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贷的金融知识消费金融有多赚钱

对比消费信贷大败局,怎样的消费金融模式可能在中国走通?_凤凰科技
对比消费信贷大败局,怎样的消费金融模式可能在中国走通?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整理 | 戈森
为何在金融风暴来临时,有些企业消失,有些企业却能在困境中突围?
为何有些商业模式,在国外发展火红,拿到中国却寸步难行?
一本财经学院主办的“Capital One基因密钥”的闭门训练营中,渣打银行集团前首席风控官牛佳耕以Capital One的成长故事以及亚太地区的消费信贷进行解析,告诉大家如何找到适合中国的消费金融模式。
以下是他分享的部分干货。
01Capital One的基因
Capital One最一开始的基因之一就是对数据的渴望。Capital One创始人之一说,我们Capital One的人不应该因为我们的工作而不得不把旧的数据都清除掉。
1990年,美国的征信系统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大部分银行信贷审批还是靠人工、纸张、传递来做。Capital One不用因为成本而去限制可以做的东西,这是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创始人,在信息的管理上的一个准则。当时大部分的美国公司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商业模式上,最一开始的定义是通过我们最精细的方法,最细微的分析可以找到那些本来就是信用很好的人,这个市场足够大,这就是Capital One最一开始想去找的。
我们做了各种各样测试库的管理,是一个非常大的矩阵,大概100多个变量,来测试各个不同的地方,这是一个按照科学的方法在大数据中寻找那些所谓值得信赖的客户,这是Capital One想做的。
Capital One组织框架跟大部分的公司是不一样,整个组织框架是细节到很小的客户群体人群,这样使得Capital One的风险管理和销售团队对之间的矛盾是非常小。
这样的一个结构实际上就不得不把整个组织架构变成以小的测试单位为基础,一个小的团队,这个团队是引领整个测试的头。
这个结构的拥有者、业务的把关者,对这个质量全权负责,相对来讲,目标是共同的,效率和工作起来的沟通语言就比一般的公司要好很多。
当这些领导者,有全面业务职责的人能够理解整个技术部门的细节的时候,你知道你在未来说什么的时候,这个沟通是非常清楚的,你省去了很多东西。
在资产里面什么是最珍贵的?我个人想说的是人才,数据当然是它的特色,但是如果没有人也是不行的。
我在Capital One接触的这些人,我觉得我很崇拜,互相之间也都非常崇拜、非常尊重,因为每个人基本上都有不同的特点,每个人的特长可能都不同,我们混搭的工作特点,都可以达到特点的发挥。
这些不同性格的,有内向的、外向的、理智的、感性的,不同的种类的人如何能够工作在一起,是决定了这个公司的效率的。这是组成Capital One最强的动力源泉,是最珍贵的资产。
Capital One做创新产品,除了产品,如何去找一些客户群体以外最根本的资产负债的创新,非常重要,不然你可以做很多的测试,有很多人愿意去贷款,但是你没有足够的资产来做这些债,那么你如何把规模做大呢?
