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应该查一下基金经理是否有老鼠仓怎么查,基金重

证监会证实冠军基金经理厉建超涉老鼠仓被查(图)
来源:新华网
  中国证监会昨日证实,中邮基金旗下基金经理厉建超涉老鼠仓被调查。偏股基金冠军经理次年被查,这在1998年以来的中国基金市场上还是首次出现。  昔日同事称其沉默寡言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昨天表示,日,证监会对厉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的行为立案调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查。调查终结后,证监会将该案相关涉案人员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在厉建超被调查1个多月后的1月28日,中邮基金发出一则公告,称其从当天开始因“个人原因”不再担任基金经理,这一天正是除夕。  厉建超,曾任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高级研究员。先后在东吴基金、中海基金、中邮创业任研究员,主要负责信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研究工作。2011年任中邮核心优选基金经理,之后作为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基金的双基金经理之一。  他的一位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的同事撰文写道:“8年前我们还在追求新闻传播率的时候,厉建超就在寂寞地发现价值”、“那个时候他沉默寡言,很少跟同事们交流,整日里都在埋头发现他的价值。在整个办公区,当时的厉建超显得格格不入。”  中邮基金被质疑“同门抬轿”  厉建超所管理的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基金在2012年最终以超过80%的收益成为当年冠军基金。  不过,在此之前厉建超管理的两只基金战绩悬殊,市场一度质疑中邮基金“同门抬轿”刻意打造年度股基冠军。所谓同门抬轿就是同一个基金公司的一只基金给另外一只基金做托,购买相同的股票,哄抬股价。这可能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  数据统计显示,厉建超担任中邮核心优选基金经理期间(日-日),该基金收益为-3.33%,而担任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基金经理(日-日)期间收益达69.5%。  根据刑法规定,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内幕交易“窝案”牵出15人被罚  新京报讯 (记者金)近年最大的内幕交易窝案“案”终于尘埃落定。昨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2012年7月证监会对“天威视讯”股票内幕交易案立案调查,日,倪鹤琴等涉嫌天威视讯股票内幕交易案于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首次开庭审理。同月,证监会对许军等15人涉嫌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行为做出行政处罚。  邓舸称,天威视讯案件内幕信息传递链条多,涉及范围广,调查难度大,涉及政府主管部门、上市公司、重组相关方和相关人员。同时,天威视讯涉嫌内幕交易案件复杂,涉案人员数量为内幕交易近年查处之最,共有15人被移送公安机关。而涉案人员对内幕交易相关意识不足,守法意识不强,是导致本次“窝案”发生的主因。  据了解,日,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拟通过向深圳广电集团等特定对象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深圳市天宝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天宝公司)、深圳市天隆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两项资产。  证监会透露,时任深圳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的倪鹤琴,是该资产重组工作的主要协调者和参与者,其涉嫌利用本人及司机的证券账户内幕交易“天威视讯”股票,买入金额182万元,同时涉嫌向其亲属泄露内幕信息,该亲属买入金额达3168万元。深圳天宝公司总经理冯方明作为内幕信息知情人,涉嫌向其配偶、亲属、司机等泄露内幕信息。  公开资料显示,天威视讯是我国有线电视网络行业的第一家股份制企业,是深圳文化产业第一股,主要从事数字电视、宽带等网络建设经营与维护。  日  厉建超  35岁,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12年证券、基金从业经历,曾任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高级研究员。先后在东吴基金、中海基金、中邮创业任研究员,主要负责信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研究工作。曾任中邮核心优选基金经理。  日  韩刚案  韩刚自日任长城久富证券投资基金经理至其违法行为被发现期间,先于或同步于管理的久富基金买卖相同个股,违法获利27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成为我国第一起基金从业人员因利用未公开信息违规交易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  日  李旭利案  日,前公募明星基金经理李旭利,指令他人在其控制的“岳彭建”、“童国强”证券账户内,先于或同期于其管理的蓝筹基金买入和两只股票,累计金额约5226.4万元,获利总额约为1071.6万元。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罚金1800万元。  2009年3月  郑拓案  2009年3月至7月间,郑拓利用担任交银稳健基金经理的职务便利,借用他人账户,先于或同期于郑拓管理的交银稳健基金买卖相同股票,并从中牟利。一审判决郑拓犯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600万元。  作者:苏曼丽点击进入参与讨论
(责任编辑:Newshoo)
&&&&&&</div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股票/基金&
&个人门户&
导读:“老鼠仓”是整个公募基金业,乃至私募基金业所无法逃避的“痼疾”,而监管层也一直在严防死守。[][]
&& &此次涉及的5家基金公司分别是汇添富、海富通、东吴、中海和华富。有消息称,汇添富蓝筹的基金经理苏竞可能被调查。[]
&& &华富基金相关人士明确表示,“经过与公司合规部门、投资部门以及高管确认,华富基金未接到任何调查通知,与该事件无关。”而其他几家公司对此传言也予以了否认。[]
&&老鼠仓事件频发
&&? &&? &&?
