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国集团峰会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如何发挥党员的积极性作用

习近平:二十国集团是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平台
  在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依然缓慢、经济增长新动能仍然不足、全球贸易和投资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2016年杭州G20峰会即将召开。由世界主要经济体搭建的G20平台,此时此刻,应观大势、聚众智、齐发力,在谋共赢的同时,更要为世界经济振兴开出良方。日,习近平会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时指出:“二十国集团是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平台。当前形势下,中美两国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应该密切合作,共同推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取得积极成果,向世界传递信心,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动力。”请随“学习中国”小编一起学习。图为: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  一、破解世界经济发展难题  G20成员的对外贸易总额和经济总量分别超过全球总量的80%和85%,不仅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且也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发展引擎。G20不仅是国际经济合作首要论坛,而且也是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平台,G20成员一方面自身要应对经济风险挑战,另一方面还肩负着引领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重要使命。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新老问题叠加,单纯依靠财政货币政策的老路子不仅走不通了,而且还会带来新难题。更令人担忧的是,在问题成堆之时,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却迅速抬头,加剧了全球贸易投资治理的“碎片化”。如何治理与解决“碎片化”、投资低迷、需求疲软、产能过剩等突出问题,形成世界经济发展新机制和新动力,是G20峰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G20已经成为解决世界经济问题的有效平台。随着新兴经济体占世界经济份额的大幅度上升,像七国集团(G7)那样仅由发达经济体组成的平台,其代表性越来越小,已经难以再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了。尤其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的经济整体疲软,G7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进一步变小,世界经济治理需要新平台,所以G20应运而生。G20为稳定世界经济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指出:“世界经济是一个重要问题,国际社会需要认真考虑该如何应对当前全球经济因复苏乏力、投资低迷、需求疲弱和高失业率等原因造成的困难,希望G20成员领导人认真讨论解决全球经济难题等全球治理问题。”习近平指出:“作为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开展合作的重要论坛,二十国集团在引领和推动国际经济合作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理应谋大势、做实事,推动解决世界经济的突出问题,为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目标而努力。”  G20应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应对像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那种大规模的经济危机时,G20各成员国为了避免危机加剧而愿意共同行动。但在危机过后,世界经济疲软,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已经基本用尽,进一步实施刺激政策的空间非常有限,且风险更高。于是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开始出现不协调、甚至相互冲突的不良现象,不仅增加了发展中经济体的风险,而且还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在这种背景下,G20峰会的议题应从短期问题向深层次和长期性问题延伸,不仅包括宏观经济政策组合、全球合作等短期问题,而且还要包括结构性改革等长期问题。习近平指出:“二十国集团面临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的转变,议题从短期问题向深层次和长期性问题延伸。二十国集团成员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加强合作的必要性和难度同步增加。我们需要发扬伙伴关系精神,促使二十国集团顺利完成转变,巩固作为全球经济治理主要平台的地位。”
我有话要说……
已有条评论
导读 · · · · · · · · · ·全球经济治理需要正能量――聚焦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
  中国机遇――
  深化改革推动中国经济健康稳步发展,为全球经济添柴加能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新兴市场国家群体性崛起,在世界经济中的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而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则不断下降,全球经济力量对比发生明显转变。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形势继续分化,一些新兴经济体遭遇困难,发达经济体复苏势头加快,全球经济治理格局依然处于非对称状态,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严重不足。现有全球经济治理框架亟待变革,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使全球进入一个力量更加平衡、更加互利共赢、更加包容发展的新阶段。
  二十国集国(G20)在危机应对过程中,形成集体干预、有效救助的多边协调机制,积累了较高信誉,取代七国集团登上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心,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全球治理平台。后危机时期,G20一方面继续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三大传统治理机构的改革,提升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完善G20本身的“三驾马车”(连续三年的主办国)机制和议题导向,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G20将能源、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反腐败、基础设施投资等议题相继纳入G20议程,并达成诸多共识,落实一些重大决策,对应对金融危机和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全球经济秩序向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
