验,当地妓女英语不太好,游客可以把这本书带在身上,一指英语,妓女可以看到泰语。如果有人开发一个收费的手机app就好了,在泰国区肯定排名第一。
瑞士,去过苏黎世的超市,科技先进,连水果上都贴着二维码。我其实很想扫一下,看看出来什么信息,但是国际漫游真心贵,忍了。这个城市是低调的科技感,公交车、火车、地铁几点钟到都很精确,像一部精密运转的钟表。如果你下载一个苏黎世火车的app,可以清楚滴看到每趟列车目前所处的位置,离你还有几分钟的车程。各种香肠值得一买,烤箱烤着吃味道不错,培根也很好,不用担心打过瘦肉精。牛奶、披萨、果汁都值得买。如果去瑞士旅游,买巧克力一定要去超市买,会比机场便宜很多。很多超市都卖鲜花,非常漂亮,但是真心贵,一盆普普通通的月季、蔷薇或者太阳花,在北京莱太花卉市场也就20多元,在苏黎世很可能就要值200多RMB。如果赶上夏天,一定要买西瓜吃,苏黎世的很多西瓜是从希腊运过来的,超级甜、沙。还有其他很多水果也值得一买,草莓和蓝莓,都超好吃。
最后说印度。大超市里人群拥挤绝不为过,其实每个公共场所都有好多人,人们似乎都出来活动着,我甚至看到过有人行走在断墙上练平衡。我去的班加罗尔,这里全城只有一个类似于家乐福那样的大超市,几乎每两三天我就去一次,无论是人进去,还是车子开进停车场,都要安检。有人说印度是极度的自由民主,但是极度自由民主带来的副作用是,人人都有权利盘问你。如果阿三哥保安说你不安全,那么你就不能进去,还得给他说半天好话,他们的英语呜呜嘟嘟,很难搞明白。超市里虽然东西多,但是质量都不好,比如冰激凌吧,那红艳艳的颜色,你就知道添了很多香精。这里就像80年代的中国,物资匮乏,东西便宜却无好货。在班加罗尔搭乘回中国的飞机时认识了个中国人,他一眼就能看见哪些人是在印度常驻的中国人,说是都面露菜色缺乏营养,肉都很难吃上,买不到好的。
印度信牛,所以超市里我都不敢买牛肉,也很难看到牛肉出售。在超市里我非常纠结的是买不买一种剥过的蒜瓣儿——印度的蒜不好,个头小,剥皮很麻烦,于是我图偷懒想买剥好的蒜瓣,可是,我也知道,印度人的左手是用来擦屁股的,所以每次买之前,我都会自我练习一下单手是否可以剥蒜。。。。最后以无知无畏的精神买下来。交钱时会有人插队,通常是三姐或者大妈,很正常,就耐心地等着吧。
认识的几个老外朋友前几年雄心壮志地要在印度开沃尔玛这样的连锁大超市,因为印度没有,他们认为商机来了。开始我也觉得可能是商机,去了印度后觉得,这生意还是很难做,因为超市说到底是供应链生意,和交通运输关系很大,特别是对于生鲜类商品来说。印度的基础设施太不好了,公路修得不好,还动不动堵车,牛和猴子都可能出现在马路上,所以开大型连锁超市还早了些。去年看到亚马逊进入印度的新闻,这也是个战略规划,需要很长的时间,亚马逊强的是供应链和仓储物流,这个是需要大环境配套的。
印度也有小超市,就是小区里的生鲜店,卖的东西就是些蔬菜水果和日用品,看了没有太多买的欲望。听说卫生纸好贵,有的地方大约7元RMB一卷(没买过当时也没注意),心想这是不是直接促使了阿三哥阿三姐们用手解决问题的习惯?
