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为什么能稳中有进:第

-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新闻关键词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网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知识竞赛"活动。
工业、服务业、物价和就业等均保持稳定发展态势 前5月国民经济稳中有进
绘图:简仁山
财富热线 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发言人盛来运表示,5月份,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持续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工业生产、服务业发展、物价水平以及就业等均保持了稳定的发展态势,同时,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升级也在稳步前进,一些新业态新动能不断涌现,经济发展亮点不少。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王腾腾 亮点1.工业生产稳步增长 PPI降幅连续收窄 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0%(以下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与4月份持平。从环比看,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45%。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5%,集体企业增长3.3%,股份制企业增长7.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1%。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3%,制造业增长7.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4%。 分行业看,5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4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降幅收窄。5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8%,降幅比4月收窄0.6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降幅收窄;环比上涨0.5%,连续3个月环比上涨。1-5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1%。5月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8%,环比上涨0.6%;1-5月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5.1%。盛来运表示今年以来PPI连续5个月降幅收窄,这显示工业产品的供求关系有积极的变化。 此外,5月份,进出口总额20190亿元,同比增长2.8%。 亮点2. 服务业发展稳定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盛来运表示,服务业生产指数和上个月持平,根据对重点服务业发展的监测数据来看,1-4月份,生产性服务业的营业收入增长9.4%,比一季度回升了0.3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增长速度是13.2%,回升了0.4个百分点,重点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服务业的用电量数据,5月份7.2%,回升了1.4个百分点。 同时,他表示,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取得新进展。从数据看,服务业增速继续快于工业,这意味着服务业占GDP比重继续提高。 从工业结构内部来讲,高技术产业、先进的装备制造业增长速度在明显加快,比重也在持续提高。比如,5月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5%,比4月加快了1.8个百分点。1-5月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是12.1%,比去年同期提升了0.8个百分点。5月份,装备制造业增长速度是8.5%,比上个月加快了0.6个百分点,1-5月份占工业比重为32.5%,提升1.3个百分点。盛来运表示这些方面显示出工业向中高端迈进的步伐在加快。 就业也保持了总体稳定。根据人社部的数据,1-5月城镇新增就业577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目标的57.7%,国家统计局的调查失业率数据显示,5月份比4月份略有下降,这跟季节性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总体显示就业形势比预期的要好,总体是稳定的。 亮点3.投资结构优化 高技术投资较快增长 1月至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8767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9.6%,增速比1-4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49%。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5081亿元,同比增长20.6%,增速比1月至4月回落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74882亿元,增长5.8%,增速回落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107708亿元,增长11.9%,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73394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比1-4月份回落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34992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比1-4月份加快1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虽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但是投资结构继续优化。固定资产投资额中高技术投资、服务业投资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比重在提升,而高耗能投资,尤其是产能过剩行业投资增速在回落。1-5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3.6%,比全部投资增长速度高了4个百分点。工业技术改造的投资在明显提升,1-5月份增长14.9%,比全部投资增速高5.3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占比是57.4%,比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制造业投资下降1.5%,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投资下降32.9%。 同时,科教文卫投资快速增长。1-5月份,科教文卫投资增长17.3%,增速比全部投资高7.7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投资增长23.2%,卫生与社会工作投资增长25.8%,增速均高于20%。 对此,盛来运表示,中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期以后,投资增速也在换挡,投资确实对经济增长很重要,但是在现阶段投资结构的优化比投资总量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更重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高技术产业和符合居民生活质量改善的生活性服务业的投资都在大幅增加。 亮点4.消费水平保持稳定 消费升级进展明显 5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0%,涨幅比4月回落0.3个百分点。总体保持平稳态势。 其中,城市上涨2.0%,农村上涨2.1%。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4.7%,衣着上涨1.5%,居住上涨1.6%,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6%,交通和通信下降2.6%,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2%,医疗保健上涨3.5%,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2.2%。