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与民事欺诈行为有什么区别

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的区别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的区别
&&合同诈骗与民事欺诈的法律判断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的区别 - 第4页 - 法律快车合同法
权威专业的合同法法律频道
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的区别
  (五)欺诈方在与被欺诈方订立合同时,本身具有一定的履约能力,也准备在订立合同之后履行合同,但同时也想从履行欺诈性的合同中获取不法利益。如果欺诈方在订立合同之时根本无履行合同的能力或担保,也不打算在订立合同后履行合同,则是合同诈骗罪。
  三、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的区别与联系
  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既有联系之处,也有很大的不同。其不同的地方主要表现为:
  1、主观目的不同。民事欺诈是为了用于经营,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只希望通过实施欺诈行为获取对方的一定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欺诈的内容与手段不同。民事欺诈有民事内容的存在,即欺诈方通过商品交换,完成工作或提供劳务等经济劳动取得一定的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根本不准备履行合同,或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或担保。合同的民事欺诈一般无需假冒身份,而是以合同条款或内容为主,如隐瞒有瑕疵的合同标的物,或对合同标的物质量作虚假的说明和介绍等;而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是为了达到利用合同骗取财物的目的,总是千方百计地冒充合法身份,如利用虚假的姓名、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等骗取受欺诈方的信任。
  3、欺诈财物的数额不同。
  4、欺诈侵犯的客体不同。民事欺诈的客体是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如欺诈方骗来的合同定金、预付款等,都是合同之债的表现物;而合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作为犯罪对象的公私财物始终是物权的体现者。
网站声明:法律快车刊载各类法律性内容是以学习交流为目的,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内容,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将问题与链接反馈给我们,核实后会尽快给予处理。
扫微信,获最新法律热点
做中国在线法律服务第一品牌
中国专业的在线法律服务平台
覆盖82个法律专业领域
目前专业覆盖面最全的法律网站
每天为全国近100万互联网用户
提供各种类型法律知识查询服务
法律快车版权所有 2005- 粤ICP备号-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B2-合同诈骗罪与一般的民事欺诈行为的主要区别? - 110网免费法律咨询
您的位置:
&& 查看咨询        今日活跃律师: &&&&&&&&&&
已解决问题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合同诈骗罪与一般的民事欺诈行为的主要区别?
&01-18 14:03&&悬赏 0&&发布者:网友地区:西藏-西藏 回答:(1)
合同诈骗罪与一般的民事欺诈行为的主要区别?
您也有法律问题? 您可以 发布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北京-朝阳区]
149364积分
回复时间:日 14时08分
你好,在合同诈骗罪中,行为人主观上具有利用签订合同达到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故意的内容必须是“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如果行为入主观上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那么即使其签订、履行合同的行为客观上具有诈欺的内容,并造成对方当事人财产上较大损失,也不应以合同诈骗罪论,只能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
民事诈欺的故意,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而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故意形式只能是直接故意,不包括间接故意。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目的在于无偿取得他人财物,根本不具有履行合同的诚意,在民事诈欺中,行为人“虚构事实”通常表现为夸大自己的履约能力,夸大合同标的数量、质量等。具体情况,可以找专业人士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分析。
问题答案可能在这里 →
无锡推荐律师
最佳律师解答
(潘建强)()&
(郎海华)()&
(李大贺)()&
(郑高清)()&
(李建军)()&
(颜培卿)()&
最新回复律师
人气:119724
人气:118418
人气:39119
黑龙江 哈尔滨
人气:91204
天津 和平区
人气:227293
人气:247097被浏览15,240分享邀请回答13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62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合同诈骗罪的司法解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