【David Du的回答(9票)】:
我在澳洲超市也见过这样的事情,但是很少见,一般拿着瓶子去付款也没事。还见过一些老太太拿个超市里的桔子一边走一边吃。
我倒是有一次买好一瓶饮料,出了超市喝一口觉得太他妈的难喝了,我就跑过去跟他们说你们这饮料太难喝了,我实在受不了,他们就直接说要么你去换一瓶或者我给你退钱,态度好的出乎我的意料。
上周有一件有趣的事情,我在超市买好东西付款的时候,结账的人拿着我买的东西扫描了几下,没显示出来,他跟我眨了下眼说,嘘,这几个扫不出来给你free了。
总体澳洲的超市对顾客没有那么严苛,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自助结账柜台,在那里你即使把几十块钱一公斤的水果点成最便宜的胡萝卜去称重也不大有人会看到,但是大多数还是很自觉地。
【DrizztVII的回答(9票)】:
我见过最神奇的超市科技,就是购物车推不出CVS停车场外围地面上的一块涂黄色的区域,而且不是刚过去就被吸住,而是推到边缘时候突然吸力大增移动不能;然后往外推是没可能了,但是往回拉却也不费什么劲儿……
我第一次见觉得巨神奇,玩了好久,旁边一哥们对我喊——
Don't fight with it! The bitch technology!
【马小弱的回答(10票)】:
首先说一下美国的超市有没有超市工作人员递卡片吧,
我在美国也看到过一回这样的事情,是个美国老太太。但也就一回而已。我觉得,这种情况是哪个国家都有可能发生的,而且都是非常少数。但是美国超市的工作人员一般看到这样的都不管的,因为没人觉得他们会不付钱。这种不付钱的事情真的很少。我特别反感"与国际接轨"这几个字,这几个字到是只有在国内看得见。
其次来说一下这个行为是否文明。
超市的工作人员管不管和行为本生文明与否是没有关系的,人家不管,不代表你这么做就是对的!从产权上来说,你还没付钱,东西就不是你的,东西不是你的你就是随便吃了喝了用了属于别人的东西,这不论从什么方面看都不合适吧?而且人要连续三天不喝水才会死,你还没渴到这一秒不喝水九命丧黄泉的地步吧?下次还是付了钱再喝吧。
【秋霞的回答(6票)】:
&&&&&& “哇塞~这里的物价怎么这么便宜!”& 这是我刚到美国时,一进超市最直接的反应。不得不承认,咱们中国的物价确实太高了。
美国的工薪阶层,每个月挣美元,牛肉每斤3-5美元,一大桶牛奶3美元(够一家人喝一星期),家庭装的海飞丝洗发水6美元。。。。。
中国的工薪阶层,每个月挣人民币,牛肉每斤15元,一小盒伊利牛奶2.5元,家庭装海飞丝洗发水35-40元。。。。。不能不让我感叹,生活不能承受之重啊~~~
楼主说的这种买饮料的情况,我在美国还真没见过。不过在国内的时候,我也经常这么干,特别在夏天的时候,没忍住开瓶喝了几口再结账,也没人管我啊~~~
【圆SAN圆的回答(13票)】:
这难道不是没教养吗?这难道真的不是没教养吗?还需要跟“奇闻趣事”扯上关系吗?
你吃饭的时候可以大声的吧唧吧唧,喝汤的时候可以呼呼的喝,吃中餐可以拿着自己的筷子在水煮鱼片里搅上个三百回合,吃西餐可以挥舞着刀叉叮叮敲盘子??没人拦着你,你也可以觉得自己很酷,没准还有不少人赞同你——要知道还有不少人觉得吃人肉是美德,这些算什么?但这就是常识上的低素质没教养。为什么?因为你为了自己爽,恶心了别人。在结账前饮用同理,超市如何判断你一定会为你手上的饮料付款,如何区别你跟占小便宜的蟊贼,靠读心术还是看脸?什么时候“提前消费”是合理的,从你从架上取下饮料的一刻,还是在你已经在付款台前排队的时候,还是期间的任一点?你这不是给人家找麻烦吗?