很幸运的在美国的市场,资产证券化在当时已经是成型的东西,那我们就可以把我们的资产打包到市场去卖,然后现金回流,马上再做下一个。这是Capital One最一开始生存的时候,它的养分是这样来形成的。
创业,归根到底是一个资产的负债,是现金流的问题,现金流稳定度的问题。做不好最基本的金融管理,你是不能生存下去的。
做以单一的信贷为收购来源的公司,以相对比较机械的投资方或者投资人的资金来做补充,来扩大你业务的一个方式,能否生存下去是所有公司的最关键的点。
但Capital One也有基因缺陷,08年金融危机抹煞了一大批新生力量,Capital One股票也跟着下来,最困难的时候它的融资从哪里来?这时候它的不良率、它的管理都出现了问题,因为分母现在受到了影响,分子在积累,表现都不好,很多问题,终于露了马脚。
这时候就非常的严肃的认识到,除了这一条融资渠道以外,必须还有其他的方式,要不然不可能生长。
这时候它就开始收购公司,就是通过网络里你把钱存进去,然后它给你比较高的利息。
它重新重组,它经历了整个机构重组、框架重组的过程,包括建分行、撤分行、分支机构,把原来最一开始Capital One我的基因里面的团队的东西,开始变成一个和现在很多大公司类似的东西。
Capital One的转型实际上是在克服基因缺陷的过程,在不断的求生存、求生长过程中,它不断的意识到,靠原来的商业模式是不能够经历经济周期的考验的。
02免疫力的来源:商业模式
今天我挑了几个案例分享,别人犯的错误我们能够知道,就会避免发生在我们自己的身上了,分享亚太周边的例子,相对从文化背景、地域上跟国内类似。
香港个人信贷出现危机之前,实际上无抵押担保的增长速度非常快,在这个阶段的时候无抵押贷款或者消费贷款的增长率比较高,远超过于可以承受的范围,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
今天我们做市场增长扩容的时候,我们到底对这些借贷无论是在你的平台上,还是你自己作为一个贷款公司贷出去,你真正对他的负债状况有多了解?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当违约开始出现的时候,他不能满足所有的最低还款,所以这种传统意义上的风险管理上的跟踪、预测,对于高负债的客户来讲,基本上是不能够预测的。
在今天无论是大数据,征信系统还是智能技术,当你贷款或者说额度比较高的时候,市场容忍你不良的百分比是很有限的,假如你不能够预测,等积累到一定程度爆发,一年的损失可以把你三四年的盈利都套出去,这是一个真实发生的事情。
信息透明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你要清楚,或者评估,或者推算这个借贷人的负债和他的还款能力,这是一个最根本的概念。假如自己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不是很确定,那你要查一下你是否有缺陷。
过度的授信,负债是收入的四五十倍,政府干预,监管变化等这些都是导致失败的原因。
因此,商业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有没有足够强的勉免疫力来经受环境上的恶化,商业模式的适应性,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举一个例子,2008年金融危机有一个企业活得很好,他做无抵押个人信用贷款,切的是菲佣这个客户群体。
菲佣在香港是受到法律保护或者法律约束的,在香港的法律规定,菲佣必须要通过中介公司做职业培训,雇主把钱给中介公司,中介公司再把钱给菲佣。
菲佣的护照保存在中介公司,雇主要是不满意菲佣可以退回来,她要重新做培训,所以中介公司起到了一个菲佣管理的作用。
菲佣一来我就可以贷款给她,她来做佣人的目的就是赚钱,家里需要钱,所以我先把钱给她,把这钱给她以后她开始做以后实际上给她一个还钱的过程,同时这个雇主也知道,菲佣没有护照是离不开的。
所以只要有菲佣市场存在有雇主,有人、家庭愿意找保姆,她的收入是稳定的,而且你对她的掌控是可以保证的,有法律保护的,这是一个高收入,高利息,不良很低,收入稳定的商业模式。
因此,你有没有一个特殊的、具体的商业模式,能够规避不论是经济下行对你的冲击,还是市场,还是其他任何的,这是值得大家,尤其是创业者和投资者深思。
03未来有更多可能性
在中国做产业的人有好几千家,任何一个产业都要经过大浪淘沙的过程。那么在这几千家做类似消费信贷也好、个人信贷也好,你可以先成长起来,从无到有,再发展自己的基因。
对于投资者来讲,尤其过去几年,尤其早期、天使,到处孵化,看到了一些大的早期投资者,极端的回报,所以投资市还是非常火爆的。
早期的投资热有一个被误解的,只要我概念好就可以拿到很多投资,样品做出来了,我就可以增多少倍。高回报使得对利润增长的机构投资也开始追求高回报的投资,但后来很多公司都失败了。
市场最后达到一个理性的增长过程,我觉得最终会出现,就是回归理性。
如果从投资这个角度看,未来的市场空间到底是多大?
