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企业会计政策策选择的几点思考

财务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及弊端
庞淑颖摘要:企业在选择财务会计政策的过程中,其选择是否合理会直接对企业财务信息质量造成影响,也会影响企业相关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正确性,对于企业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保证企业财务会计政策选择合理性,本文主要对财务会计政策选择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其所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关键词:财务会计政策;影响;弊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也在建立相应的现代企业制度,其中就包括给予企业较大的财务会计政策选择权。财务政策选择主要指的是,企业管理者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选择一项价位具体的原则对其进行处理,属于企业内部行为之一,在选择过程中,企业可以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对可以选择的财务会计政策进行比较和选择,这样就能选择出最为符合企业自身的政策。企业选择不同的财务会计政策,企业财务信息也就会不同,进而也会对企业利益分配以及企业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企业在财务会计政策选择过程中,一定要最大程度保证各其合理性。一、财务会计政策选择所造成的影响(一)财务会计政策选择所造成的积极影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适当的财务会计政策能够对企业财务状况,以及企业经营成果作出相应的贡献,为相关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保护,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自身代理成本,加大企业效益。当然,财务会计政策在选择过程中,要想保证其所造成的有利影响,就必须要选择较为合适的财务会计政策,这样才能有效的反映企业实际活动以及状态,进而就能对企业会计信息造成较为积极的影响。(二)财务会计政策选择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如果企业在选择财务会计政策的过程中,没有选择较为合适的政策,企业会计信息就会出现失真的现象。企业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过程中,其主要就是对财务信息系统进行运作的过程,企业选择什么样的财务会计政策,企业所披露的财务信息内容也就会不同,如果其在选择过程中,没有选择较为合适的财务会计政策,其所反映出的信息也就不是真实的,这样也就加大信息使用者在投资判断过程中的难度[1]。除此之外,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过程中,其选择结果还会对相关人员的利益情况造成影响,如果其选择的财务会计政策不够合理,其财务信息本身就不是真实的,这种情况下如果要进行利益分配,是很难保证其真实和公平的,同时,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我国审计的难度,企业在选择财务会计政策的过程中,如果令企业信息数据失真,以此来掩盖其自身的实际情况,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大我国审计工作的难度。二、财务会计政策选择所存在的弊端(一)激励政策中还包括了机会主义选择部分企业在进行财务会计政策选择的过程中,还有一种权利会利用财务以及会计政策进行不恰当的盈余管理。如果在选择财务会计政策的过程中,其选择是恰当且合理的,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代理成本,大大提升企业效率,但是,我国在实施财务会计政策选择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机会主义,以此来分配政策选择趋势,为了更好地获得相关利益,进行价格操纵,或者是逃避惩罚,这些企业在选择过程中,利用资产减值准备以及返回时间的差异,在不同时期进行不同的调整,而这就是财务会计政策选择过程中所存在的弊端之一。(二)财务会计政策选择较为随机企业在进行财务会计政策选择的过程中,其行为是随机性的,虽然选择前提应该是科学选择,但是,还是有较多企业缺乏统一的政策指引,例如一些股份制股票上市公司,其在选择财务会计政策的过程中,就缺少一定的政策指引,进而就致使出现了财务、经营状况的不真实现象。其中就包括合并会计报表、确定资产减值规定的比例、推迟确认收入的范围等等[2]。(三)财务会计政策选择形式不够多样化财务会计政策选择过程中,还存在的弊端之一就是选择形式过于单一,其中,股票在选择过程中,其所采用的方式就是较为简单的直线法、加权平均法、税率支付等方式进行选择,这种较为单一的财务政策选择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期权成为一种流于形式,而企业在选择过程中也不会去考虑有没有另外一种方式能够更好地体现公司财务状况,因此,这也是其所存在的弊端之一。(四)财务会计政策选择所造成的影响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财务会计政策其主要的目的应该是为了企业整体的发展,但是,在实际过程中,财务会计政策选择所造成的影响,并没有真正实现整体化优化这一目的。在选择财务会计政策的过程中,其选择是否恰当,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其不能实现整体优化,甚至有些还会产生消极不利的影响,而这也是财务会计政策选择所存在的弊端之一。三、结语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会计政策选择也显得越发的重要,其能够有效地提升财务信息质量,使企业树立较为良好的信誉,总的来说,财务会计政策选择对于企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企业在选择财务会计政策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其合理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参考文献:[1]孙潺溪,宋明.浅谈财务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与弊端[J].商场现代化,):128-129.[2]顾全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相关问题的探讨[J].商业会计,):75-76.(作者单位: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2016年21期
