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中的喜欢供给和需求的经济学论文付费:为什么爱你才会为你花

知识付费中的喜欢经济学:为什么爱你才会为你花钱
关键时刻,第一时间送达!
文 / 唐颖娴,一块听听运营总监
微信公众号 / 糖总总
“The more people trust you, the more they buy from you.”
– David Ogilvy
Spenser没有想到,他按惯例每晚9点左右发出的一篇公众号文章,可以让他和团队在接下来的3天内,卖出超过200万的写作课。对于一个拥有50万粉丝的职场类公众号人气作者,这次在2017年初的知识付费尝试,才是他真正深入了解读者的开始。
然而整个过程中,让他最意外的并不是课程收入。
为了做好线上影响力,他提前找到两个微信大号帮忙助推,都是百万级别并粘性很高的知识网红。到了9点发文的当口,他和团队都很紧张,准备好另一波收费的兵荒马乱要开始了……现实是,流量进来了,但几乎没有购买率。两个号都是这样。
可为什么别人家的读者,就不会对spenser有购买欲望?
很简单,因为他们还没有喜欢上他。
喜欢经济学:
你好,请给我上一份最好的偶像
罗辑思维3月8日的沟通会,我在现场,面对着穿着窄脚裤的罗振宇,听他说这一轮消费升级的逻辑。我同意他说的,在付费的那一刻实现的是 「人格跃迁」,用户想要成为更好的人。
但是,这一轮知识服务业的兴起,罗振宇所说的「教育、出版和传媒行业的重塑」,迄今为止讨论的,更多的都是产业结构以及社会分工的变化,尚未关注到用户根本的付费逻辑。
当内容本身成为货,成为可以大众消费的互联网商品,就需要通过社会心理学来认真审视消费者被影响付费的动机,背后究竟是什么触发了消费者行为。
知识网红,本质上是一种喜欢经济,很多付费用户不是在买知识,是在为喜欢的人格花钱。
喜欢经济学「Likeonomics」是社会心理学的概念,最初用来解释很多商业、法律和人际关系中的行为机制。
原理很简单,即人们更容易受到自己喜欢的人的影响,由此触发行动。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喜欢,核心就是信任。不止是人际关系,其实这也是当今一切商业交往的根基。
信任的程度高,人格加持的价值就高,价格就越贵。
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交付,在教育和出版行业多年的内容付费,其实都是以人们阶段性学习的需要为主展开的,具有鲜明的功利性,还不贵。
有人格加持的知识,则像是有良好品牌溢价的奢侈品,定价可以一高再高。
2016下半年知识付费大潮开始,出现了不少类似「付费鸿沟」的案例。得到、知乎、分答、喜马拉雅都上线了无数大咖专栏和讲座,但即使是大咖和王牌之间的对比,有李笑来在得到上超过2500万的最贵个人付费专栏,也有用户难以买账的冷落门庭。
罗永浩在一块听听做1小时的线上演讲可以收入80多万,开通微博问答17天赚了8万多,创个人单场线上收入最高,都是锤粉这么多年补的票。我相信很多人不是来学他到底演讲如何牛逼,而是来听零距离听龙哥说段子。
同样是有关财富的知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所著的《经济学原理》只要70块不到,为什么李笑来的得到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可以定价到200?
很多年,李笑来在互联网上写作,和学生聊如何成长,大到如何看待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小到如何有效背托福单词,影响了一代大学生的学习,包括我。
他的书《把时间当作朋友》,其实弥补了传统教育内容中,关于有效成长的市场真空,渗透到很多人的心里,就像是一个暗号,连接了千万读者。
这些人现在都成长了,认知和执行能力经过他的方法论系统升级,消费能力也强了,看到他的名字出现,为什么不买来看看偶像最近在思考啥?这样看来,13万读者每人付200,真的不多。
因为喜欢你,所以会为你花钱,无论是你的电影、演唱会,还是书和唱片,为什么不能是你直接生产的内容?
