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 成功了,但为什么大多数按需服务平台走向成功之路需要什么倒

“Uber算是成功了”,但它和滴滴的相爱相杀还远没有结束-钛媒体官方网站股融易专访
股融易专栏
产品名称:任意柜/共享储物柜
行业:消费本地生活
公司介绍:任意柜/共享储物柜,本次融资数百万人民币
融资金额:数百万人民币
融资阶段:种子轮
产品名称:水星家纺
行业:电子商务家居电商
公司介绍:水星家纺,本次融资未透露
融资金额:未透露
融资阶段:IPO上市
产品名称:恒林椅业
行业:硬件家居硬件
公司介绍:恒林椅业,本次融资¥14.22亿
融资金额:¥14.22亿
融资阶段:IPO上市
产品名称:爱特安为
行业:企业服务其他企业服务
公司介绍:爱特安为,本次融资未透露
融资金额:未透露
融资阶段:新三板
产品名称:果小美
行业:消费本地生活
公司介绍:果小美,本次融资未透露
融资金额:未透露
融资阶段:C轮
产品名称:e代理/博恩惠尔
行业:企业服务销售营销
公司介绍:e代理/博恩惠尔,本次融资未透露
融资金额:未透露
融资阶段:B轮
:、险峰长青()、中国先锋金融集团、云九资本、印尼力宝集团、新光集团、光速中国、
产品名称:青苹果健康/慷慷汇科技
行业:医疗健康在线医疗
公司介绍:青苹果健康/慷慷汇科技,本次融资未透露
融资金额:未透露
融资阶段:B+轮
产品名称:怪兽充电
行业:消费本地生活
公司介绍:怪兽充电,本次融资2亿人民币
融资金额:2亿人民币
融资阶段:B轮
:蓝驰创投、、小米科技、CrystalStream清流资本、高瓴资本HillhouseCapital、广发信德-广发证券、云九资本、紫米电子、
产品名称:石墨文档/初心科技
行业:企业服务办公OA
公司介绍:石墨文档/初心科技,本次融资¥未透露
融资金额:¥未透露
融资阶段:未透露
:今日头条、光谷人才基金
产品名称:简媒
行业:工具软件其他工具软件
公司介绍:简媒,本次融资¥数千万
融资金额:¥数千万
融资阶段:天使轮
:华滨创投
产品名称:爱酷游
行业:游戏游戏发行及渠道
公司介绍:爱酷游,本次融资¥1150万
融资金额:¥1150万
融资阶段:战略投资
:电魂网络
产品名称:乐城-生鲜传奇
行业:消费餐饮
公司介绍:乐城-生鲜传奇,本次融资¥2亿
融资金额:¥2亿
融资阶段:A轮
产品名称:十字星
行业:文化娱乐动漫
公司介绍:十字星,本次融资¥数百万
融资金额:¥数百万
融资阶段:Pre-A轮
产品名称:云+物娱
行业:消费本地生活
公司介绍:云+物娱,本次融资3500万人民币
融资金额:3500万人民币
融资阶段:A轮
:原创资本
产品名称:极米科技
行业:硬件消费电子产品
公司介绍:极米科技,本次融资未透露
融资金额:未透露
融资阶段:C轮
:百度风投
即将进入的文章
商业合作/投诉建议
股融易资本(深圳)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请先完成下方验证
请输入手机号或邮箱号
您输入的密码不正确
使用第三方账户直接登录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桂公网安备 36号
阅读下一篇
自媒体运营攻略
行业经验交流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新!变现功能上线
现在,只要登录微口网账号,点击“我要变现”,就能领取任务,轻松推广商品,坐收丰厚佣金,只要一分钟操作,就能获取50%超高提成!
合适的商品更容易推广,你可以根据公众号定位,选择调性最适合推广的商品;如果没有公众号,你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或者符合自己品味的商品。
优秀的产品文案能让我们赚更多钱,你可以直接使用我们平台提供的文案素材;如果你不想用,那么你可以自己随心撰写合适的产品文案。
关于购买链接
你可以将购买链接粘贴在“阅读原文”处;或者分享购买链接/二维码至社交平台或社交群内。只要有用户通过此链接购买了商品即可获得丰厚提成!
转藏至我的藏点  Uber是租车应用行业的先行者,最近一轮融资的公司估值已经达到了180亿美元,似乎一切顺风顺水。快速发展背后的真实情况真的像投资人和管理层描述的那么美好吗?《福布斯》撰稿人杰夫&伯克维奇(Jeff Bercovici)发表评论文章列举了Uber未来发展道路上的几大主要风险因素。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嘀嘀打车们也可以对照Uber来看看自己身上的问题:
  更少的污染、没有讨厌的堵车、出租车价格低又安全、无需搭顺风车――这是租车应用公司Uber的美好愿景,那些作为职业乐观派的风险投资家们对此愿景深信不疑。作为一款让所有有搭车需求的用户可以分分钟内叫到一辆车的应用公司,Uber最近以180亿美元的估值获得了12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这轮的估值使得Uber成为了全世界以账面价值计最大的运输公司之一,它的估值水平已经超过了老牌租车公司Hertz、Avis以及航空公司联合航空。
  迅速发展 估值颇高
  无疑,投资人在Uber身上下了重注。这家仅仅成立了5年的公司不仅继续在由它自己创造的点对点叫车领域保持着领先地位,它对从城市规划到包裹递送的方方面面都在进行着新的模式塑造。即便如此,Uber的管理层还是觉得市场太过保守了:Uber CEO拉维斯&卡拉尼克(Travis Kalanick)表示,他认为公开市场对Uber的估值还应该更高一些。Uber董事会成员,来自标杆资本(Benchmark Capital)的比尔&科尔利(Bill Gurley)表示,公司的估值可轻松达到1,500亿美元;另一名董事比尔&马里斯(Bill Maris)更是抛出了2,000亿美元的天价估值。
  其他投机成分较少的分析人士给出了更为中肯的估值。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金融教授阿斯沃斯&达莫达兰(Aswath Damodaran)通过细致的分析得出结论认为Uber的内在价值约为60亿美元。不过,达莫达兰教授并未体验过Uber的服务。沃顿商学院教授戴维&鲁宾斯坦(David Reibstein)表示,"在过度炒作的背景下,估值数据无疑是虚高的。"他认为这情况和团购行业的先行者Groupon非常相似:Groupon上市之初的市值接近200亿美元,但在仅仅几个月的时间里,股价就蒸发了90%。
  当然,Uber和Groupon的情况还是不太一样的。Groupon上市时仍在亏损中,而Uber却早已让自己的变现模式成为了现实。卡拉尼克曾公开表示,Uber的预期全年总收入已经超过了20亿美元。在Uber不断投入大笔资金招募新司机、招揽新乘客、升级技术平台的背景下,公司收入每六个月就会翻一番。与Uber相对比,Facebook营收首次达到20亿美元时其估值已经高达500亿美元。而当时Facebook的收入增长已经出现了放缓(当然,Facebook无需和司机进行收入分成)。
  但是,在一片叫好声中Uber,我们也应该对它提出质疑。估值水平只是一个问题,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可能导致Uber发展受阻甚或是引发倒闭。比如,由于进入壁垒厚度不够,竞争对手可能攫取公司已有的市场份额。政府监管部门可能引发新的运营成本,一些地区还可能出现禁用Uber服务的情况。新技术的出现也将是Uber面临的深层次竞争,无人驾驶汽车或非盈利集体组织等新技术、新模式,都将不可避免地威胁到Uber的业务。这和Uber对出租车行业造成的震撼是一样的。
  "现在,我认为这场对运输业的颠覆还处于一个&慢悠悠&的阶段",德丰杰风险投资合伙人乔利(Mohanjit Jolly)表示,"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还很难判断谁才会笑到最后。" 德丰杰是特拉斯汽车的投资方。
  竞争:网络效应不明显 资金比拼规模
  加入"颠覆运输业"阵营的绝不只有Uber一家,新模式下的竞争对手全部虎视眈眈。其中,低成本租车服务公司Lyft就是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Lyft在5月份新增了Lyft Plus高端服务业务,这已经把触角伸向了Uber盈利水平最好的细分市场。其他的新竞争者还有较为"传统"的Hailo和Flywheel;与陌生人拼车的应用Hitch;提供点钟租车服务的Getaround和Relayrides;以及只提供司机代驾服务的Redcap。当然,你也无法忽视众多的传统出租车与汽车服务公司以及汽车的租赁商。
  那些看好Uber的人都表示这些竞争者不足为虑。他们认为Uber对市场先机的占领将会使得公司的业务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风投基金Andreessen Horowitz合伙人杰夫&乔丹(Jeff Jordan)表示,"这个行业的首发优势会比较强。" Andreessen Horowitz是Lyft和Instacart的投资人,后者是采用Uber模式的生鲜商品配送公司。乔丹说,由于存在着所谓的网络效应,消费者总是会倾向于选择最大的服务提供商。这种效应将会让Uber和Lyft的先发优势越发明显,小企业很难存活下去。
  虽然持有先发优势看法的硅谷投资人为数不少,但对于Uber而言这未必适用。达特茅斯大学塔克商学院市场营销教授彼特&戈尔德(Peter Golder)表示,"先发优势就可以稳住消费者的说法并没有充分的历史事实可以支持。"戈尔德说,一段时间里的领先者未必会成为最后的赢家,Netscape和MySpace就是最明显的先例。
  在每个新增用户都能为其他用户带来额外的可用性的情况下,网络效应的效果是最强的。Facebook就是个这样的例子:如果其他朋友都用Facebook,使用过程就会更有趣。但Uber的运作并不符合网络效应的这项要求。事实上,乘客在匹配汽车、司机在匹配分成时,是互相竞争的。Uber的董事会成员科尔利,也承认这一点。但他辩称,"它的好处是间接性的,新增用户确实会带来附加值,因为新用户令系统变得更好。"
  此外,高昂的转换成本也会提高网络效应的强队。用户退出Facebook就意味着离开多年积累的联系人和照片,而离开Uber却不需要承担这样的代价。事实上,考虑到每家租车服务公司都在通过丰富的奖励机制吸引新客户和司机,更换服务反而可能会为用户带来不小的收益。比如:Uber向每个新的全职司机保证,头两个月能够获得至少每小时45美元的收入,这和纽约市出租车司机高峰时段的收入水平十分接近;此外,Uber还为司机提供1,000美元的签约奖金和5,000美元的保底收入;Lyft在纽约推出服务时,向顾客提供两周的免费搭乘服务,并为SUV司机提供750美元的奖励。Gartner运输行业分析师Thilo Koslowski)表示:""通过砸钱吸引供需双方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类公司并没有足够的差异化服务或技术,总有一天他们会黔驴技穷的。"
  最后剩下的就是价格战了。Lyft总裁约翰&吉马(John Zimmer)表示,Lyft致力于成为最便宜的乘车服务供应商。同样,为了让司机满意,他们还放弃了向司机收取佣金的方案,目前仅靠筹集的3.33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基金维持。为了在美国本土市场打压Lyft,Uber最近在将Uber X的收费降低了25%的基础上同时允诺司机的收入不变。除了车资以外,在这些搭乘服务中,Uber不仅分文不赚,还需要向司机支付奖金。两家公司都表示,这些措施只是暂时的。但在目前情况下,很难想象Uber能够持续收取车资20%的佣金。要知道,低收费的Uber X增长速度是高端服务线的五倍,而且新进者还在不断涌入。
