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泄到底如何治疗DTP应该如何经营

电信运营支撑系统演变过程及概述;第一章:电信业务运营支撑系统概述;0、序言;1、电信业务运营支撑系统概述电信管理网(TMN);2、电信运营及模型(TINA);3、电信管理论坛(TMF)与电信运行图(TOM/;4、国内电信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现状;0、序言;什么是电信运营:电信运营商利用自身的通信资源,提;运营的含义:网络和业务的运行、维护及经营;电信运营的目的:
电信运营支撑系统演变过程及概述
第一章:电信业务运营支撑系统概述
1、电信业务运营支撑系统概述电信管理网(TMN)结构及演进
2、电信运营及模型(TINA)
3、电信管理论坛(TMF)与电信运行图(TOM/eTOM)
4、国内电信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现状
什么是电信运营:电信运营商利用自身的通信资源,提供给消费者通信服务,而获取利益。
运营的含义:网络和业务的运行、维护及经营。
电信运营的目的: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获取更高的收益。
什么是电信服务?:网络服务,网络承载的基本业务、业务平台提供的增值业务,打包的电信产品(套餐),外包服务,。。。
什么是电信运营支撑系统?采用计算机的技术,支持电信业务的运营过程的计算机系统。
所引出的问题:如何“更快、更高、更准”: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如:3G/Wimax、宽带技术,如何更好地分析、认识、挖掘市场,如何更准确地计量,如何更快地将电信服务交付给用户,同时、涉及到电信公司本身如何有效地管理。
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的特点:复杂、庞大,分布、协同、跨部门,异构
研究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的意义:任何行业和领域都面临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共性问题―业务支撑,计算机应用的根本问题,促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软件
1、 电信业务运营支撑系统概述电信管理网(TMN)结构及演进
电信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的概念目前在业界比较混乱,有多种定义如下:电信运营支撑系统OSS
(Operating Support System),电信业务支撑系统BSS
(Business Support System),电信业务运营支撑系统(BOSS),出于中国移动的概念
其中:业务(business)源于TMN的术语。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叫法:OSS/BSS
电信业务运营支撑系统(OSS/BSS)定义:
是以市场为导向,面向电信业务和网络的运营支撑以及面向客户服务的企业经营支撑的计算机信息处理和管理系统。包括:
电信业务管理:业务及资源配置、业务故障及性能、业务准备及测试等管理支撑;
客户服务的管理:计费、帐务、业务开通和实现、收费等客户关系管理CRM;
市场营销的管理:市场策略及营销计划、策略执行及评估、营销渠道管理等。
业务合作伙伴管理:
电信业务支撑系统的起源:在业界,OSS概念最初源于ITU-T TMN系列建议中的运营系统(OS),OS是用来支撑网络运营的系统,
OSS由ITU-T TMN OS演化而来,OSS定义的内涵指电信运营商的支撑系统,其概念范围包括BSS,也包括网元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等。但从过去ITU-T TMN方面的研究内容来看,ITU-T TMN偏向于设备和网络的管理。(自底向上)
电信管理网TMN结构及功能
国际电联的电信管理网络标准化建议TMN将电信管理分为四个层次:
经营管理层:支撑整个电信企业的决策和管理
业务管理层:电信业务的提供、控制和监测,与业务相关的计费
网络管理层:网1络话务监视与控制、路由调度、质量监测
网元管理层:对网元的操作与管理,远程维护
电信管理网TMN功能模型
TMN每个层面都有运营系统OS
TMN的局限性:很好地解决了网络管理的统一;但是对于业务管理和经营管理却“力不从心”
