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吉尔吉斯斯坦安全吗社会安全风险评估

中国驻吉使馆遭汽车炸弹袭击 当地媒体指干案者是维吾尔族人 | 联合早报求问,吉尔吉斯斯坦现在是否安全?_吉尔吉斯斯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592贴子:
求问,吉尔吉斯斯坦现在是否安全?收藏
近期可能需去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卡拉巴德市中大中国石油公司出差不知道是否当地安全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请老铁们尽快回复我,谢谢
最近听说有4个叙利亚恐怖分子在吉国,有手榴弹和枪,全国拘捕呢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称宗教分离主义是国家安全主要威胁
&&&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德禄):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巴基耶夫11日在国家强力机关领导会议上称,宗教分离主义是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
  据报道,吉强力机关领导会议主要讨论了打击有组织犯罪和保证国家安全等问题。巴基耶夫在会上表示,必须采取措施防范宗教极端分子破坏社会稳定。他强调,吉政府并不是与宗教为敌,而是打击那些以宗教名义进行违法活动的个人和组织,以防止这些违法活动对社会、国家以及宗教本身的危害。
  据吉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统计,到目前为止有关部门已经查封了30多个非法宗教极端组织窝点,并拘捕了121名涉案人员。
?发送CRI到,影视大片、奥运直播、炫酷音乐,CRI手机电视台各频道节目即刻一览无余!
?发送ZZ到,看影视、听音乐、娱乐尽在CRI手机视频杂志!
相关新闻v&& 16:46:11v&& 21:16:56v&& 17:38:21v&& 00:36:11v&& 17:38:31
•&•&•&•&•&•&•&
•&•&•&
•&•&•&•&•&•&•&•&
•&•&•&•&•&•&
????&&&&&&&&&&&&&&&&&&&&&&&&&&&&&&&
•&•&•&•&•&•&
•&卡佩罗或无限期封杀欧文 昔日金童难现98年风采•&】•&【篮球】•&【足球】•&【人物】•&【花絮】
•&•&•&•&•&•&
•&•&•&•&•&•&
·互动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中使馆提醒吉尔吉斯斯坦中国公民加强安全防范-中新网
中使馆提醒吉尔吉斯斯坦中国公民加强安全防范
  8月3日电 据据外交部中国领事服务网援引驻吉尔吉斯斯坦使馆消息,近日,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市的1名中国公民晚间外出时遭到袭击抢劫,送往医院后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身亡。案发后中国驻吉使馆已紧急约见吉内务部负责人,要求吉方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尽快将凶手缉拿归案,并依法予以严惩。使馆将继续协助受害人家属处理好善后事宜。
  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使馆提醒在吉中国公民和机构时刻保持风险意识,加强安全防范,避免晚间独自外出。外出时勿携带大额财物,妥善保管好随身物品和车辆。
  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报警,并与中国驻吉使馆联系寻求协助。使馆领保协助电话:1664;值班电话:8066。
【编辑:南若然】
>相关新闻:
>华人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地区安全风险概况(上)-皓海安全“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地区安全风险概况(上)作者:皓海安全 / 公众号:wzw100010发表时间 :“一带一路”沿线65国家/地区中国北亚1国:蒙古中亚5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南亚8国: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阿富汗、尼泊尔、马尔代夫、不丹东南亚11国: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菲律宾、缅甸、柬埔寨、老挝、文莱、东帝汶西亚北非16国:沙特阿拉伯、阿联酋、阿曼、伊朗、土耳其、以色列、埃及、科威特、伊拉克、卡塔尔、约旦、黎巴嫩、巴林、也门、叙利亚、巴基斯坦独联体7国: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已退出独联体)、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摩尔多瓦中东欧16国:波兰、罗马尼亚、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阿尔及尼亚、塞尔维亚、马其顿、波黑、黑山、克罗地亚安全风险级别根据国际安全风险评估的惯例,结合境外中国机构和人员面临的实际情况,境外公共安全风险评估采用四级风险评估模型,即安全风险级别等级分为:极高、高、中和低四级。其中:“极高”表示的是“不可控的安全风险”,且“安全风险”随时可能出现,此类安全风险难以防范,考虑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高”表示的是“可控的安全风险”,即可能面临“有组织的安全事件”等情况,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但通过采取正确可靠的高级别安防措施,可以应对的安全风险;“中”表示的是“常规性的安全风险”,即可能面临“团伙式袭扰”等可能导致严重损害的安全风险,在加强安全风险管理并采取针对性安保措施的情况下可以减少、消除或转移;“低”表示的是“常规型的安全风险”,即一般性的社会治安事件和刑事犯罪活动等,通过提升安全意识,采用安防措施和技术手段能够防范和控制的安全风险。北亚1国蒙 古安全风险等级:“中-”主要安全风险源:极右势力、刑事犯罪团伙等基本概况:蒙古国位于蒙古高原的亚洲中部内陆国家,东、南、西三面与中国接壤,背面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为邻,是我国北方重要邻国。国土面积156.65万平方公里。人口300多万,主要民族为喀尔喀蒙古族,约占全国人口的80%,此外还有哈萨克族、杜尔伯特、巴亚特、布里亚特等15个少数民族。居民主要信奉喇嘛教,还有一些居民信奉土著黄教和伊斯兰教。主要语言为喀尔喀蒙古语。首都乌兰巴托。公共安全状况概述:蒙古国政治转型以来,政权平稳过度,政局基本稳定,经济发展起色明显。但是,虽然蒙古国资源十分丰富,但贫困与贫富差距问题仍十分突出,针对外国公民抢劫案件时有发生。此外,还存在一些流行疾病问题。综合分析,蒙古公共安全风险等级为“中-”。中亚5国哈萨克斯坦安全风险等级:“中”主要安全风险源:社会治安问题和潜在的极端与恐怖势力的威胁等基本概况:哈萨克斯坦位于中亚地区北部,东与我国毗邻(与我国共同边界1533公里),北与俄罗斯接壤,西濒里海,南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交界,国土面积272.49万平方公里,是中亚地区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人口1741.74万,同比增长1.5%。