如果李笑来和罗永浩是V,走的VGC模式,那么还有一种模式就是PGC,也就是得到上大多数专栏的专业生产模式。
比如从PGC的角度来看《经济学原理》,如果能让保罗·克鲁格曼亲自授课,集齐所有看过他书的读者,内容、定价和操作方式就会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这就是教育、传媒、出版未来所构成的知识服务业里,罗振宇所说带给「知识产品家」的巨大机会。
知识、信任和连接:
影响力人格的核心
喜欢经济学特别适合用来解释当下的网红经济。
「网红」即通过互联网来红,貌似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新概念,但其实就是「一个人通过互联网获得了很多人的喜欢」。
互联网是一个剧烈旋转的风暴,它让打车、阅读、购物还有约炮都变得更快的同时,也给世界增加了诸多难以预测的不确定性,有时候一个「黑天鹅」足以颠覆一切。
面对较高程度的不确定性,人类的行为更加容易失去理性,更加容易跟风和从众,更加需要抓住一些东西,即使是盲目寻求偶像的指引。
这里的「偶像」,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明星鲜肉,而是三观有引领作用的role model,他们相信一些事情,并且说到做到。
同时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我们倾向于喜欢那些与我们相似的人。不管他们是在观点上、个性上、背景上,还是生活方式上与我们相似,都会使我们对他们产生好感。
「网红」只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在适合的平台,用适合的内容方式,持续、真实、美好地向粉丝传达了内容和人格,找到了和自己相似的一部分人。
这往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看到的红,都是经年累月的内容输出,本质是人格和人格之间的精神交流,是一个积累认同和信任的过程。就像真正有效的营销战略永远不是针对眼前展开的,都是一个布局的过程,等待的都是一次关键性的引爆。
同时,他们也在不断通过内容展示自己做到了,践行就是最好说服 —— 因为行为是人们用来判断信仰、价值观和态度的最主要依据。
在去中心化的时代,新的影响力人格让自己成为了有人格加持的渠道,基于喜欢和信任,这个渠道里可以售卖任何商品。
从互联网巨大的长尾和用户体量来看,找到与自己相似的人就够,我有我的偶像,我不必为你的偶像买单。
但真正什么是有影响力的人格?
我曾经做过一阵美女网红经纪,遇到的一个很大困境就是消耗快、卖不动。反而围绕知识KOL做的知识服务类产品,动辄十万百万的销售收入已经不算稀奇,自己也一直在反省比较。
为什么说知识网红反而最有可能红的最久,卖的最好?美女最大的问题就是只是好看而已,凭借短期注意力消耗迅速红迅速消失,来得快去的也快,其实不够成真正心理意义上的喜欢。
知识网红因为不断在积累信任货币,就不断在积累影响力。知识的传递其实就是教育,教育不仅是信息选择服务的优质形式,也是完成说服、建立信任和影响力的最好方式。
如果说胸大积累的是注意力,脑大积累的就是影响力。那卖的好的淘宝网红怎么解释?
哦你以为她们就只是胸大呢?
我一直很关注张大奕,她能够作为如涵电商的流量担当,绝不仅仅是靠脸。你们去看看她淘宝店,为每件衣服做的材质、风格、穿搭讲解,去看在如涵纪录片里谈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那才叫淘宝界的知识网红。
更不用说围绕她产生的内容,极高质量的生活照系列,就是稳定、持续、优质地展示了这些衣服在不同场景的穿着效果,结果就是信任效果指数级别增长。
信用消费的时代,每个能够塑造信任的内容都意味着一次付费按钮的触发——知识是购买依据,人格信用是入口。
喜欢与被喜欢:
最好的爱,是双向成长
所以要讨论的核心问题,不是如何让更多人付费,而是如何才能让更多人喜欢?
喜欢的前提是值得信任,绕回来,还是得提供真正的好内容,让基于知识的喜欢,和基于喜欢的学习,实现螺旋上升的过程。
因为学习才是刚需,成长才是刚需,上学不就是为了希望和成长,之前白花了这么多钱,不就是因为还没买到。
可现在市场上的问题就是,大家都在讲鸡汤,没人真正讲行动。大多数是知识的搬运工,少数真正在创造别人没说过的知识和见解,如何让人信服?
