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行业主要分类最主要是为农业服务还是为能源服务还是为其他哪个方面服务?

&p&知乎处女答。&/p&&p&答主其实是从事页岩气产能分析相关研究的,页岩油虽然有一定相关性,开采技术也较为相似,但是我对中国页岩油地质资源特点和分布方面谈不上特别深入的了解,试答如下。&/p&&br&&p&页岩油气开采面临的问题种类很多,从经济的角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吧&/p&&p&(1)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影响了开发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p&&p&(2)是否有成熟的技术,决定了技术可行性和开发成本&/p&&p&(3)当前和未来的油气价格是否能够盈利&/p&&p&(4)政策法规是否友好,生产合同制度怎么样&/p&&p&(5)其他如稳定的市场、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等等&/p&&br&&p&楼上已经有答主从资源的角度分析了,我这里补充另外几个角度。&/p&&p&&b&(1&/b&&b&)技术角度,个人认为国内技术还不完全成熟。&/b&&/p&&p&页岩油和页岩气开发技术没有本质的差别,关键都是水平井和水力压裂技术。&/p&&p&2010年美国天然气价格下跌,很多原先的页岩气开发公司直接转向了页岩油市场,导致页岩油产量也迅速增长。&/p&&p&从我国页岩气的发展来看,水平井和水力压裂技术已经取得一定突破,比如自主研发的压裂车、桥塞在涪陵都已成功应用。涪陵页岩气的完井成本从早期的上亿元降低至8000万、6000万,中石化的目标应该是5000万以下。但是其他地质构造的复杂区域,以及陆相页岩气的钻完井尚未完全突破。延长陆相页岩气的产量依然较低,&b&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国的页岩油资源主要是陆相的,&/b&这意味着北美的压裂技术不完全适用。&/p&&p&所以技术上仍然需要攻关突破。&/p&&br&&p&&b&(2&/b&&b&)目前的油价(45&/b&&b&美元左右)下,个人认为对于起步阶段的页岩油井盈利有困难。&/b&&/p&&p&最近的油价比较呵呵。关于北美页岩油成本的估计不确定区间较大,一般引用都是40~65美元/桶,这个区间盈利就比较困难了。不过最近在看《The Boom》一书中写到2009年Bakken页岩的页岩油成本只有18美元/桶。&/p&&p&而我国目前勘探开发较为有限,只有大庆页岩油/致密油项目和新疆三塘湖盆地和Hess的国际合作项目,不算大庆的项目截至2014年9月大约有20多口探井(答主暑期实习期间统计的,没有更新)。和页岩气一样,页岩油在起步阶段的勘探项目投入成本肯定较高,短期盈利较为困难。&/p&&br&&p&另外插一句,目前中国 (shale oil)的勘探开发非常有限,所以目前资源量的具体数字存在较大不确定性,EIA估计320亿桶,石勘院2013年估计220-440亿桶。2014年2月国家“973”计划“中国陆相致密油(页岩油)形成机理与富集规律”在北京启动,该项目研究我国陆相致密油(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有利区预测和储量规模三大勘探生产需求。相信这一项目的成果能够增进我国页岩油资源的理论基础,指导开发生产。&/p&&br&&p&&b&(3&/b&&b&)生产合作制度和页岩气不同,仍然在常规油气框架下运作,经济性制约了垄断国企的开发热情。&/b&&/p&&p&页岩气是独立矿权,公开招标,打破了“三桶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加上延长)的垄断地位,促进了这一领域的竞争。当然没有油气生产经验的企业能不能完成好这一任务是另一个话题了。而页岩油仍然在常规油气的框架下运作,只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不确定未来会不会开发海上页岩油)和延长石油有权开发,这就意味着页岩油开发的进度仍然由“三桶半”来把握,在仍然有开发成本较低的常规石油资源的情况下就会缺少开发页岩的动机,当然他们也会面临来自政府高层的政治任务压力。不过随着页岩气竞争的开发,低成本的新技术也可以应用于页岩油的开发,仍然是增强了这一领域的竞争性。&/p&&br&&p&总结一下,答主认为目前中国对于页岩油资源的勘探开发程度有限,对于资源富集、成藏、分布的理论基础研究十分必要。技术环节得益于页岩气开发已有一定累积,但仍需要进一步突破,尤其是适用于陆相页岩的钻井压裂技术。页岩油和页岩气的矿权制度不同,仍属于常规油气体系,未来的储运也与常规石油一样。在目前的油价下,开发页岩油对于石油公司而言经济动机不足,但是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增加石油供给的长期战略角度,是十分必要的。&/p&
知乎处女答。答主其实是从事页岩气产能分析相关研究的,页岩油虽然有一定相关性,开采技术也较为相似,但是我对中国页岩油地质资源特点和分布方面谈不上特别深入的了解,试答如下。 页岩油气开采面临的问题种类很多,从经济的角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吧(1)是…
大庆是一个标准的资源型城市,因油而生,也极有可能因油而废。依目前看来,大庆的未来很渺茫。&/p&&p&
大庆现在面临的问题很多,这第一个就是&b&油田危机&/b&。&/p&&p&
大庆是因为油田才产生的,对油田的依赖性非常强,从60年代到现在都是一样。每年油田的税收几乎占政府税收的全部,而且为了实现各项目标,近年来又不断加大开采量,以维护财政稳定。也就是说,大庆的命运与油田的命运紧紧地绑在了一起。&/p&&p&
如今世界石油市场不景气,油田利润不断降低,经营压力不断增大。&/p&&blockquote&2015年,大庆油田生产原油3838.6万吨、天然气35.3亿立方米,实现收入1553亿元、利润102亿元,上缴税费358亿元。较2014年分别减少1002亿元、542亿元和530亿元。2016年前两个月亏损已超过50亿元,经营压力不断增大。&br&2016年初,即将退休的大庆油田党委书记姜万春在全国“两会”上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称,大庆油田目前处境十分艰难,希望国家给予政策支持。此举迅速引起社会各界对大庆现状和困局的广泛关注。&/blockquote&&p&
而且对油气资源的开采能力较弱,深层油气难以开发。大庆油田分为四个油气层,第一层是第三系的油气层,第二层是白垩系油气层,第三层是白垩系的下部和侏罗系,第四个油气层是石炭二叠系。其中前两层已得到开采利用,但人们对于后两层只处于探明阶段,没有开采的能力,目前虽然研究开采方案,但都离商业化开发太远,没有实际意义,大庆不是没资源,而是没能力得到资源。&/p&&p&
总之,油田目前在走向危机,大庆与油田紧密绑定,很难不被拖下水。&/p&&p&
大庆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b&产业转型的失败&/b&。&/p&&p&
国外的众多资源型城市,都是在其发展最顶峰的时候开始搞产业转型,因为在当时资金雄厚,什么问题都好解决,这样一来就可以让经济多元化,当资源枯竭时,城市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可是大庆的眼光没人家那么长远,在巅峰时期并没有什么作为,等到现在才开始发展新产业,资金不充沛,条件不优越,所以发展起来异常艰难,大多数无疾而终。&/p&&p&
在教育事业上,大庆起初是没有高校的,十几年前从附近各地搬来几所高校,比如石油学院、八一农大等,十几年过去了,还是那么几所,根本没有创办新的院校招揽人才,而且除了东北石油大学,其余所有的高校录取分数线都很低,人才的水平也可想而知了。&/p&&p&
在旅游业上,政府确实是拼命地找各种旅游资源,可毕竟咱这里穷山恶水,再怎么发展景点,也就那么几个。大庆的所有景点我都去过,发现基础设施落后,接待能力弱,交通不便,美学价值也比不上其他景点,实在难以吸引游客,更别提靠这个赚大钱了。&/p&&p&
在新产业发展上,政府引进了忠旺铝业,但这种大规模铝工厂一旦建成,从空气到地下水,从城东南到城西北,都会造成巨大污染,好在有有识之士和广大市民的抵制,政府暂停了忠旺的项目。忠旺与大庆的财政息息相关,大庆的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的工资,每年都和计划一分不差,全国其他市县就很难做到这一点,原因就是大庆的财政收入很高,可支配能力强,可为什么财政收入高?因为油田每年上税巨多,足够政府支配,但如今政府也意识到油田的前景并不乐观,忠旺一旦建成,每年的税收可达到油田的几倍,忠旺可谓是政府财政的救命稻草。&/p&&p&
大庆面临的第三个问题,就是&b&人才的流失&/b&。&/p&&p&
其实人才流失不应该算做一点,因为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还是经济发展的落后,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每个人都会主动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环境,主动谋求最好的发展,自己的学识雄厚,素质过硬,怎么会故意舍弃好的环境,放弃自己的光明前途(当然,除了那些人生境界很高甘愿奉献自己的)。以大庆现在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水平,很难留住人才,但凡学过知识见过世面的人,都深知留在这里没什么前途,都在尽力寻找更好的地方,所以人才的流失不可避免,也很难控制。&/p&&p&
大庆面临的第四个问题,是&b&社会的落后&/b&。&/p&&p&
现如今北上广和东南各大城市,都可以达到真正法治社会,几乎所有事情都可以通过法律解决,然而像大庆这种地域偏远的地区,法制的清风还是没有吹到,仍算是半个人治社会,有强大的地缘势力。政府、公检法和各大国企的作风,相比发达地区至少落后十年,办事依旧是靠关系靠人。大庆地域偏远,人的眼见格局大多狭小,而且近年来各地移民较多,良莠不齐,民众素质普遍较低。&/p&&br&&p&
