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学家有教杨千桦敷教授的么

西北民族大学校友网
您现在的位置:
实实在在人生路——记语文系1956届校友、蒙古语学家杨才铭教授
发布人:管理员&&&&发布时间:Thu Nov 26 11:02:02 CST 2015&&&&阅读次数:202
实实在在人生路——记语文系1956届校友、蒙古语学家杨才铭教授孔宪姣杨才铭,甘肃兰州市人,1935年生;1956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语文系蒙古语言文学专业;现任西北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曾获校级奖2项、省部级奖2项、全国优秀论文奖4项;荣膺西北民大“优秀教师”称号,获“育英奖”;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杨才铭先生投身于民族教育事业长达50多年,是德高望重的长者。他的业绩在报刊中时有报道,他的师德风范早有所闻。五月下旬的一天,记者怀着敬慕之情,敲开了杨教授的寓所,对他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采访。一、“牧笛”声声总关情“我没干过什么大事,只是做了一辈子教书先生而已。”见到记者后杨先生说的这样一句话。使一位朴实、和蔼、可亲的师长形象展现在面前,让人肃然起敬。先生招呼记者入座之后,将一页崭新的稿纸递了过来,上面是他刚刚回忆手写的《怀友》旧作:石城登高抬望首,山川千里路悠悠。归雁低徊觅故地,浪子长吟忆旧游。不因牧笛传真情,安得毡城通九州?待到马肥膘长足,飞骑上京访挚友。这是杨教授1958年春下放到肃北蒙古族牧区劳动锻炼时所作。那时他常赶着近千只的一群羊在石堡城地区南北两山山麓和戈壁莽原上放牧。5月的一天,他随羊群游牧到石堡古城一带,杨先生登高远眺,望见榆林河源水草连天,点点毡包闪烁其间,心中浮想联翩,兴奋异常。这首诗便表现了他那无比高昂的情怀。其实,杨教授整整八个月的牧羊生涯,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远离石堡城绿地的深山野谷中度过的。他每日栉风沐雨,早出晚归,以羊群为伴。那种艰苦凄凉的情景可想而知。但他却豁达大度,非常乐观,把这些看作磨练自己的极好机会。那时他刚23岁,风华正茂,做什么事都满腔热情,务必做得最好。他放牧的羊群,膘肥体壮,没有出过任何事故或差错,一时在肃北牧区传为佳话。在这一时期,他还利用一切机会,自编自刻自印教材,帮牧民识字扫盲;编印蒙汉对照油印快报,互通信息,介绍经验;辅导牧民作词写歌,并搜集整理翻译数百首民歌,大大激活了牧民文化生活。正是由于此,在他接到学校返校通知的时候,当地政府坚决把他留了下来。这样,他在肃北牧区一待就是12年整。在这12年里,杨才铭先生无论是从事文秘、教学、翻译,样样都干得出类拔萃。杨才铭出生于汉族地区的农民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汉文化熏陶。但他自从进入民族学院、特别是学习蒙古语言学之后,便和少数民族、尤其和蒙古民族结下了不解之缘。他50多年来的工作和生活,几乎全是在蒙古族同胞的包围圈中度过的。所以他和蒙古族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和蒙古族老师、同事,以及他的学生之间的亲密关系,可以说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地步。杨才铭平时对人和善、友好,尊重别人。但他又生性正直,做事公道,敢于仗义执言。青年教师有心事都愿找他倾诉;两人之间有了纠纷,总愿找他给予评判。杨老师还有一个令人钦佩的优点:不论何时、何地,他都表里一致,为人坦诚。举个小小的例子:1960年代初,国家正处在困难时期,物资供应紧缺。有次他拿购物本去购买棉花。按当时定量,只能买1.20斤。交钱后,捉秤的营业员秤了4.20斤,整整多出3斤。这在当时是够惹人眼谗的事。但杨才铭提棉花出门后感觉不对,又返回让营业员复秤,退回了多拿部分,得到营业人员和在场顾客的热烈赞扬。这看似是小事,但它真实地反映出杨教授的做人品格。他时刻不忘履行自己的信条:“勤恳做事,诚恳待人;逆境不自馁,顺境不自骄。”他的实际行动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二、淡泊是因有追求杨教授一向是个埋头苦干,不事张扬的人。