这就是为什么人和人被喜欢的程度不一样,因为知识传播者本身见识的深度和广度就不一样,而且大多数还在抖机灵赚快钱。
这就决定了每个人能够承担喜欢的能耐也完全不同,让几十万人喜欢不代表可以让几百万人都喜欢,不是每一个男演员都能像黄渤那样成为国民偶像,也可能有一天偶像们都像郑爽一样有了千万级别的粉丝,就开始hold不住要骂人。
我也问过李笑来,怎么才能做一个讨人喜欢的人。他说,要得到信任其实就是得靠谱,reliable,让人觉得靠谱就是做一个可预测的人,predictable。
你得深耕在自己的领域,提供持续、稳定、可预期的价值,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给你的读者提供一些确定性。
黄有璨常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写在这里很合适:
什么曾经拯救过你,你最好就试着用它来拯救这个世界。
像李笑来说的,做一颗双向生长的大树,不仅向上野蛮生长,也向下让根深深扎进土里,根深才能叶茂。
这也可能是未来世界里,我们得以安心生存的唯一方式。
(腾讯科技经原作者授权标注原创)
腾讯科技入围知乎盐Club荣誉会员评选
为我投票吧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你为知识付费,但得到的只是“知识碎片”
关注新华网
  为什么付费听了一年,回头想想自己却并没有记住什么,生活和对世界的认识,也都没有什么变化。
  近年来,互联网的风口刮向知识付费产业。一时间,各大宣称知识付费的平台纷纷出现,迅速累积起成千上万用户。这不禁让人们感叹,知识终于值钱了。
  目前,知识付费主要包括两种模式。如有些平台的模式是平台花钱请一些“答主”,聚拢人气和流量,接下来才会考虑向用户收费的问题。
  而类似“得到”“小密圈”这样的付费专栏,则直接在用户和作者之间建立了金钱协议关系。所谓“1000个铁粉”定律,就是指你的专栏只要售出1000份,每份199元,一年能有20万的收入,似乎是一个“知识人”体面的保证。薛兆丰的专栏卖出20万份,可以说是知识人里面的富翁了,更新了人们对教授的观念。
  不管模式是什么,“知识付费”的核心观念就是花钱获得阅读特权,从而节约自己的时间。某APP中的听书服务,受众群很大。一本书有20万字,先找人整理一个5000字的干货,再制作成语音。你听一本书,只需要花一元钱和半小时的时间,因此,朋友圈突然就有了一些一年“读”200本书读人,那不是自己读,而是听别人读出梗概。
  到底什么是知识?就这个根本问题,人们都无法达成一致。但是,不管你是听很多书,或者追随薛兆丰这样的名家,阅读一年的专栏,你获得的都不是整体性知识,而是一堆“知识”的碎片,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比如,薛兆丰会根据一些热点问题,做出经济学的解读,但那并不是经济学本身。如果你要真的提升自己的经济学知识,还必须自己下功夫获得。
  人们用“海洋”这个词来形容知识,说明个人无论如何所掌握的知识都是有限的。对一个人来说,关键是结合自己的兴趣,构建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或“阅读谱系”。人和人最根本的不同,就是知识体系的不同。人有了知识体系,就能获得一个思考的支点,此后,你只需要不断延展它、丰富它。那些比你厉害的人,很有可能是知识体系更合理。
  恰恰在构筑知识体系上,“知识付费”是很无力的。过于追随一个人的“专栏”,容易成为他思想的应声虫,而大量听书的梗概的人,也不可能获得什么真正的干货。这些碎片化的知识,和网络热点一样转瞬即逝,对构建你的知识体系来讲,实在毫无作用。这也是很多人的体会:为什么付费听了一年,回头想想自己却并没有记住什么,生活和对世界的认识,也都没有什么变化。
  我观察过薛兆丰专栏的数据,20万付费订户,但是每篇文章的阅读数平均在2万以上,也就是说,只有10%的读者打开了专栏(更谈不上认真阅读了)。那些付费而又没有读专栏的人,他们购买的只是“我花钱购买了专栏”这个行为而已,这是十足的学习幻觉。这是“知识付费”热里最经典的场景,有知识,有付费,这是一个买卖,而和学习无关。
  本质上讲,任何有价值知识的获得,都要付出时间和辛苦的努力。幻想花钱能够买来捷径,最终却只是成就了别人的致富捷径。学习需要吃苦,试图偷懒的人,最后会一无所得。□张丰(媒体人)
