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15,说明如何理解和怎样坚持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思想者网站中学政治精品
思想者网站本月文章排行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经济常识历届高考题:第二课
2005全国卷Ⅲ,甘肃、四川、云南、陕西、重庆各省考卷)
(04年湘鄂川渝卷)39.
(2005年文综北京卷第29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29. 我国石油市场曾经由四家国有企业垄断经营。从2004年开始,商务部先后批准49家非国有贸易商进入这个领域,经营原油和成品油的进口业务。非国有企业进入石油流通市场,必然会导致(
A. 石油进口总量的增加
B. 我国石油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
C. 石油市场价格的下降
D. 我国国有石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2005年上海政治试卷第23题)
23.《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是第一次以中央政府名义颁发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文件,这体现了非公有制经
A.将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B.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D.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2005年广东政治试卷第39题)39.[材料一]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材料二]2005年2月,《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
干意见》出台,指出要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平等竞争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加强和改进政府服务和管理,并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贯彻科学发展观,依法经营,照章纳税,
诚实守信……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的广东省,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国内非公有资本只能进入40多个行业,而国有资本可以进入80多个行业。目前,中央明确了国有企业、国内非公有企业、三资企业一视同仁的政策,使非公有经济享受了真正的国民待遇。
2004年以来,东南沿海地区的“民工荒”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理论界指出,这是大量非公有制中小企业长期漠视农民工权益的一种“报应”。劳动和社会保
障部2004年9月8日发布的《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显示:工资待遇长期徘徊、劳工权益缺乏保障是导致民工短缺的主要原因。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经济学原理回答:
(1)如何正确处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2004年江苏卷)10.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使
成为我国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A. 股份合作制
(2004年广西卷)9.C
(2004年广东卷)9.20000.4202%0. 6A
(2004年北京卷)24.
(2004上海卷)15.
(1998年全国单科第14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其主导作用主要体现为
A、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B、对基建投资的控制力
C、对关键领域的控制力
D、对重要行业的控制力
(答案A。当年高考抽样:做对考生82%以上。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支配地位”和“控制力”是有区别的。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是指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而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而不仅仅是一个控制力的问题。)
(1997年全国高考试题).在我国现阶段,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要求在社会总资产中
A.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逐步下降?
B. 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逐步上升?
C.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超过私营经济 D.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超过非公有制经济
2000/ 3816
1978A1998A80%50%40%
3811A19781998203
2A197819982019982
2005全国卷Ⅲ,甘肃、四川、云南、陕西、重庆各省考卷第28题)
200514142005
(2004上海卷)16.1300
(1996年全国高考试题).在我国现阶段,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所得的有
A.三资企业工人的工资
B.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C.国有企业职工的奖金和津贴
D.企业承包经营者的年薪?答案:C
(2005年文综全国卷Ⅱ, 黑龙江、吉林、广西各省考卷第25题)
(05年文综全国卷Ⅱ, 黑龙江、吉林、广西各省考卷第28题)
2005全国卷Ⅲ,甘肃、四川、云南、陕西、重庆各省考卷第38题)38(32)
20032.5203.3100
2004120054113
(2004年两广卷)14.9+2
(2004年江苏卷)35.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毒火腿”、“注水肉”、“劣质奶粉”、“有毒粉丝”等事件接连被曝光和查处。这些事件,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问题:运用市场经济的法制性特征的知识,说明怎样才能有效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
(1)市场经济的法制性,是指社会经济运行有健全的法制基础,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必须依据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进行。
(2)为了维护公平竞争,国家要严格执法,依法打击扰乱和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
(3)消费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003年全国高考文综第11~13题)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该地区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了区域经济的起飞。回答(11)~(13)题。
(11)该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A)
A、市场机制比较成熟
B、特色经济形成规模
C、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D、第一产业发展迅速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的理解,主要是考查考生对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特色经济形成规模、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第一产业发展迅速,这些都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的重要原因,但特色经济形成规模、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第一产业发展迅速的原因还在于市场机制比较成熟,因此,“市场机制比较成熟”,才是该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
(12)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中,非公有制经济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A)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补充
C、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D、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析:本题考查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实际上是考查考生对“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个考点的理解能力。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必要补充”,B错,不选。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而不是非公有制经济,C错,不选。非公有制经济不是公有制经济,D错,不选。解答本题最有效的方法是排缪法,但这必须以坚实的理论功底为前提。
(2003广东江苏第19题)不少农民“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品种走俏,今年就种什么品种,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他们之所以不能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其原因是市场调节具有
(200223*)2311
(02年单科广东、河南、广西卷第21题)位于某江上下游的A、B两市水资源拥有量差别很大。2000年缺水的B市出资2亿元向A市买下了5000万立方米水资源的永久使用权,用以解决本市水资源供不应求的问题,也使A市获得了相应的收益。水资源的市场调节有利于
A、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B、调整区域经济结构
C、发挥政府调控作用
D、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答案A。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市场调节的范围将不断扩大,程度将不断加深,我们将在社会生活中看到越来越多的市场调节的事例。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出发点。)
2“”“”3
(2005年广东政治试卷第31题)近年来,我l虱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较大面积的“民工荒”,与此同时,农村地区又存在着部分劳动力富余的问题,这一现象说明:
A.市场机制已经失灵,这一矛盾需要运用计划机制调配劳动力资源来解决
B.这一矛盾应通过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调节相结合来解决
C.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滞后性,这一矛盾不能完全依赖市场调节来解决
D.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一矛盾只能完全依赖市场调节来解决
(05年北京第28题)2005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宏观调控答记者问时指出,经济发展慢了不行,那样就业压力就会更大,财政收入会减少,许多应该办的事业就会缺乏资金;经济发展过快也不行,那样经济运行紧张,难以为继。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回答26~28题。
28. 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政府对不同行业采取了不同措施。如国家继续大范围、大幅度减免农业税,而对部分住房交易全额征收营业税。对农业和房地产业采取不同措施,是政府在(
①弥补市场调节资源的缺陷 ②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③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④利用税收杠杆调节经济活动
2005全国卷Ⅲ,甘肃、四川、云南、陕西、重庆各省考卷第38题)38(32)
20032.5203.3100
2004120054113
20054444142004
(05年天津文综卷第38题)38.在我国煤炭生产中,每年产生的有毒废料――煤矸石高达1亿多吨,严重危害环境。为此,利用煤矸石制砖被列入国家“863计划”。某煤矿利用该项科研成果,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建立了两条生产线,年产1亿块标准砖,可消耗煤矸石40万吨。由于煤矸石砖成本较高,销路不畅,致使一条生产线闲置。而当地生产的粘土砖,虽消耗大量土地资源,却因价格低廉,产销两旺。这一现象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和忧虑。
回答下列问题:
(3)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上述材料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提出合理化建议(13分)
① 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对发展循环经济给予政策支持。
② 政府应认真履行职能,依法加强对经济的监督和管理。
③ 企业应不断进行科技创新,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④ 企业经营者应提高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2004春季全国文综)32.2003
(04年江苏卷)32.当社会出现经济过热时,为了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所运用的经济政策通常有
A.增加税收
B.增加财政支出
C.减少银行贷款
D.降低利率
(2004上海卷)26.
2004年北京卷
B. 进行宏观经济调控
D. 降低银行利率
200315155193015
(02年广东、河南、广西卷第32题*不定项)某地果农在龙眼价格较高时,盲目抢种,导致龙眼价格不断下降,不少果农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当地政府经过市场调查,积极引导果农调整生产,使龙眼的产销达到平衡,价格回稳。这一事例说明
A、市场调节有滞后性
B、市场调节有超前性
C、市场机制要与宏观调控相结合
D、政府要减少对市场的干预
[]2001ADCB
(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 .1993年至1997年,我国政府对经济运行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由“高增长、高通胀”转变为“高增长、低通胀”,世界舆论认为我国成功地实现了国民经济的“软着陆”。这充分说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A.市场经济以宏观调控为基础
B.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内容?