我觉得假如发现这个市场会变坏或者不能够控制好的话,政策一定紧缩,但我相信中国的监管是一个比较宏观,甚至于比较自恰的这么一个金融环境。
最大的变化,在于同业竞争带来的恶性问题,这会让一些公司,无论是从利益,还是增长的生存的角度,做一些所谓的突变。
归根到底,信用评级只是一个工具,它的工具是帮助你做决定评估这个客户是否能够负担得起这个信贷,至于说它有没有信贷的评估,优质的信贷的评估和没有评估,这个优质是后面才能够定义的。
模型给提供的评分里,是不能够区分他们的优劣的,只有后面发生了,一年、两年或者多少年之后才能够知道是哪些违约了,哪些没有违约,因为它是一个群体的行为,这是最基本的统计模型的概念。
你的估值是现在的估值,要到下面一轮要扩大规模了,到B轮、C轮,是真正把你盈利的模式扩大,这样才能够把你的规模做起来,才能验证商业模式是成功的。
一个创业者,缺乏这些方面的东西,未来可能是失败的,这也是积累经验的过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289886
播放数:129561
播放数:5808920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扫扫有惊喜
解密现金贷:消费金融类公司到底有多赚钱?记者从招股书中发现,趣店存在产品实际利率超过36%的情况。2016年,趣店的实际年化利率达到约59.5%。为了遵守可能适用的法律法规,趣店在2017年4月对所有信用产品的价格进行了调整,以确保所有信贷额度下的收费年费不超过36%。趣店在招股书中表示,“如果全部调整为36%,公司营收大约将减少3.07亿元,约占去年总营收的21%。”《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通过“来分期”尝试进行了几次授信借贷后发现,无论其标注的年化利率有多少,后期还款金额计算了利息和服务费之后,实际上都超过了标注的年化利率。一名银行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贷款还款一般有两种情况,本额等金和本额等息。一般的贷款平台会让用户选择其中一种还款方式,但是从趣分期提供的还款计划来看,基本采用的等额本金。以一笔总额1000元,时限6个月的借款来算,每个月还款 184.6 元,6个月共计1107.6元。在来分期提供的服务协议上,这笔借款的年化利率仅有12%,但是事实上,按照最终的还款金额来计算,年化利率是21.52%,是协议中写明的两倍左右。尽管用户的还款本金逐月减少,每月需要还的利息却仍然按照 1000 元本金计算,实际月利率也就越来越高。最后一个月消费者只使用 166.65 元本金,却仍然按照第一个月 1000 元的本金支付利息,这样一来,这 1000 元的实际年化利率有 42.58%(IRR复利算法,下同,单利算法为36%)。业内资深金融人士分析指出,将IRR换算成年化利率,单利算法略有低估,复利算法可能有些高估。不过,如果折中一下,趣店这笔贷款1000元6个月分期的产品实际年化利率应当在36%与42.58%之间,这依然超过了监管利率的红线。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不同的利率计算方式,导致市面上的现金贷出现了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两种类别。在真实操作中,现金贷平台会将多出来的钱算进服务费、手续费等名目中,使得服务协议中的年化利率看起来很低。以趣店为例,借款的服务协议中标明,趣店的贷款本金由趣店直接、一次性支付到借款人指定的支付宝账户上,每月还款金额固定、分期期数固定。趣店单独收取的平台服务费则被包含在每期的还款或商品的月供中。这种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不同的情况存在于市面上的大部分现金贷提供平台上。以拍拍贷为例,贷款8000元分12个月还,名义年利率是21.25%,而实际年化利率最高可达 44.8%。另一款贷款平台钱站的利率则更高,借1000元,借款期限为6个月,每月需要还款216.43元,等额本金的年化利率可达68.45%,等额本息的年化利率更是能高达96%。同样,包括蚂蚁借呗、京东白条等信用分期业务,尽管单期利率标注在0.5%~0.4%,实际年化利率则在11% 到 15%之间。