责任编辑:
花10分钟“听”别人讲一本书,是否比自己读10分钟更能获益?这才是值得正视的问题。
网络媒体推动的知识付费命题,常常基于知识市场的需求和调查数据。有大数据分析报告指出,超过5成的网民有过不同形式的知识付费行为,比如订阅付费资讯、付费下载资料、文章打赏。
如今,互联网的高度普及已经将我们带入共享经济时代。直到近两年,以自媒体为代表的内容付费模式的出现,分答、喜马拉雅等知识类平台向付费答题、付费读书的转型,才真正意义地逐步打通了为知识付费的可行性。a 当前位置:
知识付费 你的路在何方?
&方军 o  来源:笔记侠 E2807
本文笔记侠糅合了创业邦执行总裁方军《知识电商分析:知识变现的本质与收费知识产品的未来》与笔记侠大华《火得一逼的内容创业、知识付费到底是个什么鬼》的有关论述,带你撩开知识付费的红布。配图来自网络。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笔记侠
微信ID:Notesman
编辑:笔记侠 曾夔
一不留神,知识经济的火苗就窜起来了。
微信、微博、脉脉等社交软件在文末开通了打赏功能;知乎、果壳作为国内两大知识型社区开始知识商业化运营,分别推出&值乎&和&分答&;会员制已经成了视频网站的标配;甚至据说看新闻都要准备给钱了。这些备受关注的种种迹象表明,知识产品的付费时代已经来临。
知识付费的本质
让同事带份儿盒饭,请设计师朋友设计点东西,借朋友的车开,找哥们儿帮忙搬家......这在中国重人情的传统人际结构中,一切理所当然。
但现在你已经习惯了花钱用饿了么、猪八戒、滴滴、58搬家解决上述问题。这年头,人人都很忙,付费消费正取代免费帮忙成为我们的习惯。
你还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商业问题分析、职业成长建议、沟通技巧等等,你身边可能就找不到擅长这方面的朋友,怎么办?当下最流行的方式就是:付费听听、寻求专业人士的意见。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针对性需求增强,他们愿意用付费购买来替代个人搜寻成本,于是,收费的知识互联网产品开始出现。
归根结底,知识付费的本质,就是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商业价值。过去几十年中,从信息沟通效率、信息梳理、分享精神、众包、社交等角度已经共同塑造了一个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庞大和高效的&免费知识互联网&。此前,互联网知识分享的驱动力是互惠的礼物经济逻辑。而引入价格或经济回报因素后,是否会进一步提高人类知识分享与消费的效率,这是所有人最为关注的。
眼下,给知识付费带来&信心&的几个&收费知识产品&,都是把知识转化成新形态产品,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是产品的胜利:
罗辑思维的图书电商;
在行的一对一一小时付费约谈;
分答的60秒语音收费知识问答;
知乎依托问答社区的付费知识直播&&知乎LIVE;
收费语音问答&&值乎;
混沌研习社的商业知识课程;
李翔商业内参的信息服务;
马东的《好好说话》音频教育节目等。
目前这些产品的成功在于手段上的革新,还没有发现新需求、新市场,其中一些手段如打包销售还是临时性的。可以这样说,我们可能正处在收费的知识互联网产品的超早期阶段,收费知识互联网在未来几年将可能有突破性的产品出现。
不转成产品,知识付费就是耍流氓
知识无价,实际上是指知识没法定价。只有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能够帮人解决问题,才能实现价值的转移,才可以定价、销售。知识无法买卖,买卖的都是知识的形式。所以,只有将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也就是产品化,知识才能实现其商业价值。
而对平台来说,如果不能规模化地提供产品与服务,不能规模化地服务知识消费者,也是没有价值的。付费的知识产品、服务本质可延展成这样三个视角:
供应视角&&不变成产品,就没有价值。
消费视角&&不解决问题,就没有价值。
平台视角&&不能规模化,就没有价值。
问题1:知识有哪些形式?