  科尔利认为,虽然在风险资本支持下的价格战并不令人满意,但并不会影响到Uber的存亡。他表示,Uber的业务规模已经是排名第二竞争对手的17倍。"如果这是一个商品化的市场,大家的日子都不会好过。但最大的公司将得益于规模优势而保持领先地位。"他评价道。科尔利更担心的是其他方面。
  在北美和欧洲,出租车和轿车司机团体一直在游说立法者从管理或从法律上禁止点对点拼车服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摩尔中心主任塞缪尔斯特利(Samuel Staley)表示,"他们力争要让新的竞争对手承担同样的成本。"一个名为出租车、轿车和辅助客运联合会(Taxi, Li mo usine and Paratransit Association)的行业团体声称,传统出租车的监管成本占到其运营成本的30%到40%。但这部分成本却被Uber这样的公司逃避掉了,尤其是基本商业责任保险。
  总部位于伦敦的Hailo公司只让用户和有执照的出租车发生联系。Hailo公司认为,点对点拼车服务很快将被纳入到监管体制下。Hailo公司北美总裁贾斯汀雷蒙德(Justin Raymond)说,"只要有新监管的苗头,下一步就是运营成本的增加,Lyft和Uber的商业模式将被迫彻底改变。"
  美国各地的立法者对Uber的公司的新模式态度不一。科罗拉多州等地已经正式接受了Uber模式。而在类似弗吉尼亚州和匹兹堡等地方则叫停了Uber的运营。直至围绕相关运作的法律问题得到解决之前,Uber都无法在这些地方开展业务。这些问题包括司机的执照和保险保障类别等等。然而,即使是在对Uber相对友善的地方,也同样出现了波折。洛杉矶警察在一次打击非法机场载客的行动中扣押了超过40辆车;纽约市禁止Uber在类似天气突发状况这样的交通高峰期使用与需求挂钩的"加价"政策。
  在海外,监管障碍比美国更难处理。科尔利表示,"我们担心来自监管部门的限制,尤其是在全球业务层面。虽然在美国展业没有太大问题,但美国公司要在全世界获得成功还是很难的。"事实上,被中国拒之门外的谷歌、Facebook和Twitter都是Uber的前车之鉴。现在Uber已经进入了中国和周边地区。但是这些地区的本土竞争就非常激烈:中国有嘀嘀和快的,东南亚有GrabTaxi和EasyTaxi。而且,本地的立法者在阻断外来者时是不会手软的。韩国首尔可能是这个星球上最热衷高科技的城市,但他们的政府却立法禁止了Uber。除此之外,德国柏林和汉堡也宣布该服务非法。
  劳资关系:司机的实际收入没有提高
  忠诚度激励方面,Uber传达给司机的核心信息就是:在Uber平台上,他们可以比在其他地方赚得更多。6月份,Uber他们通过向加入Uber X项目的司机公布收入数据强调了这一点。在纽约,一名普通司机每周工作40多个小时可以获得90,766美元的净收入;在旧金山则是74,191美元。
  但是人们很快就发现,Uber对数据进行了巧妙处理,计算汽油、保险和过路费等一些高额的成本支出都没有被计算在内。Uber随后承认,这类成本一般每年要超过15,000美元。另外,为了拉低这些高额的数字Uber还少报了出租车司机的基本工作时长。一些独立的分析显示,要获得90,000美元的总收入需要每周工作70至80小时。
  从计算结果看,Uber对出租车司机开出的条件并不好于以前的租车公司。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斯特利表示,他对司机收入进行了独立的研究,"一些出租车司机一年可以赚80,000美元。这和你是是否与Uber进行合作没有直接关系。"
  之所以Uber能说服如此多的出租车司机,部分原因在于这种模式还比较新颖,绝大部分出租车司机自己还没有算清这笔账。德丰杰的乔利表示,"你上工时间可能是平时的两到三倍。我认为出租车司机还没有想明白这会对汽车造成多大的磨损。"同时,他还指出,在路上行驶的时间越多,就会造成更多磕碰,汽车的保险费也会上升。出租车司机将会逐渐对自己的总成本情况更加清楚。
  在像旧金山、洛杉矶、西雅图和亚特兰大这样的一些城市,出租车司机正计划成立自己的组织。"公司的出发点是不从出租车司机的收入中抽成。"西雅图"基于应用的出租车司机协会(App-Based Drivers Association)"的联合创始人丹尼尔阿杰玛(Daniel Ajema)介绍称。该组织声称目前其会员已超过150人。目前,该组织的首要任务就是为那些由于评价低而被踢出平台的司机上诉,另一个优先的事项就是通过协商降低目前为20%提成。"我们要买车、我们要养车、我们要支付汽油费,"阿杰玛说,"在这种情况下,生意是难以维持下去的。"
  Uber希望通过掌握最多的乘客资源在这场博弈中占据上风。但出租车司机可能也有自己的筹码:尽管他们是独立承包人,这使得Uber可以避开社会保障税和医疗保险,但是如果Uber要求他们专职开车或告诉他们到哪里去接客,就可能踩到监管线。这些情形是美国劳工部判定工人是否真正独立的标准之一。"我们觉得这些严格的控制使我们看起来更像是专职员工,"阿杰玛说,"这应该让法律的专业人士进行判定。"
  行业最终形态:去中介化
  一旦格局被打破,没人能保证事态会朝着对Uber有利的方向发展。那些让一切成为可能的创新技术,――配备 GPS 功能的移动设备、智能的车辆利用率算法、顺畅的数字支付和社交认证机制――让允许任何人打造一个拥有类似功能、但不需要20%车资提成的打车平台。戈尔德说,"Uber是一个中介,它可能会像任何类型的中介一样被技术挤出市场。"。
  经济学教授、《第三次工业革命》作者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表示,Uber现在陷入的价格战正是当提供服务的边际成本缩减到无关紧要的水平时会出现的典型情况。他说,"当靠近零边际成本时,利润空间就消失了。这时就会有合作组织加入,还有像公共自行车这样的政府计划加入。"
  另外,那些具备规模和资源的大公司也可能出于防御目的而对Uber发起挑战。科斯洛斯基预测说,苹果可能会以克隆其他流行应用程序的方式,在iOS增加叫车功能。他说,"这项业务对苹果而言唾手可得。"一些主要汽车制造商也可能加入,他进一步补充道。
  如果说有哪家公司能让Uber减少忧虑的话,那就是谷歌。谷歌的风险投资部门也是Uber的投资方,这种关系已经帮助Uber成为了行业的先行者。到目前为止,谷歌地图只整合了驾车应用程序(如果继续添加,可能会引起反垄断部门的关注)。但即便是谷歌也不能让Uber完全放心。谷歌可能通过自己的自动驾驶汽车项目,埋下让Uber瓦解的种子。卡拉尼克曾表示,他认为无人驾驶车辆才是Uber的未来。但是历史经验证明,通过技术主导市场的公司在新技术出现时还能够保持其领导地位的情况是非常少见的。
  科尔利并不担心这种情况。他认为卡拉尼克的观点是不对的:"我认为无人驾驶汽车是几十年之后的事情。"他还表示,苹果复制Uber模式的概率"低于1%"。尽管他承认苹果确实有能力遏制Uber的成长,但这对Uber竞争对手造成的伤害是更大的。
  为什么他能如此的言之凿凿?科尔利说,这是因为很多同行都认同他的观点。这次12亿美元的融资额是"我在私营企业中见过的最大规模的结构性融资。这是那些可以接触到大量数据的优秀投资人集体得出的结论。我们知道,这中集团判断是判定估值的最佳途径。"
  恩,因为那么多投资人都持同样的观点所以就不会错,所以就应该下重注。暂时不说Uber的未来究竟如何,这种扎堆看牛的情况也许就是泡沫经济的完美体现。(繁荣茶)
(责任编辑:王雪莹)
&&&&&&</div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figure&&img src=&/50/v2-0b518cb9bfcb20d6b6ddd9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0b518cb9bfcb20d6b6ddd9e_r.jpg&&&/figure&英国脱欧后,英镑汇率大跌,创下近30年来的新低。英国的商品价格出现大幅度的下降,买越贵的东西差价越大越划算。比如一款LV经典的Speedy 30手袋伦敦卖645英镑或者802美元,在巴黎卖850美元,在纽约卖970美元,而在中国,人傻钱多的天朝人民得付1115美元,比英国购买要多付出300多美元!所以,脱欧后的英国已成为全球购买奢侈品最便宜的地方!请记好,&b&奢侈品在英国售价要低于其他很多国家!&/b&&figure&&img src=&/v2-478c3cfba96cf454e98cc9_b.jpg& data-rawwidth=&680& data-rawheight=&5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0& data-original=&/v2-478c3cfba96cf454e98cc9_r.jpg&&&/figure&&h2&&b&英国的奢侈品什么时候最便宜?&/b&&/h2&英国一年有两个力度超大的打折季。&b&一个是6-7月的Summer Sale,另一个是在12月26日Boxing Day后为期一个月左右的圣诞折扣季。&/b&实体和网站都参加,各大品牌都会有不同力度的折扣放出!这两个时间段是入手奢侈品的最好时机。 &p&当然现在海外的网站也学聪明了,很会讨好购买力强大的中国顾客,比如双十一,双十二、春节等也会举行不同力度的促销。&br&&figure&&img src=&/v2-276c1412bba85f79b4b714dd_b.jpg& data-rawwidth=&571& data-rawheight=&5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1& data-original=&/v2-276c1412bba85f79b4b714dd_r.jpg&&&/figure&&/p&&br&&h2&&b&英国有什么牌子奢侈品最值得入手?&/b&&/h2&&b&十大必买英国本土奢侈品品牌:&/b&&p&Burberry&br&Mulberry&br&Paul Smith&br&Vivienne Westwood&br&Alexander McQueen&br&Dunhill&br&Ettinger&br&Asprey&br&Barbour&br&Loake&/p&&p&&b&除了英国本土的奢侈品品牌值得下手外,欧洲其它国家的人们奢侈品牌在英国买也很划算!比如:&/b&&/p&&p&Chanel&br&Dior&br&Bulgari&br&Saint Laurent&br&Gucci&br&Fendi&br&Miu Miu&br&Louis Vuitton&br&Prada&br&……&br&在英国几乎能买到全世界你知道的和你不知道的奢侈品牌!&br&&figure&&img src=&/v2-9ecb6ee6143f03fbdcff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9ecb6ee6143f03fbdcff_r.jpg&&&/figure&&/p&&br&&h2&&b&英国奢侈品海淘网站有哪些?&/b&&/h2&&b&百货类&/b&&p&&b&&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arrods&i class=&icon-external&&&/i&&/a&&/b&&/p&&p&英国最负盛名的百货公司,迄今已拥有近180年的悠久历史,贩售奢华的商品并提供了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支持Visa、MasterCard、AE以及Paypal,有退税,支持直邮中国,直邮运费?25。