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5%。1-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 同期,市场销售也保持了稳定态势,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61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0%,虽然增速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均回落0.1个百分点,但扣除物价影响实际增长9.7%,比上个月加快了0.4个百分点。 1月至5月,全国网上零售额18089亿元,同比增长27.7%。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4633亿元,增长25.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1.3%。 此外,消费升级也有新的进展。盛来运表示与居民消费质量的提升和品质改善相关行业的销售都保持较快增长。 ■声音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 我国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对于投资、消费以及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盛来运表示,近年来,中国三大需求结构中也出现了积极的变化,以前我们经济增长过度依靠投资,依靠出口,但是近几年中国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提升。2015年“三驾马车”中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60.9%,比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高19.2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84.7%,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是35.8%左右,这样来讲,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远远低于消费的贡献率。因此,在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的同时,进一步挖掘消费的潜力,提升消费的贡献率,中国经济也能够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在分析国内外环境的基础上,盛来运表示,国际层面上来看经济增长低于预期;从内部来讲,现在正处在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三期叠加的阵痛还在持续。去产能、去库存尽管会对经济产生积极的变化,短期来讲一定程度上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影响;但同时,中国正进入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阶段,今年的改革力度也比较大,一方面加快行政体制“放管服”改革,促进民营资本进入;另一方面,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改革“组合拳”在推进,改革继续释放新的红利。从这些因素来看,我国有条件保持中高速增长,中国下一阶段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延续今年以来的“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2017上半年中国经济稳中有进-中国社会科学网
宏观经济数据分析报告显示
2017上半年中国经济稳中有进
日 08:5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君荣
内容摘要:本报讯(记者张君荣)7月 17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在京举行。第一,不仅要降低宏观税负水平,更要降低当前居民与企业过重的税负感,真正激发经济活力。第二,货币政策应由“稳健中性”调整为“稳健略偏宽松”,与偏紧的宏观审慎政策相配合,更好地兼顾经济稳定与金融稳定两大核心目标。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认为,前几个季度世界经济已经走向比较稳定的复苏逻辑,具体有几个明显的标志:大宗商品价格的逆转、龙头国家经济的复苏、整个世界经济更加景气。此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国诚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关键词: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分析;税负;供给;增长;经济形势;张君荣;研究员;股份有限公司;复苏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报讯 (记者张君荣)7月17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在京举行。会议对2017年上半年和6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陈彦斌代表课题组发布了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报告指出,上半年中国经济稳中有进,GDP增速回升到6.9%,比去年全年增速上升0.2个百分点,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同时,总供给、总需求、产业、部门效益和价格总水平等五大方面也均有所改善。从总供给视角来看,经济增速向潜在增速靠拢,产出缺口有所收窄。从总需求来看,消费平稳增长,投资增长加快,出口增速回升幅度较大,自今年年初以来,出口扭转了去年全年持续负增长的态势。从产业视角来看,工业生产回暖,服务业平稳运行。从部门效益来看,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回升,居民收入增速有所提高。从价格水平来看,核心CPI、PPI以及GDP平减指数全面上涨。  报告认为,下半年宏观政策应重点进行两方面调整。第一,不仅要降低宏观税负水平,更要降低当前居民与企业过重的税负感,真正激发经济活力。第二,货币政策应由“稳健中性”调整为“稳健略偏宽松”,与偏紧的宏观审慎政策相配合,更好地兼顾经济稳定与金融稳定两大核心目标。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认为,中国经济正在出现高质量的中高速增长。这种状况下整体的经济形势连续超出了市场的预期:今年1季度GDP增速为6.9%,二季度GDP增速为6.9%,给出一个超出预期的整体的增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认为,前几个季度世界经济已经走向比较稳定的复苏逻辑,具体有几个明显的标志:大宗商品价格的逆转、龙头国家经济的复苏、整个世界经济更加景气。更重要的基础参数是,中国实体经济投资增速开始反转。  对此,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梳理了几方面因素。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得传统制造领域结构得到了显著的优化,提高了其生产积极性;二是价格因素的推动,企业效益明显改善,积极性提高;三是补库因素,库存从2014年开始下降,现在经济形势好转补库;四是外需因素远远超出各个方面预期。  此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国诚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赛)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条
查看全部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C)