原因分析:运营模式还是“面向网络”、“以业务为中心”用管理框架(FCAPS)和标准接口(参考点)很难将企业的经营进行统一。
2、电信运营及模型(TINA)
电信信息网络体系结构TINA(Telecommunications Information Network Architecture)TINA-C论坛:其宗旨是将TMN与智能网IN结合,用标准化的模式解决电信业务管理和运营的问题,智能网IN及下一代网络NGN是提供电信业务和增值业务的平台。
TINA-C提出的一些标准化建议和草案可作为电信业务支撑系统设计和规划的理论基础。
TINA-C的电信经营模型
Access and Usage(接入和使用)
An ExampleMultiple Provider Scenario
电信运营及模型(中国联通)
电信运营企业的经营模式
经营参考模式的特点:
统一的客户服务(综合营业、综合收费);客户服务与业务提供商分离:拓展营业网点、发展其它营销渠道(代理商、ISP),拓展业务范围、代理其它业务提供商的业务(外包服务);业务提供与网络提供商分离(接入与服务):加快新业务的开发和部署,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跨网络提供商的资源共享和业务提供
经营模式的核心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业务为依托、以网络为基础
电信市场环境的变化、新的业务模式的出现(移动数据业务模式)促使电信运营商的运
营模式发生变化:客户服务、市场开发,业务运营及管理,网络及资源的规划和运行,供应商及业务伙伴的开发和管理,企业管理
在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保企业的运营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市场环境变化引导企业转变管理观念。
3、 电信管理论坛(TMF)与电信运行图(TOM/eTOM)
TMF(TeleManagement Forum):是一个由通信服务提供商及其供应商组成的国际性的协会,它的使命就是帮助业务提供商(Service Provider)和网络运营商(Network Operator)以一种最节省费用和时间的方式来自动化他们的业务处理过程。
具体而言,电信管理论坛的工作包括:建立业务处理过程的运行指南;取得各处理活动
之间的信息流的一致;定义支持与OSS互连的理想的系统环境;支撑集成的和自动化的电信运行过程的建立,以及真正产品的开发。
TMF的目标:以经营业务(Business)和客户服务(Customer Service)驱动的途径,来获得端到端(End-to-End)的业务流程自动化;TMF强调为经营问题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案,并基于ITU-T的TMN模型的经营层(Business Layer)。在经营环境领域中,TMF定义经营处理过程,需求模型,和信息模型。
TMF基于ITU-T TMN概念,重点研究并发展“业务管理”和部分“网络管理”方面的框架理论和概念,提出了NGOSS和eTOM等理论和概念。可以说,OSS概念在TMForum中得到了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尤其是随着NGOSS的提出,OSS/BSS的提法也得到业界的认可,通常前者指面向网络和设备维护的后台支撑系统,后者指面向业务和客户的前台支撑系统,但OSS和BSS的概念在TMForum中至今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清晰的定义或划分界限。
电信运营图TOM(Telecom Operations Map)是TMF最先提出的业务运营流程框架,它是基于TMN结构和TINA的经营模型,结合电信运营实际的TOM是业务处理过程的蓝图以及设计和开发集成业务运营支撑系统(OSS/BSS)的起点。
TMF的电信运行图TOM
TOM中的FAB
端对端的管理-业务实现(1)
端对端的管理-业务保障(1)
端对端的管理-业务计费(1)
增强(扩展)的电信运营图eTOM
业务运营的含义:面向客户的 1、市场的分析与预测,2、业务产品的开发,3、业务的
部署及管理,4、业务的运行及维护,5、业务的评价与审计。
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开发出最满足客户和市场需求的业务产品。
低成本:指降低业务开发和运营支持的成本。快速:指快速的业务开发与部署、以及运营支持的开发与部署。合适的业务产品:业务的生命周期与业务的投入和回报(ROI)
