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向有业务关系的人借款员工购房借款协议,怎样定性处理

刑事法库丨党员领导干部向有业务关系的人借款购房,怎样定性处理?_突袭网
当前位置&:&&&&刑事法库丨党员领导干部向有业务关系的人借款购房,怎样定性处理?
热门标签:&
刑事法库丨党员领导干部向有业务关系的人借款购房,怎样定性处理?
来源: 由用户
编辑:李利平
分析意见  在执纪实践中,党员领导干部向与其有业务关系的个人借款的行为具有一定典型性,在实践中如何定性存在一定争议。  本案中,赵×作为某局副局长,向个人借款购房,从民事角度看,具有一定民事借款行为的特征。但其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相关规定。赵×的借款对象均为与其有业务关系的个人,且均承接过其分管范围内的工程项目。赵×向上述人员借款共计240万元,对借款人可能存在职务上的制约或影响,不利于其公正履行职责。同时,赵×虽开具了借条,但未约定还款期限及是否支付利息,且至立案审查时仍未还款。& 综上,赵×向有业务关系的个人借款的行为,已损害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务的廉洁性,构成违反廉洁纪律。鉴于赵×的行为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没有具体明确规定,倾向适用该条例第一百零四条有关违反廉洁纪律的兜底条款予以定性。  同时,在本案的具体调查中,应注意将赵×的借款行为与“以借为名”收受财物相区分。在执纪实践中,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个人谋取利益,以向个人借款为“幌子”,实为收受对方财物。对此类行为应按受贿性质认定,而不只是按违反廉洁纪律认定。具体认定时,不能仅仅看是否有书面借款手续,还应根据以下因素综合判定:(1)有无正当、合理的借款事由;(2)款项的去向;(3)双方平时关系如何、有无经济往来;(4)出借方是否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务的便利为其谋取利益;(5)借款后是否有归还的意思表示及行为;(6)是否有归还的能力;(7)未归还的原因;等等。(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作者:钟纪晟)法规链接(节选)  1.2016年《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第五条 廉洁从政,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第六条 廉洁用权,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第七条 廉洁修身,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第八条 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2.2016年《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零四条&有其他违反廉洁纪律规定行为的,应当视具体情节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党籍处分。3.《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中纪发〔2007〕7号)九、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受请托人房屋、汽车等物品,未变更权属登记或者借用他人名义办理权属变更登记的,不影响违纪的认定。认定以房屋、汽车等物品为对象的违纪,应注意与借用的区分。具体认定时,除双方交待或者书面协议之外,主要应当结合以下因素进行判断:(1)有无借用的合理事由;(2)是否实际使用;(3)借用时间的长短;(4)有无归还的条件;(5)有无归还的意思表示及行为。4.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法发〔2007〕22号)八、关于收受贿赂物品未办理权属变更问题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受请托人房屋、汽车等物品,未变更权属登记或者借用他人名义办理权属变更登记的,不影响受贿的认定。认定以房屋、汽车等物品为对象的受贿,应注意与借用的区分。具体认定时,除双方交代或者书面协议之外,主要应当结合以下因素进行判断:(1)有无借用的合理事由;(2)是否实际使用;(3)借用时间的长短;(4)有无归还的条件;(5)有无归还的意思表示及行为。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日最高人民法院法〔号公布)(六)以借款为名索取或者非法收受财物行为的认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借为名向他人索取财物,或者非法收受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应当认定为受贿。具体认定时,不能仅仅看是否有书面借款手续,应当根据以下因素综合判定:(1)有无正当、合理的借款事由;(2)款项的去向;(3)双方平时关系如何、有无经济往来;(4)出借方是否要求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其谋取利益;(5)借款后是否有归还的意思表示及行为;(6)是否有归还的能力;(7)未归还的原因;等等。
更多精彩 >>>如何认定党员领导干部向有业务关系的个人借款用于购房的_百度知道
如何认定党员领导干部向有业务关系的个人借款用于购房的
提示借贷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我有更好的答案
手续费,属于共同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涉嫌受贿
采纳率:9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你的位置: 》
向有业务关系的个人借款用于购房的行为如何认定
