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b是什么意思生意赚钱比较快imb

IBM 为什么可以利用 Linux 赚钱_百度知道
IBM 为什么可以利用 Linux 赚钱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来自知道合伙人认证行家
生活类行家
采纳数:24831
获赞数:71030
计算机爱好者
过去的20年间,黑客(在软件开发者圈内,对那些善于写软件的“酷哥”的称谓,请不要与“骇客”混为一谈,后者是不良分子,但大多数人将他们误认为“黑客”)辛辛苦苦写出的成千上万条程序,都是基于这一模式。李纳斯·托沃兹(LinusTorvalds)于1991年开始采用这一模式开发操作系统的内核,他当时还是个芬兰籍学生。他将这个操作系统命名为Linux。1995年,布莱恩·贝伦多夫(BrianBehlendorf)开始将大学开发的Web服务器软件的贡献(称为“补丁”)集成到一起,并命名为Apache(“一个打满补丁的”)服务器。过去15年,它是大多数Web服务器的主要服务器软件,包括世界上要求最苛刻的电子商务网站。很显然,它们有它们存在的理由。到了1998年,有兴趣将自由软件“标准化”(normalizing)并进一步推动自由软件向主流迈进的软件开发者越来越多。他们创造了一个新名词:开源软件。1998年年底,Linux的内核已经非常流行了,似乎只有它能够形成对微软在操作系统上垄断的严重挑战。事实的确如此。1998年万圣节前夕,微软公司泄露出去的一份备忘录证实,甚至连微软也将Linux视为一个真正的挑战。也许微软公司的人真的这么认为,也许这只不过是个公关计谋,目的是说服负责反垄断诉讼案的法官:“雷蒙德老大”(RedmondGiant)实际上并没有垄断。但人们现在正在实施的一个行动,就是说服企业选择Linux而不是微软。突然之间,开源软件不再被视为一时的狂热,而是一种有效、可靠的软件开发方式。到了1999年,在一个已经过热的市场上,红帽公司(RedHat)打造了一次更热的首次公开发行,它那时的商业模式就是销售包装精美、保护良好的GNU/Linux拷贝。到2000年,IBM宣称已向自由软件投入了10亿美元。到2003年,它从销售与Linux相关的服务中所赚的钱,已经超过了它在所有专利使用权上所获得的收入——尽管IBM是美国最大的专利持有者。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很好理解。需要改善其内部效率的公司会去找IBM。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公司要整合很多种系统,监督其运转情况,收集和处理其数据,管理其通信,等等。这就需要软件,但公司情况千差万别,通用型软件往往不太理想。要是有一种能将一系列现成的软件进行组合与匹配,生成一个客户化套装软件的方法,那该有多好啊。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卖掉硬件,编写定制软件,特别定制的软件要组合在一起——所有这些服务,都是IBM希望提供的。而且更为有利的是,如果做整合工作的工程师熟悉这个软件,他们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对软件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那不更好吗?正是因为这样,像GNU/Linux这样的操作系统才有了机会。由于开源软件开发者对软件有深入、全面的了解,而IBM的工程师能够与成千上万这样的开发者开展协作,因此,他们就能用很短的时间整合成不错的套装软件。由于自由软件的许可协议是开放的,所以工程师就有权根据客户的需要对软件进行适当的修改。而且,由于客户不是单单在购买MicrosoftOffice这样的软件产品,而是软件服务,所以IBM就可以根据服务的价值为其提供的服务定价,而不只是仅考虑一款软件的价格。对于IBM来说,这是不同寻常的业务。实际上,在软件行业的年收入中,软件服务的占比超过2/3,另外不到1/3的收入来源于纯软件产品的销售或者软件下载。这就是说,通过利用开放社区的贡献,软件公司可以建立稳定、赢利的商业模式。而开放社区里的这些成员,差不多有一半的人不会从他们的贡献中挣到一分钱。当然,这样做需要有敏锐的反应能力。如果某个公司只向社区索取,而不尽应尽的义务,或者说不考虑社区动力机制,那么,它与社区的关系终将破裂,体系就会垮掉。与公司外部的开发者社区保持一种完善的、相互支持的关系,对于依赖志愿者社区资源开展业务的公司来说,绝对是至关重要的。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IBM:大家捐献 我赚钱_管理滚动新闻_新浪财经_新浪网
IBM:大家捐献 我赚钱
  我们期待着收获未来,赞助方IBM却在收获现在