(05年上海第34题)
34.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主要内容。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1)请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论述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①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才能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并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实现社会和谐。③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为政府履行职能提供物质条件,有利于解决“三农”、就业等经济和社会问题,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社会分配的相对公平,实现社会和谐。④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实现社会和谐。
(2004春季全国文综) 29.A
04年天津卷?
本文关键词:|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
在 谷歌 中搜索:
在 百度 中搜索:
在 搜狗 中搜索:
在 搜搜 中搜索:新中国的公有制经济是如何建立的
新中国的公有制经济是如何建立的
09-08-18 &匿名提问
公有制需要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才能正常运转。正如中国的国营企业应该将其股份量化,然后平均分配到每个国民身上,这才是真正的公有制。而我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有制,形成了政府所有。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大学生礼仪需普及与规范 据报载,在人才招聘会上,言谈儒雅、服饰得体、仪表端庄、神态大方、礼仪到位的大学生更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大潮之下,社会对大学生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加具体的要求。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之下,有必要对大学生礼仪加以普及与规范。 普及大学生礼仪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进程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普及大学生礼仪,将直接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具体来说,加强礼仪训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普及大学生礼仪,将促使大学生从一点一滴小事着眼,从检点一举一动自身行为着手,逐步提高其自身修养;有助于维护高校的形象。在社会上,大学生个人形象往往与高校形象划等号,所以大学生对个人形象的维护将直接有助于高校形象的维护,甚至有助于对整个高等教育形象的维护;有助于增进人际沟通。大学生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所作为,必须注重人际沟通。 在普及大学生礼仪的同时,规范大学生礼仪是大学生精神风貌建设的当务之急。自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明礼”列为基本道德规范后,各级政府和高校以及大学生,开始越来越重视礼仪训练。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各方面对礼仪的重视,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直接联系起来,把规范大学生礼仪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 首先,大学生礼仪自身要求规范化。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礼仪本身的特点之一就是规范化。倘若对大学生礼仪不讲究规范化,而是任凭大学生在具体运用礼仪时自行其是,各搞一套,则大学生不像大学生,而混同于社会一般青年了。 其次,大学生的精神建设要求大学生礼仪规范化。《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的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毋庸置疑,对大学生礼仪的规范,必将直接有助于我国大学生精神风貌的建设。 再次,规范化的大学生礼仪属于大学生行为规范的有机组成部分。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所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对大学生提出了“注重个人品德修养。服饰整洁,讲究卫生;诚实守信,谦虚谨慎,说话和气,待人有礼,男女交往,举止得体;尊敬师长,尊重他人;敬老爱幼,乐于助人”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实际上他们涉及法律规范、道德规范与礼仪规范等几大方面。不容忽视的是,礼仪规范是大学生行为规范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规范大学生礼仪,既要令其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相适应,又要坚持科学的态度。要目标明确、循序渐进、切实可行并大力推广。在适宜的时候,建议由教育主管部门制订专门的《大学生礼仪规范》,并正式在全国高校发布推行。 大学生礼仪修养之我见 讲究礼仪,遵从礼仪规范,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与魅力,更好地体现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从而使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适度、恰当的礼仪不仅能给公众以可亲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欲望,而且会使与公众的合作过程充满和谐与成功。 任何一个社会组织,小到一家店铺,大到一个国家,要想广交朋友,广聚信息,想增进相关公众对它的理解、信任、合作与支持,想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全面实现自己的目的,同样也一刻离不开礼仪。 礼仪不仅可以美化人生,而且可以培养人们的社会性,同时还是社会生活和交往的需要。孟德斯鸠曾说:“我们有礼貌是因为自尊。”“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礼貌招待的人喜悦。”生活中有许多口角、摩擦、矛盾、争斗,都是起因于对小节的不注意。而文雅、宽厚能使人加深友情,增加好感。注重言语礼仪,可以有一个和睦、友好的人际环境,注重行为的礼仪,可以有一个宁静、洁净的生活环境,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也可以美化人生,美化社会,因此礼仪习惯的培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个知书不达礼,知识水准和道德水准严重不协调的学生,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人才。一个优秀人才,不仅应当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和礼仪修养。礼仪是良好品德修养的表现形式,也是良好道德品质养成重要途径之一,良好的道德品质需用彬彬有礼的方式去体现。尽管礼仪的研究和教育在国内已经有所发展,特别是职业与礼仪的结合已成大势所趋。可是礼仪教育,还未引起高校的足够重视,大多数高校还未开设礼仪课程。 大学生是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在道德水准上,在礼仪修养方面应当提出更高的要求。追求个性是当代年轻人的特点,在追求突出个性过程中,许多不文明、不礼貌,甚至丑陋、陈腐、粗俗的东西都被当做了“新潮”、“潇洒”,在我们的周围,经常可以看到衣冠不整者、行为不端者、张口骂人者、随地吐痰者……。诸如此类不良行为的存在,已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形象,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障碍,因此,开展礼仪教育和教学,进行标准的礼仪训练,通过礼仪这个“尺度”,规范大学生的言谈举止,矫正粗俗、丑陋行为,已经成为培养大学生良好形象、优雅气质和风度的必修课,必须引起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的普遍重视和关注。 在市场经济大潮之下,社会对大学生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加具体的要求。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之下,有必要对大学生礼仪加以普及与规范。 普及大学生礼仪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进程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普及大学生礼仪,将直接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具体来说,加强礼仪训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普及大学生礼仪,将促使大学生从一点一滴小事着眼,从检点一举一动自身行为着手,逐步提高其自身修养;有助于维护高校的形象。在社会上,大学生个人形象往往与高校形象划等号,所以大学生对个人形象的维护将直接有助于高校形象的维护,甚至有助于对整个高等教育形象的维护;有助于增进人际沟通。大学生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所作为,必须注重人际沟通。 在普及大学生礼仪的同时,规范大学生礼仪是大学生精神风貌建设的当务之急。自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明礼”列为基本道德规范后,各级政府和高校以及大学生,开始越来越重视礼仪训练。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各方面对礼仪的重视,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直接联系起来,把规范大学生礼仪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 首先,大学生礼仪自身要求规范化。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礼仪本身的特点之一就是规范化。倘若对大学生礼仪不讲究规范化,而是任凭大学生在具体运用礼仪时自行其是,各搞一套,则大学生不像大学生,而混同于社会一般青年了。 其次,大学生的精神建设要求大学生礼仪规范化。《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的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毋庸置疑,对大学生礼仪的规范,必将直接有助于我国大学生精神风貌的建设。 再次,规范化的大学生礼仪属于大学生行为规范的有机组成部分。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所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对大学生提出了“注重个人品德修养。服饰整洁,讲究卫生;诚实守信,谦虚谨慎,说话和气,待人有礼,男女交往,举止得体;尊敬师长,尊重他人;敬老爱幼,乐于助人”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实际上他们涉及法律规范、道德规范与礼仪规范等几大方面。不容忽视的是,礼仪规范是大学生行为规范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规范大学生礼仪,既要令其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相适应,又要坚持科学的态度。要目标明确、循序渐进、切实可行并大力推广。在适宜的时候,建议由教育主管部门制订专门的《大学生礼仪规范》,并正式在全国高校发布推行。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开创了一个伟大的辉煌壮丽的时代。  今年是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我们的国家在过去革命和建设取得伟大胜利的基础上,最近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事业和经济建设又取得了巨大成就。“饮水思源”,不由得怀着崇敬的心情,缅怀毛泽东的丰功伟绩。本文仅就我国建立公有制经济这个方面,作一些回顾与思考,以资纪念。  一、重温毛泽东关于建立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一些论述  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私有制的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程度日益加深,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日益尖锐。同时,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也逐步加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唯一的出路就是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所以,《共产党宣言》以一句话概括了共产党人的理论:“消灭私有制”,消灭私有制,就是要建立和发展生产资料公有制。