财会学习的其它文章关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思考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关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思考
&&关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思考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会计政策选择案例分析】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思考
本文作者:刘智慧;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年12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摘要】:针对我国会计政策选择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论文正文预览】:1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我国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动因已经具备,使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成为必然。首先,我国已经建立和正在完善之中的会计准则体系,赋予了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自主权及一定的【文章分类号】:F275【稿件关键词】:会计政策会计政策选择对策【参考文献】:梁雪姣;;从公司治理结构视角谈我国会计政策选择[J];技术与市场;2007年01期乞瑞香;;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7年03期王润涛;;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思考[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6期陈浩波;银俊白;;新会计准则体系下会计政策选择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年06期彭武焕;;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分析及启示[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8年S9期周国平;;规范会计政策选择的相关问题探索[J];网络财富;2010年15期张建国;;契约论视角下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研究[J];现代商业;2010年17期张秀英;;基于公司治理的会计政策选择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36期易鸣;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信息相关性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杨昀;上市公司的会计政策选择及其动机[J];财会月刊;2005年24期王跃堂;对证券市场监管政策的经济后果的分析[J];经济科学;1999年05期王跃堂;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机——基于沪深股市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0年12期李述有;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因[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7期周鸿顺;杨孝安;季建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分析及其对策[J];山东纺织经济;2011年07期慕冰;王彩霞;;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现状与原因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1年13期杨勇;;浅议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7期赵艳君;;我国标准成本法应用的现状及其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2期郑立梅;;浅论会计政策选择对会计信息的影响[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4期田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分析[J];煤;2011年06期顾芬;;浅谈会计政策选择对会计信息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6期曹杰超;;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10期黄海波;;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J];北方经贸;2011年06期田源;;关于我国税收政策与会计政策关系的研究[J];企业导报;2011年11期罗来峰;;论企业会计信息虚假的原因与对策[A];2008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09年王圆圆;罗东霞;;我国人才派遣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纪万斌;;加强工矿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推动工矿城市经济发展[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徐乃龙;;群体性事件中网络媒体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平瑛;;金融危机对中国水产业的影响及我们的对策[A];2009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刘淼;;索拉非尼常见不良反应及对策[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2009)[C];2009年刘若兰;;对“数字鸿沟”与信息扶贫的几点思考[A];“数字鸿沟”与信息扶贫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刘小苗;;我国汽车制造业如何走出困境[A];第七届北京青年科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3年冯兴强;;城市公共安全研究[A];城市科学论集[C];2004年王希胜;曹宁;;新时期科技期刊面临的挑战及对策[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科技期刊编辑学术论文集[C];2004年兰学莉;会计政策选择带来的思考[N];中国财经报;2003年木子;专家呼吁全面探讨对策[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齐栩青 李伟毅;会计政策选择和融资中的企业所得税筹划[N];财会信报;2010年记者