  日,由IBM主持的分布式计算平台World Community Grid(世界公共网格,简称WCG)正式启动。这个平台的思路是将许多独立的电脑联合起来,建立成一个拥有庞大计算能力的系统,这个系统的计算能力比所有超级计算机还强大。因为它的工作原理是将要被计算的数据分散成许多份,并在不同的电脑上同时进行运算。为此,研究的时间将会从数年缩短为几个月。同时,这种科技的成本非常低,这使得本来就缺乏的研究资金可以得到更好的利用。
  WCG 的任务就是创建世界上最大的公共计算网格,以执行能够造福人类的项目。在它的官方网站,热情如火的写着,“我们的成功依靠大家共同贡献各自空闲的计算机时间,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捐出闲置的计算能力。”――IBM号召全球的企业或个人慷慨捐出闲置的计算能力,只要你下载一个小软件,就加入了这个虚拟超级计算机实验室。这个平台明确表示,仅将这项技术用于公共非盈利组织的人道主义研究,如果没有公共网格,这些研究就会因高昂的计算机基础结构成本而无法完成。“作为我们对促进人类福祉的承诺,所有的研究结果都将公开,以供全球的研究团体共享。”
  这个平台启动一年内就完成了庞大的项目:人类蛋白质折叠计划(Human Proteome Folding Project:研究蛋白质折叠、聚合等及由此引起的相关疾病,找到对人类疾病,如癌症、爱滋病、SARS、疟疾等更为新颖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接下来,它又进行了“在家里攻克爱滋”、“人类蛋白质折叠计划第二期工程”等关系世界未来的重大研究。2008年底,这个平台和哈佛大学合作探索太阳能电池新材料,以制造出较现有的硅材料的太阳能电池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如果不使用WCG的话,调查数千种化合物的电气特性需要100天的演算处理时间。通过利用这个计算平台,新项目计划在两年内完成利用普通科学计算集群需要22年时间的分析处理。
  这的确是一个让人从内心里感动的计划,人们疯狂的传播着这个计划,以期它能给人们的未来带来福音。在北欧国家,几乎一半的电脑都主动参加了这个分布式计算项目。在中国,每天都有很多人把自己的电脑融入这个平台中,成为WCG中一个光荣的格子。
  我们期待着收获未来,赞助方IBM却在收获现在。其实,IBM倡导的这种网格计算在当时是一个新概念,想让大家理解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而且,如何引起大家的兴趣,并看到成功的应用更是商业化的迫切需求。正是在这种背景,WCG工程正式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作为一个示范性的项目,作为IBM网格计算概念和实力的一个最好的展示,为它试图盈利的网格计算解决方案打开了大门。随后,对WCG技术有浓厚兴趣的很多客户纷至沓来,而IBM也靠出卖包含了自有昂贵的系统软件和高端服务器的网格计算解决方案赚了个盆满钵满。请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下载
买下天气公司以后,IBM打算怎么用它来中国赚钱?
摘要: 以后要用“歪果仁”的软件来听天气预报了?
  一个障碍是:由于没有政府允许,IBM 没有搜集和分析国内天气数据的权限。
  如果非要说你和 IBM 还有点什么直接关系,iPhone 那个天气应用左下角的图标就是了。
  今年 1 月,IBM 花 20 亿美元买下了天气公司( The Weather Company)除了广播部门之外的所有业务。从官网上看,IBM 直接照搬天气公司旗下的企业服务 WSI(Weather Service International)全部现有业务。比如给航空公司分析航线实时天气、为农场和政府提供灾害天气应急方案、帮能源企业节省生产成本等等。
  但在中国,天气公司能帮到 IBM 赚钱的地方没那么多。
  & 对于 IBM 来说,天气公司有 3 个优势:搜集数据、分析算法和展示技术。但在中国,由于没有政府允许,IBM 没有搜集和分析国内天气数据的权限 &,负责天气公司中国业务的 IBM 分析平台总经理钟泽敏告诉《好奇心日报》,& 中国业务暂时只有航空和媒体两部分。&
  WSI 推出过一个叫做 PilotBrief 的软件。它有一些基本的功能包括展示高清红外星云图、飞行高度、具体经纬度提供当天航班的例行天气预告等等。积累了 33 年数据的天气公司,还会预警典型雷暴和航线中的天气异常,辅助机长判断是否起飞、带油量等问题。
  这些天气数据被存储位于海外的 4 个数据中心里。WSI 从前已经拥有达美航空、加拿大航空这样的大客户,但在中国,IBM 可能还要面对数据传输速度的问题。
  PilotBrief
  和 IBM MobileFirst 中提供给机长的应用不同,PilotBrief 现在的界面设计并不大好看。而在业务划分上,它们也是作为不同的服务卖给航空公司。
  MobileFirst 项目中提供给机长的应用