其中,城市人口962.88万,同比增长2.07%;农村人口778.86万,同比增长0.79%(日),131个民族,其中主要有哈萨克族(58.6%)、俄罗斯族(30%),其他还包括乌克兰、乌兹别克、日耳曼和鞑靼等民族。绝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此外还有东正教、基督教和佛教等。哈萨克语为国语,俄语与哈萨克语同为官方语言。首都阿斯塔纳。公共安全状况概述:哈萨克斯坦政治局势基本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外交多元化,与中国关系良好。但是,由于再次当选哈萨克斯坦总统的纳扎尔巴耶夫年事已高,接班人问题是哈政局稳定中的一个未完全确定的因素,与此同时,受国际大环境影响,哈经济发展也面临隐忧。在此状态下,社会安全虽然目前没有太大问题,但极端势力、恐怖势力的隐患仍然存在,社会治安中也有毒品、酗酒以及各类刑事犯罪等问题。综合分析,哈萨克斯坦公共安全风险等级为“中”。乌兹别克斯坦安全风险等级:“中-”主要安全风险源:极端势力、刑事犯罪等基本概况: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位于中亚腹地,与哈沙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阿富汗五国毗邻。面积44.74万平方公里,人口3007.5万人(日),是中亚5国中人口最多的国家。境内有129个民族,其中乌兹别克族约占73%,俄罗斯族占8%,塔吉克族占5%,哈萨克族占4%,鞑靼族占3%,卡尔卡拉帕克族占2%。其他民族还有吉尔吉斯、土库曼、朝鲜、乌克兰、土耳其、维吾尔、白俄罗斯等。90%以上的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多属逊尼派,部分属什叶派、苏菲派和瓦哈比派,此外还有东正教、天主教、佛教等。乌兹别克语为国语,俄语通用语言。首都塔什干。公共安全状况概述:乌兹别克斯坦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每年经济以8%左右的速度增长。政治上总统大选平稳进行,现任总统连续执政。但是,乌兹别克斯坦仍面临一些潜在的安全威胁,主要是以“乌伊运”为代表的极端势力。此外,由于国家领导人年事已高,今后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接班人的问题。综合分析,乌兹别克斯坦公共安全风险等级为:“中-”。土库曼斯坦安全风险等级:“低+”主要安全风险源:刑事与毒品犯罪活动等基本概况:土库曼斯坦位于中亚西南部,为内陆国家,北部和东北部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接壤,西濒里海与阿塞拜疆、俄罗斯相望,南邻伊朗,东南与阿富汗交界。国土面积49.12万平方公里,其中约80%被卡拉库姆大沙漠所覆盖。人口683.6万人(2011年),主要民族有土库曼族(占77%)、乌兹别克族(占9.2%)、俄罗斯族(占6.7%),此外还有哈萨克族、亚美尼亚族、鞑靼族和阿塞拜疆族等100多个民族。绝大多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俄罗斯族和亚美尼亚族信仰东正教。官方语言为土库曼语,俄语为通用语。首都阿什哈巴德。公共安全状况概述:土库曼斯坦独立以来对社会控制较严,普通民众与外界处于相对隔离状态,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经济上呈现飞速发展态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达19000美元。综合分析,土库曼斯坦公共安全风险为“低+”。吉尔吉斯斯坦安全风险等级:“中+”主要安全风险源:政局的稳定性、恐怖威胁、刑事犯罪等基本概况:吉尔吉斯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位于中亚东南部,北、西、南面分别同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及塔吉克斯坦接壤,东南部与中国毗邻。境内多山,国土面积19.99万平方公里。人口576.7万(2013年),有80多个民族,其中吉尔吉斯族人口为419.3万人,占总人口72.6%;乌兹别克族人口为83.6万人,占总人口14.4%;俄罗斯人口为36.9万人,占总人口6.4%;其他有白俄罗斯族、土克曼族、莫尔多瓦族和格鲁吉亚族等。70%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多数属逊尼派,其他信仰东正教,基督新教、犹太教和佛教等。国语为吉尔吉斯语和俄语。首都比什凯克。公共安全状况概述:政治上围绕总统和议会权力争斗,频繁修改宪法,导致政坛很难出现较为稳定的局面。经济增长缓慢,对俄罗斯有较大的依赖性。国内极端与恐怖势力活动苗头明显,构成的威胁呈上升态势。综合分析,吉尔吉斯斯坦公共安全风险为“中+”。塔吉克斯坦安全风险等级:“中”主要安全风险源:恐怖组织与有组织毒品犯罪等基本概况:塔吉克斯坦位于中亚地区南部,东与我国毗邻,南与阿富汗接壤,西临乌兹别克斯坦,北依吉尔吉斯斯坦。塔境内多山,山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93%,有“高山国”之称。国土面积14.3万平方公里,是中亚地区领土面积最小的国家。塔吉克斯坦人口820.36万(2013年),其中塔吉克族占70.5%,乌兹别克族占26.5%,俄罗斯族占0.32%。此外,还有鞑靼、吉尔吉斯、乌克兰、土库曼、哈萨克、白俄罗斯、亚美尼亚等民族。居民中穆斯林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6%,其中多数属逊尼派(占穆斯林人口的85%以上),帕米尔一带多属于什叶派伊斯玛仪支派(占穆斯林人口的5%多),其余信奉基督教、犹太教、巴哈伊教、东正教等。塔吉克语(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为国语,俄语为族际交流语言。首都杜尚别。公共安全状况概述:结束内战实现民族和解后,塔吉克斯坦政局相对稳定。由于底子较薄,经济发展增速一般。受周边环境影响,特别是阿富汗毒品问题,国内社会治安较差,极端和恐怖威胁依然存在。综合分析,塔吉克斯坦公共安全风险等级为“中”。南亚8国巴基斯坦安全风险等级:“高”,开伯尔-普什图省、联邦直辖部落区和俾路支省为“高+”主要安全风险源:“巴塔”、“基地”组织、伊斯兰极端势力、俾路支民族分离势力和犯罪团伙等基本概况: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南濒阿拉伯海,东接印度,东北与中国毗邻,西北与阿富汗交界,西邻伊朗。国土面积79.6万平方公里(不包括巴控克什米尔),人口约1.97亿(2013年)。巴基斯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旁遮普族占63%,信德族占18%,帕坦族占11%,俾路支族占4%。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国教),少数信奉基督教、印度教和锡克教等。乌尔都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主要民族语言有旁遮普语、信德语、普什图语和俾路支语等。巴行政区划包括四个省和两个联邦直辖区(括号内为首府);各省分为105个县(县进一步分为乡)。俾路支省(奎达)(347190平方公里)、开伯尔-普什图省(白沙瓦)(74521平方公里)、旁遮普省(拉合尔)(205334平方公里)、信德省(卡拉奇)(140914平方公里)、伊斯兰堡首都区(伊斯兰堡)(906平方公里)、联邦直辖部落地区(白沙瓦)(27220平方公里)。