这是共产党人从入党第一天起就为之奋斗终身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点,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经济特征。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比私有制经济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并且随着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和管理的日臻完善而充分发挥:  ——只有以公有制为基础,才能使劳动者从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中解放出来,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和国家的主人。  ——只有以公有制为基础,才能实现生产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剥削,才能消灭剥削制度,实现按劳分配,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只有以公有制为基础,才能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国家才有统一的社会利益和雄厚的物质力量,合理安排各方面的比例关系和资源配置,适当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搞好重点建设,协调多元化的利益要求,及时调整供需关系和经济结构,确保经济和社会协调、稳定和较快地发展。  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原理,结合我国实际,对建立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有很多论述:  1.毛泽东以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和社会主义在中国必然胜利的大无畏气魄,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就成竹在胸地孕育着全国解放后如何实现消灭私有制、发展公有制、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经济成分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远见卓识,为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和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出光明的未来。1940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指出:“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这个共和国所有”、“在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但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不禁止‘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这是因为中国经济还十分落后的缘故”。还提出:“这个共和国将采取某种必要的方法,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行孙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口号,扫除农村中的封建关系,把土地变为农民的私产”①。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解放区,由于日本侵略军的野蛮进攻和国民党的包围封锁,为了克服财政和经济的困难,毛泽东就指出:“如果不发展人民经济和公营经济,我们就只有束手待毙”,“五年以来,……我们渡过了困难,这不但是由于边区人民给了我们粮食吃,尤其是由于我们下决心自己动手,建立起了自己的公营经济”②。毛泽东1945年在《论联合政府》中又进一步指出:“在现阶段上,中国的经济,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经营三者组成的。而这个国家经营的所谓国家,一定是不要‘少数人所得而私’的国家,一定要是在无产阶级下面‘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新民主主义国家”③。现在,人们读到这些论述时,可能感觉不了什么,但在当时,却颤动着人们的心弦,因为这些论述意味着上海的外滩和南京路、福州路一带的一些至今犹在的广厦洋楼,也就是殖民主义者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那些吮吸中国人民血汗、掠夺中国宝贵资源的场所,以及类似的分布全国各地的、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工商金融企业,将为人民所拥有,由国家经营;农民也将得到梦寐以求的自己耕种的土地。这对长期处于被压迫、被剥削地位的中国人民来说,无异于阳光雨露,洒满人间,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的前途,欢欣鼓舞地唱出了“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为人民求解放”的心声,迸发出巨大的跟着共产党闹革命的激情。  2.毛泽东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从中国这个半封建半殖民地、贫穷落后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改造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和新中国所有制结构的宏伟设想,这主要体现在全国解放前夕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  ——把旧中国的资本主义明确划分为两部分,提出了不同的策略:“中国的现代化工业,……最大的和最主要的资本是集中在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中国官僚资产阶级的手里,没收这些资本归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所有,就使人民共和国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使国营经济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成分”;“中国的私人资本主义工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还预见到,“中国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不是如同资本主义国家那样不受限制任其泛滥的,……我们要从各方面,按照各地、各业和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对于资本主义采取恰如其分的有伸缩性的限制政策。……对于私人资本主义采取限制政策,是必然要受到资产阶级在各种程度和各种方式上的反抗的,特别是私人企业中的大企业主,即大资本家。限制和反限制,将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内部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  ——提出了农业和手工业必须向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百分之九十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是可能和必须谨慎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的,任其自流的观点是错误的”。“必须组织生产的、消费的和信用的合作社,……这种合作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在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政权管理之下的劳动人民群众的集体经济组织。……单有国营经济而没有合作社经济,我们就不可能领导劳动人民的个体经济逐步走向集体化,就不可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将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就不可能巩固无产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领导权”。  ——还对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经济成分和经济形态作了描绘:“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④。  毛泽东的这些论述,哪里是一般理性论文,简直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谋略和决策。他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区分和提出的不同政策,对私人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必然出现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对如何引导个体农业手工业走上集体化道路,对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经济成分和经济形态的阐述等,都是创造性地从实际出发作出的正确判断,而不是照抄别国的经验,以致成为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纲领,指引我国建国后顺利地迈开了改造私有制经济、建立公有制经济的步伐,并在实践中得到充分检验。我们今天重温这些论述,仍然感到精邃广博,字字珠玑,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3.毛泽东的英明,过去有长征途中的扭转乾坤,绕过暗礁,领导全党全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建国后也依据形势的发展作出新的判断,高屋建瓴地指点迷津。50年代初期,出现了“确立”或“巩固”“新民主主义新秩序的论调,提出“先搞10年、15 年或更多一点时间的新民主主义,然后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认识和提法。当时笔者在基层,同许多同志一样,认为这种论调和提法是无须置疑的,因为毛泽东本人的一些论述,也一直讲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国家。但是,这种论调和提法由于没有指明当时的前进方向,容易自觉不自觉地把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分割开来。任何事物随时都在发展变化,不是朝这个方向发展,就是向那个方向发展。当时的形势是,面临全国财经的统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结束。如果不及时指明前进的方向,从“五反”中反映出的问题看,私人资本主义必然会加剧同国营经济的矛盾,资产阶级必然加剧同工人阶级的矛盾;欢天喜地分田分地的农民在得到土地后,是重新走向两极分化或者在互助组织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走集体化道路,也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大问题。对此,毛泽东1953年明确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开始。经他这一指点,全党都受到很大启发,思想豁然开朗。因为谁都知道,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实践证明,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不能也不可能走别的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是从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确定了的,在党领导的整个民主革命进程中也一直坚持,从未动摇过。那么,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向社会主义过渡,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经过这样的反思和酝酿,无不对毛泽东的提法心悦诚服。这就有了由毛泽东提出和党中央讨论确定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⑤。这条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就是以后我们通常说的“一化三改”)是否正确,后来的实践作了肯定的回答。  二、历史地看待毛泽东建立公有制经济的功绩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建立公有制经济的实践,主要集中在“一化三改”这个期间。  一方面,推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依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加上友好国家的支援,编制和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导方针,提出了国民经济要实事求是按比例协调发展,进行全面综合平衡。执行“一五”计划中,在原来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国营企业的基础上,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156项工程”为中心,陆续建成一大批国家工业化所必须而过去又非常薄弱的、以基础产业为主的国营企业,使国营工业在全国工业中的比重从1952年的41.5%提高到1957年的53.8%。