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劳动力市场招聘状况的变化是什么

中国劳动力供求关系及其变化形势---读后感
中国劳动力供求关系及其变化形势---读后感
阅读都阳和王美艳《中国劳动力供求关系及其变化形势》一文。1. 在认真阅读全文的基础上,归纳右)由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变化对劳动供给的约束更具刚性,因此,人口变量是一个更稳定、不容易对短期的价格信号产生反应的影响因素。为了更清楚地阐述对应于经济增长产生的劳动力需求变化,我们进一步观察劳动年龄人口增量的变化情况。由于快速的人口转变,目前新增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正经历着急剧的下降。考虑到就学时间的延长而导致的新加入劳动年龄人口的人群劳动参与率低的现实,新增劳动年龄人口的下降,会对劳动力供给紧张的局面产生更大的影响。结合劳动力需求由于经济总量扩大而不断增长事实,我们就不难理解“民工荒”为什么愈演愈烈。同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这一局面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增量分析的结果,解释了为什么在最近几年农民工短缺的现象会频繁出现,以及是否由短期因素所主导。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供求关系的边际分析,并不是只针对农民工群体,而是从劳动力市场总体供求进行观察的结果。可以想见的是,由于供需双方在增量上的差异,必然需要从现有的劳动力存量中弥补劳动力短缺的缺口。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观察到劳动力市场上工资持续上涨的原因。从目前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构成看,劳动力供给的存量资源分别来自于两个部分。其一,是继续挖掘农村劳动供给潜力;其二,挖掘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已经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资源的供给潜力。而只有当市场的工资率高于保留工资时,这两个存量部分的劳动力的供给才会增加。在本章的最后,我们将就如何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和政策,挖掘劳动供给潜力做进一步的讨论。由于不同队列的劳动年龄人口在个人特征和劳动供给行为上存在不同的特点,劳动年龄人口的老龄化必然会对劳动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产生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劳动参与率的变化以及队列变化效应对人力资本存量的影响,来观察老龄化对劳动供给数量和质量产生的影响。在退休制度保持现状的情况下,总体的劳动供给形势会因为临近退休年龄的人口数量逐年增加,而更加趋于紧张。同时,退休人口的增长也意味着生产性人口和赡养人口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开始加速。人口年龄结构的这种变化,不仅会对养老保障制度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也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2.在现阶段我国劳动力市场基本态势的判断,有哪几种观点,试举出各自代表观点及其证据(字)。(1)劳动力年龄人口总量开始逐年小幅下降且劳动力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速率开始加速假定总合生育率水平在未来维持 1.4 的低水平,在预测的时间区间内(即 2050 年之前),城市化进程仍然按照过去 10 年的速度推进。在这样的城市化发展速度下,我们假设城乡间具有不同的人口增长速度,但全国的总合生育率为 1.4 的情况下,预测未来 40 年总人口及各年龄组人口的变化趋势。在上述假定下,预测的结果表明,总人口在 2024 年达到峰值,13.91 亿人。如果将总合生育率水平假定为 1.6,则总人口将在 2029 年达到 14.20 亿的峰值。到2020 年,劳动力年龄人口总量将下降到 9.74 亿,2030 年下降到 9.35 亿,2050 年更将下降至 7.35 亿。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到 2013 年达到最高值,为71.9%。随后,总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开始下降,到“十二五”末期缓慢下降到 71.4%;2020 年下降到 70.2%;2030 年下降到 67.5%;2050 年则仅为 58.3%。2007 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由前一年的 1491 万,大幅下降到 894 万,并由此开始较长时期的单调下降的趋势。“十一五”期间,平均每年新增的劳动年龄人口为 741万。回顾整个“十一”时期,除了 2009 年受到金融危机冲击,没有出现劳动力短缺以外,其他年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劳动力短缺,而且,总体上呈不断严重的趋势。2017 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将首次出现负值,即劳动年龄人口的总量将开始减少。也就是说,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减少的时间大致出现在“十二五”结束之后。纵观整个“十二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较之“十一五”期间进一步下降到 312 万。2020 年,的新增劳动年龄人口较之上一年将减少 280 万,2030 年减少 964 万。(2)劳动年龄人口的老龄化首先,劳动年龄人口内部最年轻组和最老年组出现出此消彼长的关系。30 岁以下的最 年轻组别,2011 年占劳动年龄人口的 1/3,到“十二五”末期将下降到 31.2%,2020 年下降到 27.6%。到 2030 年,年轻劳动力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将下降到 1/4。与此相对应的是,最老年龄组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呈逐渐上升的趋势:2011 年 51 至 64 岁组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为 21.3%,到“十二五”末期将上升到 24.0%,2020 年上升到 27.9%,2030 年上升到 32.2%。到 2050 年劳动年龄人口的老龄化将非常严重,30 岁以下组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下降至 22.3%,50 岁以上组的比重上升至 37.2%。