&&相关评论
&&? &&? &&?
1.您对基金“老鼠仓”的态度是
2.您认为监管层能否控制住“老鼠仓”
出台措施,一定能控制住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难控制住
3.“老鼠仓”是否成为您选择基金考量
是的,不买有“老鼠仓”公司基金
不会,“老鼠仓”不影响我买基金
什么是老鼠仓</sp
  老鼠仓是指庄家在用公有资金在拉升股价之前,先用个人的资金在低位建仓,待用公有资金拉升到高位后个人仓位率先卖出获利,当然,最后亏损的是公家资金。老鼠仓就是一种财富转移的方式,本质上与贪污、盗窃没有区别。[]
李旭利案庭二审现场直击
李旭利案二审庭审现场
李旭利案庭审现场回顾
李旭利案庭审现场回放
上午9点30分开庭
?10点18分:  
?10点46分:  
?11点06分:  
?11点13分:
?11点18分:
?11点27分:
中午休庭一小时
?14点13分:
?14点34分:
?15点39分:
?15点45分:
李旭利案一审控辩双方争议焦点
焦点一:  如果李智君擅自买入5000多万元股票,这一做法严重违反证券公司监管条例规定。[] 
焦点二:  法院认为,如果现有证据能够证实行为人在交易时掌握了未公开信息,且交易行为在信息所设之时在时间上具有紧密联系,即可认定行为人系利用未公开信息进行交易。[[] 
焦点三:  法院认为,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设立,是为了规范证券、基金等行业人员的行为,禁止上述人员利用为公开信息进行交易,维护证券市场的秩序,保护证弧⒒鹜蹲收叩暮戏妗[] 
焦点四:  法律所要限制的是行为人利用未公开的利好信息买入股票的行为。[] 
焦点五:  李旭利违反规定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证券交易活动,其行为已构成利用为公开信息交易罪。[] 
李旭利案发人深思
  经历了辉煌与荣耀,曾经叱咤风云的国内基金业“传奇人物”李旭利正面临人生的重要转折点。由于涉案金额巨大,案件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激辩一:  
  激辩二:  
  激辩三:  
  激辩四:
  李旭利涉嫌中国证券史上最大的“老鼠仓”案在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出庭受审。审判长在庭审结束时总结了李旭利案的四个核心分析。[]
  核心一:  
  核心二:  
  核心三:  
  核心四:
  李旭利当庭翻供,其并不承认直接通过下指令买卖股票,而仅仅只是建议买金融股来完成交易量。而在整个庭审过程中,是否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是否是老鼠仓、涉案金额、是否有逃匿行为等均是双方争议的焦点。[]
  悬疑一:  
  悬疑二:  
  悬疑三:  
  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道德和良心成为证券基金从业人员们面对诱惑时的唯一底线。[]
  思考一:
  思考二:
  思考三:
  思考四:
李旭利案庭审现场 控辩双方激烈交火
  在李旭利控制的4个证券账户中,符合先于或同期于交易的股票共有49只,累计成交1746余万股,交易买入金额约2.3亿元,获利3500万元。[]
 李旭利否认做过老鼠仓,对于之前已经承认相关罪行,庭上翻供颇为出人意料。其律师认为,不应用最终李旭利股票抛售价格作为涉案金额。[]
 公诉人指出,李旭利为什么不更改帐户密码,为什么交纳交易委托金?为什么不向营业部投诉交易员私自交易?李旭利对此回答含糊。[]
  李旭利称指令不是由自己来执行。营业部当时希望能完成交易量,自己当时建议买两三百万股工行建行。但当时并不知道营业部是否买了。[]
  公诉人指出,李旭利掌握了相关的两个帐户,并电话委托营业部的李志军的证据充分,最后获利都属于李旭利本人,利益链证据充分。[]
  李旭利律师强调,只有口供,无法认定有罪,证据必须充分,每一个重要的事实,都要有证据证明,并且必须对证据排除合理怀疑。[]