其实造成以上这些问题都是有原因的,首先是&b&体制的僵化&/b&,油田是一个大国企,国企的所有弊端在这里全部展现、一览无余,人们的注意力大多不在求发展和求上进,而是在谋职位谋私利甚至是搞党争,这不是由个人意愿决定的,而是由整个体制决定的,目前的油田的体制依旧停留在几十年前,即使有小的改变,也未触动根本问题,油田难以用长远的战略来发展,和体制僵化有极大的关系。&/p&&p&其次是&b&政府缺乏战略&/b&,没有制定科学发展的政策,只在最后的时刻采取措施,所安排的石油配套产业的作用也微乎其微,领导者只顾眼前利益,在能赚钱的时候拼命赚钱,却从不考虑不赚钱的时候该怎么办,缺乏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也不重视城市未来的发展。&/p&&p&但最根本的原因是&b&国家的限制&/b&,中国到现在仍算是集权体制,中央是不允许地方过于强盛的,尤其是边疆地区。东北幅员辽阔,物产丰富,还位于祖国的边疆,而且通往内地的路线只有锦州,如此一来,一旦东北地区发展繁盛,就会被视为不稳定因素,就会对中央构成威胁,所以中央宁愿发展西北西南等地贫民穷的地方,也不会主动发展东北,大庆油田是石油重地,更是中央重点限制的对象,为了维护全国的稳定,就不得不牺牲一些地区,这就是大庆难以发展的根本原因。&/p&&br&&ul&&li&大庆的未来虽然渺茫,但不是毫无希望,大庆拥有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如果致力开发新能源,困难不会太大。而且当前石油资源并未枯竭,石炭二叠系油气层是当前尚未开采的油气资源最丰富的油气层,如果投入大量科研,研究出开采方法,大庆将会又一次崛起。再者,大庆各方面条件并不是很差,没有像玉门那样环境恶劣,如果有一套好的领导团队,大庆发展的困难是很小的。而且现在中央发展完东南发展西南,发展完西南发展西北,等到发展完西北,为了整体的进步,中央必然会发展东北,虽然时间可能会久远一点,但绝对不会让人绝望。当今的社会已经不像以前了,从国家到个人都在追求事物更好的发展,大庆不会重复玉门的命运,我相信家乡的困难一定是暂时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li&&/ul&&p&谢谢大家看完。&/p&&p&——————————————————分割线———————————————————&/p&&p&我第一次编辑这个答案是在高二上学期,这篇是答主高考完放假,重新写的一篇答案,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个人经历的不断丰富,对这一问题有了更加辩证地认识。不过这篇答案不是论文,很多部分概括得非常简约,很多数据也没有写,所以大家不要过于认真,过分地纠结细节。欢迎大家提出问题和指正错误。&/p&
大庆是一个标准的资源型城市,因油而生,也极有可能因油而废。依目前看来,大庆的未来很渺茫。 大庆现在面临的问题很多,这第一个就是油田危机。 大庆是因为油田才产生的,对油田的依赖性非常强,从60年代到现在都是一样。每年油田的税收几乎占政府税收的全…
这个问题是这样,如果说用丙烯衡量,那么肯定又要问为什么要用丙烯来衡量——所以说总要有这么一个代表性的物质,来代表一个国家的石化工业水平。&br&那么乙烯何德何能可以代表石化工业呢?&br&1、生产角度:乙烯由炼油工艺直接得到,炼油分为分馏和裂解,分馏产品主要用于能源工业,而裂解产品则大量用于石化产业,我们知道石油主要都是CH2链构成,那么要想使裂解之后的成分比较简单一些,肯定就是裂成CH2=CH2这个结构比较好,除了成环物质,乙烯是唯一一种只由CH2单元构成的稳定化合物,要说裂成其他物质,必然副产物更复杂,所以从工艺的角度来说,乙烯必定是裂解产物中最多的物质,副产物还有甲烷、乙烷、丙烯、丁二烯、C5、C9等等;本人曾因工作调研过异戊二烯的供应情况,这就是乙烯工业的副产物,没有哪家炼油厂会说炼别的把乙烯作为副产物来收集,而炼油厂所说的100万吨装置全称就是年产100万吨乙烯的炼油装置,炼油厂是石化工业的前端工业,其产量规模代表石化工业水平没有问题。&br&2、应用角度:乙烯是极为重要的化工原材料,在非燃料的有机化工原材料中,从产量上只有少数几种能和乙烯相提并论,甲醇(煤工业)、乙醇(发酵工业)、乙炔(氯碱工业)、丙烯、丁二烯、丙酮、苯乙烯、苯、甲苯、二甲苯(PX)……再多就想不起来了,工业上有三苯三烯一炔一萘的说法可以自行查阅(实话实说在工业界三苯三烯是常听说,上网查了一下还有后半句一炔一萘,不知是否有附会成分,此处一并写上供参考)。但是从应用方向来说,乙烯还要更胜一筹,横跨高分子材料和精细化工,对比一下,甲醇主要是溶剂和甲醛,乙醇主要是溶剂和食品,其他不多说了;乙烯呢,好几种高分子需要用到,比如聚乙烯、乙丙橡胶等等,此外精细化工里的环氧乙烷、乙醛这些原料也需要用乙烯,而环氧乙烷和乙醛在化工产品中的作用就太大了。所以说,乙烯的应用也是量大又广泛。一个国家对乙烯的需求量越大,也部分说明这个国家的化工业覆盖面比较广。&br&所以从上面两个方向来说,无论是生产乙烯还是以乙烯为原材料,在工业中的地位都是很重要的,这就叫代表性~~~&br&=============&br&其实,丙烯用来代表石化工业也是未尝不可。
这个问题是这样,如果说用丙烯衡量,那么肯定又要问为什么要用丙烯来衡量——所以说总要有这么一个代表性的物质,来代表一个国家的石化工业水平。 那么乙烯何德何能可以代表石化工业呢? 1、生产角度:乙烯由炼油工艺直接得到,炼油分为分馏和裂解,分馏产…
有人已经提到了&b&“油苗”,这是地下油气沿着天然裂缝上涌,流出地面的现象,通常会在地表形成所谓的沥青湖。&/b&在古代,油苗几乎是人类获取石油的唯一方式(有资料说古代也有人开凿出油井,我无法证实,即便有也是运气使然吧)。在我国,克拉玛依市的黑油山就是一个著名的油苗,也是当地著名景点。&br&&img src=&/4d95d854d8c01ecea562128_b.png& data-rawwidth=&745& data-rawheight=&4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5& data-original=&/4d95d854d8c01ecea562128_r.png&&(这个告示牌还真的是6666)&br&&img src=&/6bf0df32c1b985_b.png& data-rawwidth=&940& data-rawheight=&6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0& data-original=&/6bf0df32c1b985_r.png&&与油苗-沥青湖相对应的,是气苗-泥火山。&b&很多泥火山&/b&里涌出的&b&天然气&/b&,是能够燃烧的烃类化合物。这里需要注意一下:广义的天然气是从地下天然产出的气体。狭义的天然气才是可燃烃类气体。&br&&img src=&/5dbaf2118fecf2972efe0_b.png& data-rawwidth=&516& data-rawheight=&3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6& data-original=&/5dbaf2118fecf2972efe0_r.png&&&img src=&/bea99d0cbf5499bdcb3ed9c48fdac3a9_b.png& data-rawwidth=&683& data-rawheight=&4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3& data-original=&/bea99d0cbf5499bdcb3ed9c48fdac3a9_r.png&&&br&&b&在石油勘探的早期,在油苗附近打井就是最常见的方式!也是最容易成功的方式!&/b&&br&&br&既然某地存在油苗,就说明地下肯定有石油。&b&在缺乏勘探手段的19世纪早期,人们并不了解石油的生成机理和蕴藏方式,只会根据地表的油苗来干他一炮。&/b&一口井打下去,钻到油了就钵满盆满走上迎娶白富美的道路,没钻到油就血本无归走上街头路倒尸的绝境(夸张一下)。所以,现存的那些国外历史悠久的石油巨头们,都是站在早期同行的尸体身上崛起的。&b&低技术条件下的采矿,在任何时代都是一个残酷的行业。&/b&&br&&br&&b&这一场面,在美国前些年一个剧情电影《there will be blood》(血色将至)中有着很好的描述,有兴趣者可以找来看看。&/b&一个勘探者听说某地有油苗,就过去租地打井,经过重重阻碍,最终打出油田发家致富,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却也失去了许多,包括人性。&br&&img src=&/0d391f6fb29c7deba8dc6_b.png& data-rawwidth=&996& data-rawheight=&5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6& data-original=&/0d391f6fb29c7deba8dc6_r.png&&电影《血色将至》剧照。&br&&br&&b&由于这样打井的成功率太过低下,人们开始寻找技术的帮助。&/b&对于钻油井来说,地表选址是最重要的环节,第二重要的就是井打多深。石油在地下的分布并不均匀,在不同的深度存在油层和水层之别,而在平面上也存在含油边界。在了解这些信息以前,&b&地下的情况是令人抓狂的&/b&——&br&&img src=&/b808a594e21c_b.png& data-rawwidth=&556& data-rawheight=&2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6& data-original=&/b808a594e21c_r.png&&&b&而通过一些技术手段,人们最终可以知道哪里可能会有油气,值得花钱打一口井试试运气。&/b&这类技术手段,常见的包括地球物理手段、生物地球化学手段等,这里不细说了。&br&&img src=&/efc8f39eb55a2ab83afd10a21d6950ae_b.png& data-rawwidth=&575& data-rawheight=&3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5& data-original=&/efc8f39eb55a2ab83afd10a21d6950ae_r.png&&&img src=&/ba08fde0_b.png& data-rawwidth=&1082& data-rawheight=&6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2& data-original=&/ba08fde0_r.png&&&br&&b&第一口井,是带有赌博性质的“探井”。&/b&探井的主要价值在于科研,打到油当然更好。利用钻井获取的地下实际地质资料(主要就是岩石类型、地层信息和测井资料),根据之前获得的一些勘探认识,更好的确定&b&含油区(油藏)边界在哪里、要打多深才能见到油&/b&的两大关键问题。然后,根据新获得的认识部署更多的油井,并根据这些油井获的更多地下地质资料,更好的指导勘探——这就是业内口中的“&b&滚动开发&/b&”——&b&一边勘探,一边开发,利用不断获得的地质认识,更精准的指导下一步开发,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b&。&br&&br&&img src=&/fdc76da725c9fe1c91deae2_b.png& data-rawwidth=&419& data-rawheight=&28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9&&&br&&img src=&/edd87ff11ae725ea13ed75b_b.png& data-rawwidth=&746& data-rawheight=&3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6& data-original=&/edd87ff11ae725ea13ed75b_r.png&&(选自游戏“石油危机”和“Turmoil”)&br&&br&具体的细节就不讲得太深了,这种卡通风格的讲述应该够了。