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姑姑在美国做投资,并且弄慈善事业排行影响力投资,还有基金会最近奥巴马的基金会姑姑都在

21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zhuanlan.zhihu.com/TheWorldOutside赞同 5467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773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媒体称美大选打中国牌 三一集团成奥巴马选情牌来源:新民周刊 16:19
新民周刊第42期封面:《大选“恨”中国》  “中国挡箭牌”了无新意  四年一度的美国大选,一直就是富人玩的乏味的民主游戏,今年的选举也不例外,甚至相较之前更加乏味。  对于旁观的中国人而言,今年的美国大选,还多了一层“憎恨”的味道。  曾几何时,让美国人激发起理想主义情怀的奥巴马执政四年,不仅没带来更多“hope”,也没带来更多“job”,更糟的是,他因强推“劫富济贫”政策而遭共和党人忌恨,更因攻击华尔街而失去金融大亨们的好感。而罗姆尼也不讨人喜欢,因为他看上去太“好”。他是个好丈夫、好父亲、好商人、好州长,他有5个儿子,18个孙子孙女,很和谐很喜庆,但他最大的问题,就是太过四平八稳。  当然他们也有共同点,都喜欢煽动和利用对中国的憎恨情绪,拿中国当挡箭牌。他们多次电视辩论,几乎每次都拿中国说事儿,胡说什么“中国人抢走了美国人的饭碗”、 “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等等,迎合并糊弄一些傻乎乎的美国人。中国的中兴、华为以及三一重工[微博]等渴望进军美国市场的优秀企业,也遭到他们的百般刁难和排挤。  “我们爱中国,我们也恨中国!”一帮美国人大喊着。  爱,因为中国产品带给他们更多的实惠和选择;恨,因为在他们看来,“共产主义的中国是冷战的遗物,是一个拒绝转向西方发展道路、仅其辽阔幅员就能构成威胁的‘恐龙’”。  中国有句古话,不是冤家不聚首。在一个新的地缘政治时代,一个互动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与地缘文明关系,构成了中美之间广泛的互动空间。这样的关系注定了中美两国必然要在疑虑中信任,在摩擦中合作,在爱恨交织中过着彼此的幸福生活。(彼特)  出“大怪”,黑中国企业  从以往的经验看,似乎候选人对中国的态度越“强硬”,就越不会丢掉选票。这一次,奥巴马罕见地直接出面叫停中资收购案。  记者|应 琛  每到美国大选年,有关“中国威胁论”的叫嚣声就会变得频繁起来。只不过,今年的论调中,来自中国的“经济威胁”被叫得格外响亮。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民营装备制造企业三一集团(以下简称“三一”)便“躺着中枪”。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发总统令,以涉嫌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中止了其关联公司Ralls在俄勒冈州Butter Creek风电场的四个风电项目。  10月1日,Ralls向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方分区法院递交诉状,将奥巴马总统和CFIUS(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一同告上法庭。  三一正式按照美国的规则为自己维权。  高调起诉的背后  “三一集团此次起诉奥巴马是被迫高调!”  10月18日,在三一美国风电项目诉讼案媒体沟通会上,集团董事向文波表示,不起诉奥巴马不能解决问题,因为风电项目被禁止的命令最后是奥巴马签的,“其次,该事件是对中国国民的一次教育,告诉中国企业国际贸易是怎么回事,我们在国外会遇到哪些想象不到的问题。最后,还想告诉全国乃至世界,三一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  据了解,这是自1990年美国总统布什否决一桩中国收购案后,22年来美国总统首次直接出面叫停外资收购。  而这一切要从今年3月,Ralls公司从希腊电网公司Terna US处,收购了美国俄勒冈州Butter Creek风场项目,并取得了该项目建设的所有审批和许可说起。  按照三一集团副总经理、Ralls公司CEO吴佳梁的说法,该项目包括四个相对独立的风场,每个风场均成立了独立的项目公司。  5月,美国海军西北舰队以Butter Creek 项目中一个风场(Low Ridge)可能影响其空军训练为由,与三一交涉迁址事宜。  吴佳梁表示,尽管美国海军无权审批风场建设和空域管理,而相关项目已于2010年9月取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下简称“FAA”)颁发的“无潜在危险”许可,RALLS仍配合同意将其风场南移了1.5英里。  为此美国海军还出具了专门的支持函,帮助Ralls再次申请FAA许可并对Ralls的配合表示感谢。  不过,据报道,CFIUS一方的律师——美国凯寿律师事务所合伙人Farhad Jalinous却表示,美国海军在信中说,他们担心新老位置上的风机都“可能对国家安全产生负面影响”,但是“我们目前没有更好的选择”,因为“新位置比老位置的危害要小一些”。  2012年6月,CFIUS联络了Ralls的代表律师,并邀请其提交一份“自愿审查申请”。6月28日,Ralls同意自愿申报并提交了申请。  根据美国鼓励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如果Ralls能让风电场在当年12月31日之前并网发电的话,就可以从美国政府那里拿到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0%的一次性现金返还。  记者了解到,CIFUS曾建议Ralls推迟施工直到审查结束,并警告说:“如果继续施工,CFIUS之后的任何不利决定带来的任何损失的风险,都将由Ralls承担。”  7月25日和8月2日,CFIUS以涉嫌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分别做出两次临时性裁决:Ralls必须停止修建这些风电场项目并立即移走全部设备包括已经浇筑的基础环等;禁止任何人进入,只允许CFIUS同意的美国人进入移走设备;也不能将风电场及建设风场所需设备出售转让。  “CFIUS发布第二道临时命令后,我们试图把项目转让给美国公民持有以摆脱困境的意图也宣告失败,形成2000多万美元的直接巨额损失(间接损失不计)。”吴佳梁透露,“在此期间我们曾多次试图与CFIUS 沟通,希望理解我们的处境,给因CFIUS命令造成的损失予合理的赔偿。CFIUS以国家安全为由,命令我们走人,却明确拒绝任何赔偿。”  “你说我影响国家安全,我不建了行吗?不行。你说我影响国家安全,我拿走行吗?也不行。你说我影响国家安全,我卖给美国人行吗?还是不行。”正如向文波所言,这无疑把Ralls逼上了梁山。  三一认为自己受阻最大的问题可能是“中国属性”。因为除了中国投资者,被中止的项目周边建有大量其他国家投资者所有的风场。这些风场有的使用丹麦生产的Vestas风机,有的使用印度资本所有的德国公司生产的Repower风机,但均未受到CFIUS的审查。  更让Ralls不解的是,CFIUS以危害国家安全为名阻止了中资收购,但始终不曾阐明四个风电场究竟危害了哪项国家安全。  9月12日,基于坚信美国法律的公正和公平,Ralls在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方分区法院对CFIUS提起诉讼,起诉理由是被告的行为“违法且未经授权”。CFIUS随后便向奥巴马递交了对三一风电项目的评估报告。  9月28日,在CFIUS报告有效的最后几分钟内,奥巴马正式签发总统令,使CFIUS的临时禁令永久生效,对Ralls造成的永久损害成为具有法理依据的法案。  吴佳梁介绍,总统令中要求限时拆除基础和所有在区域内的建筑。但是整个项目建设,从地勘,到设计、原材料采购,再到施工,是总包给美国当地有名的老牌建筑商Silvey的,三一派出的监理也是美国公民。除此之外,有两个三一工程师应Silvey要求在现场处理技术问题呆过几天,其他再没有任何一个中国人到过现场。  此外,总统令中要求,三一员工不得进入项目区域。但是从地图中看到,这个试验区域内,有两条高速公路穿行而过,因此“这样的命令意味着什么?是所有长中国面孔的人都不能从这条高速公路上走吗?”不仅如此,吴佳梁补充道,三一从一开始就诚心诚意地表示欢迎CFIUS官员随时到现场检查,但从开始到总统令发布,从没有官员去过现场。  “在总统令签发前的最后一分钟我们都仍在努力,但CFIUS告诉我们只有一句话:走人,其他什么都没有。”吴佳梁说。  看着这张莫名其妙的总统令,三一集团不愿再做“沉默的羔羊”。10月1日,Ralls向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方分区法院递交更新修改的诉状,将奥巴马总统和CFIUS列为一同告上法庭。  这也让奥巴马成为了首位因阻止外资并购被起诉的美国总统。  奥巴马的选情牌  向文波表示,该案将于11月28日开庭审理,无论结果如何,都希望让公众进一步了解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真实遭遇,同时也呼吁更多具有类似遭遇的企业能够拿起法律武器大胆维权。  中国跨国诉讼专家郝俊波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则表示,根据721条款,如总统依据可靠证据判断有外国人通过交易控制美国企业,并有可能威胁美国家安全的,总统可中断、禁止这些交易。“但目前来看,两被告不仅违背了721条款,也违反了美国的行政程序法,宪法第五修正案中‘不得未经正当程序剥夺私有财产’,以及Ralls享有的平等保护的宪法权利。”  郝俊波告诉记者,从法理上来讲,这个案子的确存在胜诉的希望。“如果美方一调查,我们自己就撤销了、放弃了,那么我们可能永远没有这样一个公平、公开的程序来给自己做澄清。我认为,这场诉讼结果以外的意义更大,三一集团如果没有这个第一次,中国企业永远不知道美国的底线在哪里。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已经变得成熟、自信,已经学会了拿起法律武器,用国际手段来解决国际争端。”  其实,早在奥巴马下达总统令之时,就有分析表示,由于罗姆尼不断指责奥巴马对中国“软弱”,三一集团或成奥巴马提高支持率的牺牲品,“这是奥巴马毫无风险地白捡了一个秀肌肉的机会”。  10月23日,2012美国大选最后一辩于美国佛罗里达州波卡拉顿市林恩大学进行,辩论主题是外交政策,奥巴马与罗姆尼就“中国崛起”的问题展开了为时90分钟的“口水战”。  虽然在这场辩论中,奥巴马和罗姆尼在涉华议题上的态度较之此前有所缓和,都认为中国是潜在的合作伙伴,但强硬的声音仍依稀可闻。两人均指责中国“使美国就业机会流失”。  而就在一个多月前,在美国大选最重要的“摇摆州”之一的俄亥俄州,为争夺选票,奥巴马和罗姆尼都发出了大选过程中最强硬最刺耳的对华喊话:罗姆尼声言一旦当选,第一时间便将中国列为货币操控国;奥巴马则称,本届政府于2009年向中国轮胎施加了进口关税,拯救了1000个就业岗位。  奥巴马和罗姆尼的表现应验了稍早前美国杂志《福布斯》的预测:在历来是大选是非之地的俄亥俄州,有一件事将是很确定的:反华言论越来越多。  但和以往大选过程中对华指责多集中在民主和人权等领域明显不同,这一回,两位候选人给人的印象是:他们似乎只想得起来经济议题,而且,只要是美国经济出了问题,那一定得由中国来负些责任。  如今,就像奥巴马在最后一场电视辩论中强调的那样:他承认中国是美国潜在的合作伙伴,但前提是,如果中国能按照“规则”来玩,三一正是在美国的规则下为自己维权。  对此,吴佳梁充满自信地表示,假如说三一败诉的话,说明奥巴马主张的“选择美国”计划可能就是一个谎言,这将是一个让中国成千上万的企业家丧失对美国投资信心的一个最标志性事件。“反过来讲,如果我们赢得这场官司,会是美国人民的胜利,因为会告诉愿意到美国投资的企业家,美国是一个真正法制的国家,你的合法财产能够受到美国宪法的保护,所以我相信美国的宪法和宪法的守护者们会和美国人民会做出一个聪明的选择。”  岂止是三一  目前,诉讼结果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三一和Ralls仍坚持最后一搏。它们的遭遇在中国能源、资源企业海外淘金路上,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据了解,美国阻挠中国企业,主要有“三大法宝”:一是专利范畴的“337调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根据1930年通过的关税法第337条对外国产品是否存在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进行的调查),2002年至今,中国已经连续10年成为遭遇美国“337调查”案件数量最多的国家。