&br&&figure&&img src=&/v2-4074ccedcb0aac62cf0e9c25_b.jpg& data-rawwidth=&614&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4& data-original=&/v2-4074ccedcb0aac62cf0e9c25_r.jpg&&&/figure&&b&&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elfridges&i class=&icon-external&&&/i&&/a&&/b&&/p&&p&Selfridges是英国仅次于哈罗德百货的全英第二大综合百货。位列Harrods之后的全英第二大百货公司,旗舰店也设在牛津街上,定位高端。Selfridges最美好的是,邮寄欧洲以外地区,直接去掉税费,所以价格真的非常的美好,唯一不足是护肤品彩妆不能直邮中国内地。平时活动也不少,运气好还能遇到半价促销,各种奢华大牌都能找到。支持Visa、MasterCard、AE以及Paypal,有退税,直邮运费?25。&br&&figure&&img src=&/v2-7022eca4cd_b.jpg& data-rawwidth=&614&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4& data-original=&/v2-7022eca4cd_r.jpg&&&/figure&&b&&a href=&/?target=http%3A///uk/hom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iberty&i class=&icon-external&&&/i&&/a&&/b&&/p&&p&Liberty成立于1875年,最初销售亚洲进口的艺术工艺品,1890年代开始,Liberty百货公司以其唯美主义商品而闻名。英国大文豪王尔德曾经说过,“Liberty百货是那些最具艺术气质的购物者的天堂。”Liberty本身也推出自己的品牌与设计,很多自创的多变花卉图纹深受追捧。近年来与耐克、Dr. Martens、 Hello Kitty、Barbour、House of Hackney、Vans、Onia、 Manolo Blahnik和优衣库都有很多跨界合作。女性钟爱的品牌较多,比如Chloe、Stella McCartney、Acne Studios、Alexander Mcqueen、Dior等等。可直邮中国,运费?20,但是不寄往中国私人地址,所以请填写公司地址。&br&&figure&&img src=&/v2-c9ffde9afabb12bdbc60d_b.jpg& data-rawwidth=&660& data-rawheight=&3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0& data-original=&/v2-c9ffde9afabb12bdbc60d_r.jpg&&&/figure&&b&&a href=&/?target=http%3A//www.houseoffraser.co.uk/&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ouse of Fraser&i class=&icon-external&&&/i&&/a&&/b&&/p&&p&英国老牌百货公司House of Fraser,里面东西虽不算顶级奢华,但也走的是高端路线的牌子。尤其是护肤品、包包、服装之类的,高端护肤品很多,经常会有超值大礼包赠送。涵盖世界各国的知名品牌,比如La Prairie、Clinique、Clarins、Lanc?me等等。直邮中国运费有两种,标准快递(8-10天)运费是?10英镑,特快的(3-6天)运费是?20。&br&&figure&&img src=&/v2-1d12e386ea047ba3c5da63f20289df51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v2-1d12e386ea047ba3c5da63f20289df51_r.jpg&&&/figure&&/p&&h2&&b&英国奢侈品综合类电商网站&/b&:&/h2&&b&&a href=&/?target=https%3A///index.php%3Fmod%3Dlhdeal%26track%3D5df1DL9BHqK7bHIhwK7bYM1v7SBPPDZs1aFFIfKfURMXzkYuESRlhfflDE6NPoVTOO4o%26new%3Dhttps%3A//www.ne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ET-A-PORTER&i class=&icon-external&&&/i&&/a&&/b&&p&英国的奢侈品零售商Net-a-porter ,简称NAP,隶属于全球第二大奢侈品公司Richemont历峰集团旗下,和卡地亚、伯爵、万宝龙、Lancel、登喜路等是同门。网站风格都超级high fashion,每一期PORTER magazine都做得非常用心绝对不输比如VOGUE这样的杂志,关键是你可以shop the style! 很多名媛、超模,都做过他们电子杂志的封面。NAP有北美,欧洲,亚太三个站,结帐的时候输不同国家会出现当地价位,当然是买本国的牌子最便宜。&/p&&p&&b&&a href=&/?target=https%3A///en-GB/&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Outnet&i class=&icon-external&&&/i&&/a&&/b&&/p&&p&The Outnet是楼上Net-a-Porter旗下的奢侈品折扣网站。好多大牌包括Bottega Veneta、Chloe、Christian Louboutin、Fendi、Gianvito Rossi、Kenzo、Prada、Valentino等等都有,只不过款式有点老。&/p&&p&&b&&a href=&/?target=https%3A///index.php%3Fmod%3Dlhdeal%26track%3Dccd9sCy6UjqUMEbQAlPJVeMQVdQnW_aJT_aSYmiTxP5xCWjrs84OHBI3xBHqmqbQ8_c%26new%3Dhttps%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arfetch&i class=&icon-external&&&/i&&/a&&/b&&/p&&p&海淘全球奢侈品精品店或者买手店的线上集合,很多品牌认证的专业买手在运营实体店的同时都在为Farfetch供货,所以它家新品出现的速度非常快.有单独的中文界面,还支持支付宝付款,重要的是商品页面显示的价格就是最后的到手价格。&/p&&p&&b&&a href=&/?target=http%3A///%3Fkey%3Ddd6a20bcacadff8ef71de07%26u%3Dhttp%3A///int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atchesfashion&i class=&icon-external&&&/i&&/a&&/b&&/p&&p&英国的奢侈品零售商Matchesfashion,拥有自己独立运营的实体买手精品店,价格还不错,品牌的涵盖范围和Net-a-porter在一档,但是少了一点。可直邮中国,速度极快,常会有coupon,免邮,第二单九折,非新品七折等等,运气好的话会遇到100镑的coupon,叠加后爽死了。&/p&&p&&b&&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lannels&i class=&icon-external&&&/i&&/a&&/b&&/p&&p&Flannels是英国知名的奢侈品购物网站,在英国很多大城市都拥有自己独立的实体店,线上线下都能体验到Flannels优质商品和服务。产品十分全面,涵盖了男装、女装、鞋子、包包等。大牌尖货很多,品牌既包括Giorgio Armani、Gucci、Kenzo、Valentino、 Prada、Gucci、Miu Miu等这样的超级大牌,也包括Y-3、Perseverance London、Fujiwara、CP Company、Stone Island这样的潮牌和高端设计师品牌。&/p&&figure&&img src=&/v2-61e22b59abee3550fbe9b4_b.jpg& data-rawwidth=&1020& data-rawheight=&8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0& data-original=&/v2-61e22b59abee3550fbe9b4_r.jpg&&&/figure&&h2&&b&从英国邮寄奢侈品回国,会不会被征收关税?&/b&&/h2&被不被税取决于会不会被查。法律规定货值¥5000以下可以免征关税,要看海关的心情。但即使被税了,整体价格算下来依旧比国内便宜很多,劝大家端正好心态。&p&Farfetch、NET-A-PORTER、Harrods百货、Selfridges百货这些网站都采用的是像DHL、FEDEX、UP这些国际快件公司,按照快件进口来监管和申报的。快件进口方式下,收货人需要按照快件监管的要求,整批货物货值在RMB5000以内,重量在100KG以上的包裹缴纳税费,这些网站直邮的税费都是必须交的。&/p&&p&点名表白farfetch,经常有清仓大促的活动,服装鞋帽包袋经常低至3折起!而且还是像Valentino、Dolce & Gabbana、YSL、Givenchy等等这样的一线大牌!白菜价买大牌真不是吹的!重要的是商品页面显示的价格就是最后的到手价格,已含税费,无需再交!&br&&figure&&img src=&/v2-5daf1e5abb623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5daf1e5abb623_r.jpg&&&/figure&脱欧后的英国,英镑汇率大跌,英国直邮网站还巨多,物流速度快,被税有税补。讲真,英淘已经独领风骚!用最少的钱给自己最好的,英国绝对是你海淘奢侈品的最佳阵地!&/p&&figure&&img src=&/v2-4f11ed74ee90a7ed1318f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7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v2-4f11ed74ee90a7ed1318f_r.jpg&&&/figure&&br&&p&&b&公众号 | haitao123haitao
QQ群 | &/b&&/p&&p&&b&搜罗世界好物,花最少的钱过高品质生活&/b&&/p&
英国脱欧后,英镑汇率大跌,创下近30年来的新低。英国的商品价格出现大幅度的下降,买越贵的东西差价越大越划算。比如一款LV经典的Speedy 30手袋伦敦卖645英镑或者802美元,在巴黎卖850美元,在纽约卖970美元,而在中国,人傻钱多的天朝人民得付1115美元,…