目前的油气勘探已经是一门十分专业化的行业,它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技术人员,是当今世界上不多的&b&脑力-体力复合密集型行业&/b&,而勘探和开发本省有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所以也是&b&资本密集型行业&/b&。然而,勘探技术的进步也不能确保每口井都能打出油,成功率能有65%就足以给世界上所有的神仙烧高香了(比起19世纪并没有本质进步……),加之运行钻井设备容易出各种危险,因此还是&b&风险密集型行业&/b&。&br&&br&所以,有时候这样的场面也不足为奇……&br&&img src=&/b77e240e7796dcf77af85ad35b895151_b.png& data-rawwidth=&601& data-rawheight=&4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1& data-original=&/b77e240e7796dcf77af85ad35b895151_r.png&&&img src=&/ae49c2ac5e015c15872bbb7dae90396a_b.png& data-rawwidth=&590& data-rawheight=&3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0& data-original=&/ae49c2ac5e015c15872bbb7dae90396a_r.png&&&br&&img src=&/defef2c45a889bd21f99_b.png& data-rawwidth=&602&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2& data-original=&/defef2c45a889bd21f99_r.png&&&br&&br&想了解更多石油勘探的技术型细节,请移步以下两个问题,已经有很好的回答了。最后的几个图片也是从两个问题里的回答中发现并引用的:&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油气田被发现的过程是怎样的? - 石油&/a&&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何勘探、采集位于海洋中的油田? - 石油&/a&&br&&br&炼化领域我了解不多,就不说了。
有人已经提到了“油苗”,这是地下油气沿着天然裂缝上涌,流出地面的现象,通常会在地表形成所谓的沥青湖。在古代,油苗几乎是人类获取石油的唯一方式(有资料说古代也有人开凿出油井,我无法证实,即便有也是运气使然吧)。在我国,克拉玛依市的黑油山就是…
&p&终于等到一个本专业的问题又没那么宽泛的了。主动来答。&/p&&br&&p&看了已有的答案,其实匿名用户说得对,石化行业不等于石油行业。所以上中下游的概念是不一样的。&/p&&br&&p&我还是先答石油行业的吧,来一张图醒目:&/p&&img src=&/9466bafc6aafe76e699c_b.jpg& data-rawwidth=&1264& data-rawheight=&9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64& data-original=&/9466bafc6aafe76e699c_r.jpg&&&br&&p&简单翻译一下:&/p&&br&&p&&b&Upstream: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上游:勘探和生产&/b&&/p&&br&&p&其中依次是包含了取得经营权( Lease Access)/ 勘探(Exploration) /开发( Development)/ 生产(Production)。R&D 是指科技研究和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不同的科技可以分别应用到勘探、开发和生产的不同方面。&/p&&br&&p&勘探开发生产不细讲了,够写一本书。&/p&&br&&p&生产出来天然气(Natural Gas),石油(Oil)。 天然气需要做个处理(脱水、脱硫、脱碳、脱烃等净化过程),接下来既可以进入液化过程变成LNG(液态天然气 Liquefied Natural Gas),也可以直接进入中游。&/p&&br&&p&&b&Midstream: Transporation and Trading 中游:运输和交易&/b&&/p&&br&&p&其实对于天然气和石油,都可以用管道(Pipeline)运输或者用船(Ship)运输,取决于运输距离和成本的考虑。当然伴生的就是各种交易(Trading)了。&/p&&br&&p&不过不要觉得交易只是一手钱,一手货。产品很多时候可以作为支付载体。比如A国援建B国,A国支付所有开发生产运输费用,B国以一定数量的天然气石油产品作为支付费用。这样A国获得实体资源,B国不用花现金就能获得油气开发设施,各取所需。&/p&&br&&p&&b&Downstream: Refining and Marketing 下游:提炼和营销&/b&&/p&&br&&p&下游从简单的说起,液化天然气重新气化(LNG Regasification)之后,可以用于生产石油化工用品,也可以直接向市场出售(Gas to Market)。而普通的天然气除了直接面向市场之外,也可以送去制造化工产品。当然不一定作为原料,也可以作为燃料消耗。&/p&&br&&p&石油呢,必须经过提炼(Refining),之后就可以拿来生产发动机燃料(Motor Fuels)啦,比如汽油(Gasoline),柴油(Diesel)。Jet Fuel是航空油,比如燃油(Heating Oil),此外各种润滑油(Lubricants),沥青(Asphalt)等等。当然也可以应用在各种石油化工产品中。&/p&&br&&p&石油化工产品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特用化学用品(Specialty Chemicals),一般用于军事,医药,化学等不宜与经常与普通人体接触的东西。另一类就是日常化学用品(Commodity Chemicals )拉,洗涤,纺织,印刷之类,几乎渗透入你生活的方方面面。&/p&&br&&p&请注意箭头的粗细!粗箭头表示关系比较强。你懂的。&/p&&br&&br&&p&&b&——————————————分割线————————————————&/b&&/p&&p&&b&至于题主问的石油化工产业链,“石油化工” 一般通指石油下游产业(化学工业为主,所以叫化工),那按我的理解,原问题的答案其实可以是: “石油化工上游:提炼 /石油化工中游:运输和交易/石油化工下游:营销。” 但是我还没看到有书把这个部分定义了。因为一般提到上中下游,都是指整个产业,而不是局部。&/b&&/p&&p&建议题主修改问题,让它表述的更精确。&/p&&p&参考文献:懒得打字了,直接上图吧。21页,表1-8。 &/p&&br&&img src=&/dfbb4f0e75b3ceadfe791a7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dfbb4f0e75b3ceadfe791a7_r.jpg&&&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p& 如果你对石油行业感兴趣,我这里还有几个答案供您拓展阅读:【&a href=&/p/& class=&internal&&答案索引--【学习和经验分享】 - 知乎专栏&/a&】
&/p&&br&&p&——————————我是求赏的小尾巴——————————&/p&&p&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不妨点击【&a href=&///?target=http%3A//mp./s%3F__biz%3DMzI3NTAzODgxMw%3D%3D%26mid%3Didx%3D1%26sn%3Dfea95eb3cc9b24a%26scene%3D0%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扫描二维码&i class=&icon-external&&&/i&&/a&】对我进行打赏:)&/p&
终于等到一个本专业的问题又没那么宽泛的了。主动来答。 看了已有的答案,其实匿名用户说得对,石化行业不等于石油行业。所以上中下游的概念是不一样的。 我还是先答石油行业的吧,来一张图醒目: 简单翻译一下: Upstream: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上…
石油院校的弱弱化工即将毕业的本科生前来回答&br&首先来说,垄断国内行业的不光是中石化,还有中石油和中海油以及一小部分中化,但是这三桶油主要垄断了原油开采以及一部分石油基础炼制工作而已,有许多地方炼厂以及私企外企都可以参与石油炼制行业。说是垄断,实际上有客观的需求在里面的,因为如果把全部的原油交给市场来分配,许多企业会选择炼制附加值更高的精细化工产品获得利润,而非炼制利润相对较低的成品油。为保证中国这个缺口巨大,进口油依赖度已逼近或者超过百分之五十的国家的正常燃油和储备油的供应,必须有计划的控制原油指标和生产安排。执行国家制定的生产安排的主力就是题主所说的中石油中石化等等了。以上是针对垄断而言。另外,在原油深加工方面,我国与国外相比,在某些方面还是有一定优势的,比如说重油轻质化和渣油加氢方面,国际领先不为过。因为国外的原油供给压力和成品油缺口比较小,大部分会选择直接把渣油做沥青铺路或者燃烧供暖或者发电。而国内则需要费力不讨好的加工重质油,压榨每一分原油的潜力。&br&题主有石油化工落后这样印象的原因可能与我国成品油质量与外国相比较为不如有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经销商、供货商的问题,注水,过期油品混掺等现象频繁发生在油罐车以及加油站罐区,造成燃油质量下降;二是国内的油品质量标准近几年才与国际接轨,国标变化百分之十,可能炼厂需要调整改造或者加装百分之五十的设备,付出百分之二百的能耗才能达成,这一部分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并且会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解决;三是不得不吐槽中国石化行业用的原料油实在是…无力吐槽了!渣油,稠油,高硫油,含盐油,各种油都要进口都要炼,国内的原油质量略微好些但是远远不足啊,炼厂长年处于饥不择食状态,有油就炼,所以不能有针对性的设计生产方案导致质量下降,所以说国际进货渠道严重需要开拓啊!!顺便提一下中国所谓的大量向第三世界捐款援助援建,不多说自己想,政府不傻。&br&最后还是要说一下技术问题,技术问题除了操作和生产技术还包括研发技术,其中软件包和数据包中国因为计算机起步远落后于国外,所以现在基本都是成套购买的,这个不用避讳。数据包到还罢了,这个需要积累,不是一天能发展起来的,但是软件平台设计确实很逊色,个人感觉主要是因为缺少横跨两个学科的通才的培养。拿自己来说吧,接触软件设计和平台数据交互的经验几乎为零,觉惭愧。另外在催化剂和有机合成方面,国内的状况是——方案没问题,技术不达标。技术不达标主要是生产设备和控制精度不够,这个需要寄希望于机械专业的大家了。工业的基础在此。当然我们化工也会继续努力。&br&任何现象背后都是有很复杂的原因的,喏,我知道的大概就是这样,欢迎指正。