二是以“公平贸易”名义对中国企业实施“双反”措施,这类措施主要针对光伏等高科技企业。最后,就是以所谓的“国家安全”为由抵制中国企业进一步进入美国市场。  早在1990年初,当时的老布什政府就由总统出面阻止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收购西雅图曼可公司,理由为“国家安全”。  最典型的案例是2005年中海油竞购优尼科一案。当年美国国内的反对者称优尼科具备的军民两用深海探测技术可用于武器试验,尽管中海油报价超出雪佛龙约10亿美元,最终仍黯然出局。  更多的闭门羹发生在通信设备制造业。2008年,中国企业华为联合美国贝恩资本竞购3Com公司、2010年竞购摩托罗拉[微博]公司移动网络业务,均被美方以“威胁国家安全”的理由而被拒之门外。  今年10月8日,美国国会发表调查报告称,华为和中兴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建议阻止这两家企业在美开展投资贸易活动。  10月18日,中国北京卓越航空公司欲以17.9亿美元收购美国飞机制造商豪客比奇的谈判宣告破裂。《华尔街日报》引述消息人士的话称,收购失败的原因在于美国政府以“担心国家安全”为由反对收购,且豪客比奇难以将其敏感的国防业务剥离。  实际上,由于“国家安全”的敏感性和秘密性,使得以之为背景而做出的行政命令难以通过司法途径进行复议和裁决,通常中国企业除了发布简单的抗议之外,大多选择了忍气吞声不了了之,拿起法律武器维权的甚少。  如果说三一集团本次诉讼还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希望,那么该事件所反映的中美之间不断加剧的经贸摩擦则让人不容乐观——以中国企业赴美上市为例:2010年共有34家中国企业上市,而2012年目前仅有2家中国企业赴美上市,且有多家上市企业已经退市。这一快速而持久的衰退趋势恐怕并不仅仅是市场周期的原因。  有文章表示,美国想与中国贸易,但是他们又想要一个稳定的世界,因此,中国光伏等企业理所应当地要遵守美国所制定如“对中国太阳能制造商和出口商征收18.32%到249.96%的反倾销税和14.78%到15.97%的反补贴税”等所谓的游戏规则,这就是霸权强硬下的自由。  不过,纵观历届大选,对于共和党与民主党在对决中频打“中国牌”,中国企业又似乎无须过于忧心。毕竟当年在竞选中大批中国的克林顿后来在任上支持中国入世,而一度呼吁抵制北京奥运的奥巴马在胜选后亦乐为中国的座上宾。  值得警惕的是,在本次大选中,中国所受到的“关注”和攻击是20年来最为负面的。在全球经济依然低迷的时期,贸易保护重新抬头的风险更高。倘若欧美经济持续不景气、失业率居高不下,中国企业被当作替罪羔羊横加指责的概率将会飙升。  奥巴马和罗姆尼一方面承诺要加大力度向北京施压,一面又有所缓和地表示中国也是潜在的合作伙伴——这种掺杂着敌意和热情的情感,似曾相识。  记者|邵乐韵 实习生|龙 怡  今年美国总统大选的三场电视辩论中,现任总统奥巴马和挑战者罗姆尼一共提及“日本”几次?一次都没有。提到中国几次?53次。  虽说大选辩论中一些国家被提及的次数并不能准确反映它们在美国政府外交政策中孰轻孰重,却通常体现了美国选民对每项外交事务的兴趣程度。  其实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日本”是美国总统大选中的“假想妖怪”。1992年美国大选期间,日本被提及9次,当时美国人因为日本经济的突飞猛进而倍感危胁,候选人比尔·克林顿、乔治·布什和罗斯·佩罗便围绕美国应如何强大自身经济来应对日本崛起而展开讨论。  今年,是1988年以来,历届美国大选辩论中首次对日本只字未提;相反,在过去20多年里,“中国”正从美国大选辩题中昙花一现的名词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政治皮球,候选人越来越爱拿中国说事,或者说,“敲打中国”(China-bashing)几乎成为一项保留节目。  在今年第三场候选人辩论中,中国首次成为独立选题,奥巴马和罗姆尼一方面承诺要加大力度向北京施压,一面又有所缓和地表示中国也是潜在的合作伙伴——这种掺杂着敌意和热情的情感,似曾相识。  候选人打“中国牌”展现自己的爱国情操,或许能迎合部分保守派选民的喜好,或转移国内经济不举的矛盾焦点,但正如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傅强恩(John Frisbie)在大选辩论结束后指出的,美国当务之急是解决好国内经济问题,只有与中国广泛接触和采取实际行动才能取得进展,而非“政治上的花言巧语”。  又到中国挡箭时?  据统计,在今年的外交辩题中,被提到次数最多的国家是伊朗(47次),第二个是中国(35次),第三是以色列(34次)。“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议题虽然重要,但相对美国外交整体,中东仍是传统议题,占据很大篇幅。”新华社前驻美国资深记者刘洪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指出,“候选人炒作中国话题在往年屡见不鲜,纵向比较,今年确实在内容上有所发展,但奥巴马和罗姆尼的反华门调不比往年更高。”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亚洲研究中心主任易明(Elizabeth Economy)也认为,“尽管在辩论和政治广告中,中国议题得到一些关注,但它不是竞选当中的核心议题。对美国选民来说,中国议题之所以重要,也只是因为它与美国经济有关联。”  今年竞选以来,奥巴马所晒的“中国牌”成绩单主要集中于两点,一是在2月底成立了跨部门贸易执法中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不公平”贸易做法进行更严厉调查;二是上台后屡屡对中国提起贸易诉讼,特别是对中国输美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使得上千美国汽车工人保住工作岗位。就在不久前,奥巴马又向世贸组织提出了针对中国的五项诉讼,其中涉及钢铁产业、汽车业等。  在以传统制造业为本的摇摆州俄亥俄州,树立捍卫美国贸易的斗士形象,确实能引发选民、尤其是蓝领选民的共鸣。