  2015年,在大部分地区潜在增速放缓、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上升的大背景下,作为G20轮值主席国,土耳其提出了实现全球2%增长目标的“3I”支柱,即包容 (Inclusiveness)、落实 (Implementation)和投资(Investment),并设定了三方面的优先关注领域和10多项重点议题。“包容”,重点关注如何制定包容性政策,提高就业、解决中小型企业的劳动力缺乏和融资难以及劳动力市场失衡,如性别不平等和青年失业等问题。“落实”,体现了对2014年澳大利亚峰会的沿承。土耳其反复声明,将加强对布里斯班承诺的1000多项具体措施的政策力度和实施效果等的监督。“投资”,以国别投资战略为重要抓手,敦促各成员国自愿提出富有雄心的国别投资量化目标和投资计划,并探索新的长期投资融资渠道,来缩小各国投资差距,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
  作为“三驾马车”之一,中国与澳大利亚和土耳其一起,承担起加强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和全球金融监管协调的重任,并肩合作以实现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的目标。
  通过政策协调,中国加强了与美国在气候变化等全球公共事业方面的合作,极大提升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与信心,推动今年底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取得成果,这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贡献。2015年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深度推进的一年。中国经济正经受短期“阵痛”,发展速度放缓,即使这样,中国前三个季度仍增长6.9%,远远高于世界平均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0%。亚太经合组织秘书处执行主任博拉尔德认为,中国政府从几年前就已表示经济处在转折点,世界对中国的增速放缓不用惊讶。IMF首席经济学家江勋和李昌镛则都认为,对中国经济的悲观情绪实无必要。
  刚刚出台的中国“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为中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也与全球发展理念和潮流相吻合,符合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这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在深化改革推动中国经济健康稳步发展的同时,必将为未来全球经济增长添柴加能。中国倡导建设“一带一路”,已获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中国发起成立的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达到57个。这些积极进展,展示了中国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
编辑:朱薇
关键词:全球治理;公共产品供给;传统治理;国家意愿;全球金融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即将齐聚土耳其安塔利亚,共商发展大事,共谋合作机遇,共论治理之道。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头号贸易国,中国过去几年一直扮演着世界经济推进器的角色,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有目共睹。
多国专家认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将对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使国际秩序更加公正、合理起到积极作用。巴西中国与亚太地区研究所所长塞维利诺?卡布拉尔表示,新兴经济体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让国际力量更加多元、更加民主。
习主席日在中国―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发表致辞《共同谱写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新篇章》。――习主席日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并发表主旨讲话《努力构建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积极为全球经济治理作出贡献 ——写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即将召开之际
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党校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积极为全球经济治理作出贡献 ——写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即将召开之际
2016年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即将在中国杭州拉开帷幕。在满满的期待中,世界将目光落在中国。如何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最突出挑战?如何改革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如何让世界经济增长重新恢复强劲动力?人们期待着新的思路、经验、智慧和方案,期待着与会各国,期待着中国。
  现在,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合作又到了一个需要做出抉择的重要转折点。国际金融危机已过八载,但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在持续,世界经济不仅未能重现危机前的繁荣,反而有陷入深度“灰暗期”的迹象:经济复苏高度脆弱,贸易萎靡争端纷起,宏观政策各自为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大声警告:要警惕“新平庸”逐渐变成“新现实”。
  增长放缓凸显增长动力不足。世界各大机构纷纷调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普遍认为2016年经济增长将在2.9%以下。尽管不少G20成员都采取了扩张性政策,实行货币宽松、加大财政刺激,但动力不足问题始终未能解决,同时还带来了债务高企、结构失衡等问题。
  贸易下滑刺激保护情绪上升。从去年10月中旬以来的7个月中,仅G20成员平均每月新采取的贸易限制措施就多达21项。据统计,2008年至今年5月,G20成员一共采取了1583项贸易限制措施,到目前为止仍有千余项在执行之中。
  全球治理不畅的负面外溢突出。全球经济金融和贸易体制改革进展不畅,在一些重大议题上各国宏观政策不协调、不同步的现象频繁出现。部分发达经济体纷纷推出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采取各种形式的贸易和投资保护措施,又有意无意地忽视其负面外溢效应。
  经济失衡引发系列发展问题。国际社会在面对经济复苏乏力的同时,也受到南北发展差距拉大,国际发展合作动力不足,难民危机、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问题的接踵困扰。这些问题相互纠缠、互为因果,不仅造成世界政治纷扰、地区局势的动荡,也成为全球经济脆弱性增强的重要因素。
  形势决定任务,问题呼唤思路。全球治理变革、世界经济重振,亟须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找到对症“药方”,亟须各成员提出有效可行、标本兼治的“方案”。
  当多国经济深陷低迷泥潭而难以自拔时,中国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坚守着一片稳定的增长“高地”,交出了一份了不起的发展成绩单,担起了稳定世界经济的重任,赢得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可。