1960年初,肃北县委决定任命他担任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这对一个有志仕途进升的青年人来说,是个大好机会。但杨才铭谢绝了。1978年二次返回民族学院以后,杨教授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他以叶落归根般的心情潜心地投入他所热爱的事业。1980年代末,全国核心期刊《西北民族研究》主编约请杨先生加盟刊物编务,他自己只是保留了一个“编委”的头衔。1993年,西北民族学院蒙古语言文学系成立,校领导有意让杨才铭教授出任第一任系主任,并由组织部门给他谈话、做工作,但杨教授坚辞不受,却极力推荐一位年轻人到系上负责,自己给予全力支持和帮助。特别是教学管理上的疑难问题,杨先生总是身体力行,作出榜样以带动全系。如学校要求在短期内拿出所有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很多担任专业课的老师没有写过教学大纲,一时之间无从下手。杨先生便连夜赶出他的《翻译理论与实践课教学大纲》,交给系领导,作为样品,供大家参考;学校要求尽快建立主干课试题库,杨先生又主动加班加点,提前完成自己的一套试题,供本系作为一种规范与参照。蒙语系成立初期,教学管理井井有条,工作卓有成效,不能不说在一定程度上与杨先生这个富有经验又热情能干的老教授的鼎力相助有关。在交谈中,记者了解到,杨教授从教50多年,去过的地方寥寥可数。他搞了一辈子蒙古学学术研究,却从来没有去过蒙古国。问起缘故,杨教授流露出一丝遗憾之情,说:“怪自己魄力太小,错失良机。”其实先生并不是魄力不够,也不是没遇到良机,而是总把教学工作看得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当具体的教学事宜与出访发生冲突时,他总是选择放弃出访。杨教授把多次出外的大好机会轻易放弃,并不是他不愿出去长长见识,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心目中有他认为更高的追求,这个追求就是教学实务。杨教授历来把他的教学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为了教学,什么都可以舍弃。遇到教学任务,他就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忽略了自己的“名”与“利”。“淡泊名利”这句话常用在杨才铭教授身上,是非常符合实际的。三、父爱无边育英才杨才铭教授夫妇生有4个儿女。长女晓霖出生,4个月时患了小儿麻痹症,双下肢瘫痪。因他在外地工作,家里单靠妻子,送医治疗得不到保证。1972年调回兰州后,全力以赴给女儿治病。他得到特许,每天上午挤公共汽车西去30里外的新城中学上班,下午背着女儿到东去80里外的省医院就医。整整三年,一日不停,风雨无阻。1975年他调出版社后,变为长白班。他又利用节假日和每天晚上的时间,继续背着女儿奔波于东岗、西关、黄河北岸等地,又是将近三个年头。那时,从西固到东岗,每一辆公交车上都留有他背女儿吃力挤上挤下的足迹和挥洒如注的汗水……1978年全家搬进西北民院后,晓霖到了上初中的时候。那时,杨夫人尚在张掖地区工作。杨先生既要上班,又要照管全家人的生活,其繁忙程度可想而知。但他还是坚持每天早、中、晚推着自行车接送女儿上学,一直到高中毕业。这种毫无保留、大量付出的苦心和父爱,深深地印烙在晓霖及其弟、妹的心灵里。因为白天太忙,他把许多教学事务,如备课、批改作业、编写教材等,都放在晚间进行。常常为了赶活,干到深夜以至通宵,把放在锅台上的饭也放凉,甚至忘记了吃。懂事的儿女们看在眼里,痛在心上。正是由于这样,杨教授的孩子们学习个个出类拔萃:大女儿是全校标兵;小的都是市级、省级三好学生,先后考取了北邮、北大和北航等全国重点大学。后来,他们在国内读完硕士学位或工作几年后,又经过考试,都以优异成绩获得全额奖学金,赴美国和加拿大留学。现在他们都已成才:二女儿晓燕和儿子是美国硅谷著名跨国公司的高级软件工程师;小女儿晓昱获得安大略大学博士学位后受聘于加拿大国家科学院。说到这里,杨才铭教授深情地说道:“就是离家太远。我的几个孩子都很恋家,对故乡、对祖国有很深的感情。我想,经过一段实践的磨练,取得一定经验后,他们是会回来报效祖国的。”杨才铭教授的父爱,不仅仅限于自己的儿女。他把每个学生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他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是众所周知的。有一位研究生对记者说:“我每每面对杨老师的时候,感觉好象面对着自己的父亲。”