现任副总统拜登在俄亥俄州为奥巴马造势时,就借着“中国议题”将奥描绘成努力保住汽车工人饭碗的亲民总统,与反对救助汽车业的罗姆尼形成鲜明对比,获得了积极的回应。  虽然罗姆尼在辩论中的强力表现一度帮他缩小了与奥巴马在俄亥俄州的支持率差距,但如今两党人士都表示,罗姆尼在该州的上升势头已经过去,对“风向标”的争夺仍会激烈——历史上还没有一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能在输掉俄亥俄州的情况下赢得总统选举。  从共和党党内初选开始,罗姆尼就对中国持激烈批评态度,反复强调上任第一天会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以致于今年1月在一场造势活动上,一名愤慨的华裔女性当面与他对质,批评他的对华言论“有辱人格”,令人非常不舒服。奥巴马也不忘反戳老罗一下:你的私人股权公司“贝恩资本”不就是靠与中国做生意来赚钱的嘛!  或许是感受到罗姆尼奋起直追的压力,在第三场辩论中,奥巴马也对中国特别强调了“遵守规则”:“中国既是对手也是合作伙伴,因此我上任后的态度是,坚决要求中国同别人一样遵守相同的规则。”而他上任初始的对华态度恰是避免提“对手”反而强化“合作”概念——2009年2月,刚刚出任美国国务卿的希拉里·克林顿曾明确表示,“有些人认为崛起的中国一定是个对手,然而正相反,我们认为美中都能够从对方的成功中受益,也都能够为对方的成功做出贡献。”  “大家希望确保贸易和投资是在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中进行的,因为美国经济仍然面临严峻挑战。候选人们提出的问题是现实存在的,不过他们在讨论过程中使用的语气过于强硬,这也是为了竞选效果。”易明对《新民周刊》表示。在她看来,罗姆尼一上台就要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的言论也是不切实际的,因为这其中要涉及两国财政部的对话谈判等;至于对中国产品征收额外关税的威胁,在共和党所主导的众议院也时不时地就会被提出来,并不新鲜。  实际上,在大选辩论中,两位总统候选人语气强硬中又都带有回旋余地,罗姆尼也并非一硬到底,他在三辩中的态度有所软化,声称美国不必处处与中国为敌,中国也可以是美国的合作伙伴。  易明指出,“两国国内情形——包括政治和经济——都具有挑战性,使得两国领导人(在中美关系上)都没有太大施展的自由度。双方都希望看到出现突破性的合作,但很难确定哪个议题能真正提供这样的机会。”  嘴巴硬不等于政策硬  从经验来看,中美关系会随着美国的选举周期而出现周期性波动,两党总统候选人就中美贸易摩擦中的各种问题宣示强硬立场、发表颇具贸易保护色彩的言论几乎成为一种规律性的现象,美国政府和国会就中美贸易争端采取各种贸易保护和制裁措施的积极性也会明显增加。  90年代以来的美国总统大选之所以无一例外地炒作“中国议题”,根本原因是那时实行什么样的中国政策在美国争议很大,两党互相抨击,美国的对华政策在互踢皮球中很“受伤”。90年代中后期,有关中国的流行议题要么是人权,要么是安全,但近几届总统选举,经贸议题越来越上升为主要议题。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张立平曾分析说,因为长期以来美中贸易的不平衡,美国经济尚未完全恢复元气。中国企业抢走美国人饭碗等说法甚嚣尘上。美国这样做其实是把经济问题政治化、把国内政治外交化,究其根本还是美国民族主义在作祟。  但与美国有贸易顺差的国家不只是中国,为什么又偏偏把中国当众矢之的?表面上中国取代日本成为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实际,在美国双边关系中,中美关系是最复杂的,在一系列中美关系的分歧领域中,政客们选择某一议题攻击中国成了家常便饭,因为他可以最好地维护其政治正确性,得到特定群体选民的欢呼和支持,对其政治前途有百利而无一害。从中美经贸议题在美国大选政治中的崛起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在这一议题上的矛盾将随共同利益的扩大而扩大。  在过去大选政治里,挑战者候选人不时会攻击在职总统候选人的对华政策,如1992年克林顿指责老布什总统对中国太软;2000年小布什表示要重新定义中美关系,中美关系不是戈尔支持的克林顿时期的“战略伙伴关系”,而是“战略竞争关系”……但选后事实又证明,后一位总统在一段时间后总是会回到前一任总统的对华政策基本框架上。  “把政客选前承诺当成政策来研究是不现实的,奥巴马和罗姆尼在竞选中对中国的态度可能趋强,但最终不管谁上台,不可能把所有承诺都付诸实施,这样对中美都不利,只可能在某些具体事情上加以兑现或有所强化。”刘洪笑说,美国人有句话,竞选承诺就和婚前承诺一样不靠谱。  新闻网站“赫芬顿邮报”在10月23日公布的民调显示,50%的受访对象相信罗姆尼上任不会真的推行其贸易政策,仅23%的人相信罗姆尼会“说到做到”。  正如张立平所指出的,一直以来,两党在对华的经贸政策上分歧并不大,只是为了选举的需要,两党候选人都会顺应民意,跟着民众走而不是领导民众,通过在经贸议题上向中国施加压力,要中国替己受过,为自己捞取选票。  回顾以往竞选,对华嘴巴硬、政策未必硬的例子也不少。刘洪举例,克林顿和老布什竞选总统期间,从旁人角度看,民主党优先照顾劳工组织的意见,对华立场会更严;而老布什所在的共和党偏重自由贸易,政策具有连贯性,或许会对中国略好。但反而是曾在竞选期间主张更为严厉的对华政策的克林顿上台后,在其任期内,中国最惠国待遇得到了解决。  小布什在竞选中,曾提出将中国视为主要竞争对等强硬主张,但他入主白宫后只花了半年时间就意识到中美是欢喜冤家,中美经贸关系恰是在其第一任期内得到继续扩大,尤其在“9·11”后美国与中国在“反恐”及防扩散问题方面建立了广泛的有效的合作,中美关系也变成建设性合作关系。在2004年大选中,中国没有成为竞选双方争论的主题,一度喜欢妖魔化中国的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也日渐平实客观。  至于奥巴马2008年竞选时承诺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后来同样改弦易辙,在他任内,美国已经发表了7次汇率报告,中国都没有被列为汇率操纵国。  今次,中国再度因美国两党总统候选人互相“别苗头”而“躺着中枪”,有观察人士认为,随着中国国力增强,中美联系互动日益加深,这种“政治投机”可能严重影响中美关系。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中国问题专家韩磊(Paul Haenle)早前就表示,虽然“中国牌”存在了数十年,但这类竞选言论“会给双边关系带来负面影响,给两国互信带来毁灭性影响”。  