其次,相对于年轻组和老年组此消彼长的关系,31 至 40 岁年龄组和 41 至 50 岁年龄组的劳动力在劳动年龄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在未来 20 年里将保持相对稳定。在人口老龄化的总体趋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中年劳动力的比例相对稳定构成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该年龄组别的劳动力不仅具有较高的劳动参与率(参见图 4),他们的劳动参与率也是各年龄组的劳动人口中最高的。2011 年这两个年龄组所占比重分别为 21.7%和 23.9%,到 2020 年分别为 22.3%和 22.2%,到 2030 年分别为 20.0%和 23.0%。从 2011 年至 2030 年,31 至 50 岁的劳动力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基本维持在 42-46%。由于不同队列的劳动年龄人口在个人特征和劳动供给行为上存在不同的特点,劳动年龄 人口的老龄化必然会对劳动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产生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劳动参与率的变化以及队列变化效应对人力资本存量的影响,来观察老龄化对劳动供给数量和质量产生的影响。其一,劳动参与率随着年龄的变动有显著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生命周期特征。图 4 是根据 2005 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绘制的分年龄劳动参与率变化情况。我们可以从该图观察到,随着年龄增长,劳动参与率呈现出明显的倒 U 型特征。这主要是因为,由于教育部门(尤其是高等教育)在本世纪的扩展,刚刚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因为就学,只有很低的劳动参与率;而 50 岁以后的劳动年龄人口,由于接近法定的退休年龄,劳动参与率则逐步下降。具体来说,16 至 24 岁年龄组的平均劳动参与率为 55.9%1,25 至 49 岁组平均为 88.9%,50 至 64 岁组平均为 60.7%。(3)农村就业数量过于高估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及趋势的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数 量,或者说农业就业的认识。很多人认为,根据现有的统计,农村劳动力中仍然有近 3 亿在农业部门就业,占就业总量的 38%。比照发达国家的标准,我们仍然有大量的劳动力要转移。需要指出的是,一方面,由于统计制度的原因,农业就业数量被高估;另一方面,考虑农村劳动力的人口统计特征,尤其是人力资本特征,剩余的农村劳动力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生产需要。我们在本节先着重分析第一个方面。目前的农业就业总量统计仍然采取全面报表统计的方式。应该说,这种调查制度在城乡明显处于分割状态、几乎不存在劳动力流动的计划经济时期,是相对可行的调查方式。因为 在计划经济时期,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方式是以计划为基础的,不同的群体就业有清晰的界定。 由于劳动力几乎没有流动,基层单位统计农业劳动力的成本低,通过各级单位层层上报就业 数量也是可行的。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农村就业的非农化趋势逐步增强,农业就业统计遇到了巨大挑战。从 1980 年代中期的乡村工业化大潮,到随后开始并一直延续至今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地区流动,带来了中国就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加上农户经营的土地规模小,兼业化的就业方式几乎成为大多数农户的就业方式,给农业就业统计带来的困难就更加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仍然通过逐级上报的方式统计就业数量,很难得到关于农业就业的准确统计。例如,国家统计局根据住户调查资料推算,2010 年到乡镇以外从事非农工作超过 6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达到了 1.53 亿。同时,兼业化的就业方式几乎成为大多数农户的就业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清晰地界定劳动力在什么产业就业几乎不可能。在农户成为农村经济基本经营单位的情况下,农户之间存在劳动力配置的异质性。因此,以农村集体为单位,填报农业就业情况,会在加总的过程中,丢失反映农户劳动力配置差异性的信息。(4)未来低年龄组的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水平,维持在现有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便教育制度保持不变,人力资本投资维持现有水平的话,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也会由于队列效应而提高。当前50至64岁组的劳动年龄人口,在改革开放以前接受教育,他们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很低。这也是目前农村尚有大量人口,但劳动力短缺却频繁出现的重要原因。可以预期的是,到 2020 年,目前 50 至 64 岁组的劳动力大多将退出劳动力市场,而目前 40 至 54 岁组的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水平要明显高于高龄组的受教育水平,忽略各年龄组死亡率差异对各组别平均受教育水平所造成的细微影响,这样我们将每个年龄组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向下移动两个年龄组,以预测 2020 年的平均受教育水平。我们同时假定教育部门的发展维持现有水平,也就是说,未来低年龄组的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水平,维持在现有水平。3请对上述基本观点逐一作出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字)从经济学的角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劳动力、资本、技术水平以及人力资本投资程度。