当然它们还是有本质上的差异的:吃饭恶心人可不犯法,但从技术上说,在[修改加入:超市里]付款前消费产品都可以被视为盗窃,这在国内国外都是一样的。附新闻一则: 只是对发达国家的超市来说,店大业大,宁可容忍一小撮蟊贼占几包薯片一瓶水的便宜,也不愿意被某些麻烦人士(请勿自行对号入座哦)四处抱怨落个小气的名声。我想发卡片的北京华联也是一样的思路。
要说到奇闻趣事,有一次我在英国的一家Tesco不小心打碎了一瓶类似沙拉酱的东西,7英镑一小瓶,在沙拉酱里算挺不便宜的了,地上也弄得脏兮兮的。因为是在鲜有人经过的超市角落打碎的,所以立刻出去报告了值勤的员工,说Sorry I broke a bottle of French dressing。本来以为会让我赔,谁知道那位员工只说了句No Worries并立刻呼叫别人去收拾,就去忙别的了。这种被尊重和被信任的感觉很好,我现在想起来都很舒心。但它们应当是建立在相互的、为他人着想为他人行方便的基础上,而不是“你TM为什么不给我行方便,难道老子不值得你信任吗?”。
【Shawn的回答(4票)】:
既然有人讲到新加坡的fair price 我就来补充一下。绝对新奇。在中国目测。。十年内难以行得通。超市名字 fair price-finest.
1. 自己称量散装食品。自己挑个够,自己封装,然后自己称。但是其实你不要封起来,直接称完再加,没有人管你的。但是目测没有人这么做。
ok 这个很多人说过没什么意思,换一个。
2,自动结帐系统,什么意思? 就是你自己买了什么,自己推着手推车到那个扫描台那边自己扫描,多少钱自己刷卡。一排机器全属于顾客自助,偶尔有专人教你。虽然出口设有磁感应,但是超市也有不少东西没有加过磁,不是么。要偷很简单只是没有人愿意罢了。第一次看到让我感触很深。
3。凑字数。手推车。必须塞一个一块钱硬币才可以解开扣子推走。用完自己推回去把扣子插回去,一元自动退出。回家。偶见有人直接把手推车推回家的,东西买多了好像,不过没有人干涉。
【林俊的回答(3票)】:
英国的Argos电器超市(类似国内苏宁国美)
店面很小, 仓库在楼上. 店里看不到一台电器, 全是一个个台子上面放一本商品目录. 边上自取纸笔记录下你要的商品编号. 到收银台结账后等5分钟, 你的商品就从楼上的仓库经过传送带送到提货口了, 凭小票领东西走人.
英国的Tesco等大型超市会有自助付款出口. 无人值守, 自己拿商品去刷条码,然后自己刷卡付钱走人.&
在澳洲的一家户外用品超市有一次拿了两个登山包, 买单后发现小票和标价不符. 工作人员检查后退回差价之外还补偿了一笔钱, 差不多相当于买一送一了.
当然印象最深的是国外超市的自动化信息系统. 根据商品的库存, 销量,保质期等等因素实时调整价格. 很多商品的价格每天都不一样, 熟食区一般在晚上下班前都会大降价, 国内基本看不到超市熟食区降价的, 估计都重新包装第二天继续卖...
【fichifichi的回答(9票)】:
意大利的超市,蔬菜水果零称区。
首先是挑蔬菜瓜果时都要带一次性手套(在电子秤旁都有),用完就扔掉,这样比较卫生。如果在中国放一沓一次性手套在超市,全都被人拿光了放自己兜里了吧。
其次,国内称重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欧洲全都是自己按号码自助称重(虽然我也看到过有人买5块的好苹果按的却是2块的便宜苹果,但这绝对是少数)。如果在中国实行自助称重的话,估计“白菜”那个按键会被按烂的。
总结就是国民素质有待提高。
【程序猎人的回答(3票)】:
发现目前还没有详细介绍日本超市的。目前在日本,就简单说说吧。
日本超市与中国超市,我感觉最大的不同就是——仿佛是个盗窃者的天堂。这不是贬义。