  李旭利表示,我不是完全无辜,也不是主观故意。因为作为大型公司总监,如果我想做老鼠仓,是有很多机会的。[]
   李旭利律师表示,还需要等一个月左右,就能出审判结果了,如果审判结果有失公允,不排除继续上诉。[]
监管层“治鼠”措施
老鼠仓堵不如疏 新《基金法》彩排亮点多
  公募基金认为,允许从业人员炒股既可以提高基金经理的责任心,同舟共济买股票,在严格的申报、审查制度下正当买股票也能抵御不正当利益的诱惑,新规可以改善老鼠仓和利益输送等不良现象。[]
基金经理“老鼠仓”待究刑责
  证监会近年来加大了打击证券违法违规行为的力度,并加强对基金的监管。此前证监会打击老鼠仓只能处以行政处罚,但《刑法修正案(七)》施行后,就可以对涉嫌的基金经理追究刑事责任。[]
市场监管风暴再度加大 证监会四招严打老鼠仓
  证监会副主席姚刚表示,对于内幕交易、“老鼠仓”和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等违法违规行为,将加大查办力度。不断完善证券处罚体制,进一步提高监管有效性,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是监管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将推出四大举措。[]
基金员工亲属炒股得申报 新规剑指亲属“老鼠仓”
  监管层下发《基金从业人员亲属股票投资报备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基金从业人员亲属只能在基金公司“指定”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开户,并且买卖股票及其衍生品前须先向公司申报,经过审查后可在批准当天买卖。[]
“老鼠仓”事件回放
  韩刚涉嫌利用非公开信息买卖股票,深圳证监局立即启动稽查提前介入程序,随后正式立案稽查。韩刚在日至日担任长城久富基金的基金经理期间,该基金净值增长50.9%。[]
  证监会处罚:  
  涂强涉嫌利用非公开信息买卖股票,深圳证监局立即启动稽查提前介入程序,随后正式立案稽查。涂强在日至日担任景顺长城鼎益基金经理期间,该基金 增长30.01%。[]
  证监会处罚:
  刘海涉嫌利用非公开信息买卖股票,深圳证监局立即启动稽查提前介入程序,随后正式立案稽查。刘海日到日担任长城稳健增利基金的基金经理,其间该基金 增长14.22%。[]
  证监会处罚:
  传得沸沸扬扬的融通基金疑似老鼠仓事件,获得证监会的首次表态:证监会已就此立案并掌握相关人员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的证明,案件将进入后期审理程序。[]
  证监会处罚:
  唐建自担任基金经理助理起便以其父亲和第三人账户,先于基金建仓前便买入新疆众和的股票,其父的账户买入近6万股,获利近29万元,另一账户买入20多万股获利120多万,总共获利逾150万元。[]
  证监会处罚:
  原南方宝元债券型基金及南方成份精选基金经理王黎敏受罚的原因则是:其使用父亲的帐户在基金建仓半年后买入了太钢不锈这只股票,获利在百万元左右。[]
  证监会处罚:
新《基金法》管控不了“老鼠仓”
  《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草案)(简称“新《基金法》”)征求意见稿终于浮出水面,随意请几个基金业人士说说他们最关心的话题,答曰:普通员工关心买卖股票;高管关心股权激励。   对于基金员工可买卖股票的法律放闸,基民和基金从业人员的立足点不同:基民们认为,向基金从业人员放开股票账户,或可以让基金经理账户从地下转向地上,降低“老鼠仓”的活动纪律;基金业人士却在公开希望还行业“清白”的同时,私底下对放开股票账户并不以为然。  对于擅长成本收益比较的基金经理来说,新《基金法》给 “老鼠仓”的违规成本有所增加,但对于期望修改《基金法》管控老鼠仓的基民来说,这些成本可能并不足以管控“老鼠仓”。 []
杜绝基金“老鼠仓”先要重罚