淡定看待“中国议题”  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屡次被提及,未必是坏事。  随着中美经贸关系日益紧密,双边贸易总额已经突破4000亿美元,摩擦势必增加。“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美国作为老大,对老二的提防是根深蒂固的。而且实事求是地说,中美存在巨大的意识形态鸿沟,战略上存有不信任,美国自然对中国充满了防范之心,还有一些对冲的举措。私下里,奥巴马和罗姆尼肯定希望中美关系向好发展,并且希望从中得到好处,但是在台面上,还是要迎合民粹。” 刘洪说。  香港《大公报》也撰文称,中国躺着也中枪,恰恰说明“中国议题”是不可回避的。不可否认,当“中国”成为竞选话题,候选人的阐述、评论大多偏颇,有欠公允。特别是在当今世界,西方国家普遍视共产党执政为洪水猛兽,对“中国崛起”心存疑虑,让他们一味说好话是异想天开。  但真相总是越辩越明的。究竟中美是竞争对手,还是合作伙伴,“中国崛起”是机遇,还是挑战,抑或两者并存,美国的失业是不是由中国造成的,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是否公平,是否可以解决美国自身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在美国社会客观存在的。大选中的辩论,即使明显带有情绪化,都有助于社会的了解和认知,这是好事。  美国认知中国,总要有一个从主观到客观、从片面到全面的过程。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平素习惯戴有色眼镜看待中国变化的美国媒体,在听了两位总统候选人的激辩后,纷纷对一些观点“纠偏”,替中国鸣不平,批美政界把中国塑造成“好莱坞大片中的反面角色”,指责中国通过操纵汇率“窃取美国的工作机会”是“片面的”,是把盘根错节的中美关系“简单化”。这在美国舆论界是十分罕见的。中国人要允许这个认知过程的存在,并应容忍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多次反复。  罗姆尼只适合演小品  撰稿|林 垚(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  作为一个擅于自我推销的精明商人,罗姆尼和赵本山一起卖拐倒是无比合适;但指望他身为总统带领美国前进,不啻问道于盲。  成就与挑战:客观评价奥巴马  奥巴马入主白宫四年,交出的成绩单虽非完美,要及格却绰绰有余。标志性的医保改革是有目共睹的,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不大为人注意。比如从长远而言相当重要的工作,包括启动教育体制改革、增加科技研究投入、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在外交与军事战略上重新布局等等。此外,作为行政部门首脑,主动进行一系列整顿,遏制了小布什时代行政权力过度膨胀的势头,对于维护美国的三权分立更是意义深远。  反对者最常指摘奥巴马的,是其应对经济危机不力,上任四年尚未带领美国走出危机。但这个批评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偏见。首先需要知道,这次全球经济危机的规模远超以往,堪比二三十年代的大萧条。美国在罗斯福带领下走出大萧条,用了足足十年时间,其间还遭遇了一场“小衰退”;指望奥巴马四年里就打赢经济翻身仗,无异于痴人说梦。  共和党喜欢拿他们的偶像里根和奥巴马对比,前者短短两年就克服了经济危机。但一来里根面临的危机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与今次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二来即便如此,在里根的第一任期里,就业增长率也远远没有回复到前任总统卡特治下的水平;三来里根减税促增长的经济政策,短期内虽然迅速拉动了GDP,却也埋下了长期的隐患:美国从最大债权国变为最大债务国倒还罢了,更严重的是经济结构变化趋势从高薪高技术工种为主逆转为低薪工种为主,中产阶级开始持续减少,贫困人口开始持续增加。  相比较而言,奥巴马的应对措施虽然短期数据不好看,但在许多经济学家看来却是长期更稳妥的做法。事实上,刚出炉的第三季度经济数据表明,美国GDP增长率已从上季度的1.3%恢复到了2%,而一旦恢复到2.5%时,失业率就会实质性地下跌。美国经济正在稳步走向复苏。然而经济危机其实并非奥巴马执政生涯最严峻的挑战。更让他头疼的,是国会里空前激烈的党争。  国事与党争:国会山上的闹剧  在参议院中,少数派议员可以利用程序漏洞阻挠议事,而100位参议员中必须有60位现场提出制止,才能终结阻挠、恢复议事。共和党自从五年前失去参议院多数席位迄今,创纪录地近400次阻挠议事(之前纪录是两年共82次),大到医保改革、财政方案,小到退伍老兵安置、放射性物质进口管理,他们置公众利益于不顾,不问提案内容一概阻挠,目的相当明确,就是要让民主党难堪、让奥巴马一事无成。仅在年间,共和党就通过这种办法,使得375项已由众议院通过的法案在参议院流产。用一位共和党议员的话说:“我们的唯一目标,就是让奥巴马无法连任。”  而众议院自从2010年中期选举被共和党翻盘之后,更是完全沦为党争工具。尤其是毫无经济学常识的“茶党”(近年共和党内兴起的民粹极端派)议员们2011年在债务上限问题上的瞎搅蛮缠,不仅使得美国国债有史以来第一次被标普下调信用等级,也深化了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与全球经济危机。  年间民主党确曾一度在参议院夺下60席、同时又在众议院占据多数,理论上可以在国会里为所欲为。所以有人指责奥巴马上任头两年碌碌无为,未能充分利用民主党对国会的控制。但实际上,由于其中一名参议员病重住院缺席(后去世),民主党真正同时控制两院的时间只有短短一个月。奥巴马能够在此局面下推动医保改革,已属难能可贵。有人认为如果让性格更强势、手段更老到的希拉里来当总统,或许能让国会山的共和党人乖乖听命。不过历史不能重演,用这种过于美好的设想来评判奥巴马的表现,恐怕不甚妥当。  可若是奥巴马连任,岂不意味着未来四年党争依旧,局面仍无改观?这倒未必。