由于国营工业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在生产关系剧烈变革中,我国工业发展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5年内,从全国社会总产值结构看,在工农业都有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工业所占比重上升到43.8%,农业下降为33.4%,说明已开始改变我国经济以农业为主的情况。从工业总产值内部结构看,在轻重工业都有增长的情况下,重工业的比重上升到45%,轻工业下降到55%,说明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以轻工业为主的状况。尤其是基础产业的产品产量从少到多,有些甚至是从无到有地大幅度增长。如钢,从全国解放时年产15.8万吨猛增到万吨,原煤、发电量、原油、水泥、化肥、农药、机床、农业机械等比1952年都成倍、几倍地增长;旧中国不能生产的汽车、飞机等,实现了零点突破,生产出了自己的产品。在“一五”计划顺利完成和一批以基础产业为主的国营企业建成投产的情况下,我国工业化进程面临两个前途:一是继续沿袭苏联模式,照葫芦画瓢,这似乎天经地义;一是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但底子薄,又缺乏经验,步履维艰。在当时还存在“社会主义阵营”,我们国家又举过手承认苏联是这个“阵营”的头头。如果不跟着它走,几乎近于大逆不道。但毛泽东独具慧眼,看出苏联那一套模式的严重缺陷,坚定而勇敢地选择了后者。我们说,遵义会议是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创造性地摆脱共产国际羁绊,领导全党全国人民走向胜利的转折点,那么,毛泽东高瞻远瞩,在初步总结我国“一五”期间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及时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创造性地率先提出了受到全党全国人民高度称赞和热烈拥护的有关政治生活和发展经济的一系列重大原则,这也可以说是我国工业化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其意义非常深远。例如,从优先发展重工业转变为要保持重轻农的合理比例,为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从只有中央一个积极性转变为发挥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不仅使国家进一步集中力量搞好重点建设,各地方也因地制宜地相继建起了一大批不同规模的地方国营企业,发展了集体经济,可以说像5月的鲜花,在祖国一穷二白的原野上竞相开放。《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引导全国进入独立自主地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难时期,这个时期的工业化进程,有起伏,有波折,发展与调整交替进行,终于建立起我国社会主义的门类比较齐全的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下一步更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不仅如此,更大的意义还由于我们的国家没有跟着苏联亦步亦趋,也就没有在经济上沦为它的附庸,以致在苏联崩溃时我自岿然不动,坚定地继续高举社会主义的旗帜,昂首阔步前进,这不能说与毛泽东当时的决断不无关系。  另一方面,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首先,为了引导农民走农业集体化的社会主义道路,在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下,创造了从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到1956 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农户总数的93.3%,其中参加高级社的农民占全部农户总数87.8%,从而实现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其次,对手工业,也采取了类似农业的形式,根据积极引导、稳定发展的方针,由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由小到大,由低到高。到1956年低,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人员达到全体手工业人员的91.7%,实现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坚持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创造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最后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而没有实践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到1956年底,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私营商业户数的82.2%,分别纳入了公私合营或合作社的轨道,把原来落后、混乱、畸形发展、唯利是图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引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经过三大改造,1956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的比重由19.1%上升到32.2%,合作社经济由1.5%上升到53.4%,公私合营经济由0.7%上升到7.3%,个体经济由71.8%下降到7.1%,资本主义经济由6.9%下降到接近于零。前三种经济已达92.9%。在工业总产值中,社会主义工业由56%上升到67.5%,国家资本主义工业由26.9%上升到32.5%,资本主义工业由17.1%下降到接近于零。在商品零售额中,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商业由42.6%上升到68.3%,国家资本主义商业和原来小私商组织的合作化商业由0.2%上升到27.5%,私营商业由57.2%下降到4.2%。这些数字说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  总之,“一化三改”建立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在工业建设中取得了重大成就,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剥削制度消灭了,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不再存在,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历史证明,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中建立社会主义的艰难任务”、“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这个结论是完全正确的,这个结论也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  “三改”中有没有缺点和偏差?有。“在一九五五年春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遗留了一些问题”⑥。这四“过”的缺点,不能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没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因为对于一部分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出现这些缺点和偏差,毋庸讳言,是党中央的失误,主要是毛泽东的失误,但不是方向性、路线性的失误,而是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进行前人没有进行过的开创性事业,社会变革又极其广泛深刻,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来讲,不可能完满无缺。何况在马恩著作里,对于公有制应是什么形式和内涵以及应该如何发展变化,并没有讲得一清二楚。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理想结合中国情况付诸实践,这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创举,哪能在实际行动中不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呢!尽管举世公认毛泽东有非凡的雄才大略和过人的远见卓识,毕竟有其历史局限性,有其不足和失察的一面。就毛泽东一生来看,虽然晚年犯了更大错误,但他的历史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不愧为中国历史上流芳千古的伟大英雄人物中的佼佼者。历史的发展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认识事物往往“雏凤清于老凤声”,但我们不能因此而骄傲。对一定时期的历史事件,不能用今人的眼光求全责备;对历史前贤,也不要在不了解历史背景的情况下随意指点、贬毁。那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正确的态度是邓小平为我们树立的光辉的榜样,他说:“三中全会后,我们就是恢复毛泽东同志那些正确的东西嘛,就是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嘛。基本点还是那些。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⑦。  三、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1978年到1990年,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全民所有制企业从77.6%下降到54.6%,1991年又进一步下降到52.9%;城乡集体所有制企业从22.4%上升到35.6%;城乡个体、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和混合的所有制企业,从无到有地已分别占到4.8%、0.6%、2.3%和2.9%。商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也有类似变化。这种变化纠正了过去“左”的错误造成的盲目追求一大二公、越纯越好的,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所有制结构,转变为逐步适应我国多层次、不平衡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从而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改革开放事业和经济建设取得空前未有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和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又进一步引起各方面对所有制问题的深入探讨,见仁见智,观点纷呈。可是,邓小平坚定地多次讲过,我们的改革,要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其他经济成份为补充。这对所有制问题的各种议论来讲,真是金石之言,落地有声。这作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毛泽东关于建立公有制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相对照,并结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有制结构变化的实际来看,可以说既有拨乱反正,又有继承发展;在继承发展的基础上拨乱反正,拨乱反正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发展。所谓“拨乱”,就是纠正了毛泽东由于历史局限的一些错误提法,如毛泽东曾批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就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经济基础”⑧,这“唯一”两字就不大妥当,造成“三大改造”大大超越预想进程,带来大量遗留问题,不得不花很大力气予以纠正。所谓“反正”,就是回到过去正确的东西,把毛泽东曾经提出但没有办或者没有办好的事情办起来。如毛泽东过去就主张,建国后相当长时期内是允许私人经济存在的,但并没有这样办。1956年底,毛泽东也曾有过我们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些资本主义的谈话,意思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还可以允许资本家投资办厂。这在当时,只是一个思想火花,并没有形成决策。而邓小平的理论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正好同毛泽东过去的正确主张和这个思想火花相吻合,也可以说是对毛泽东过去的正确主张和这个思想火花的反正。拨乱反正不是全面否定社会主义改造,正是为了巩固和发展过去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而进行的。所谓“继承发展”,这要结合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来讲,在所有制问题上,主要有三个问题:  1.所有制问题是同社会主义制度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要继承发展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就应以公有制为主体。同时,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现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还应相应地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使它们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补充部分。