张一帆采用知识所代表的宽泛含义,提出将信息与知识界定为三类:
1) 客观事实(objective facts)
2) 主观观点(subjective opinions)
3) 专业判断(professional judgement)或技术诀窍(know-how)
第 3 类都可认为是技能(skills)。现在,能付费的知识主要集中在部分第 2 类和第 3 类。
资深媒体观察家魏武挥则以回报时间、回报结果为标准,把信息与知识也分成三类:
1) 短期功利型知识:
掌握一门技能,获得某种证书,比如软件工程师、财务会计师、考驾照、考雅思等等。
2) 中期理念型知识:
这类乍一看感觉观点犀利,头头是道,但仔细琢磨后发现并没有太多短期用处。比如很多观点评论和经管类文章。
3)长期修养型知识:
这类知识大多&无用&,不是太实用,主要用于提升人的境界和内涵。比如哲学、文学、艺术等。
当下的知识类付费产品,主要是中期理念型知识,另外夹杂着一些短期功利型的干货和长期修养型的洞见。中期理念型知识供给者,通过撰文著书,来形成个人品牌,再通过讲座论坛,将品牌变现。
比如《李翔商业内参》和《每天听见吴晓波》就属于纯粹的中期理念型知识,《好好说话》是中期理念型知识中夹杂着短期功利型干货,而《蒋勋细说红楼梦》《雪枫音乐会》就属于纯粹的长期修养型知识。
问题2:知识的生产消费环节有哪些?
&知识创造 & 知识产品化 & 知识消费&
在其逻辑结构中,知识产品化连接两端,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传统行业中,出版业就是这样的例子,作为最传统的收费知识服务行业之一,也是最为熟悉的知识产品(内容产品),非常典型地体现了&知识产品化&这个环节的价值。
知识创造:图书作者完成书稿;
知识产品化:出版社的编辑将书稿编辑成书、进行包装,出版社印制图书、营销、售卖;
知识消费:读者通过阅读掌握书中知识。
出版编辑,是产品化的负责人。书稿作品多数是作者个人的创作,是个人视角;优秀的出版编辑则是采用外部视角、市场视角。在美国,作者的文稿经纪人会部分承担出版编辑的角色,不同的是他所代表的是作者的利益。
读者独立阅读消化知识存在难度,有人就试图在知识产品化阶段进行改变,提供图书之外新的知识产品。主要方式&&把书变成课程或讲座。
使用知识存在难度,知识产品又继续延伸,如由作者提供咨询、顾问,甚至作者与其它机构联合开发可由他人提供服务的咨询与顾问服务,并授权出去。
这些都是图书本身之外的产品化,是为了让个人从图书中获得知识变得更容易。但传统的图书出版方式也束缚付费知识产品的思维太久了。
问题3:知识产品有哪些形态?