  不能共享和分析天气数据,IBM 要怎么出现中国的天气预报节目中?IBM 会提供一个工具接口给电视台的制作部门。
  2014 年 4 月,WSI 的 Max Studio 业务部门推出工具 Max Reality。当时 WSI 总经理 Mark Gildersleeve 认为,这将改变天气预报的报道方式。比如北京当地时间未来 12 小时有中到大雨,而当天鸟巢有演唱会。Max Reality 就会在电视屏上模拟出演唱会当天下雨的情形。但是现在电视台都尝试用人工智能机器人来预报天气了,这种形式也不算太新鲜。
  另外,钟泽敏向《好奇心日报》透露,IBM 还在和国内手机厂商谈合作。不是让 The Weather Company 手机应用成为系统自带的天气应用,而是和在 iPhone 中的露出方式一样,IBM 提供接口,将其植入到原生天气应用中。
  & 当你想要了解更详细的天气信息时,就会点开左下角的logo,跳转到 Weather.com。有了流量之后,我们可以做广告。这也是一部分收入。&钟泽敏说道。然而,就算你有每天查看天气的习惯,iPhone&天气&呈现的信息已经足够了,真的点击左下角图标的人少之又少。
  看来除了照搬 WSI 的业务和考虑基本的政策之外,IBM 的天气公司业务在中国暂时还没有本地化的尝试。(文|唐怡园 来源|Q daily 图文来自Youtube)
[责任编辑:任珊珊]
声明:泰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第一时间获取位置服务与空间信息领域新鲜资讯、深度商业资本观察,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3sNews」or「www.3snews.ne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3sNews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
任珊珊记者
小编一枚,关注地理信息衍生的商业应用领域。
GIO企业家俱乐部会员
加入GIO俱乐部,连接GIO、连接产业、连接资本、连接海外。
联系电话:
小编一枚,关注地理信息衍生的商业应用领域。来自雪球&#xe6关注 等啊等,亚马逊终于赚钱了!来自本周,包括亚马逊、IBM、微软和雅虎在内的美国科技公司陆续发布2015年第二季度财报。今天,就由财说为您盘点一下这几家科技公司的最新业绩。1. Amazon:第二财季扭亏为盈,股价盘后大涨18%据亚马逊截至日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亚马逊二季度营收231.85亿美元,同比增长20%;净利920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则为净亏损1.26亿美元;每股摊薄净利润为19美分,好于华尔街分析师预期的每股亏损14美分。亚马逊二季度转亏为盈,**超出预期,推动其盘后股价大涨近18%。AWS云服务成为增长亮点AWS(Amazon Web Service)云服务2015二季度营收18亿美元,同比上涨81%,环比大幅上涨32个百分点;运营收入3.91亿美元,同比大幅上涨407%;运营费用14.33亿美元,同比上涨54%。从营收和成本角度来看,AWS云服务的效率有所提升。AWS云服务部门在总营收占比8%,而去年同期占比只有5%。在AWS云服务飞速增长的情况下,预计该部门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将进一步提高。上图为亚马逊AWS云服务营收变化图。从客户分布来看,AWS是一项国际化业务,目前在国际已经扩展到11个区域市场,并计划于2016年在印度添加新的区域中心。印度目前是亚马逊业务发展速度最高的地区,AWS进入印度将进一步刺激印度市场的增长。AWS云计算业务不断创新发展,现在有350项不同的产品功能和服务。值得注意的是,亚马逊目前正在利用机器人履行零售订单,今后有可能在AWS数据中心尝试用机器人完成各种任务,这将进一步帮助亚马逊在云服务市场和电商市场保持领先地位。北美部门是营收主力,同比增长26%,占总营收的59%从地区部门角度来看,亚马逊北美部门2015第二季度营收137.96亿美元,同比增长26%,占总营收的59%。国际部门营收75.65亿美元,同比增长3%,占总营收的33%。电子产品和其他日用商品仍是主导产品按产品划分,北美部门电子产品和其他日用商品营收109.87亿美元,同比增长31%,剔除汇率影响同比增长32%;媒体业务营收26.2亿美元,同比增长6%,剔除汇率影响同比增长7%。亚马逊国际部门电子产品和其他日用商品营收54.25亿美元,同比增长10%,剔除汇率影响同比增长31%;媒体业务营收20.94亿美元,同比下降12%,剔除汇率影响同比增长3%2015第三季度业绩预测好于预期亚马逊预测2015年第三季度营收在223亿美元到255亿美元之间,即同比增长13%到24%。