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spacex公司不上市

NASA:我们为什么要投资SpaceX?
[摘要]相对于大公司,SpaceX在决策时非常灵活。它可以倾全公司之力去冒险,而更大的风险将带来更大的回报。
Re/code中文站 3月17日报道当美国宇航局(NASA)前宇航员约翰·格伦斯菲尔德(John Grunsfeld)还在上小学时,美国和苏联仍在为探月展开竞争。今天,美国正利用俄罗斯的火箭将宇航员送往太空,而美国的航天飞机项目已成为过去。目前,NASA正计划重振计划,但将采用不同的形式。如果一切顺利,那么美国计划到2017年采用自主技术将宇航员重新送往太空。不过,这一计划需要耗资数十亿美元,同时也需要来自NASA以外人士,例如伊隆·马斯克(ElonMusk)的帮助。格伦斯菲尔德目前是NASA的科研主管,负责NASA许多实验项目的研究,例如“好奇号”火星车,以及飞往木星的“朱诺”计划。他本人曾5次飞往太空。他表示,尽管美国的航天飞机计划于2011年停止,但目前对太空探索的兴趣仍然高涨,当前的技术进步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举行的SXSW大会上,我们对格伦斯菲尔德进行了专访,谈到了NASA与SpaceX的合作,登陆火星的计划,以及为了进一步探索太阳系人类需要什么样的技术进步。以下是专访节选:问:当2011年航天飞机项目停止时,有一种看法认为,美国人对太空的兴趣正在减弱。那么,我们目前仍希望利用美国的运载火箭将宇航员送入太空?格伦斯菲尔德:我认为,这仍然是一项优先级较高的工作。目前,我们只是没有能力,在美国的国土上将宇航员送入太空。因此,我们使用了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上周我们刚刚发射了一批宇航员,而本月还将发射另一批。整体来看,NASA的预算并没有发生较大的改变。目前的改变在于,我们于2011年停止发射航天飞机。我们正在与SpaceX和波音等公司合作,开发下一代太空飞船。问:NASA向波音和SpaceX支付了大笔资金,以开发运载火箭。那么为何会选择SpaceX?这仍是一家相对年轻的公司。格伦斯菲尔德:SpaceX目前是一家很大的公司,看起来非常像NASA的承包商,但该公司没有大批的股东。因此,相对于大公司,SpaceX在决策时非常灵活。SpaceX可以倾全公司之力去冒险,而更大的风险将带来更大的回报。如果他们取得成功,而我们也希望他们取得成功,那么在这一巨大的投资之后,他们未来将可以实现低成本的太空旅行。问:你们正在设想火星旅行,为何要关注这一领域?格伦斯菲尔德:我很希望NASA能将国际宇航员送往火星,以探索火星是否曾经有过。所有迹象都表明,在35亿年前,火星看起来非常像地球,那里有湖泊河流,有河流三角洲,以及蓝天白云。35亿年前,火星有可能会有生命。而同一时间段在地球上,生命刚刚出现。那么火星上到底有没有过生命?问:关于科研,相对于机器人,将人类送往火星有何重要意义?格伦斯菲尔德:我们机器人能够在岩层上打出小孔,分析样本。不过,相对于地质专业科研人员在地球上所做的研究,这样的分析还非常简单。将科研团队送往火星将带来改变。可以想想火星车的情况。到今年8月,即火星车运行的3年之后,我们才开出了10公里。但实际上,在穿着太空服的情况下,宇航员一天就可以行走10公里。因此,人类探索的速度将会更快。问:你是否认为,人类某一天可以在火星上生活?格伦斯菲尔德:在地球上,我们可能会遭遇小行星撞击地球,太阳发生变化,地球气候发生改变。如果我们希望生存,那么必须成为跨行星的物种。这将是未来的发展,而第一步是要去探索。问:“Mars One计划”希望在2024年时殖民火星。那么这是否有可能实现?格伦斯菲尔德:我认为这不太现实。我们没有火箭,没有相关技术,也没有资金。火星探索的规模实际上还很小。今天,我们集中了全球的智慧飞往火星,而“好奇号”火星车的尺寸仅相当于一辆小型SUV。这就是我们目前所能做到的最大程度。如果说9年后我们就拥有能力及资金,使人类在火星上生活几年时间,那么这仍只是科幻小说中的说法。问:在与俄罗斯之间的太空探索竞赛结束之后,对太空的热情似乎有所下降。这是为何?格伦斯菲尔德:我认为,实际上今天人们对此有更大的热情。