电信运营支撑系统(OSS)作为快速开通业务及时保障业务、优化管理网络资源的重要手段,是电信网络运营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全球化竞争的电信市场和电信多元化价值链的形成促进了OSS技术的飞跃发展,电信运营支撑系统在电信集约化经营的实践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合理使用OSS技术,建设功能完善、互通灵活、充分共享信息的运营支撑系统,是我国每个电信运营商目前极为关注并重点发展的运营管理战略之一。电信业务支撑系统的技术发展。
4、 国内电信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现状
中国电信:1997年,中国电信推出“97 工程”希望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
提高电信业务的服务质量和综合管理水平,适应电信体制的变革,实现本地网市内电话业务数据的集中管理、各生产部门的信息共享。初步实现了端到端的业务流程管理
“97工程”的历史作用:公认为是国内电信运营支撑系统建设和研究的开始。为后续的0SS/BSS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97系统”的不足:面向市内电话业务,造成信息孤岛,未考虑完整的业务支撑
中国移动:2001年6月,中国移动制定了《中国移动BOSS系统技术规范》,旨在通过一个统一完整的规范来指导中国移动的整个运营支持系统BOSS的建设,BOSS系统的规划和建设遵循“一体化、二级中心和三层结构”的原则, 一体化是指将计费、 结算、帐务、客服及业务管理等功能进行统一规划和考虑,使BOSS成为真正一体化的信息资源充分共享的支持系统。
二级中心是指BOSS系统分为集团公司级系统(全国中心)和省级系统(省中心)两级。
而三层结构是指BOSS系统在逻辑上分为数据核心层、业务逻辑层和接入层。
客观上讲!中国移动的BOSS一期工程是中国第一个完整意义上的BSS/OSS系统(一体化),对促进中国BSS/OSS市场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移动BOSS1.0系统框架:
中国联通:
关键词:集中、综合业务支撑,一个体系结构、多个子系统,以数据为核心,操作型与分析型的分离
从运营商的IT架构谈起
下一代电信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中间件技术篇
2、 中间件的技术规范
3、 三种主流中间件技术平台的介绍
4、 中间件是实现电子商务的基础软件
5、 中间件符合软件发展的潮流
一、中间件技术概述
1、中间件的概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需要在各种平台之间进行移植,或者一个平台需要支持多种应用软件和管理多种应用系统,软、硬件平台和应用系统之间需要可靠和高效的数据传递或转换,使系统的协同性得以保证。这些,都需要一种构筑于软、硬件平台之上,同时对更上层的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的软件系统,而中间件正是在这个环境下应孕而生。
比较流行的定义是: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软件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中间件位于客户机/ 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之上,管理计算资源和网络通讯。
2、中间件特点及优势:通常意义下,中间件应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 :满足大量应用的需要 ;运行于多种硬件和OS平台 ;支持分布式计算,提供跨网络、硬件和OS平台的透明性的应用或服务的交互功能 ;支持标准的协议 ;支持标准的接口。
程序员通过调用中间件提供的大量API,实现异构环境的通讯,从而屏蔽异构系统中复杂的操作系统和网络协议。 中间件提供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服务,这些服务具有标准的程序接口和协议。
中间件在分布式的客户和服务之间扮演着承上启下的角色,如事务管理、负载均衡以及基于Web的计算等。