首先,日本超市没有边界围栏。有很多日本超市是在大型购物中心当中,外面也有不属于超市的独立经营小店。而这些独立店铺和超市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随出随入。经常进了超市,晃荡晃荡出来了也没人拦着,反正最后自己自觉地去排队交钱就行。(没忘记过交钱,所以不知道就那么溜达回家会不会有人抓。)
其次,很多大一些的超市都有自助服务柜台。一台机器摆在那里,你按照机器提示自己扫条码,自己装袋,自己结账付钱。如果不自觉,把其中一两样商品漏扫了,估计也不那么容易被发现吧。自助的好处是对日语不是很好的人来说,可以慢慢看机器,甚至站在那里查字典都没问题,也不用担心别人在后面排队等着自己不好意思。
还有,日本大多数超市也不用存包,不给包贴封条。我每次都背着个大包进去。说实话,趁人不注意把东西放包里带出去实在是太容易了。貌似我也干过把东西先放包里的事儿,后来收银的时候再拿出来结账。这个记不太清了。总之,貌似没人抓……
逛超市的时候常常觉得自己如果带个什么出来应该都没人抓。虽然实际上日本估计也有自己的防盗措施,电视里就曾经演过超市雇专人在超市里蹲坑抓人。但那开放的出入口,如果小偷多了,估计不弄一个排的编队是抓不过来的。所以,更多还是靠消费者的自觉吧。
另外,环保方面,大多数日本超市不会让你购买塑料袋,但如果你告诉他不要塑料袋,可以省一笔钱(虽然通常只有2日元)。当然根据超市不同会有所不同,也有些是要不要塑料袋没啥区别的,也有塑料袋收钱的。
展示品方面,日本超市里对玩具、乐器之类的,摆在外面的都是可以随便玩的。经常在卖乐器的地方看到小孩在弹琴,大多是都是噪音……也有很多玩具摆在外面被玩坏了的。(个人比较喜欢玩具,所以对这方面有所关注。)
至于提问者说的结账前喝水的问题,有点记不清了,仿佛我是喝过。反正最后去自觉结账就行。另外,日本超市里的工作人员密度,即便禁止结账前饮用,估计被发现并被劝告的可能性也是极低的。即便被发现了,根据推测,工作人员也会礼貌地告诉你,并引导你去结账,然后贴个贴证明已结账,让你一边喝一边继续逛。
最后,说一件趣事。虽然这种事情可能不仅限日本发生。
一次去超市,看到一套围棋,标价只有一百多日元。同样的围棋,在别的地方一般都是要500以上的。我以为他们处理价,就买了。出口结账的时候,居然收了我六百多。紧接着我就拿着收银条去找服务中心了。他们扫了一下条码,确认确实是六百多,问我在哪看到一百多的价钱的。我就领他们到货架去了,服务人员一看确实是一百多日元,赶紧把价签撕了下来。然后对我进行日本人特有的形式主义道歉。我心想大不了退货了事,反正我也不是非要不可。但那人说,如果我想要的话,这一件就按价签的价格给我,让我跟他去拿找零。于是,赚了一套超便宜的围棋。(虽然买回来到现在我还没动过……)
【王震宇的回答(2票)】:
1.前面结账的人把喝的差不多一般的饮料拿去刷,国内一般是结账后才可以喝 。严谨起见:我只是在排队的时候看到她在喝,不知道是否在超市里面逛的时候就已经喝了。
2.在Walmart还是Target记不清了,有自助的结账柜台,自己刷物品,自己刷卡,没有人管你,技术上你直接走掉也没有人知道
3.好多一块钱左右的商品,不加税。
4.薯片,饮料等同类商品,份量都很巨大
在加拿大:
发现有大统华这样的非常大的华人超市,以前很难想象在西方会有这样的大的华人超市
【狼大人的回答(2票)】:
在超市内喝饮料的情况倒是的确只在国内见过。
不过说到超市新奇的地方,澳洲 Coles 超市的自助结账确实震惊了我一下。自助扫描装袋,系统根据货物重量判断是否有错。付款可以用钞票、硬币、银行卡,银行卡结账可以提现。买东西直接往一个漏斗里扔一把(一把!不是一枚一枚)硬币然后等找钱的感觉太好了!