在短期内,技术水平一般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即在技术水平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成本将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发展,劳动力供给的减少将对我国经济产生如下影响:1、我国劳动力工资上涨,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将不复存在根据供求原理,动力供给量的不断下降必然造成劳动力价格不断攀升。由于将来我国劳动力供给量逐渐下降,这就必然造成未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发生供求关系的变化,这将导致工资水平的不断上升,这与我国目前的状况是吻合的。长久以来,正是由于我国大量的低成本劳动力推动了我国沿海地区制造业的发展,使我国被冠以“世界工厂”的称号。而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基地,由于劳动力的供给量下降,我国正在国际竞争中逐渐失去劳动力优势。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许多企业已经将工厂迁往劳动力更为低廉的国家,例如越南、菲律宾等国家。这将对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过去30年间,劳动年龄人口占较大比重且持续增大的历史为我国带来了人口红利期,这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虽然目前人口红利是否已经消失学术界还存在着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劳动力数量持续减少,我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目前我国已经呈现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人口特征,人口红利正在消失殆尽,由此将对我国长期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2、劳动力供给数量减少对企业发展造成压力。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越来越大,对于养老保险的制度来说就是领取养老保险金的人数将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劳动年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为制度而缴纳养老保险费甩的人数将减少。人口老龄化使得企业离退休人数急剧增加,离退职费用总额逐年攀升。此外,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在退休年龄不作调整的情况下,人口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必然导致企业支付的养老金年限随之延长,给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造成巨大压力。由于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供给减少产生所带来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削弱了我国产品尤其是沿海地区制造业产品在国际竞争中的成本优势。长期以来低成本劳动力所带来的成本优势是我国企业产品在国际竞争中的最大优势,而劳动力成本的攀升势必将削弱这种优势。由于我国企业在技术、管理等方面和国际同类企业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将使我国沿海出口型企业利润率下降,而利润率下降又会减少企业对科技研究、技术进步的投入,导致企业竞争力迟迟无法跟上国际领先水平。从长期来看,其生存和发展都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巨额养老金问题、企业竞争力下降的问题不容忽视。3、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社会价格水平,易产生通货膨胀。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增长速度飞快,我国劳动力平均价格和工资总额不断上升。由于我国人均工资水平的飞速上升造成了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最直接影响就是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升,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的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劳动力成本占较大的比重。例如:在采掘业中,劳动力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比重高达33%;在商业饮食业中。该比重在33%左右;在食品制造业中,该比重为15%左右。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将直接影响到这些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到这些企业的利润水平,尤其是那些竞争较为激烈、利润空间小的中小型企业;同时,为了保持企业的利润水平和生存空间,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势必带动产品的价格水平的上涨。由于劳动密集型企业集中分布在采掘、服装、餐饮等一些关系到国民日常生活的产业中,相关产品价格的上涨又将会推动人们生活成本的提高,带动整个社会物价水平的上涨;随着物价的上涨,就业人员将会进一步要求提高工资,如此循环下去,极易产生通货膨胀螺旋,影响社会总体物价水平,阻碍经济的正常发展。
热门新闻资讯
推荐新闻资讯
最新新闻资讯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70|
上传日期: 14:27:25|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官方公共微信关于当前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分析报告
关于当前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分析报告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不时出现“招工难”的现象。与此同时,全国城镇需要就业的人数居高不下,农村富余劳动力仍在积累,如何科学分析这种现象?劳动保障部在今年年初组织开展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调查”和“企业春季用工需求调查”,并结合全国120个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的职业供求信息,对目前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