具体地说,中间件屏蔽了低层操作系统的复杂性,使程序开发人员面对一个简单而统一的开发环境,减少程序设计的复杂性,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业务上,不必再为程序在不同系统软件上的移植而重复工作,从而大大减少了技术上的负担。
3、中间件的应用领域与分类 :数据访问中间件:对异构环境下的数据库实现联接或文件系统实现联接的中间件;远程过程调用中间件:程序员编写客户端的应用,可以调用位于远端服务器上的过程;消息中间件:用来屏蔽各种平台及协议之间的特性,进行相互通信,实现应用程序之间的协同;交易中间件:在分布、异构环境下提供保证交易完整性和数据完整性的一种环境平台;对象中间件等。
对象中间件:在分布、异构的网络计算环境中,可以将各种分布对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完成系统的快速集成,实现对象重用。
面向对象标准原本只有一个,即CORBA(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后来,Sun推出了企业级JavaBeans(EJB),用自己易使用的程序模型来对CORBA做出了改进。微软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组件对象模型)的出现,使面向对象中间件市场里又多了一个标准,
中间件的技术规范
中间件的技术规范(DCE)
1、DCE体系 分布式计算环境DCE(Distrbuted Computing Environment ),它由Open Software Fondation 制定,现在这个组织被称为Open Group。DCE由多个共同在一起工作的组件组成,它们是:远程过程调用(RPC)、本地和全局目录服务(CDS和GDS)、安全服务、DCE线程、分布式时钟服务(DTS)、分布式文件服务(DFC)。
线程、RPC、CDS、安全服务和DTS组件通常被成为安全核心,并且是组成任何DCE环境所必须的组件,DTS是可选件。在DCE环境中,还包括用于管理这些组件的管理工具。
DCE被称做中间件或使其具有能力的技术,它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被捆绑在供应商操作系统中,或者由第三方供应商进行集成。
中间件的技术标准(DTP)
2、 DTP模型与XA规范
DTP(Distributed Transaction Processing)模型是X/OPEN组织提出的一种软件结构,这种结构允许多个应用程序去共享多个资源管理器提供的资源,并且具有协调全局事务的能力。
X/Open DTP模型(1994)包括:应用程序(AP)、事务管理器(TM)、资源管理器(RM)、
通信资源管理器(CRM)。一般,常见的事务管理器(TM)是交易中间件,常见的资源管理器(RM)是数据库,常见的通信资源管理器(CRM)是消息中间件。
事务(Transaction)又称为交易,指一个程序或程序段,在一个或多个资源如数据库或文件上为完成某些功能的执行过程的集合。
事务具有ACID特性。分布式事务处理是指一个事务可能涉及多个数据库操作,分布式事务处理的关键是必须有一种方法可以知道事务在任何地方所做的所有动作,提交或回滚事务的决定必须产生统一的结果(全部提交或全部回滚)。
所谓全局事务,是指分布式事务处理环境中,多个数据库可能需要共同完成一个工作,这个工作即是一个全局事务,例如,一个事务中可能更新几个不同的数据库。对数据库的操作发生在系统的各处但必须全部被提交或回滚。此时一个数据库对自己内部所做操作的提交不仅依赖本身操作是否成功,还要依赖与全局事务相关的其它数据库的操作是否成功,如果任一数据库的任一操作失败,则参与此事务的所有数据库所做的所有操作都必须回滚。
一般情况下,某一数据库无法知道其它数据库在做什么,因此,在一个DTP环境中,交易中间件是必需的,由它通知和协调相关数据库的提交或回滚。而一个数据库只将其自己所做的操作(可恢复)映射到全局事务中。
XA就是X/Open DTP定义的交易中间件与数据库之间的接口规范(即接口函数),交易中间件用它来通知数据库事务的开始、结束以及提交、回滚等。
XA接口函数由数据库厂商提供。
中间件的技术标准(CORBA)
3、 CORBA 公共对象请求代理结构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 ),由国际对象管理组织OMG制定,这个组织是一个国际性组织,始建于1989年,现已拥有包括生产厂商与软件开发商800多个会员,其目的是在分布和异构计算机环境下为应用软件的开发提供一个公共框架,使开发出来的软件即面向对象又具有可重用性、可移植性以及可操作性等特点。
