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算个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的问题,最后能收益多少

央行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我们的理财收益会提高吗|理财收益|存款利率|存款_新浪新闻
央行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我们的理财收益会提高吗
央行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我们的理财收益会提高吗
  原标题:央妈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我们的理财收益会提高吗?
  这几日,央行要放开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的的消息在市场流传,引发关注。财新报道,其实第一步是放宽大额存单利率上限,并非放开全部存款利率;证券时报报道,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的行业自律约定将放开。
  无论哪种说法,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都有望宽松。与此同时,各家银行也开始“抢存款大战”。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老百姓,最想知道的是存款利率会提高多少?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会提高吗?哪些银行会在“抢存款大战”中有更好的利率/收益率政策?作为老百姓,应该如何理财?
  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会变化吗?
  近日,外媒报道称央行有望放宽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一石激起千层浪。
  4月初的博鳌论坛上,央行行长易纲称,目前中国仍存在一些利率“双轨制”:一是在存贷款方面仍有基准利率,二是货币市场利率是完全由市场决定的。最佳策略是让两个轨道利率逐渐统一。目前虽然有基准利率作为指导,但是在未来,借款和存款利率也将会主要由市场来决定。
  据此,外媒报道称,央行将会允许存款利率更多浮动。
  对于市场消息,财新报道,其实第一步是放宽大额存单利率上限,并非放开全部存款利率;证券时报报道,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的行业自律约定将放开。无论哪种说法,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都有望宽松。
  与此同时,各家银行正在进行“抢存款大战”。一位四大行的人士对理财帮(ID:banglicai)说,一些商业银行同行之间现在私下里会打探彼此的“结构化存款”,实质就是高息揽存的情况如何。
  一位银行从业人士对帮主(ID:banglicai)表示,目前,以一年期的存款来看,1万以上的存款较基准利率上浮30%,20万以上的存款较基准利率上浮40%-45%。
  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会走高吗?
  “其实银行希望能够将理财转化成存款,这样中收会更高,也会有贷款规模。理财产品收益高,银行在理财产品上不赚钱。”一位银行内部员工说。
  成都一家银行的支行行长对理财帮(ID:banglicai)表示,去年底我们就预测大家(银行同业)要疯抢(业务)了,但是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近期应该不会涨。上述支行3个月左右的理财产品目前的利率水平是5.6%左右。在成都地区算是比较高的水平,即便是50万起的理财,也给不到6%。
  理财帮(ID:banglicai)大概扫了下同花顺上银行理财产品排行榜,以3-6个月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为例,目前普遍收益率在4-5.5%之间。
  比如期限是105天的某行非保本浮动收益型,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8%,10万元起投,从日到24日一周的发售期,属于收益率比较高的产品;另外一家银行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以3.5%成为预期收益率比较低的银行理财产品。
  “昨天央妈放水100个bp,用来还MLF,近期市场间钱确实比较紧。”成都的这位支行长说。4月17日,央行傍晚宣布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置换中期借贷便利(即MLF)。虽然该行长不认同理财产品近期收益率会有明显提高,但她也表示,宏观环境会对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起到助推作用。
  哪些银行会在“抢存款大战”中更积极?
  关于央行要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消息,上述成都支行的行长对帮主坦言,压力会更大,资金成本会上涨。各家银行“抢存款大战”会继续。
  “存款放开上限后,可能很多银行会提高存款利率,银行需要赚钱,只能从贷款端赚。”上述支行行长说,存款利率的提升,无形中提高了贷款利率,特别是企业贷款利率上行的可能。
  哪些银行会在“抢存款大战”中更加积极?