【flaz的回答(2票)】:
针对前面部分人提到“在超市里口渴,所以打开饮料喝一点,再拿瓶子去结账。”这个做法,本身是不合法的,因为这个行为本身影响的商品的二次销售,一定要追究的话可以算做是盗窃的,只是一般饮料的数额太小,追究成本太高,超市(防损、保安部门)权衡之后选择性无视了而已,即使你真的喝了一口之后放回去也是一样。
换个角度来说,国内相当部分的大型超市在卖场内部都设置了直饮机,但是据我观察,由于很多原因(摆放位置、不够醒目、卫生状况等)使用率似乎不高。
善意的提醒一下,任何影响超市正常销售的行为都被计入损耗。这些损耗包括由于商品正常销售过程中的破损、变质等等,也同样包括非正常销售过程中的偷盗等。超市方面作为渠道商,都会把这部分成本最终转嫁给供应商(除了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联合利华、宝洁这类巨无霸级别的供应商之外),或者提高商品毛利率。当然,这部分成本最终还是会落实到消费者头上。
最后,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鼓鼓的回答(1票)】:
我没见过你说的那种情况 先喝刷瓶子是可以的
【盛洋的回答(1票)】:
日本便利店内的厕所……省去寻找kfc和M记的麻烦……(是不是?)
【简单的回答(1票)】:
我遇到过更离谱的事情,我在家乐福超市的入口处买了杯纸杯的可乐,然后保安居然不让我进去,坚持说要把可乐喝完扔掉才能进。
【卞林扣的回答(1票)】:
1. 在波士顿常去Stop & Shop,大桶的冰淇淋够我吃一周,而且才四五刀;炸全鸡在八九点后特价,大概7,8刀的样子;蔬菜都是自己称的,记得有一次,我找不到茄子的选项,是一个年轻的工作人员帮忙弄的;结帐时,看到前面的一位家庭主妇掏出了一沓coupon!ps, 很喜欢那边大桶的Apple Juice和Milk,喝着放心!
2. 在加州,常去CVS和99大华。大华是华人超市,是在美期间刷卡前唯一检查我护照的地方!另外还去过一个美国本地的大超市,同事有会员卡,一大包费列罗才10刀。
总的来说,我优先选择去美国本土超市,因为有足够的信任,不check我的“带头像的证件”。去超市喜欢到处逛逛,各种商品喜欢拿下来看看英文。去一次超市,我通常花20刀,大概可以买满满两大袋东西。
再补充一句,那边的超市不需要客户购买方便袋!
【流浪者的歌的回答(1票)】:
台湾的七天连锁超市,里面貌似啥都能做,包括吃饭、复印、邮寄东西,只要想做的,没有做不成的……
【罗诤的回答(1票)】:
英国我见过的所有连锁超市价签上除了货品价格外,都会提供单位体积/重量价格,比如XXpounds/100ml(100g) (当然是有意义的前提下),方便客户比价。
ALDI袋子要钱,所以很多人直接拿货架上被拿空的纸箱当容器,结账后一箱抱回家。
自助结账什么的别人都说很多了。&
【马晓峰的回答(1票)】:
影响挺深的就是在日本,拎着两代东西等结账,电话来了,拎着出超市停车场去找到同事,再一起回来进去结账,过程中也没有人说什么,自己也没注意,后来有点后悔,,,哈
【Maxx的回答(0票)】:
付款之前就拆封,这种行为不太好吧。
奇闻趣事,= =||,超市买酒要护照算么?
【谭智军的回答(0票)】:
可以带自己的包进去,水果自己称——也就是说,你称完后再放一个东西进去,实际上可能没有人管的——当然理论上是不对的,还有自动付款的机器,比较自由。
【王玉真的回答(0票)】:
英国超市也不管帮人装袋,与国内相同.Cash back服务确实很方便,但是跟超市的现金结算管理制度相关,目前国内的ATM数量之多,倒也不是很迫切需要这个服务。另外信用卡结账的话是不能cash back的,相当于信用卡提现,要么收很高的手续费,要么超市垫钱并承担坏账风险,一般是不会接受的。
先喝后结账,国内有些商场超市也可以的,不多。我在英国渴极了也这样做过,但是自己会不由自主地把动作做得特别夸张,表明“看,我喝了,我来结账了”,避免瓜田李下之嫌。虽然问心无愧,却也别扭。这建立一个大家公认共同接受的高信任度之上;有固然好,没有,也不能说明素质差距特别大