杨才铭教授在他1980年写的《课堂教学的心理效应》一文中说道:“老师之于学生,有似父母之于子女……应当不似父母而胜似父母。”在几十年教学生涯中,杨教授总是把他深沉的父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他的学生,把爱心贯彻始终。为了让学生尽可能地多学一点,多有一份收获,使学生在他的教学中真正得到益处,对自己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极度负责认真。杨教授还常常利用业余时间辅导、补课,给后进学生“吃偏食”,使他们能够迎头赶上。杨才铭教授从1994年起在国内率先招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蒙古语族)蒙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这是中国民族高等院校同类专业中迄今为止唯一的翻译学研究生点,真正可谓独树一帜。成立之初,业内人士,包括北京、内蒙古自治区等地高层翻译机构的蒙汉翻译专业人员,都感到无比高兴和鼓舞,认为这是蒙汉翻译界的一件大事,是所有蒙汉翻译工作者的荣耀。招生10多年来的的实际情况表明,这个学科颇受青年学子青睐,每年慕名而来报考者很多。成为西北民大蒙古语言文化学院最具特色、最受欢迎、最具影响力的学科之一。到目前为止,该学科已招收研究生10届,计32人,其中8届24人毕业,大多到甘肃、青海、内蒙古、新疆、北京等地民族高等院校、国家机关和民族语文翻译机构任教、任职,颇受欢迎。有些同学已成受聘院校翻译专业的骨干力量;有部分同学又分别考入内蒙古大学、兰州大学、中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继续攻读或已经取得博士学位。自1994年以来,杨才铭教授的教学重点,由本科转向研究生。他认为,研究生教学决不能照搬本科教学模式;研究生教学必须有一个全新的、更高一层的内涵,决不是只把本科教学内容重复或扩展一下而已。他废寝忘食,千方百计,查找资料,改进教学方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的通常做法,归纳起来,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从严要求,抢占学术心理制高点。每当新生入校时,杨先生总要提醒他们:本方向要培养的,不仅仅是一个政治思想素质好的翻译家,而且是一个学术功底深厚的翻译学家。(二)重视每一节课。杨教授给研究生主讲过《现代翻译理论》、《中国翻译史研究》、《蒙汉语言共时比较研究》、《翻译研究方法论》、《外国翻译理论评介》等多门课程,都深受研究生欢迎。他把课堂主要作为向学生推介学术成果、评价学术思想、考订学术价值的阵地。为了确保每一堂课的“含金量”,杨先生课前要翻阅大量书籍,备课非常精到。讲课时学生总有新鲜感和较大的触动,所以听课作笔记非常认真。一门课下来,每个学生都有厚厚一本听课笔记,视若珍宝。(三)注重培养动手能力。杨教授不论上任何一门课,都要求学生一开始就要有思想准备:结合课程,确定选题,每人至少写出1——2篇4000字左右的课程论文,水平必须达到正式刊物发表的程度。而且硬性规定:必须用汉文写作。杨教授解释说:“这并不是不尊重民族语文,而是出于实际需要。我的研究生都是蒙古族青年,他们的母语水平已相当可观,汉语文相对较差。当他们面对社会的时候,大量使用的还是汉语文;利用历史文献搞科研,也要大量借助汉语文能力。所以,对研究生个人来说,这样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有个毕业多年的研究生说:“做杨老师的研究生,我的汉语文突飞猛进,胜似10年工夫!”有些学位论文,连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老专家也说:“文字的通达,比有些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汉族学生还强。”这一做法,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认为是西北民大蒙古语言文化学院研究生培养的一大特色优势。(四)因材施教,各有侧重。杨才铭教授培养研究生,从不死板地采取一种模式,而是注意发掘每个人的自身特点,根据其爱好、专长和发展潜力,提出不同要求,规定不同主攻方向,促使其努力开拓个性发展的道路。他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深入思考,大胆创新,开拓具有个人特点的研究道路。”