首都伊斯兰堡。公共安全状况概述:作为中国邻国,巴基斯坦地处安全形式动荡的南亚地区,加之与印度的克什米尔之争,国内政治局势动荡,社会安全形式并没有根本性的好转。特别是2007年,在阿富汗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支持下,成立反政府武装巴基斯坦塔利班,再加上其他一些极端与恐怖势力作乱,使巴基斯坦的社会安全局势一直处在高风险之下,恐怖和暴力事件不断。综合分析,巴基斯坦公共安全风险等级为“高”,开伯尔-普什图省、联邦直辖部落区和俾路支省为“高+”。印 度安全风险等级:“中-”,印控克什米尔和东北部地区为“高-”主要安全风险源:分离主义组织武装、恐怖组织、宗教部族冲突和流行疾病等基本情况:印度共和国位于亚洲南部,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与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不丹、缅甸和孟加拉国为邻,濒临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人口12.59亿(2013年),居世界第二位。印度是个民族、宗教众多、文化各异的国家,有10个大民族和几十个小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占全国人口的46.3%,泰卢固族占8.6%,孟加拉族占7.7%,马拉地族占7.6%,泰米尔族占7.4%。约82%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其次为伊斯兰教(12%),基督教(2.3%),锡克教(1.9%),佛教(0.8%)和耆那教(0.4%)等。印度行政区划中的一级行政区域包括有28个邦(省)、6个联邦属地即1个国家首都辖区。每一个邦都有各自的民选政府,而联邦属地及国家首都辖区则由联合政府指派政务官管理。印度的语言异常繁杂,宪法承认的语言有10多种,登记注册的达1600多种。印地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首都新德里。公共安全状况概述:印度多党政体基本能够保持政局稳定,加之经济快速发展,有可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总体社会安全情况尚可,但是,印度也存在众多隐忧,一是仍活跃于印度东北部的反政府分裂武装,虽不断遭到严重打击,仍是印度安全上的重大威胁;二是由于印巴克什米尔之争,使得印度也成为外来极端与恐怖势力的打击目标,其中也包括“基地”和“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三是印度作为多宗教国家,宗教冲突仍不时发生,特别是印度教和锡克教之间的矛盾,此外还有部族冲突;四是流行疾病多发,作为热带国家,印度卫生条件极差,时常有不同类型的流行病爆发;五是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事故常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综合分析,印度公共安全风险为“中-”,印控克什米尔和东北部为“高-”。孟加拉国安全风险等级:“中”主要安全风险源:政局动荡、恐怖威胁和刑事犯罪等基本概况:孟加拉人民共和国位于南亚次大陆东北部的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冲击而形成的三角洲上,东、西、北三面与印度毗邻,东南与缅甸接壤,南濒临孟加拉湾。国土面积14.39万多平方公里。人口1.5805亿(2013年),人口密度为935人/平方公里,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孟加拉族占98%,是南亚次大陆古老民族之一,另有20多个少数民族。伊斯兰教为国教,穆斯林占全国人口89.7%,印度教徒占9.2%,信奉佛教和基督教的民众分别占人口的0.7%和0.3%。孟加拉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乌尔都语和印度语是少数民族语言。首都达卡。公共安全状况概述:作为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人口大国及世界最贫穷国家之一,孟加拉国选举政治带来的严重选举暴力,并导致政局不稳。虽然近些年来经济发展有所起色,但受制于政党政治斗争,经济发展并不十分顺利。综合分析,孟加拉国公共安全风险等级为“中”。斯里兰卡安全风险等级:“低”,贾夫纳、基利诺奇、穆莱蒂武、维达塔蒂武、奥曼泰等北部地区为“中”主要安全风险源:“猛虎组织”残余等基本概况: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曾用名锡兰,中国史称“狮子国”。南亚次大陆南端印度洋上的岛国,西北隔保克海峡与硬度半岛相望。面积约6.5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033万(2012),主体民族为僧伽罗族占74%,泰米尔族占18%,摩尔族占7%,其他1%。佛教为国教,佛教徒约占总人口的69%,另有15的印度教徒,8%的穆斯林。全国分为9个省和25个县。僧伽罗语、泰米尔语同位官方语言和全国语言,上层社会通用英语。首都科伦坡。公共安全状况概述:总统拉贾帕克萨决定提前两年举行总统选举,并谋求连任。但执政党自由党总书记西里塞纳与执政党的决裂并与反对党联手,使执政党选举转直下,最终西里塞纳当选总统。斯里兰卡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但仍受制宗教矛盾和族群冲突。虽然内战已经结束,但反政府武装残余仍试图跃跃欲试,北部地区仍处在军方的高度戒备中。综合分析,斯里兰卡公共安全风险界别为“低”,贾夫纳、基利诺奇、穆莱蒂武、维达塔蒂武、奥曼泰等北部地区为“中”。阿富汗安全风险等级:“高”,东南部赫尔曼德省、坎大哈省、拉格曼省、中西部赫拉特省、法拉省、古尔省、巴德古斯省为“极高-”主要安全风险源:“阿富汗塔利班”、地方军阀、团伙武装等基本概况: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位于亚洲中西部,北邻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西界伊朗,南部和懂不连巴基斯坦,东北部凸出的狭长地带与中国接壤。面积64.7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055万人(2013年)。其中普什图族占42%,塔吉克族占27%,此外还有乌兹别克、哈扎拉、土库曼等20多个少数民族。逊尼派穆斯林占80%,什叶派穆斯林占19%,其他占1%。普什图语和达里语是官方语言,其他语言有乌兹别克、俾路支、土耳其语等。首都喀布尔。公共安全状况概述:虽然政治上阿富汗实现了2001年以来的首次权力过度,但政局稳定程度依然不高,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美军延缓撤军对与阿富汗维护安全局势具有正面意义,但并未能够解决根本问题。阿富汗塔利班表现出一定和谈的意愿,但与此同时仍不断发动暴力攻势,试图为在今后参与阿政治进程提高要价筹码。综合分析,阿富汗社会安全风险等级为“高”,东南部赫尔曼德省、坎大哈省、拉格曼省、中西部赫拉特省、法拉省、古尔省、巴德古斯省为“极高-”。尼泊尔安全风险等级:“中”主要安全风险源:社会骚乱、刑事犯罪、自然灾害等基本概况:尼泊尔王国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麓,属于陆山国,北邻中国,其余三面与印度接壤。国土面积约14.7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约占国土面积3/4。