  巨大贡献的背后,是中国在国内改革发展和全球治理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开出了一系列新药方、发出了一系列新倡议。这不仅让中国这个体量庞大的经济体一直保持较快发展,而且也为世界经济释放出巨大需求,给全球治理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中国方案”。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这一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中国选择,将给中国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力,为全球经济增长和有效治理提供有益智慧。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面对新旧动能转换的特殊时期,中国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得当前中国经济呈现“稳、转、活”三大特点。眼下,世界经济原有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亟须树立新的理念,转换发展方式,为经济的持续发展夯实根基。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深思熟虑推出的重大举措,不仅为解决当前国内经济问题开出了“药方”,也为解决全球经济发展难题找到了“钥匙”。从国内看,中国现阶段的矛盾和问题,有明显的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点,必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国际上看,结构性问题也同样突出,迫切需要各国下决心深化结构性改革,推进全球性经济格局调整和转型。这是应对全球生产率增长放缓、促进世界经济长期增长的有力工具。
  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和实践,已经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面重要旗帜。中国倡导“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在实践上有着极强的针对性,在道义上具有极大的感召力,为大多数国家所认同。共商、共建、共享发展成果,既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开拓了新空间,也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振兴和繁荣提供了助力。
  中国独特的文化价值观,为世界秩序转型重构提供了一剂实现和平发展合作的“良方”。中华文化崇尚和谐,“和”文化源远流长。正是在这种独特的文化价值观下,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计利当计天下利”,主张机会均等、利益共求、成果共享、互利互惠,通过更加紧密的互惠合作,实现包容联动式发展。
  中国发展取得今天的成就,最大秘诀就在于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方案”最根本的价值就在于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谋求发展路径和发展方式。每一种文明有每一种文明的优势,每一种制度有每一种制度的长处。人类历史是一幅不同文明、制度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为人类文明发展开创了一种新的可能。
  独行快,众行远。全球经济复苏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相信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会为陷入经济低迷、地缘动荡、文明摩擦的当今世界作出积极贡献,推动全球大家庭“春满园”。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
  “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是本届峰会的主题。这一主题,第一次将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协调的突出位置,第一次推动G20成员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找准了全球治理困境的“病灶”,体现了中国的责任担当和战略远见。中国的智慧,中国的方案,无疑将会为全球关注,成为对全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
  ——推动改革创新。世界经济长远发展的动力源自创新。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创造新的历史性机遇,催生着“互联网+”、分享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世界各国尤其是二十国集团成员应该抓住机遇,把推动创新驱动和打造新增长源作为新的合作重点,创新增长方式,着力于供给端发力,加快新旧增长动力转换,创造新的有效和可持续的需求,激发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
  ——加强联动协调。“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加强宏观经济政策沟通和协调,形成政策和行动合力,是必然选择。二十国集团成员应根据各自国情推出必要的财政货币政策,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国际市场稳定。在这一过程中,各方应特别注意加强彼此政策的沟通和协调,防止负面外溢效应。在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大国,则更需要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充分考虑对他国的影响,提高透明度。
  ——反对贸易保护。世界贸易扩大了,各国都受益;世界市场缩小了,对各国都没有好处。二十国集团应旗帜鲜明地反对保护主义,营造自由开放的全球贸易环境,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维护和加强多边贸易体制;努力确保区域自由贸易安排对多边贸易体制形成有益补充,而不是造成新的障碍或藩篱。
  ——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要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提高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加快并切实落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方案,加强全球金融安全网,提高世界经济抗风险能力。
  ——推动包容发展。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发展,使各国人民公平享有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为公平包容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未来难以预知,但未来可以塑造”。二十国集团集中了当今世界大部分主要经济体,占全球经济总量80%以上。能否夯实未来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基础?能否引领世界经济迈向新一轮繁荣发展?答案取决于各成员的选择和行动,取决于G20杭州峰会能否结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丰硕果实。
文章获赞排行榜
单位获赞排行榜
中央直属机关学习网服务支持中心 运行ICP备案编号:京ICP备号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二十国集团峰会在全球经济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 深度国际 - 腾讯视频
登录之后可以领V币换礼品喔~
专辑总数据(共9个视频)
今日播放量:1
总播放量:5.3万
通用代码支持视频在iPhone/iPad/Android上播放
扫码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视频
立即下载腾讯视频APP
请根据您的设备选择下载版本
本期花絮(8)
<a href="javascript:void(0);"
class="btn_next "
r-on="{click: onNext}"
r-show="{page &#xe620;
新闻热播榜
?4,234,097
?3,228,627
?3,162,672
?3,079,838
?3,020,818
?5,619,346
?5,008,461
?4,234,097
?4,165,953
?4,032,743
?3,079,838
?1,906,285
?1,446,45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20峰会积极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