一方面,由于总统只能担任两届,共和党今后将部分丧失狙击奥巴马的动力;另一方面,自从众议院共和党在债务上限问题上丢人现眼后,民调对国会的不满已经达到了历史顶点,只要经济形势持续好转,2014年中期选举民主党很可能重夺国会主动权,立法与行政部门的合作将更加顺畅。  相反,倘若罗姆尼当选,美国恐怕才真要面临一场灾难。  经商与从政:罗姆尼何许人也  在罗姆尼的拥趸看来,他拥有对手无法企及的两大优势:作为成功的商人,他是应对经济危机的不二人选;作为共和党的温和派,他没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能够为深陷党争的国会带来妥协。  但经商与从政,实在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艺术。有商业头脑的人,可以在既定政策框架下为个别公司谋取最大利益,然而政治家的任务,却是经济政策本身的制定,是平衡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并为国家发展提供愿景与方向。胡佛与贝鲁斯科尼,在踏上政坛之前都是精明而成功的商人,惜乎前者引发了大萧条,后者更是意大利多年来经济停滞、政治腐败的罪魁祸首。  罗姆尼自己出任马萨诸塞州长时的政绩也并不光彩,就业增长率仅为1.5%(全国同期平均5.3%),在50个州里排名倒数第四。罗姆尼离任前,州民对他的工作认可率只有34%,为历任州长中最低。  至于拥趸们给罗姆尼加上“擅长妥协”的头衔,更是贻笑大方,也深刻体现出人们对经商与从政两种不同性质活动的误解与混淆。政治中的妥协,是在坚持原则和价值观基础上出于现实原因做出的暂时退让与牺牲,而非投机商式的见风使舵左右逢源。  从罗姆尼的既往表现看,他可谓无原则,却不可谓擅妥协。仅这一年多的竞选中,他就在经济计划、税收方案、医保改革、移民政策、同性恋权益、堕胎权、枪支管控、贫富差距等几乎所有重大公共问题上反复无常,对不同选民说着前后矛盾的话,甚至一天之内上下午两场演讲的立场都可以截然相反,以至于有人调侃道,罗姆尼一定是患了严重的失忆症,得赶快利用奥巴马医保改革的机会好好治一治。  罗姆尼用以吹嘘自己擅长妥协的事迹,是自己担任州长期间,与占据州议会绝大多数的民主党人通力合作,率先在马萨诸塞实现了医保改革。事实上,尽管罗姆尼刚上任时为了赢得州议会支持而在此问题上相当配合,但从他2006年决定竞选总统、需要争取全国共和党的支持开始,对医保改革的态度就急转直下,动用州长权力一口气否决了刚刚与议会合作制定的医保法案的8项关键条款(州议会随后又将他的否决一一推翻)。  罗姆尼从此与州内民主党人交恶。到四年任期结束,他一共844次否决了州议会的法案,而州议会回过头来又707次(几乎总是全票)推翻了他的否决。2008年共和党初选时,罗姆尼便凭此制作了一个名为“我喜欢否决”的电视广告大肆投放,以宣传自己是如何坚定地站在共和党立场上,即便在马萨诸塞这样一个民主党州,也绝不肯向不可救药的民主党人妥协云云——当然今年大选中,罗姆尼很自然地又把这段历史“忘”了个精光。  不可否认,政治人物偶尔言不由衷、出尔反尔甚至为了自身利益而改换门庭,都是难免的事,包括奥巴马自己也曾几次说话不实被人抓包。但像罗姆尼这样高强度、高密度、高难度地华丽转身,就完全是不同性质的问题了。作为一个擅于自我推销的精明商人,罗姆尼和赵本山一起卖拐倒是无比合适;但指望他身为总统带领美国前进,不啻问道于盲。  罗姆尼近日提出的所谓“振兴经济五点计划”,正是其商人特质的绝好写照:伸手画了好一张大饼,把各方面爱听的都说了个尽——既要减税,又要增加国防开支,最后居然还能削减赤字、平衡预算——全然不管这些目标相互之间是否矛盾。至于摊出这么大张饼的钱从哪儿来,恐怕只有老天爷才知道了。  进步与保守:美国命运的十字路口  罗姆尼毫无原则的“妥协”与毫无立场的“温和”,在其他时候或许并非什么大问题,但放在今天的美国,却足以将社会带进深渊。  一般认为,民主、共和两党之间存在两大根本分歧。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问题上,民主党主张自由平等,共和党主张自由放任;社会文化问题上,民主党秉持进步主义,共和党秉持保守主义。过去共和党内较为理性的自由放任派一度占据主流,社会保守派居于边缘地位。然而从里根时代开始,共和党内发生了两大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自由放任派内部的经济指导思想日渐脱离社会实际,教条式地鼓吹政府放弃一切市场监管与社会再分配的责任,即便里根主义经济政策明显导致了未来几十年贫富差距的急剧拉大、小布什对金融市场的放松监管直接引爆了次贷危机,教条主义者们仍旧固执己见。  另一方面,更令人担忧的是,自里根发动“文化战争”后,社会保守派声势日渐浩大,时至今日,已经完全绑架了共和党的意识形态。这些人主张禁止堕胎甚至禁止避孕、反对同性恋、反对枪支管制、反对政治献金透明化、在国际上奉行单边主义、否认国际法的权威、否认全球变暖、反对儿童注射疫苗、力图在中小学课程中用神创论取代进化论、呼吁恢复美国的“基督教传统”等等。2010年兴起的茶党,正是打着自由放任旗号的社会保守派,但凡被茶党夺取州议会的各州,都在社会文化议题上制定了比以往更为保守的法律。而今年的共和党代表大会,也把这些社会保守主张一一写进了党纲。  罗姆尼在社会文化议题上没有特定的立场,也因此被称为共和党内的“温和派”。但没有立场,也等于说为了讨好党内保守派,能够做出任何事情。这方面实在殷鉴不远。2000年小布什竞选总统时,也是以“温和派”面目示人的,曾向选民承诺上任后要实行“谦卑外交”方针,绝不推动禁止堕胎等等。然而当选总统后,不但外交上被新保守主义鹰派把持,更在保守派的压力下,把堕胎立场作为任命最高法院大法官时的“一票否决项”,使得最高法院在其任内急剧保守化,在若干判例中都大踏步倒退。由于最高法院在美国三权分立制度中的地位和大法官的终身制,总统任命的大法官,对美国历史的影响可能比总统本人还大。在目前九名大法官中,持进步主义立场的金斯堡与布雷耶二人年事已高,很可能在未来四年内退休。罗姆尼当选总统,意味着这两个席位又将落入保守派手中,保守派至少能够再把持最高法院二三十年。美国60年代社会解放运动以来辛苦取得的所有成就,恐怕都要付诸东流。  民主党与共和党的对抗常被戏称为“驴象之争”,我们也不妨用两个有关驴和象的典故分别比拟两位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好比一只嗓门洪亮却无尖牙利齿的驴子,单靠几声驴鸣,自然吓不退国会山上的凶猛如虎的党争,但好在驴子识途而务本分,只要主人不时抽上几鞭,尽管道路颠簸步履蹒跚,总还能兢兢业业把车拉到目的地。