(五)坚持虚实结合,全面照应。在研究生培养方法上,指导教师之间,曾有过不同的看法。有的老师主张以务实为主,即要求研究生专注翻译实践与具体文本翻译技巧的研究,或专注翻译史的探讨,甚至于提出完成一部名著翻译,也应当作学位论文看待。杨才铭教授则认为,强调实务固然重要,但作为研究生,理论基础也必须扎实。否则,就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学者。杨教授主张务实与务虚并重,要鼓励研究生在加强自身实践技能的同时,必须注意理论修养,夯实自身的理论基础。这样,才有前进的后坐力。(六)鼓励勇攀高峰,挑战学术前沿。杨才铭教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总是不忘鼓励同学不断向巅峰冲刺,只要发现苗头,绝不轻易放过。如2004届研究生通拉嘎,入校初期的一次课业练习中,先生发现她有一定的天赋和潜力,便鼓励她在蒙古古文字的翻译研究上多下些工夫。后来杨老师又特意出了一个关于蒙古语碑铭识读翻译的题目,让她去做。后来,该生在杨老师的帮助下,制订了《13—14世纪蒙古语碑铭硬译文体探析》的学位论文选题。选题在开题报告会上披露后,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激烈反响。大家认为,这在蒙汉翻译领域属于高尖端的课题,难度很大,能拿下来吗?但是杨先生还是一个劲鼓励该生顶风而上,下决心啃这个“硬骨头”。就这样,通拉嘎同学在杨老师的鼓励下,开始到处收集资料,查阅文献,寻求方法。同时,利用假期到北京走访了中科院民族语言研究所所长、著名蒙古古文字学家昭纳斯图先生、蒙古古文献学家道布先生等人,又到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走访了好几位知名教授和学者。回来后,根据自己寻访和掌握的文献资料,汇编出一个蒙古语圣旨碑铭集录。这个集录几乎包括了所有目前能够见到的蒙古回鹘文或八思巴文与汉译文对照的蒙古帝国时期和有元一代的圣旨碑铭,具有较高的文献学价值。在此基础上,通拉嘎同学在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开始论文撰写。论文从语文学、文献学、历史学和翻译学等不同角度,分析论证了蒙古语圣旨碑铭硬译文体的语义、特征、风格及其历史渊源、历史作用和影响,以及它的历史价值和译学价值等。论文答辩会上,多数专家认为本文具有较高的学术意义和利用价值,是一篇值得肯定的优秀论文。最近,听说通拉嘎在她任职的高校,以此论文为基础课题,申请获准省级科研立项。前不久,2007届研究生斯琴格尔勒的学位论文《“拓扑”理论与汉语格律诗的蒙译》,被答辩委员会评为优秀学位论文。专家认为这篇论文的可取之处有三点:A、“拓扑”理论是当今世界翻译研究的一个最新成果,论文反映了作者敢于向学术前沿探索的精神;B、把“拓扑”理论引入蒙汉翻译研究尚无先例,全靠作者独立完成,具有原创性特点;C、运用“拓扑”理论分析研究汉语格律诗的蒙译机制,把格律诗的可译性和语际转换的规律及其秘密,透视得更加明晰,使很多不好理解,无法解决的问题,找到了合理的答案或有效的解决办法。论文给人以崭新的启示,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这篇论文能够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应该说导师的功不可灭。杨教授的教育指导,还体现在全面周到,深入细致,兼顾本学科的方方面面。研究生三年学成之后,一般来说,对本学科的研修是全面深入、过得硬的。杨先生历年指导过的研究生学位论文,都是用汉文写成。而它的作者都是从小接受牧业文化熏陶的、以蒙古语言为母语的蒙古族青年,多数人汉语文水平较低。杨先生说,遇到汉语文程度较好的同学,或头脑比较聪灵的同学,指导起来就省力一些,反之,则感到非常吃力。特别是有些汉语文基础薄弱的同学,句子也难得通顺。多有运用蒙语思维方式而构建的句子,让你捋顺也要费好大的劲儿。所以,有时侯整篇论文要一字一句地修改,划得满篇通红。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杨才铭教授心目中的学生是何等重要,他对学生的爱有多么深厚啊。四、蜚声学坛不自知谈到科研工作,杨教授谦逊地说:“我是一个保守型的人,搞过的一些研究很单调。一般地说,都离不开本行,不敢越雷池。”杨先生所言“本行”,就是教学。