&p&川普要跟中国打贸易战,中国应该如何应对?&/p&&p&=====================================&/p&&p&&b&沉着应对,文来文对,武来武挡,见招拆招&/b&呗,没啥了不起的。&/p&&br&&p&美方的最大战略目标:修改二战后的国际秩序游戏规则,保证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金融贸易秩序能够延续下去。&/p&&p&中方的最大战略目标:改造二战后的国际秩序,以一篮子货币,或者国际货币基金会特别提款权来替代美元,塑造新的国际金融贸易环境。&/p&&p&美方的王牌:中国对美出口量占了全部出口量的20%,对美贸易顺差约4000亿美元。&/p&&p&中方的王牌:巨额负债和超额发行导致美元已经成为没有信用的伪币,惟有中国出手相助,美元才能继续存活,否则必亡。&/p&&p&美方最大战略正资产:名义上的最大经济体,发达的高附加值产业。&/p&&p&中方最大战略正资产:实际上的最大经济体,巨大而发展迅猛的内生市场。&/p&&p&美方最大战略负资产:没有锚定物的美元,以及由其带来的价值虚高。&/p&&p&中方最大战略负资产:正处于由出口型经济向内需型经济转型的阵痛之中,正处于开拓美国以外的对外贸易市场中。&/p&&p&美方第一期战役目标:不惜一切手段迫使人民币升值,抵消中国对美贸易的优势。&/p&&p&中方第一期战役目标:我的货币我做主,降低对美贸易的依存度。&/p&&br&&p&既然特朗普的最大战略目标是挽救美元,而中国具有决定美元生死的能力,所以,从战略上来说,中方占优势,这也决定了即使特朗普想打贸易战,他也没本钱打,顶多只能搞些贸易摩擦而已。&/p&&br&&p&如果2008年以前中美出现贸易战,美方必胜,因为那时中国经济高度依赖劳力密集型产业,依赖它们生产的底附加值产品对美出口,以此来转移农村人口,拉动城镇化率,培育内需市场所需要的人口基数。2008年时,中国对外贸易的比重高达GDP的60%以上。( &a href=&///?target=http%3A///newscenter//content_8140510.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周小川:对外贸易占中国GDP比重已超60%_财经频道_新华网)&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现在,中国经过产业转型和升级,降低了外贸比重,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接近60%,已经可以培育出世界上最大的内需市场了,加上“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对外贸易多元化,对美贸易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如果现在出现中美贸易战,中方将惨胜,美方必输。&/p&&br&&p&贸易战对我的最大杀伤力:损失了20%的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是否致命?如果中美贸易完全停止,中国将损失20%的对外贸易,40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这样的损失,中国经济能否承担得起?答案是,可以承担。&/p&&br&&p&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全年的国民经济总产值约为75万亿人民币,其中消费占比接近65%,出口总额13.8万亿,进口总额10.4万亿,出口占经济总量的19%,对外贸易占GDP总量的32%左右,外贸占GDP总量的比值大致和印度,日本相当,但明显低于德国,韩国。以对美出口占全部出口20%计算,对美出口金额大致为2.7万亿人民币,如果全部丧失,这将拉低国民经济总产值 100
- (75 - 2.7)/75 X 100 个百分点,即:3.6%,由于2016年的经济增速达6.7%,所以,美方对我方的最大杀伤是使我国的经济增速降低到3%左右。在经济增速为3%左右的情况下,继续推进城镇化肯定会减速,但目前已有的60%左右的城镇人口依然是全球最大的内需市场,它足以支持我们的经济继续发展。(&a href=&///?target=http%3A//www./art//art_264_11971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国家统计局:2016年国民经济稳中向好&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www./art//art_264_11971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国家统计局:2016年国民经济稳中向好)&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贸易战对美的最大杀伤力:1)美国需要找到2.7万亿人民币,约合4000亿美元,的商品来填补美国市场以避免因商品匮乏而引起的通胀,2)如果无法找到替代生产国,这将产生4000亿美元的异常流动性,引起美元市场混乱,3)如果中国乘机再将手中近3万亿美元的其他美元资产在市场上抛弃,美元势必崩盘,美国经济将崩溃。&/p&&br&&p&40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对中国重要不重要?如果美元是可以保值的金本位货币,那显然美元挣得越多越好。问题是,现在的美元是美国滥印出来的,不具有保值功能的,说贬就贬的,和股票一样的白条,从长远来看,多挣少挣其实就没啥区别,挣多了,也是一沓废纸。这样的伪币假钞,少了也就少了呗。&/p&&br&&p&贸易战的溢出效应:现代经济体系是有分工,又有合作,一个行业受到影响后,往往会因产业链的关系,而影响到其他产业。 如果出现中美出现贸易战,而不是小打小闹的贸易摩擦,那么,战火就很难控制下来,一定会产生溢出效应,或者说乘数效应。这个乘数效应会牵涉到与交战方有任何联系的其他人,而且其作用方向和程度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因此,它对挑起战事的一方具有更大的心理约束力。(寻衅滋事,败了之后是要受到加倍处罚的。)比如说,波音生产787客机的99%工序都是在美国完成的,仅一个小配件,如舱门,是在中国生产的,那么,当贸易战开打后,波音公司那99%的工作也白做了,因为中国可以以非常简单的技术性理由阻扰飞机舱门的出口。&/p&&br&&p&现在,你该知道牛皮哄哄的大嘴特朗普,为何先是大言不惭地号称他可以用给墨西哥商品加20%的关税来迫使墨西哥就范,但当墨西哥总统涅托一声不响地取消了和他会面后,他就放软身段,又是找上门去和涅托套近乎,又是打“友好”电话,又是公开申明不在公开场合讨论修隔离墙的资金来源来替自己遮羞,因为墨西哥对美国出口的商品虽然不怎么高大上,但它的出口产品中有很多是美国汽车制造商的配件,如果贸易战打起来了,产生了溢出效应,墨西哥替通用汽车生产的雨刷,或者尾灯,或者倒车镜,无法按期交货,美国通用汽车的生产线也得停工。&/p&&br&&p&大嘴特朗普是如何泄密他手中的烂牌的?他打“一中”牌,“台湾”牌,“南海岛礁”牌,加45%关税牌,都恰好说明了他手中只有一手烂牌。&/p&&br&&p&特朗普的真实目的是强迫人民币升值,削减美国贸易逆差,使美元体系能够延续下去。自从1971年尼克松废除美元金本位后,美国并不是第一次遇到难以克服的贸易逆差。由于越战和其他原因,美国从1970年代起,就一直对德国和对日本有巨大的贸易逆差。不过,时任美国财长康纳利只用了一句话,“我们的美元,你们的问题” 就把问题摆平了:从1975年到1990年,西德马克被迫升值64%,从1985年到1990年,日元被迫升值100%。当年美国能够压迫西德日本货币升值,是因为德日两国都是二战的战败国,美国是它们的大老爷,有资格对它们发号施令。&/p&&br&&p&中国不是美国的附庸国,靠施加政治压力是无法解决贸易问题的。在政治手段无法解决问题的前提下,用军事手段也是一个可行的选项,但前提是,美军必须要对解放军有绝对的优势。美军有那能力吗?就是吃瓜的群众,一拍脑袋都可以想明白:如果美军真有那个能力的话,特朗普只需要派几艘美国军舰到渤海湾,给中国政府下一个最后通牒,中国不想让人民币升值,那也得升,当年美国海军的黑船不就是这么打开日本的国门的麽?当年英军海军不就是这么强迫中国开关的麽?还需要特朗普费老大的劲,一天到晚发“推特”说这说那?没那个必要嘛。&/p&&br&&p&特朗普发的“推特”,泄露了他无牌可打的窘况。在他把台湾当作一个抓手来勒索中国之前,他的团队肯定已经知道了中国对台海局面的掌控能力,中国根本就不需要大规模用兵,只用远程火箭炮,就能教训台湾岛上的分裂势力,就能让美国卡在台湾海峡中间,打不能打,退不能退,进不能进,最后把美国拖死在那里。在他把南海岛礁当作抓手来施压中国之前,他的团队肯定就已经知道了中国在南海已经有了七个大型飞机场,解放军用空军击败美国海军毫无悬念,空军打海军,那是一物降一物嘛。&/p&&br&&p&既然如此,那他干嘛还要这么积极地用“推特”发声,嚷这嚷那?就两字:诈唬!&/p&&br&&p&那么,中国该如何应对? 1)把特朗普的贸易战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大好机会,淘汰落后产能,转型高端产业;2)继续做好供给侧改革,培育好国内市场;3)推进“一带一路”,加速开拓美国以外的国际贸易市场;4)继续推进本币结算,在国际贸易中去美元化。&/p&&br&&p&结论:第一,特朗普打不起这场贸易战,因为双方的损益比相差太大,贸易战的溢出效应太难控制;第二,特朗普肯定会挑起一些贸易争端和贸易摩擦,我们为了继续推进城镇化,会在对美贸易顺差上给他的一点小甜头,散财免灾;第三,特朗普根本就无法得到他想要的人民币升值。&/p&&p&总之,我们一不惹事,二不怕事,会按自己的步骤,实现自己的最大战略目标,推翻以美元为基础的旧秩序,建立一个更加公平的国际金融,国际贸易新秩序。&/p&
川普要跟中国打贸易战,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沉着应对,文来文对,武来武挡,见招拆招呗,没啥了不起的。 美方的最大战略目标:修改二战后的国际秩序游戏规则,保证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金融贸易秩序能够延续下去。中方的…
今年1月我就在从网推荐了迪顿的《逃离不平等》,他的这本书也给我提供了灵感。不过就我感兴趣的健康(卫生)经济学领域领域,他并不是最有分量的权威,程国恩的老师Micheal Grossman关于健康的模型应该比迪顿的研究应用性更广。&br&&br&再说一遍,不是说迪顿资格不够,而是说我感兴趣的领域他并不是最有分量的。实际上,迪顿研究的领域是十分广的,13年《经济学动态》第一期陈建东就发表了一篇介绍迪顿对现代经济学发展影响的论文。陈算中国研究不平等领域的权威了,所以想了解迪顿真正学术贡献的,读那篇文章就行了。&br&&br&不过有句话说:“真羡慕那些能读懂学术原著的人,我就能听懂学术八卦”——没错,我说的。。。我想大部分人是理解不了迪顿学术贡献的,下面我就结合中国的发展提下迪顿学术研究的影响。&br&&br&首先,肯定是迪顿关于需求(消费)的研究。消费研究是经济学的最基础领域。从凯恩斯到弗里德曼,他们的最重要研究都是基于消费的,迪顿也在此领域有重要贡献——“迪顿悖论”。我们知道凯恩斯倡导经济刺激,其基于的理由是流动性陷阱假设,也就是在经济危机时人们基于对未来的悲观,会停止消费和投资。&br&&br&请注意,在这里消费和投资时等价的。也就是说,政府想要刺激经济,无论是兴建大型工程,还是减税补贴百姓生活,结果应该是一样。后来,弗里德曼等人提出持久收入(人生周期)等消费函数,也就是说人是依据人生收入的波动和预期收入平滑消费的,不会因为经济周期削减太多收入,也不会因为突然的补贴而增加收入。这套理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说明经济危机时,假如存在流动性陷阱,直接刺激消费很难奏效,因为刺激消费计划往往是短期的收入波动,但这不足以证明经济刺激的主体应该是投资,而不是消费——但人们还是普遍这样认为。 &br&&br&后来迪顿对这一系列消费函数进行了检验,发现实际上短期的收入波动对消费的影响,比持久收入消费预计的还低,这就被称为“过渡性平滑”,因此这就说明刺激消费比刺激投资的可行性更弱了。我们思考下,08左右的开始的“家电下乡”等经济刺激方案,会对刺激经济发展有效么?