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交了31年城镇职工变城镇居民转城镇职工

31省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排行公布(表)|人均收入_新浪新闻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31省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排行公布。光明日报
  央视新闻:【31个省份人均收入排行公布 你达到平均了吗?】①201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844元;②上海、北京、浙江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超4万元,上海最高达47710元,其次为北京、浙江、江苏等;③有数据显示,上海应届毕业生起薪水平最高,3241元/月;其次为北京3109元/月。
  报道原文:2015 收入增长如何更公平(光明日报)
  ·按照各地两会消息,2015年已有26个省(区、市)下调了城乡收入增长目标
  ·2014年沪京浙深等省市的城镇居民人均收入都超过4万元,上海达47710元,从东中西看,收入差距依然显著
  ·在收入增长放缓的同时,物价增幅也在下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做好“托底”任重道远
  按照各地两会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与2014年相比,今年计有26个省(区、市)下调了城乡收入的同比增长目标,4省(区、市)保持不变,仅有西藏目标上调。在13个公布了201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省(区、市)中,实际增速慢于该省去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速的有9个。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城乡收入增长目标下调符合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但如何加大保障支出,确保低收入群体的利益,是确保收入分配公平的关键。
  1.收入与GDP:同步下调,还需同步提质
  以较发达省份江苏为例,2012年、2013年、2014年该省GDP分别同比增长10.1%、9.6%、8.7%;城镇居民收入分别名义增长12%、9.6%、8.7%。
  收入与经济增长目标下调趋一致。从各地情况看,仅有西藏将收入增长目标从去年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上调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
  陕西、江西、安徽、内蒙古的收入增长目标基本保持不变。其余26个省(区、市)均不同程度地下调了城乡收入的同比增长目标。其中,重庆、江苏、广东、上海、辽宁5个省市去年与今年均提出,当地居民收入增长要与经济增长同步或基本同步,但是这5个省市今年的GDP增长目标均较去年有所下调。
  各省比较来看,吉林从去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下调至今年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左右”,下调幅度最为明显。此外,天津、青海、甘肃、宁夏4个省(区、市)同步下调了城乡收入增长目标各2个百分点。
  对于城乡收入增长目标普遍下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符合新常态下经济形势的客观实际。经济增长与收入增长为正相关关系。目前中国正着眼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中高”要求收入增长目标进行科学调整。放慢脚步是为了走了更好。各地今年纷纷下调经济增速,把重心放在升质增效和改善民生上。从长远看,这恰恰有利于促进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2.收入与CPI:风险抵消,还需完善社保
  分析2014年收入与CPI可以看出,在收入增长放缓的同时,通胀水平也一同下降。相当一部分省区市的CPI在2%以下的低位——北京1.6%、天津1.9%、山西1.7%,内蒙古1.6%,辽宁1.7%,安徽1.6%,河南1.9%。超过2%的省区市包括上海2.7%、青海2.8%,广西2.1%、甘肃2.1%等。
  CPI增长的放缓体现了有利的一面,这使得居民收入实际购买力水平的增幅要大于名义收入对购买力水平的提升。但2015年的情形出现了新的变化。
  从各地两会透露的信息看,对CPI的预判值高于2014年。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重庆、内蒙古、辽宁、安徽、河南、福建、四川、云南、贵州等分别将2015年CPI调控目标定为“3%左右”。随着相关省份居民收入目标的下调和CPI增幅的判断,要防止物价等因素产生的不利影响,还需要完善相关社会保障,让收入能持续稳定增长,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
  而从目前看,通缩的风险似乎更大。在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看来,随着经济增速的下降,农产品物价水平将显著下降,这将降低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增长速度,直接拉低低收入户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相关专家也提出,在收入增长目标回落的同时,政府应该增加保障支出,以稳定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和消费,这既可以采用减税的办法,也可以扩大民生开支。
  3.收入与基尼系数:贫富差距,还需打破固化
  中国基尼系数,,,,,呈逐步回落趋势。尽管如此,超越0.4警戒线的这一数值仍须引起高度重视。作为能以一个数值反映总体收入差距状况的指标,基尼系数具有一定说服力,但由于中国特殊国情,基尼系数似乎不足以概括收入差距的真实。