基本案情赵某,男,中共党员,某局副局长,分管项目招投标等工作。2016年1月,赵某(已有一套住房)通过中介在某地购买一套二手商品房,总价600万元。为支付该房首付款,赵某先后出面向与其有业务关系的5人借款共计240万元,上述5人在赵某担任副局长期间,均承接过该局工程项目,合同金额共计1000余万元。相关借款均以赵某的配偶王某名义开具借条,但未约定还款期限以及是否支付利息。据赵某交代,急于借款购房主要是考虑房价上涨较快,计划出售原有住房后,用售房款还清借款。同年9月,纪检机关根据群众举报,对赵某的上述问题进行审查。在如何认定赵某的行为性质上,存在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赵某的行为属于正常的民事借款行为,不构成违纪。第二种意见认为,赵某的行为构成违纪,违反廉洁纪律,拟给予党纪处分,在具体条款的适用上,应当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104条有关“有其他违反廉洁纪律规定行为的,应当视具体情节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党籍处分”的规定。分析意见在执纪实践中,党员领导干部向与其有业务关系的个人借款的行为具有一定典型性,在实践中如何定性存在一定争议。本案中,赵某作为某局副局长,向个人借款购房,从民事角度看,具有一定民事借款行为的特征。但其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相关规定。赵某的借款对象均为与其有业务关系的个人,且均承接过其分管范围内的工程项目。赵某向上述人员借款共计240万元,对借款人可能存在职务上的制约或影响,不利于其公正履行职责。同时,赵某虽开具了借条,但未约定还款期限及是否支付利息,且至立案审查时仍未还款。综上,赵某向有业务关系的个人借款的行为,已损害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务的廉洁性,构成违反廉洁纪律。鉴于赵某的行为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没有具体明确规定,倾向适用该条例第104条有关违反廉洁纪律的兜底条款予以定性。同时,在本案的具体调查中,应注意将赵某的借款行为与“以借为名”收受财物相区分。在执纪实践中,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个人谋取利益,以向个人借款为“幌子”,实为收受对方财物。对此类行为应按受贿性质认定,而不只是按违反廉洁纪律认定。具体认定时,不能仅仅看是否有书面借款手续,还应根据以下因素综合判定:有无正当、合理的借款事由;款项的去向;双方平时关系如何、有无经济往来;出借方是否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务的便利为其谋取利益;借款后是否有归还的意思表示及行为;是否有归还的能力;未归还的原因等。法规链接1.2016年《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第五条&廉洁从政,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第六条&廉洁用权,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第七条&廉洁修身,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第八条&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2.2016年《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零四条 有其他违反廉洁纪律规定行为的,应当视具体情节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党籍处分。3.《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中纪发〔2007〕7号)九、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受请托人房屋、汽车等物品,未变更权属登记或者借用他人名义办理权属变更登记的,不影响违纪的认定。认定以房屋、汽车等物品为对象的违纪,应注意与借用的区分。具体认定时,除双方交待或者书面协议之外,主要应当结合以下因素进行判断:(1)有无借用的合理事由;(2)是否实际使用;(3)借用时间的长短;(4)有无归还的条件;(5)有无归还的意思表示及行为。4.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法发〔2007〕22号)八、关于收受贿赂物品未办理权属变更问题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受请托人房屋、汽车等物品,未变更权属登记或者借用他人名义办理权属变更登记的,不影响受贿的认定。认定以房屋、汽车等物品为对象的受贿,应注意与借用的区分。具体认定时,除双方交代或者书面协议之外,主要应当结合以下因素进行判断:(1)有无借用的合理事由;(2)是否实际使用;(3)借用时间的长短;(4)有无归还的条件;(5)有无归还的意思表示及行为。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日最高人民法院法〔号公布)(六)以借款为名索取或者非法收受财物行为的认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借为名向他人索取财物,或者非法收受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应当认定为受贿。具体认定时,不能仅仅看是否有书面借款手续,应当根据以下因素综合判定:(1)有无正当、合理的借款事由;(2)款项的去向;(3)双方平时关系如何、有无经济往来;(4)出借方是否要求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其谋取利益;(5)借款后是否有归还的意思表示及行为;(6)是否有归还的能力;(7)未归还的原因;等等。(钟纪晟)&当前位置:
>> 正文内容
向有业务关系的个人借款用于购房的行为如何认定?
 文章来源: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日
 基本案情
  赵某,男,中共党员,某局副局长,分管项目招投标等工作。
  2016年1月,赵某(已有一套住房)通过中介在某地购买一套二手商品房,总价600万元。为支付该房首付款,赵某先后出面向与其有业务关系的5人借款共计240万元,上述5人在赵某担任副局长期间,均承接过该局工程项目,合同金额共计1000余万元。相关借款均以赵某的配偶王某名义开具借条,但未约定还款期限以及是否支付利息。据赵某交代,急于借款购房主要是考虑房价上涨较快,计划出售原有住房后,用售房款还清借款。
  同年9月,纪检机关根据群众举报,对赵某的上述问题进行审查。在如何认定赵某的行为性质上,存在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赵某的行为属于正常的民事借款行为,不构成违纪。
  第二种意见认为,赵某的行为构成违纪,违反廉洁纪律,拟给予党纪处分,在具体条款的适用上,应当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104条有关&有其他违反廉洁纪律规定行为的,应当视具体情节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党籍处分&的规定。
  分析意见
  在执纪实践中,党员领导干部向与其有业务关系的个人借款的行为具有一定典型性,在实践中如何定性存在一定争议。
  本案中,赵某作为某局副局长,向个人借款购房,从民事角度看,具有一定民事借款行为的特征。但其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相关规定。赵某的借款对象均为与其有业务关系的个人,且均承接过其分管范围内的工程项目。赵某向上述人员借款共计240万元,对借款人可能存在职务上的制约或影响,不利于其公正履行职责。同时,赵某虽开具了借条,但未约定还款期限及是否支付利息,且至立案审查时仍未还款。综上,赵某向有业务关系的个人借款的行为,已损害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务的廉洁性,构成违反廉洁纪律。鉴于赵某的行为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没有具体明确规定,倾向适用该条例第104条有关违反廉洁纪律的兜底条款予以定性。