by www.cssn.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2015年,我国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5%,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需求结构进一步改善,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6.4%,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1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76708亿元,比上年增长6.9%,实现了7%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国家统计局局长王保安表示,总体而言,2015年国民经济仍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6.9%是一个不低的速度,符合中高速增长的目标。”王保安说。  业内专家表示,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处于“三期叠加”的背景下,中国能够取得6.9%的经济增速实属不易。2016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艰巨。未来中国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在于能否通过持续改革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从而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发挥消费和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  在25%以上“当前我们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的"三期叠加"阶段,资源环境条件、市场环境条件、供需条件都发生了变化。中国能够取得6.9%的经济增速,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发展阶段、发展周期的现实,保持定力,创新宏观调控的结果,成绩来之不易。”据王保安介绍,当前中国6.9%的经济增速在全世界名列前茅,可谓一枝独秀,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仍保持在25%以上。  (下转A3版)  “世界经济不景气,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在欧美等主要经济体以及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都缺乏亮点,且国内面临去库存及消化过剩产能的压力下,全年GDP同比增长6.9%符合市场预期。”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徐振宇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具体而言,王保安认为,从国际环境看,当前世界经济持续复苏乏力、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际贸易下降、金融风险增加等都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从国内看,在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工业增长回落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的长期下降,这也会对中国经济的增速产生影响。  尽管经济数据有所下滑,中国经济发展仍呈现诸多亮点。首先,中国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0.5%,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0.0个百分点。其次,需求结构进一步改善。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6.4%,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此外,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进展。全年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5.6%。  平稳增长仍可期  对于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王保安表示,2016年中国经济仍然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国内结构转型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艰巨。尤其是2016年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些行业可能还会延续下行状态。但他同时也指出,国内新兴产业、新型业态、新的商业模式蓬勃发展。比如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去年增长了31.6%,远远超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全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2%,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1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2016年中国经济仍将平稳增长。对此,我们有信心。”王保安说。  徐振宇表示,经济新常态不仅是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也是全球经济的新常态。由于国际经济形势不佳、改革压力增大等原因,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仍然很大,面临的挑战也会更多。他建议,下一步维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在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同时推进结构性减税和个人所得税改革,充分发挥消费和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中国民生银行(600016,股吧)首席研究员温彬也指出,展望2016年,全球经济脆弱性和国内结构调整艰巨性并存,要在着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继续加强和改善需求侧管理,以实现稳中求进的目标。预计今年外需对增长的拉动作用有限,应继续扩大内需在稳增长中的作用。在消费增长平稳的前提下,投资对全年增长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只有进一步简政放权、改革投资管理体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才能确保投资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
(责任编辑: 和讯网站)
分享文章到
财经新闻 你总比别人先知道两会聚焦:中国经济稳中有进不容易
记者&叶晓楠 尹晓宇
日08:26&&&来源:
原标题:中国经济稳中有进不容易(两会聚焦)
  2013年,中国经济保持了7.7%的增速,超过了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现在,我们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如何总结2013年的经济发展成果?2014年会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对此,在采访中,代表委员们表示,去年,中国经济依靠改革释放市场内生动力,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发展成就,预计两会后改革措施或将以全面开花的态势向前推进,进一步推动经济的提质增效和升级增长。
  【2013年成绩来之不易】
  “我对2013年有一个判断,那就是很困难的一年,我们能走到这一步不容易。”经济学家厉以宁委员这样说。厉以宁记得,去年两会时,大家还在担心,2013年会怎样?是不是还会下滑?“但到了第三季度,经济信号是‘稳中向好’,给了大家信心,这是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达到的。”
  华东师范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黄泽民委员进一步从经济发展的3个重要指标做出分析:经济增速、就业和物价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在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全年CPI上涨2.6%,低于预期目标,就业总量也实现了增长,一般劳动力的薪酬维持上涨趋势,农民工工资增速也比较快。此外,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此过程中,中国先进的高铁及列车技术等快速发展,走向世界。
  黄泽民特别指出,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并重是在全球经济仍面临市场需求疲弱、增长率偏低等挑战的背景下取得的,没有采取大规模的刺激政策。那么,增长的动力来自哪里?那就是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向结构调整要发展的潜力。