当我们回顾“阿波罗”项目时,我们会想到重要的成绩,例如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人们目睹了这一重要时刻,但实际上当时公众对太空的热情并不如现在。当“好奇号”火星车抵达火星时,全球有数亿观众目睹了这一时刻。这是由于社交网络的帮助。问:在维持这种兴趣的过程中,社交网络是否扮演了重要角色?我知道,一些宇航员曾从太空发布Twitter消息。格伦斯菲尔德:当我们不再进行太空竞赛时,互联网和社交网络扮演了以往电视机的角色。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快。问:如果希望大幅提升我们探索太阳系的能力,那么技术还需要什么样的进步?格伦斯菲尔德:我们还需要更快的太空飞行技术。唯一的答案是某种形式的核动力推进。在法国,我们正在建设期望中的首个核聚变能源ITER。实际上,全球每个国家都在参与,但这一发展还需要20年时间。某一天,我们将需要更强大的推进技术,从而运载更多人往返太空。我们才刚刚掀起这一技术的一角。如果你拥有适当的技术,那么飞往火星只需两周,飞往土星只需1个月。这将带来变革。(李玮) 【美国Re/code作品(简称“作品”)的中文翻译权及中文版版权均归腾讯公司独家所有。未经腾讯公司授权许可,任何组织、机构或个人不得对作品进行中文翻译或对作品中文版本实施转载、摘编或其他任何形式的使用行为,违者腾讯公司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haroldli]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还能输入140字专访彼得·蒂尔:为何投资SpaceX而非特斯拉?
[摘要]彼得·蒂尔认为,北京的创业非常有活力,创业者们很有重点。他们认真地思考,非常努力地工作。在美国,除了硅谷,就找不到能与北京的创业氛围相匹敌的地方了。
来源:腾讯视频
腾讯科技 徐安娜 2月28日报道很多人可能听过“PayPal黑帮”,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与Linkedin创始人雷德·霍夫曼就是黑帮的其中两名成员。在这个帮派里,有四位成员在高中时制造过炸弹,要管理这样一群“异类”恐怕是件难事?那么PayPal的领头人是谁?他就是彼得·蒂尔(Peter Thiel),PayPal最原始的创始人。他出生在德国,父亲是一名工程师,因工作需要时常搬家,十岁前蒂尔就在不同的国家转了七次学。他毕业于斯坦福法学院,后来进入了纽约一家知名的律师事务所。但不到7个月零3天的时间,彼得·蒂尔就选择离开了,他说那不是他想要的生活。蒂尔重新回到硅谷Palo Alto,并于1998年创办了PayPal公司。他带领着公司上市后,2002年PayPal被收购。在此之后的十三年里,蒂尔成为了一名投资人,并创办了好几家公司,包括全球对冲基金管理公司Clarium Capital Management,科技公司Palantir和风险投资公司Founders Fund。Founders Fund投资了很多明星级企业,比如SpaceX、Linkedin、Yelp、DeepMind、Airbnb和Oculus等。蒂尔还是和SpaceX的第一位外部投资人。2012年,蒂尔在斯坦福大学教授创业课程,尽力为学生阐述他所学到的关于商业、科技、创业的内容。他的一名学生Blake Masters将听课笔记放到了网上,引发了巨大反响,硅谷知名风投家Mark Andreessen说,几乎每一位硅谷创业者都看过那些笔记。去年蒂尔将重要的观点整合至 Zero To One这本书中,这本书的中文版《从0到1》刚刚出版,他应邀来到中国参加2015创投极客论坛,结合自己的实战经历分享了投出伟大企业的秘密是什么?蒂尔在会后接受了腾讯科技的独家视频专访。蒂尔对北京创业的印象如何?他如何看待快的打车与滴滴打车的“牵手”?除了快速迭代式创新和破坏式创新,乔布斯采用的第三种创新模式是什么?在接受腾讯科技的独家视频专访中,彼得·蒂尔都对此做了精彩解答。问:关于中国,哪个观点是你自己深信不疑,而其他人并不赞同的?答:很多美国人都觉得中国是个乐观的国家,但我却认为中国惊人地悲观,因为中国的储蓄率非常高。