《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现实借贷场景中,鲜有用户会去认真计算实际年化利率,大部分甚至不会去注意到服务协议中标明的名义利率。这一原因主要是大部分现金贷平台提供贷款服务或者分期购买服务时,只写每月还款额。对于一些用户来说,5088元的手机分12个月还,每个月还款金额511.15元看起来并不那么难以接受,但这笔分期付款背后的实际年化利率在36%~42.58%。消费金融类公司净利润率媲美上市银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存在的现金贷平台有数千家,打开手机APP商店输入“现金贷”字样,各种平台诱人的宣传语扑面而来:“无需审核、一秒放款。”这些现金贷通常放款金额在500元至2000元,期限7天至30天。记者了解到,在大部分的现金贷平台中,除了不同的利率计算方式、服务费,有的现金贷平台还规定了滞纳金、逾期罚息、提前还款的罚息等费用。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把这些费用都加在一起计算,有的现金贷平台的实际年化利率可能接近100%。高利润吸引到了各路资本涌入现金贷行业。除了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互联网金融机构,2016年以来大量P2P也转型做现金贷业务。据网贷之家统计,截至2017年3月,至少超过30家P2P网贷平台有现金贷业务,单月放款量超过10亿元的平台至少已经超过了10家。盈灿咨询测算,截至2017年3月末,整个现金贷行业规模大约在6000亿元到1万亿元之间,其中“电商系”现金贷规模在5000亿元左右,“垂直系”和“网贷系”现金贷规模在1000亿元左右,而“持牌系”的规模在4000亿元以下。
3共4页热门新闻更多
实时热点榜单热门视频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  作为一个曾经从事信贷行业的人员,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6个年头。特别是这2-3年来,由于互联网+金融的概念铺天盖地袭来,几乎所有的贷款机构都披上了互联网的外衣。消费金融公司,P2P,民间借贷,甚至是高利贷都一下子高大上起来。而对于这个行业来说,互联网+并没有带来信息透明和共享经济,反而是越做越迷糊,越做违规越多。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物业贷危机,P2P跑路和最近闹的沸沸扬扬的大学生借贷事件。这篇文字旨在给那些需要资金,或未来可能需要资金的人指点一二,避免在此过程中付出惨痛的代价。  在借贷这个行业中,我们按照利益如何分配来进行分析,说白了就是你交的利息或手续费都给谁刮分了,这样也最能体现在那个环节你可能会交冤枉钱。  按照这种思路,大概一共可以分为五方(五种职能):  1.信贷中介公司  2.资金提供方  3.放款机构:(包括:银行,金融公司,小贷公司,民间借贷)  4.贷款搜索平台(缩写:LSP)  5.销售渠道:(包括:电销公司,线上消费渠道,线下消费渠道,无消费场景渠道)  在信贷这个利益链条里,大家各司其职。有时候每一家公司只有其中一种职能,只代表一方出现;比如你每天接到好几个贷款推销的电话,很可能是某一家电销公司专职拨打的。他们只负责寻找潜在的资金需求者,提供给中介公司或者信贷员,成功一个就可以收取一笔费用。顺便一提的是电销公司一般都会在电话中自称是某某银行的,但实际上95%的放款机构是没有电销这个部门的,银行信贷员根本也不会去打这种电话。主要原因是所拨打号码的名单来源大多数都是买来的,而买卖个人信息是非法的。正规的放款机构都是有金融牌照的大公司,加上国家在打击个人信息泄露越来越严格,他们肯定不会冒着这种法律风险从事此活动。所以,当你接到号称自己是中国银行的,兴业银行的,招商银行的,各种银行的贷款推销电话;背后对接的大多数不是银行本身,后面会详细分析。  接着前面的话题,当然一个公司也可能具有以上几方职能;比如信贷中介公司一般都会有自己的电销团队来获客。不过万变不离其宗,运作起来都脱不开这5种职能。
楼主发言:10次 发图:0张 | 更多