无效。实际上,林毅夫等人提出的刺激方案是改善农村供水排水、电力变压等方法,而这些方案并没有实施,国家推行了更利于家电利益集团和底层官僚寻租的旧家电更换计划。相比于林毅夫方案可以持续提高农民收入,后者可想而知。再比如,根据陆铭的研究,城市移民(农民工、大学生)的消费比率比城市人低近20%,因此如果08年左右我们选择4万亿投入到消除户籍政策背后的教育、医保、社保、公积金障碍,是不是对消费的刺激会更优?&br&&br&其次,迪顿关于印度贫穷的研究。迪顿研究印度的贫困后指出,印度的贫困问题的确改善了,但另一方面人们对贫困又过于乐观。实际上中国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去年大家嘲讽台湾主持人说中国人吃不起茶叶蛋,不了解大陆国情。网民显然对中国现状过于乐观了,我在&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是否应该取消对穷人的补贴和福利以激励他们上进? - Orz辉的回答&/a&的问题中说了,中国真正的穷人是在网上无法发生的,他们是被时代抛弃的群体。&br&&br&根据李克强的发言,中国现在还有2亿贫困人口,也就是说中国还有2亿人人均日收入低于2美元;根据国家扶贫办的发言,中国有7000万贫困人口,依据的标准是年收入2300元。台湾的茶叶蛋卖价在10元左右,试问日收入16块钱的人,真的吃得起茶叶蛋么?所以实际上大陆有2亿人真的吃不起“茶叶蛋”的。其实我觉得这部分人口的收入水平,买大陆的茶叶蛋都比较勉强。&br&&br&对中国现状的盲目乐观,对中国贫困的无知,造成中国政策的荒诞性,比如推行最低工资标准。在中国这样的二元制国家,农业人口进入城市就会有大量的收入增长,城市就业机会的减少,自然带来贫困率降低缓慢。实际上,根据西南财经大学马双等人的研究,中国的最低工资每提高10%,造成贫困人口的就业机会减少0.6%,也就是最需要增加收入贫困人口却变相失业了。&br&&br&最后,迪顿关于幸福性的研究,是中国治理恐怖主义的线索。无论网络还是大众,普遍对宗教充满成见,比如认为伊斯兰教是恶的,基督教是好的,却从不去思考人们为什么信教,宗教在暴力行为扮演的角色。之前,人们普遍认为虔诚的基督教信徒暴力犯罪比较少,而实际上根据迪顿的研究,美国南部的凶杀案频率更高。同时有趣的是南部地区的心脏病、癌症发病率更高。&br&&br&我们习惯上把宗教分为好的和恶的,也就是说宗教促使人们对同样的事物做出不同的反映,而恶的宗教使人们倾向于暴力。实际上根据郑风田的研究,不同的宗教对人们含冤情绪的影响并不显著。类似于迪顿发现基督徒一样有很强暴力倾向,郑田风研究中国发现并不是不同的宗教使得人们倾向于暴力,而是不同的少数群体被政策歧视,于是选择信仰宗教,而之所以选择信仰宗教,是因为宗教组织可以带来抗战的组织成本降低。&br&&br&那么中国的恐怖主义群体在抗争的本质是什么?经济学很早就提出宗教是人们应对风险一种组织,因此宗教信仰的虔诚程度和风险波动正相关,那么我们可以推测中国容易滋生的恐怖主义的伊斯兰教群体成本着更高的风险成本。我们知道金融业是平滑风险的产业,那么银行、保险、证券的发展可以有效的降低恐怖主义。实际上根据研究正是这样,根据研究信贷的可获得性会使得宗教的委身性下降80%。我们知道中国的金融市场存在剪刀差,银行从农村获得低廉的存款,然后放到城市。新疆等地城市化率低,企业数量少,自然居民获得的银行业支持就很少,那么这些地方的宗教委身率就很高。因此可能是中国不合理的金融政策,已经对少数民族金融发展的忽视,比如我想没几个人知道穆拉巴哈制银行,加剧了新疆等地的恐怖主义滋生。
今年1月我就在从网推荐了迪顿的《逃离不平等》,他的这本书也给我提供了灵感。不过就我感兴趣的健康(卫生)经济学领域领域,他并不是最有分量的权威,程国恩的老师Micheal Grossman关于健康的模型应该比迪顿的研究应用性更广。 再说一遍,不是说迪顿资格不…
&strong&本文写于2015年11月&/strong&,金融市场瞬息万变,请酌情参考。&br&&br&本文刚发出的时候,有很多异议,皆因高层表示“人民币无长期贬值基础”。但从后来发生的实际情况来看,碰巧与本文所预测的走势基本相当。实际上在人民币贬值这件事上,中央政府即便不是无能为力,也已经是力不从心,下文中详细阐述了这些论点。&br&&br&-------------------------正文起点------------------------&br&&br&&p&经过六月份以来两轮比较剧烈的市场动荡和下跌以后,在金融市场上总是有非常多的话题,但是在现在以及在未来几年之内,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问题,金融市场上最重要的,影响最重大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定是人民币汇率问题。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现在政府主管部门在汇率问题上的判断可能是处在对问题的估计、对风险的估计偏小,对问题总体上看得偏乐观。而金融市场,特别是国外的金融市场和外汇市场,对问题看得相对比较严重一些。我相信在短期内,在一两个月、三五个月的时间里边,政府确实有能力去稳定人民币的汇率。但是看得更长一些,如果用一两年的视角看问题,人民币汇率很可能存在比较大的变数。&/p&&br&&p&我们知道2013年中国的金融体系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钱荒,这次钱荒与影子银行的发展、收缩、去杠杆是密切相关的,在2015年,几乎是整整两年以后,我们又经历了一次很严重的股灾和救市,股灾与股票市场上的泡沫、高估和去杠杆是有关系的。那么一两年后,中国会不会发生一次汇率危机?会不会发生一场由于汇率的高估和去杠杆所叠加的外汇市场的动荡,这种动荡给经济、经济政策、金融市场是不是会带来一些冲击?作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我们有必要现在开始认真严肃地思考这个问题。&/p&&br&&p&首先我们知道外汇和任何一件商品一样,在本质上他的价格是由供求确定的。在非常长的一段时间,中央银行几乎奉行了一个固定汇率的政策,至少对于外汇市场有持续的力度非常强劲的干预,所以在外汇市场上,美元和人民币之间供求关系的变化主要不表现为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而主要表现为中央银行所持有的外汇储备的增减。所以从一个简单的角度看问题,外汇储备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大体上度量人民币汇率面临的压力,它的压力的大小及压力的方向。&/p&&br&&p&&img src=&/a05aa698ad481a8fdcfe3d110af82fbc_b.png& data-rawheight=&497& data-rawwidth=&8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6& data-original=&/a05aa698ad481a8fdcfe3d110af82fbc_r.png&&(数据来源:Wind)&/p&&br&&img src=&/72c7eae454b7f0617d7c_b.png& data-rawheight=&487& data-rawwidth=&8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6& data-original=&/72c7eae454b7f0617d7c_r.png&&(数据来源:CEIC) &br&&br&&p&(数据说明:月资本流入=央行新增外汇资产 - 贸易顺差 - (FDI-ODI))&/p&&br&&p&从过去十几年以来所计算的当季中央银行外汇储备的积累速度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十几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甚至在几乎所有的时间里,中央银行始终都在积累外汇储备,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中央银行的干预,人民币汇率在市场上一定会走得更高,一定是面临明显的升值压力。但是进入去年下半年以来,在差不多一年多的时间里,总体上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开始迅速下降,并且下降的幅度越来越大,下降的速度越来越快,持续的时间已经超过一年多的时间。八月份以后的数据大约又翻翻,例如八月下降了一千亿美元左右。从过去十几年的时间来看,实际上从90年代以来的历史来看,持续时间这么长、下降的速度这么快、下降的幅度这么大,在外汇储备上是没有先例的。最近一次我们经历外汇储备的下降是在2012年年初的一小段时间以及2013年5月份钱荒的前后,但是那两段下降持续的时间都非常的短,而且幅度非常非常的小。事后对原因的了解更加清楚后知道,2011年底的下降与欧债危机是有关系的,因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带来欧洲金融体系的收缩,企业对外的贸易信贷的获取越来越困难,转向在人民币市场上去获取贸易信贷。而2013年5月在钱荒背景下的资本外流在很大程度上与当时的联储主席第一次暗示美联储有可能会退出量化宽松有关,在这个条件下在全球的范围内都出现了资本向美国的流动,但是持续的时间都很短,美联储后来也很快出来对市场进行安抚。所以在当时我们所面对的在很短暂的时间内的外汇储备下降都来自于一些短期的、不可持续性的冲击性的因素,并且这些因素很快就消失了。即使这些冲击性的因素影响最大的时候,中国外汇储备下降的幅度也非常的轻微。但是过去一年的情况外汇储备的下降是完全不同的,第一具有持续性,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不太像是短期的冲击。第二尽管月度之间有波动,但是趋势很明显,就是下降的规模越来越大,表明人民币与美元的供求在基本面上开始面临一些系统性的压力。&/p&&br&&p&在讨论这些系统性压力的来源之前,我们先粗略地讨论一下它的结果。如果人民币在基本面上面临一些贬值的压力,但是现在中央银行又强行将汇率稳定在某个水平上,这个时候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就会越来越不稳定,在这个时候就会引发资本外流。因为对人民币汇率下注现在变成了一个只会赢不会输的下注,就是如果我赌人民币贬值,最坏的结果是人民币汇率不动,损失的只是借入人民币的利息,人民币汇率绝不可能在这个位置一下升起来,使得下注人民币汇率贬值变成了一个单边的、安全的没有风险的游戏。再加上人民币贬值的现实威胁会引发资本外流,而且资本外流的规模又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措施,政府的许多政策表态密切相关。例如8月份的资本外流的规模相对7月份翻了一番,很大程度上是由于8月11号汇率的形成机制进行的调整。尽管政府反复强调这个调整是为了使得汇率形成更加市场化,但是市场普遍将此解读为人民币开始贬值的先声。这个时候政府的反复承诺市场是缺乏信任的。这个条件下引发了很大的资本外流,那么外流资本的资金哪里来呢?就来自于抛售国内的金融资产,包括抛售国内的债券、股票、房地产,然后在国内的银行体系获取信贷,兑换成美元流出去。在这个交易的途径中可以很清楚地想象,因为汇率贬值的预期加剧,那么国内金融市场的抛压在上升,同时抛压获得的资金表现为资本大量的外流,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8月18号以后股票市场突然出现非常急速的下跌,我们可以理解它是出现在8月11号的汇改之后,也可以理解股票市场非常大的下跌与巨大的外汇储备下降及资本外流是同时出现的。