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应在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其他经济成份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换句话说,要不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是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是搞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分水岭。这里讲的公有制,是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是国有经济和城乡集体经济共同协调发展,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人为地拔苗助长。所谓“主体”,就是公有制经济在各种经济成份中要占一定的优势:从全国来讲,不仅公有制经济的总的比重要占得大一些(各地区、各行业可以有所不同),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经济命脉,一些基础产业也应大部分是公有制。随着改革深入,各种股份制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将大量涌现,一般来讲,越是支柱产业、基础设施,公有股所占比重将会越大。不能把股份制和公有制对立起来,好像搞了股份制就没有了公有制或者就不要公有制。强调“主体”,不是要忽视“补充”,近几年,非公有制经济虽有发展,但目前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然很小,还要大力鼓励它们发展,并不断完善对其管理的法规。“主体”与“补充”不能含糊,不能颠倒,那些露骨地或隐晦地主张全面私有化的论调是极其有害的,是与国际上妄想改变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势力相呼应的,我们任何时候都要警惕和防止,不能让它们干扰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  2.我国的国有企业,是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几十年艰苦奋斗创立的基业,是社会主义制度赖以建立、巩固和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脊梁。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要中心环节就是要通过改革,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它们的素质,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并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建立起来,关键取决于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能否真正转变机制,搞好搞活。道理很简单,如果国有企业都搞不好,还谈得上坚持什么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经营机制都不能转变,还谈得上建立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以,这是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石。10多年改革实践告诉我们,完成这项前所未有的任务,难度是相当大的,但不能认为过去在旧体制下的种种弊端是国有企业的痼疾而丧失信心。好在我们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贯彻《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也初见成效。当前,尤其要在理顺产权关系上狠下功夫,逐步改变名为国有,实则多头管理与无人负责并存的状况,改变国有企业一定是国营(实际是各级政府部门经营)的状况,发展包括承包制、股份制、租赁制等多种经营和管理的实现形式。同时,加快培育市场,理顺价格关系,深化分配制度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这一系列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改革,必将大大促进国有企业转换机制,在市场经济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3.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要求国有企业、城乡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都进入市场,通过平等竞争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并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所谓“都进入市场”,不是这种所有制企业进入市场,另一种所有制企业不进入市场。不难设想,那是不可能建立起完整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法规的;只有所有企业都进入市场,才能在平等竞争中,逐渐改变长期存在的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状况,克服重复布点、盲目发展的“小而全”顽症。所谓“要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并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是因为这些年所有制结构虽有变化,不少国有企业也还困难不少,效益不高,但国有企业毕竟仍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仍是基础产品生产的主要阵地,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和宏观调控的主要依托。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是其他所有制企业不可能取代的。  我们纪念毛泽东,缅怀他的历史功绩,要继续学习他的著作,让毛泽东思想世世代代传下去。要永远铭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全国人民打下的社会主义江山,开创的社会主义基业,是来之不易的,要珍惜,要继往开来,发扬光大,这就必须以实际行动不折不扣地、全面正确地贯彻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四大提出的路线、方针、政策,排除干扰,克服阻力,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基础上,建立起崭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教学反思反思一、词汇教学
  《新目标英语》词汇量大,其中七年级上册有词汇700个左右,下册约450个,八年级上册约450个,下册约400个, 九年级全册约500个,合计2500个。词汇量大自然也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但我们又必须让学生掌握,否则难以适应教材的要求。那么我们该采取什么方式来教学单词?实践证明,传统教学中,靠讲解和机械操练掌握词汇的方法是不行的。尤其在当前中、小学英语脱节,词汇量大,教学任务重的形势下,我们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我认为我们应做好下列几点: 1、重示范。在教单词时,要求教师自己示范到位,发音清晰,讲解发音要点。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听,专心看,积极模仿的好习惯。听清后再跟说。确定学生大都听清,模仿正确后,再出示单词卡片,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直观的单词配以图片、体态语帮助学生理解。顺利完成音——形——义的逐步过度。 2、重情景。单词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人类思维活动是借助词汇进行的。人类思想的交流也是通过由词构成的句子来实现的。没有词汇任何语言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单词具有语言的意义,应在特定的语境中引出,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印象也深刻。 3、重迁移。在教学中我们应提倡“新旧贯通”或叫“相互迁移”。其实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如:pen----pencil-----pencil-box , day----today----monday----tuesday----yesterday,all---tall---ball----small 等等。 4、重趣味。英国著名语言家c.e 埃克斯利说:“教英语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能引起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那种方法。”我们在单词教学中不能一味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尝试运用多种形式巧记。如采用儿歌、猜谜语、简笔画等形式。 5、重运用。学习单词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词汇,并能正确运用到笔头表达之中。在英语教学中创设一定的语言情景,使学生宛如置于一种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就能使学生自然而然使用所学习词汇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学以至用的效果。如:七年级上册unit3的教学,我们可以让学生带全家照来学校,让学生相互介绍自己的家人,让学生在运用中掌握单词与句型。 反思二、任务设计 《 新目标英语 》倡导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也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活动来学习语言,让学生为了特定的学习目的去实施特定的语言行动,通过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任务的设计也就是要给学生提供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语言、掌握语言的应用。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又应如何设计任务? 1、任务要真实。既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又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如教授八年级上册unit5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任务:某同学生日要举行一个晚会,邀请各位同学参加,你是接受还是拒绝,用英语又如何表示?班级要召开新年晚会,你如何邀请科任老师? 2、任务要可完成。如果设计的任务不可完成,将在很大程度上妨碍学生主体水平的发挥。 3、任务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构建由初级任务到高级任务并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使教学阶梯式地层层递进。如教授八年级上unit4时,我们可先设计一个这样的任务: who how how long 然后设计这样的任务: who how how far how long 4、要注意 任务的合作性。任务的完成必须依赖于学习者之间的共同合作,每一个学习者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都担当各自不同的角色,都需要提供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 反思三、阅读教学 现在我们流行这样一种说法:一节课老师最多讲15分钟,剩下的要么是开展活动,要么就是让学生自学。《 新目标英语 》中每单元至少有两篇阅读材料,我们现在一般都采用阅读教学法,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得知识,强调自学与合作学习。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到底要不要讲?究竟应该怎样讲?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可见教师并不是不能讲,而是要“精要地讲”。再说,只让学生畅抒己见而没有教师精当的讲授和适时的点拨,学生的思维不可能深入;只让学生想象体验而没有教师开启智慧的引导,学生的创新精神很难得到培养;只让学生诵读感悟而没有教师的品词析句,学生的学习势必缺少深度和广度。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必须从教育规律和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好自己的“讲解点”。那么,在何时精要地讲呢? 1、自读之前启发讲:即在学生自主阅读之前,简明扼要地揭示阅读要求和重点。 2、重点地方着重讲:对材料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讲解,该挖掘处必挖掘,该品味,该讲深讲透的地方必须讲深讲透。 3、疑难问题明确讲:当学生在材料理解上遇到疑难时教师要鲜明地讲,从而为学生解难释疑,让学生正确理解、领悟材料内容。 4、合作中提示讲:当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能抓住要点进行有效合作时,教师要进行提示性讲解,以使合作有效、深入。 5、总结时补充讲:在总结一节课、一篇材料的阅读情况时,在学生概括、总结的基础上,教师要及时进行补充,以进一步进行提炼和归纳,从而使总结更加完整、准确。 