人口万人(2013年)。全国有拉伊、林布、苏努瓦尔、达茫、马嘉尔、古隆、夏尔巴、尼瓦尔、塔鲁等30多个民族。尼泊尔80.6%的民众信奉印度教,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印度教君主王国。此外,佛教徒约占全国人口的10.7%,穆斯林4.2%左右,另有流亡藏人近2万人。96.7%的尼泊尔穆斯林生活在与印度接壤的特莱平原。印、尼边境一带有1900座伊斯兰经文学校,其中800座位于尼泊尔一侧。尼泊尔的宗教矛盾并不突出。尼泊尔语为国语,上层社会通用英语。首都加德满都。公共安全状况概述:尼泊尔政治斗争常常演变为街头暴力,政局稳定程度非常脆弱。经济十分落后,发展步伐不快,加之强震破坏,更是雪上加霜。自然灾害高发,交通事故不断,社会治安不佳,刑事犯罪案件多发。综合分析,尼泊尔公共安全风险级别为“中”。马尔代夫安全风险等级:“低+”主要安全安全风险源:无明显威胁源基本概况:马尔代夫共和国是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中国历史上称马尔代夫为“溜山国”或“溜洋国”。南北长820公里,东西宽130公里,位于印度南部约600公里,距斯里兰卡西南部约750公里。由26组自然环礁、1192个珊瑚岛组成。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含领海面积),陆地面积298平方公里。人口35万(2012年7月),均为马尔代夫族。马尔代夫实行伊斯兰教法,伊斯兰教为国教。现行宪法(日生效)规定,公民必须学习阿拉伯文,背诵《古兰经》。官方语言为迪维希语,上层通用英语。首都马累。公共安全状况概述:作为亚洲最小的岛国,马尔代夫因宪政改革问题一度政局动荡,现政局逐步趋稳。经济上对外依存度较大,发展速度较为缓慢。社会治安总体尚可,但刑事犯罪案件时有发生。综合分析,马尔代夫公共安全风险等级为“低+”。不 丹安全风险等级:“低”主要安全风险源:无明显的威胁源基本概况:不丹王国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麓,其东、北、西三面与中国接壤,南部与印度交界,为内陆国。国土面积约4.7万平方公里。人口736453人(2012年)。主要居民是不丹族,尼泊尔族约占35%。藏传佛教(噶举派)为国教,教徒约占75%。印度教徒约占25%。不丹语“宗卡”为官方语言。首都廷布。公共安全状况概述:作为南亚一个小国,不丹各方面严重依赖印度。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对外援依赖严重。社会治安极为良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综合分析,不丹公共安全风险等级为“低”。东南亚11国印度尼西亚安全风险等级:“中”主要安全风险源:宗教矛盾、族群冲突、恐怖与分裂势力等基本概况: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简称印尼。位于东南亚最南部,地跨赤道。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由分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13667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有人居住的岛屿约6000个。陆地面积190万多平方公里。共100多个民族。人口约2.38亿(2013年),其中爪哇族占47%,巽他族占14%,马都拉族7.5%,马来族7.5%,其他26%。88%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为世界上最大的伊斯兰国家,其他居民也6.1%的人口信奉基督新教,3.6%信奉天主教,其余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印尼有200多种民族语言,官方语言为印尼语,广泛使用英语。首都雅加达。公共安全状况概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国家,印尼政治上基本保持稳定,经济发展逐渐进入良性循环,社会矛盾有所缓解,特别是亚齐分离主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总体安全环境向好。但是,随着“伊斯兰国”组织影响的扩散,印尼境内同情支持该组织的人员呈上升态势,加之原有的“伊斯兰祈祷团”被打散后的一些小的极端组织仍存,国内面临的潜在恐怖威胁有加大趋势;加之族群问题、“排华”历史等,一些安全威胁隐患值得警惕。此外,印尼也是地震、海啸和火山等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综合分析,印度尼西亚公共安全风险为“中”。泰 国安全风险等级:“低+”,南部为“高-”主要安全风险源:泰南“北大年联合解放组织”、“北大年马来民族革命阵线”等恐怖组织基本概况:泰王国中南半岛中南部,东南临泰国湾(太平洋),西南濒安达曼海(印度洋),西和西北与缅甸接壤,东北与老挝交界,东南与柬埔寨为邻,疆域沿克拉地海峡向南延伸至马来半岛,与马来西亚接壤,其狭窄部分居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国土面积51.3万多平方公里。人口6825多万人(2013年预估)。全国有30多个民族,其中泰族为主要民族,占人口总数的40%,老挝族占35%,马来族占3.5%,高棉族占2%,此外还有苗、瑶、桂、汶、克伦、掸等山地民族。佛教是国教,90%以上的居民信仰佛教,马来族信奉伊斯兰教,还有少数信奉基督新教、天主教、印度教和锡克教。泰语为国语。首都曼谷。公共安全状况概述:自2013年11月反政府游行示威以来,泰国政局陷入动荡之中。2014年5月泰国军方发动政变,推翻英拉政府,同年8月军人巴育当选总理,局势慢慢平稳。由于政治局势的动荡,经济发展受阻,暴力活动高发,随着政局趋稳,暴力活动随之减少,但南部分裂势力仍是泰国南部安全的主要威胁。综合分析,泰国公共安全风险等级为“低+”,南部为“高-”。马来西亚安全风险等级:“”低+,沙巴州为“中+”主要安全风险源:受“伊斯兰国”组织影响的人员增多、菲律宾“阿布沙耶夫”组织、刑事犯罪等基本概况:马来西亚联邦位于东南亚,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全境被南中国海分为东马来西亚和西马来西亚两部分。西马来西亚为马来亚地区,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西濒马六甲海峡,东临南中国海,东马来西亚为沙捞越地区和沙巴地区的合称,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国土面积33万平方公里。人口3000万人(2014年),其中马来人及原住民占65.7%,华人占25.4%,印度裔占7.6%。沙捞越州原著居民中以伊班族为主,沙巴州以卡达山族为主。伊斯兰教为国教,穆斯林占总人口的60.4%,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基督教和拜物教等。马来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中文也被广泛使用。首都吉隆坡。公共安全状况概述:受多起民航客机失事影响,马来西亚政府能力受质疑,但未产生根本性影响。与此同时,马来西亚经济仍呈快速发展态势。但由于“伊斯兰国”组织的影响,马来西亚面临的潜在恐怖威胁呈上升趋势,加之周边国家恐怖组织的袭扰,部分地区安全形势恶化。综合分析,马来西亚公共安全风险等级为“低+”,其中旅游区沙巴州为“中+”。越 南安全风险等级:“低+”主要安全风险源:无明显的威胁源基本概况: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北与中国接壤,西与老挝、柬埔寨交界,东面和南面临南海,海岸线长3260多公里。