  先说,信贷中介公司;  总的来说,99%的正规贷款都没有提前收费!!!几乎所有需要你额外支付的费用,都是中介公司私自收取的服务费。信贷中介公司可以分为两类:签约的中介公司和没有签约的中介公司。  签约的中介公司;我们把这类的公司称为放款机构的代理商。  由于信用贷款风险较大,要做到房贷的融资成本根本不可能。现在大家看到很多理财产品(包括银行),基本上都为信用贷款提供资金,而且购买了理财产品的资金是不在银监会的监管之下的。一般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都在4%-6%左右/年,算上坏账提取,运营成本,营销成本和利润,算到一起月利率都要在6‰-9‰,年利率在7.2%-10.8%,坏账一高就难以承受了。  在这种情况下,各大放款机构自然见招拆招。会为了避免坏账率高和多方获客的渠道问题。很多放款机构会与多家中介公司签个代偿协议,交付保证金,所有需要贷款的客户必须通过此类中介公司代为申请。在这种代理商模式中,放款机构一般都会收取不等的手续费2%-3%吧,用于支付给中介公司作为佣金,中银消费金融公司采取的就是这种模式。听听是不是觉得很爽,但是不要忘了交了保证金就是要你来代偿坏账的。如果发生客户坏账了,中介公司是需要代偿的,直接扣除部分保证金,逼着中介公司去协助催收。这样既保证了坏账有人兜底,又能以比较低的成本让业务得以发展,看来真是一步好棋。
  不过事与愿违的是传统中介公司为了摊薄坏账保证金损失,营销和人员成本,产生盈利。放款机构那3%的佣金根本无法满足,所以一般都会变着法的另外收取客户费用。想收费没有理由怎么行?这里列举最常见的理由供大家参考:  1.申请人某项资质不满足贷款申请要求;列如  A.此笔贷款需要告知配偶知晓(有些客户出去借钱一般都会瞒着家里人,理由自己脑补)  B.需要提供贷款资金用途证明(信用消费贷款会规定此笔贷款你只能用来消费,买衣服,买红木家具,买电脑,买珠宝,反正就是各种买买买,且需要你提供对应的购买凭证和契约合同。反之这笔借来的钱不能用与投资,做生意,买房和偿还赌债的。)  C.个人征信条件稍有不满足(征信报告有逾期之类的)  部分中介公司会如实告知你所申请的贷款是如何要求的。比如招商银行的消费贷款是需要告知配偶知晓的。但是你借钱又不想让家里人知道,中介公司就会帮你找人冒充你老婆(老公)接招商风控部门的核实电话。如果有的银行是要求夫妻两人同时到银行签贷款合同的,中介公司会帮你做假离婚证,证明你没有配偶来过此关。你不禁要问:我是否结婚银行怎么会知道?配偶是谁他又怎么会知道?你不要小看现在银行风控的数据采集模型,各种数据汇总以后,基本上你的情况一清二楚,包括你名下的财产,信用卡的使用额度,有没有逾期,配偶的名字和身份证号码,名下是否有公司都能知道。所以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他们一定回去查的。  更多的中介公司更是会无中生有,比如你申请的贷款是无需提供用资金用途证明的,他会告诉你有,而且放款机构的信贷员会配合他们统一口径,方便他们收费。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你直接去银行找信贷客户经理,他们也会以各种理由说你不满足条件,进而安排一家中介公司来做,方便他们收费。所以,我们一定要识别真假,挑选收费便宜的中介公司操作。
  2.放款时资金需要打入第三方账户  这条规定很多银行和金融公司都会采用,因为“提供贷款资金用途证明”可以用假的购买合同蒙混过关,所以卖方商户和贷款款项支付账号对应起来困难度有所增加。但是中介公司依旧可以找到对应的收款公司,帮忙套取现金出来,当然这种服务肯定是有代价的。
  3.短时间内同时申请不同放款机构的多笔贷款。  面对资金需求大,急用钱且无抵押物,频繁需要资金周转的人来说;信用贷款(无抵押贷款)是首选。在短时间内多找做几家,除了放款速度快(1-3天),操作手法得当也能解决百万元的资金需求。  这个短时间内(一般是1-2个星期),申请时间是关键。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你的每笔贷款几乎都会上的征信报告以负债的形式存在。信用贷款产品都会评估一个叫做还贷比的数据。即依据你的流水收入计算最多可以贷给你多少钱而没有坏账的风险。举例来说,你按照最高额度申请了一笔南京银行的信用贷款后并上了你的征信报告。然后你再想做招商银行的贷款时就会考虑你之前贷款所产生的负债,导致额度很少或者批不出来,甚至有些银行看到征信报告上有贷款记录,就足以将你拒之门外了。  一般来说同笔信用贷款最高额度接近40-50万。所以,当你同时要申请多笔信用贷款来满足你资金需求时,一定要了解每笔贷款上你征信的延迟时间。但是,这个延迟数据你非常难以获得,但是中介公司会非常了解。凭借着他们与多家放款机构良好的关系,可以在短时间内帮你顺利申请到你所需求的资金,并收取你服务费。
