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电销系统行业

(格瓦拉:傻逼)
第三方登录:权威发布|2017年上半年寿险电销行业经营数据分析报告
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对外发布《2017年上半年电销行业经营数据分析报告》。作为保险行业销售渠道创新的先驱,寿险电话营销不断开拓进取,实现了保费规模逐年稳步上升。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根据电话营销行业数据及企业经营状况,对2017年上半年寿险电话营销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形成了此报告。
经营主体良性竞争,部分公司退出电销市场
2017年上半年保费收入来自经营电销业务的29家人身险公司,其中,中资公司18家,外资公司11家
上半年,有两家公司退出电销市场
2017年上半年寿险电销市场经营主体情况
业务规模持续增长,市场集中度较高
月,国内寿险电销市场实现首年年化规模保费累计10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
平安、泰康、大都会、招商信诺和阳光等五家公司占据77%的市场份额,其中平安一家市场份额47%
大型公司成为保费主力军,中资公司占据市场绝对优势
从公司规模看,大型寿险公司以累计70亿元的保费占据寿险电销市场65%的份额
从资本结构看,中资寿险公司以累计85亿元占据市场份额的79%
自建机构仍为主导销售模式,合作结构保费增速超自建机构
自建机构为寿险电销主要保费来源,累计实现保费8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
合作机构累计实现保费2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0%
各险种保费稳步增长,年金保险表现亮眼
意外保险仍为电销渠道的主力险种,累计保费37亿元,占比35%;人寿保险累计保费31亿元,占比29%;健康险实现保费22亿元,占比21%;年金险实现保费16亿元,占比15%
寿险电销各类险种较去年同期曾均呈增长趋势,其中,年金保险增幅高达274%
销售人力稳步增长,脱落率指标有所改善
2017年6月末,寿险电销行业销售人力达7.1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11%
月累计脱落率为15.9%,较去年同期降低1.9%
行业人均产能持续增长,高产能集中在外资公司
月,寿险电销行业月人均产能为2.5万元,较去年增长7.7%
29家人身险公司中,月人均产能在1-2万的公司有11家,占38%;月人均产能在3万以上的有6家,占总体的21%,分别是招商信诺、光大永明、华夏人寿、富德生命人寿、中意人寿、瑞泰人寿
行业整体人均件数保持稳定,各公司间件均差异较大
月,行业整体人均件数为4件,较去年基本持平
月人均件数在10件以上的公司有4家,占比14%,分别是中意人寿、富德生命人寿、吉祥人寿和招商信诺;月人均件数在4-10件的公司有11家,占比38%;月人均件数在行业水平以下的公司有15家,占比48%
(来源:中保协微视界 ID:iacwsj)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从事保险行业,电销渠道的有前途还是外出跑的有前途保险电销行业,入门特别简单,所以客户资源都是由公司提供,产品基本是重疾和意外,比较简单的产品,客户在短时间内可以听明白,入职后有自己的团队,一人一个坐席一台电脑一个耳麦,初期有话术的培训,你也可以听到身边老员工的话术去学习,电话有录音,线下可以听录音,抄写录音,刚开始按部就班别人怎么说你怎么说,后期慢慢转变成自己理解的意思去传达,有专门的主管会一点点纠正辅导你,坚持下来,话术会很流畅,熟能生巧,对一些客户异议问题处理很越来越恰当,公司再发些优质数据,成交率会大大提升,你的收入也很轻松过万,发展基本上职级上的,底薪随职级越来越高,后期如果不想做销售可以当团队长,但团队长不能直接销售产品,收入没有TOP收入高了,依然加班加点,很苦逼,说白了就是团队的大保姆。外出跑的,类似经纪人,代理人,这两个开发客户资源基本差不多,从身边熟人朋友想咨询保险找你买,到朋友介绍,当然有网络开发的陌生人,或者陌拜等等,怎么找客户资源是最关键的,电销不需要你寻找客户,公司前期会投入很多资金为你做好这一步,这就是为什么电销提成点低,业务员提成点高,但业务员需要拜访客户所以你可以学习的东西很多,电销是电话直接挂断,而面销当年拒绝你的打击更大,所以业务员更锻炼你的胆量,后期发展业务员会更有前途,如果你沉淀下来,掌握的比较专业,你可以有团队,而且还可以边卖产品,你引荐的人的业绩也有一部分算你的,所以你的被动收入会多,做的时间越长,你的收入不只只是卖客户产品的收入哦简单的说,如果你想高挑战后期更有发展前途做外跑业务员,如果你想稳定有工作小有挑战就电销,电销有无责任底薪,外跑业务员没有无责任底薪的哦31 条评论分享收藏  近日小编和朋友小聚,相互寒暄过后问了各自所从事的行业,一朋友满脸自豪的说自己是从事车险电销行业的,并称之为朝阳行业,前途无量。仔细推敲后撰写了这篇文章,警示于众。  现今从事车险电销行业人员面临的四大问题:  1、 车险电销市场基本划分已确定,洗牌可能性渺茫。  自从2004年中国平安率先推出车险电销以来,2007年7月份,第一款专属费率的电销车险产品产生,其优势在于产品价格低于传统渠道15%,又随着中国平安于08-09年分别铺展各地分支机构和增加销售人员,市场份额也随其水涨船高。10年至12年是中国平安电话车险井喷增长的年份,随着机构铺设完成,销售人员技能提升,其电销产品每月的同比增速均达到200%以上,一时间所有的传统车险行业由于价格原因深受打击,其他同业公司的市场份额也逐渐被平安蚕食。