美国人几乎不存钱,但中国的储蓄率高达40%,如此高的储蓄率反映出人们对未来的恐慌,而我认为人们的恐慌是有道理的。过去百年里中国很疯狂,发生了很多事情,我认为中国人应该更加乐观,中国应该拥有更好的未来。过去三十年中国已经非常好了,相信未来的几十年,中国会更好。问:您对北京的创业印象如何?答:我认为北京的创业非常有活力,创业者们很有重点。他们认真地思考,非常努力地工作。我并不想拿美国做比较,但在美国,除了硅谷,就找不到能与北京的创业氛围相匹敌的地方了,北京已经遥遥领先,超过了西欧,超过了世界其他地方。问:《从0到1》这本书讲到独特性、不可复制性,您认为中国有这类独创性的企业吗?答:当我们说中国模仿西方,其实这并不是在批评中国。如果你还不是一个发达国家,最简单、最自然、最正确的方式就是去模仿已经成功的模式。在过去三十年里,中国做得很棒,中国有了跳跃式的发展,避免了很多错误,美国和西欧的城市设计得更现代化,中国模仿得很好,甚至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但是如果我们朝前看,当中国赶上了欧美,对于中国而言,创新就变得很关键。日本的例子就很值得借鉴,日本花了几十年追赶美国。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日本却很难超过美国。因为从文化上来说,日本是一个很难创新的国家,因此我认为中国应该能比日本做得更好,这是中国未来十年会面临的问题。问: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在情人节那天刚宣布合并,他们目前占据了约99%的市场份额,您如何看这笔交易?答:试图去垄断一个特定的市场是非常有价值的。租车服务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合并之后成为这一市场的领头羊是非常有价值的,在中国如此,世界其他地区也一样。PayPal也是由两家公司合并而成的,2000年3月我们以股份对半的形式合并,为公司创造了很大的价值。我相信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有某种形式的垄断,从社会的角度而言 我们可以争论是好是坏,如果他们创造了新事物,对社会的影响是好的;如果他们成为寄生虫,对社会就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但如果你是创始人或创业者,你总是在寻找垄断,因为这是你最终能赚钱的原因。问:请您谈谈PayPal 与x.com(由埃隆·马斯克创办)在2000年合并背后的故事?答:两个半月的时间,我们一直处于激烈竞争的状态。我们两家公司都位于硅谷Palo Alto市中心,相隔不过四个街区,但好像两个家族有世仇似的,一直进行着斗争,两家公司都创造了大量资本。但我们都觉得应该相互见上一面谈一谈。是否可以考虑集合两家的力量,结果我们确实合并了,事实证明那次合并是正确的选择。2000年3月之后的几周里,整个互联网市场泡沫破裂。因为此前我们合并了,所以有足够的现金流支撑那段时间,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并在2001年后期实现盈利。总而言之,我们的那次合并被证明是非常有价值的。但合并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你要关注产品、企业战略、人才及其他一系列的东西,只是有些时候合并是至关重要的。问:为什么投资Airbnb,而没有投资Uber?是因为监管问题吗?答:他们在某种程度上都受到监管,很多事情上,我更喜欢Airbnb,我认为住房环境的特点,让垄断显得更自然。因为在一个城市中,出租五百种不同的房子,他们都各不相同。也许在一个社区里三十所房子里,有三所房子适合你带着狗一起居住,有一所的价格非常便宜,那么有五百种房子的公司,一定能战胜只有五十种的,因为每所房子都是不一样的,而消费者需要这种不同。但如果你是一家有五百辆车的租车公司,你会面临来自只有五十辆车的公司的竞争,因为所有的车都一样。从消费者的角度看,他们并不关心车的来源。因此对于Uber来说,社交营销很困难,规模经营也很困难。作为一名投资者,我总会问自己,我在看这些公司时是不是遗漏了一些东西?