  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2014后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记者梳理发现,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广东、天津、福建、山东、辽宁这9个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从收入数额分析,2014年上海、北京、浙江、深圳等省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超过了4万元大关,其中,上海最高,达47710元,北京43910元位居第二,深圳40948元,浙江40393元。
  从东中西看,收入差距依然十分显著。2014年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307元,甘肃暂排最后,为20804元。从城乡居民收入的总体情况看,也体现了这种差距—-东部:2014年浙江32658元,江苏27173元,广东25685元;中部:湖北为18283元,河南15695元,湖南17622元;西部:甘肃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80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5736元。
  从东中西部收入差距到城乡收入差距,从行业间收入差距到不同职级收入差距,如何实现分配的公平考验着中国,考验着改革。在很多专家看来,关键是要打破贫富凝固,形成上下流动的通道,让更多中低收入者实现收入增长,而中低收入群体正是拉动消费最有力的生力军。机制的完善关键在于加快改革。提低、扩中、控高的六字方针需要有效落实。
  提低——包括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大教育投资等。北京市近日宣布上调6项社保待遇标准。其中,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每月人均增加305元达到3355元;4月1日起,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也将上调160元,达到1720元。6项标准调整后将惠及该市314.2万人。限高——主要是对国企高管等高收入群体,通过对垄断行业企业收入进行调控实现更公平的分配,目前正在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扩中——则需要通过各项措施扩大中等收入比重,形成橄榄形收入分配格局。
  4.收入与最低工资标准:积极有为,还需量力而行
  2014年,已经有19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这19个地区分别为:重庆、陕西、深圳、山东、北京、上海、天津、山西、青海、甘肃、云南、四川、江西、贵州、内蒙古、河南、浙江、江苏、河北。调整之后,从最低工资标准的绝对数上来看,全国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仍然是上海,分别达到1820元和17元。
  从最低工资增长幅度看,2014年最低工资平均涨幅较往年出现下降。人社部透露的数据显示,去年19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在14.1%。虽然增长幅度达到了两位数,但14.1%仍是近年最低水平。据统计,2011年全国24个省份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22%;2012年25个省份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20.2%;2013年全国27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为17%。
  “最低工资标准是一把‘双刃剑’,并非调得越高越好,必须把握好度。”长期研究工资问题的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说,最低工资标准如果提高得过慢过少,就会影响低收入劳动者及其赡养人口的基本生活水平,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如果提高得过快过多,就会给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在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还会影响就业。事实上,改革进展到今天,这样的“两难”问题越来越多。民生改革需要更多辩证思维,要积极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5.收入与失业率:结构矛盾,还需苦练内功
  最近,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和国内网站展开调查,并联合发布了《90后毕业生饭碗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第一份工作起薪平均为2443元/月,高于去年毕业生起薪2119元/月的水平,但许多大学毕业生入不敷出,约四成毕业生仍需“啃老”。年,我国GDP从1.64万亿美元,增长到10.17万亿美元,增长6倍多。同时,北京最低工资标准从495元/月涨到1560元/月,增长3倍多;大学生起薪由1550.7元/月增加到2443元/月,只增长了约一半。
  地域对比:上海应届毕业生起薪水平排名第一,为3241元/月;北京排名第二,为3109元/月;深圳排名第三,为2905元/月。除上述城市外,省会城市应届毕业生起薪南京(2813元/月)、合肥(2717元/月)、杭州(2664元/月)、苏州(2625元/月)在前十名中。
  河南省某国企负责人介绍,虽然不同学历在工资上仍有差距,但相差不大,新入职的本科生月薪为元,硕士毕业生月薪为元,但两者在工作岗位、工作内容等方面并无明显差异。
  杨宜勇指出,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导致大学毕业生需求量增长缓慢,加之大学毕业生供给增加,两者共同作用导致大学毕业生工资增长乏力。下一步,在经济放慢脚步的同时,更应提质增效,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大学生就业门路,改变结构性失业增长的现状。(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SN182
在传统的“面子就业”、“精英就业”观念影响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地域集中、行业集中、岗位集中的问题,一旦“偏离”大家定位的行业、职业,就会遭遇教育浪费和人才浪费的质疑,如此一来,那么多大学毕业生究竟到哪里就业?改造我国传统行业的力量来自哪里?