石油院校的弱弱化工即将毕业的本科生前来回答 首先来说,垄断国内行业的不光是中石化,还有中石油和中海油以及一小部分中化,但是这三桶油主要垄断了原油开采以及一部分石油基础炼制工作而已,有许多地方炼厂以及私企外企都可以参与石油炼制行业。说是垄断…
&p&中国具有丰富的页岩气和页岩油储量,勘探潜力巨大,集中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松辽盆地、四川盆地、扬子地台、江汉盆地和苏北盆地。&/p&&br&&p&中国拥有4746 Tcf①的页岩气地质储量,页岩以湖相和海相沉积为主。其中技术可采储量1151 Tcf,分布于四川盆地(626 Tcf)、塔里木盆地(216 Tcf)、准噶尔盆地(36 Tcf)和松辽盆地(16 Tcf),剩余的222 Tcf分布在规模较小、地质构造复杂的扬子地台、江汉盆地和苏北盆地。&/p&&br&&p&同样,中国页岩油勘探潜力也很巨大,地质储量约为643 B bbl②。由于页岩多为湖相沉积页岩,富含粘土矿物,不利于水力压裂技术的开采,技术可采储量较低。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和松辽盆地的技术可采总储量为32.2 B bbl。&/p&&br&&p&图表
1 中国页岩油气盆地分布图&/p&&img src=&/1e3cddaea4f4e3c0a493c3356cfce27a_b.jpg& data-rawwidth=&1751& data-rawheight=&13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51& data-original=&/1e3cddaea4f4e3c0a493c3356cfce27a_r.jpg&&&br&&p&页岩极强的非均质性决定了开采的复杂性。同一区块相邻的井位产量可能会有明显的不同,同一个位置不同层位的产量也可能不同,同一层位不同深度产量还可能不同。预测一个区块的页岩油气产量则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打更多的井。此外,影响可采资源量的主要因素还有:&br&&/p&&br&&p&&b&水平井和水力压裂技术。&/b&页岩呈水平层状分布,且开采周期短,需要不断的打井,资金投入大,效益小。水平井技术能够把尽可能多的页岩用一口井连接起来,极大地降低了开采成本。页岩是低孔低渗的储层,需要足够的外界压力驱使油气排出。水力压裂技术能够提供外界压力并可造成微裂缝作为排烃通道,提高采收率。&/p&&br&&p&&b&页岩的矿物组成成分。&/b&脆性矿物在外界压力下容易产生裂缝。粘土矿物含量低、脆性矿物含量高的页岩有利于在水力压裂过程中产生微裂缝。&/p&&br&&p&&b&地质结构的复杂度,&/b&&b&特别是断层的分布。&/b&断层的存在可能影响水平井的长度,还可能导致地层水进入页岩储层而减小渗透率和含油或含气饱和度。&/p&&br&&p&图表 2中国盆地页岩油地质参数表(1)③&/p&&img src=&/3fd8ccb65c0dbf3fe9d300_b.jpg& data-rawwidth=&4627& data-rawheight=&19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27& data-original=&/3fd8ccb65c0dbf3fe9d300_r.jpg&&&p&图表 3中国盆地页岩油地质参数表(2)&/p&&img src=&/a08fb161cb052ee9da9da_b.jpg& data-rawwidth=&4627& data-rawheight=&19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27& data-original=&/a08fb161cb052ee9da9da_r.jpg&&&br&&p&从以上三个影响因素分析中国的主要页岩油和页岩气盆地:&/p&&br&&p&&b&四川盆地、江汉盆地、苏北盆地和扬子地台组成的中国页岩走廊。&/b&为典型的海相沉积,石英含量丰富,具有和美国页岩相似的寒武-志留系黑色页岩。四川盆地作为中国最早的页岩气开采地区,拥有天然气管道、充足的地表水来源、位于主要城市周边等优势,开采区域主要集中在断层相对较少、硫化氢含量低的川西南第四系地层。相邻的扬子地台、江汉盆地、苏北盆地地质构造相对简单,毗邻重要城市,所以也有很好的开发条件。&/p&&br&&p&&b&塔里木盆地。&/b&主要为埋藏相对较深的寒武-奥陶纪的海相沉积黑色页岩。由于地处偏远以及埋藏很深,还未进行页岩油气的开采。盆地构造相对简单,但是绝大多数页岩都埋藏很深,少数被抬升至可开采深度的页岩的TOC值却很低(1%~2%)。高含氮杂质和喀斯特坍塌构造也是开采需要考虑的问题。水平井技术已经运用于盆地中致密油气的开采,对未来应用于页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p&&br&&p&&b&准噶尔盆地。&/b&虽然不是最丰富的含页岩油气资源盆地,却有着最优的页岩地质条件。二叠纪的湖相页岩厚度大,平均厚度可达300米;有机质含量丰富,平均TOC值高达4%,最大可达20%;并且地层内压力大,地质构造极其简单,利于开采。主要的风险来源于湖湘页岩脆性组分含量相对于海相页岩要少,压裂过程中效果较差。&/p&&br&&p&&b&松辽盆地。&/b&作为中国最大产页岩油区域,发育一套处于生油或生湿气窗的晚白垩系页岩。虽然这些富含有机质页岩是湖湘页岩,脆性含量低,但由于本身地层超压和自然裂缝的存在,对于开采还是有利的。有利区带位于孤立的半地堑,深度在300m到2500m不等,断层较多。吉林油田已经开钻一口水平井并采用水力压裂技术开采了一套致密砂岩储层,这口长1200米11段压裂的井也可以用于未来的页岩油储层。&/p&&br&&p&&b&吐鲁番-&/b&&b&哈密盆地、柴达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b&吐鲁番-哈密盆地发育一套二叠纪富含有机质湖湘页岩,处于生油到生湿气窗。柴达木盆地中孤立断层边界的洼地发育早三叠泥岩,TOC较高,倾向生油,但是埋藏很深。鄂尔多斯盆地构造简单,三叠纪的页岩TOC值低并且粘土含量高达80%;而石炭和二叠的泥岩含煤高,脆性含量低。&/p&&br&&p&综上,虽然中国页岩气和页岩油的储量丰富,但由于复杂的地质构造、严格的地质数据控制、不成熟的技术以及高额的开采费用,导致可采资源量不足地质储量的5%,决定了大规模的商业开发仍是一个严峻的挑战。&/p&&br&&p&&b&注&/b&:&/p&&p&① :1万亿立方英尺(Tcl)= 283.17亿立方米(m3)&/p&&p&② :1 B bbl =10亿桶,1 桶(bbl)= 0.159立方米(m3)&/p&&p&
③: 数据来源EIA,截止2013年6月&/p&
中国具有丰富的页岩气和页岩油储量,勘探潜力巨大,集中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松辽盆地、四川盆地、扬子地台、江汉盆地和苏北盆地。 中国拥有4746 Tcf①的页岩气地质储量,页岩以湖相和海相沉积为主。其中技术可采储量1151 Tcf,分布于四川盆地(6…
没戏,这城市已经烂到骨子里了,从幼儿园就要开始走关系,没有关系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全社会都认同关系最大,官僚毫无底线,靠关系不以为耻反以为荣。&br&&br&举个例子,中学竞赛保送上大学,结果保送的全都是官商家庭小孩,竞赛成绩简直荒谬,平时数学不及格的可以拿全省奥数一等奖,连物理会考都过不了的文科生能拿全省前二十,老师带队出去竞赛特地嘱咐真正的考生把卷子给领导家小孩看。真正苦哈哈埋头搞竞赛的小孩全被挤出去鼓励自己高考,为学校增加上名校的名额。&br&&br&油田职工可能是全国唯一的到了2000年以后还能公开示威闹事要求包分配的群体,把闹事当好玩,腆着脸和油公司市政府要这个要那个,本地职工子女找工作都要挑轻松钱多升职快的,外地进来的别说升职连对象都不好找。有点能力有点追求的都往外跑,剩下一堆只想着混饭吃的。一等公民石油企业领导岗,二等公民石油企业技术岗,三等公民石油企业工人岗,外地进来的统统人下人。&br&&br&本地以“有本事不遵守规矩”为荣,上医院都没个认识人的基本就是末等公民。另外官大一级压死人,领导再怎么胡说八道下面也得听着,不和领导搞好关系就没有前途。外地企业想来兜售产品,先把领导喝好了再说。好好学习技术提高自己在这个环境里就是笑话。&br&&br&整个城市就是文化沙漠。充斥着人傻钱多的浮躁氛围。业余生活不是唱歌吃饭就是洗澡。全民搞代购,朋友圈除了代购就是传销再加上鸡汤伪科学,你要天天发影评都显得装b。企业降薪里面员工除了哀叹就没别的对策,你让这些也是大学毕业生的人出去找工作简直就要了他们的命。家长在一起就是家长里短吹嘘谁家小孩学习好挣钱多嫁得好。
没戏,这城市已经烂到骨子里了,从幼儿园就要开始走关系,没有关系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全社会都认同关系最大,官僚毫无底线,靠关系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举个例子,中学竞赛保送上大学,结果保送的全都是官商家庭小孩,竞赛成绩简直荒谬,平时数学不及格的可…
先上结论,微化工的风口已经若隐若现,尤其是今年4月山东豪迈推出了12万元的微反装置后大大降低了微化工的工艺研究门槛,导致更多的生产单位愿意投资进行微化工的研究。&/p&&p&
在讲这个问题前现回顾一下微化工的历史和技术特点。&/p&&p&
微化工的概念最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被一个德国人提出,名字我忘了,现在应该还活着。其主要的原理就是当流体通道减小之后可以产生一系列过程强化效应。&/p&&p&
首先是传递效果的增强&/p&&p&
任何化工的传递过程都要经过所谓的边界层进行传递,传递过程的快慢可以近似认为和边界层厚度呈反比。边界层的厚度目前是一个很难说清楚的概念,很难进行计算和模拟,但是有一个定性的结论就是边界层厚度绝对不可能大于流道尺寸,因此流道越小,边界层厚度越薄,传递过程越快。所以减小流道尺寸对所有传递过程,比如说传热(换热),液液传质(萃取),气液传质(气体吸收)等都有传质强化作用。这也就是微反应器中常常能比常规反应器中的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的原因。&/p&&p&
其次是微流道导致的传热界面增大&/p&&p&
任何一个设备都有所谓比表面积的概念,尤其是涉及到传热过程。比如说在一个设备内反应放出多少热量,这与反应器内部装填了多少物料有关,反应放热同反应器的体积成正比。但是这些热量的移除却是与反应器面积相关的,因为热量传递依赖的是热交换表面进行的,换热面积越大传递的热量越多。为了维持一个反应器内部的温度恒定,反应放热与热量移除必须守恒。比表面积越大,反应器的散热能力越好,反应器温度越能维持稳定。如果我们假设反应器是圆柱体的话,反应器的比表面积与直径是成反比的。常规的反应釜,一般直径在1000mm左右,实验用的反应瓶直径80-100mm,而微反应器直径最大不超过1-3mm也就是说,微反应器的移热能力是常规反应釜的1000倍。一些反应在反应釜力升温很快,是非常危险的反应,但是在微反应器总却可以成功进行。&/p&&p&
第三是平推流动&/p&&p&