  基金“老鼠仓”是顽疾,有人担心正在征求意见的《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将使基金业“老鼠”遍地。   目前我们对于基金从业人员买卖股票的制约几乎是国际上最严格的,却没能制止“老鼠仓”。原因在于,规则表面严格实际如同渔网处处见风,只要让七大姑八大姨建仓,就能轻而易举地暗度陈仓。  新版草案将不可能扼制的潜规则端到了台面,对基民而言反而是一大利好,起码以后基金内部人士的建仓持仓情况必须公开了。这当然是天真之论,建“老鼠仓”与基金份额持有人存在明显的利益冲突,没有哪个基金内部人士会公开“老鼠仓”。  要杜绝内幕交易,首先要重罚。从惩罚的角度来说,证监会必须善用其权。同时,建立市场秩序和正确的激励机制与监管不可偏废。 []
最新进展 
(07/21 01:28)(06/19 00:10)(06/18 11:29)(06/18 05:32)(06/17 23:16)(06/16 09:18)(06/16 04:07)(06/14 02:06)(06/13 09:03)(06/13 04:50)(06/13 04:40)(06/13 02:26)(06/13 02:13)(06/13 01:34)(06/13 01:32)(06/13 00:50)(06/13 00:50)(06/13 00:33)(06/13 00:33)(06/13 00:17)(06/13 00:02)(06/13 00:01)(06/12 20:11)(06/12 17:16)(06/12 15:50)(06/12 15:24)(06/12 08:35)(06/10 10:30)
李旭利案件庭审直播 
(05/23 14:36)(05/23 11:47)(05/23 10:20)(05/23 10:10)(05/23 10:07)(06/12 15:45)(06/12 14:34)(06/12 14:13)(06/12 11:28)(06/12 11:27)(06/12 11:13)(06/12 11:06)(06/12 10:46)(06/12 10:18)
网友热议老鼠仓基金经理建“老鼠仓”套利千万_检察日报社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第04版:综合新闻
| 标题导航 |
基金经理建“老鼠仓”套利千万
&&&&近日,经山东省青岛市检察院提起公诉,“中邮核心优势灵活配置基金”经理厉建超因犯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被青岛市中级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700万元。“老鼠仓”再一次引起了社会关注。&&&&&作为曾经风光一时的明星基金的操盘手,厉建超的陨落让人唏嘘。一审宣判后,厉建超提出上诉,目前该案已进入二审程序。&&&&&基金经理的“小算盘”&&&&&2010年4月,厉建超担任了“中邮核心优势灵活配置基金”经理助理,负责协助基金经理制定基金投资策略和投资操作方案、制定基金投资和资产配置方案等工作。上任后,他不仅借来了“发小”的股票账户,自出资金炒股,还找到了大学同学以及朋友协商,以共同出资、盈利分摊的方式合作炒股。&&&&&中邮公司及厉建超担任助理时的基金经理证实,该公司未赋予基金经理助理查看股票库的权限,但与该基金经理同在一个办公室的厉建超对基金准备投资的股票多少会有所了解。而且由于有着较深的行业资历,厉建超向经理推荐的股票,也时常能够得到认可。经查证,自2010年4月至2011年11月,厉建超控制的3个证券账户累计趋同交易2000余万元,获利100余万元。&&&&&日起,厉建超担任基金经理。为避免行迹暴露,他陆续停用了所控制的3个账户,并将资金转到了以他人名义新开设的4个账户之中。此外,经厉建超提议,又有2人出资并新开账户,加入到合作炒股行列。至案发时,厉建超实际控制的证券账户达到了6个。&&&&&据厉建超供述,其在决定投资某支股票前,会利用所控制的证券账户提前1至5个交易日买入同一股票,然后再向交易部发出买入该支股票的指令。此外,在基金正在交易某支股票时,他也会利用其控制的证券账户买入或者卖出该支股票。&&&&&“由于基金买入股票数量大、资金多,客观上会对股价起到抬拉的作用,相当于给其个人买进的股票抬了轿子。