  多位银行人士认为,答案是城商行等中小行。“城商行等中小行由于网点布局的劣势,被挤压的最厉害。城商行这几年对公存款比例下降比较快,没有看到回升的势头,而且手段也比较少。”上述支行行长说。
  来自国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的王剑,近日在朋友圈的一则推文,也印证了城商行的不利局面。
  王剑把银行分为两大类:四大行,和其他银行。然后从“信贷收支表”中取数,看看四大行的全部存款、对公存款占全行业存款的比重(四大行市占率,如图所示)。
(来源:《存款大战了吗?》,王剑)
  王剑认为,过去很多年,四大行的市占率是慢慢下降的,TOP4的集中度下降。但自2017年以来,它们的市占率却见底回升了,对公存款尤其明显。换言之,2017年严监管以来,四大行受影响小,一改此前不断被中小银行抢走对公客户的态势,市占率开始上升。
  在这位支行行长看来,放宽利率上限的原因中又恰恰有中小行的成分。“要给小银行留下生存空间,因为它们只有拿有竞争力的利率价格才能吸引存款”。
责任编辑:张建利
新媒体实验室
Copyright (C)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理财产品收益排行榜|不想上班?我们究竟要有多少存款才能“财务自由”? - 市场交易 - 至诚财经网
不想上班?我们究竟要有多少存款才能“财务自由”?
  ====推荐阅读====
  ====全文阅读====
  至诚财经网()04月21日讯
  在外帮老板打工的日子总是漫长又看不到希望,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理由不想工作:
  不喜欢,不干!
  领导不行,不干!
  没有发展空间,换!
  福利不好,换!
  不想干了,换!
  ......
  要是可以不用工作也能挣钱那可真真是极好的!这说得好听一点叫实现&财务自由&,实质上就是梦想天上掉馅饼!但是大家都在想钱可以生钱,有了一定积蓄之后,实际上就可以靠投资收益来生活了。楼主今天就来为大家算一算到底有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究竟我们要有多少存款,才能实现&财务自由&。
  楼主就从本人身边的栗子来说这个问题。有朋友问我,拿10万块买理财产品一个月收入多少呢?能管温饱吗? 好吧,拥有10万存款在年轻人的世界中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了,然而想用此来过上轻松无忧的生活,那就图样图森破(太年轻,很傻很天真 )了!
  楼主来给他算笔账,因为不同的理财产品收益是不同的,而且有的理财产品收益还是浮动的。所以,只能你做一个粗略估计。别开老生常谈的股票、基金和国债不说,我们就从目前理财市场火热的&三巨头&来看看,10万块究竟能挣多少。
注: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哦,请文明发言!
正在努力加载哪一位经济大神帮我算算,如果我有五千元定期存款平安银行半年可以获得多少收益,怎么算_百度知道
哪一位经济大神帮我算算,如果我有五千元定期存款平安银行半年可以获得多少收益,怎么算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物质与精神结合
来自经济金融类芝麻团
物质与精神结合
采纳数:5301
获赞数:10187
参与团队:
定期半年利息:%÷2=56.25元
%×0.5=56.25半年利可得
sky心跳和呼吸
sky心跳和呼吸
采纳数:38
获赞数:74
擅长:暂未定制
五千乘以半年的利率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APP客户端重磅来袭更便捷更安全
热门问题分类
后再进行回答
请输入验证码
  对于存钱的观念,可能会因人而异,如果属于活期存款性质,一年利息大概0.35%,即使定期存款,一年期定存利率大概2%左右,而这一利率水平与社会真实通胀率相比,确实显得相对偏低。假设每一年的真实通胀率为5%,货币使用价值在持续下降,那么一年定存乃至两年定存,也会存在资产被动缩水的问题。在实际情况下,虽然我们看到我们每一年会有比较稳健的利息收入,但实际上我们的利息收入增速,却远远比不上真实通胀率,即跑不赢我们的货币实际使用价值下降速度。由此一来,就会形成了一个现象,即越存钱,反而越穷,而对于当前的真实通胀率水平,恐怕要实现年化利率5%以上才能够追赶上社会真实通胀率水平。