  【产能过剩等问题仍突出】
  不过,代表委员们也指出,当前中国经济仍然存在回升基础不牢、内生动力不强等问题。
  “最突出的是产能过剩的调整问题,已成为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矛盾。这也是一个长期性问题,虽然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但成效一直不是太大。同时,雾霾等环境问题提醒中国,转型升级的步伐必须进一步加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李兰委员指出。
  在如何重塑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方面,黄泽民指出,当前,政府的手伸得过长、过宽的现象的确存在,已经成为经济体制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障碍,比如房价调控上是不是还要多采用一些市场的手段。
  关于地方债问题,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代表指出,当前,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年均增长近两成,依靠土地收入偿还的债务近四成,来自银行贷款的债务超五成,“借短投长”结构失衡,加上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自身运作不规范、信息不透明、偿债能力有限,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则各种风险将交叉感染,严重影响金融体系和财政发展的可持续性。此外,辜胜阻还指出,面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不佳,而市场又急剧分化的局面,必须要有新思路和新办法。
  【今年仍要向改革找出路】
  “中国经济问题仍需靠改革找出路。”这是采访中众多代表委员表达的共同心声。
  “比如结构调整,虽然是个痛苦的过程,但也充满机遇。现在的一些改革措施产生的效益还未传导到企业,企业家对改善外部环境寄予了更多的期待,需要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李兰说。
  “经济增速的放缓和转型给企业带来了更大压力,可能今后5年,由于调结构,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会更多。改革是向制度要红利,希望政府加快政策落实。”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沃伟东委员表示。
  城镇化方面,辜胜阻指出,“进城农民工市民化是举世瞩目的改革发展议题”,要走“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新模式,就必须激活民间资本。
  金融方面,由于我国金融体系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事实上的混业经营局面已经形成,横空出世的互联网金融也使分业监管模式无所适从,因此,黄泽民再度建议,改变目前金融分业监管格局,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
  投资方面,厉以宁建议,要重视3点,即鼓励跟基础创新有关的投资、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
  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委员表示,鉴于汇率政策对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作用,他拟提出相应提案。此外,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一方面鼓励中国资本走出去,另一方面加强对中国海外投资的管理,也值得关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热点关键词庹震: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不断巩固_凤凰资讯
庹震: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不断巩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庹震: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不断巩固   10月17日下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
原标题:庹震: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不断巩固
  10月17日下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十九大新闻发言人庹震向中外记者介绍十九大准备工作情况和大会议题。
日下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发言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新华网 翟子赫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彭博新闻社记者:
  我的问题也是有关中国经济的。中国经济对于世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同时中国面临的国内和国际环境也是相当复杂。中国政府目前正在努力保持较高经济增长率的同时,推动去杠杆。我的问题是,请问您如何描绘中国经济的前景?您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和去杠杆之间哪个更加优先?是否去杠杆更加优先?
  十九大新闻发言人庹震:
  我先说明一点,就是不能把去杠杆和稳增长对立起来看。从长期看,主动去杠杆有利于消除影响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风险隐患,增强经济中长期发展韧劲。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为去杠杆和经济增长营造了良好稳定的宏观环境。我们坚持积极稳妥去杠杆,坚持多管齐下、多种措施去杠杆,妥善处理好稳增长与去杠杆的关系,确保去杠杆不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目前,去杠杆已经取得初步成效,没有对经济产生明显的紧缩效应。
  中国经济受到全球广泛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分析和判断经济形势,从经济发展长周期和全球政治经济大背景出发,作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形成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经济政策框架。
  5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改善。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30%。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新型城镇化又取得了积极进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1300万人,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7.4%,高于经济增速,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生态文明建设明显加强,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连续五年居世界前三位,对外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稳居世界前列,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程度不断加深。
  当前,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不断巩固。近段时间,主要国际机构纷纷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我们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持续健康发展充满信心!谢谢!(据网络直播文字整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289783
播放数:129544
播放数:58089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经济四个决不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