王立新;黑龙江出台“十项对策”[N];人民法院报;2000年赵世纲;金融业要早寻对策[N];上海金融报;2000年;三大主力各有对策[N];西藏日报;2002年朱玉军;减少人才流失有对策[N];中国水利报;2002年宫新;中国“入世”后应采取的十大对策[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0年安徽省企业调查队郑福林;对策:政府助推企业[N];中国电子报;2002年戴奉祥;企业假帐谁之过?[N];证券时报;2002年林爱梅;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会计政策选择影响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翟胜宝;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王运传;会计政策选择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黄涛;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李轩;贸易技术壁垒问题与中国的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徐桂林;新时期地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陈晶;我国执业药师协会发展对策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8年蔡东宏;热带区域农业信息化路径与对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袁洪章;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万丽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绩效分析与发展对策[D];西南大学;2005年刘琳;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周文剑;基于制度伦理视角的会计透明度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张云萍;浙江省出口型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马建军;我国网络政治发展的初探[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施丽容;铁路货运业发展现代物流的分析与对策[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殷旭贞;当前民办幼儿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姚立新;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与对策[D];海南师范大学;2007年王彦;杨凌示范区发展困境的经济社会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彭博;论反洗钱国际合作及中国的对策[D];湘潭大学;2007年杜平;国际避税地法律规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稿件标题】:【会计政策选择案例分析】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思考【作者单位】:鹤壁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发表期刊期数】:《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年12期【期刊简介】:0......更多时代经贸(下旬刊)杂志社()投稿信息【版权所有人】:刘智慧;
更多详细信息:
相关专题:
相关学术期刊当前位置: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若干问题研究
字数:15.6万
点击:1.5万
用户还喜欢
本书首先通过规范研究,构建了重大错报风险影响审计定价的理论框架,并提出本书的假设。然后以年证券市场财务和审计数据为基础,对相关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时,势,运,成就了不同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不同结局。通过对十年间60余个IPO案例本身的分析和进一步的延伸讨论,我们想展现企业、监管机构、中介机构以及投资者等市场参与各方之间的角力,以及他们与一个时代的惯性所做的角力――企业上市的过程是一场多方博弈。
《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操作精要》通过将新企业会计准则与旧的会计制度和准则相比较,细致深入地分析了新旧准则的差异,并详细讲解了新准则实施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具体解决方法。《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操作精要》辅以大量例题,实务性很强,是企业和广大会计企业人员理解和应用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好帮手。
在高频交易的世界里,几微秒便足以改变交易的输赢。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无法再使用自己熟悉的时间坐标。高频交易员,作为新的时间主宰者,他们使用毫秒,甚至微秒作为工作的时间单位。1秒钟相当于1000毫秒,100万微秒;1毫秒相当于1000微秒;而1纳秒,等同于10亿分之一秒。这些都被用作高频交易的参考时间单位。
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儿子,他是一个刚刚毕业没有多久的大学生,他是郁郁不得志的小小公务员,但是他又不愿意任由命运的摆布,做一个坐吃等死的废物,他凭借自己的坚强的意志力,百折不挠的精神,超乎常人的忍耐,走出一条真正的平民升官之路。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若干问题研究&&著
