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休假天数的规定标准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您现在的位置: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休假工资计算方法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休假工资计算方法
  市政府办公室日前出台《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推动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制度,维护广大干部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
  鼓励领导干部带头休假
  《通知》指出,实施职工带薪年休假是国家以法规的形式确立的一项重要福利制度,各级各部门要站在以人为本、维护职工权益、顺应群众期盼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执行带薪年休假制度的重要性。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休假,以实际行动带动和支持休假制度的落实。要从思想和行动上引导、鼓励干部职工正确看待工休关系,依法享受休假权益。
  法定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假
  根据规定,工作人员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工作人员从达到规定的工作年限的下月起享受相应的年休假天数。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国家规定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假期,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另外,有五种情形,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规定不扣工资的;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年休假可集中或分段安排
  《通知》指出,工作人员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根据个人意愿集中安排,也可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确有特殊情况的,可跨1个年度安排。上一年度工作任务特别繁重的单位中确因工作需要不能休假的,可一并纳入本年度计划安排调休,保证全员享有年休假机会。
  各级各类机关事业单位每年年初要在保证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干部职工意愿,尽力克服工休矛盾,制定年度全员带薪年休假计划,报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各单位要建立规范的年休假计划管理台帐,及时登记年休假计划执行情况及调休情况,每季度公示一次。
  应休未休可发三倍工资
  对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工作人员年休假,且在下一年度也难以安排补休的,各级各类机关事业单位应按规定向未休假工作人员支付应休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年休假工资报酬支付标准为:每应休未休1天,按照本人应休年休假当年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其中包含工作人员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日工资收入的计算办法为本人全年工资收入除以全年计薪天数(261天)。各单位拟发放应休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主管部门于下一年度1月20日前书面提出申请,报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审批。
  机关事业单位不安排工作人员休年休假又不按规定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责令该单位在规定支付时间后的一个月内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对逾期仍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的,除责令该单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外,将责令其按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日工资收入的300%)向工作人员加付赔偿金,所需经费由单位负担。
  南方财富网微信号:southmoney
南方财富网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8小时排行2016年带薪年休假的三十个问题详解,带薪年休假计算方法
发表时间: 09:58:03 文章来源:
《2016年带薪年休假的三十个问题详解,带薪年休假计算方法》是有独特网()为你整理收集,如有错误请及时反馈:
  1、哪些职工可以享受年休假?  解答:《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和与其建立在劳动关系的职工,适用本办法。可见,可享受带薪年休假的职工必须是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人员。退休返聘人员则不属于年休假的对象。另外,实践中对于非全日制劳动关系也可以不给予带薪年休假。  2、职工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享受年休假?  解答: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年休假。此处的连续工作1年以上,既包括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时间也包括在以前单位工作的时间。
[04-10] [04-10] [04-10] [04-10] [04-10] [04-10] [04-09] [04-09] [04-09] [04-09] [04-09] [04-09]
      员工入职、离职年休假天数怎么计算(附各种费用计算公式)- 宋家兴律师 - 110法律咨询网
&&热门省份:
我的位置:
员工入职、离职年休假天数怎么计算(附各种费用计算公式)
发布日期:&&& 作者:
很多人,经常会问到:“请假一天要扣多少钱啊?”“加班可以得到多少加班费?”还有就是“年休假可以休多少天啊?我刚来这家公司,是否有年假啊?”等等,其实这些都不难,了解了以下这些计算公式,你就可以轻轻松松算出来你的工资啦!  日工资、小时工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加班工资计算  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  (一)在日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小时工资基数的150%支付加班工资;  (二)在休息日工作的,应当安排其同等时间的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三)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300%支付加班工资。  经济补偿计算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年休假天数计算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职工的累计工作时间可以根据档案记载、单位缴纳社保费记录、劳动合同或者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材料确定。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员工入职、离职年休假天数计算  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职工新进用人单位符合上述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医疗期计算  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病假工资计算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的,在病休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的约定支付病假工资。用人单位支付病假工资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80%。  产假天数计算  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生育津贴计算  生育津贴按照女职工本人生育当月的缴费基数除以30再乘以产假天数计算。生育津贴为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生育津贴低于本人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企业补足。  二倍工资的时效计算  二倍工资适用时效的计算方法为:在劳动者主张二倍工资时,因未签劳动合同行为处于持续状态,故时效可从其主张权利之日起向前计算一年,据此实际给付的二倍工资不超过十二个月,二倍工资按未订立劳动合同所对应时间用人单位应当正常支付的工资为标准计算。以上整理自互联网 如有侵权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谢谢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相关法律问题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问题,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吉安推荐律师
江西南昌市
江西南昌市
江西南昌市
江西景德镇
江西南昌市
江西景德镇
相关法律知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计算年休假天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