运营利润在负4.8亿美元到7000万美元之间,去年同期运营亏损为5.44亿美元。华尔街分析师预计亚马逊第三季度营收将达到约239亿美元。2. IBM:连续13个季度营收下滑根据IBM公布的201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IBM第二季度总营收208亿美元,同比下滑13%,不计汇率变动及System x业务影响下降1%;净利润35亿美元,同比下滑17%;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计量的每股摊薄利润为3.58美元,同比下降15%。IBM今年第二季度的营收连续第13个季度下滑。且营收也不及市场分析师的预期。受此影响,IBM当日盘后股价依然大幅下跌逾4%。整体来看,IBM第二季度利润受汇率影响明显。IBM主要业务分布在海外,强势美元走势侵蚀了IBM二季度总营收的9%。按地区划分, IBM第二季度各地区营收均有所下降。其中来自美洲地区的营收达到98亿美元,同比下滑8%;来自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营收达到66亿美元,同比下滑17%;来自亚太地区的营收达到43亿美元,同比下滑19%。IBM第二季度来自“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市场的营收同比下滑35%(不计汇率影响和剥离System x业务之外则下滑18%)。按部门划分,不计汇率影响,IBM全球技术服务部门和系统硬件部门上涨明显。不计汇率及System x业务的影响,全球技术服务部门营收81亿美元,同比增长1%;系统硬件部门营收为21亿美元,同比增长5%;全球金融业务部门营收达到5亿美元,同比增长7%。IBM一直处于深度转型的阶段,其中二季度IBM的业务增长点主要来自于战略性业务、以及z Systems 和power Systems等高端服务器业务。战略性业务包括云服务、软件安全和数据分析等领域。不计汇率影响,2015年第二季度IBM战略性业务营收增长30%,其中云计算业务营收增长70%。2014年IBM将低端服务器System x业务卖给了中国联想集团,以专注于战略性业务领域和高端服务器业务的发展。剥离的传统业务使得IBM营收最近几个季度表现疲弱,而本季度z Systems同比增长15%、power Systems同比增长5%,使该部分成为业务增长亮点。整个IT行业,传统服务依然承压。IBM表示,预计第三季度营收与第一季度相同,将为196亿美元左右;2015年全年总营收因汇率因素将减少8个百分点;同时,全年自由现金流将有小幅增长,与前期预期持平。3. Microsoft:微软巨亏 诺基亚为罪魁祸首据微软发布的截至日的第四财季财报显示,微软第四财季营收为221.80亿美元,同比下降5.1%,略高于分析师预期;净亏损为31.95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净利润46.12亿美元。微软的大幅亏损主要来源于对诺基亚设备和相关服务75亿美元的非现金减损费用以及7.8亿美元的重组费用。除此之外,本财季还计入了一笔此前宣布的整合重组计划带来的1.6亿美元的花费。这些费用共计84亿美元,相当于每股1.02美元的负面影响。诺基亚设备成为微软巨亏的罪魁祸首微软本财季与诺基亚设备有关的非现金减损费用占到上述费用总额的89%,其中商誉减值损失为51.4亿美元,而微软2013年收购诺基亚时对其商誉的估值是54.6亿美元。可见,微软不仅对诺基亚商誉和资产的估值过高,收购诺基亚也成为其一大败笔。微软由两个业务部门组成——移动设备和消费者部门、企业和商务部门。移动设备和消费部门:Surface、Xbox的大幅增长不能弥补其他业务营收下滑本财季微软移动设备和消费部门的总营收下降13亿美元,同比下滑13%。受全球PC市场疲软的影响,Windows OEM、Office营收同比均有所下降。受诺基亚设备等影响,智能手机营收下降5.52亿美元,同比下滑68%。此外,微软本财季手机硬件营收也不尽人意,大幅下降7.48亿美元,同比下滑38%。其中Lumia手机本财季销量同比上涨44.8%,但因手机单价调低造成营收下降;非Lumia手机本财季销量的下降使其营收下滑。然而整体哀鸿遍野的表现中部分业务也不乏亮点。Surface平板电脑营收增长8.88亿美元,同比大涨117%;Xbox游戏平台营收增长8600万美元,同比增长10%。此外,Bing搜索和Office365营收均有所增长。整体来看微软的移动设备和消费部门,虽然Surface平板电脑和Xbox游戏平台营收都在大幅上涨,但其在公司的营收贡献却不足10%,并不能弥补Windows OEM、Office和智能手机的下滑,盈利更是微乎其微。企业和商务部门:云服务营收大幅增长88%微软本财季企业和商务部门整体营收135.27亿美元,同比大体持平。其中Office企业版营收下降8.23亿美元,同比下降18%,这主要因为大用户持续向Office365及云服务转移,且XP服务周期的结束导致其收入下滑。