该规范描述和定义了OMA的ORB接口和特征。OMG于1998年分布了最新的CORBA2.2规范[4],其主要内容有:1. ORB内核(Core);2. OMG接口定义语言IDL;3.接口池(Interface Repository);4.语言映射(Language Mapping);5.接口存根与骨架(Stub and Skeleton);6.动态调用与分布(Dynamic Invocation and Dispatch);7.对象适配器(Object Adapter);8. ORB互操作协议(Inter-ORB Protocol)。
COBRA标准主要分为3个层次:
对象请求代理ORB (底层):规定了分布对象的定义(接口)和语言映射,实现对象间的通讯和互操作,是分布对象系统中的&软总线&;公共对象服务:在ORB之上定义了很多公共服务,可以提供诸如并发服务、名字服务、事务(交易)服务、安全服务等各种各样的服务;公共设施(上层):定义了组件框架,提供可直接为业务对象使用的服务,规定业务对象有效协作所需的协定规则。
1. 对象请求代理(ORB)的作用:在传统的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应用程序开 Same for all ORBsInterface-specificstubs and skeletonsThere may be mutipleobject adaptersORB-private interfaces
发过程中,项目开发人员遵循公开的标准或自由设计模块间的协议,这样的协议依赖于网络类型、实现语言、应用方式等。引入ORB后,客户只要遵循服务对象的对外接口标准向服务对象提出业务请求,由ORB在分布式对象间建立客户-服务对象关系。总结起来,ORB的作用包括:接受客户发出的服务请求,完成请求在服务对象端的映射;自动设定路由寻找服务对象;提交客户参数;携带服务对象计算结果返回客户端。
CORBA构件模型CCM,是OMG组织制定的一个用于开发和配置分布式应用的服务
器端中间件模型规范,它主要包括如下三项内容:抽象构件模型,用以描述服务器端构件结构及构件间互操作的结构;构件容器结构,用以提供通用的构件运行和管理环境,并支持对安全、事务、持久状态等系统服务的集成;构件的配置和打包规范,CCM使用打包技术来管理构件的二进制、多语言版本的可执行代码和配置信息,并制定了构件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行业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高等教育、36NGOSS_图文等内容。 
 缩略语 MSS BSS OSS EOMS EDA EDW EDM SOA TMF NGOSS eTOM ITU-T Management Support System Business Support System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 英文全称 管理支 ...  Clearcase 系列文档 神州数码项目管理中心 Clearcase 常用命令及操作 1、 VOB 常用命令 11、显示VOB: cleartool lsvob C:\ &cleartool lsvob * \SmartNGoss_PVOB...  基于TMF NGOSS架构建立积木式产品体系_信息与通信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基于TMF NGOSS架构建立积木式产品体系引言:TMF NGOSS 架构综合了电信运营商业务运营的最佳实践,...  数据m EDM模型 国内同行 国际最佳实践 4.3.3.1 NGOSS 为了实现 IT 系统的建设标准化,模块化,简单化和集成化的建设原则,国 际电信标准化组织 TMF 提出了一整...新功能、新界面、新体验,扫描即可下载生物谷APP!
>> 都在说DTP,到底DTP应该如何经营?
都在说DTP,到底DTP应该如何经营?
来源:第一药店财智
“某某连锁有DTP门店20来家,一年能创造10个多亿的销售额。”这是有计划发展DTP的连锁药店老总们在谈论发展理由时常说的一句话。可见,利润是连锁药店探索DTP经营其中一个重要的驱动力。
为什么药店谈了这么多年大健康多元化发展,现在又讨论回DTP药品专业服务?有人说是因为药品零售终端发展遇到瓶颈,“病急乱投医,看到别人开DTP赚钱就跟着干”。也有人说是随着医改政策的推进,受公立医院限制药品销售占比、招标政策、零加成等影响,DTP发展迎来大好时机。
那么,药店经营DTP的机遇真的到来了吗?对那些DTP的先行者,他们又是如何盈利的?