亚马逊以Kindle硬件开启了电子书市场,它建立庞大的支撑体系、以长期的耐心推动图书从纸书转向电子书。现在,Kindle生态中已经逐渐有很多纯电子书图书出现。后进者中,苹果以手机优势推电子书,微信以社交优势推微信读书。迄今为止,电子书的变化主要在载体上,对图书本身所作变动不大。
2)有声书等图书改编产品;
在互联网上,对图书的形态本身进行改造,典型的如有声书和缩读本两种。国外,有声书如Audible,国内有喜马拉雅等。
3)图书出版;
这也是最传统的付费知识产品,只不过教育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社会性、公益性,强调它的社会价值,甚少谈它的商业价值。但现在,商业性的教育培训产品是最主要、最有效的知识产品变现手段。面向成人、大学生、青少年与儿童的教育目的、前提和方式是不同的,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形态下,它们也呈现不同的形态。
混沌研习社:由李善友创办,建立互联网时代商学院;
极客邦:以教育性质的技术会议形式进行;
笔记侠:记录和分享会议、课程演讲笔记的知识服务;
馒头商学院:互联网产品与运营领域;
美联在线英语:一对一线上成人英语高颜值外教培训;
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
5)在行、分答所开创的一对一知识服务;
在行和分答以同样的逻辑对知识创造和知识消费之间进行知识产品化包装。在行是将知识包装成&一小时的线下一对一面谈&,分答是将知识包装成&60秒的线上一对一问答&。一小时、60秒,都是在知识本身无法标准化的情况下,将知识的&容器&标准化,从而将知识转化成产品、服务。
6)以订阅为基础的媒体式产品。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以订阅为基础的的媒体式产品&:固定周期订阅,目前多是年订阅、价格在199元左右;内容每日更新,超细分内容,采用单一的内容模式;多是个人或小团队的精品生产方式,以人格化品牌背书。
李翔商业内参;
马东的&好好说话&音频;
古典音乐教育产品&雪枫音乐会&。
特定专业领域内的知识产品交换。在一些特定专业领域,存在一些知识产品的交换与售卖。
CreativeMarket:付费设计平台;
SlideShare:LinkedIn旗下一个PPT交流社区;
Teachers Pay Teachers:教师课程教案与讲义交易平台。
而以效果和针对性来看,&问答式&将成为知识产品的主流形态。这是因为&问答式&能更直接地解决问题,更能满足个性化的知识服务。
因此,像《李翔商业内参》这类中期理念型的知识产品很容易出现瓶颈。
据内部消息称《李翔商业内参》的目标订阅数是15万,而截止日23点订阅数为62126。在KPI压力下,7月16日其上线了&阅读红包&的社交营销和转述音频,48小时订阅数只增加500多份。
此外,&得到&还联合了一大批知识和商业类自媒体做软性推广植入,效果也不甚理想。
★ 举例 :
为此,笔记侠大华特意订阅体验《李翔商业内参》,并咨询长期订阅的朋友,发现存在两个问题:
1) 内容与主流用户需求出现错位;
李参的用户囊括了企业经营者(包括创业者)和对商业知识感兴趣的普通群体,根据同类产品&罗辑思维&、&得到&的主流用户是后者,可以推测《李翔商业内参》6万用户中非经营者身份的人占比不少,而这两者对内容的需求是不一致的。
所以李参的内容很难融入这类人真实的工作场景,目前不足50%的打开率即是印证,谁都想讨好,结果谁都讨好不了。
2)心理预期过高。
前期宣传阵仗太大,马云、柳传志、雷军的推荐给了大家太高的心理预期,结果雷声大雨点小,和以往纸质的商业杂志并没有太大区别。不仅如此,每天的10条内容都太过于碎片,很难深入,而且每条内容间并无递进和关联。
我们为什么付费?为什么会付费?