  还有一种不签约中介公司,凭借深厚的贷款资源,以及跟各个银行信贷部经理甚至行长熟悉,他们不会去签代偿协议,不会缴纳保证金。依托人脉关系,熟练运用各种技巧绕开银行贷款规则,加上银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帮助一些不太符合资质的客户从银行那里拿到低息贷款,收取高昂的服务费用。如果当你一切资质符合银行,他们也会巧立名目来收费,银行默认甚至配合,利益共同体你可想而知。  所以银行未必不知道中介在包装客户,一方面贷款产品的设计要满足银监会对资金的监控,另一方面银行也要获取利润。信贷员会评估其中可以接受的风险,选择性的接受资质不错的客户来放贷。中介在提供客户资源的同时,也帮助了信贷员完成业绩,而且大家都从中赚了钱。从银行信贷部经理和支行行长个人角度考虑,没有好处的风险谁会去接受,暗地里塞钱,中介包装收钱再给出回扣,出现问题中介帮忙催收,利益链条才有动力运转。这也是中介公司那么多,巧取豪夺而不死的原因。
  世道如此黑暗,我们怎么保护自己权益?避免各种乱收费?  首先,千万不要给急用钱冲昏了头脑,冷静下来思考自己的资金缺口,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放款机构。一定要从银行开始,银行不能贷,在做小贷公司,不行在考虑民间,顺序千万不能错。  其次,在自己资质不错的情况下,先别听中介机构乱忽悠。去各家银行打听一下信贷产品,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都有贷款产品可以申请。可以在贷款搜索平台上搜一下,你会看到很多银行类的信贷产品,虽然贷款搜索平台上披露的贷款产品和细节并不充分,但是你至少有了一定的方向。而关于贷款搜索平台的运作模式,和防坑技巧后面也会提到。  接着,当你面对信贷员说你某项资质不符把你转向中介公司的时候,你就要格外小心。  第一,一定要判断这个贷款产品是否真的有此项要求;你可以试着多问几家分行的信贷员,如果大家口径不不统一,面对同一个贷款产品而给出的理由不一致,那基本就是蒙你了。  第二,如果你真的不满足贷款产品的某项要求,不同中介公司给出的收费标准也会不一样,你一样可以多方比较,选择较低服务费的中介来操作。  最后,你一定要计算清楚利息和服务费,利息是银行收的,服务费是中介收取的,这些都是你资金的使用成本。多比较几家银行和中介进行综合计算,不要听了银行利息低,不顾及中介收费很高,避免真正拿到钱以后才发现被坑了悲剧。
  总的来说,中介公司良莠不齐,需要仔细甄别。毕竟在这个行业从业人员普遍素质不高,甚至混有高利贷性质的人员,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客户肯定要“利益最大化,榨取你的剩余价值。”有时候客户资质不错,只是在某些细节要求上有所欠缺(例如:资金用途证明之类的)这都不是大问题,有时候信贷员为了解决业绩问题自行就帮你解决了,而中介公司带你去银行做贷款服务费也收不高,他们就会带你去4大行或者要求很高的银行兜一圈,导致你屡屡被拒贷,打击你对贷款的自信心,加上你用钱也着急,你一看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顺利,就会同意去小贷公司做利息比较高的贷款。殊不知其实还有很多银行是可以接受你这样的客户,白白交了很多冤枉钱。有良心的中介公司,或者说有职业道德的贷款咨询顾问真的很少。这个行业我见过很多额外收费都要在5%-10%,他们带着客户过来做贷款的时候感觉客户只是被牵着鼻子走,客户已经被转了好几手,每一次转手都会产生不必要的成本,这恐怕也是种悲哀吧。  所以,请每个一个需要贷款的人一定要多问,多比较。问清楚贷款咨询顾问推荐你去哪几家放款机构做,然后自己一定要自己去了解这家放款机构的产品和利率,找不同的信贷员和不同的中介公司了解情况。毕竟现在这个行业竞争也激烈,就算是一个放款机构也会有多家签约中介,大家相互之间都会压低手续费率抢客户的。总而言之,你再着急用钱也不能表露出来,表现的越沉着越老道,让他们知道你已经找了多家中介机构在衡量,便不会有太离谱的价码。