DTP市场渐大,前景日益明朗
有着多年DTP操盘经验的夏语在2015年底加入德开医药,就任CEO一职,负责德开医药DTP药房的开拓与布局。而夏语在宣布上任的同时也对透露了其“千店”计划:先对康复之家在医院周边的50家门店进行“药械一体”改造;2016年上半年,完成德开DTP运营管理体系搭建;2016年下半年,开始推广DTP加盟模式,计划建立900个DTP加盟门店。
“DTP药房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夏语解释,首先是因为医院招标政策改革,不少处方药流标,且以新特药为多;其次,国家要求公立医院药占比降至30%的期限越来越近,更多的处方药将从医院流向零售市场;第三,药品“零加成”之后,医院售药利润下降;第四,医院近几年来一直在“清理”药品目录,不少辅助用药已不在目录之内。“一些医生有‘开方需求’的药品或辅助用药被‘清理’出医院的药品目录,造成‘院外处方量’逐渐增大。”
北京医保全新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医保全新)从2009年开始关注DTP市场,其总经理李庆福表示:“药店早就该做DTP了。”他认为药店可以关注DTP药店经营的原因同样是医改政策红利。另外他强调药店提高药品专业化服务尤为重要,“医药是要分家的,药店以后要承接医院的药品服务,现在做DTP是为将来做准备。”
目前医保全新的DTP模式在国内颇受认同。在工业资源方面,医保全新获得罗氏、诺华、杨森等品牌制药企业多线产品的支持。在DTP药店自身的配套服务上,医保全新即实现对自理支付的普通患者的购药需求,同时也搭建了药企公益赠药的配送平台,满足特殊用药患者的需求。据介绍,自2009年以来,医保全新的DTP门店在公益方面已经服务了5万多人,捐赠药品价值10个多亿元。
地域和工业资源是关键
不过目前为止,医保全新的DTP门店也只发展了7家,并且都在北京。在李庆福看来,DTP门店对地域要求高,“一般要一、二线城市,最多到部分三线城市才具备经营DTP的条件。”夏语也持同样的观点:“DTP药店一定要开在大城市、一线城市,或者是经济发达、医疗水平高,具有专科医院的城市,比如江苏地区、青岛、厦门等地。”
另一个被夏语和李庆福共同认为是DTP经营的必备条件是工业资源。而如何获得工业资源?说到底也在于药店本身的专业服务承接能力。
“药店要承担工业的落地服务、临床服务。”夏语如是说。然而这一部分的专业服务是目前药店所欠缺的,所以组建药师服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据了解,德开医药正在搭建的DTP运营管理体系中的一大重要部分为药师服务体系和专业人才梯队。
据介绍,德开医药针对不同病种以及服务深度建立了DTP药师服务标准,内容包括用药指导、医疗管理、用药跟踪以及剂量调整控制等。另外他们还将执业药师分为初、中、高三级,“初级课程一般为10个课时,基础比较好的、学习能力强的最快3天即可上岗服务,慢的则有可能要参加3个月培训之后才能上岗。”
除了药师服务体系、专业人才梯队以外,随访体系、信息系统、仓储配送系统等也被夏语认为是搭建DTP专业服务不可或缺的板块。“DTP的专业化要求真的非常高,比如需要冷藏的药品并不是放到冰箱里就完事了,你如果放在送风口处,那么药品的药效可能就会受到影响。另外在配送过程中,对药品的倾斜度也有要求,倾斜度过大,也会影响药效甚至会导致药品失效。”
医保全新也一直实践经营中构建并逐步完善DTP服务体系。除了完善专业人才团队、建立全自动化物流配送体系、构建信息系统等,李庆福还指出药店的品牌建设尤为重要,其中一个表现则是在于对特殊人群的服务体系构建,慈善赠药配送的支持能力对获得工业资源有很大的帮助。
后来者的机会
目前,医保全新大药房、百济新特药、京卫大药房、国药控股等企业已经率先抢滩DTC市场并取得不错的成绩。而由于DTP对地域和工业资源的“高要求”,这两方面的“好码头”已经慢慢被先行者占领了,是不是就意味着后来者的切入机会越来越小?