  首先我们从观念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我认为,不会花钱的人不一定能攒钱,知道存钱的人不一定有钱,但是会花钱的人一定会赚钱。我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一个人只有知道怎么花钱,才能知道怎么打理自己的钱,才能知道如何分配才能让自己的财富实现价值的最大化,这也是投资存在的意义。而一味只知道存钱的人,太过于死板,不灵活,整天给人一种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花钱社交娱乐的样子,为了今天请吃饭自己多花了十块钱闹心好几天。钱这种东西有来有往,必须花出去才能实现他的价值,不然的话你一分钱不用,将自己禁锢在一个小圈子里,这样的人,没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自然赚不来什么钱。  其次我们再从原理方面来讲。打个比方,我在20年前有一万块钱存款,我可以做什么?是不是一家老小可以生活的有滋有味?如果在现在我有一万块钱我能干嘛?一家老小?够自己出去消费一圈吗?这就涉及到一个原理: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贬值。近几十年,物价不断上涨,你只存钱,到现在根本跟不上物价上涨的步伐,因此同等条件下你发现存款在现在越来越不值钱了,你的生活越来越差了。比如你当年存款买房子,那我估计这辈子你也存不够钱,但如果你去贷款,你会发现钱越来越好还,这就是存了一辈子钱但是却穷的真正原因。
  你的意思是存在银行里的钱会越来越贬值,越来越不值钱,所以越存越穷。  但是事物都有两方面,并不是完全的正确。在一般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所以导致大量的货币超发,目的是方便贸易结算以及新经济发展需要,并带有刺激经济的目的。所以在这个背景下,实际利率会比银行储蓄利率要高,历史上好多数据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我们别忘了一点就是这个理论建立在经济持续发展、通胀持续的背景下,当然大概率遵循“通胀是永恒的,通缩是短暂的”这个经济学基本理论。  但是到了一个经济紧缩的时期,过于负债而银行没有存款就不是一件好事了,此时银行存款基本就是救命钱了。这个时期虽然一般不会持续太久,但是经济紧缩导致很多企业亏损甚至破产,一般老百姓就业困难,这个时候就进入现金为王的时期,通常这个阶段银行利率较高,尤其是推出的金融产品收益更高,甚至超过一般加工制造业利润水平,这个时候就不适合过度持有资产而损失流动性。  中国经过数十年的快速发展,以资产主导财富的时代告一段落,通胀预期降低,货币价值上升,所以适度的加大银行存款尤其是货币型产品也是不错的稳健选择。
  过去在经济高速增长,通胀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存钱会越存越穷,因为存钱利率低,通胀又高,存钱等于是让钱不断的在贬值。而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如果你投资更加激进一些,比如贷款买房,或者投资像茅台酒这样的股票,都能够资上翻上几倍,抗通胀能力是很强的。所以存钱越多,手中货币购买力缩水越快,越是说明你投资理念方面需要改进。  但是如果是经济下行,资产泡沫处于高位,通胀率低于2%以下,而且其他投资品种不断发生危机,刚性兑付已经被打破,在这种情况下,存钱还是不错的选择,当然存钱也不是为了贪图点利息,而是让你等待,等待资产泡沫破裂后的投资机会,任何投资品都有起起落落,风险出尽就会是逢低买进的机会。  事实上,中国居民不存钱真的不行,每个月就几千元钱,怎么积攒起来呢?就是要靠一点点拼凑起来,这样你才能买房付首付,你才能购买汽车,所以如果存钱仅仅是为了拿点微薄利息是越存越穷,但是存钱为了把资金聚笼,用于更好的投资和消费,那就不是越存钱戟穷的问题了。适当存点钱是必须的,大规模把钱存在银行里,去生利息是欠妥的,但还要看目前的经济形势,如果经济形势不好,存钱可能要比激进的投资更安全一些呢。