微软云服务本财季营收增长8.32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88%,这主要源于Office365和微软Azure的带动。Windows10或可为微软注入新活力微软本财季的财务状况并不理想,但却符合CEO纳德拉“移动为先云为先”的战略方向,摒弃以Windows为绝对核心的老方针。微软现在正处在战略转型期,财报也是转型的阵痛的表现。微软大力打造的Windows10将在本月底发布,相信Windows10会为现在发展疲弱的微软注入新的活力。4. Yahoo:营收迎来9年来最大的增长,但业绩仍不及预期根据雅虎截至日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雅虎第二季度营收12.43亿美元,同比上涨15%,是9年来营收的最大涨幅;净亏损1918万美元,而去年同期则为净营收2.73亿美元,大幅度由盈转亏。依据GAAP,雅虎第二季度摊薄后的每股亏损为2美分,不及分析师预期。新兴业务Mavens营收大幅增长60%Mavens(移动、视频、社交广告)业务营收3.99亿美元,同比增长60.24%。二季度Mavens营收占雅虎所有流量驱动营收的35%,相比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Mavens资产组合包括自动化广告服务BrightRoll、移动应用网络Flurry、移动广告购买平台Yahoo Gemini,以及博客网站Tumblr。雅虎的互联网广告业务因受到谷歌和Facebook的抢占而陷入困境,而雅虎Mavens则专注于移动和视频广告带来新的收入,开始抵消桌面显示广告这项业务的下滑。依据GAAP,2015年二季度雅虎移动收入营收2.52亿美元,同比增长54.6%;搜索业务营收5.21亿美元,同比增长22%;显示广告业务营收5亿美元,同比上涨15%。流量获取成本大幅上涨,分流雅虎大量利润虽然各业务营收都有上涨,但是雅虎二季度流量获取成本(TAC)也上升至2.002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4380万美元。为了获取用户,扩大市场份额,雅虎与Mozilla和甲骨文等合作伙伴达成了营收分成协议;雅虎向Mavens的大笔投资也带动其成本随之上涨。而这些无疑都分流了雅虎的大量利润。谷歌、微软、IBM这些巨头都如何靠AI赚钱?
【IT168 编译】如Alphabet(谷歌母公司)、亚马逊和微软等众多科技巨头都发现,他们用来对自己产品进行升级的人工智能可以转化为一种服务,如果将其出售给企业客户,便可成为其正蓬勃发展的云计算业务之上的又一项增值服务。目前为止,这几家企业都在这一业务上投入了大量的工作且有了一定收获。
谷歌已经将相当多的资源投入到机器学习中,1999年,谷歌首次公开宣布使用人工智能来改进谷歌搜索,当时是它唯一的产品。后来谷歌决定认真开展其云计算业务,且为企业客户提供服务——谷歌云存储在2010年正式推出——谷歌发现了更多的方法来充分利用其人工智能技术,并利用它为他人服务。谷歌云的高级副总裁戴安·格林(Diane Greene)承认说,企业客户一直对谷歌持谨慎态度,因为该公司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而谷歌人工智能的优势,在赢得客户的认同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Alphabet在人工智能方面有两个主要部门:谷歌大脑和DeepMind,该公司在2014年以5亿美元收购了DeepMind公司。这两个部门都致力于在医疗领域应用人工智能,例如,使谷歌云更好地服务于该领域的业务。谷歌在图像识别方面的努力对大部分航空公司来说是很有价值的,这些公司需要从大量的卫星图像中处理和收集数据。谷歌在谷歌翻译上的成果现在可以帮助任何有呼叫中心的全球业务。尽管谷歌的大部分价值都来自于它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但该公司已经声明谷歌云是其增长最快的业务单位之一。
亚马逊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努力与“如何通过业界领先的云计算服务向其他公司输出这些技术”之间有着更自然的协同作用。今年早些时候,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在致股东的信中写道:“我们在机器学习上所做的大部分事情都发生在表面之下。”悄然而有意义地改进核心业务。贝佐斯引用的例子包括需求预测、欺诈检测和翻译——所有业务都有价值特性。举个例子,俄勒冈州的一个治安部门每月支付亚马逊大约6美元的费用,以持续的方式使用亚马逊的面部识别服务。