  同时,在本案的具体调查中,应注意将赵某的借款行为与&以借为名&收受财物相区分。在执纪实践中,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个人谋取利益,以向个人借款为&幌子&,实为收受对方财物。对此类行为应按受贿性质认定,而不只是按违反廉洁纪律认定。具体认定时,不能仅仅看是否有书面借款手续,还应根据以下因素综合判定:有无正当、合理的借款事由;款项的去向;双方平时关系如何、有无经济往来;出借方是否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务的便利为其谋取利益;借款后是否有归还的意思表示及行为;是否有归还的能力;未归还的原因等。
  法规链接(节选)
  1.2016年《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
  第五条 廉洁从政,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
  第六条 廉洁用权,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第七条 廉洁修身,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第八条 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2.2016年《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第一百零四条 有其他违反廉洁纪律规定行为的,应当视具体情节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党籍处分。
  3.《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中纪发〔2007〕7号)
  九、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受请托人房屋、汽车等物品,未变更权属登记或者借用他人名义办理权属变更登记的,不影响违纪的认定。认定以房屋、汽车等物品为对象的违纪,应注意与借用的区分。具体认定时,除双方交待或者书面协议之外,主要应当结合以下因素进行判断:(1)有无借用的合理事由;(2)是否实际使用;(3)借用时间的长短;(4)有无归还的条件;(5)有无归还的意思表示及行为。
  4.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法发〔2007〕22号)
  八、关于收受贿赂物品未办理权属变更问题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受请托人房屋、汽车等物品,未变更权属登记或者借用他人名义办理权属变更登记的,不影响受贿的认定。认定以房屋、汽车等物品为对象的受贿,应注意与借用的区分。具体认定时,除双方交代或者书面协议之外,主要应当结合以下因素进行判断:(1)有无借用的合理事由;(2)是否实际使用;(3)借用时间的长短;(4)有无归还的条件;(5)有无归还的意思表示及行为。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2003年11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法〔2003〕167号公布)
  (六)以借款为名索取或者非法收受财物行为的认定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借为名向他人索取财物,或者非法收受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应当认定为受贿。具体认定时,不能仅仅看是否有书面借款手续,应当根据以下因素综合判定:(1)有无正当、合理的借款事由;(2)款项的去向;(3)双方平时关系如何、有无经济往来;(4)出借方是否要求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其谋取利益;(5)借款后是否有归还的意思表示及行为;(6)是否有归还的能力;(7)未归还的原因;等等。(钟纪晟)
 |  | 
主办单位:中共攀枝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技术支持:攀枝花市志林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CP备案号:蜀ICP备党员领导干部向有业务关系的人借款购房,怎样定性处理?
关注公众号龙岩刑事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黄成昌 ,为您提供刑事免费法律咨询,电话:(福建)、(广东)】黄成昌律师,20年机关工作,经验丰富;20年自学法律,功底扎实;9年专职律师,业务精湛。长期专注刑事案件的精细化有效性辩护及重大疑难民事诉讼,办案技巧高超,熟悉法律风险防控。承接全国各地重大疑难刑事案件辩护,担任专项法律顾问,企业、组织、单位、个人常年法律顾问。咨询电话/微信:188
。分析意见在执纪实践中,党员领导干部向与其有业务关系的个人借款的行为具有一定典型性,在实践中如何定性存在一定争议。本案中,赵×作为某局副局长,向个人借款,从民事角度看,具有一定民事借款行为的特征。但其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相关规定。赵×的借款对象均为与其有业务关系的个人,且均承接过其分管范围内的工程项目。赵×向上述人员借款共计240万元,对借款人可能存在职务上的制约或影响,不利于其公正履行职责。同时,赵×虽开具了借条,但未约定还款期限及是否支付利息,且至立案审查时仍未还款。综上,赵×向有业务关系的个人借款的行为,已损害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务的廉洁性,构成违反廉洁纪律。鉴于赵×的行为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没有具体明确规定,倾向适用该条例第一百零四条有关违反廉洁纪律的兜底条款予以定性。同时,在本案的具体调查中,应注意将赵×的借款行为与“以借为名”收受财物相区分。在执纪实践中,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个人谋取利益,以向个人借款为“幌子”,实为收受对方财物。对此类行为应按受贿性质认定,而不只是按违反廉洁纪律认定。具体认定时,不能仅仅看是否有书面借款手续,还应根据以下因素综合判定:(1)有无正当、合理的借款事由;(2)款项的去向;(3)双方平时关系如何、有无经济往来;(4)出借方是否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务的便利为其谋取利益;(5)借款后是否有归还的意思表示及行为;(6)是否有归还的能力;(7)未归还的原因;等等。来源:刑事法库
乌兰察布哪个区买房子好
阅读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员工购房借款申请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