  越存钱钱越穷,并不是真的说存的越多就越穷,富人也会存钱,它的意思是可以从存钱这个行为中反映出存钱的人是属于哪一类。一般来说,穷人存钱,富人投资。  为什么富人不喜欢存钱,因为把钱存银行,是在坐等贬值。最近几年还好,中国的M2广义货币增速与GDP增速之间的差距缩小了不少,货币贬值速度慢下来了。M2增速可以理解为印钞票的速度,GDP增速可以理解为创造财富的速度,而所谓的货币贬值速度=印钞票的速度M2增速-创造财富的速度GDP增速。  如果你喜欢查看数据,不妨自己去网上查一下,看看几十年来,M2增速与GDP增速的差值,你会发现我们的货币一直在贬值,购买力一直在下降。以前10块钱可以用好久,现在100块钱,去趟超市就没了。  把钱存银行,银行的利率大多数时候都跑不赢货币贬值速度,所以富人存在银行的钱比例一定会不太高,更多比例的钱是拿出去投资,买基金、债券、黄金、股票、投资房产,不会把资产放在一个篮子里。因为放在银行不但不会钱生钱,还会亏损。而穷人,以为把钱存在银行就能日积月累成富翁。  这就是富人与穷人思维的不同。这种思维产生的结果是,富人越来越富有,穷人越来越穷,阶层固化越来越严重。穷人可能要比富人努力一百倍工作、挣钱,但差距还是被逐渐拉大,关键在与思维。
  凡是喜欢把钱存在银行的,一般是没有安全感的,都喜欢通过吃银行利息来获得收益。  20年前,这样干倒是可以,当时银行利息还可以,但是到了今天这么做多少有点不合适了。  现在银行利息基本在2、3个点,一年一万块钱也就2、3百元,通胀比率是将近6个百分点了,显然银行利息跑不赢通胀,也就是变相的货币贬值。  很多人没有学会投资,或者根本没有投资的渠道,你看富人经常花钱,实际上花钱也是个技术活,不是说买东西就是简单的腥味,要把钱花到能增值的地方,怎么花的多赚的多,货币贬值率也就被覆盖了。  我一个亲戚在1980年存了400块钱,到今天估计取出来也就千来块钱,当时400块在县城可以建一栋房子,如果当时花钱建了一栋房子,现在遇见拆迁,那也是好百来万了吧。
  钱存着,不利于社会货币的流通,不单是个人家庭穷,整个社会的经济状态都会失衡,那么不存钱可以吗,当今社会变化太快,在暂时的情况下,普通家庭手里需要有一些余钱的,比如说生病,如果单指家庭收入,小病可以应付,但遇到大病的时候,普通家庭的收入是不够维持大病的费用。关于你的问题,我的分析如下:  一、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贬值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储蓄是勤俭持家的美德,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实际检验,却发现一直在存钱的人却越来越穷,主要原因还是近几十年,物价不断上涨,通货膨胀导致的货币贬值。例如,在1997年三线城市的普通公务人员工资为300元每月,每月存100元钱,占工资额度的三分之一。到2017年的时候,新入职公务人员工资3000元,20年翻了10倍,也拿出三分之一存起来,每月储蓄额就是1000元钱。那么1997年存10个月的钱才顶现在存1个月的钱。再比如,1997年的三线城市房价为每平800元,购置60平住房为48000元,首付交了18000元,贷款30000元,每月还房贷钱200多元。到了2017年每平房价涨到5000元,60平住房的价值达到30万元。20年间房子差价达到6倍。当年如果不贷款买房,靠存钱的方式去攒买房钱,每月存200元,可能一辈子也买不起一个房子。这就是所谓的货币贬值,为什么有的人贷款却有钱,而有的人拼命存钱却越来越穷的原因。  二、过度存钱却不会投资  投资并不是单纯指存钱,而是将收入进行合理分配成几块,每一块都有其用途,比如说投学习、投资人脉等,每一块在人这一生中都非常重要。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有些人步入职场之后就固步自封,放弃学习。现在时代在进步,人们的观念随着社会的潮流不断的变化,如果你的知识面过窄,不与时俱进,只能被社会所淘汰。所以应该经常投资学习,比如买书、参加培训、考各种证件等等。如果你为了存下更多的钱,而将学习的费用节省下来,那么,即使有赚钱的机会,你也没有能力去抓住它;关于投资人脉,中国有句老话,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生活的朋友越多意味着机会和资源越多,在社会中生存,不管我们做什么事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与协同。想结交朋友离不开社交场合,比如吃饭、喝茶等等。但喜欢存钱的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越存钱就抠门,一旦你把投资人脉的开销给存起来了,就等于失去了人脉,而你失去人脉就等于失去钱脉。当你资金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仍将钱存在银行里吃利息,永远抵不住通货膨胀为货币带来的贬值。