一、当前劳动力市场供求基本情况
(一)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态势仍会持续。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从长期看,由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口生育高峰,形成了当前和未来二十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维持在65%以上的较高水平。从“十一五”期间看,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年均达2000万人。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加上需要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其他人员,每年需要安排就业的达2400万人。从劳动力的需求看,按照经济增长保持8%至9%的速度,每年可新增800-900万个就业岗位,加上补充自然减员,可安排就业1200万人左右,年度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在1200万人左右。而在农村,虽然乡镇企业和进城务工转移了2亿人,由于土地容纳的农业劳动力有限,按1.7亿计算,则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有1.2亿以上。因此,从总体上看,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城乡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态势将长期存在。
(二)近年来,随着城市改善用工环境,加大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力度等措施,农民工外出就业数量持续增长。据国家统计局、农业部农研中心等部门的统计,近年来农民工连续保持在年均5%以上的增长速度,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是农村初高中毕业后不能继续升学的毕业生。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一些企业用工需求旺盛,特别是东部发展较快的民营企业用工需求增长明显高于农民工增长。据劳动保障部的调查,2003年以来企业春季招用农民工的岗位年净增率保持在10-15%,2007年被调查企业中有近九成在春节后计划招用新员工,用工需求比春节前净增13%。
(三)已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从业呈基本稳定态势。据劳动保障部2007年初组织的调查,农民工在外就业时间增加,为平均每年9.4个月。春节准备回家探亲的外地农民工中约80%的人打算节后继续回原企业工作。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建筑施工、电子电器、制衣制鞋和住宿餐饮业,这些行业占农民工总量的一半。农民工的平均工资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2006年超过1000元,增长率超过10%。调查显示,有81
%的农民工全部拿到了当年工资,有18%的农民工拿到了大部分工资,有1%左右的农民工没有拿到或只拿到少部分工资。
(四)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部分地区供求矛盾尖锐。从城镇来看,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主要是由于自身素质难以适应新就业岗位的需要;部分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由于所学专业与企业急需不能对接,以及到基层、民营企业就业的渠道不通畅。同时,在资源枯竭城市、库区等困难地区,以及一些困难行业、困难企业,则存在着就业岗位减少,失业人员增多的问题。从农村来看,一方面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仍有存量和增量,存量大部分为中年劳动力,多以农业剩余劳动时间形式存在;增量主要是农村初高中毕业后不能继续升学的毕业生,他们将是转移和输出的主要来源,也是新生代农民工。但同时,沿海地区近年来随着企业用工需求的增多,在部分地区出现了农民工供不应求的现象。据劳动保障部的调查,
2006年春季企业用工需求中,基本得到满足的比重依次为环渤海地区71%、长江三角洲地区66%、中西部地区65%、珠江三角洲地区55%、闽东南地区50%。从企业(行业)看,招不到农民工的主要是一些条件比较艰苦、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较低的企业(行业),以民营企业居多。从用工需求对象看,不能满足的主要集中于年轻工人(特别是女工)以及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熟练操作工。在调查企业招不到或招不满农民工的原因中,有30%的企业认为“农民工不少,但符合工作要求的不多”;24%的企业认为“工资偏低”。
综上所述,“十一五”期间,我国就业供大于求的总量性矛盾继续存在,其中需求呈稳中有升;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明显加大,劳动者素质技能不适应问题更加突出;就业难和“招工难”的矛盾在不同地区出现,虽属局部现象,但短期内难以消除。
二、对部分地区农民工短缺原因的分析
对部分地区就业难问题,过去已做过许多分析。这里主要对部分地区“招工难”,特别是农民工短缺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供求结构不平衡是导致企业“招工难”的基础原因。
一是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地区性变化。过去东部沿海地区对劳动力需求量大,城乡就业收入的差距能够吸引大量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外出就业。近年来,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一批加工产业向内地转移,不少农村劳动者选择就地就近就业,而不是出外打工。
二是对劳动力年龄和性别的需求与供给出现差距。企业用人需求中,18-34岁年龄组劳动力始终供不应求。劳动保障部2007年初的调查表明,近六成的岗位要求年龄在18—25岁之间,近三成的岗位要求年龄在26—35岁之间。在性别方面,对女性劳动力的需求一直高于男性。而在外出劳动者中,青年劳动力特别是女性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三是企业用工条件要求与农民工自身素质存在差距。劳动保障部2007年初对企业的调查显示,37%的新增岗位需要初级工以上的技能水平,其中近10%的岗位需要达到中级工以上的职业资格。而对农民工的调查则显示,虽然其中有2/3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但近半数没有接受过任何职业培训,只接受过15天内简单培训的占25%,接受过正规职业培训的仅占13%。