与27岁博导不协调的也从来不是她的年龄问题,而是当下我国的职称评价制度。这个制度,根本无法为青年才俊实现学术梦想搭建理想的平台,甚至会打击相当一部分人的进取心和工作积极性。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讲,我国绝大部分高校中的青年教师也没有一个合理的职业上升通道。
简而言之,指南的准确意思是:如果是有饮酒习惯的成年人,那么应该把饮酒量控制到“适量”;如果本身不饮酒,那么不要为了“可能对身体有益”而去饮酒。
日本人比较喜欢的独栋住宅,因为四周相对空旷,一旦遭遇PM2.5等污染物袭击,往往是防不胜防。开发商为这部分住户也量身打造了空气过滤系统,能有效防止PM2.5及花粉、灰尘、黄沙进入室内。吉安法律咨询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您当前位置: &>&&>&&>&
今日律师风向标:
以前办理过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现已经停缴了。现在想交一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可以么
以前办理过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现已经停缴了。现在想交一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可以么
 问题来自:黑龙江 - 哈尔滨 悬赏:0分 咨询时间: 18:00 咨询人:33i
法律快车温馨提示:
您还可以输入5000字
温馨提示:使用组合键Ctrl+Enter可快速提交!发布问题、回复咨询,更加方便、及时。
相关法律咨询
把您的困惑告诉律师吧您还可以输入50个字
问题分类:
民事法律-房地产
请在此输入所需问题的内容,问题说明越详细,回答也会越准确!
请在这里输入您要提问的标题!
问题内容应尽可能陈述清楚,详细的描述事情的经过,有利于律师对整个事情的了解,便于更精确的回答您的问题!
法律帮助指南
知识栏目推荐
知识热门文章
法律经验推荐:
法律快车 版权所有 2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B2-
(注:此客服QQ不进行法律咨询!) 流量统计
找回我的问题
问题编号手机号码
一对一咨询
一对一咨询
上一条下一条
我的咨询提醒我已经交了三年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想改办职工养老保险,该怎么办理?_百度知道
我已经交了三年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想改办职工养老保险,该怎么办理?
提问者采纳
你和公司办理社保的人员对接一下,通知单位接着续保就可以了,约定时间,你去社保停掉城镇居民职工养老保险是用人单位为在职职工办理的。如果你现在有了单位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去劳动局社保问问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2014年全国31省区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表一览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yinpeipei
相关内容阅读
中商情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中商情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5 邮箱:
热门资讯榜
大家都爱看
lol新英雄曝光,来自宇宙的神秘力量,漫游看守者巴德降临。
lol测试服新英雄提前曝光,来自宇宙的神秘力量,漫游看守者巴德降......
温州“豪放女”醉驾被查当众脱衣与民警厮打
春晚被指侮辱女性歧视单身
大年初二,一封以“抵制......
距3月1日仅有半个月,不动产登记条例正式实施已进入倒计时......
雾岛董香看似对金木十分不屑,但依旧多次出手搭救。相处过程中常......
3月2日(下周一)起,投资者可通过沪港通卖空部分沪市A股......