反思四、音标教学 《 新目标英语 》中没有突出音标教学,但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单词,改变学生从一开始学英语就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的现状,我们必须进行音标教学。那么,我们如何在新形势下教学音标? 我认为可采用先集中后分散的教学原则。这里所说的集中,即首先运用3个左右的学时集中识记26个字母,这期间穿插一些日常英语用语和简短易学的英语歌曲,内容基本上跟教材相符;其次,用2-3周的时间进行字母、音素和音标的教学,教学的重点要放在了解字母、音素、音标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各自在拼读单词中的作用,完成48个音素、音标及其相应字母、字母组合的教学,使学生初步过发音、拼读开口关。同时,结合教材生词表上的单词练习拼读,掌握用音、形、义相结合的正确方法识记单词(可以是生词表上部分单词,特别是一些有读音规律的单词),从而使学生初步形成独立拼读的能力,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从一开始就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然后是分散教学,即按照教材所编的教学任务施教。以达到在教学中进一步分散巩固前面所学的字母、音素和音标,确实形成熟练的拼读能力,并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单音部分的其它学习内容。 反思五、语法教学 《 新目标英语 》倡导和鼓励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也就是让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学习和掌握语言。这套教材图文并茂、实用性强,交际性强。如八年级(上)中的unit6重点是讲授形容词的比较级,教材中除了少数的几个例句,根本没有提到任何语法规则。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到底要不要教学语法?语法教学应受到多大的重视? 我认为应该教学语法,应该重视语法教学。当然,我强调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并不是要回复到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中去,而是强调培养学习者的语法意识 。widdowson 在一次演讲中指出,语言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部分是综合的,记忆中的词块;另一部分是分析性的语法规则。语法在语言中起的是调节性的作用,但是这一功能必不可少。不学语法是不可能真正学会一种语言的。事实上,在农村大多数学生在离开课堂之后并没有多少听说英语的机会,他们十分缺少环境英语的反复刺激。而在课堂中学到的毕竟有限,如果让他们掌握了规律,那么在任何时候他们都能通过思考,转化成自己的知识,继而形成语言能力。一旦有了良好的外语交际环境,学生们自然也就能自如地运用。 反思六、听力教学 《新目标英语 》设计了大量的听说材料,而现在这些听力材料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那么,我们如何改变现状呢? 1、首先进行大量的听说训练。“听”是对输入信息的“加工”,“说”是表达,是“输出”,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在听懂的基础上说,在说的同时增强听的能力,使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听说训练包括听音答问、听后复述、听后解释和听后辩论等。而初中侧重听音答问和听后复述。 2、接着进行听写训练 。有意识地安排听写一些音相近的单词,一些含有同化、强弱读、连读、失去爆破或包含否定的句子;听写有数字、人名、地名、年龄、尺码的对话和短文。听音画勾或打圈,听音选图,听音标号或排序以强化学生的记忆力。 3、注重听读训练 。即听完一两遍录音后,让学生进行模仿跟读。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在发音、动作、习惯方面的模仿能力极强。学生在跟读时,仔细揣摩句子的重读、弱读、失爆规则从而掌握一些朗读技巧。同时朗读对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觉提高对语言的感悟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 反思七、课堂控制 《 新目标英语 》每个单元都有pair work, group work 和games。同桌之间、小组之间互相交谈,互相讨论,互相切磋,实现生生互动是《 新目标英语 》的最基本的活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多“动”。学生只有多“动”,才会得到发展,也才会有高的学习效率。但在课堂上做活动,活动一到高兴时课堂往往会出现失控。如果一下子停下来,学生们不乐意。进行下去吧,整个教室就乱哄哄。可见,在新形势下,我们该如何控制课堂? 1、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背景和理解能力控制语言的输入量和输入深度。 2、要明确学习小组与小组长的职责,学习材料和用具被有秩序地发放,同时教师能注意到每个学生的所作所为。 3、要指导学生遵守这些规则,而不是让学生立刻就仓促行动,然后再徒劳地大声呼喊着维持秩序。 4、要认真地计划教学活动,从而使之能在教师的控制和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5、要及时捕捉和处理课堂内的“意外事件”。 反思八、教材的运用 《 新目标英语 》每个单元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中sectiona教学本单元的基本语言结构和词汇;section b有扩展的词汇及表达方法。虽然教材的编写非常科学,但是由于学生基础的不同,我认为教师可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如我校,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没有接触过英语,所以起始单元也应该是重点内容。又如我校八年级学生的听力基础较差,而setion b中听力材料难度偏大,我认为在讲这一部分的时候,应做适当的调整。或者先讲阅读材料,或者绘制图片,或者提示重点单词或句型等等。正如著名的英语教授龚亚夫先生所说,“教材上有的并不一定要全部教;教的并不要求全教会;会的并不要求全部考”。 反思九、信息技术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对未来教育做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 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能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那么,我们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有效整合? 1.开拓获取信息的途径,扩展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实验心理学家赫瑞特拉的著名心理实验之一)。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学习英语,脑、眼、耳、口、手并用,这种集图形、声音、动画、文字等多种信息功能为一体的教学,以全方位、多层次吸引学生,增加信息获取量使课堂英语教学更为生动活泼,趣味盎然,,让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使学生自始自终都保持强烈的兴趣,从而易于接受、记忆新的语言材料和学习内容。 2.制作适宜教学实际的课件。作为英语学科,课件的设计应从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出发,创设语言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启发、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并且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增强、培养学生“文化意识” 反思十、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而是指学生的心理倾向和风格。例如有的学生习惯于跟老师学,有的习惯于等吃现成的;有的学生习惯于自学,有的学生习惯于在集体中学。《 新目标英语 》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要求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要让学生变接受为探究;变被动为主动;变个体学为合作的学。当然,学习方式的改变不是代替和否定旧的学习,而是对旧的学习方式的一种扬弃、一种发展。同时,不同的知识,不同的学生要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那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哪些途径才能够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1、是改变教法。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现实生活和教材的内容,依据学生已有的经验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设计一个任务,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感、体验等方面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2、安排好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切实改变学习方式,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事可做,有事能做。 3、要组织学生交流。使学生能够在交流中体会语言知识,通过交流让学生自己运用语言、自己发现错误,以便获得知识 反思十一、背诵 背诵是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传统有效方法之一。过去我们强调那种教师填鸭式讲解,学生记笔记、背条条、背课文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那么现代英语教学中还要不要背诵?怎样背诵?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指出,学生学过的东西,二十分钟之后忘记40%,当天忘记70%,第二天忘记75%。根据这一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我们必须让学生及时复习学过的知识,特别是单词,以减少遗忘。再者,外语教学中适当的强化记忆也是必要的。对一些句型搭配及习语等,必须准确掌握,因而需要一定的强化记忆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必须适当地运用强化记忆的方法。我认为现在我们完全可以采用在“图文提示”下让学生背诵或复述课文的方法。 《 新目标英语 》每一页都有幽默生动的画面,而文字材料相对来讲占的比例小一点,我们可 让学生看图说话,看表格讲句子,只要学生能熟练地运用语言,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这种全新的背诵模式,完全不是死记硬背。它的高明之处,是把背诵变成了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过程。同时,具体语言情境中的背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智力作用,因而能达到快速、高效。总之,我们在教学中应将传统与现代的有效的结合起来,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思路和方法上求实、求新、求变;同时注意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突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记忆、思维、想像能力和创新精神,拓展视野,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教学反思反思一、词汇教学