国土面积约32.9万平方公里。人口9000多万人(2012年)。全国有54个民族。其中,京族人口最多,约占总人口的86%,其余有岱族、芒、侬、赫蒙(苗)、瑶、占、高棉等民族。通用越南语。主要宗教有佛教、天主教、和好教和高台教。有华人100多万。通用越南语。首都河内。公共安全状况概述:由于南海争端,极大地影响了中越关系,并且在越南国内不断出现反华示威活动,甚至演变成暴力事件。受中越关系趋冷的影响,越南经济发展增速有所放缓。此外,越南也是一些流行疾病高发区,如禽流感等传染病多发。综合分析,越南公共安全风险等级为“低+”。新加坡安全风险等级:“低”主要安全风险源:无明显的威胁源基本概况:新加坡共和国由新加坡岛及周围63个小岛组成,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望,南濒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相对,扼马六甲海峡东口。国土面积682.7平方公里,其中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88.5%。人口547万(2014年6月),其中华人77%,马来人14%,印度人8%,其余为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人。华人和斯里兰卡人多信仰佛教,马来人和巴基斯坦人信奉伊斯兰教,印度人信奉印度教,此外还有人信奉基督教。马来语为新加坡国语,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英语为行政用语。首都新加坡市。公共安全状况概述:新加坡长期保持政局稳定,注重多元文化和宗教的和谐共处。以严刑峻法治国,社会治安良好。经济快速发展,民众生活水平较高。虽然新加坡一度面临较为严重的恐怖主义威胁,但由于不断强化反恐措施,近些年来恐怖威胁减弱。综合分析,新加坡公共安全风险等级为“低”。菲律宾安全风险等级:“中-”,三宝颜市、帕嘎蒂安市、哥打巴托市、塔古隆市、科嵘纳塔市、拉米坦市、伊莎贝尔市、桑托斯将军市;马京达瑙省的安帕图安镇、布鲁安镇;苏禄省的迪奥普-迪奥普镇、霍洛镇、因达南镇、帕特库尔镇、大马尼拉区、菲南部卡加颜德奥罗市、基塔巴湾市为“高-”主要安全风险源:“阿布沙耶夫组织”、“邦萨摩洛伊斯兰自由斗士”、“新人民军”,以及刑事犯罪等基本概况:菲律宾共和国位于亚州东南部,西濒南中国海,东临太平洋,是一个群岛国家,共有大小岛屿7107个。国土面积29.97万平方公里,其中吕宋岛、棉兰岛、萨马岛等11个主要岛屿占全国面积的96%。人口1亿(2014年8月),人口年增长率高达2%。菲律宾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马来族占全国人口的85%以上,包括他加禄人、伊洛戈人、邦班牙人、比萨亚人和比科尔人等;少数民族和外国后裔有华人(1.5%)、印尼人、阿拉伯人、印度人、西班牙人和美国人,还有位数不多的原住民。居民中约84%信奉天主教,4.9%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人信奉独立教和基督新教,华人多信奉佛教,原住民多信奉原始宗教。菲律宾有70多种语言,国语是以他加禄语为基础的菲律宾语,英语为官方语言。首都大马尼拉市。公共安全状况概述:菲律宾的民主政治基于家族政治,阿基诺三世当选总统以来,虽然问题麻烦不断,但总体上政局还算稳定。由于与中国的南海争端及其他多重因素,菲律宾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菲律宾与国内最大反政府力量达成停火协议,但其他反政府武装仍十分活跃;特别是社会治安没有出现根本好转,绑架、暗杀等刑事犯罪活动高发。综合分析,菲律宾公共安全风险等级为“中-”,三宝颜市、帕嘎蒂安市、哥打巴托市、塔古隆市、科嵘纳塔市、拉米坦市、伊莎贝尔市、桑托斯将军市;马京达瑙省的安帕图安镇、布鲁安镇;苏禄省的迪奥普-迪奥普镇、霍洛镇、因达南镇、帕特库尔镇、大马尼拉区、菲南部卡加颜德奥罗市、基塔巴湾市为“高-”。缅 甸安全风险等级:“低+”,克钦邦为“极高”,果敢特区为“极高-”,实皆省和钦邦缅印边境地区为“高”,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为“中+”主要安全威胁源:分离主义武装、“民地武”等基本概况:缅甸联邦位于中南半岛的西部,在西藏高原和马来半岛之间。西北与印度和孟加拉国接壤,东北与中国为邻,东南与老挝、泰国毗邻,西南濒临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国土面积为67.66万平方公里。人口5140万人(2014年8月),全国有50多个民族(以分支计算,达135个),缅族为主体民族,占全国人口的60%;主要少数民族有:克钦、钦、克伦、克耶、若开、掸和孟族,其中克钦族、掸族分别与我国景颇族、傣族同源。居民中89%的人信奉佛教,4%的人信奉伊斯兰教。缅甸语为官方语言,各少数民族均有自己的语言,其中缅、克钦、克伦、掸和孟等族有文字。首都内比都(又译为“奈碧都”)。公共安全状况概述:2011年缅甸首次选举出民选政府,逐渐步入“民主改革”进程,“西向”趋势明显。虽然被西方看好的反对派领军人物昂山素季不能参加2015年底的总统大选,但仍可能为大选带来变数,缅甸政局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发展温和前行,对外依赖性较强。长期且今后仍将困扰缅甸的主要是“民地武”问题,军事冲突严重制约缅甸安全形势。综合分析,缅甸公共安全风险等级为“低+”,克钦邦为“极高”,果敢特区为“极高-”,实皆省和钦邦缅印边境地区为“高”,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为“中+”。柬埔寨安全风险等级:“低+”主要安全风险源:无明显的威胁源基本概况:柬埔寨王国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南部,北界老挝,西北部与泰国为邻,东和东南部与越南接壤,西南濒泰国湾。国土面积18.1万平方公里。人口1520多万(2013年),其中农村人口占84.3%,城市人口为15.7%。全国有20多个民族,其中高棉族占人口的80%,其他还有占族、普农族、老族、泰族和斯丁族等少数名族。国教为佛教,居民中80%以上信奉佛教,性格较为温顺,柬文化中佛教色彩十分浓重,占族多信奉伊斯兰教,少数城市居民信奉天主教。高棉语为通用语言,与英语、法语均为官方语言。首都金边。共安全状况概述:虽然人民党继续执政,但受到的挑战越来越大,加之罢工浪潮,对柬埔寨政局产生一定影响。柬埔寨经济形势逐步进入快速通道,有利于国内继续保持稳定。综合分析,柬埔寨公共安全风险为“低+”。老 挝安全风险等级:“低+”,赛宋奔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为“中-”主要安全风险源:无明显的威胁源基本概况: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的内陆国家,北邻中国,南接柬埔寨,东界越南,西北达缅甸,西南毗连泰国。国土面积23.68平方公里。人口677.6万(2013年)。全国公邮60多个民族,大致分为三大民族、即老龙族(主要是老族、泰族,约占全国人口的60%以上)、老听族(主要是卡族、普囡族)和老松族(主要是苗族、瑶族)。85%的居民信奉佛教,通用老挝语。首都万象。公共安全状况概况:作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老挝,实行一党制,政局和社会保持稳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达到7%以上的增长率。原有一些反政府力量遭到极大打击,活动能力急剧下降。