实际上在银行间相对时间比较短端的市场,整个资金面临的压力也是时紧时松。尽管中央银行在短端市场上进行了力度很大的干预,但是短端市场上的利率并没有被压下来,表明资本外流对这个市场也形成了很大的压力。如果这个情况拖一段时间,那么这个压力将会逐步在房地产市场上也表现出来。股票和债券的流动性都很好,如果汇率贬值的预期具有持续性,例如一年、一年半、两年的时间里始终有这个预期,这个时候抛售的压力会逐步扩散到房地产市场上,会加速房地产市场的冷却。房地产市场现在总体上还处在一个很活跃的状态,但是本来因为市场自身周期的原因,在今年年底以后就会慢慢地冷却下来,如果这个抛售的压力慢慢向房地产市场蔓延开来,就会加速房地产市场的冷却。反过头来也给经济造成很大的收缩压力。&/p&&br&&p&就我了解,现在政府主管部门和中央政府仍然一再表态,人民币还是强势货币,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现在面临的贬值的压力是短暂的,如果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相信这个表态,那么资本外流的压力会逐步消失,我们刚才所描述的这一系列负面的影响可以被阻断,但是我认为市场最终不会相信这个表态。我个人认为人民币面临的是一个相对偏长期的持续贬值的压力。我们不能认为人民币现在继续是一个强势货币,相反的话,人民币很可能正在转入一个持续时间比较长的贬值趋势。同时随着对外汇市场持续的干预,随着外汇储备持续的下降,汇率形成机制也与三中全会所表述的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取向会有越来越大的偏差。如果这个偏差不能得到很好的管理,这一点看起来是比较困难的,那么最后存在着这样的可能性,甚至是比较大的可能性会出事,就是会有一个短期内比较大的贬值来释放压力。而人民币汇率一旦有一个比较大的贬值,他的影响比股灾的影响在数量级上是完全不一样的。之所以这么说,通过两个数据可以知道他的影响会比股票市场要大得多。&/p&&br&&p&第一,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和第一大制造业大国,中国大约是世界上130个国家和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这意味着,对很多国家,或者说对多数国家来讲,他们的汇率本质上在盯着人民币,而不是盯着美元。表面上看起来他用美元去计价,而且以此干预市场,是因为人民币跟美元的关系很稳定。但是从贸易上来讲,中国是他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所以人民币汇率一旦出现大的变动,全世界新兴经济体的汇率,甚至很多发达经济体的汇率,一定也会有很大的变动。中国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东南亚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包括巴西等等,人民币汇率一旦动起来,这些国家的汇率肯定会动起来的。如果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是市场没有充分预期到的一个很大的变化,那么全球汇率市场的剧烈变化会引发全球资本流动,全球货币政策和金融体系的剧烈的调整,这种调整的影响在事前不见得能够很好地预期。&/p&&br&&p&第二,中国现在的经济总规模比美国还是要差不少,美国大概17万亿美元,中国大概10万亿美元。但是如果我们集中看制造业,以现价汇率计算,中国制造业的产出是32000亿美元,世界第一。世界第二是美国,只有2万亿美元,我们比美国要大60%,第三日本,9000亿美元,德国8000亿美元。中国制造业现在的体量,以市价汇率计算,已经大约相当于美国加日本加德国。尽管我们经济的总量没有那么大,但是我们的制造业比世界第二加第三,很快加上第四,加起来都还要大。而国际贸易汇率主要影响的是制造部门,对服务部门、对医疗服务、教育等这些部门的影响相对要弱一些,要间接的多。这么大的一个制造业大国,第一大贸易大国,其汇率的变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一定是很大的。而且这还叠加了一个背景,就是全球新兴经济体总体在去美元杠杆,而中国经过8月份的汇改以后,看起来我们也在去美元的杠杆。钱荒是因为影子银行去杠杆,股灾是因为股票市场去杠杆,中国过去很多年人民币汇率持续单边升值,加上国内的利率水平很高,使得企业积累大量的美元杠杆。一方面美元利率很低,借进来以后人民币还升值,所以能有两种获益。现在人民币汇率的方向一旦逆转,企业方面就面对美元去杠杆的压力。一旦这个去杠杆的过程启动起来,又没有得到很好的管理,就会有进一步未知的金融风险和冲击。所以,汇率市场一旦出现比较大的变化,影响比股灾大得多,而且一定是具有全球性的影响,同时对国内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影响一定是很负面的。所以接下来非常关键的判断是我们要认清楚人民币是否在基本面上面临着持续的贬值压力。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判断,是做一系列其他的判断的前提。而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政府公开的表态是否认这一点的。但是我认为把这个问题看得清楚一些严重一些,并事先有一些充分的预防措施,有应对的预案,一定会让我们更主动。而且我认为绝大多数的证据都指向人民币汇率现在正在出现一些问题。&/p&&br&&p&刚才讲了,汇率就像任何商品一样,他的价格在本质上是由供求决定的。那么在人民币外汇市场上,美元的供应来自哪里?美元的需求又来自哪里?为了分析的简便,我们可以简单地这样总结,就是在外汇市场上,美元的供应主要来自于中国在经常账户项下进行实体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盈余。通俗地说,我们把商品出口给人家,然后我们进口的少,这个时候就可以产生一笔盈余。这个贸易盈余在外汇市场上卖出去,就形成了外汇市场上的美元供应。那么在人民币外汇市场上对美元的需求又来自哪里?主要来自于企业要去境外投资,来自于国内的居民要去美国购房、去美国上学、去购买美国的股票,主要来自于企业和居民去境外投资的需求。我们沿着这样一个供求的角度去分析外汇市场上美元和人民币的供求的话,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看清趋势的变化。&/p&&br&&p&&img src=&/b9e7ce33cae36deda163e1_b.png& data-rawheight=&493& data-rawwidth=&8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6& data-original=&/b9e7ce33cae36deda163e1_r.png&&(数据来源:Wind)&/p&&br&&p&首先看美元的供应,在这张图上我看到的大约过去超过15年的时间中国在经常账户项下的盈余状况,就是这条线上看到的红线。对这个数据我们做几个简要的评论。&/p&&br&&p&第一,在2007年的时候,中国在经常账户项下的盈余占GDP的比例差不多在10%左右,对于任何一个大国经济体来说,出现这么大的经常账户项下的盈余,对大国经济体来讲是没有潜力的。日本最高的时候就是5%,即便德国经常账户盈余最高的时候也远远没有10%的比例这么高。说明在2007年的时候,因为经常账户项下的盈余,在外汇市场上形成了庞大的美元供应,美元就面临贬值的压力。在这个意义上来讲,这是当时很长时间人民币升值压力的重要的基础。但是从2008年以来一直到现在,总体上中国的经常账户项下的盈余开始快速地下降和缩减。到今年上半年,这一比例已经下降到占GDP 2.7%的水平,今年上半年,中国经常账户项下的盈余占GDP的比例是2.7%,而这2.7%在过去三四年里已经处在一个相对比较高的水平。对于这2.7%我们可以补充几个评论:第一个评论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般推荐的标准,以及2009年中国参加G20会谈的时候,G20其他国家领导人要求中国领导人作出承诺的标准,是中国把经常账户盈余控制在3%以内。当时中国的领导人不敢做这个承诺,因为搞不清楚趋势在哪里,做了承诺做不到压力非常的大。但是当时实际上已经在一个下降的趋势之中。低于GDP 3%的经常账户盈余,一般已经被认为国际收支处在一个大体平衡的状态,这是一个评论。第二个评论,今年上半年,2.7%的贸易盈余放在过去几年来看是处在一个偏高的水平,其中有一些偶然的因素,比如说第一个偶然的因素是去年下半年石油价格暴跌,铁矿石价格暴跌。因为中国大量地进口石油,石油价格的暴跌产生了一个一次性的很大的贸易盈余。这个规模占GDP的比例大约在0.7个百分点左右,或者说0.5到1个百分点。如果我们把商品价格暴跌的一次性的因素拿掉以后,盈余的比例会下降到2%以内。还要补充的两点是,去年年底以来一直到现在,国内的经济异常的弱,比预期差得多,工业增速几乎是连续下了两个台阶,现在已经处在也许是接近30年以来,80年代以后的最低水平。因为国内的需求异常的弱,使得国内的进口异常的弱,因而贸易盈余比较大。但是我们现在异常弱的需求不是一个在长期之内可以维持的正常的状态,长期之内可以维持的正常状态应该会比现在的需求更强一些,考虑到这个因素,因为国内现在的需求异常的弱,也使得贸易盈余和经常账户盈余偏大。还有第三个因素是,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边,美元对一揽子汇率升值了20%,人民币对一揽子汇率升值了差不多15%,由此对中国的出口、对中国的贸易盈余等等所产生的压力还没有在数据之中显现出来,至少没有充分地显现出来。如果我们把这些一次性的短期的因素和扰动都拿掉,那么我们现在可维持的经常账户的盈余占GDP的比例不会超过2%,应该会在1%到2%之间。实际上我们看2011年到现在4年以来的水平,平均就在这个区间之内波动。从长期可以持续的角度来观察,我们经常账户盈余 已经下降到占GDP不超过2%的水平,这对应的概念是什么呢?我们现在GDP的总量是10万亿美元,这意味着由于经常账户项下的交易,在外汇市场上每年能够形成的美元供应不超过2000亿美元,在亿美元之间。意味着每个月由于经常账户项下的交易,在外汇市场上大约能够形成150亿美元左右的外汇供应,也就意味着如果外汇市场上对美元的需求在一个月超过150亿美元,那么人民币就会面临贬值的压力。从8月份开始,每个月外汇储备的下降就1000亿美元,如果考虑到贸易盈余的供应,8月份以来在外汇市场上美元的需求应该在1200亿美元以上。以月度来计算,如果美元的需求超过150亿美元,那么人民币汇率就会面临问题,这是从美元供应的角度看问题。&br&&/p&&br&&p&第二点,我们都知道,至少从小平同志南巡以后,中国一直是全球范围之内外商投资的第一大目的地,中国一直有大量的源源不断的外商直接投资,在很长的时间里面外商直接投资占中国经济总量的比重都超过3%。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外商投资的目的地国。&/p&&br&&p&&img src=&/4ea542d17b1ff5a4ed263f59_b.png& data-rawheight=&500& data-rawwidth=&8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6& data-original=&/4ea542d17b1ff5a4ed263f59_r.png&&(数据来源:Wind)&/p&&p&(数据说明:A. ODI统计自2009年以后开始;B. 