常规的搅拌釜里的流动状态是全混流动,按照反应工程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低效的流动形式。为什么呢,因为绝大多数反应,反应底物浓度越高,反应越快速。全混状态下,反应器内的底物浓度永远等于出口浓度,而对于一般工艺要求,反应器出口浓度都是很低的,导致反应器整体在低浓度下运行,反应效率很低。而在管式反应器与微反应器总,流体在反应器内部近似呈平推流动,也就是说,反应器内浓度沿反应器轴向存在分布,进口高出口低,而出口浓度为反应工艺要求,这样的话反应器内的平均浓度式高于搅拌反应器的,这进一步提高了反应效率。&/p&&p&
最后是可以进行数量放大&/p&&p&
就是在微反应器的研发过程中可以通过数量放大实现工业化生产,这样工业生产条件和实验条件几乎完全相同,避免了在放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放大效应,整体的研发流程变短。&/p&&p&
从上面这些有点来看,微反应器主要用于某些剧烈地化学反应,因为剧烈的化学反应放热都很明显,因此需要快速移除反应热,同时剧烈化学反应一般都容易生成副产物而在平推流状态下能够最大程度地抑制副反应的发生。 此外对于非均相的气液,液液,液固过程,由于其过程强化作用都能够有效地提高反应效率。&/p&&p&
当然作为微通道反应器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p&&p&
1.不能使用固体,这个很好理解,无论是催化剂颗粒还是反应产生的固体,都会堵塞孔道。目前一般认为,微通道内颗粒大小几十微米就是上限。&/p&&p&
2.压降大,液体通过微通道压降很大。当然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任何传质强化过程都是利用能量换效率的。&/p&&p&
3.设备大型化困难。现在的微反应器如果采用康宁路线单板通量应该在千吨/年左右,还是难以满足大宗产品的生产要求,微反应器目前的应用还是局限在高附加值的产品上。&/p&&p&
再来说说微反应器目前的推广趋势。&/p&&p&
按照技术特点来分析,我倾向于把微反应器分成两类:&/p&&p&
1.康宁路线:通过在板材上蚀刻或采用机械加工出超细小的通道作为微反应器,康宁公司原来也就是康宁玻璃厂,所做的工作就是在板材上雕刻出各种形状的微通道并且测试这些通道对反应的适应性。康宁路线主要的问题在于设备通量小,连康宁公司自己对设备的工业化都没有信心,在市场方向方面,他们将自己的反应器定义与适用于实验室工艺筛选的设备。至于工业化生产,据我所知单板的康宁路线反应器生产能力也就是在千吨/年左右。而要实现大规模生产,只能卖上几百套反应器并联起来。一套反应器系统的价格现在来看都属于天价,一般工厂是难以负担的。&/p&&p&
2.拜耳路线:拜耳路线是一种与康宁反应器截然不同的微反应器路线,其凸出的特点就在于,通量可以做的很大,是有希望达到工业级别产量的。但拜耳路线的微反应器结构有一个重大缺陷:换热能力不足,由于结构问题,拜耳微反应器换热效率约为康宁路线的1/10,当然在很多条件下也够用了。但是一旦出现强放热反应,就必须做成多段绝热式反应系统,对工艺研究要求非常高。&/p&&p&
从国内微反应器的推广来看,目前已经有几家企业在开始这方面的工作。从我同他们的交流来看,走康宁路线的有:豪迈,沈氏,大连微凯等。这几家单位中,豪迈和沈氏的加工能力完全没有问题。大连微凯设备加工能力最差,核心实验设备是买西门子的。豪迈在微反方面起步较早,基本上做到了设备和工艺齐头并进,宣传上也做的很好,最近推出了12万的微反小试装置很有可能大幅降低研发设备投入,产生一系列的新工艺。沈氏方面起步较晚,设备加工没有问题,但是工艺方面没有跟上。至于拜耳路线,我比较推崇清华大学,在这方面做得工作很多,已经有工业化的纳米碳酸钙生产案例。&/p&&p&
最后再来说说微反应器的发展趋势,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p&&p&
1.需求是肯定存在的&/p&&p&
实际上目前已经有很多生产单位意思到了微反应器的价值,甚至在国内加工企业起步之前就花费巨资购买国外的小试设备。但是直到现在我没有看到有企业基于此类小试设备自主研发出工业化生产工艺的案例,国内仅有的几个工业化微反案例都是同清华大学甚至拜耳合作产生的。剩下的企业花了钱买了设备,发现做不下去了,设备就在厂房里一扔成了废铁。&/p&&p&
2.设备是可以加工的&/p&&p&
初步接触微结构的人都会认为,微结构的加工对国内企业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长期以来在各种宣传中都认为目前国内的机械加工能力远远落后于欧美。但是实际上目前无论是康宁路线还是拜耳路线。就设备加工来看,国内的加工能力都是可以做到的,很多号称在做微反的企业确实可以进行设备加工,这个没有问题。&/p&&p&
3.工艺是有问题的&/p&&p&
但是现在关键的问题还在工艺研发上,目前能做微反的企业充其量就是设备厂,不具备将工艺与设备结合的能力。即使对于康宁流派的微反应器,如何由现有工艺包过度到微反应器条件下的工艺包对于目前的微反研发企业来说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更不要说工艺研发难度更大的拜耳微反应器。而拜耳微反应器才是可能进行工业化的正确路线。现在我们的问题就在于:工艺包有,设备也有,但是工艺与设备的结合做不到。工艺在生产企业手中,设备在微反加工单位手里,出于技术垄断和商业方面的考虑,这两方不会进行充分的技术交流。&/p&&p&
4.前景是光明的&/p&&p&
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都不是问题,从现在来看现状确实有渐渐打破的趋势,现在一套微反小试装置的成本已经降低到几十万,一般的生产机构都有能力负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具备微反应器研究能力,结合他们的工艺能力,即使只有很少一部分工艺包适宜采用微反应器,应当很快就会有可工艺生产的项目出现。此外微反应器生产商在工艺研发的人员投入上也在加大。这两方只要有一边打破平衡,微反应器的风口就会出现。&/p&&p&
写到这里其实我还想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微通道反应器的必要性,微通道反应器众多优点,将反应,放热都得到了强化。但实际上这些优点普通的管式反应器也具备,当然效果不如微反应器明显。比如说,一台DN15的反应管道,其传热效果就会比搅拌釜好几十倍,同时具有平推流的特点,反应器压降还远小于微反。这些优点足以在产品的更新换代中被很多企业接受。实际上我认为如果要给反应器像武器一样划分代差的化。普通搅拌釜算一代,管式反应器等其他传统强化设备算第二代,微反应器算第三代。实际上第二代反应器就比第一代反应器具备很多明显优势,但实际上我国的大多数化工生产还停留在第一代的水平上。现阶段工艺技改,只要用二代反应器替代一代反应器就能见效益。但是偏偏这一步我们都没有做出来,我一直说我们的生产工艺与设备的结合能力差。比如说某氨解反应,易燃易爆,德国人40年代就用管式反应器做,效果很好,但是我们直到现在还在釜里搅来搅去,几乎每个做这个产品的厂都炸过。说道底,反应工程能力不过关。从第一代反应器到第二代反应器,如何进行工艺与设备的结合,这门课我们是一定要补的。当然微反应器有可能给了我们一个跨越式发展的计划,我们可以迈过管式反应器等其他反应设备,直接接轨国际最先进的反应器,这确实是一个好时机。&/p&&p&
最后夹带一点私货,不要认为微反应器很难加工,把微反应器想的很遥远,下面这张图就是我自己做的微反应器冷模装置,已经具备了拜耳微反应器的特征,孔道直径已经到了0.2mm,通量已经达到1400吨/年。当然因为加工能力的限制,压降比一般微反应器大,材质问题只能做萃取。全套设备加工没用什么高端设备,一套下来2000以内搞定。所以微反应器真的就在我们身边。&/p&&img src=&/v2-1cbbcb44e062_b.jpg& data-rawwidth=&433& data-rawheight=&4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3& data-original=&/v2-1cbbcb44e062_r.jpg&&
先上结论,微化工的风口已经若隐若现,尤其是今年4月山东豪迈推出了12万元的微反装置后大大降低了微化工的工艺研究门槛,导致更多的生产单位愿意投资进行微化工的研究。 在讲这个问题前现回顾一下微化工的历史和技术特点。 微化工的概念最早在上个世纪七十…
&p&最近很忙,换了工作忙着办离职,找新工作,说一说我对化工专业出路的看法。&/p&&p&简单说一下自己的经历,本科天大化工出身,硕士在法国读的催化,回国后第一份工作在一家环保私企,16年一月入职,最近刚刚离职。在学校里算是比较能折腾的人,学习也算刻苦,成绩虽然不算好,但是还是用心在研究化工技术的。工作一年,虽然在环保企业,实际上做着化工研发,主要是技术研发因此接触的实际项目不多。&/p&&p&说一说化工方面的几个常见出路。&/p&&p&一,去工厂&/p&&p&本科去工厂的话一般从操作工干起,工资不高,但是收入比较稳定,但是倒班比较恶心,作息时间相当混乱。当初本科毕业的时候很多同学进了石化,现在算算也过去三五年了,有人坐上了管理岗位,有人转行,也有人继续车间倒班。&/p&&p&硕士去工厂可以做一些研发(当然一般小厂家也会招本科生),研发一般以技术改进为主,而且以工艺技改居多,一般也就把你当做合成的使唤。从我找工作的角度来看,工厂研发还是相当缺人的,而且普遍研发人员能力有限,工作比较好找,而且一旦形成产品之后工厂里给的收益和奖励也相当客观。&/p&&p&当然去工厂不好的地方就在于工作环境比较恶劣,主要是地理位置不好,现在工厂动辄就在郊区野外,而且发展比较受限制,职位提升比较困难,混到总工级别没个十年下不来。但是对个人成长比较有利,近距离贴近生产还是很锻炼人,学化工的很有机会从研发,设计,调试一条龙走下来,有利于积累经验。&/p&&br&&p&二,留校&/p&&p&留在学校当老师,这是常规的选择之一,好处就是工作清闲,社会地位好,当然这也与留校的情况有关。如果能留985,211级别的学校,有两种发展模式所谓纵向和横向。纵向就是搞科研,走学术路线,最后发展成德高望重的学者,所谓求名。横向就是与企业合作,进行技术推广,专心挣钱,所谓求利。当然也有做的好名利双收的,但是这种情况比较少。如果进入二本,三本甚至专科院校,那就不要多想了,专心教书,这些学校给的待遇也挺好,安家费工资都还行,所谓求清闲。&/p&&p&留校的好处在于稳定,工作相对轻松,好学校基本上都在城里。当然现在博士硕士很多竞争非常激烈,往往一个位置很多人挤,导致留校门槛越来越高,现在没个名校博士加上海外经历还真不好混,往上审本科出身的案例比比皆是。留校后各种派系斗争,经费申请,招生圈地也考验做人。&/p&&br&&p&三,进设计院与研究院&/p&&p&比较稳妥的选择,一般要求硕士毕业,进设计院是一个比较好的初始职业,胜在今后好变动,尤其是大院出身,有工作经验之后跳私企基本上当祖宗供养着,当然小院差一点。此外进设计院后确实可以学到东西,这一点毋庸置疑的。唯一不足的是设计院工作压力稍大,这几年设计院的效益也大不如前,前期经济上收益不足。其实个人以为,设计院现在的组织形式不好,招人都以应届生居多,设计经验不足,很多工厂对这一点怨声载道,虽然名声很大,但设计出来的东西真的不怎么样。但不管怎么说,对化工专业学生来说,进设计院是性价比比较高的选择。