  贷款搜索平台(LSP,Loan Search Platform)  现在国内做贷款搜索平台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贷款智能搜索引擎”,按照知乎上的解释为“个人贷款智能搜索引擎,可以为借贷人寻找到最佳的贷款渠道,也能帮银行及金融机构寻找精准匹配的信贷客户。” 现在做的比较出名的融360,好贷网都是这种模式。但真的是这样吗?  1.平台上的贷款产品:  LSP的确有很多贷款产品可以根据你的,贷款金额,贷款用途,职业身份匹配并展示给你。对于需求贷款的人在收集相关信息上来说的确更快速,更容易,但是并不高效。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平台对于每个产品披露的信息是非常不完整,一般只有最基本的信息,你看完介绍后更本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这个产品,还是需要提交申请留下联系方式后,等待信贷经理主动联系你,这也和他们的收费模式有关。  一般说,LSP上披露的产品信息都有以下几个特点:  贷款额度:一般只告诉你范围,例如:“5万-30万”,但是根据你个人的收入情况,交社保情况到底能贷多少?贷款额度如何计算是不会告诉的。  征信准入条件:你能不能贷款是要看你的征信报告的,有的放款机构能容忍你有1-2次很短的逾期,而有的却一次都不能接受,这个数据你也是看不见的。  还贷比要求:你名下如果还有其他贷款和负债,在审核的时候会考虑你的综合还款承受力,比如:要求贷款人名下所有负载月还款额相加,不能超过你的月收入。反过来说,比如你月收入是1万元的话,已经每个月要还5000左右的贷款,此次申请的贷款额度计算依据就是你余下的那5000元收入。而这些LSP上也不会披露。  贷款的其他依据:贷款除了对你的收入有要求,还会要求你本地有房,要求你有房贷再缴,要求你有车贷再缴。为什么会做这种考察,因为你有房贷在缴说明你有很好还款能力,可以考虑再借一点给你,这就叫做“加杠杆”。这些依然会被隐藏。  那为什么不能披露的全一点,让贷款人自己先做个预判,避免浪费大家时间呢?这个就要从这些信息是谁放到LSP上去来分析。
  真是不扒不知道,以前贷款查询搜索平台的确如楼主所说的一样,信息不完整。很多都是信贷经理联系你了以后才会和你讲。如果你不满足条件,他就会介绍你去其他地方做贷款,希望楼主多说一些这方面的信息,谢谢!!!
  是谁在LSP(贷款搜索平台)上发布贷款产品信息?  LSP上发布的产品,只有少数放款机构可能会和LSP合作,信息属于官方发布。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银行信贷员和中介机构付费在LSP上发布的。为了扩大获客率,所以在描述贷款产品时就会避重就轻。好处在于:  1.贷款产品描述门槛越低,要求越少;吸引更多客户前来询问,尽可能多的获取潜在客户信息  2.当来询问的客户资质尚可,只是无法满足某个特定条件(比如:需要夫妻共签)就可以转手介绍给中介公司操作,获取利润  3.当询问的客户基本资质与所需贷款金额相差甚远,无法操作此贷款,依然会提供其他产品信息或者中介机构供其挑选,收取服务费用  为什么有时候贷款人资质很好,还是会变着法收费?因为在LSP上发布信息需要收费,拿到一个客户的信息也是要收费的。所有向LSP提交咨询意向的客户,在LSP后台都可以看到,不过信贷经理能看到你填写的个人信息判断出你的基本情况,但是没有联系方式。要获取“心仪”客户联系方式,需要付费。既然获客有成本,既然大家都在收费,这就是利益最大化的结果。  客户只能向网站提交贷款意向,提交后只能等待对应的人员联系你。我称之为“黑箱模式”。客户的信息是被LSP变卖了,有偿提供给需要的人。而客户更本没有办法自由地,匿名地与信贷经理高效的沟通。要知道贷款是一件极为隐私的事件,大多数客户是不愿意让人知道的。
  马克一下,慢慢看
  楼主怎么不更新了?请继续!