本书主要讲述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基础、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文献述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动机的比较分析、研究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博弈 研究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监管、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研究基于企业立场的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等内容。
目录(46章)
陈继初著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若干问题研究》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17
购买书籍后无法阅读等问题
网易邮箱登录
其他帐号登录:
在客户端“资讯”首页刷新后,即可阅读此内容。
在客户端“书籍”首页刷新后,即可阅读此书籍。
还差两步,你就能在客户端上阅读此内容。
排序保存成功!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几点思考
&&来源:&&&&&&时间: 17:32:49
字体:&&&&【】
  一、政策选择的理论基础
  (一)报酬契约。报酬契约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第一,若实际利润高于目标利润的上限,经理人员有递延报告盈利的动机以谋求总报酬的最大化;第二,若实际利润处于目标利润的弹性区间,经理人员会使报告盈利达到上限,以及时获得好处;第三,若实际利润低于目标利润的下限,经理人员则可能有“巨额冲销”的动机;第四,如果管理者的报酬契约中包括了认股权,那么管理当局则选择能平滑收益的会计方法,以保持其股票价格的稳定增长。企业管理当局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是以维护个人收益最大化为企业立场。
  (二)债务契约。债务契约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第一,假定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企业的负债权益率越高,企业的经理人员便越有可能选择“将报告收益从未来期间转移到当期”的会计政策,如利息费用、研究和开发费用的处理、折旧的计提等会计政策都可帮助企业达到调节收益的目的。第二,如果在某种会计方法下将发生违约行为,管理当局一般会变更会计政策,以避免这种违约行为的发生;第三,企业越是与特定的、基于会计数据的限制性契约条款联系紧密,企业经理人员便越有可能采用可增加当期收益的程序。
  (三)政治成本。政治活动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税收。税收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减少其现金流量。因此,公司管理人员总是希望通过各种努力降低现实和潜在的税负,包括对现行会计方法的选择和可能出台准则的游说。二是收费管制。政府机构依据有关会计数据对某些企业的产品价格和收费标准加以限制,受限制的企业一般会游说管理机构和准则制定机构,以便制定出最有利于公司的会计准则。三是不对称损失函数。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人们对损失、失败的敏感度总是高于成功和收益。因此,政治活动之一就是限制一切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具体地说,大公司的失败或破产会产生一种潜在的政治危机,从而把公众的注意力引向某一政治机构。因此,政府机构宁可消除高估资产的潜在根源,也不愿消除低估资产的可能。四是潜在危机的影响。政治家们总是为各种危机寻找“替罪羊”,企业会计信息中的报告盈利往往会引起政治家和管制人员的注意。
  二、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客观必然性
  (一)市场压力是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必然结果。由于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广泛分离,导致委托代理关系出现,企业管理当局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不可避免。会计政策的选择实质上是保护企业管理当局利益的。管理当局作为资源投入运作的实际操作者,天然具有其他契约相关者所无法获得的信息优势。来自市场的压力是对经理人员会计政策选择最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竞争的经理市场和有效运行的监管市场促使经理人员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而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这是因为理性的经理人员都希望在经理市场上有较高的人力资本价值,而其又取决于所经营公司的市场价值。同时如果经理人员未能使公司价值达到最大化,该公司将成为被监管的目标公司,一旦监管成功,经理人员往往被撤换。因此,在证券市场、经理市场和监管市场的压力下,经理人员为了达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必然会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
  (二)会计准则制定与完善的渐进性与局限性为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提供了空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新业务的不断涌现,会计准则的建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再加上对市场机制的过分依赖,致使政府监管力度不够,这为企业实现其目标而运用会计选择提供广阔的空间。首先,从会计准则制定看,假如我们能对一系列会计的基础概念都作出严密的定义,再通过恰当的思辨过程,即可得出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会计准则,这种会计准则同企业的各类经济业务之间可以形成一一对应的单映射关系,从而使会计实务达到科学、合理且内在一致的完美境界。如果是这样,就不存在企业是否有会计政策选择权的问题了。但是,理论与现实往往背离。现实中的财务会计是存在于信息不对称、可能出现市场失灵的非理想的状态下。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不可能对企业发生的每一笔具体业务制定出确切的处理方法与程序,而仅是人们订立有关契约时所需的会计信息提供一个大致的估计,这就导致实务中各类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同会计准则之间不再是一种一一对应的单映射关系,而是一种一对多的多映射关系。正由于会计准则的这种不完全性,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提供了空间。