综合分析,老挝公共安全风险等级为“低+”,赛宋奔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为“中-”。文 莱安全风险等级:“低+”主要安全风险源:无明显的威胁源基本概况:文莱达鲁萨兰国位于东南亚加里曼丹岛北部,北濒南海,东、南、西三面与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州接壤。国土分隔为东、西不相连的两部分。国土面积5765平方公里,人口39.3万(2013年),其中马来人占85%,华人占11%,其他种族占4%。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他还有佛教、基督教、道教和拜物教等。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汉语使用较广泛。首都斯里巴加湾市。公共安全状况概况:作为一个伊斯兰君主专制国家,长期实施紧急状态,管制媒体、不进行选举,维护文莱苏丹统治。经济上以原油和天然气为主要经济支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2011年人均国民总产值为48333美元,位居世界第六。综合分析,文莱公共安全风险为“低”。东帝汶安全风险等级:“中-”主要安全风险源:可能的不稳定因素与骚乱基本概况:东帝汶民主共和国位于东南亚和南太之间,西与印尼西帝汶接壤,南与澳大利亚隔海相望,领土包括帝汶岛东部、被印尼领土包围的飞地欧库西及北方阿陶罗岛等。国土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117.6万(2012年)。全国有10多个民族,其中78%为土著人(巴布亚族与马来族、波利尼西亚族的混血人种),20%为印尼人,华人占2%。91.4%的居民信仰天主教,少数人信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通用语言为德顿语(当地土语),工作语言为印尼语和英语。首都帝力。公共安全状况概况:作为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东帝汶大部分物资都要靠外国援助。经济上,农业还大量采用刀耕火种方式,导致森林砍伐和水土流失,破坏当地生态环境。东帝汶近海的石油天然气开发极大地补充了政府的收入。经历独立后一段时期的动荡和骚乱,东帝汶局势逐渐平稳。综合分析,东帝汶公共安全风险等级为“中-”。西亚、北非16国沙特阿拉伯安全风险等级:“中+”主要安全风险源:“伊斯兰国”、“阿拉伯半岛基地分支”胡塞武装和境内极端势力等,以及流行疾病、交通安全等基本概况:沙特阿拉伯王国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东濒海湾、西临红海、北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比邻,南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等国接壤。“沙特”一词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幸福的沙漠”。国土面积225万平方公里。沙特人口2999多万(2013年)。其中沙特公民1941万,约占70%;沙特男性974万;沙特女性966万;外籍人约7万。沙特主体民族为阿拉伯人,伊斯兰教(瓦哈比派)为国教,逊尼派约占85%,什叶派约占15%(主要居住在东部地区)。教徒一天必须祷告五次,祷告时当地人都必须要去清真寺做礼拜。女人必须穿黑袍。沙特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首都利雅得。中国在沙特华人华侨数量并无确切数据,估计在3~5万之间,主要居住在西部的塔伊夫、吉达、麦加等地。在沙特的华人华侨中,绝大多数为维吾尔族;其次为回族,约人;汉族约100人,部分已入外籍;还有乌兹别克族、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等民族。除汉族外,其余均属穆斯林,信奉伊斯兰教。公共安全状况概述:沙特阿拉伯王室政权得到平稳过渡,得益于石油美元,沙特新国王大发福利,整体国内局势较为稳定。但由于周边国家动荡,特别是伊拉克、叙利亚和也门陷入内战和冲突状态,对沙特国内局势有所影响,恐怖事件时有发生,加之“中东呼吸综合症”流行疾病的爆发,使安全局势有所影响。总体而言,沙特阿拉伯公共安全风险等级为“中+”。阿联酋安全风险等级:“低+”主要安全风险源:无明显的威胁源基本概况: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北濒临波斯湾。西北与卡塔尔为邻、西和南与沙特阿拉伯交界、东和东北与阿曼毗连。境内除东北部有少量山地外,绝大部分是海拔200米一下的洼地和沙漠。属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国土面积8.3万平方公里,人偶840万(2014年10月),其中外籍人占88.5%,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埃及、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等国。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多属于逊尼派;在迪拜什叶派占多数。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英语为通用语。首都阿布扎比。公共安全状况概述:阿联酋辛免于中东地区动荡而出现的反政府抗议活动,主要是由于实行的部落统治及高福利政策。经济上由于丰富的石油资源而富足,并向多元经济发展。虽然近来也受到“伊斯兰国”组织的影响,但总体安全形势良好。综合分析,阿联酋公共安全风险等级为“低+”。阿 曼安全风险等级:“低”主要安全风险源:无明显的威胁源基本概况:阿曼苏丹国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南部,西北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西连沙特阿拉伯,西南邻也门共和国,东北与东南濒临阿曼湾和阿拉伯海。国土面积30.95万平方公里。人口395.7万(2014年)。其中本国人口221.3万,外籍常住人口174.4万,其中阿曼人占74%,在马斯喀特及马特拉赫,另有印度、巴基斯坦等外籍人。本国居民绝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其中90属伊巴德教派。伊斯兰教为国教,伊斯兰教教法是立法的依据。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首都马斯喀特。公共安全状况概述:作为君主独裁国家,阿曼逐步采取一些民主改革措施,保持政局稳定。阿曼虽自然资源丰富,但因经济起步较晚,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发展相对也较缓慢,但仍算是一个较富裕的阿拉伯国家。综合分析,阿曼公共安全风险等级为“低”。伊 朗安全风险等级:“低+”,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为“中-”主要安全风险源:境内的分裂势力等基本概况: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北邻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西与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东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邻,南临波斯湾和阿曼湾。