(二)劳动力市场信息渠道不畅通,加重了结构性失衡。
我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民办的职业介绍机构主要分布在城市,信息的发布渠道有限,对农民工流动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引导性较差。农村劳动力获得外出就业信息的主渠道是亲朋好友,这些信息零散且不及时,导致供求难以对接和流动的盲目性。
(三)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调整存在时滞,是“招工难”的根本原因。
从产品市场看,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状况比较好,从2003年开始,经济增长率始终保持在10%以上。尤其是外贸出口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劳动密集产业的发展,自然增加了对农民工的需求。由于劳动力市场调整滞后于产品市场的调整,导致局部地区出现“招工难”的现象。
从劳动力供求市场看,一些企业仍维持原来的用工理念,没有看到新生代的农民工有更强的权益意识,对劳动条件、工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有更高的要求。据了解,目前招工困难的主要是那些条件比较艰苦、经常加班、工资待遇相对较低的企业,而那些待遇较好、管理规范、收入较高的企业依然能够满足生产需要。劳动保障部调查部分农民工春节后不想返回原单位工作的原因,认为“工资太低”的占51%,“加班太多吃不消”的占22%,两者合计占73%。其他原因包括“学不到技术”(占14%),“没什么前途”(占16%)等,与2006年相比,由于“工资太低”而不回原单位的比例上升了8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局部的劳动力短缺和“招工难”既有劳动力市场客观变化的因素,也有相关企业、劳动者的主观因素,还有政府工作的因素,因此,需要综合治理。
三、对策措施和建议
针对就业总量矛盾,还是要在坚持发展经济中广开就业门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岗位;针对结构性矛盾,要通过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并促进产业有序转移;对局部地区的就业难和“招工难”问题,要进行分类指导,采取针对性措施缓解,并在畅通信息,完善服务上下功夫。
(一)进一步落实政策,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就业。要加强对农民工就业权益的维护力度,妥善解决拖欠工资、工伤、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障问题,增强已在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者就业的稳定性。要指导企业提高工资福利待遇,改善劳动条件,改变不合时宜的用工观念和用工标准。要采取措施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加强创业培训,改善创业环境,形成创业促就业的良性机制。
(二)进一步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满足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要根据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加强对农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对已在企业工作的农民工,可与企业联手进行上岗培训和技能资格培训,提升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对中西部地区新成长的劳动力,重点是加强对农村初高中毕业后不能继续升学的毕业生转移就业培训,落实劳动预备制培训制度,在初高中毕业班中增加职业技能培训,并享受职业培训补贴政策,掌握职业技能,提高转移就业能力。
(三)加强信息服务,畅通劳动者求职就业的渠道。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管理服务组织体系,形成服务网络,使农村劳动者外出务工前,在县乡免费得到政策咨询和就业信息服务;进城求职期间,在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得到免费职业介绍服务,在民办职业中介机构得到诚信服务。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做好对不同地区职业供求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工作,向社会及时提供准确的职业供求信息和工资价位信息,提高用人单位招聘与劳动者求职匹配效果。加强跨地区劳务协作,积极培育劳务中介组织,规范劳务派遣,提高劳动力流动就业的组织化程度。
(四)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方式,实现经济和就业的可持续发展。部分地区、部分行业出现的劳动力供求不平衡,是市场经济带来的一种挑战,也是一个新机遇。要抓住这一机遇,加快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推动经济结构优化转型。东部地区要率先升级,向高新技术发展,因势利导,淘汰一批高污染、低技术含量、严重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劣势企业。中西部地区要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机遇,结合产业的梯次转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引导更多的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出自 MBA智库百科()
(重定向自)
劳动力市场机制(Labour market mechanism)
  劳动力市场机制是指在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的内在功能和外在表现,它和其他市场机制一样具有自我启动、自我调节、、自我结合和五大功能。
  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所组成。