  《新目标英语》词汇量大,其中七年级上册有词汇700个左右,下册约450个,八年级上册约450个,下册约400个, 九年级全册约500个,合计2500个。词汇量大自然也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但我们又必须让学生掌握,否则难以适应教材的要求。那么我们该采取什么方式来教学单词?实践证明,传统教学中,靠讲解和机械操练掌握词汇的方法是不行的。尤其在当前中、小学英语脱节,词汇量大,教学任务重的形势下,我们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我认为我们应做好下列几点: 1、重示范。在教单词时,要求教师自己示范到位,发音清晰,讲解发音要点。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听,专心看,积极模仿的好习惯。听清后再跟说。确定学生大都听清,模仿正确后,再出示单词卡片,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直观的单词配以图片、体态语帮助学生理解。顺利完成音——形——义的逐步过度。 2、重情景。单词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人类思维活动是借助词汇进行的。人类思想的交流也是通过由词构成的句子来实现的。没有词汇任何语言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单词具有语言的意义,应在特定的语境中引出,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印象也深刻。 3、重迁移。在教学中我们应提倡“新旧贯通”或叫“相互迁移”。其实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如:pen----pencil-----pencil-box , day----today----monday----tuesday----yesterday,all---tall---ball----small 等等。 4、重趣味。英国著名语言家c.e 埃克斯利说:“教英语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能引起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那种方法。”我们在单词教学中不能一味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尝试运用多种形式巧记。如采用儿歌、猜谜语、简笔画等形式。 5、重运用。学习单词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词汇,并能正确运用到笔头表达之中。在英语教学中创设一定的语言情景,使学生宛如置于一种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就能使学生自然而然使用所学习词汇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学以至用的效果。如:七年级上册unit3的教学,我们可以让学生带全家照来学校,让学生相互介绍自己的家人,让学生在运用中掌握单词与句型。 反思二、任务设计 《 新目标英语 》倡导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也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活动来学习语言,让学生为了特定的学习目的去实施特定的语言行动,通过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任务的设计也就是要给学生提供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语言、掌握语言的应用。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又应如何设计任务? 1、任务要真实。既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又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如教授八年级上册unit5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任务:某同学生日要举行一个晚会,邀请各位同学参加,你是接受还是拒绝,用英语又如何表示?班级要召开新年晚会,你如何邀请科任老师? 2、任务要可完成。如果设计的任务不可完成,将在很大程度上妨碍学生主体水平的发挥。 3、任务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构建由初级任务到高级任务并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使教学阶梯式地层层递进。如教授八年级上unit4时,我们可先设计一个这样的任务: who how how long 然后设计这样的任务: who how how far how long 4、要注意 任务的合作性。任务的完成必须依赖于学习者之间的共同合作,每一个学习者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都担当各自不同的角色,都需要提供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 反思三、阅读教学 现在我们流行这样一种说法:一节课老师最多讲15分钟,剩下的要么是开展活动,要么就是让学生自学。《 新目标英语 》中每单元至少有两篇阅读材料,我们现在一般都采用阅读教学法,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得知识,强调自学与合作学习。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到底要不要讲?究竟应该怎样讲?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可见教师并不是不能讲,而是要“精要地讲”。再说,只让学生畅抒己见而没有教师精当的讲授和适时的点拨,学生的思维不可能深入;只让学生想象体验而没有教师开启智慧的引导,学生的创新精神很难得到培养;只让学生诵读感悟而没有教师的品词析句,学生的学习势必缺少深度和广度。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必须从教育规律和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好自己的“讲解点”。那么,在何时精要地讲呢? 1、自读之前启发讲:即在学生自主阅读之前,简明扼要地揭示阅读要求和重点。 2、重点地方着重讲:对材料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讲解,该挖掘处必挖掘,该品味,该讲深讲透的地方必须讲深讲透。 3、疑难问题明确讲:当学生在材料理解上遇到疑难时教师要鲜明地讲,从而为学生解难释疑,让学生正确理解、领悟材料内容。 4、合作中提示讲:当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能抓住要点进行有效合作时,教师要进行提示性讲解,以使合作有效、深入。 5、总结时补充讲:在总结一节课、一篇材料的阅读情况时,在学生概括、总结的基础上,教师要及时进行补充,以进一步进行提炼和归纳,从而使总结更加完整、准确。 反思四、音标教学 《 新目标英语 》中没有突出音标教学,但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单词,改变学生从一开始学英语就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的现状,我们必须进行音标教学。那么,我们如何在新形势下教学音标? 我认为可采用先集中后分散的教学原则。这里所说的集中,即首先运用3个左右的学时集中识记26个字母,这期间穿插一些日常英语用语和简短易学的英语歌曲,内容基本上跟教材相符;其次,用2-3周的时间进行字母、音素和音标的教学,教学的重点要放在了解字母、音素、音标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各自在拼读单词中的作用,完成48个音素、音标及其相应字母、字母组合的教学,使学生初步过发音、拼读开口关。同时,结合教材生词表上的单词练习拼读,掌握用音、形、义相结合的正确方法识记单词(可以是生词表上部分单词,特别是一些有读音规律的单词),从而使学生初步形成独立拼读的能力,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从一开始就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然后是分散教学,即按照教材所编的教学任务施教。以达到在教学中进一步分散巩固前面所学的字母、音素和音标,确实形成熟练的拼读能力,并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单音部分的其它学习内容。 反思五、语法教学 《 新目标英语 》倡导和鼓励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也就是让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学习和掌握语言。这套教材图文并茂、实用性强,交际性强。如八年级(上)中的unit6重点是讲授形容词的比较级,教材中除了少数的几个例句,根本没有提到任何语法规则。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到底要不要教学语法?语法教学应受到多大的重视? 我认为应该教学语法,应该重视语法教学。当然,我强调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并不是要回复到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中去,而是强调培养学习者的语法意识 。widdowson 在一次演讲中指出,语言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部分是综合的,记忆中的词块;另一部分是分析性的语法规则。语法在语言中起的是调节性的作用,但是这一功能必不可少。不学语法是不可能真正学会一种语言的。事实上,在农村大多数学生在离开课堂之后并没有多少听说英语的机会,他们十分缺少环境英语的反复刺激。而在课堂中学到的毕竟有限,如果让他们掌握了规律,那么在任何时候他们都能通过思考,转化成自己的知识,继而形成语言能力。一旦有了良好的外语交际环境,学生们自然也就能自如地运用。 反思六、听力教学 《新目标英语 》设计了大量的听说材料,而现在这些听力材料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那么,我们如何改变现状呢? 1、首先进行大量的听说训练。“听”是对输入信息的“加工”,“说”是表达,是“输出”,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在听懂的基础上说,在说的同时增强听的能力,使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听说训练包括听音答问、听后复述、听后解释和听后辩论等。而初中侧重听音答问和听后复述。 2、接着进行听写训练 。有意识地安排听写一些音相近的单词,一些含有同化、强弱读、连读、失去爆破或包含否定的句子;听写有数字、人名、地名、年龄、尺码的对话和短文。听音画勾或打圈,听音选图,听音标号或排序以强化学生的记忆力。 3、注重听读训练 。即听完一两遍录音后,让学生进行模仿跟读。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在发音、动作、习惯方面的模仿能力极强。学生在跟读时,仔细揣摩句子的重读、弱读、失爆规则从而掌握一些朗读技巧。同时朗读对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觉提高对语言的感悟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 反思七、课堂控制 《 新目标英语 》每个单元都有pair work, group work 和games。同桌之间、小组之间互相交谈,互相讨论,互相切磋,实现生生互动是《 新目标英语 》的最基本的活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多“动”。学生只有多“动”,才会得到发展,也才会有高的学习效率。但在课堂上做活动,活动一到高兴时课堂往往会出现失控。如果一下子停下来,学生们不乐意。进行下去吧,整个教室就乱哄哄。可见,在新形势下,我们该如何控制课堂? 1、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背景和理解能力控制语言的输入量和输入深度。 2、要明确学习小组与小组长的职责,学习材料和用具被有秩序地发放,同时教师能注意到每个学生的所作所为。 3、要指导学生遵守这些规则,而不是让学生立刻就仓促行动,然后再徒劳地大声呼喊着维持秩序。 4、要认真地计划教学活动,从而使之能在教师的控制和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5、要及时捕捉和处理课堂内的“意外事件”。 反思八、教材的运用 《 新目标英语 》每个单元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中sectiona教学本单元的基本语言结构和词汇;section b有扩展的词汇及表达方法。虽然教材的编写非常科学,但是由于学生基础的不同,我认为教师可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如我校,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没有接触过英语,所以起始单元也应该是重点内容。又如我校八年级学生的听力基础较差,而setion b中听力材料难度偏大,我认为在讲这一部分的时候,应做适当的调整。或者先讲阅读材料,或者绘制图片,或者提示重点单词或句型等等。正如著名的英语教授龚亚夫先生所说,“教材上有的并不一定要全部教;教的并不要求全教会;会的并不要求全部考”。 反思九、信息技术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对未来教育做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 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能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那么,我们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有效整合? 1.开拓获取信息的途径,扩展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实验心理学家赫瑞特拉的著名心理实验之一)。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学习英语,脑、眼、耳、口、手并用,这种集图形、声音、动画、文字等多种信息功能为一体的教学,以全方位、多层次吸引学生,增加信息获取量使课堂英语教学更为生动活泼,趣味盎然,,让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使学生自始自终都保持强烈的兴趣,从而易于接受、记忆新的语言材料和学习内容。 2.制作适宜教学实际的课件。作为英语学科,课件的设计应从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出发,创设语言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启发、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并且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增强、培养学生“文化意识” 反思十、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而是指学生的心理倾向和风格。例如有的学生习惯于跟老师学,有的习惯于等吃现成的;有的学生习惯于自学,有的学生习惯于在集体中学。《 新目标英语 》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要求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要让学生变接受为探究;变被动为主动;变个体学为合作的学。当然,学习方式的改变不是代替和否定旧的学习,而是对旧的学习方式的一种扬弃、一种发展。