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品都有那些

身边有好多朋友是通过各大银行的推荐都买的理财产品【安邦保险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109贴子:
身边有好多朋友是通过各大银行的推荐都买的理财产品收藏
身边有好多朋友是通过各大银行的推荐都买的理财产品,本以为是旗下的理财产品,后来才知道是某些保险下的,会不会有影响
[猎聘网]中高端招聘,安邦保险集团,年薪30万起,7万猎头在线服务,10秒注册,1分钟完善简历,随时随地看进度,年薪30万触手可及!
摘要: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展改革部主任何肖锋撰文称,从严监管是维护监管权威、履行监管职责的重要条件,只有从严监管,才能形成正确的市场预期和导向。公司治理内部制衡只能解决股东间存在利益冲突的情况,对个别保险机构激进经营、赌博式资金运作,甚至利用保费注资等违法问题,受暴利驱动,仅靠行政监管已很难奏效。因此,对于经营严重资不抵债的,要敢于破产清算,让股东血本无归,唯有如此,才能形成投资的正常新陈代谢机制,让股东敬畏市场;对于搞虚假注资甚至用保费注资等严重违法行为,要敢于移送司法处理,唯有如此,才能让股东和职业经理人敬畏监管。
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涉嫌严重违纪 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07:03:10证券日报本报讯4月9日,《证券日报》记者从中纪委获悉,中国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项俊波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他是迄今为止金融系统被调查的最高级别的官员。
核心问题是保险资金运作异常混乱,不少资金疯狂离境,保监会监管也不到位。问题不可能不大。保险公司借新账还旧账,现在的问题老百姓不愿意再添窟窿,那么问题完全爆发了
在保监会寥寥数语的通告上,接管原因是“鉴于安邦集团存在违反保险法规定的经营行为,可能严重危及公司偿付能力”,可见安邦的经营状况并不乐观。
银行只是“代销”而已
不会有问题的
登录百度帐号公司地址瑞赛大厦15层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126号联系电话400-678-9319客服邮箱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有危险吗?对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是多少?日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必须要知道的十件事介绍。
  1、理财产品是会亏损的
  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异常火爆,一是有远高于定期存款的收益率,二是投资者对银行的信任。而当下,很多人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印象也是:低风险、收益率高于定期存款。这种印象总的来说没有错,但银行理财产品绝不是垂手可摘的牡丹。在过去的一年里,多家银行爆出的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门&、&负收益门&事件就是最好的警示。
  投资者要明白,理财产品的稳赚只是传说,有的理财产品到期时,有可能得不到预期收益,有的甚至连本金也不保。
  2、募集期藏有玄机,理财收益会被&摊薄&
  通常情况下,银行一般会声称,银行理财产品在资金募集期和清算期不享有收益,是按活期存款利息计算的。如果投资者买入时间较早,而该产品的募集期和清算期又比较长,那么实际收益率就会被拉低。
  比如某商业银行推出的一款预期收益率高达5.5%的1个月期限理财产品,从9月26日开始销售,10月7日才结束募集,10月8日起算利息。也就是说,购买的这款产品,空档期是12天。这10多天的空档期,可不就&摊薄&了购买者的实际理财收益?