厉建超在决定基金买入或是卖出某支股票前,提前建仓不仅可以使买入股票的成本相对较低,而且提前卖出也可以避免因资金撤出而导致的股价下滑。”办案检察官说。&&&&&躲在角落指挥“老鼠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基金从业人员不能持有、买卖股票,不能进行利益输送,严禁基金经理建立“老鼠仓”、进行内幕交易行为。厉建超所在的基金管理公司对此也有明确规定。&&&&&对此,厉建超非常清楚,但是盈利的欲望却难以抑制。为防止被人察觉,厉建超以他人名义配了多部手机,并在下达买入某支股票指令前,会躲到公司角落或洗手间里偷偷使用这些手机下单交易,有时也利用出差的时机直接操作。&&&&&凭借对证券市场的敏锐触觉,厉建超管理的基金不仅成为了2013年公募基金冠军,“老鼠仓”的操作也为其带来了丰厚的收益。&&&&&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认定,厉建超从2011年11月至2014年1月,利用所控制的10个证券账户与基金累计趋同交易金额达9亿余元,盈利近1700万元。根据厉建超与出资人的约定,盈利款项多按五五比例进行了分成,“老鼠仓”为其带来了每年高达数百万元的收益。&&&&巨大压力下主动自首&&&&&厉建超靠着基金雄厚的资金优势,为营建自己的小金库打着如意盘算。然而仅过两年多,这一切就戛然而止。随着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打击“老鼠仓”的力度不断加大,厉建超感到了巨大的压力,整日惴惴不安,备受煎熬。&&&&&日下午,厉建超向公司领导交代了其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获利的事实。次日,在公司领导的陪同下,他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投案。同年2月12日,公安部证券犯罪侦查局第一分局以涉嫌利用非公开信息交易罪对其刑事拘留。3月19日,经山东省检察院批准,厉建超于同日被山东省公安厅执行逮捕。案发后,厉建超所控制的多个证券账户内的1000余万元资金全部被冻结,其在北京购买的房屋被查封,银行卡内10余万元存款也被一并扣押。&&&&&青岛市检察院经审查,根据厉建超的趋同交易金额、非法获利数额等情形,认为被告人厉建超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未公开信息,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证券交易活动,情节特别严重,以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向法院提起公诉。&&&&&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检察机关的指控意见得到了一审法院的认可。鉴于厉建超可依法减轻处罚的情节,法院作出上述判决。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那些因老鼠仓出糗的基金经理(名单)
第1页:&打鼠&行动升级第2页:1号硕鼠小档案第3页:2号硕鼠小档案第4页:3号硕鼠小档案第5页:4号硕鼠小档案第6页:5号硕鼠小档案第7页:6号硕鼠小档案第8页:7号硕鼠小档案第9页:8号硕鼠小档案第10页:9号硕鼠小档案第11页:10号硕鼠小档案第12页:11号硕鼠小档案第13页:12号硕鼠小档案
随着&捕鼠&行动的升级,一个个隐藏在各大基金公司里的硕鼠经理终于原形毕露。那么,这些硕鼠经理都有些什么来头?具体是如何捣鼓老鼠仓的?他们管理的基金业绩又如何?他们被抓的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两千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宗用&硕鼠&这个动物形象来比喻横征暴敛的贪官污吏。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硕鼠这个称谓放在那些拼命把基民的血汗钱往自己腰包里塞的基金经理的头上,却也恰如其分。