同时,不同的知识,不同的学生要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那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哪些途径才能够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1、是改变教法。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现实生活和教材的内容,依据学生已有的经验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设计一个任务,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感、体验等方面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2、安排好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切实改变学习方式,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事可做,有事能做。 3、要组织学生交流。使学生能够在交流中体会语言知识,通过交流让学生自己运用语言、自己发现错误,以便获得知识 反思十一、背诵 背诵是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传统有效方法之一。过去我们强调那种教师填鸭式讲解,学生记笔记、背条条、背课文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那么现代英语教学中还要不要背诵?怎样背诵?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指出,学生学过的东西,二十分钟之后忘记40%,当天忘记70%,第二天忘记75%。根据这一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我们必须让学生及时复习学过的知识,特别是单词,以减少遗忘。再者,外语教学中适当的强化记忆也是必要的。对一些句型搭配及习语等,必须准确掌握,因而需要一定的强化记忆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必须适当地运用强化记忆的方法。我认为现在我们完全可以采用在“图文提示”下让学生背诵或复述课文的方法。 《 新目标英语 》每一页都有幽默生动的画面,而文字材料相对来讲占的比例小一点,我们可 让学生看图说话,看表格讲句子,只要学生能熟练地运用语言,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这种全新的背诵模式,完全不是死记硬背。它的高明之处,是把背诵变成了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过程。同时,具体语言情境中的背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智力作用,因而能达到快速、高效。总之,我们在教学中应将传统与现代的有效的结合起来,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思路和方法上求实、求新、求变;同时注意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突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记忆、思维、想像能力和创新精神,拓展视野,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教学反思反思一、词汇教学
  《新目标英语》词汇量大,其中七年级上册有词汇700个左右,下册约450个,八年级上册约450个,下册约400个, 九年级全册约500个,合计2500个。词汇量大自然也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但我们又必须让学生掌握,否则难以适应教材的要求。那么我们该采取什么方式来教学单词?实践证明,传统教学中,靠讲解和机械操练掌握词汇的方法是不行的。尤其在当前中、小学英语脱节,词汇量大,教学任务重的形势下,我们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我认为我们应做好下列几点: 1、重示范。在教单词时,要求教师自己示范到位,发音清晰,讲解发音要点。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听,专心看,积极模仿的好习惯。听清后再跟说。确定学生大都听清,模仿正确后,再出示单词卡片,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直观的单词配以图片、体态语帮助学生理解。顺利完成音——形——义的逐步过度。 2、重情景。单词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人类思维活动是借助词汇进行的。人类思想的交流也是通过由词构成的句子来实现的。没有词汇任何语言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单词具有语言的意义,应在特定的语境中引出,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印象也深刻。 3、重迁移。在教学中我们应提倡“新旧贯通”或叫“相互迁移”。其实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如:pen----pencil-----pencil-box , day----today----monday----tuesday----yesterday,all---tall---ball----small 等等。 4、重趣味。英国著名语言家c.e 埃克斯利说:“教英语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能引起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那种方法。”我们在单词教学中不能一味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尝试运用多种形式巧记。如采用儿歌、猜谜语、简笔画等形式。 5、重运用。学习单词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词汇,并能正确运用到笔头表达之中。在英语教学中创设一定的语言情景,使学生宛如置于一种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就能使学生自然而然使用所学习词汇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学以至用的效果。如:七年级上册unit3的教学,我们可以让学生带全家照来学校,让学生相互介绍自己的家人,让学生在运用中掌握单词与句型。 反思二、任务设计 《 新目标英语 》倡导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也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活动来学习语言,让学生为了特定的学习目的去实施特定的语言行动,通过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任务的设计也就是要给学生提供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语言、掌握语言的应用。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又应如何设计任务? 1、任务要真实。既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又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如教授八年级上册unit5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任务:某同学生日要举行一个晚会,邀请各位同学参加,你是接受还是拒绝,用英语又如何表示?班级要召开新年晚会,你如何邀请科任老师? 2、任务要可完成。如果设计的任务不可完成,将在很大程度上妨碍学生主体水平的发挥。 3、任务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构建由初级任务到高级任务并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使教学阶梯式地层层递进。如教授八年级上unit4时,我们可先设计一个这样的任务: who how how long 然后设计这样的任务: who how how far how long 4、要注意 任务的合作性。任务的完成必须依赖于学习者之间的共同合作,每一个学习者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都担当各自不同的角色,都需要提供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 反思三、阅读教学 现在我们流行这样一种说法:一节课老师最多讲15分钟,剩下的要么是开展活动,要么就是让学生自学。《 新目标英语 》中每单元至少有两篇阅读材料,我们现在一般都采用阅读教学法,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得知识,强调自学与合作学习。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到底要不要讲?究竟应该怎样讲?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可见教师并不是不能讲,而是要“精要地讲”。再说,只让学生畅抒己见而没有教师精当的讲授和适时的点拨,学生的思维不可能深入;只让学生想象体验而没有教师开启智慧的引导,学生的创新精神很难得到培养;只让学生诵读感悟而没有教师的品词析句,学生的学习势必缺少深度和广度。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必须从教育规律和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好自己的“讲解点”。那么,在何时精要地讲呢? 1、自读之前启发讲:即在学生自主阅读之前,简明扼要地揭示阅读要求和重点。 2、重点地方着重讲:对材料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讲解,该挖掘处必挖掘,该品味,该讲深讲透的地方必须讲深讲透。 3、疑难问题明确讲:当学生在材料理解上遇到疑难时教师要鲜明地讲,从而为学生解难释疑,让学生正确理解、领悟材料内容。 4、合作中提示讲:当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能抓住要点进行有效合作时,教师要进行提示性讲解,以使合作有效、深入。 5、总结时补充讲:在总结一节课、一篇材料的阅读情况时,在学生概括、总结的基础上,教师要及时进行补充,以进一步进行提炼和归纳,从而使总结更加完整、准确。 反思四、音标教学 《 新目标英语 》中没有突出音标教学,但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单词,改变学生从一开始学英语就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的现状,我们必须进行音标教学。那么,我们如何在新形势下教学音标? 我认为可采用先集中后分散的教学原则。这里所说的集中,即首先运用3个左右的学时集中识记26个字母,这期间穿插一些日常英语用语和简短易学的英语歌曲,内容基本上跟教材相符;其次,用2-3周的时间进行字母、音素和音标的教学,教学的重点要放在了解字母、音素、音标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各自在拼读单词中的作用,完成48个音素、音标及其相应字母、字母组合的教学,使学生初步过发音、拼读开口关。同时,结合教材生词表上的单词练习拼读,掌握用音、形、义相结合的正确方法识记单词(可以是生词表上部分单词,特别是一些有读音规律的单词),从而使学生初步形成独立拼读的能力,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从一开始就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然后是分散教学,即按照教材所编的教学任务施教。以达到在教学中进一步分散巩固前面所学的字母、音素和音标,确实形成熟练的拼读能力,并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单音部分的其它学习内容。 反思五、语法教学 《 新目标英语 》倡导和鼓励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也就是让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学习和掌握语言。这套教材图文并茂、实用性强,交际性强。如八年级(上)中的unit6重点是讲授形容词的比较级,教材中除了少数的几个例句,根本没有提到任何语法规则。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到底要不要教学语法?语法教学应受到多大的重视? 我认为应该教学语法,应该重视语法教学。当然,我强调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并不是要回复到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中去,而是强调培养学习者的语法意识 。widdowson 在一次演讲中指出,语言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部分是综合的,记忆中的词块;另一部分是分析性的语法规则。语法在语言中起的是调节性的作用,但是这一功能必不可少。不学语法是不可能真正学会一种语言的。事实上,在农村大多数学生在离开课堂之后并没有多少听说英语的机会,他们十分缺少环境英语的反复刺激。而在课堂中学到的毕竟有限,如果让他们掌握了规律,那么在任何时候他们都能通过思考,转化成自己的知识,继而形成语言能力。一旦有了良好的外语交际环境,学生们自然也就能自如地运用。 反思六、听力教学 《新目标英语 》设计了大量的听说材料,而现在这些听力材料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那么,我们如何改变现状呢? 1、首先进行大量的听说训练。“听”是对输入信息的“加工”,“说”是表达,是“输出”,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在听懂的基础上说,在说的同时增强听的能力,使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有制经济的形式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