  (一)。没有供给和,也就无所谓,的供求状况,主要指劳动力资源量与的关系。劳动力供给量即劳动力资源量,指进入劳动力市场可参与劳动力交换的的数量。影响劳动力供给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人口规模及其、人口年龄构成及变化、社会劳动年龄规定、等。的需求量,指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总和。影响的因素,从宏观上看,有国家产业结构政策、宏观经济发展规模及水平、城市发展速度等;从微观上看,有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企业技术结构变化、企业经济结构与规模以及劳动力价格水平等。当劳动力供大于求时,价格下降,供给减少;当劳动力需求大于时,价格上升,劳动力供给增加。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运动是在“”的调节下,不断由到平衡,由平衡到新的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的动态过程,其平衡状态是偶然的,而不平衡则是经常的。因此,如何保持劳动力供求的,在依靠市场自身供求机制调节的同时,还应当加强对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和监控,通过经济目标、政策及其他手段的千预,促成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
  (二)。有市场,就必然有竞争,这是规律。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主要是指劳动者在与牛产资料的结合过程中所产生的择业竞争与在业竞争,以及企业为求得优秀人才而进行的人才竞争。择业竞争,是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之间为求得理想的工作岗位而展开的竞争。任何一个劳动者都有自己的追求,都渴望能进入的职业场所以实现自我,但职业场所的相对有限约束,使劳动者只能通过在竞争中取胜才能如愿以偿。在业竞争,是在岗劳动者与不在业劳动者之间的竞争,如果在业劳动者不注意提高自身素质,以更好地适应工作要求,就很有可能失去现有的职业。一方面是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条件的不断变化、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不断对劳动者提出新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力市场存在有一定规模的失业大军,作为给在业者带来一定的压力,使在业者不断去学习和努力工作,以适应技术变化的要求,以不断提高的和个人素质去面对谋职人员的挑战。不仅如此,现代市场经济中竞争的焦点是科技,而科技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从获利最大化的原则出发,也在为得到优秀的人才而展开竞争,促使企业不断去改善,降低,提高福利待遇,创造吸引优秀人才的条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劳动者既是,同时又是,其对和社会地位的追求形成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动力。劳动者在追求的同时,从自己的出发,也追求社会地位,期望社会对自己的劳动及其予以承认和肯定,得到评价和荣誉,把理想的职业和岗位看作是自己与社会结合,实现其理想和抱负的桥梁。
  (三)。劳动力市场价格是评价劳动者素质、芳动能力及劳动效果的测量指标,也是自发调节劳动力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岗位之间合理配置的。劳动力市场价陪的基础是,它是由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所必需的所决定。在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的围绕上下波动,其原因在于的影响。西方学者认为劳动力供求状况决定工资,混淆了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的区别。从而言,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是影响和造成劳动力市场价格上下波动的主要原因。劳动力中场价格的经济意义表现在它既是宏观经济中劳动力流动的导向指标,同日寸也是劳动者个人择业的指示器;既是吸引优秀人才的手段,同时也是激励劳动者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加速器。劳动力市场正是在价格机制与和竞争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自己有序的运动。工资上升,劳动力流人,增加,竞争加剧,形成供过于求;工资开始下跌,劳动力流出,减少,出现供不应求,又开始上升。在市场机制的交互作用中,完成循环往复的市场运动。
  根据以上对劳动力市场特征的分析得知,劳动力供求双方按照一定的进行相互选择。当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时,会向下移动,这会促使供给下降而需求上升,进而会缓解供过于求的矛盾;反过来,当劳动力供不应求时,会在对劳动力争夺的竞争中上移,这会促使需求减少,供给增加,进而也会减缓供需之间的矛盾。市场出现的理想状况就是,供需双方在的相互作用下,能够走向最优化配置。具体来说,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配置劳动力资源,其的内容至少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在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下,存在着自由择业和自由雇用相结合的就业方式,劳动者的就业是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双方自由交换的结果。在市场上,供给方能否找到工作,找到什么样的工作,需求方是否能寻找到满意的雇员,找到什么样的雇员,是带有一定的偶然性的自发过程,并不存在社会机构或相应的制度对交易强加干涉。这种自由选择和自由雇用构成了劳动力市场运行下的就业特征。
  就业特征的基础之一是雇主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在市场上,劳动力的需求方是用人单位产权的所有者,作为独立的利益主体,在法律范围内拥有完全的经济决策权。在与劳动力供给方进行交易时,具有独立的和民事责任能力。雇主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需求、的高低,自主决定所需的劳动力数量和。在经营过程中,雇主还可能根据经营需要随时调整劳动力配置,包括、更换或增减人员,保证内部组织结构的合理化。
  就业特征的另一个基础足,劳动力供给者是自身劳动力的法定产权所有者。法律赋予了劳动者的劳动力是自己的私产,劳动者有充分的自由使用权和,并有凭借直接出租劳动力使用权获取收益即报酬的权利。同时,市场给了所有的劳动者竞争一切合法职业的平等机会,没有人为的限制。自由的职业选择性能够保证劳动者凭借自身的和职业特长寻找雇主,为创造财富最大化奠定了基础;伴随着工作的流动性和竞争性,也为推动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满足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保障。