&/p&&p&相对于设计院还可以进公立研究机构。公立研究院一般要求博士学历,硕士也有但不多。进研究院的好处在于和硕士阶段的工作相比变动比较小,比较容易适应,说白了换个地方做实验,公立单位待遇还好。但是目前企业对研发投入较少,其需求不及工程人员,因此跳槽不如设计院方便,很多人终老研究院。&/p&&br&&p&四,私企技术服务公司&/p&&p&这是我个人的选择,完完全全的富贵险中求。说是富贵险中求根本就是在安慰自己,实际上性价比较低,而且风险大。私企起点低,跳槽基本上在私企,而且容易出现平台越跳跃小,地理位置越跳越偏的情况,最后混不下去了只有转行了,而且很多私企管理不规范,人员流动频繁不稳定,容易出现频繁跳槽的情况,频繁跳槽影响找工作,同时现在国内房价涨的很厉害,没有固定的落脚点耽误了买房,会导致严重的机会成本损失。但是不得不承认私企工作比较好找,福利虽然不及国企,但是工资还是比较有保证。而且从大趋势来看,私企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可以和工厂相互弥补,因为绝大多数工厂研发能力太弱,由于工作环境问题难以招到人,在这一点上私企有一定优势。此外私企在推进技术方面较高校收到制约更少,技术推进更快,这些都在大环境上决定了私企有一定潜力。但是我们能不能看到私企蓬勃发展的时代还很难说。&/p&&br&&p&最后说一下,国内化工行业的现状,国内化工行业有几个问题值得重视。&/p&&p&首先是重工艺轻工程,这是很多化工厂的通病,在合成路线和工艺上做了许多工作,但是在设备设计和设备改进上有很大欠缺,很多工厂最基本的设备设计完全没有依据,导致实际生产中效率低下,有很大的改进余地。&/p&&p&其次是研发与生产脱节,主要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研发过于超前甚至假大空,与企业的实际需求脱节。而企业自身由于研发能力有限,很难自主进行技术改进。导致研发无法完全服务于生产,这就催生了一大批技术服务企业。&/p&&p&最后,整体化工行业工作条件恶劣,性价比较低,导致人才流失比较严重,单单是一个工作地点,就导致很多单位招不到人。&/p&&p&我个人而言,现在主要把精力放在化工设备上,设备结合工艺的技改将是未来化工发展的趋势。目前可以看到几个可能的风口都是这样,比如说微反应器等。此外由于研发与生产脱节,使得一些技术服务企业在近十几二十年间还是有生存的空间,今后也会考虑往这方面发展。&/p&&br&&p&当然,转行也是不能不回避的问题。化工人转行在一般又以下出路&/p&&p&1.考公务员 考了这么多年试了,逻辑思维方面还是有点优势的,找个离家进的岗位不失为一种选择。&/p&&p&2.教育服务行业 去学校和培训机构当老师,能力上没有问题,而且这个产业发展迅速。&/p&&p&3.码农和金融行业 当今最热的两个行业,化工人转行也有自己的优势还是在逻辑思维和计算机技术方面,天大化工学院最有钱的校友就是搞投资的,为人极端内向。&/p&
最近很忙,换了工作忙着办离职,找新工作,说一说我对化工专业出路的看法。简单说一下自己的经历,本科天大化工出身,硕士在法国读的催化,回国后第一份工作在一家环保私企,16年一月入职,最近刚刚离职。在学校里算是比较能折腾的人,学习也算刻苦,成绩虽…
青岛那次事故,石油管道是工业区原有的,后来居住区逐步扩展过来,市政的雨水排海渠道与油管交叉,高程上有冲突,地方的建设部门不想花钱将石油管道下卧,或石油企业无法停止该管道的输油,所以就出现石油管道悬空横跨在雨水渠道中的情况,结果排海渠道在潮位较高时发生海水倒灌,那段悬在雨水渠道中的油管被腐蚀,泄露的原油在雨水渠道中蒸发,混合气体被引爆。&br&&br&大连前次事故,是一个加油站的管道在做地下定向钻进施工时,钻头钻穿了地下油管。现在一些新建地下管道工程为了不挖掘路面和绿化,多采取非开挖施工措施,定向钻是其中的一种,但是如果沿线的地下障碍物未能调查清楚,那就是凭运气了。&br&&br&高雄这次事故,从截至到8月1日中午的新闻给出的现场画面看,是整条道路炸出一条深沟,不排除是石油气、煤气泄露到地下排水管道中,与空气混合后被引爆的可能。如果是天然气、煤气管道破裂后遇到明火,一般是破裂位置发生剧烈燃烧,泄露的气体在事故位置会燃烧掉,对周边影响较小。而像高雄这次长距离路面的爆炸,感觉和青岛那次很像。&br&&br&从责任看,青岛那次是规划、设计有责任,但是主要责任是现场已经发现了漏油,处理不当。大连那次是施工事故,但是审批、规划和监理部门也有附带的责任,也暴露了地下设施管理混乱的现状。高雄这次,爆炸前已经有居民闻到特殊气味,而且在现场画面中有被炸翻的消防车辆,可能也像青岛那次已经泄露发生了,但是没有及时通知和疏散居民,相关部门的责任是逃不掉的。&br&&br&青岛的事故,后发展的生活区无序贴近原有工业区,暴露出城市规划的混乱。大连的事故,野蛮施工加上地下设施不明,暴露出地下设施管理的无序,是我国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的典型写照。就算是那个倒霉的施工企业事前去调查地下管线,相关的产权单位大多也无法提供明确的地下障碍物位置和高程。我就遇到过给沈阳市三分之一人口供水的原水管道实际位置与所谓的竣工资料相差4米的情况,你可以想象这有多严重。
青岛那次事故,石油管道是工业区原有的,后来居住区逐步扩展过来,市政的雨水排海渠道与油管交叉,高程上有冲突,地方的建设部门不想花钱将石油管道下卧,或石油企业无法停止该管道的输油,所以就出现石油管道悬空横跨在雨水渠道中的情况,结果排海渠道在潮…
thu化工学生怒答,
简单来介绍&br& px:&br&低毒,中间产物毒性同样不高,重点在于反应过程相对容易控制;&br&相当重要基础化工原料,近年来对外依存度过高;&br&三级致癌物(和咖啡一个级别);&br&炼化一体化是目前石化企业发展方向。&br&&br&简单粗暴比喻:给全中国大大小小所有工业项目从“安全+环保”角度打个分,包括钢铁、水泥、有色、化工等等所有行业,大型炼化企业的px项目至少是&b&前15%&/b&的水平。&br&因此,我的观点是:民众要反对px,原则上是说得过去的,因为但凡是个工业项目,不可能100%保证没有一丁点损害。&b&但是,请尽量挑一些更值得反对的项目去反对。糟糕、落后的工厂在中国真心有的是,不起眼却对人体伤害更大的工厂很可能离你的家更近,实在是没有必要过分执着于安全环保有保障、对国家对大众又都非常重要的px。&/b&&br&&br&&br&大家好好学点相关知识,把游行反对的力气用在真正危险又污染的项目,倒是更有意义。&br&&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这是很久以前的回答了&br&当时px话题正热,相关科普文章已有很多,从公众心理学方面的分析也很透彻,典型的NIMBY(not in my backyard)心理——很不合逻辑又很普遍的公众现象。&br&化工知识科普、公众心理分析很有必要,却也总是很无力——涉及到大规模群体的时候,再简单的事情复杂度都会几何级提升,更何况是大众本来就不甚了解的石化行业。国内类似的事情以后恐怕会越来越多,如果此时严肃的科普是无力的,那么什么是有效的?这个问题很重要,又过于复杂,恐怕短时间内没有太好的答案。&br&相比之下,本回答更接近吐槽性质了,没什么严谨性,大家随便一看就好。
thu化工学生怒答,
简单来介绍 px: 低毒,中间产物毒性同样不高,重点在于反应过程相对容易控制; 相当重要基础化工原料,近年来对外依存度过高; 三级致癌物(和咖啡一个级别); 炼化一体化是目前石化企业发展方向。 简单粗暴比喻:给全中国大大小小所…
本人中矿大本科毕业,天大化学工程硕士,专业从事煤化工行业15年,助您筹建煤化工大中型项目,跨越新能源,成就新梦想,有好的煤化工从业机会欢迎联系我。&br&###########&br&煤化工在中国是发展最好的,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甲醇这些行业都处于全球领先,各种煤气化、合成技术都不错,都可以国产,装备水平都可以。为什么油价要高于70美元才能赚钱,,那是因为煤化工的产品绝大部分都可以经由石油加工而来,但是并不是每个煤化工细分行业都是这个参考油价。煤制油是在油价70美元才盈利,煤制甲醇是60美元左右,煤制烯烃55美元可以赚钱,影响因素很多,不单纯是油价。现在油价低到45美元,但是烯烃没降价,煤制烯烃一样赚钱。&br&&br&在可以预见的5年,煤化工基本没有赚钱的余地,因为油价太低,最近几年煤化工投资了7000亿,大量的产能没释放,煤化工和石油化工产品线相同,产能严重过剩,现在油价这么低,石化对煤化工冲击很大,煤化工翻身的希望基本没有。
本人中矿大本科毕业,天大化学工程硕士,专业从事煤化工行业15年,助您筹建煤化工大中型项目,跨越新能源,成就新梦想,有好的煤化工从业机会欢迎联系我。 ########### 煤化工在中国是发展最好的,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甲醇这些行业都处于全球领…
&p&加班偷懒中,看到题主的问题有不少感触,算是在知乎的首答~&/p&&p&回答问题的同时也介绍下石化行业的设计院大概是个什么样子吧。&/p&&p&&b&首先说重点:总体来说设计院的收入肯定比社会平均水平要好,也比一般公务员银行要好,但绝算不上高。请不要和知乎上月入N万的金融IT高富帅比,这是命。&/b&&/p&&p&&b&假如题主不是学霸,也没有太多野心,对这个行业也谈不上热爱,有机会去新兴行业就去吧,后面详说。&/b&&/p&&p&&b&BUT 如果只能选石化行业的设计院,首选当然是SEI。假如题主不是非要留在北京的话,去广州的GPEC我觉得也很好~&/b&&/p&&p&下面正式答题,思路混乱+语死早,还请见谅~&/p&&p&我在洛阳院(洛阳院的行业地位和SEI一样高。洛阳院现在应该叫广州院了,因为2017年人员都搬到广州了,&b&顺便在知乎为GPEC打个广告&/b&),目前工作第四年了。&/p&&p&不知道题主现在有没有通过中石化的统一考试?如果通过了的话,寰球院和SEI里当然是推荐SEI,毕竟SEI专业力量不是盖的,设计院(现在叫工程公司)的技术力量绝对最重要。而且位于帝都,行业内大大小小的公司总部都在周围,接触到新东西的机会肯定多,我相信以SEI的地位和员工素质,大家也不会藏私,所以专业上成长会很快。&/p&&p&&b&只要专业水平够硬,哪个行业都不愁没钱赚,即使是石油化工这样的传统行业。&/b&&/p&&p&寰球的规模极其庞大,分支机构众多,基本是收购合并来的,水平参次不齐。但是作为设计院里的同行,目前还是觉得寰球的技术力量比SEI和LPEC(现在也叫GPEC了)差不少。&/p&&p&题主是学化机的,恰巧本人的父亲也是设备专业的(静设备),给题主透透料吧,也算是本人工作四年的一些体会和感想。(我就不说本人的专业了,因为我担心可能被楼上的某位匿名大神人肉出来。相信我,国内石化行业尤其是设计院这个圈子真的很小,在设计院工作十来年的大牛有的会转身成为业主,也有去小设计院当老总的,或者干脆拉票人成立个小公司挣大钱的,反正差不多都是这帮人)&/p&&p&==========关于收入的分割线==========&/p&&p&先说说最关心的收入吧。&/p&&p&我刚毕业的时候是在洛阳开始工作的。洛阳院的平均收入是洛阳市平均收入的2.5倍到3倍吧,差不多就是月入1W,注意是税后到手,不算各类福利。由于洛阳目前的平均房价也就六七千,消费水平也低,所以这样的收入在洛阳还挺滋润的。&/p&&p&但是,由于洛阳是个三线城市,所以每年中石化总部允许洛阳院用来给员工发工资奖金的总数,和SEI这样位于帝都的设计院比,肯定就少多了。中石化总部是根据子公司所在地区的消费水平定系数的。