我会回答两个问题:第一,这是一家好公司吗?第二,如果是,为什么其他人不理解?假如我能找到第二个问题的完美答案,通常那会是一笔成功的投资。问:为什么投资SpaceX,没有投资特斯拉?答:作为投资者,我们总会有一些自己的捷径,有一些投资法则,尽管这些法则不一定始终正确。但过去十年,尤其是从2005年到2008年期间,在硅谷有一条投资法则,我们绝不投资清洁能源科技公司。很多人尝试过投资,但其商业模式行不通,我们决定不投资这些公司。我认为不投资它们是一个正确的普适法则,因为很多与之相关的生意都失败了,但由此导致的结果是,我们其实应该更细致地去观察特斯拉,而不是只根据这个法则做判断,让法则替代了真正的考察。问:去年()斥资超5亿美元收购了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作为早期投资者,您为什么认为它有潜力?答:我对人工智能领域感兴趣已有一段时间,我个人有些犹豫不决,不清楚这项技术是能很快实现,还是要等上一百年时间甚至更久。我们偶遇了一些人工智能研究人员,是他们将Deep Mind团队推荐给我。我们谈完后我相信这是一支最强大的团队,他们对计算机、神经生物学,及如何设计广义人工智能等问题都能领悟得非常透彻。这也是Deep Mind团队对自己承诺要实现的目标。他们得出的结论是,需要运用大量的资源,在十年内不会盈利,需要进行十年的研究。这样的公司要吸引融资非常困难,因为投资人通常关注短期利益,所以最后他们决定与谷歌合作。问: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云计算一样,现在都已成为了流行词汇,如果现在有一家类似DeepMind这样的公司,您还会投资吗?答:你能猜透我的想法,这有些可怕(笑)。现在投资这样的公司,我会非常紧张,因为人工智能已经成热门词汇了。问题是有如此多不同的人讨论人工智能,以至于我担心是不是出错了,遗漏了一些东西?当每个人都同意我的观点时,我总会感到异常紧张,我会思考是不是这个想法不那么有趣。2012年5月,我参加了硅谷的一个论坛。论坛上有五位风险投资者,每一位要预测未来五年内的两个趋势,然后台下的两百位嘉宾会投票。其中一个最不受欢迎的趋势是,一位嘉宾预测的电动汽车。每个人都厌烦了清洁能源技术,我们四位嘉宾都投了反对票。台下91%的观众投了反对票,剩下的9%投了赞成票。当我离开论坛时,我想也许大家都太消极了,也许投资特斯拉股票是个不错的选择,事实证明那应该是我们购买特斯拉股票的绝佳年份,从2012年5月到2014年早期,特斯拉股票上涨了10倍。问:请谈谈您最喜欢的一本书?答:我喜欢阅读各式各样的书籍,有一位名为René Girard的哲学家,写了一本书名为Things Hidden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the World,对我影响深远。我很难去总结全部,但这本书有这样一个观点,模仿是人类本性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造就了人类社会,造就了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模仿的能量比我们想象的都要强大。但很多人会压抑或隐藏这种模仿,我们不会很明晰地说自己在复制别人的东西,因为这会非常尴尬,我们模仿的次数要比我们承认的多。模仿是一种很好的能力,它让我们学会语言,了解文化,但很多情况下,模仿也会出错,如一群人蜂拥而至导致市场泡沫、金融泡沫等。问:您年轻时为什么选择离开那家知名的纽约事务所?答:那时我20出头,感觉遇到了年轻时特有的那种危机。人们常说年过40岁,会经历中年危机。我开始质疑我做很多事情的价值和原因。我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环境中成长,比成绩,比分数。我非常擅长竞争,并在竞争中取胜了,进入了一所好的大学,一家好的公司。但我没有问自己,为什么我要竞争?为什么我要做这些事?我是真正对这些事感兴趣吗?竞争到最后你迈入了一家在外人看来很好的公司,但在内部人看来工作并不是那么有趣,这让我重新思考了很多问题,我离开后在银行工作了几年,然后又重新回到了加州,正好赶上了互联网兴起的浪潮。