国土面积164.5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7759万(2014年,世界第17名)。全国人口中波斯人占51%,阿塞拜疆人占24%,库尔德人占7%,其余为阿拉伯人、土库曼人等少数民族。伊斯兰教为国教,98.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91%为什叶派,7.8%为逊尼派。官方语言为波斯语。首都德黑兰。公共安全状况概述:作为伊斯兰什叶派国家,伊朗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海湾阿拉伯国家等矛盾重重,但受益于丰富的石油资源,虽屡遭制裁,但经济仍可支撑。总体而言,伊朗社会安全局势良好,局部地区受分裂势力影响偶有暴力袭击事件。综合分析,伊朗公共安全风险等级为“低+”,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为“中-”。土耳其安全风险等级:“中+”,东南部尼代省、迪亚尼克尔省、通杰利省、穆仕省、阿勒省和土叙及土伊边境地区马尔丁省、舍尔纳克省、哈卡里省为“高+”主要安全风险源:库尔德分裂势力、伊斯兰国组织、极右势力等基本概况:土耳其地跨欧亚两大洲,位于地中海和黑海之间。大部分领土位于亚洲的小亚细亚半岛,欧洲部分位于巴尔干半岛东南部,东界伊朗,东北临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东南与叙利亚、伊拉克接壤,西北和保加利亚、希腊毗连,北滨黑海,细雨西南隔地中海与塞浦路斯相望。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以及两海峡间的马尔马拉海,是沟通黑海和地中海的唯一水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国土面积78.356万平方公里,人口万(2013年)。主要民族有土耳其族(80%以上)和库尔德族(15%),其他为阿拉伯人、亚美尼亚人和犹太人等。居民中90%信奉伊斯兰教,其中85%为逊尼派,其余为什叶派(阿拉维派),少数人信仰基督教和犹太教。官方语言为土耳其语。首都安卡拉。公共安全状况概述:近期土耳其大选结束了正义与发展党一党执政的局面,给土耳其政局增添了一些不确定因素。经济发展面临改革,膨胀等问题仍然严重。特别是由于伊拉克和叙利亚以及国内的库尔德人等问题,使得土国内安全局势日趋复杂。综合分析,图为期公共安全风险等级为“中+”,东南部尼代省、迪亚尼克尔省、通杰利省、穆仕省、阿勒省和土叙及土伊边境地区马尔丁省、舍尔纳克省、哈卡里省为“高+”以色列安全风险等级:“低+”,南部地区、耶鲁沙冷为“中”主要安全风险源:巴以冲突、宗教极端和武装组织等基本概况:以色列位于亚洲西部,东接约旦,东北部与叙利亚为邻,男连亚喀巴湾,西南部与埃及为邻,西濒地中海,北与黎巴嫩接壤,是亚、非、欧三大洲结合处。根据1947年联合国关于巴基斯坦分治决议的规定,以色列国的面积为1.49万平方公里,以实际控制面积约为2.5万平方公里。人口821.19万(2014年),其中75%为犹太人(多数是德系犹太人)、20%为阿拉伯人以及4%为“其他”人种。居民中大部分信奉犹太教(85%),其他信奉伊斯兰教(13%)、基督教和其他宗教。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均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建国时首都在特拉维夫,1950年迁往耶路撒冷,但未得到普遍承认。公共安全状况概述:以色列长期处于周边敌对国家中,不断发生战争和武装冲突。随着以色列军事、经济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成为中东强国,国内安全形势大为好转。虽然当前仍面临来自一些冲突的火箭弹袭击和恐怖活动,但很难构成较大安全威胁。综合分析,以色列公共安全风险等级为“低+”,南部地区、耶鲁沙冷为“中”。埃 及安全风险等级:“中”,首都开罗、西奈半岛地区为“高”主要安全风险源:“耶路撒冷支持者”和宗教极端势力等基本概况: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地跨亚非两大洲,西连利比亚,南接苏丹,东临红海并与巴勒斯坦、以色列接壤,北濒地中海。埃及大部分领土位于非洲东北部,只有苏伊士运河移动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部。国土面积100.145万平方公里,沙漠约占95%,人口8670万(2014年7月)。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从南到北贯穿埃及,被称为埃及的“生命之河”。尼罗河两岸形成的狭长河谷和入海处形成的三角洲,是埃及最富饶的地区,占总面积的4%,埃及全国人口中的99%都生活在这里。伊斯兰教为国教,主要是逊尼派。穆斯林约占总人口的84%,信奉东正教的科普特人约占11.8%,此外还有努比亚人和贝都因人。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和法语。首都开罗。公共安全状况概述:塞西当选总统后,表示出反对派的强硬姿态,由于有军人背景和军队的支持,反对派,特别是极端与恐怖势力将受到强力打压,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内安全局势的稳定。但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各种古杂因素,短时期内经济难有大的改观,游行示威活动时有发生,恐怖袭击难以避免,社会治安仍无根本性好转。综合分析,埃及公共安全风险等级为“中”,首都开罗、西奈半岛地区为“高”。科威特安全风险等级:“低”主要安全风险源:“伊斯兰国”组织的影响等基本概况:科威特国位于亚洲西部波斯湾的西北岸,与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相邻,东濒波斯湾,同伊朗隔海相望,国土面积1.78万平方公里。人口396.5万(2013年),其中科威特籍人口124.3万,占总人数的38%,外籍人口数量达到241万,其中印度人最多,达到76万,排在印度之后的是埃及51万;孟加拉国18万,其他国家96万。居民中95%信奉伊斯兰教,其中约70%为逊尼派、30%为什叶派。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首都科威特城。公共安全状况概述:科威特保持世袭制酋长国的政治制度,国家元首为阿米尔。经济上主要倚靠丰富的石油资源,属于富裕国家,实施高福利政策。虽然受“伊斯兰国”组织的影响,偶有恐怖事件发生,但总体上社会治安良好。综合分析,科威特公共安全风险等级为“低”。伊拉克安全风险等级:首都巴格达(巴格达省)、安巴尔省、萨赫拉丁省、尼尼微省、迪亚拉省、巴比伦省、卡巴拉省和基尔库克省、库尔德人自治区(达胡克省、埃尔比勒省和苏莱马尼亚省)为“极高”;巴士拉省、穆萨纳省、迪卡尔省、米桑省、瓦西特省和卡迪亚省为“中-”主要安全风险源:“伊斯兰国”组织、部落部族武装等基本概况:伊拉克共和国位于亚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岛北部。东临伊朗,西毗叙利亚、约旦,南接沙特、科威特,东南濒波斯湾,国土面积44.1839万平方公里。人口3258万(2014年4月),其中阿拉伯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3%,库尔德人约占21%,其余为土耳其人,亚美尼亚人,亚述人,犹太人和伊朗人等。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北部库尔德地区的官方语言是库尔德语,东部地区有些部落讲波斯语。通用英语。