&/p&&p&所以洛阳院的员工一直都认为SEI的员工起码得月入2W,再加上SEI里有很多中石化中高层的子弟,多发点工资照顾一下很合理吧。我个人比较认可这样的推理,周围的老员工也纷纷表示他们有在SEI工作的亲戚朋友比这还多,希望SEI的员工看到了能来打脸~&/p&&p&只不过由于洛阳院已经在往广州搬(所以洛阳院LPEC现在也叫广州院GPEC,两个牌子而已,从员工到领导完全是一套人马),而我们的工资目前并没有涨,原因不明,月入1W在广州也就是比广州市平均工资略高一点而已,所以大家感觉一下子跌到了社会底层,很多人都不想搬广州。不过今年公司对已经到广州工作的员工提高了福利,算是给员工一些隐形的补偿吧,希望中石化总部早日把广州列为一线城市,让我们也享受一下一线城市的待遇啊~&/p&&p&福利我也讲一下吧,主要是想为GPEC吸引些优秀毕业生做做广告,希望不会违反公司纪律。广州员工每个月有一百块手机话费补贴,八百多块的交通补贴,早中晚三餐都能在公司食堂吃(每个月有三百块餐补,早饭两块午饭五块根本花不完),早晚上下班有班车。新员工每个月还有两千六的租房补贴,连发三年。五险一金的话,我个人每个月扣掉的加起来有快四千,其中住房公积金每个月公司和个人加起来是4020。嗯,把自己公司的家底都抖出来了,就是这么耿直。&b&(千万别和金融IT比,千万别和金融IT比,千万别和金融IT比,重话三)&/b&&/p&&p&========== 更新 ============&/p&&p&下面对收入再做个简单对比吧。&/p&&p&本人本硕都是985院校的自动化专业,研究生同学有不少在华为、中兴这类公司工作,也有在魔都IT行业的,还有很大一部分在研究所。今年过年时,我和两位关系很好的同学打电话聊了很久,一位现在南京的中兴上班,做的业务属于物联网研发,去年手底下开始带了几位从华为跳槽来的“徒弟”;另一位同学当年毕业选择了回老家舟山,进了当地的建行IT部门。&/p&&p&我个人感觉我和中兴的同学收入差别不大,差不多在一个水平;而在舟山的同学从银行获得的收入明显少不少,但是他去年开始利用周末时间做高中培训,仅做培训的收入就比得上我个人的收入了(这还是仅仅用周末做的副业),非常羡慕他的折腾劲儿和行动力~&/p&&p&这还是石化行业这几年行情不好,而IT行业仍然高速发展下的收入情况(华为的收入我就不了解了,以前想从一位师弟了解下,但是他没有明说),同时也能看出,像培训这样的传统行业一样可以获得非常高的收入,而且机会也很多。&/p&&p&&b&所以说题主也不用太悲观&/b&,毕竟石油化工这个行业是为工业发展提供血液的,不是汽车不烧油改用电就会消失的。而且从去年就能感受到,这个行业的国有投资虽然减少很多,但是民间投资热情很大,这两年新上了好多前所未闻的大项目都是民间投资的。&/p&&p&在石化行业的设计院收入肯定比不了BAT那样的明星公司,根本就不是一个次元的;&b&但是也不算低,还是能维持住一般社会印象中的白领收入(请注意是一般印象)。&/b&&/p&&p&==========下面开始才是重点==========&/p&&p&我想从工作的性价比来解释下开头的结论。&/p&&p&我现在在设计院里一样天天加班,因为加班班车是八点,所以8点下班就和正常下班一样了,而早上是从八点半开始上班,算下来也快十二个小时。虽然工作时间也很长,但是设计院的工作强度并不大,工作中间伸个懒腰吃个水果打个水再稍微聊两句还是没问题的~&/p&&p&那为啥还需要这么长的工作时间?因为设计院的工作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要不停地和各个上下游专业、供货方、业主等等进行各种沟通,并不能像程序员那样坐在电脑前可劲儿敲键盘,什么都不用管。&/p&&p&而且即使是目前这个行情,项目还是做不完,人手不够啊。&/p&&p&所以就没法像舟山那位同学能利用周末时间搞副业多挣钱,因为确实没有别的精力了。&/p&&p&从工作时间上看,在设计院工作的性价比不如在银行工作。&/p&&p&而对比IT行业,IT行业的工作强度肯定比我们大,加班时间应该也不比我们短。但是毕竟是高速发展的行业,经验够了以后收入很容易就上去了。&/p&&p&所以我才说,假如题主不是学霸,也没有太多野心,对这个行业也谈不上热爱,有机会去新兴行业就去吧。因为这份工作的性价比一般。&/p&&p&==========下面是对决定进入设计院工作的小伙伴们说的另一个重点==========&/p&&p&因为我父亲也是做静设备的,算是业内的一个专家,他觉得对这份工作不必太悲观。&/p&&p&在设计院里工作,很容易接触到业主的中高层,供应商的中高层,&b&尤其是工作十年左右的专业负责人,在这个行业中是有一种“隐性的”地位的。&/b&&/p&&p&因为勘察行业的设计院是需要“资质”的(顺便说一下,冶金、采矿、交通、铁路、电力、核电、水利、石化等等行业的设计院都属于勘察行业),资质就相当于电信行业的牌照,银行、保险、证券行业的牌照。想要接项目,就必须有对应的资质,资质等级越高,能接的项目范围越广,利润越高。&/p&&p&从侧面说明一下资质的威力吧。石油化工的行业标准有很大比例都是由北京院、洛阳院、宁波院等主编的(再多说一句,虽然石油和化工看着是两个行业,但从标准看,SH和HG没啥差别,这两个行业的经验和规范也差不多都是通用的,可能电力、核电的部分标准也差不多)。&b&能主编行业标准的地方,你懂的&/b&(行业标准比国家标准的要求只高不低)。&/p&&p&所以在设计院工作的人相对来说很容易了解这个行业从上到下的全貌,也就是说视野广,见识多;你认为再平常不过的资源,别人可能要很费劲才能发现。你眼里是常识的东西,别人都未必听说过。&/p&&p&我个人觉得有一个很生动的例子,那就是山东地炼用的几乎都是北京院洛阳院十几年前流传出去的图纸,连角章都不带改的。&b&也就是说这两个设计院的设计习惯、工作流程差不多就决定了这个行业是怎么运作的。&/b&&/p&&p&再说另一点。设计院“与生俱来的”了解这个行业的痛点,他们会很清楚这个行业需要什么,所以会有很多机会与高校、专业的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共同开发新的技术。而在这些合作关系中,设计院无疑是最关键的角色,因为设计院为高校带来了新的课题(大家都明白这些年国内的高校有多水,研究生能找来新的题目就很不容易了,何况还是有实际需求的题目),为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带来了市场。&/p&&p&&b&设计院是一个能将技术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的地方,这是体现设计院“隐性的”地位的另一个地方。&/b&&/p&&p&========== 更新 ============&/p&&p&今天再聊一点行业发展吧。&/p&&p&虽然我在设计院工作才第四年,但由于父母都是这个行业的,很多业内专家(还有几位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行业设计大师)和父亲关系都非常好,我就转述一下他们的观点吧。&/p&&p&&b&先说他们的结论:虽然石化是个传统行业,但是这一行估计等我退休的时候也不见得会衰落,甚至等我的孩子退休的时候也未必会衰落。&/b&&/p&&p&&b&而且因为是个传统行业,所以利用新技术对这个行业进行升级的空间也会很大。&/b&&/p&&p&我来举个显而易见的例子吧。LPEC和SEI都在推进设计协同化和三维化,用以提高设计效率、质量,以及为今后的智能工厂、数字化交付等等需求做准备。现在协同化设计软件是COMOS和SPI,三维设计软件是PDMS和Smart Plant。&/p&&p&这些软件虽然都是老外开发好的,但是还需要花很大精力和时间对其进行定制(或者叫二次开发),改造之后才能适应我们自己的工作流程和习惯。而为了保障开发效果,公司直接请这些软件的开发公司来进行二次开发。比如COMOS直接请西门子来,PDMS直接请AVEVA来。这些软件改造已经做了四五年,今后几年还将继续。&/p&&p&而每年LPEC在这类软件开发上的预算就是按千万计的,而且每个设计专业自己还有很多工具软件,采购、计划、合同等等项目管理也有很多项目管理软件。而软件这个东西,你懂的,一旦开始用就回不去了,会不断更新不断提出新的需求,不断改进。&/p&&p&&b&专业软件的大量应用,从另一个维度拉开了设计院之间的水平。&/b&估计LPEC和SEI定制好的软件,会继续影响全行业的设计院,如果这两个设计院不主动作死,那这两个设计院设计习惯、工作流程差不多会继续决定这个行业的玩法。&/p&&p&题主可以想象一下,每年这些设计院用来开发/定制专业软件的钱都该有多少?用上面回答里匿名大神提供的数据,仅石化行业全国的综合甲级设计院就有20家。放大到全体勘察行业上上下下参差不齐的设计院,那得多少家。&/p&&p&话又说回来,搞IT真的很吃香~&/p&&p&==========结束的分割线==========&/p&&p&啰啰嗦嗦写出来上面这些,感觉已经歪题了~&/p&&p&写了这么多,我自己也有点迷惑了,到底这份工作算是好还是不好?&/p&&p&还是由题主和各位看官判断吧~&/p&&p&希望题主已经找到了心仪的工作~&/p&&p&&b&最后再为GPEC/LPEC打个广告:作为石化行业的设计院来说,这是和SEI一样好的选择~&/b&&/p&
加班偷懒中,看到题主的问题有不少感触,算是在知乎的首答~回答问题的同时也介绍下石化行业的设计院大概是个什么样子吧。首先说重点:总体来说设计院的收入肯定比社会平均水平要好,也比一般公务员银行要好,但绝算不上高。请不要和知乎上月入N万的金融IT高…
虽然我也很讨厌问这种问题的,不过为了照顾那些初中学历的知友,提升未来青少年对石油行业的热爱,还是答一下。&br&
1.燃油这个应该没有悬念,而且消耗了大部分的石油。72%的石油用于制成各种燃油:汽车上的柴油、汽油,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使用的燃油。&br&
塑料无所不在,牙刷、盆、瓶子、iPad、圣诞老人……随便就可以数出一大串,原来,我们生活在石油的包围圈里——几乎所有的塑料都是石油产品,如果没有专门了解,我们很难把黑乎乎的石油与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塑料制品联系起来。&br& 3.沥青沥青也叫柏油,是石油加工过程的一种产品,也有天然形成的沥青。全球有铺装路面的公路总长为1700多万公里,可以想象消耗了多少沥青!&br&
4.衣服我们从衣服标签看到的涤纶、腈纶、锦纶等面料,都是由石油生产的合成纤维。纺织所使用的纤维中,化学纤维的比重接近3/4,天然纤维占比仅有1/4,而90%以上的化学纤维产品依赖于石油,所以想想看,你一生要“穿”掉多少石油?&br& 5.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具有高弹性、耐高温、低温等性能,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国防、交通及日常生活中,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鞋子、体育用具、轮胎、电线电缆等物品都能找到合成橡胶的身影,而石油就是制作合成橡胶的主要原料。&br&