问:请谈谈您眼中的三种创新?答:创新有不同的模式。第一,是快速迭代,一步步完善产品,这也许是最常见的创新模式;第二,是重大的突破,如比特币;第三,复杂协调性(Complex Coordination),即你将现已存在的东西整合起来,我认为这种模式更值得广泛应用。比如手机,如果你去看最原始的iPhone,它没有现在的这些元素,而它把此前的元素以合适的方式整合起来,以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这样,对于消费者而已,这是第一部功能性智能手机。同样,如果你去看特斯拉,你会发现它的每个部分都是原来已经存在的,方向盘、门、电池组等都不是新的,特斯拉只是以合适的方式整合了这些部件,使之成为了电动车,这让消费者有很棒的体验。目前这种复杂协调性创新并不常见,它是苹果成功的秘诀,也是特斯拉成功的关键,因为这种创新模式并不常见,我们目前还没有一种模型来解释这些公司成功的真正原因。
[责任编辑:honestsun]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还能输入140字越来越多创业公司不上市也能高估值,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有几家由风投支持的公司近几年增长迅速,估值翻得非常快,如Uber和Airbnb。GGV的合伙人Glenn Solomon在自己的博客上分析了产生此现象的几个原因。
1. 好公司稀缺
尽管公开募股市场从2014年起表现平平,纳斯达克去年一年涨幅为13%,不算好成绩,但私募市场估值上升依然强劲。产生这种现象很大的原因其实是创业公司的短缺,它们也并不需要天天融钱,大多是一年一次。好的创业公司数量有限,那些靠谱的项目是有资格挑选投资人的,竞争还很激烈。竞价胜出的公司大概会遵循这样的逻辑,今天虽然看起来买入价很贵,但是明天或许这家公司会值更多钱。
相较之下,在公开市场投资者就不会面临这种短缺。在股票市场上每天每股多少价钱都是标清楚了的,想选哪个选哪个,只需要遵循时间程序明智地挑选即可。这样一来,估值会更倾向于根据最近或短期内的经济状况上下浮动。当然也有值钱的公共股票,但即使是新上市的公司,资金流动还比较有限,成倍的增长也是由相对广泛的底层需求驱动的,而不是供不应求的拍卖中赢家的高价。
2. 资本永动机
另一个估价的规模和频率走高且持续不降反增的原因是,在限量拍卖中对顶尖团队超额支付的策略其实是可以回本的。很多资本已经进入了高速增长期,那些有风投支持的资本活力只会不断增强。所以每次好的项目向新资本敞开大门的时候,竞争就会导致其估值比胜出者的出价还要高。这种走高让玩家越来越大胆,一直保持鸡血的状态,同时吸引更加新资本进入这个系统。
3. 品牌效应
第三个驱动力就是对于好品牌的饥渴。VC公司也希望建立自己的品牌,因此越来越想与更多王牌创业公司联系在一起。长期来讲,评价VC应该以回报为标准,但是短期内投到热门公司也可以算是一种成功。
最优秀的公司会吸引很多竞拍者,他们也知道价格有些虚高。很多情况下风投知道这些投资不一定会带来巨大的收益,但这种拿钱买一种好的联系和品牌的重要性,不亚于每次投资的回报。事实证明这些举动是有效的,很多公司不愿错过阿里巴巴和Uber这种香饽饽,争先恐后参与到游戏中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短期之内,风投回报看起来非常强劲。但是这些回报中,多少是账面的数字,多少是真正的回报呢?账面收益是来去无影的。在火热的私募市场,有些玩家最近开始悄悄动作,在他们曾经投过的王牌公司上市之前,卖掉手里的股份。我怀疑我们日后可能还会看到更多这种情况,那些行情火爆的公司了解了这种资本快速增值的方法,会继续拖延上市,因为上市价格一定会低一些。
然而身在这个市场,这些好公司的创始人们就应该保持这种状态。在每个科技细分行业里,巨头的估值都是非线性、大到不合理的。所以用大胆的融资策略来保持行业领先地位说得通。但是应该时刻警惕目前的现金流,一旦市场转变,你就可以庆幸不用在恶劣的估值环境中艰难地再融一轮了。
[本文编译自:]
本文来源:36氪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他们为什么不上市?因为不!缺!钱!