日最新沪深股市新股上会情况一览表
韩流无敌,韩星拥有的超级粉丝团队继鹿晗微博转发过百万后再创神......
根据初步统计,初七报收2.08亿;#澳门风云2#6600万,累计4......2014年全国31省区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表排行公布-日出东方-微转化
全国首家以企业管理为主题的慕课平台,站在&互联网+&行动计划前沿,专注新常态下的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战略等
【德艺琴行】做好呼吸,才能弹好钢琴?
●●●●●●●●●●●
热门公众号Accounts
精彩内容热门推荐
tianyagx8802
麻城市的德艺琴行,是中国海伦钢琴股份麻城市旗舰专卖店(总代理),选择了商贸发达的台湾街作为培训和乐器销售基地.联系人:郭老师:;QQ:;地址:台湾街109号台湾街与陵园路交叉
参与、沟通、记录时代.
唯美的英文句子,别样的异域风情~~
我是小雨;一起加入吧!爱恋情感、幽默、奇葩、励志、美女,一起共享噢
cctvnewscenter
传递有价值的信息!
坤如玛丽天津首家中外合资的国际连锁整形美容机构.下设整形美容中心、皮肤美容中心、抗衰老中心、无创中心.更多精彩,期待关注!
gh_5b7fa50257fb
吃喝玩乐在澳洲,为您提供最新的澳洲咨询,澳洲之有问必答,欢迎打扰.(^0^)(^0^)
独家网(www.dooo.cc)以&中国认同&为基本定位,打造面向未来、&新视觉、新世界观&的独立新媒体.
吕梁爆料台;;
你好,这里是世界华商富翁俱乐部,分享高端人脉,资源整合对接,以最短的时间帮助最多的中国人成功,主要提供学习,突破,改变,创业,励志,家庭幸福等全球顶尖资讯.全国资讯热线:188
总裁助理@郭老...
2014年全国31省区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表排行公布
阅读&26667&发表& 00:01:22
央视新闻:【2014年全国31省区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表排行公布 你达到平均了吗?】①201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844元;②上海、北京、浙江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超4万元,上海最高达47710元,其次为北京、浙江、江苏等;③有数据显示,上海应届毕业生起薪水平最高,3241元/月;其次为北京3109元/月。 报道原文:2015 收入增长如何更公平(光明日报) ·按照各地两会消息,2015年已有26个省(区、市)下调了城乡收入增长目标 ·2014年沪京浙深等省市的城镇居民人均收入都超过4万元,上海达47710元,从东中西看,收入差距依然显著 ·在收入增长放缓的同时,物价增幅也在下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做好“托底”任重道远 按照各地两会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与2014年相比,今年计有26个省(区、市)下调了城乡收入的同比增长目标,4省(区、市)保持不变,仅有西藏目标上调。在13个公布了201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省(区、市)中,实际增速慢于该省去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速的有9个。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城乡收入增长目标下调符合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但如何加大保障支出,确保低收入群体的利益,是确保收入分配公平的关键。 1、收入与GDP:同步下调,还需同步提质 以较发达省份江苏为例,2012年、2013年、2014年该省GDP分别同比增长10.1%、9.6%、8.7%;城镇居民收入分别名义增长12%、9.6%、8.7%。 收入与经济增长目标下调趋一致。从各地情况看,仅有西藏将收入增长目标从去年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上调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 陕西、江西、安徽、内蒙古的收入增长目标基本保持不变。其余26个省(区、市)均不同程度地下调了城乡收入的同比增长目标。其中,重庆、江苏、广东、上海、辽宁5个省市去年与今年均提出,当地居民收入增长要与经济增长同步或基本同步,但是这5个省市今年的GDP增长目标均较去年有所下调。 各省比较来看,吉林从去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下调至今年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左右”,下调幅度最为明显。此外,天津、青海、甘肃、宁夏4个省(区、市)同步下调了城乡收入增长目标各2个百分点。 对于城乡收入增长目标普遍下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符合新常态下经济形势的客观实际。经济增长与收入增长为正相关关系。目前中国正着眼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中高”要求收入增长目标进行科学调整。放慢脚步是为了走了更好。各地今年纷纷下调经济增速,把重心放在升质增效和改善民生上。从长远看,这恰恰有利于促进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2、收入与CPI:风险抵消,还需完善社保 分析2014年收入与CPI可以看出,在收入增长放缓的同时,通胀水平也一同下降。