而罗姆尼则如同一位被共和党大象拱在背上的盲人,乍看风光得紧,其实不但瞧不见前方道路,就连屁股底下究竟坐的什么都不甚了了,只能任由它四下践踏破坏,更无法阻止这头已然受到刺激狂性大作的大象,发足向远处的悬崖直奔而去。  是把未来托付给这位盲人,指望他驾驭住座下的疯象——还是选择那匹驽驴,虽然看起来不怎么给力,但毕竟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相信这并非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虽然选前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奥巴马和罗姆尼齐头并进,但是我非常有信心,在经过非常失败的四年之后,美国选民不会再给奥巴马另一个机会了。  撰稿|杜剑锋(现旅居美国,从事生物医学博士后研究,爱好观察美国总统竞选)  像很多在美国的中国人一样,我最初也是因为希拉里才对奥巴马心生反感的。  在2008年的总统大选中,希拉里通过电视辩论和各种选举活动,展示出了卓越的领导能力,在华人中吸引了包括我在内的众多“稀饭”(希拉里的粉丝)。然而在民主党的初选中,希拉里却最终败给了来自芝加哥的奥巴马。  奥巴马之所以能力压希拉里在党内竞争中脱颖而出,很大程度得益于民主党争议很大的初选制度,同时也是因为一些党内大佬暗中扶持。他自己在竞选中,除了口出莲花演讲能力不错,并没有显示出有多么出众的能力和素养。希拉里输得有些冤。作为一名“稀饭”,我心里自然对奥巴马很不以为然。所以当奥巴马进一步借助经济危机之力战胜共和党对手入主白宫后,虽然美国媒体和很多民众对奥巴马期许甚高,我却对他的能力充满疑虑。  奥巴马在白宫四年,鲜有建树,错失不足却俯拾即是,证实了我最初对他的不信任并非成见所致。通过对他的全面细致的观察,我认为他不是一个合格的总统。  在2012大选投票日前夕,我总结出了奥巴马执政的七个主要不足之处。  1、好高骛远,错失经济复苏的良机。  奥巴马2009年初宣誓就职时,正值美国遭遇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2008年房市泡沫破灭后,美国金融体系摇摇欲坠。百业萧条,失业率飙升。可以说,几乎任何一个人来做美国总统,都会将改善经济、提高就业、早日推动经济复苏作为工作上的首要任务。然而奥巴马却出人意料地将自己在白宫前两年的所有精力投入到了推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上。  实现全民医保,是美国众多政治人物的百年夙愿。从泰迪·罗斯福到克林顿希拉里夫妇,都曾想圆这个百年梦却功败垂成。奥巴马作为一名民主党人,想要摘下民主党政治理想中这颗皇冠上的明珠,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他却不应该罔顾社会现实,在美国面临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心有旁骛,推动医保改革,却置几千万失业的百姓于不顾。  在奥巴马执政的前两年里,民主党在国会两院均占有多数席位。奥巴马在落实个人政治理念、推行政策时有很大优势。但是他没有利用大好机会来想办法降低失业率,却花了整整一年时间,耗尽所有政治资源,鼓捣出一个医保法案。这个法案在国会勉强通过后,由于在民众中支持率非常低,奥巴马又花了很多时间四处巡视宣传。但是在这个法案通过后两年,民众的认可度仍然不足半数。而且由于其中强制保险的条款加重了企业负担,在美国最需要新的工作岗位时,这个法案却令众多美国企业不敢贸然扩大经营规模。  如今,美国失业率仍然高居不下,GDP增长只有2%。在2012大选中,经济成了选举的首要议题,面临连任压力,不知道奥巴马是否对自己当初没有认真处理经济问题而感到后悔。  2、无知无能,进退失据。  著名经济学家、前哈佛校长拉里·萨默斯在奥巴马上任后被任命为国家经济政策委员会主任。作为美国政府第一号经济幕僚,负责在经济政策的制定上向总统出谋划策。然而在白宫工作两年后,他却挂冠而去,回到哈佛重执教鞭。萨默斯离职后,有记者披露,他在白宫任职期间对奥巴马的领导能力非常失望,认为这个总统在经济事务上缺乏常识和判断力。有一次他甚至对白宫预算办公室主任抱怨,白宫里负责拿主意的人“像个孩子”。副总统拜登的一个下属最近出书曝料,也称奥巴马和他的搭档在经济问题上像一个“文盲”。  这些对奥巴马的批评也许有些言过其实,但是美国经济在奥巴马主政四年后仍然步履维艰,很难令人相信奥巴马在经济政策上有多少远见卓识。刚上任时他承诺将预算赤字四年内减少一半,结果现在不仅没有减少,却为美国多积累了6万亿美元的债务;当初通过经济刺激法案时,他信誓旦旦地称失业率不会超过8%,结果在他第一任期的大部分时间里,失业率从来没有降到过8%以下。  奥巴马政府过去两年所提出的预算草案,在“自己人”民主党占多数的参议院投票表决时,竟然连吃“鸭蛋”,足见奥巴马在经济问题上是怎样地束手无策。  以揭露水门事件闻名的美国著名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在他的新著中披露,2011年夏天围绕着债务上限的谈判中,奥巴马不仅面对国会的共和党对手完全失去了坚持立场的勇气,而且被自己党派的议员完全忽视。一次在同众院议长佩洛西和参院领袖瑞德进行电话会议时,两位大佬竟然在中途按下静音开关,两人私下商讨,让不知情的奥巴马在另一端自言自语。因为自己的才识所限,奥巴马在华盛顿的影响力实际上远没有表面上那样大。  3、失职的三军统帅。  2008年竞选时,奥巴马对小布什政府的国家安全政策百般批评,然而在他上任后,出于反恐需要,却很大程度上沿袭了小布什时期的铁腕反恐政策,不仅没有如期关闭关塔那摩军事基地,还延长了饱受争议的“爱国者[微博]”法案期限。  他曾高调批评小布什时期军情机构对恐怖嫌犯施行“水刑”,很不人道。但是他却下令进行“无人机反恐”,大规模地派遣无人机对中东地区进行轰炸,未经审讯便将一些嫌犯“肉体消灭”,同时还误伤了很对无辜生命,引发了被轰炸地区民众对美国的不满。  日,美国驻利比亚大使馆遭遇恐怖分子袭击,包括大使在内四人遇难。悲剧发生后,白宫和国务院一直对外宣传是利比亚人在举行反美抗议时情绪失控引发惨案,将责任归咎于一部不知名的反对伊斯兰教的网络电影。  直到事情发生后两周,奥巴马才公开承认这是一起事先有预谋的恐怖袭击。而媒体随后调查发现,美国国务院在袭击发生时便在华盛顿收看到了班加西使馆内的实时视频,袭击前根本没有任何抗议活动的事情白宫从最开始便心知肚明。而事后长达十几天的时间里刻意误导美国公众,完全是出于政治需要。  目前媒体对事情发生前后的情况掌握得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奥巴马政府在事发前忽略遇害大使要求增强警备的要求,事发时反应迟缓错失救人时机,而事发后则在竞选策略等多重因素考虑下,蓄意将注意力引向一个与此事无关的网络视频。  