  让更多需要贷款的人,看到这个帖子,少走弯路!
  楼主说了那么多关于正规军操作手法,我来分享一些民间借贷的,俗称“高利贷”  我以前干过五年农村干部,所在小镇经济很发达,借贷经济纠纷相对也比较多,我说的主要就是放水钱的那拨人。  首先讲讲如何识别放水钱的(放高利贷的):  举两个例子:信义保洁,金泉水产养殖信息服务……  一般放水钱的投资公司名字都是十足的江湖味或者钱味(XX金融,XX资产管理),而且十有八九名字里直接有水或者三点水,下次知友们走在路上可以仔细看看那种看起来门面很小但是企业名很奇怪的单位,如果符合我说的这两点,十有八九就是放水钱的。  其次,高利贷者的风险控制:  其实高利贷行业从业人员在风险控制上做得比正规银行要好,他们可以非法地使用合法手段进行风险控制。  其一,让借贷者用极地的价格抵押自己的房产(有的甚至直接办好过户才放款);  其二,让借贷者以极低的价格抵押自己的豪车。我认识一个放水钱的弟兄,家里停满了豪车,更是对我放话,兄弟,想玩车直接到我家开走就行了……  其三,定利率测算成本时直接扣除坏死帐。具体来说,打个比方,我放出去100W,就准备好30W收不回来,这个预计收不回来的本金加收益,其实都由其余70W的借贷者来承担。能收回来最好,收不回来也无所谓。  其四,道上有名望者担保。我遇到过一个放水钱的因为帮朋友担保了一笔水钱,被另一波同行上门催债的例子  再次,高利贷者的服务对象:  其一,资金困难的企业主;其二,赌场里的赌客。  主要就是这两类,前者有保障,后者利息高。当然前两年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企业主跑了很多,导致放水钱的也完蛋了很多,因为放水钱的他手里的钱融资成本也不低。  最后,高利贷者的追债手段:  其一,合法的出售借贷者的抵押物,比如房产,豪车;  其二,十几二十个东北兄弟出动,去借贷者家里,工作场所,没日没夜的催要,有时甚至会动手,(常州前几年有个赌鬼借了赌债没还,被追债者一刀砍在大动脉上死掉的)。  其三,如果数额不算太大的话,放水钱的会给借贷者办上几张大额透支信用卡,直接套现还上……
  中银消费只做代理过来的客户,代理电销打的电话也正常,既然代理中银的产品了,我们就是中银人了呀!不要大惊小怪的好么。只是一种推广产品的手段而已。不打你不知道有这么个产品的呀!
  作为从业者能这样透彻的谈谈行业内幕也是不容易,可以让大家少走弯路。
  中介公司黑早有耳闻,没想到里面花样还那么多!!
  现在会忽悠的中介多,擦亮眼睛是必须的,等待楼主更新
  感谢楼主 让我明白了更多!~
  《人民的名义》中同样是贷款、蔡成功向银行贷款几千万、给了欧阳箐50万、出了问题、欧阳箐进了监狱做了牢、王大路向银行贷款几千万通过中介公司掏了几百万费用、却不怕查、没出问题、这就是为什么银行愿意通过中介公司给客户贷款而不是直接给客户贷款、一个产业只有保证大家既安全有又利益才能长久、看懂了这个就不要为手续费纠结了、献给正在为贷款而忙碌的人!        
  要是银行能放,谁找中介,都是互相的,也别怪中介。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消费金融信贷审批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