  劳动力市场还伴随着失业现象。在变动的市场上,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劳动者受劳动力市场机制的调节,始终在就业、失业和不参与社会劳动的状态间不断地流动。具体影响市场失业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类。
  1..劳动力供给因素。转变为,从而使得劳动者由劳动力市场外部转移至市场内部,有可能加大失业量。倘若原有的失业者彻底退出劳动力市场,则会带来失业量的下降。此外,原有劳动力市场中的受雇者因自身原因,与原有企业解除了,从而变成尚未找到但正在寻找新雇主的失业者,这也会增加市场上的失业量。
  2.劳动力需求因素。劳动力重新得到雇主的雇用,或雇主招回原雇员就会减少市场上的失业量。
  这种运行机制之所以伴有失业现象发生,是前面所提的就业方式的必然产物。的高度自由性,其结果必然带来就业的无保障性。无保障的就业形式,从企业方面看,可能会带来高工资、高福利以及提高的压力,以此吸引和留住企业所需的优秀员工。但是,随时丧失优秀劳动力进而无法发展的风险依然存在。从劳动者方面看,同样可能会带来压力:失业时有迫切寻找工作尽快就业的压力;就业后,有想方设法保住工作饭碗和得到晋升机会的压力。这种压力可能会激发劳动者珍惜岗位、努力工作,但是随时被“”的风险也是存在的。可见,劳动力市场的运行过程给双方带来的压力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换句话说,就业无保障性带来的失业既是劳动力市场的“蓄水池”,对劳动者而言又是激发工作干劲的“压力器”。
  1,互为制约性。即任何一个经济要素发生作用都必须以其他经济要素的存在和运动作为前提,而任何一个经济要素的作用又都会引起其他经济要素的。例如,劳动力的供求变化会引起工资的涨落,供大干求时工资呈下降趋势,供小于求时,又会上涨,这种现象在民间劳动力市场、自发劳动力市场和“地下”劳动力市场的交换活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而的变动又会对劳动力供求产生调节作用,客观上成为劳动力供求变化的一个条件。例如,我国沿海发达地区企业较多的经济收入成为劳动力流向的一个诱因,从而增加了这些地区的劳动力供给量。与此同时,始终在劳动力市场机体内部发生作用,引起劳动力供求的变化,决定工资定额的高低。而反过来说,如果工资不能随劳动力供求发生变化,劳动力供求只机械地受制于行政指令性计划,这两个要素均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要素,那么竞争要素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场所,因而难以发挥作用。
  2,内在客观性。只要存在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这种活的能够依据市场供求情况、通过工资信号、传递供求信息,并借助于市场交换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建立在劳动力供求双方相互选择的基础上,客观上就必然会存在供求、竞争、工资等主要经济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的联系和作用。如果不具备劳动力市场条件,这些经济要素就无从发挥作用。可见,各个经济要素发生作用是劳动力市场内部的客观要求,并不是外部施加力量的结果。因此,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必须遵循市场内部的客观经济要求,让各个经济要素充分发挥作用。
  3,动态调节性。即各个经济要素均在运动变化过程之中发生作用,调节劳动力的。例如,如果没有劳动力的流动,人为地阻碍劳动力的供求按客观实际需要发生变化,或者工资僵化不变,各个经济要素就无法发挥各自的调节功能,而竞争本身就是一种运动,以运动变化为前提,其结果也构成劳动力供求和工资的动态调整。所以,正是在运动过程中,各经济要素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调节劳动力在各、各部门、各之间的分配。
  劳动力市场机制作为商品经济运行的内在调节机理,它的形成是由商品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是商品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和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正是在劳动力市场机制的运作过程中对构成市场机制的各个要素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影响和作用。这种影响和作用正是我们所指的市场机制的功能。
  第一,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功能。劳动力市场制度的核心,是由对劳动力资源起基础性的调节配置作用。市场调节配置功能,集中表现在可以使商品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劳动力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和使用效率的不断提高。作为的劳动者,其的选择即劳动力的投向,除了要受其他方面的影响外,最基本的是受或工资高低的影响。例如,某劳动力如果有几个企业单位可以选择,那么,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他首先要选择工资水平最高的那个企业。也就是劳动者要选择经济效益最高、经济实力最强的企业。如果企业在今后的经营过程中一旦效益逐渐下降而工资减少,他就会从这一企业流向另一新的经济效益好、工资水平高的企业。这就说明,通过供求和竞争实现了的合理分配。因为:①劳动力要素获得了最高的价格,意味着它的运用取得了最好的,即实现了最优配置;②该劳动力要素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总是与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的物力要素相结合,即实现了包括劳动力和在内的两种的充分有效利用。正是在劳动力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所有劳动力都在不同部门、地区和企业之间的不断选择与流动。最终实现了社会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分布。