  全球第二大通讯供应商——华为
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明确表示,公司董事会二十多年来不仅从未研究过上市问题,而且未来5至10年内,华为既不考虑整体上市,也不考虑分拆上市,更不考虑通过合并、兼并、收购的方式进入资本游戏。
在国内企业对上市融资趋之若鹜的生态中,任正非执拗和坚决地向资本市场说“不”,其另类选择的确耐人回味。分析华为历年的财报,不难发现华为手握的“现金与短期投资”都在快速增长——从2007年的190亿元一路增长到2012年的670多亿元;与此同时,华为在全球各银行中拥有330亿美元的授信额度,其中77%来自于外资银行;不仅如此,华为内部的虚拟股机制也为自己提供了一种融资手段。
财报显示,截至2012年底,八年时间,员工持股计划为华为提供的内部融资近300亿元。看来,华为真的不缺钱。任正非表示,华为没有必要通过上市的方式来提供更大的透明度。华为会向其员工授予公司股权,此举被任正非称作是一种“长期视角”。
任正非也解释了华为内部的股权结构,称自己只持有1.4%股份,其余都是由公司员工持股。他认为,这种股权结构是华为能够赶超业界同行的原因之一, “华为的员工也是公司的所有者,因此他们往往会着眼长远,不会急于套现。公司的拥有者并不贪婪,因此华为也能留在所享受的位置。但是,我不可能永远活着, 也许有一天华为人也会变得贪婪。”
  中国最大全球第五的饮料巨头——娃哈哈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经过27年的发展,娃哈哈现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饮料企业。2012年,目标做“杭州的李嘉诚”的宗庆后以一个非上市公司董事长800亿元的财富问鼎内地首富。
宗庆后的创富玄机在于绕过国资控股的娃哈哈集团,通过宗氏家族控制的170家企业在饮料、童装、商业地产等领域扩张,从而充分分享其业务增长的成果。宗庆后透露,上市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娃哈哈股东数量有15000个,根据国家法律规定,企业上市之前股东数量不允许超过200个。“全部整合上市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人家说我们比较傻,不会用银行的钱。我想还是稳定点好,娃哈哈是小步快跑,我们坚决不做心里没底的事。”
宗庆后几次提到“小步快跑”理论,这是娃哈哈扩张过程中规避风险的不二法门。宗庆后透露,娃哈哈母公司不会上市,不过百货零售项目会通过上市募资:“因为百货零售业投资数额大,并且投资回报率也没那么快。”
无人机界的神级公司--大疆创新
大疆创新在无人机领域拥有很高的地位,其产品远销欧美,该公司迄今为止以大约1000美元的单价出售数万台Phantom无人机,主要用户是电影剧组、业余爱好者和记者。2013那篇很火的新闻,科技园摆满了发给员工的奔驰,就是这家公司。产品主要是民用级和商用级,但也有少部分为军工级。目前国家正在开放军工领域的民资进入权,所以这是一家很有前景的公司。
大疆创新被称为无人机领域的“苹果”,这个在深圳土生土长的科技企业,被《华尔街日报》称为“首个在全球主要的消费产品领域成为先锋者的中国企业”。
大疆创新方面表示,公司一直都不太多关注资本市场,且在“可以预期的短时间内”(至少是5年),大疆创新并未有上市方面的考虑。
业内人士透露“大疆创新目前并不缺钱,公司现金流很好,品牌影响力也基本确立,没有必要这个时候放机构进去分钱”。
  国内民营快递大佬——顺丰
在中国民营快递企业里,顺丰一直坚持不融资、不上市,对任何收购企图也一律拒之门外。王卫,顺丰速运集团的总裁,领导着中国快递界最有影响力的民营企业,却与名利场绝缘。大多数跟随王卫的高管们都评价王卫是一个很“规矩”的人。
王卫多次拒绝了联邦快递、UPS等海外巨头的收购。顺丰成本高昂,王卫却对PE、VC的机构投资视而不见。就连马云也曾数次约见王卫,但都被婉拒。然而,这家素来低调的公司2013年宣布了其成立二十年来的首次股权融资。不过王卫和顺丰太过神秘,以至于此次融资的最终金额几乎成了“猜谜游戏”。但无论多少,对顺丰而言也仅是锦上添花而已。因为让同行羡慕嫉妒恨的是,顺丰从来“不差钱”。
  国内生产及销售量最大的辣椒制品大佬——老干妈