我们在说&为知识付费&时,实际上省略掉了两个字,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如下两种之一:
为知识产品付费。
为知识服务付费。
在知识领域,产品与服务是交错在一起的,这里不做详细辨析,只是大略地把不需要人工介入的称为产品,比如图书、视频;需要人工介入的称为服务,比如讲座、一对一咨询、培训课程。
那我们为什么会在一个&免费&的时代,花这么多钱在付费内容上?有4个方面。
1)时间成本
每到中午同事间就会相互问吃什么,即使打开了&饿了么&也会不知道选择吃什么,这是一个真实的场景。
大多数人都会有这种感觉,吃饭虽是刚需,但是选择吃哪家其实是个性化需求。假如有一个每日推荐吃什么的内容产品,会有人愿意为此付费的,因为每次点餐的选择成本越来越大。
选择太多,用户决策瘫痪,自己选择的时间成本增加,愿意通过付费来代替个人搜寻选择,这使知识付费成为可能。
现在有很多互联网类的创业其实都是在解决这个问题,如:
笔记侠:让你不用到现场,就可以获得第一手现场演讲还原笔记;
礼物说:上面有各种各样的礼物购买推荐,细化到了每一个人群的每一个节日和纪念日场景,相信很多人都是有不知道送女朋友什么礼物的痛点;
还有助理来也、Get等等这类帮大家节省时间成本的产品以后会更多,其盈利模式的本质就是为内容付费或内容电商。
  2)金钱成本;
滴滴除了方便外,大大降低了出行的成本,这也是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人们在饿了么上订餐,除了减少出去吃饭的时间成本,其实重要的一点是补贴比到店里吃还便宜,而且又送饮料。
&得到&上卖的音频干货,商学院笔记,干货图书标价其实也很低,混沌研习社APP上几千块钱的视频,几十块钱就可以看完整版。不用到现场,不用订机票酒店出差奔波,这就是在降低人学习的金钱成本。
3)竞争压力
商业竞争的生存焦虑,让我们每天都需要大量的知识喂养。知识大洪水时代,认知成为最大竞争壁垒,压力成为学习最大的动力。
互联网让世界变平的同时,也造成了很多分化和反差,比你牛的人越来越呈现年轻化,每天都有人红,每天都有人拿到百万、千万的融资。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让我们一天不学习就感觉自己落后了很多,一天不刷朋友圈就感觉整个世界都变了,而你却不知道。
4)社交货币
知识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交货币。
你没看过《欢乐颂》,但是看过几篇有关《欢乐颂》的文章,你就有了和别人聊天谈话的话语权;你没读过《必然》,但是你买了,遇到这个话题你就可以插嘴聊两句;你没看过《大鱼海棠》,但是看了别人的影评,你就敢像看过一样说这是一部烂片......
对于付费知识产品来说,社交货币往往意味着产品有人格的背书,有社群交流的谈资。用户愿意为内容买单,内容实际有不有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马云、柳传志、雷军推荐了,你看了就会有成功人士的感觉,你和别人聊天就会有话题。
知识付费,你的路在何方?
分答2016年上半年的火爆催化了内容收费的变革,虽然它的引爆更多是靠探知明星、名人隐私和八卦的方式,但依然挡不住它对所有内容创业者的冲击。一下冒出了很多效仿者的同时,也让知识收费这个话题摆在了每位内容创业者面前。
回归内容,回归知识本身,最终还是要解决问题。当下比较热的几款付费知识产品,从用户的预期效果反馈来看其实并不好,又加上名人和大咖的背书,难免有泡沫的成分在里面。另外,这些都是知识付费产品的先行者,也会有一定的产品红利在里面。
观点一:面向个人的知识产品只是知识服务业一角
目前热门的互联网知识产品,还都是面向个人(所谓2C),很少有面向企业(所谓2B)的,但这也是互联网的发展规律。2C因为和个人相关,往往较易吸引关注,而个人也比企业更容易接受互联网创新产品。
倘若把视角放大到企业层面,就会发现现在的知识产品热潮只是知识服务业的一小角,企业才是知识产品的最大买主。
面向企业的知识服务所采取的逻辑也是截然不同的。面向个体更接近于传媒与娱乐逻辑,只提供产品与服务,不解决问题。面向企业则是要解决问题,甚至按效果付费。解决问题逻辑,也正是面向企业的知识服务还难以互联网化的原因之一。
在面向企业的领域,有这几个典型案例:
猪八戒网。提供专业服务的交易市场,买卖双方可以售卖和购买LOGO设计、网站设计与开发、影视制作、网络推广等专业服务。
Fiverr网站及App。以5美元为起价,交易种类包括包括美术设计、数字营销、写作与翻译、视频等创意相关领域。