  3、预期收益不等于实际收益
  随着银行间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加大,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水涨船高。很多银行都竞相推出收益率&诱人&的理财产品,如某商业银行一年期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达到15%左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理财产品都能达到其承诺的收益率,因为预期的收益率并不等于实际到期的收益。
  理财专家提醒,选择银行理财产品,不要光盯着收益率。实际上,许多产品由于存在着&猫腻&,投资者最终到手的收益,并没有宣传时说的那么多。
  4、产品评级不见得靠谱
  在产品说明书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相关的风险评级,如中信银行(601998,股吧)一款产品就在说明书中显示为PR2级(稳健型,黄色级别),其实都是银行自己给自己评定的,并非是第三方机构评的,意义并不大。
  不仅理财产品的风险评级本身不可靠,而且银监会明确要求银行必须进行的投资者风险测评,不少银行也在走过场。
  5、风险提示必须看清楚
  尽管银行会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在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和合同上,对风险提示做所谓表述,但是那些风险说明由于太专业甚至充斥着各类专业术语,对于投资人并没有多大价值,普通人也看不懂。
  记者在查询了众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说明书后,发现尽管很多说明书长达十几页,但是对于产品的本质风险揭示甚少,大部分是营销性质的语言,而非客观的深度分析。
  6、资金投向要关注
  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直接与产品的风险挂钩。投资者在看产品说明书时,必须关注资金投向。
  如果资金投向为债券回购、存款、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等,这样的理财产品风险就低;如果资金投向为二级市场如股票、基金等,这样的理财产品风险偏高。
  7、不去触碰&霸王条款&的理财产品
  在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里,某些设计条款明显偏向银行,把投资者的收益&榨干吸尽&,投资者要当心这样的理财产品,尽量不去触碰。
  比如,在某些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中,一概规定&超过预期年化收益率的最高部分,将作为银行投资管理费用&。
  8、看清产品是银行自发还是代销
  在银行渠道里,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都是银行自发的,但也不排除银行作为代理销售其他的理财产品。
  如某些银行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中,明确写着&银行作为投资者的代理人&&&这样的声明。银行只承认是代理、委托关系,若出了事,它不负责。
  9、超高收益往往是&镜中花水中月&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无论是否能够读懂复杂的产品说明书,高收益率都是很大的诱惑。
  目前结构性产品多为保本、部分保本或非保本的浮动收益型产品,由于触发条件等的严格限制,超高收益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沦为银行营销的噱头。
  10、费用要当心
  与明面上的手续费相比,银行理财的&隐形费率&问题更为突出。多家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显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计算公式为&理财计划预期投资收益率-理财产品销售手续费、托管费等费用&。
  给大家支了这几招,也差不多可以避过理财产品的陷阱了,好啦,年终奖一发下来就买买买吧~
相关文章推荐对于银行来说,存款和保本类理财产品有哪些区别? - 知乎335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2,883分享邀请回答6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732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银行人员告诉你银行理财产品应该怎么买银行人员告诉你银行理财产品应该怎么买诚信金融百家号01 基础篇1、这款产品是“银行”理财吗?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银行卖的理财有自营的,也有帮第三方机构卖的(俗称“飞单”),一般是银行员工为赚取外快,私自出售,这类产品问题较多,所以一定要买银行自营产品。怎么才知道是不是呢?两个方法:一是在查看产品说明书,其中有个C开头的14位产品登记编码,输入中国理财网(www.chinawealth.com.cn)的搜索框中查询,如有,则是真正的银行自营理财产品。二就是在银行网银上查看,如果可以在网银上购买的都是银行自营的。2、了解银行产品的期限和实际收益率银行理财产品并不是从买入之日起就开始算收益,前有募集期、后有到账日。这些都是占用资金成本的。目前银行30天左右的理财产品收益率都在4%左右,但是有些银行推出5%甚至6%的产品广告。事实真的如此吗?比如某银行季末推出35天、预期收益率5.2%的产品,很是火爆,第一天就售罄了。然而仔细算算,就会发现猫腻在于募集期,它的募集期有整整一周,到期日是周五,到账日是下周一这样算下来,实际占用天数为45天,实际利息就只是4%,而在季末4%左右的理财产品一抓一大把。*实际收益率算法本金*预期收益率/365*产品期限=本金*实际收益率/365*产品实际占用天数简化算出:实际收益率=预期收益率*产品期限/产品实际占用天数一般来说我觉得普通人知道产品是银行自营的、不被伪装的“高收益”蒙骗就行了。02 进阶篇目前我国的银行理财产品都是刚性兑付,也就是说,就算这款理财投向的项目出现亏损,银行也会自己垫钱把亏损补给投资者。然后,打破刚性兑付的呼声越来越来,我们未雨绸缪,看下真正的银行理财应该怎么选?一是看产品风险评级,银行理财产品风险一般为五级,以工商银行为例:一般普通投资者适合PR1—3级。二是看产品投向和设计结构理财产说明书都会告知投资者投向是什么方向,有一定投资经验的投资者可以根据国家宏观情况或行业景气程度,判断投资方向是否符合自己预期进而规避风险。产品风险PR1—3级一般能按期支付收益,但是有些高风险级别的银行理财产品,如外币类、结构类产品因具备以小博大的特点,风险较大,预期收益较高,但也出现过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率天差地别的情况出现。所以一定要对自己有个实际的风险评估能力。总体来说,在风险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在,银行理财收益率&货币基金&定期存款,银行理财产品是目前阶段普通家庭投资最稳妥的渠道之一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诚信金融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White,牛散,谈技能,学股份学!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