6。 制药确实与石油密不可分。先不说间接耗材,如包装使用的塑料,就连药品本身也依赖石油。例如苯,许多药都从苯衍生而来,而苯又是从石油里制取,现代医药的进步也和石化技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另外假肢、人造器官以及医用 X 光片及其处理溶液等等也使用了石油制品。&br&&br& 7.清洁用品如果没有了石油,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很脏。我们用的清洁用品很多都是石油制品,如洗涤剂、洗发水、沐浴乳、肥皂等等,里面都含有石油的衍生物。&br&
食物也能和石油扯上。石油是如何来到餐桌上的呢?石油不仅用来制造化肥、杀虫剂等,很多食物的保鲜、染色、以及调味都有石油产品的参与,还有我们嚼的口香糖……如果算上食品生产间接消耗的石油,那么人一生要"吃"掉551千克石油。一瓶500毫升的纯净水,经过发现水源、开采、净化、装瓶、运输等环节,最后摆在你面前,一共需要消耗167毫升的石油。&br&
9.润滑油,润滑油、润滑脂广泛用于各种机器润滑,如果没有润滑,几乎所有的机械都不能正常运转。润滑油、润滑脂(黄油)里面的成分大部分是石油炼制的基础油,许多润滑油里面90%的成分是石油。生活中较常见的润滑油是汽车发动机用的发动机润滑油,俗称机油。&br&
10.化妆品,石油也是制作化妆品的原料,含量较高的可达80%!石油精炼或合成出来的油、石蜡、香精、染料等,都用来制作化妆品。有兴趣的话可以留意一下自己所使用的化妆品成分表,看看里面到底含有哪些东西。
虽然我也很讨厌问这种问题的,不过为了照顾那些初中学历的知友,提升未来青少年对石油行业的热爱,还是答一下。 1.燃油这个应该没有悬念,而且消耗了大部分的石油。72%的石油用于制成各种燃油:汽车上的柴油、汽油,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使用的燃油。 2.…
今天有点空,用PPT画了了一下石油产业链的大概,说明里为了便于理解,都用比较直白的词语解释。图片全部来自度娘~~~ &br&PS: 只是写了大概,具体细节没有全部写出来。欢迎探讨~~~&br&&img src=&/3fca7ba62_b.jpg& data-rawwidth=&1437& data-rawheight=&8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37& data-original=&/3fca7ba62_r.jpg&&
今天有点空,用PPT画了了一下石油产业链的大概,说明里为了便于理解,都用比较直白的词语解释。图片全部来自度娘~~~ PS: 只是写了大概,具体细节没有全部写出来。欢迎探讨~~~
问题提的不好,索性自问自答。&br&&br&Q1:齐成伟做了什么?&br&A1:在&u&二维&/u&&u&不可压&/u&&u&势流理论&/u&的基础上,&u&忽略水、石油流动差异&/u&,在已知源汇分布和无限大平面的前提下,坐标系下描述了二维流场中推导了一种新的水平井油井中产能公式。&br&&br&Q2:他的工作有何意义?&br&A2:有工程意义,无理论意义。仅做了运动学分析,无动力学分析。和流体力学差了十万八千里。&br&&br&Q3:他的工作解决了流体力学百年难题了么?&br&A3:没有。记者在吹牛。&br&&br&Q4:齐成伟本人说过他结局了流体力学难题了么?&br&A4:没有。不过其论文中的措辞确实对外行(包括但不限于记者)有误导作用。包括:&br&
1.“偷换”流体力学难题概念,引用George K. Batchelor. An Introduction to Fluid Dynamics中对跟踪每个流体质点在方程建立和数学处理上异常困难的描述,很容易让外行产生上述即流体力学的难题核心所在的误解。&br&
2.夸大研究成果意义。后附第一篇论文摘要最后一句“该通式可作为流体运动学理论的重要补充。”属于明显夸大。第二篇论文摘要中最后一句“平稳场运动学通式可作为水驱油技术的理论基础”相对上一篇有所收敛,但是仍然夸大了其成果意义。通常,说自己研究成果能作为某一领域的理论基础是需要慎之又慎的,这极易让人产生“成果极具理论价值,已经从根源上解决流体力学难题”的错觉。&br&&br&Q5:退一步讲,他的工作对解决流体力学问题有帮助么?&br&A5:还是没有。这要分好几个层次讲:&br&
1.用的是纯势流理论这种早就被玩滥的东西。看到这就知道他搞的东西和解决百年难题已经八竿子打不着边了。流体方程的困难就在於粘性项,对流项等非线性项。&br&
2.即使是在势流理论的框架下,该方程也无法对求解势流场提供任何帮助。那个公式干的事,其实就是:如果我知道了流场中的速度分布,可以通过这个公式求得流场中的质点运动方程。换句话说,如果我知道了速度场分布,自然能求解流场里面质点的运动规律。这是显然的,没他的这套公式也能求。&u&这本来就不是什么难点,只是在石油工程领域似乎之前没人这么干过&/u&。其实用脑子想想,如果百年难题就这水平,欧拉、拉格朗日都可以再死一遍了。&br&
3.对于采用的是无限平面和稳态解。这意味着它忽略了流体力学中的另外一个难点,初边值条件。这个虽然不是很难,远远没达到百年难题的程度,但是也够他的公式喝一壶的。&br&&br&Q6:如何快速理解齐的工作?&br&A6:以文献1为例子。&br&
公式4,5,6:速度矢量可以用另外一套势流坐标系表示。势流坐标系到笛卡尔坐标系的变换如公式所示。没有张量与场论基础的同学可以不看。&br&
公式7:速度矢量在势流坐标系下phi方向投影为V^2(考虑协变度量为V^-1),psi方向投影为0。换成更通俗的话说,就是速度在速度切线方向投影为V,在速度法线方向投影为0。这不是废话么,摔。&br&
公式8,9,10:基于废话的推导,结论还是废话。&br&
公式11:如何在知道一条线上各点速度的前提下求起点到终点的时间,高中水平的定积分问题。这里居然用了不定积分,当然这是小问题。&br&
/*对于搞流体的人来说,忽略公式4~10的推导,直接上公式11,在理解上和概念上都是没问题的。而且在我看来更加简洁明了。*/&br&&br&以上。另附上齐成伟两篇关键论文全文。仅供讨论学习,禁止复制传播。如有侵权,请论文作者联系本人。必在第一时间删除。&br&&br&&img data-rawheight=&1447& data-rawwidth=&1015& src=&/e4ae14f92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5& data-original=&/e4ae14f920_r.jpg&&&img data-rawheight=&1236& data-rawwidth=&872& src=&/dac938f844f8d753b809978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2& data-original=&/dac938f844f8d753b8099784_r.jpg&&&img data-rawheight=&1493& data-rawwidth=&1005& src=&/452deeeb643ac6d249c5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5& data-original=&/452deeeb643ac6d249c55_r.jpg&&&img data-rawheight=&1437& data-rawwidth=&986& src=&/a8193b3fbe05a0e8ea929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6& data-original=&/a8193b3fbe05a0e8ea929e_r.jpg&&&img data-rawheight=&1454& data-rawwidth=&994& src=&/df92ccedef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4& data-original=&/df92ccedefe_r.jpg&&
问题提的不好,索性自问自答。 Q1:齐成伟做了什么? A1:在二维不可压势流理论的基础上,忽略水、石油流动差异,在已知源汇分布和无限大平面的前提下,坐标系下描述了二维流场中推导了一种新的水平井油井中产能公式。 Q2:他的工作有何意义? A2:有工程意…
&p&试着自己回答一下。顺序乱,凑合着看。&/p&&p&
炼油厂工作两年了,现在慢慢适应了,喜欢上了自己的工作。现在就说说自己的一些经历。炼油分部炼油能力2500万,从上到下应该有的装置基本都有了。车间难免有重要非重要之分,通常催化裂化,加氢裂化等装置所在的车间都是重点车间,技术难度大,要求高,人员素质自然也不差。这些装置自然能出领导,一代代积累自然成了大家眼中的香饽饽。哦,对了车间一般按技术难度危险通常分为一类,二类,辅助车间。看你分配啦,要是重点车间,人员流动性比较大,机会多,升得快。不幸中的万幸来到一类车间,可是不是因为技术复杂,而是因为。。。。。。危害大,有毒!&/p&&p&
现在中石化都是在改革倒班制度,都是要采用四班两倒,一个白班,一个夜班,一休,二休如此轮回。白班8:00-20:00,白班通常要巡检8次,还要干活整改,监护,该流程等。要说累其实不累,反正我是没觉得。一个班通常8人,内操2个,外操4个,一个正班长,一个副班长。不过因为我们要建新装置所以呢人就比较多,这会却是人手充足。照班长的话:这是我呆过人最多的班。&/p&&p&
夜班20:00-8:00,这个是重点,要巡检10次啊。当然这不是问题问题是:睡觉。要知道夜班活不多,外操集体坐着吹水,内操监盘。前半夜还好,到了2.3点都快扛不住了。年轻力壮精力好的到了5.6点基本也快奔溃了。人都是凡人,怎么可能12个小时都那么精神呢!不是偷懒,实在是太难了。喝咖啡,洗脸,聊天都不行。人整个迷迷糊糊,在还能有意识时控制自己忍着不敢睡觉。&/p&&p&
工资待遇一般般吧。不多不少,挺好,个人觉得只要有5k就满足了。至于福利,跟一般公司差不多,没觉得有多大差别。不过有探亲假。20天。感觉好爽。&/p&&p&在这里倒班其实时间还挺多,下班就回宿舍。要么是看会书,看电视,打游戏。大家时间不一直很难找到一起出去玩的机会。不过班组内部倒是常有机会出去玩,爬山,玩水,反正AA制。没少跟师傅们出去溜达。基本不存在加班(一线倒班的基本没有加班的机会,能加班也是一种奢望啊)。白班中午,晚上都是饭堂打好饭送过来,夜班9点,4点有宵夜吃。搞不好就胖起来了。倒班的人脸色都很差,不管怎么休息脸色总是蜡黄蜡黄的,尤其是那些女生,大姐明显比同龄人皮肤,精力差么一点。&/p&&p&
。。。。。。。。。。。。。。&/p&&p&写的好乱。12点了。明天要上班。&/p&&p&讲几个事吧。&/p&&p&一次内操叫去关小一下瓦斯进加热炉的一个阀门,大概是5点多,精神不好头还疼拿了个扳手就去了。刚开始阀门很紧,半天也没什么变化,就用了点力猛磕了一下。阀门才动了,刚想再关点,就听见对讲机里内操焦急的声音,,停停停,,,,,干完去内操看看发现,流量瞬时降到了800多,压力也降了好多,差点连锁熄灭炉火。想想后怕。&/p&&p&
刚上岗跟小伙伴去巡检,刚走到泵带就看到前面一个输送含硫液化气的泵呼呼地冒烟,白烟。当时胆大就根据那么点微薄的知识报告内操某某泵挡油环摩擦。。。。。内操师傅叫我赶紧躲远点又召唤外操背着空气呼吸器前来停泵,换泵。那个介质H2S含量高达数万当时没有任何防护设备,事后想想还是好怕。炼油厂最怕的就是H2S,其次是高空作业。这俩基本是伤害而主要来源。&/p&&p&
因为生产本,有人体内苯含量挺高的。白细胞比正常人低一个数量级。而且对后代很不好,剩下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石油化工的主要设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