很多美国舆论将此事同水门事件相提并论。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白宫在此事上所扮演的角色最终将大白于天下。不过现在基本就可以判断,奥巴马身为三军统帅,他在此事中的作为完全不够称职。  《华盛顿邮报》上一篇文章曝料说,奥巴马在上任后,缺席了大部分的每日军情简报会议,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出席率更不足40%。使馆被袭事件发生后第二天,在已经得知大使遇害的情况下,奥巴马仍然没有参加军情简报会议,而是打点行装,飞到拉斯维加斯参加筹款晚宴去了。  4、急功近利,毫无原则,唯选票是从。  奥巴马在上台前曾信誓旦旦说,一旦当选,将在任期第一年便启动移民政策改革,以解决困扰美国社会的数千万非法移民问题。  他在任前两年,民主党拥有国会两院的多数,如果他真正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的话,通过新移民法的可能性很大。然而在搬入白宫后,他却将自己的承诺置之脑后。直到2012年选举在即,奥巴马为了争取少数族裔的选票,才突然决定绕过国会,推出临时性的移民改革措施,对非法移民网开一面。奥巴马临时抱佛脚,完全是为了争取大量的拉丁裔选民的好感,毫无解决移民问题的诚意。  奥巴马在重大的社会问题上,唯选票是从,立场出尔反尔,不仅体现在移民改革问题上,还有一个例子是同性婚姻。  奥巴马于今年5月特意安排ABC记者到白宫进行专访,访问中正式表示支持同性恋婚姻合法化,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开表态支持同性婚姻的在职总统。在访问播出后不久,媒体就披露,奥巴马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过去几十年几经变化。从初出政坛时的支持,到竞选议员时不再支持,到2008年大选明确反对,再到如今面临连任压力时的180度转弯,几乎每次态度调整,都是在选举前夕。  这样的出尔反尔,让人怀疑,总统职务对奥巴马而言并不是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工具,权力本身才是他的终极目标。  5、心高气傲,加剧党争。  2008年,奥巴马赢得了很多对极端政治争斗非常反感的选民的支持。他在竞选中承诺要身先士卒,摒弃党派偏见,团结各种政治力量,为华盛顿带来清新的政治空气。然而在他第一次同国会的反对党领袖们见面的会议上,奥巴马便心高气傲地提醒对手,“我赢了”。这次会议也为日后的党争埋下了伏笔。  在过去几十年的历史中,曾经在任上有所成就的几位美国总统,无论是共和党的里根还是民主党的克林顿,都非常善于同政治对手协作解决问题。在过去四年里,奥巴马几乎从未主动去团结政治立场同他不同的各种力量。2010年末,由于医保法案不得人心而导致中期选举大败亏输,民主党失去了众议院的控制权。按惯例,奥巴马应该给新当选的共和党议长班纳致电道贺,可白宫的工作人员竟然没有班纳的电话号码。  半年之后,在提高债务上限的谈判中,共和党寸土不让,奥巴马不得不签下城下之盟。而在谈判结束后,奥巴马也未试图去修复同国会的关系,而是继续在各种场合将经济不佳的现状归咎于国会。  在这种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气氛中,华盛顿几近瘫痪,面对种种社会问题经济挑战,政府国会已经很长时间没能够合作提出任何有影响力的法案了。  6、自大成狂。  奥巴马执政四年之后,美国经济没有像他当初许诺的那样迅速好转。几千万人失业,领取失业救济的人数达到历史最高点,中产阶级收入大幅下降。美国的国际影响力减弱,外交政策被嘲讽为“在后排领导”。然而奥巴马本人却对自己的这份成绩单颇为满意。  在一次接受CBS 《60分钟》节目采访时,他被问到自己在历史上的定位,奥巴马竟然回答说,考虑到自己上任时所面临的挑战,和几年来的“辉煌业绩”,在美国历史上,只有林肯、罗斯福和约翰逊能排到自己的前面。  “史上第四伟大的总统”言论一出,把采访的记者都吓了一跳。《60分钟》的编辑们在制作节目时,几经斟酌,最后还是决定把这个惊世骇俗的自我评价给剪掉,没有在最后的节目中播出,而只是把这段视频放到网上供大家指摘。  在10月3日举行的2012年第一场总统选举电视辩论中,罗姆尼表现异常出色,而奥巴马则如梦游般不在状态。辩论结束后,罗姆尼民望急升,盖洛普民意调查显示,有72%的观众认为罗姆尼赢得了辩论。  但是有媒体报道,在辩论结束后,奥巴马竟然认为自己表现不错,战胜了罗姆尼。过于自信甚至自大是成功者中很普遍的现象,但是奥巴马不切实际、严重脱离现实的自负还是非常令人吃惊,相信也很大程度导致了他在总统生涯中不能够有所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  7、“均贫富”的世界观。  政治人物分属不同的党派,在内政外交问题上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如何解决国家问题有独到的见解,本来不应该作为评判其成败的一个标准。但是奥巴马在执政四年中所流露出的理念,则有很多同美国的主流价值观完全背道而驰。  在2008年的一次竞选活动中,奥巴马在回答为什么要增税的问题时称,征税是要“均贫富“(Spread the wealth)。在过去几年中,他一直试图提高年收入在25万美元以上者的税率。在各种场合下,他也不断指责富人没有承担应有的社会义务。实际上美国收入最高的10%家庭所缴纳的税额占总联邦所得税收入的70%,而且即使奥巴马的税收计划得以实施,也不足以解决他在任上所积累的巨额赤字。  在2012年的选举中,奥巴马一直试图用“资产过亿”这一点来攻击对手罗姆尼,将有钱人描画成冷血无情的资本家。很多选民对他这种煽动阶级斗争似的竞选感到非常反感。美国一向是鼓励创业,鼓励成功的国家。对于成功的人士人们会羡慕但不会嫉妒。作为一名移民的后代,佛罗里达参议员马克·罗比奥说,奥巴马所宣扬的,是追求美国梦的人们所避之唯恐不及的理念。分享至:
相关搜索:..
->->->->【热点推荐】简版| | ----3g.ifeng.com18-07-21 16:3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慈善事业的特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