杨教授一再强调科研工作紧密结合教学的重要性,他说:“对一个终生以教学为业的人来说,离开了教学实践这片沃土,科研就很难进行,或者有可能变成空中楼阁——不实在。”翻开杨才铭教授的论著目录,记者发现,他的所有研究成果,都同他的教学活动密切相关。具体地说,大多为教材或与教学相关的课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关于蒙汉语言比较研究和民族语文翻译教学研究方面的成果。早在1975年8月,杨才铭教授被调入甘肃省出版社蒙文图书编辑室后,他就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和同事们一起翻译、编辑、出版了《蒙古语修辞学》等一大批本版蒙古文图书,填补了甘肃出版史上的空白。在这三年里,他又一次受到蒙古语言文学的严格熏陶和磨练,为此后蒙古语言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奠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1978年8月重返母校后,他接受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蒙语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的教学任务。当时,因蒙语专业停办时间已久(1960年停办),又经过十年动乱,教学资料一无所有,一切必须从头做起。杨先生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通过出版社蒙古族同事的帮助,好不容易搞到一本某高校早年编印、内容陈旧、破烂不堪的翻译讲义(油印本),作为教学参考。为了有一部比较系统、完整、适用的自编教材,杨教授一边上课,一边挑灯夜战,奋斗了整整一学年,一部长达120万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讲稿问世。该讲稿从1978级本科生用起,历经10年、10届教学班试用,三易其稿,压缩至35万字,于1991年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定名《汉蒙翻译基础》。该书出版后引起国内和国际学术界的极大关注,被内蒙古社科院收入《蒙古学文库》,于1993年获甘肃省社科最高奖。至今仍作为我校蒙古语言文化学院和某些兄弟院校相同专业的主要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使用。1997年,杨才铭教授又将他近20年的教学讲稿反复修订、补充和完善,汇通为22万字的《作品翻译与口译概论》出版。这一著作的出版,不仅改善和满足了我校教学需要,而且填补了国内相同专业本科教学领域的空白,被很多民族高校采用或作为必备教学参考书使用。此书获得1999年优秀教学成果奖校级一等奖、省级二等奖。&&&&&&&&&&&&&&&&&&&&&&&& 2003年9月,为强化研究生专业课的教学,杨才铭教授和文英副教授推出合著的学术力作《蒙汉比较与翻译》。此书共30万字,基础早在80年代初就开始构筑。那时,杨先生给本科生开设《蒙译汉讲座》,每讲一题,先进行一段相关的蒙汉语言对比分析,然后进行方法、技巧传授,并从理论上给予说明,这就逐渐形成了以双语对比为基础的蒙译汉讲稿。招收研究生以来,杨先生开始进行深加工,并在文英的大力协助与参与下,补充完善、更新提高,历经10年的教学实践检验,经同行专家鉴定,学校批准,由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此书主要通过语言对比分析展示双语之间的异同,寻求翻译转换过程中的一般对应规律或模式,为翻译专业的研究生铺设译学方法论的基础。同时还兼顾文学翻译问题,尽量采取对比的方法探讨文学翻译的方法与规律。这样,作品在内容、作用和意义方面构成“语言& + 文学 + 翻译”三位一体模式,适用范围极其广泛,得到同行专家高度评价。最近,在2007年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活动中被评为校级一等奖,并被学校推荐参加省级奖的评选。以上三部著作,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形成以语言比较为基础、以理论与实践为主体、蒙汉互译全方位兼顾的民族翻译学学科构架,成为我校蒙古语言文化学院翻译学专业的奠基之作。另外,杨才铭教授还多年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辞典》的编篡。