  其次,企业的会计报告不仅仅是反映企业管理当局、政府、工会及债权人等各利益集团决策的结果,而且会直接影响到这些利益集团的决策行为,而这些行为进而又会对其他集团的利益产生影响,因而,会计信息也就会有“经济后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不再是纯技术性的,而是各利益集团之间相互竞争的政治博弈过程。而且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本身也就是这一博奕活动的参与者,并且是有着自己的效用函数的“经济人”。其效用主要表现为自己在通用会计准则制定上所拥有的垄断权与权威性。因此,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为了保证自己效用函数的最大化,必须平衡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利害关系,缓解各利益集团对准则制定机构的抵制压力,以保证各利益集团都能接受博弈的结果。显然,放宽通用会计准则中对一些经济业务会计处理的选择空间,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之一。可见面对势均力敌的各相关利益集团之间冲突,谨慎和理性不在于寻求最终答案,而在于折衷,即这本质上就是政治过程。因此,即使我们暂时撇开技术性因素不予考虑,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及由此形成的政治博弈过程亦使得企业被赋予会计政策选择权。
  第三,从会计准则制定的效率上考察,会计信息是一种具有外在性的公共物品,由于信息用户数量巨大,为了节约用户之间的直接缔约成本,由政府掌握统一制定会计准则可以形成一种规模经济效应。但是,由于各个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企业经营者拥有更多的企业信息。同时,如上所述,政府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上是一种多方参与的政治博弈过程,需要以“充分程序”来表现制定过程的决策民主性,而且企业这一组织形式的决策速度远快于政府。为了保证剩余会计准则制定的及时性,政府也不宜拥有全部的会计准则制定权,而应使企业之间拥有一定量的会计政策选择权。
  (三)从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角度看,企业具有会计政策选择的内在动机,而且这种选择将是企业长期的、动态的优化过程。由于企业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企业的经济业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各个企业的情况也千差万别,企业如果不能审慎地从法规允许的若干备选会计处理方案中进行恰当的选择,就无法正确进行会计处理和实现客观公允揭示。同时,依照契约理论,企业是一系列复杂契约关系的连接点,而会计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为企业中的各类契约的订立与执行提供相应的数据,以界定契约关系,企业的经理人员有动机利用可供选择的会计政策来改变契约中所使用的会计数字,以协调与契约各方的利益关系。随着竞争的加剧和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以及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加速,企业兼并愈演愈烈,以资本为纽带的企业集团已发展成为一种基本的企业组织形式,因而会引发更多的也更为复杂的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甚至跨国会计政策选择问题。所以,会计政策的选择将在企业持续经营期内存在,而且呈现出长期的、动态的优化特征。
  三、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发展趋势
  (一)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目标趋向于为满足众多利益相关方所组成的利益集团的需要。随着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公司已非简单的实物资产的集合,而是一种法律框架结构,其作用在于治理所有在企业财富创造活动中作出特殊投资的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顾客、雇员等,他们都作出了特殊投资。所有在企业从事业务活动中作出特殊投资的各方,为了尽可能维护其自身的利益都需要了解备选会计政策对其利益的影响程度。企业管理当局在选择会计政策时,不得不综合权衡各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并从中获取自己的那部分利益。因此,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二)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效果将越来越注重整体优化。企业会计政策是一个系统,各项看似独立的会计政策却有着共同的目标,但各项会计政策发挥的各自效用却未必一致,由于企业在会计政策选择时所处的环境不同,从单一动机出发进行的政策选择所产生的效用往往十分有限,甚至适得其反。因此,企业管理当局必须全面分析自身所处的环境、发展阶段、本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在同业竞争中的地位,以及所拥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明确本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并在这一目标指引下,结合会计的职业判断,根据会计理论指导会计实务的基本原理,寻找或创立合理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并对可供选择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形成最优化会计政策组合。
  (三)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规范和监管力度将不断加强,揭示程度也将越来越规范。综上所述,我们可以预见,在以会计准则建设为核心的会计规范体系全面建立以后,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和有关部门与机构执法力度的提高,必然会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规范和监管力度提出新的要求。
发布&&&实务录入:user&&&&责任编辑:user&
【】&【】&【】【字体:&&】&【】&【】
上一篇实务:
下一篇实务:
书卡经销商
&donga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主要会计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