然而,其他公司鉴于平安车险的冲击,均向保监会提交电销专属产品的申请,截止到2013年6月,市场上拥有车险电销专属产品的公司已达到19家,其中还包括两家外资保险公司“紫金车险”,“三星车险”。各大公司均拥有了同等价格优惠的专属车险产品,并且均为自己的续保客户的留存各显神通,另外车险续保客户的续保优惠也相对较高。导致2013年平安车险的同比增速仅为10%左右。客户对于已熟悉的保险公司依赖性远比换一家陌生公司投保的不确定性要强的多。所以基本能确定电销专属产品的价格优势对于市场的冲击基本已成强弩之末。洗牌的可能性渺茫。  2、 法律的健全,人员维权意识的加强限制了电话车险发展。  1)我国信息安全法与日正式实施,随着近10年的不断修正、群众法律意识的健全,信息安全问题在近几年尤为突出,此问题也导致保险公司在获取名单资源上变得举步维艰。据行内人士介绍各某大型保险公司2013年名单数据的获取仅占2013年新车保有量的32.7%。而有最低的保险公司的获取率仅为1.7%。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获取资源变得越来越困难时,转保新业务的产生也变得尤为困难。  2)客户信息安全意识以及个人维权意识的加强,也导致电话车险业务的开展之路变得满是荆棘。如今市场上通过电话营销的产业越来越多,客户对于陌生来电非常敏感,每天均能接到非常多的推销电话,截止到2013年8月,保险投诉热线12378累计受理的投诉案件中,电话骚扰高居榜首。对于电话骚扰的厌恶以及手机的号码屏蔽功能的普及直接导致各保险公司呼出业务的接通率直线下滑。小编了解到各保险公司一年车名单近几年的呼出首播接通率由2007年的73.4%降低到2013年的19.7%。如此低的接通率直接导致电话车险覆盖面广的优势不复存在。大数法则已无法适用于现今的车险电销行业。  3、费率自由化政策的实施。  近期保监会对车险行业费率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车险费率自由化”则成为各产险公司关注的焦点。而里面最重要的一点,新的行业费率由之前的最低定价“七折”改为各产险公司根据车险自身的运营情况自主定价,也就是说能够运营高效,利润较高的产险公司,可以给到客户更低的价格。而运营能力差,持续亏损的公司,只能选择抬高车险折扣,放弃市场。今后的车险市场份额的争夺更多的在于公司内部运营的管理、承保政策的调整、客户满意度的提升。而对于销售人员的销售技能的需求则变得越来越低。各公司会通过降低自身车险保费,大力开展呼入渠道来吸引客户投保。从事电销车险行业的销售人员的自身价值已逐渐淡化。  4、员工健康问题。  众所周知,电销行业是一个管理集中性,人员密集型的产业。各保险公司电销员工人均工作面积仅为1.4平方米。在狭小的空间内聚集了数以千计的计算机。计算机所产生的辐射对电销人员的伤害不言而喻。从事电话销售的员工日均工作的时长都超过了8个小时。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拨打电话与客户交流。对从业人员的腰劲椎,听力,视力,以及喉咙均有极大的伤害。小编抽样调研了200名从事电销行业的人员,做过一份调研问卷。其中患有腰颈椎疾病有174人,占总人力的87%。听力下降的有41人,占总人力的20.5%。视力近视的有163名,其中从事电销行业后近视的有49名,占24.5%。有咽喉炎,慢性咽炎史的达到了200名,100%!更令人恐怖的是调查的200名中有124名为女性,其中14人曾经怀孕过,但流产的有2人。 虽然样本数量不大。但如此高的患病率的确让人对这个行业感到恐慌。  若您想成为电销的一员请您务必了解以上四点后,三思而后行。若您已是电销的一员也请您仔细揣摩,路在何方?!  另外小编自己还认为,车险电销行业仅是榨取员工在初入社会时最原始的激情,最原始的动力。对于经验、人脉、阅历的积累几乎为零。小编采访过一个电销行业的销售达人,她告诉小编她每月的业务产能均能达到60万以上。当小编问她自身客户积累了多少时,她一度语塞……  车险电话销售的从业人员们,你们慎重考虑下,当你们年龄到35岁40岁时,当你们再也没有初入行业的激情,鼓舞队伍的动力,专研业务的精力时。你! 还剩下什么!?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说得有道理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上半年寿险电销保费84.9亿 排名前五险企占75%市场份额
网财经8月4日讯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昨日发布2016年上半年行业寿险电销经营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上半年,全国寿险电销市场累计实现规模保费84.9亿元,同比增长17%。
从寿险公司来看,截至2016年6月末,在中保协统计的65家人身险公司中,共有30家开展寿险电话销售业务,占比46.2%。其中,保费收入前5家公司分别是平安人寿、泰康人寿、招商信诺、大都会人寿和阳光人寿,这5家公司累计实现规模保费共63.9亿元,市场份额合计占寿险电销行业的75.2%。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网财经”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欢迎转载、商洽授权与合作。电话:(010)65 邮箱:finance@china.org.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险电销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