除了其竞争对手之外,亚马逊还以其大胆的愿景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以人工智能为驱动力的未来。人工智能Alexa为亚马逊的智能音箱Echo带来了生命,为下一代家庭自动化和商业定义了道路,使其成为消费电子产品中最热门的部分。这一产品的成功使亚马逊得以将Alexa作为一个独立的产品发布,使任何公司都可以开发自己的智能语音应用程序。
亚马逊成功的核心战略也许就在于此:该公司在很大程度上一直依赖于这种能力——将自己为自己打造的东西转变成能卖给数百万企业的东西。亚马逊起初只是一个书商,然后开放了自身的市场平台,让其他零售商也能利用它的电子商务平台出售商品。当订单越来越多时,亚马逊建了仓库以满足订单交付需求,后来该公司将其发展成了一项业务,向其他同等市场的企业提供消费者订单交付服务。亚马逊网络服务(AWS)的出现也相差无几,因为亚马逊在最忙的购物季中不得不建立过剩的计算能力来支持它的业务,然后该公司想办法将这些过剩的计算能力出售给了其他许多企业。这就是亚马逊著名的“飞轮”工程,而人工智能服务是该公司的下一个前沿目标。
亚马逊的无人超市产品Amazon Go也值得我们密切关注。它依靠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为消费者提供一种全新的购物体验。在宣布这个想法将近一年之后,亚马逊还没有在便利店向公众开放这个新产品。不过,我们就不要指望该公司会推出数千家连锁店了。更大的可能是,亚马逊会向现有的店主提供这种以公共服务为基础的零售基础设施,这些店主将为亚马逊支付一笔经常性费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AWS目前占该公司年收入的近10%,而且它是最受投资者密切关注的亚马逊业务中的一部分。可以说,亚马逊整个企业的发展速度与AWS业务发展速度成正比。
与Alphabet(或谷歌)、亚马逊不同,微软几乎所有的业务都是为企业客户服务。它是最专注于将人工智能技术转化为收入的科技巨头。该公司CEO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曾表示:“我们公司的身份,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创造技术,然后让其他人可以创造更多的技术。能够赋予很多人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2016年9月,纳德拉曾对微软合作伙伴表示,人工智能“正处于我们的野心的交汇点”,它让公司能够“对大量数据进行推理分析,并将其转化为智能”。几个月后,微软以262亿美元收购了LinkedIn,后者的主营业务是职业社交网站。这项收购给微软提供了大量关于员工、企业和招聘的数据,并试图让微软获得更加智能的业务。
今年8月,微软为其企业云客户推出了一个实时人工智能系统,这将有助于该公司争取到那些希望部署类似于动态定价和零售个性化这种业务计划的企业客户。微软希望帮助众多行业的公司提升业务效率,这意味着该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工作将与未来的前景密切相关。
IBM的方法与微软比较类似,针对特定行业——从医疗保健到零售,并学习这些领域的行业数据,以便其人工智能(IBM称之为认知计算) Watson可以减轻单调乏味的工作,并对行业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IBM首席执行官罗睿兰(Ginni Rometty)在2017年6月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这是为了增加你和我的能力,这样我们就能做我们应该做的,我们做的最好的。这是我们称之为认知(计算)的原因。”
IBM向客户提出,它是唯一一家提供以行业的AI解决方案的公司,使这些企业客户内部可以拥有自己的人工智能,而不是仅仅租用它。该公司还将其工业物联网与Watson联系了起来,IBM在2016年以约20亿美元收购Weather Company,无疑是一个正确的举措。这笔交易使IBM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22亿个预测点,这是Watson能够为多种客户服务提供的数据宝库。IBM这些举措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Watson可以说是人工智能领域最强大的品牌。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2017年中国数据库技术大会将于5月11日-13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2017年中国数据库技术大会将于5月11日-13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Ⅰimb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