【翟亮的回答(0票)】:
上次听郎咸平讲课时说,国外的对大型超市管制比较严,目的是保护小型超市。晚上,大型超市不能营业。家乐福在法国多开一家店,就先要关一家。
【兰修鞋的回答(0票)】:
在香港住过N年,香港的超市(基本上就俩家,惠康和百佳)空间比较狭窄,引起我注意的一点是,超市工作人员喜欢把人们常用的必需品放在超市最里面。特别怀念惠康超市每年在圣诞节附近在喇叭里播放的音乐,好像是什么西方庆祝圣诞的传统音乐。
美国已经住了N/3年, 美国的大型超市(比如Giant, Safeway, Whole Foods)比较宽敞,但是很奇怪的是,同一种货品,可供选择的品牌不是很多。
我最喜欢中国的大型超市。虽然有毒牛奶、皮鞋酸奶、各种色素、毒素,可是我馋,我贱,没办法。
【Vimo的回答(0票)】:
泰国的便利店 好好多Q版的沐浴露 洗液 面霜 防晒 洗衣粉等 &我猜是为了方便旅客
【Kohen的回答(0票)】:
你们不会以为只有连锁大型超市才能叫超市的吧。。。。国内很多小超市是可以这么做的啊,虽然我没试过,不过去一些地方玩的时候常见有人在排队的时候就把瓶子打开喝了
国外大多超市都是连锁的,有统一规定是不可以提前打开包装的。
在德国你拿个空瓶子去排队,工作人员可能会告诉你:退瓶子请到前面左拐。。。
【李剑波的回答(0票)】:
在法国巴黎和德国慕尼黑的超市,发现他们有的超市里对酒瓶可以直接回收当作money支付。
不过我觉得最深刻的还是:在国内10几块的依云矿泉水,在法国超市大瓶装的只卖零点几欧。。。。
【罗伟卿的回答(0票)】:
实际上,有些人不能接受是你自己观念还有观察能力的问题,我虽然没有出过国,但是我知道在国外超市一般都是允许你在购物过程中喝饮料的。我自己也是经常这么干。有些人出国了,说国外人没有这么干,是因为观察不够仔细吧。我哥在美国很多年了。这种事情本来就很司空见惯的。
【陈远航的回答(0票)】:
从来没有在超市里面没付钱就食用的= =|||
包括便利店也如此...
最近第一次出国,在韩国不觉得和国内有太大的差别,就觉得一次性塑料袋好贵,还有超市真小= =
【郭建立的回答(0票)】:
美国的沃尔玛里有电动的老年车,给体弱者乘坐,里面的各通道都很宽,保证能通过老年车。
国内这个少见,蛮贴心的,逛大超市是个体力活
【Jessie Lee的回答(0票)】:
新加坡超市是不用存包的
【李子和大喜的回答(0票)】:
不说国外了,说苏州。久光楼下的超市里我一直拿水喝然后拿空瓶子去结帐的,没有人管过我。园区天虹也是。我尽量买了单之后再喝但有的时候真的很渴有木有。。。更大的一点的卖场里一直有人拆赠品的,也有人喝了以后把瓶子地上一扔然后潇洒走人的。不是自己的东西拿的顺手的不得了。。。归根结底还是国民素质太差导致商家喝顾客之间没有任何信任可言。&
【金雨的回答(0票)】:
那么大的超市,如果不给顾客准备饮料,也很不周到的。顾客喝一下自己即将付款的饮料的也无妨,超市不给解决问题,自己解决喽?
不过如果有人喝半瓶放回去,这可能是中国超市比较头疼的,如果担心这个的话,超市应该明文禁止,让顾客提前知道。不同的超市肯定可以有不同的规矩,他可以定,也必须让人知道,但绝对不是拿什么“文明”来评判人。顾客提前饮用饮料的做法跟行为文明半根毛线的关系都没有,因为顾客本人认定是会要付款的,而且还不劳烦超市,自己想办法解决。这甚至是非常文明的做法。
超市发卡主观评判消费者的行为文明度,实属脑残行为,是不健康的。
【王栋的回答(0票)】:
一个同事分享,超市门口要求封包,便说我这里面有电脑,每次这是保安都会说算了,可这回预见了傻X,把包打开我看看。同事二话没说,封包
【武泽铭的回答(0票)】:
楼主的情况我没有遇到过....
额 美国的超市木有出门的检测门,但是也有商店会有 但是很少很少
【何建军的回答(0票)】:
个人觉得这个行为不太好,付款完再受用比较好。
馆藏&69398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超市里买什么油比较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