此书属于国家大型文化建设项目,每个省区和直辖市各一卷,被誉为当代《永乐大典》。《甘肃卷》于199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杨先生主要负责全省少数民族地名的编译与审订。说到学术论文,杨才铭教授说:“我发表文章不多,总共30余篇罢。”确实,比起那些著作等身的大学问家,杨先生的文章并不算多。但他的文章就和他的为人一样,非常厚实。记者翻了翻三年前学院替他编印的《论文集》,发现篇篇论文都在一万二千字以上,有的竟长达二万五千字左右。杨才铭教授现已步入古稀之年。但他还是一如既往,做文章还是那样认真踏实。2001年以来,杨先生共写过15篇论文,已公开发表12篇,每篇都在1.5—2万字左右。如刊于《西北民族研究》的两个姊妹篇《十九世纪蒙汉文化交流的一面镜子& ——〈一层楼〉及其汉译本述评》(2001)和《十九世纪蒙汉文化交流的一面镜子 ——〈泣红厅〉及其汉译本述评》(2005),均在2万字左右。这两篇文章从历史文化学和翻译批评的角度分析研究了蒙古族近代著名文学家尹湛纳希的两部代表作及其汉译本,充分展示了蒙汉民族在文化交流方面的亲密关系,并为民族文学翻译批评树立了一个样板。五、采访者感言杨才铭教授于1995年初届满60周岁,到法定退休年龄。由于教学工作的需要,学校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一再延长其退休时间,直至目前。虽然已逾古稀之年,仍坚守在教学第一线,除给本科生、研究生照常上课、批阅作业、指导毕业论文和学位论文外,还承担着比较繁重的全国统编教材的主编和科研项目等任务。杨才铭教授给自己订的行为准则是:“本本分分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不求有所作为,但求不因自己的无知而误人子弟,不因自己的过失而损害他人。”这里充分说明,杨先生从来都是自觉地从严要求自己。他从来就视本分诚信为做人的基本准则;一向以务实敬业为做事的一贯态度;他把爱心和无私奉献一直当作人生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杨才铭教授常对他的学生说:“一个最普通的人,只要脚踏实地,也会留下自己的足迹。”经过这次采访,记者确实感到他自己正是这样一个人。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老教授给学生做了个测试。老教授问:“你去山上砍树,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 一棵细,你砍哪一棵?”大家都说:“当然砍粗的了!”老教授一笑:“那棵粗的是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你会砍哪一棵?”同学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砍红松!”老教授又问:“如果杨树是笔直的,红松却七歪八扭,你砍哪一棵?”同学们有些疑惑,就说:“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老教授说:“杨树虽然笔直,可中间大多空了,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虽然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听了这番话,大家心中似都有所感悟。 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线咨询您好,告诉我您想学什么,15分钟为您匹配优质老师哦马上咨询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您好,告诉我您想学什么,15分钟为您匹配优质老师哦马上咨询&&&分类: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老教授给学生做了个测试。老教授问:“你去山上砍树,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 一棵细,你砍哪一棵?”大家都说:“当然砍粗的了!”老教授一笑:“那棵粗的是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你会砍哪一棵?”同学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砍红松!”老教授又问:“如果杨树是笔直的,红松却七歪八扭,你砍哪一棵?”