虽说今年是马年,但如果要提前半年预测下今年的基金业年度汉字的话,非&鼠&字莫属。对于那些隐藏在各大基金公司里的硕鼠经理来说,今年真可谓是流年不利,糗事不断。&打鼠&行动升级进入2014 年后,始于去年11 月的这轮史上最大规模的基金业&捕鼠&风暴不断发酵升级。春节前,易方达原副总经理陈志民被曝携款跑路;3 月,去年的冠军基金经理厉建超被查;&五一&前夕,华宝兴业原基金经理牟旭东被查;&五一&节后又传出华夏原基金经理罗泽萍、5 位海富通最近离任或离职的基金经理涉嫌老鼠仓。5 月9 日,证监会通报称2013 年以来,证监会共受理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案件线索38件,且已陆续启动调查工作。而到了最近,又接连传出两枚重磅炸弹:一是私募龙头泽熙投资及有着&私募一哥&之称的徐翔被监管机构调查;二是前公募基金冠军,被誉为&基金一哥&的王亚伟,在当年管理的如今早已成为传奇的&华夏大盘精选基金&时也可能存在老鼠仓问题,进而再次被证监会请去&喝咖啡&。正当公募基金业风声鹤唳、人心惶惶之际,汇丰晋信钟小婧案的出炉无疑成了坊间最大的笑料,把原本都在破口大骂的基民逗得前仰后翻。不仅因为她做老鼠仓亏了8 万多元,而且她每次都晚于自家基金买入股票,成了活雷锋。因为这年头,做老鼠仓不算太丢人,老鼠仓被抓住挺丢人,但做老鼠仓不赚钱反赔钱就太丢人了,而每次做老鼠仓都晚于自家基金买入股票,活脱脱成了个大傻冒就完全没法在投资圈混下去了。所以近日网上流传着这样的段子:&如果近期你遇到汇丰晋信的人,请善待他们。因为接下来的这段日子,他们不可避免地要活在嘲笑声中。&大数据利剑出鞘明眼人不难看出,公募基金老鼠仓的整治只是监管层开启的这一轮&捕鼠&行动的第一弹,这次证监会的野心极大,目标是包括公募、私募、券商、保险等在内的所有可能涉嫌老鼠仓的资管行业。这不,中国最大的三家上市险企&&平安、国寿、太平最近也一一因有员工涉嫌内幕交易而&不幸中枪&。之所以这次证监会的野心那么大,那么足,还真得归功于大数据技术的成熟。大数据,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的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随着技术的进步,围绕大数据的开发逐渐成为行业人士关注的焦点。监管部门借力大数据调查老鼠仓,主要是三步走:首先是通过模型对海量的网络信息和交易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出可疑账户;第二步是通过分析交易IP、开户人身份、社会关系等进一步确认;最后进入人工调查阶段。只要大数据发现可疑账户,即能被监管部门锁定,再加以交易记录的调查,老鼠仓往往是&一抓一个准&。据了解,上交所和深交所目前各有一套证券交易监控系统,系统集成了交易、登记、结算数据和上市公司、证券公司等相关信息。上交所异动指标分为4 大类72 项,敏感信息分为3 级,共11 大类154 项;深交所建立了9 大报警指标体系,合计204 个具体项目,其中包括典型内幕交易指标7个,市场操纵指标17 个,价量异常指标15 个。一旦出现股价偏离大盘走势,交易所会派人立马查探异动背后是哪些人或机构在参与。交易所针对老鼠仓等交易行为还建立了专项核查和定期报告制度。正是由于大数据出手,使得查找老鼠仓的效率几何级数提升,而且追溯时间可推到七八年前甚至更长时间,这也是近期许多被调查的基金经理犯的案子往往是许多年前在其他基金公司工作时,或者还只是基金经理助理或研究员时的事。正是大数据具有的这种刨根问底、溯及既往的能力,使得不少早年搞过老鼠仓的基金经理这两年纷纷离职以逃避惩罚。法不责众绝非遮羞布对于早已习惯伤痛和欺骗的中国股民和基民们来说,老鼠仓从来不是什么秘密,更不是什么稀奇事。由于过去许多年来的监管缺位,无论是基金、券商还是保险,也不管是基金经理或者行业研究员,只要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机会,多少都会和老鼠仓沾上点边,差别在于谁的胆子更大。正所谓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脚。