现在有许多金融产品虽然有一定的风险,如果勤加学习,慢慢积累投资经验,获取的收益远远大于银行的利息,目前金融产品种类较多,比如银行金融产品、股票、基金、p2p网贷等等。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已经有很多人愿意把钱存入p2p平台,比如蚂蚁金服旗下的一站式平台蚂蚁财富,实现余额宝、存金宝、基金等各类金融产品的交易。门槛低、操作简单,同时用户还可以获得财经资讯、市场行情、社区交流、智能投资顾问等服务。所以说,目前能实现财富增值的投资方式要数p2p网贷行业。如果你把存起来的钱,用于投资,将实现资金最大化增值。这就是同样两个人群,平时收入都差不多,但几十年后经济却出现两个极端。一部分人群越投资越富,一部分人群越存钱越穷。
  这个问题其实描述的不准确,钱越存肯定会越多,但是无论怎么存钱,都变不成富人,而且依靠存钱财富增长的速度,远远比不上社会财富增长的速度,因此显得越来越穷。  那么,为什么越存钱会“越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因素:  1、货币具有时间价值,钱存起来本身就会贬值。  健康的经济下,会保持温和的通货膨胀,因此物价始终会保持上涨,这就造成了我们货币的贬值。钱存在银行里,得到的利息一般情况下比CPI还要低,而CPI是不包含房租和房价的物价指数。钱存在银行里,虽然数额变大了,能买的消费品都越来越少,更不要说买房了。钱存在银行里,最终只能全款变首付,首付变车库。  2、增加财富需要开源节流,爱存钱的人更重视节流。  想要积累财富,有两条路,一是增加收入,二是减少支出。爱存钱的人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减少支出上,而忽略了增加收入。举个例子,小区门口有一个超市,可以购买蔬菜,小区2公里处有个菜市场,蔬菜价格比超市便宜20%。  勤俭节约的人,一般会选择去远一点的菜市场买菜,毕竟便宜一些,但是往往一趟只能剩下一二十块钱,却要多用半个小时的时间。而这半个小时可以做很多事情,如果用来学习,坚持一年可以考取很多与职业相关的证;如果用来加班,坚持一年业务能力绝对会有大幅提升;哪怕用来锻炼身体,身体素质都会有大大提高。  身体、学识、能力,哪一样不是升职加薪需要的,然而因为一些小事上节约,丢掉了机会。  更不要说现在是人情社会,很多节俭的人不喜欢参与社交活动,社会关系很简单。这样在需要人帮助的时候,路子窄,能给予帮助的仅有几个老铁。  赚的钱不增加,再怎么存也是杯水车薪。  3、爱存钱的人往往过分厌恶风险。  爱存钱,说明了一个人对财富十分珍惜,不愿意把钱投入到有风险的领域。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富起来的人,大多是冒着极大的风险发家的。先是冒险做“投机倒把”的,然后是放弃铁饭碗下海经商的,再就是往死借银行钱炒房的,前一阵是疯狂炒比特币的。  现在看起来这些人富了,但是他们财富积累的过程,哪个不是惊心动魄。  最早的时候投机倒把是要判刑的,然而有人看到了机会,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做了;士农工商是中国传统的职业排名,公务员现在都是最受中国人欢迎的职业,然而在20多年前,就有人放弃公务员的身份下海经商;中国住房改革以后,这20多年大家没有一天觉着房子便宜,总担心要跌,然而有人借了银行的钱疯狂买;更不要说比特币了,这个在我看来一文不值的代码,都被疯狂的人们炒到十几万一枚。  爱存钱的人看到别人投资失败,总会庆幸自己的钱保存的很好,把各种投资都看做洪水猛兽。投资确实有风险,然而投资成功一次,或许就能实现阶级跃升;但存钱要存多久,才能完成进阶富人的资本积累呢?  不存钱肯定不会成为富人,但一味地存钱,只会越来越穷。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上,学识、能力、经验、担当、人脉才是我们最应该积累的财富,有了这些,物质财富自然会追随而来。
热门问题分类
京ICP备号-3
拓天伟业(北京)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什么是银行存款收益率计算呀,怎么计算呢?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年利息收入/平均存款余额*10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结构性存款保本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