全世界各个角落的华人,大概都不会对一个穿着白色围裙的农妇影像感到陌生——老干妈。这个印在红底标签上的黑白头像,与国人的香辣味觉紧紧相连。老干妈公司将不足10元的辣椒酱打造成一个知名品牌,而这家企业的经营之道也让人略感意外——不贷款、不赊账、不上市,甚至几乎没有广告,这更让“老干妈”在“资本为王”的市场大环境里,显得特立独行。
老干妈公司由陶华碧1997年创立,远销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如果以亿元的产值计算,老干妈十五年的产值增长了74倍。快速发展的背后,老干妈并没有很多企业都有的资金困扰。
因为陶华碧16年来一直坚持着一个规则: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老干妈没有库存,也没有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只有高达十数亿元的现金流。陶华碧曾说,“我从不欠别人一分钱,别人也不能欠我一分钱”。此外,老干妈公司也从未向银行申请过贷款。惟一一次例外,据说是银行上门请陶华碧贷款,她碍于情面才勉强答应。三十多亿元的年产值,老干妈依旧未上市。“我坚决不上市,一上市,就可能倾家荡产。上市那是欺骗人家的钱,有钱你就拿,把钱圈了,喊他来入股,到时候把钱吸走了,我来还债,我才不干呢。所以一有政府人员跟我谈上市,我跟他说:谈都不要谈!免谈!你问我要钱,我没得,要命一条。” “什么上市、融资这些鬼名堂,我对这些是懵的。我只晓得炒辣椒,我只干我会的。”即使如今公司有实力上市,陶华碧的态度依然如此。
  厨电行业龙头老大——方太
方太成立于1996年,尽管不是赫赫有名的大企业,但是厨房家电企业方太却也是人人知晓。“不上市、不打价格战、不欺骗”,是儒商、方太集团总裁茅忠群的“三不原则”。 “我们不上市,上市多烦啊,很多要求,很多限制,不上市,我们反而能把事情做得更好。”茅忠群就是想自己踏踏实实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想外界有太多干扰。
方太每年年初的规划基本上都是20%的增长,不追求规模的快速扩张,不给员工压过高的销售任务。但是公司已经连续十几年保持高速增长。方太坚持不上市的底气是公司实际上不缺钱,自有的资金完全可以支撑公司运营发展。方太从创办至今一直都坚持高端路线,因此,方太的利润很丰厚。
  立白集团年销售额已超160亿:不上市依然土豪
近年来,立白以“洁白不伤手”的广告晓喻全国,洗衣粉、洗洁精等产品长期稳居销量榜首。过去20年,立白集团掌门人陈凯旋带领立白人,打造了声名显赫的大日化帝国。与为人低调的陈凯旋一样,立白的企业文化亦非常朴素。如今的立白集团年销售额已经超过160亿元。对于眼下民营企业热衷的上市热潮,陈凯旋则表现得相当清醒,上市融资固然好,但并不是“一上就灵”,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
  科氏工业集团:上市难抗压 家族经营有定力
全球最大的非上市公司——科氏工业集团成立于1918年,是一个典型的家族型企业,目前公司掌门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为科氏第二代,查尔斯·科赫(Charles.Koch)和大卫·科赫(David.Koch)。该公司在穆迪投资服务公司的资信评级是Aa1,标准普尔评级是AA+。
弗雷德·科赫对子孙有遗训:“只要不将公司卖掉,你怎么办都行。”公司传到他的二儿子查尔斯·科赫(Charles Koch)手里,他也誓言“除非我死了,科氏才能上市”。
两代掌门人均拒绝上市,基于这样一个判断:企业要挂牌上市,就得定期公开运营数据,企业的股价也会受到股票市场整体氛围的影响。尤其企业专注长远发展时,可能因尝试新产品或进行结构重组,需要增加投入,营收也会下降,碰到经济衰退时,投资回报也会减少,资本市场的压力就会接踵而至,逼迫经营者为迎合市场采取各种短期行为,导致抗压力减弱。
家族企业则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步伐制定策略,定力要大很多。因此在他们看来,上市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保证公司健康的现金流和持续稳健的扩张才是正道。 
(原标题:他们为什么不上市?因为不!缺!钱!)
本文来源:新华网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pacex上市了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