InnoCentive网站。最知名的创新众筹平台,将有难题需要解决的公司机构和世界各地的科研专家连接到一起,已服务于包括宝洁、NASA等机构。
X大奖。奇点大学执行主席、X大奖基金会主席彼得&戴曼迪斯所倡导的激励性大奖赛也可以视为解决问题的典型案例,特点是它可以极大地提高某个挑战的&可见度&,具体方式可能是设下如谷歌月球X大奖这样的高达3000万美元的巨额奖金。除了X大奖外,知名的大奖赛还有Netflix算法大奖赛。
Github。Github是基于GIT的代码托管平台,也是开源代码的交流平台,以代码形式解决问题的知识成果在它之上公开、分享和迭代。目前,在代码这个领域,知识成果通过这种方式快速迭代、进化,从而促进知识的扩散、累积、创造。
观点二:平台和匠人个体共存的时代
从免费的知识互联网,到收费的知识产品服务,不只是商业模式的变化,可能是又一次人类认知模式的进步。创业邦执行总裁方军有4个展望:
1)我们不仅要将知识转换成用户可购买的知识产品服务,未来,知识产品化的范畴将进一步扩大:对面向个人的知识产品服务,需要将个人知识消费消化部分纳入进来考虑;对面向企业的知识产品服务,不只是将知识消费所对应的融合与定制纳入进来,更要将知识使用阶段的解决问题部分纳入进来。未来的知识消费演进会指向购买知识产品或服务的结果。所谓的好内容、好知识产品,标准不是绝对的,但未来一定是奔着解决方案去的,目前的知识解决方案,还做不到对结果负责。
2)只有产品化程度高、商业价值高的知识产品才有可能实现较大规模的知识变现。只是知识原料的、产品化程度低的,本身商业价值低的,所收费用不足以弥补交易成本的,都必然处于免费域。
3)如果按知识产品的提供者和消费者将整个领域分成2 X
2表格,现在的热点是个人对个人的服务(C2C),下一个可能的热潮是个人对企业的服务(C2B)。
4)不论是知识的创造、还是知识产品化,都是很难规模化的,它需要的更多的是匠人精神,以手艺人的方式创造知识、设计知识产品、服务知识消费者。诚如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在《匠人》中所说,&肤浅的能力在现代社会特别吃香&。
观点三:付费知识产品不是媒体,而是跨界学习、终身学习渠道
从知识的效果上来看,内容只能解决知识的第一层问题,就是认知的问题。可以让你知道你不知道的东西,可以让你知道你之前的方法是错的,或者是无效、低效的,本质是一种相对科学的认知某类问题的方法论。
因为这些付费内容产品只是完成了理论知识的归纳总结,而且有的也很碎片,不成体系,是从理论到理论,只有自己亲自去实践才能验证产品的最终效果。
但是总有一部分人知识付费是没办法满足解决深更问题需求的,这类用户的诉求往往比较强烈,只能通过线下的教育和培训来解决。当然这又面临无法规模化的问题,这是知识平台不愿意做的,比较好的弥补方式是在线上直播授课,这类增加的其实是即时互动。
知识收费再往下沉淀,本质还是线下培训和教育,轻量的碎片化的收费知识会成为线下教育转化的一个入口。
所以,做付费内容产品,一定不能从媒体的角度出发,而是要从搞教育的思维出发,从跨界学习和终身学习这两个新的趋势出发。
总之,我们正处在收费知识产品服务的超早期阶段,它可能带来新一波的知识创造、分享和教育学习浪潮,带来一波围绕知识变现的商业机遇。
过去,只有少数人能创造知识和生产知识产品。现在,更多人加入到知识创造和知识产品生产的环节。未来,如托夫勒几十年前所预测的,或许会达到所有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的状态,也就是消费者即生产者(prosumer)。在知识领域,这样的产销合一也许会最早实现。新的知识形式也会在互联网上不断生发出来,新的技术或模式如已经发生的移动互联网、正在发生的VR,都会促进新内容形式的出现。对知识的未来,我们无比乐观。
本文来源笔记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关注微信号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相关阅读RELEVANT
文章评价COMMENT
还可以输入<em class="orange" id="emCmtLen" maxlen="个字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
前瞻产业研究院
Copyright (C)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知识付费中的信息经济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