相当一部分省区市的CPI在2%以下的低位——北京1.6%、天津1.9%、山西1.7%,内蒙古1.6%,辽宁1.7%,安徽1.6%,河南1.9%。超过2%的省区市包括上海2.7%、青海2.8%,广西2.1%、甘肃2.1%等。 CPI增长的放缓体现了有利的一面,这使得居民收入实际购买力水平的增幅要大于名义收入对购买力水平的提升。但2015年的情形出现了新的变化。 从各地两会透露的信息看,对CPI的预判值高于2014年。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重庆、内蒙古、辽宁、安徽、河南、福建、四川、云南、贵州等分别将2015年CPI调控目标定为“3%左右”。随着相关省份居民收入目标的下调和CPI增幅的判断,要防止物价等因素产生的不利影响,还需要完善相关社会保障,让收入能持续稳定增长,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 而从目前看,通缩的风险似乎更大。在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看来,随着经济增速的下降,农产品物价水平将显著下降,这将降低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增长速度,直接拉低低收入户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相关专家也提出,在收入增长目标回落的同时,政府应该增加保障支出,以稳定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和消费,这既可以采用减税的办法,也可以扩大民生开支。 3、收入与基尼系数:贫富差距,还需打破固化 中国基尼系数,,,,,呈逐步回落趋势。尽管如此,超越0.4警戒线的这一数值仍须引起高度重视。作为能以一个数值反映总体收入差距状况的指标,基尼系数具有一定说服力,但由于中国特殊国情,基尼系数似乎不足以概括收入差距的真实。 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2014后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记者梳理发现,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广东、天津、福建、山东、辽宁这9个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从收入数额分析,2014年上海、北京、浙江、深圳等省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超过了4万元大关,其中,上海最高,达47710元,北京43910元位居第二,深圳40948元,浙江40393元。 从东中西看,收入差距依然十分显著。2014年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307元,甘肃暂排最后,为20804元。从城乡居民收入的总体情况看,也体现了这种差距—-东部:2014年浙江32658元,江苏27173元,广东25685元;中部:湖北为18283元,河南15695元,湖南17622元;西部:甘肃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80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5736元。 从东中西部收入差距到城乡收入差距,从行业间收入差距到不同职级收入差距,如何实现分配的公平考验着中国,考验着改革。在很多专家看来,关键是要打破贫富凝固,形成上下流动的通道,让更多中低收入者实现收入增长,而中低收入群体正是拉动消费最有力的生力军。机制的完善关键在于加快改革。提低、扩中、控高的六字方针需要有效落实。 提低——包括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大教育投资等。北京市近日宣布上调6项社保待遇标准。其中,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每月人均增加305元达到3355元;4月1日起,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也将上调160元,达到1720元。6项标准调整后将惠及该市314.2万人。限高——主要是对国企高管等高收入群体,通过对垄断行业企业收入进行调控实现更公平的分配,目前正在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扩中——则需要通过各项措施扩大中等收入比重,形成橄榄形收入分配格局。 4、收入与最低工资标准:积极有为,还需量力而行 2014年,已经有19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这19个地区分别为:重庆、陕西、深圳、山东、北京、上海、天津、山西、青海、甘肃、云南、四川、江西、贵州、内蒙古、河南、浙江、江苏、河北。调整之后,从最低工资标准的绝对数上来看,全国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仍然是上海,分别达到1820元和17元。 从最低工资增长幅度看,2014年最低工资平均涨幅较往年出现下降。人社部透露的数据显示,去年19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在14.1%。虽然增长幅度达到了两位数,但14.1%仍是近年最低水平。