此处ODI未包括中国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p&&br&&p&而现在我们来看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中国的规模以及中国的企业去境外投资的规模,其中这条红线就是外商到中国来投资占GDP的比重,下面这条蓝色的线,在2008、09年以后的蓝线,是外商到中国来投资减去中国企业去境外投资的差额。外商到中国来投资1000亿美元,中国企业去境外投资900亿美元,那么我们得到的差额是100亿美元。我们可以看到在金融危机之前,总体上中国企业去境外投资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数量太小以至于在统计上都已经没法表示。但是2008年以后,中国企业去境外投资的规模迅速扩大,中国现在也许已经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在直接投资项下的资本输出国。在去年和今年,中国企业去境外投资的规模,与境外企业到中国来投资的规模已经大体相当。我们在外商直接投资项下的盈余基本上已经下降到0附近的水平。我们知道在2008年之前, 朱镕基总理当时要保8,当时要承诺人民币汇率不贬值,当时在基本面上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有几个,第一,当时的经常账户盈余比现在的规模大约大一倍;第二,当时在外商投资项下中国有巨额的盈余。然而现在我们在直接投资项下的盈余基本上已经下降到0。我们现在是处在一个大体平衡的状态,但是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大国,我们的体量已经这么大,外商直接投资到中国基本上都是在投制造业,这种投资的规模在未来不大可能迅速扩大。如果人民币未来确实有一些贬值的压力,再加上未来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等等原因,如果中国去境外投资的数量,超过了外商到中国来投资的数量,我们在直接投资项下转成一个逆差,这个也不是不可想象的。即便我们接受现在的状态,并且假设这一状态在未来继续维持,也就意味着由于外商直接投资所形成的外汇市场上的美元供应已经消失了,以前这个量是很大的。&/p&&br&&p&在这个条件下,我们就剩下了第三个非常重要的点,资本流动。我们在外商直接投资项下的盈余基本上是0,在经常账户项下占GDP的比例大概在1%到2%之间,每个月大约供应150亿美元,这意味着资本流出的规模,除了直接投资之外,其他形式的资本,包括贸易融资,包括去境外的股票投资,给境外的借款等等,这种金融形式的投资的规模在月度上一旦是流出的,一旦流出的月度规模超过150亿美元,年度规模超过2000亿美元,那么人民币一定面临贬值压力。问题在于现在我们月度资本流出的规模不是在150亿美元这个数量,而是比这个数字要大好几倍。所以我们可以说,现在在人民币汇率的形成上,中国越来越像一个成熟国家。也许在2007年之前很长的时间里,在外汇市场上,经常账户巨额盈余,外商直接投资巨额盈余,所以人民币汇率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些盈余决定的。到了现在,经常账户的盈余已经很小,外商直接投资的盈余基本消失,跨境资本流动的规模比这两项要大得多,在这个意义上,人民币汇率已经转由跨境资本流动决定,而不是由经常账户交易决定,在以前,经常账户盈余大,资本流动规模小,汇率的升降主要就是经常账户有多少盈余。而现在,经常账户盈余已经很小,跨境资本流动的规模很大,而跨境资本流动中流进来和流出去的变化非常得快,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已经从以前的经常账户的基本面因素转向了由跨境资本流动决定。这在人民币汇率决定历史上是一个具有分水岭意义的变化,具有深远的影响。日元为什么今天升值明天贬值,韩元为什么今天升值明天贬值,难道是他国家的竞争力有那么大的变化吗?难道是企业的竞争力一段时间上升一段时间下降导致的吗?不是,最主要是因为跨境资本流动。日元的波动在一年两年里来看这么大,是因为跨境资本流动;美元和欧元的波动大,也是因为跨境资本流动。而我们现在也转向了这样一个状态,就是汇率的波动已经主要转向由跨境资本流动决定。但是我们看到中国的政府主管部门和政府领导在判断汇率时最主要的依据依然是中国经常账户是盈余的,他们引用的依据仍然是中国的经常账户是盈余的,盈余的规模一年还有几千亿美元,所以人民币还是强势货币。在这背后,他们在用老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的思路仍然停留在过去很长时间的经验之中。但是没有很好地认清的是,外汇市场的形势,汇率的决定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所以下一步分析汇率问题,我们的核心是在分析跨境资本流动。如果你认为跨境资本流出的规模和压力在上升,那么人民币一定是贬值的。如果跨境资本流入的压力在上升,那么人民币一定是升值的。而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忽略经常账户交易,可以忽略贸易盈余,是因为那些规模相对太小。&/p&&p&&img src=&/67f1bf4bc5cbe9a84c68_b.png& data-rawheight=&494& data-rawwidth=&8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6& data-original=&/67f1bf4bc5cbe9a84c68_r.png&&(数据来源:CEIC)&/p&&p&(数据说明:滚动占比 = 过去四个季度资本流入之和 / 过去四个季度GDP之和)&/p&&br&&p&这里是以半年度的数据计算的过去十几年中国的跨境资本流动的情况。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去年7月份以来,中国跨境资本流出的规模经历了极速的扩大。这个放大导致了外汇储备的下降,导致了境内外市场开始投机人民币的贬值。但是放在过去十几年的历史背景下来看问题,有一些时候资本是流出的,有一些时候资本是流入的,那么资本的流动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呢?如果说有一些因素决定了跨境资本流动,那这些因素在当今的形势下就基本决定了人民币汇率。如果从跨境资本流出的角度来看,我们看到2000年和2001年,中国跨境资本流出的规模跟现在相比差不多,也许只是比现在略小一些,但是实际上2000年和2001年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并不大,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还在积累,是因为在其他项下的盈余足够的大。但是现在,资本流出的规模比当时略大一些,外汇储备的下降就已经很快,是因为在其他项下的盈余很少。那么跨境资本流动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观察过去十几年的历史,观察全球资本流动的情况的经验和教训,和历史的数据,中国的跨境资本流动,由两个基本的力量决定。第一个最基本的力量,是在全球范围之内美元的大周期。&/p&&br&&p&&img src=&/f61c24e73efa9_b.png& data-rawheight=&462& data-rawwidth=&8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6& data-original=&/f61c24e73efa9_r.png&&(数据来源:Wind)&/p&&p&(5.2,5年内年均升值12.9%;1.12,6年多里年均升值5%)&/p&&br&&p&在这里可以看到的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在过去四十年的时间里美元的大周期。我们看到,尽管短期之内美国经济的好坏有一些周期性的变化,但是在三四十年的时间里,实际上美元只经历了3轮大的周期。比如说80年代有一轮极速的升值,然后有一轮很大的贬值。从大概1994年开始到2002年有一轮极速的升值,从2002年到2011年又经历了接近十年的贬值。我们看到2011年以后,特别是2014年的某个时间以后到现在,美元开始重新升值。现在美元兑一揽子的汇率在95到100之间波动,还处于过去40年的平均水平靠下的位置,美元这一轮的升值周期最终会走到哪里,没有人知道。但是绝大多数人同意,美元仍然继续处在一个上升周期中。它在2002年的顶部大概是120的水平, 即便这一轮美元的升值到不了120,我认为也会到110的水平,甚至比110更高。换句话说美元从现在的位置还有比较大的升值空间,不确定的只是波段什么时候拉出来。美元对一揽子的货币升值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世界各地的资金在向美元区流动。那么全球的资金为什么会集中向美元货币区流动,最基本的原因是,相对其他国家而言,在美元货币区从事金融交易和实物投资能获得更高的回报。并不见得美元货币区的回报一定非常的高,但是相对其他货币区,它要更高,或者它相对其他货币区的优势在扩大,在这个条件下资金就会向美元货币区流动。而美元大的周期放在历史上来看,都是十几年一轮。94年是美元的低点,2011年是美元的低点,这一轮周期从底部到底部差不多走了十七八年的时间。79年是一个地点,上一个低点是94年,也走了有十五六年的时间。而现在美元上升的周期刚开始走了也许顶多就两三年的时间,看你如何在时间上切分,这个过程刚刚开始。那么美元大周期的影响在哪里呢?&/p&&p&&img src=&/67f1bf4bc5cbe9a84c68_b.png& data-rawheight=&494& data-rawwidth=&8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6& data-original=&/67f1bf4bc5cbe9a84c68_r.png&&(数据来源:CEIC)&/p&&p&(数据说明:滚动占比 = 过去四个季度资本流入之和 / 过去四个季度GDP之和)&/p&&br&&p&我们来看2002年底到2004年,在这一两年的时间,中国的跨境资本流动突然从大量的流出转向海量的流入。在2001、02年的时候,我们资本流出占GDP有3%左右,到2004年顶峰的时候,流入有5%。从3%的流出到5%的流入,变动占经济总量有8个百分点。这种突然向人民币货币区的跨境资本流动,造成了2003、04年人民币巨大的升值压力。而当时的中国政府和国内金融市场对突如其来的人民币升值压力普遍感到茫然和不知所措。第一不知道为什么一下子这么多的资金流进来,每一年外汇储备的增长都数千亿美元,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不知道这么多钱从哪里来,为什么要来。所以在这个条件下,当时中国政府的领导人对外的表态是人民币绝不升值,要求人民币升值没有任何道理,是因为政府不明白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资本在流进来,为什么人民币会突然面临升值的压力。实际上原因很简单,因为美元汇率的顶峰就是在2002年中。2002年年中以后,美元的汇率突然出现了崩盘式的下降,这个下降的背后,是资金在大量离开美元货币区,在进入其他所有国家。所以欧元也在升、日元也在升,人民币突然有一个非常大的资本流入和升值压力。