李庆福认为随着医改政策的推进,DTP将迎来更大的市场,这便是后来者的机会。当前流出医院的处方药品种相对较少,也就是说工业资源相对稀缺,造成DTP市场竞争加大,工业的资源转向服务能力更强的药店,使得原本占有地理优势的医院周边药店不再获得厂家的唯一青睐,也因此出现部分位于医院周边的DTP门店被工业抽走产品之后经营不善的情况。
对此,李庆福认为这部分药店以及仍未进入DTP领域的连锁药店都将有获得该市场份额的机会。“医改政策下,越来越多的处方药企业开始着重OTC市场,他们在药品零售终端的投入也将越来越大。”李庆福说。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一、二线,甚至三、四线的品牌处方药流向市场,对DTP门店的需求必然会提高,“到时医院周边的门店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夏语正在规划的德开医药DTP加盟体系标准虽然还未出炉,但是他提到加盟门店两大参考标准:一是医院周边的门店;二是企业管理者对DTP的经营理念与决心。
不难看出,医院周边的门店同时被李庆福和夏语认为是发展DTP的重要影响因素。换句话说,扎根于一、二线城市或医疗水平较高的城市连锁药店,并且在医院附近有门店布局的药店更具发展DTP的优势。李庆福表示,想做DTP的连锁药店可以从自己的医院门店开始试点,根据医院的药品调整自身的品类结构,“先把量做上来”,先找到切入点进入DTP领域,再一步步提高药店的专业服务。
关键问题:如何盈利?
毫无疑问,连锁药店探索DTP门店经营其中一大动力是利润驱使。然而药店做DTP,要搭建专业的服务体系,从硬件、软件到人才都必须做一番升级。据夏语透露,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DTP门店的运营成本比普通药店高出1~2倍。与此同时,目前DTP的主营产品毛利率一般却只有个位数,DTP是否有更好的盈利模式呢?
在这方面,李庆福和夏语的盈利思维有所不同。
李庆福一再强调:“药店做DTP千万不要单一化。”什么意思?即门店不要做纯DTP经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2013年,北京某医院附近一家原本凭借DTP特色经营得如火如荼的药店,在被罗氏收回产品之后变得举步维艰,这让李庆福对DTP门店经营产生了危机感。
“我认为DTP药店即使被剥去了DTP业务,也要能生存盈利。”目前医保全新7家DTP门店在OTC、非药品销售上也都下足功夫,这些品类的盈利情况甚至超越DTP部分。
“经营DTP我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是专业化的服务理念。”李庆福补充说,“专业化服务理念不仅适用于DTP,而且适用于其他任何产品,比如保健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等,都需要药店具备相关方面的专业化知识才能做好。”
回顾医保全新的发展历程,2009年开始做DTC,当时更多的是承担“搬运工”的工作,经营不久之后,李庆福便认识到服务的重要性,于是提出了更进一步的DTP模式,即从简单的交易模式进入到完整的专业服务体系。如今,在DTP模式上有所斩获之后,李庆福准备将这种专业服务模式应用到药店的其他品类上,发展全科药房,全方位拓展药店的专业化,也全面挖掘药店的盈利空间。
和李庆福不同的是,夏语目前将工作重点放在DTP运营模式的搭建上。首先是DTP药店服务体系的构建;其次是根据服务体系需求组建专业人才梯队;进而是完善信息服务系统,包括随访体系、用药提醒等以及一些硬件设备的配置,最终实现DTP运营模式各个板块的系统化、流程化、可复制化。当这个DTP模式各个板块构建完成后,德开医药将通过加盟的方式对其DTP运营模式进行输出,实现其“千店”计划。
夏语指出:“一般的DTP门店,月销售要突破百万才算合格。”也就是说,DTP门店合格经营的门槛至少是年销售破千万,如果有一千家门店,那么总销售额将达到100亿以上,规模效应便会显现。(生物谷 )
温馨提示:87%用户都在上阅读,扫描立刻下载! 天天精彩!
...(全文约3991字)
旗下网站: |
Copyright&2001-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g平台到底如何作假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