据统计,2011年全国24个省份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22%;2012年25个省份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20.2%;2013年全国27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为17%。 “最低工资标准是一把‘双刃剑’,并非调得越高越好,必须把握好度。”长期研究工资问题的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说,最低工资标准如果提高得过慢过少,就会影响低收入劳动者及其赡养人口的基本生活水平,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如果提高得过快过多,就会给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在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还会影响就业。事实上,改革进展到今天,这样的“两难”问题越来越多。民生改革需要更多辩证思维,要积极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5、收入与失业率:结构矛盾,还需苦练内功 最近,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和国内网站展开调查,并联合发布了《90后毕业生饭碗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第一份工作起薪平均为2443元/月,高于去年毕业生起薪2119元/月的水平,但许多大学毕业生入不敷出,约四成毕业生仍需“啃老”。年,我国GDP从1.64万亿美元,增长到10.17万亿美元,增长6倍多。同时,北京最低工资标准从495元/月涨到1560元/月,增长3倍多;大学生起薪由1550.7元/月增加到2443元/月,只增长了约一半。 地域对比:上海应届毕业生起薪水平排名第一,为3241元/月;北京排名第二,为3109元/月;深圳排名第三,为2905元/月。除上述城市外,省会城市应届毕业生起薪南京(2813元/月)、合肥(2717元/月)、杭州(2664元/月)、苏州(2625元/月)在前十名中。 河南省某国企负责人介绍,虽然不同学历在工资上仍有差距,但相差不大,新入职的本科生月薪为元,硕士毕业生月薪为元,但两者在工作岗位、工作内容等方面并无明显差异。 杨宜勇指出,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导致大学毕业生需求量增长缓慢,加之大学毕业生供给增加,两者共同作用导致大学毕业生工资增长乏力。下一步,在经济放慢脚步的同时,更应提质增效,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大学生就业门路,改变结构性失业增长的现状。(来源:光明日报) 薪酬报告能说明什么? 还得说下大城市,上海4万7,北京4万3,浙江4万,这是年收入,但如果平均到每月的话,平均月工资已经在4000上下。当然这还不算最毁三观的,人社部还发了个《薪酬报告》,说从各地区工资水平看,全国各地大体可分为4个梯队。工资水平最高的第一梯队主要是北京和上海,在2012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就已超过7万元,工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省份。第二梯队包括天津、西藏、江苏、广东、浙江5个省份,平均工资在5万元以上。换句话说,按照人社部的统计,北上的月均收入已经达到5000元以上,而天津、浙江也能超过4000元每月。 这样的统计基本上就是赤裸裸的拉仇恨,有人说潘长江跟姚明放在一起,平均身高1米8,所以平均工资根本就没什么参考价值,但是不行啊,因为很多政策,很多条文都是按照平均数制定出来了。所以这种平均化的统计,不但没用反而坑爹。 所谓平均是将所有人的收入加在一起然后除以人数,这其中低于平均数的绝对是大多数,而高于平均数,甚至高出很多的则是极少数。换句话说巴菲特住到我们小区,小区里的几千号人平均下来都是亿万富翁了。所以这种富豪的带动效应,让这个平均工资明显的失真。特别是在北京上海两个地方,一个是政治中心,一个是经济中心,不是因为这里创造了多少富豪,而是因为他们的地理意义,所以全国的富豪都往那跑。富豪多了,穷人的平均工资自然水涨船高。所以,并不是我们的生活有多么大的改善,而只能说明你所住的地方,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了。 地区间工资差距逐步相对缩小 “同类工作、同样岗位,在北京还是在西部城市,工资差出一大截”——许多人对地区工资差距感受颇深。地区工资差距有多大?正在发生哪些变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所近日发布《薪酬发展报告()》,对近年来的地区工资水平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 一些工资水平较低的省份增速较高 地区工资是收入分配关系的重要内容。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改革开放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地区间工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薪酬报告》显示,1995年我国地区最高工资是最低工资的2.7倍,最高工资与最低工资相差5145元。到2008年,地区工资差距为2.69倍,绝对额相差高达35565元。近几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国家宏观政策的实施,地区间收入差距呈逐步缩小的态势。2010年,地区间平均工资高低倍数下降到2.38倍,2012年继续下降到2.33倍,2013年以来基本延续了这一走势。 