2005年中国政府终于整明白了一点,就是汇率升值的压力是扛不住的,然后家宝总理就说,人民币应该不会升值,但如果升可能是出其不意的。在2005年3月的两会上告诉大家我们会出其不意地升值。你要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还要告诉敌人我会出其不意地打击你,这个是非常有意思的中国式的智慧。但是恐怕在当时领导人也没有搞明白,这个汇率升值压力与美元周期的转折密切相关,因为美元周期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十几年一轮,而我们现在所面临的贬值压力非常大的来源是因为美元周期重新转强。2003年,美元周期突然转弱,大量的资本突然流进来,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知道为什么要升值,拖了两年以后开始非常不情愿地升值。但是2002年的时候还在讨论是不是把人民币贬值一下去刺激经济。我们对市场的变化是相对后知后觉的。这一轮的情况一样,去年7月以后美元突然有一轮急速的升值,从80升到100,升了25%,在这个背景下我们看到中国的跨境资本流动突然从上半年的流入一下子变成很急剧的流出。现在流出占整个经济总量应该在7% 的量级,而在去年上半年流入可能还有1%。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面,跨境资本流动的变化占整个经济总量的比重就有8%。这跟2003年的情况相比,几乎是完整对称的,当时是流入一下扩大8%,现在是流出一下变化8%。2003年美元开始贬值,资本流进来,政府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然后政府说我绝不升值。现在美元突然升起来,资本流出去,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政府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政府说我绝不贬值。过两年以后他搞明白了,这玩意儿扛不住,这是美元十几年的一个大的周期性的变化,那他可能又会出其不意地搞一下。如果已03年的经验为参照,他会告诉你我会出其不意地贬一下。可是贬值要是出其不意,后果比升值要严重得多。这是第一个非常大的原因,即全球范围内美元的一个大周期的变化。而到现在为止,美元进入一个强势周期,也许只走了1/3,顶多只走了1/2。他现在在90到100之间横盘盘整,我们的资本流出的规模一个月1000亿美元,我觉得我还熬得住,我还有35000亿美元。假如美元指数在这个区间里再贬一贬,我们甚至会觉得政府对国际市场的表态起到了作用。但不久的将来的某个时候,也许是明年也许是后年,如果美元的指数突然拉出一个很大的波段拉到110,跟上一轮一样在一年的时间里拉出百分之十几, 那会把人民币汇率拉垮的,我们资本流出的规模恐怕会翻一番,那个时候就是兵临城下。这么大的一个资本流出,不贬扛不住,但是一旦贬值一下子幅度会很大,对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冲击会很大,到那时局面就会难以收拾,甚至会演化成为一场汇率危机。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的看法是在汇率问题上我们早采取措施,早主动,早死早超生。如果要拖到美元汇率下一波急速升值的时候再贬,那会非常的被动,各种情况都会非常难以控制。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很多人对问题的严重性认识是不够的。举一个开玩笑的例子,在洋务运动以后不长的时间里,中国和法国为了争夺越南的宗主权打了一仗,最后中国丢失了对越南的宗主权,但是输得还不是那么惨,没有割地赔款,法国人还是做了很多的让步。当时中国国内主导性的评论是认为李鸿章很能干。其实很长时间以后从事后的角度来看,当时最重要的原因是法国国内发生了革命。法国国内政局的动荡使得法国无心在远东找事儿,要匆匆了事回去收拾自己的事情,实际上跟李鸿章能不能干没有太大的关系。我们现在的情况是一样的,就是说如果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压力突然缓了缓,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美元汇率自身阶段性地贬了贬,但是这种情况下很可能被解读成为中国政府很能干,把投机性资本都吓跑了,政府的表态很有用。过一阵等到下一波美元的拉升潮出来的时候又不知该如何是好。是因为对于形成资本流动的非常大的时代背景的变化,也就是一个17、18年周期的背景变化,主导性的观念可能缺乏足够清醒的认识。&/p&&br&刚才说的是导致跨境资本流动的第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但是这个原因不是全部。 如果说美元汇率的底部是2011年,然后2014年以后美元汇率又经过一轮极速的拉升,通过上面资本流入的那张图表可以看出,最近一轮跨境资本流动的顶就在2011年。2011年有一波流出,2014年以来又有一波很大的流出。但是从2005年年底到2008年年底,在那三年的时间里,跨境资本流动也是在向着不利的方向变化。在2004年底、2005年初的时候,跨境资本的流入占中国整个经济体量大概在4%到5%,到2008年底的时候基本上是0,在2007年底也基本上下降到1.x%。在那两到三年的时间里,在美元汇率继续处在弱势,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背景下,我们看到大量的资本实际上是在流出的,而且流出的变化在数量上也是有一些量级的,从5%到1%。美元变化的大周期显然无法解释这一变化,而这一变化在量级上也有一定的重要性。那又是什么样的因素导致了这一段数据的变化?以及这一段数据额的变化在未来又会怎么变呢?我认为,这段数据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境内人民币资产,金融、特别是实物投资回报率下降导致的。如果说美元的升值是因为美国境内实物资产的投资回报率相对于其他地区在上升,那么05年以后中国资本流出的本质原因是因为05年以后中国境内的实物资产的回报率相对其他国家在下降。&br&&br&关于这种下降的证据,第一是,从2005年到2007甚至到2009年初,中国国债的长期利率一直在下降。04年时,长期国债的利率还在5%、6%的水平,到了09年年初时下降到2.9%,而且这个下降在05、06、07年一直维持了下降的趋势。长期国债利率的下降,反映了中国境内实体经济回报率的下降。第二,大家现在一直在讲产能过剩,那么这轮产能过剩最早是什么时候爆发的呢?就是2005年。03、04年经济过热,大量投资,到05年时就在很多行业形成集中的产能过剩。05年以后产能过剩的爆发,也意味着实体经济中产能短缺逐步消失,进而潜在的回报率在下降,因此导致了资本的流出。所以,导致跨境资本流动的第二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人民币实物资产未来的预期回报率的高低。这个因素是政府官员和政府主管部门在一定程度上所承认的。&br&&br&&p&从这个角度补充来看,在2002年、2003年,除了美元汇率的急速升值之外,另外同时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是中国新一轮的经济周期突然启动,这就意味着中国境内的实物资产的回报率突然上升,进而导致很多的资金流进来。所以03年汇率急速的升值压力是两种因素叠加的结果,一个是美元转入贬值趋势,一个是人民币资产的回报率突然上升。而这两种因素鬼使神差是同时发生的。2002年10月美元汇率见到高点下来,而我们经济启动的起点恰恰就在2002年下半年。当然启动后的几年内由于一轮产能过剩导致人民币资产的回报率下降,进而引发资本外流,但后来我们都知道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几轮火热加上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又把这个趋势拉了回来,所以我们看到08年开始资本又开始大量地流入。与2003年相比较,2014年7月以来,这两种力量再一次发挥作用,只是沿着相反的方向。去年7月以来,美元指数突然从80升到100,这跟全球的美元大周期有关系,但是去年8月份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率突然往下下沉了一个台阶,经济突然经历了明显的减速,去年还在保7.5,今年保7就感到很难,明年保6.5可能都没有很大的把握。中国自身的经济突然走弱,伴随的是人民币实物资产回报率的下降,这种因素也驱动了资本的流出。所以,去年7月以来我们所面临的资本流出和贬值压力在这个意义上来讲,跟03年的情况是完整对称的。03年美元走弱,中国经济周期走强,政府坚决不升值。现在美元走强,中国自身的经济周期急剧走弱,然后我们又说坚决不贬值。而且2011年到2013年的那一轮的资本流出,实际上我认为更大的因素是中国经济周期的下降。中国经济周期在金融危机以后的顶峰就是出现在2011年的上半年,2011年的夏天我们的通货膨胀在7%以上。从那之后也就是2012年以后,我们的经济周期就在往下走,利率下行,所以大量的资本在流出。因此要回答人民币汇率和跨境资本流动未来的一个基本趋势,我们还要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是,中国自身的经济周期,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不会像2003年一样突然有一个很大的启动和上升。如果明年或者后年,中国自身的经济周期突然走强,人民币资产的回报率上升,那人民币贬值的压力也会大幅下降,甚至美元强而人民币比美元更强也是有可能的。但是问题在于,现在市场的主导预期都是看不到中国经济短期内走强的可能性,一两年内都没有什么希望,顶多出现季度性的由政府刺激一下上去两个季度再下来,但这种不算系统性的走强。如果中国经济自身周期的走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是不可见的,同时又有相对大的把握相信美元还处在一个往上的周期, 人民币汇率不贬都很难。&/p&&br&&p&以上对于跨境资本流动、人民币实物资产的回报率、中国自身经济周期等等的分析,如果这些条件没有出太大的偏差和变化,那么人民币贬值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政府可以出其不意地升值,每年升2%、3%,然后资本流进来怎么办呢?提高准备金率,把它全部锁定,这个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主动的,只要印人民币就可以了。但是碰到资本流出呢?资本一直流出的话,一直砍准备金是不够的,因为资本流出到最后外汇储备被抽干了。今天承诺给国开行注资,明天承诺给委内瑞拉借50亿美元,后天承诺给亚开行1000亿美元,前提条件都是你有这些钱。别人看到你有这么多钱,就过来一起陪大哥玩儿一下。要是外汇储备稀里哗啦两年被干没了,谁还陪你玩儿呢,反过头来还会在人民币外汇市场上落井下石。因此,面对资本流出,管理的难度比资本流入要大得多。而人民币汇率一旦变化,无论对国内还是全球的金融市场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如果上面的分析大致都说得通,在承认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拥有自信走向成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