时至今日,无论是中国基金业的&五大佬&(华夏、嘉实、南方、易方达、博时),还是其他更多规模较小的基金公司,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被证明&手脚不干净&。也正因为老鼠仓几乎是全行业人尽皆知的潜规则,以至于此次&打鼠&行动中,不少行业中人颇有怨言,拿出&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认为监管部门不应该把事做得太绝。如果真要力查到底、绝不姑息的话,结果只能把&公募基金斩尽杀绝&。这种谬论的出现,恰恰证明中国公募基金业早已腐败到了根子上,公募基金从业人员努力挥舞着&法不责众&的遮羞布,却无论如何也无法掩饰他们早已败坏不堪的道德和满地碎片的节操。在全世界任何国家和地区,老鼠仓都属于违法行为,它侵害了基金持有人的利益,破坏了市场的公平原则。&法不责众&绝不是姑息养奸的理由!前不久新华社发文提问&曾经热情的股民都去哪了&?除了股市自己不争气,余额宝、P2P 们又乘机在一边挖墙脚之外,包括老鼠仓在内的股市内幕交易横行却鲜见惩处、从而大大挫伤股民和基民的热情也是重要原因。数据显示,除了股票活跃账户创历史新低外,公募基金中也只有依赖互联网金融而迅速走红的货币基金在快速膨胀,其他基金规模都在不断下降,尤其是股票型基金已连续几年处于净赎回状态。说明许多受伤基民已不再信任看似&高大上&的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试想一下,你怎么可能期待一个连做老鼠仓都会亏钱的基金经理帮你赚到钱呢?从2007 年首例老鼠仓浮出水面至今,被定性为老鼠仓的基金经理已有将近20 人。这些硕鼠经理都有些什么来头?具体是如何捣鼓老鼠仓的?他们管理的基金业绩又如何?他们被抓的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挑选了12 位各具特色的硕鼠经理作为分析样本,揭示了许多老鼠仓不为人知的现象和规律。我们更希望这一轮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捕鼠&风暴不要成为一阵风,而应该向海外成熟证券市场学习,从立法、监管和惩处等多维度入手,从制度上完善对内幕交易的打击。只有抱着壮士断腕的决心,对股市内幕交易行为强打严打、常抓不懈,哪怕把中国所有公募基金都拉下水也在所不惜,才能让中国的股市和公募基金业浴火重生,才能让中国的股民和基民们重拾信心!名词解释老鼠仓&老鼠仓&是指证券从业人员在使用公有资金拉升某只股票之前,先用个人资金在低位买入该股票,待用公有资金将股价拉升到高位后,率先卖出个人仓位进而获利的行为。由于证券从业人员先天具有信息优势,因此证券市场中的老鼠仓行为就像打牌时能看到对家底牌并随意出老千一样,不但违背了职业经理人的一般诚信原则,而是严重的职业操守问题,还涉嫌犯罪。因为这种行为本质上与诈骗无异,甚至可以等同于贪污、盗窃,它公然窃取了投资者的财富,辜负了投资者的信任。在中国股市中,老鼠仓的主角也一直在变化。上世纪90 年代所谓的&庄家时代&,老鼠仓的主角以券商工作人员为主,结果就是这些玩老鼠仓的个人赚得盆满钵满,而许多券商则被掏了个空。进入本世纪后,公募基金成了市场中最大的玩家,基金经理也成了老鼠仓的重灾区。但直到2007 年,对上投摩根基金经理唐建的查处才正式揭开了基金业老鼠仓黑幕的冰山一角。而除公募基金外,私募基金、券商资管、券商保代、券商自营、保险资金、上市公司大股东、大户游资等实际上也都暗藏着不少老鼠仓。值得注意的是,以前说起老鼠仓通常指的是股票市场的违法行为,但是进入2013 年以来,债券市场的老鼠仓行为也逐渐进入了公众视野。2013 年4 月15 日,由于&代持养券&的交易对手爆仓,万家利B遭受大额卖单砸盘。对方进而向央行汇报此事,引发央行会同公安部调查,万家利B基金经理邹昱被带走调查,这成了国内首例债券基金老鼠仓事件,固定收益投资违规黑幕也随之曝光。
0102030405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募基金经理查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