从各地区工资水平看,全国各地大体可分为4个梯队。工资水平最高的第一梯队主要是北京和上海,在2012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就已超过7万元,工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省份。第二梯队包括天津、西藏、江苏、广东、浙江5个省份,平均工资在5万元以上。第三梯队包括宁夏、内蒙古、青海、安徽、新疆、福建、重庆、山西、陕西、四川、山东、辽宁、贵州13个省区市,其余为第四梯队。第三、四梯队中,除个别省份外,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也说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地区间收入水平差距较大。 不过,一些工资水平较低的省份,工资增速近年来表现较好。如甘肃、新疆、黑龙江三地,近年来工资增速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速较低的省份有辽宁、河北、海南、西藏、上海等地。特别是上海市,由于工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失去了多年来在全国的“老大”地位,工资水平近年来已被北京赶上。 地区GDP总量大,工资水平未必高 影响地区工资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薪酬报告》主要分析了劳动生产率和GDP工资占比对地区工资水平的影响。 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地区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地区劳动生产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地区的工资水平。通常情况下,地区劳动生产率越高,工资水平越高,反之则低。《薪酬报告》显示,全国约77%的地区实际工资增长高于实际劳动生产率增长。其中,实际工资增速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速较多的有黑龙江、江西、山西、甘肃、北京、广东等地。这表明,全国大部分地区坚持了“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原则。分区域看,实际工资水平最高的东部地区超过实际劳动生产率的幅度最大,二者相差2.91个百分点,其次为东北地区。 地区工资总额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表明地区生产总量中用于工资分配的比例。这一指标的变化直接影响地区工资水平的高低。《薪酬报告》显示,各地区GDP工资占比大多集中在10%—14%之间,但高低占比相差较大。考察2012年的数据,工资占比最高的北京市,达到33.6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数倍;而工资占比最低的江苏省,连续几年工资占比都在8%以下,2012年仅为7.78%。分析认为,北京市工资占比高,主要是由于高素质人才的大量存在使北京市的工资总额较高,而北京市的GDP总量并不算高。江苏省工资占比自2006年以来一直排名居末,一方面是因为江苏省GDP总量大,在全国位居前三,导致基数较大,另一方面与江苏省并没有因GDP创造多而过多分配有关。 中西部地区工资水平有较大提升空间 合理的地区工资关系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和生产要素的转移。《薪酬报告》认为,目前地区间工资差距虽然出现积极变化,但总体差距仍然比较大。近几年东西部的差距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有限,在增速最低的省份里,中西部地区所占比例大。地区工资总体格局未有大的改变,依然是东部工资水平高,中、西、东部地区较低。考察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状况,虽然全国多数地区做到了同步提高,但仍有少数省份实际工资增速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速,而这些省份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和东北,并且平均工资水平排名在全国15名之后,表明这些地区的工资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刘学民认为,地区工资差距今后应进一步缩小,这需要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通过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完善,逐步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合理转移,在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投资的同时加大持续力度,促进形成合理的经济布局,促使地区间工资水平从非均衡性向均衡性方向发展。他表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和“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应当成为缩小地区间工资收入差距的具体路径。 编辑:管理·慕课网(www.) 搜集 综合整理
评论Comments
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