伊拉克是一个伊斯兰国家,伊斯兰教为国教,全国95%的人信仰伊斯兰教,其中什叶派穆斯林占54.5%、逊尼派穆斯林占40.5%,北部的库尔德人也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多属逊尼派,只有少数人信奉基督教或犹太教。伊拉克历史悠久,被誉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首都巴格达。公共安全状况概述:自2011年美国从伊拉克撤军后,伊拉克部分地区安全形势每况愈下。一方面,伊拉克政治内斗激烈,教派冲突十分残酷;另一方面,叙利亚的持续内战,给伊拉克境内“基地”分支的发展蔓延带来极大支持,也使得其活动日益猖獗。2014年6月以来,伊拉克“基地”分支与叙利亚反政府极端武装联手,大肆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攻城略地,不仅有使伊拉克四分五裂之势,而且也成为国际性的安全威胁。到了2014年底,“伊斯兰国”组织已控制伊拉克将近1/3的国土。虽然国际社会参与并支持伊拉克政府打击“伊斯兰国”组织,并不断从“伊斯兰国”组织手中夺回部分城镇,但迄今仍未找到有效之策,“伊斯兰国”组织的威胁仍将长期存在。综合分析,伊拉克逊尼派穆斯林聚居区和库尔德人自治区社会安全风险为“极高”,南部什叶派穆斯林聚居区社会安全风险为“中-”。卡塔尔安全风险等级:“低”主要安全风险源:无明显的威胁源基本概况:卡塔尔位于波斯湾西南岸的卡塔尔半岛上,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沙特阿拉伯接壤。全境多平原与沙漠,西部地势略高。属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沿岸潮湿。国土面积1.15万平方公里,人口185多万(2010年),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其中71.5%为逊尼派(萨拉菲派)穆斯林,约10%是什叶派穆斯林,8.5%是基督教,10%是“其他”。外籍人约占人口总数的80%,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和东南亚国家。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首都多哈,也称贝达。公共安全状况概述:卡塔尔一直由阿勒萨尼家族世袭统治,禁止任何政党活动。石油和天然气给卡带来巨大财富,是全球最富有的国家,全国实行免费医疗、免费教育、保障就业、住房补贴,甚至免费用水用电。一些中东国家指责卡塔尔支持部分极端势力,因而卡塔尔与一些阿拉伯国家存在矛盾。综合分析,卡塔尔公共安全风险等级为“低”。约 旦安全风险等级:“低”主要安全风险源:无明显的威胁源基本概况:约旦位于亚洲西部,属于阿拉伯高原的一部分。南濒红海,北边与叙利亚接壤,东北与伊拉克交界,东南和南部邻沙特阿拉伯,西同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毗连,基本上是一个内陆国家,亚喀巴湾是唯一出海口。国土面积8.934万平方公里,人口646万人(2013年)。还有少数土库曼人、亚美尼亚人和吉尔吉斯人。居民92%以上信奉伊斯兰教,属逊尼派;信奉基督教的约占6%,主要是希腊东正教。阿拉伯语为国语,通用英语。首都安曼。公共安全状况概述:作为一个比较小的阿拉伯国家,相对周边国家来说,约旦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稳定。约旦人民生活较为富裕,在伊斯兰国家中相对开放。“伊斯兰国”组织肆虐以来,对约旦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由于约旦加大与叙、伊边境的防守,所受冲击不大。综合分析,约旦公共安全风险等级为“低”。黎巴嫩安全风险等级:“高-”,南部与黎叙边境地区为“高”主要安全风险源:恐怖势力、教派冲突、叙利亚内战等基本概况:黎巴嫩共和国位于西亚南部地中海东岸。东部和北部与叙利亚交界,南部与巴勒斯坦为邻,西濒地中海。国土面积10452万平方公里,人口458万(2014年)。绝大多数为阿拉伯人,还有亚美尼亚人、土耳其人、希腊人等。黎巴嫩是阿拉伯世界中唯一由信仰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量大宗教的居民组成的国家。居民中54%信奉伊斯兰教,主要是什叶派、逊尼派和德鲁兹派;46%信奉基督教,主要有马龙派、希腊东正教、罗马天主教和亚美尼亚东正教等。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法语和英语。首都贝鲁特。公共安全状况概述:黎巴嫩地处中东冲突中心地带,受周边形势影响,国内政治派别繁多,教派斗争激烈,政治不稳定因素较多。黎巴嫩东北部与叙利亚接壤,难免与以色列为邻,成为冲突高发区,加之境内恐怖与极端势力活动猖獗,经济发展深受拖累。综合分析,黎巴嫩公共安全风险等级为“高-”,南部与黎叙边境地区为“高”。巴 林安全风险等级:“低+”主要安全风险源:什叶派反对派及暴力活动等基本概况:巴林位于波斯湾西南部,面积706.5平方公里,由36个岛屿组成,人口119.5万人(2012年),阿拉伯人约占60%,外籍人占40%,主要为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伊朗、菲律宾和阿曼人。85%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穆斯林占人口总数的70%以上。其余信奉基督教、犹太教。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首都麦纳麦。公共安全状况概述:自2011年以来,占巴林人口多数的什叶派民众发起了反对逊尼派王室和政府的抗议浪潮。在沙特阿拉伯等海湾国家出兵巴林后,局势逐渐回复平静。但什叶派民众的抗议和暴力厚东一直没有停止。综合分析,巴林公共安全风险等级为“低+”。也 门安全风险等级:“极高”主要安全风险源:胡塞武装、“基地”阿拉伯半岛分支组织、南部分裂武装和部族武装等基本概况:也门共和国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部,西临红海,北部和沙特阿拉伯接壤,东与阿曼为邻,南濒亚丁湾和阿拉伯海,扼地中海与印度洋交通要冲,隔曼德海峡与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相望。国土面积55.5万平方公里。人口2620万(2013年预计)。绝大多数是阿拉伯人(90%以上),其余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等。伊斯兰教为国教,什叶派的宰德教派和逊尼派的萨拉菲教派各占50%。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首都萨那。公共安全状况概述:也门前总统萨利赫被迫下台后,哈迪当选总统。由于哈迪急于清楚前总统在军队的影响,大量撤换军队领导人,导致军队的战斗力急剧下降。加之受南北反政府的影响国内局势一直动荡不安,经济发展缓慢,最终再次引发民众抗议浪潮。北部什叶派胡塞反政府武装趋势发动武装攻击,全面夺权。最终胡塞武装占领也门首都萨那,宣布接管政权。接着胡塞武装又攻下南部重镇亚丁,至此也门合法政府名存实亡。沙特阿拉伯联合10多个逊尼派国家对也门进行军事干预,使也门陷入武装冲突状态。综合分析,也门公共安全风险等级为“极高”。
地图来源:网 络
文字来源:
码字编辑:皓 海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相关文章猜你喜欢动动倒影老虎头小学澳厦地产山西都市110亲润品牌护肤#统计代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吉尔吉斯斯坦女人价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