同学们有些疑惑,就说:“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老教授说:“杨树虽然笔直,可中间大多空了,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虽然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听了这番话,大家心中似都有所感悟。 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老教授给学生做了个测试。老教授问:“你去山上砍树,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 一棵细,你砍哪一棵?”大家都说:“当然砍粗的了!”老教授一笑:“那棵粗的是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你会砍哪一棵?”同学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砍红松!”老教授又问:“如果杨树是笔直的,红松却七歪八扭,你砍哪一棵?”同学们有些疑惑,就说:“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老教授说:“杨树虽然笔直,可中间大多空了,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虽然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听了这番话,大家心中似都有所感悟。 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科目:难易度:最佳答案拒绝诱惑诱惑,似一坛浓烈的酒,在给你痛快淋漓的快感之后,会绝然使你陷入无尽的崩溃之中;诱惑,如蒙娜丽莎的微笑,在不知不觉中用长刀刺遍你的全身,微笑是她的武器。   有些人,不懂得拒绝诱惑。   李白,不懂得拒绝诱惑。封建王朝,官权可谓一大诱惑,它神奇的力量吸引着无数的人为他奋不顾身,李白也不例外。因为在诗歌上的造诣,李白早已小有名气。但他不满足,他的理想是进朝廷,做高官。豪华富贵的诱惑,,谁会不为之动心?终于,李白有了机会,“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但结果如何呢?终因他的放浪不羁惨遭放还。不懂得拒绝诱惑,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之后只能游走世间,终日与诗酒为伴。   现实中的诱惑又怎会少呢?大街上随处可见“五折优惠”、“购物抽奖”的招牌,面对这样的诱惑很多人都会为之心动,而最终的结果是被人卖了还帮人家数钱。   不懂得拒绝诱惑,伤人伤己真的很深。   而有些人,就懂得拒绝诱惑。   詹天佑,我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设计修建了我国第一条铁路。当初詹天佑留学海外时因成绩优秀而被国外大公司承诺重金聘用,可以为他提供一切先进的技术条件。但詹天佑拒绝了,不是因为诱惑不够大,而是他心中装着祖国。虽然近代中国各方面都很落后,但他毅然回国,担起了科学兴国的重任。他拒绝诱惑,虽然失去了国外优厚的工作待遇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他赢得了祖国人民的赞誉。拒绝诱惑,让他的人生有了崭新的轨迹,有了更深的意义。   徐本禹,也是懂得拒绝诱惑之人。   考上研究生的他,本可以静心读书,两年后在城市找一份不错的工作。但他毅然背上背包,走进偏僻的小山村,做起一名志愿者——乡村支教老师。他放弃了舒适的生活,拒绝了城市的诱惑,进出在一间简陋不堪的教室里为孩子们讲课、批改作业,艰苦的的生活没有遏制住他前行的脚步。   他拒绝了诱惑,他赢得了学生的爱戴,赢得了国人的赞许,他,感动了中国。   拒绝诱惑,不要让这坛醇香的烈酒麻醉了自己,不要贪图一时的享受而放任自己,因为痛快之后是痛苦的深渊。   拒绝诱惑,不要在蒙娜丽莎朦胧的微笑中迷失了自我,因为在她迷人的微笑的后面,她已把长长的利刀刺向你。   拒绝诱惑,我们不会受伤;   拒绝诱惑,我们会有更加美丽的人生!解析
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杨千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