  第二,与反馈功能。在劳动力市场机制的运行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两种“流动”,一种是劳动力的流动,一种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信息流不但变化莫测,而且多种多样。其中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是信息流的核心内容。市场上不断传导着的信息流,则是的依据,即劳动力以何等的规模、向什么方向流动主要由信息流来决定。是的指示器,也是国家制定政策法规,进行宏观凋控的依据。劳动者通过信息涡整择业方向,企业通过信息选择满意的劳动力,教育培训部门结合信息选择不同的专业培训。劳动力市场的这种与反馈功能有利于和专业化的发展,充分发挥和利用市场信息传导功能,调节劳动力在不同部门、地区和企业之间的流动,是实现在全社会范围内协调劳动力分配的前提和基础。
  第三,劳动力再生产的导向功能。劳动力再生产概括起来包括二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劳动力数量再生产,一是劳动力质量的再生产。劳动力数量再生产,主要是指人口的繁衍速度以及由此产生的一定时期人口的增长规模。劳动力质量再生产,主要天指劳动力总体素质/身体素肪相思想文化素质)通过而提高的程度以及劳动力专业技术结构的变化。影响劳动力再生产的因素有许多,诸如经济的,社会风俗和传统文化等等。但是,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同样对劳动力再生产有着不可忽视的导向功能。例如一个国家人口增长过快以致使可供劳动力支配的生产资料数量不足,从而在劳动力市场上长期表现为劳动力储备过多和工资水平较低。这就使以家庭为单位的劳动力再生产由于受到长期物质条件的制约而减缓人口繁衍速度以至社会劳动力在今后的某一时期表现出规模减少。反之,则相反。尽管劳动力再生产的周期较长,但是,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再生产的导向功能总会在一个或长或短的时间内表现出来。这种导向功能,最为明显的应当说对劳动者质量方面所发生的作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的不断调整,高层次的和适应产业结构变化的劳动力总是由于稀缺而供不应求。因此,这部分劳动者取得的高工资收入所产生的刺激作用,将会不断激励其他劳动者加大以及知识更新的投入。这种导向功能不断推动着劳动力再生产向着高科技型和专业适用型的方向发展。
  第四,评价显示功能。劳动者与企业作为相互选择,既是相互竞争,又是相互评价。这里首先是对劳动力的评价。企业通过对劳动者身体素质、接受教育的程度、专业特点、参加工作的年限、年龄、性别等的考察了解以及必要的劳动试用确定其工资水平(因未最终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仍属对劳动力的评价阶段,是劳动市场范畴的内涵,是市场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的延伸)。这一市场过程,其实就是对劳动力价值的评价。每一劳动力价值量的大小,从而劳动能力的强弱正是在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中确定的。同样,劳动者通过对企业的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企业的和经济效益。如果在中或劳动试用期间,企业由于不能给同等条件的劳动力支付与其他企业以大致相等的工资待遇,而不被劳动力供给方所选择,则一般意味着该较差。反之,则相反。可见,劳动力市场的公开、自愿、平等的竞争,可以客观地评价和显示劳动力与的基本状况。
  第五,利益激励功能。在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竞争中所形成的,作为个人消费品的一种分配形式,可以产生利益激励。每一个劳动者处于自身物质利益的考虑,要想获得较高的,必须勤奋学习,努力钻研业务,具备真才实学,能够熟练地掌握某种专业技能。企业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则必然十分珍视各种人才,通过对人力资源的和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以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劳动者的聪明与才智。
  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与其他市场机制一样,是一定经济条件的产物,它的正常运行也建立在满足其经济条件的基础之上。
  1.前提条件,是明确的。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必须确立其主体地位,并能够为达到各自的经济利益目标而进行自主的。只有当劳动著作为“具有理性行为的自由人”,厂商作为“具有独立自主权的经济人”同时出现在市场上,才有可能出现符合经济原则的交易行为,才能完成以劳动力市场价格的支付为媒介的的的。
  2.主要杠杆,是反映劳动力价值和市场供求状况的劳动力市场价格即工资。它作为市场交易的,不仅是调节劳动力流向和流量,调节供求状况的主要杠杆,同时也是反映市场交易是否平等公正的。因此,市场工资必须建立在劳动力价值的基础之上,并相应地反映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动,否则一切市场运动将会出现扭曲和变形。
  3.界定规则,是劳动力市场正常运行的行为准则。目的在于约束市场主体,告诉当事人关于市场行为的信息和,通过对市场主体权益的保护,对正常交易行为的肯定和对的摒除,将劳动力市场机制的运行引入正常的轨道。规范市场运行的规则主要有:界定市场主体责任、界定市场主体事权、确定双方交易价值量以及惩罚规则等。
  4.,是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支撑条件。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使它不能像其他商品一样在退出市场时可以随意处置,而必须健全一系列的社会配套措施,而将其纳入社会经济循环的大系统之中。这些措施包括健全的失业保险体系,以容纳暂时离开市场的,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完善的职业技术培训体系,帮助失业群体进行必要的就业和再就业训练,提高劳动,旨适应的;高效率的,作为交易中介,以和协调市场主体参与市场活动,减少市场磨擦,降低;妥善的退休养老保险体系,以确保劳动者在达到退休年龄,完成劳动参与之后能够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上得到必要的保障和尊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的运行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市场机制不能自动消除垄断;不能保证劳动力市场运行的总量平衡;不能实现特殊的社会发展目标等。因此,劳动力市场机制运行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当然,原则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根据中国的现实情况,我们认为至少应制定以下原则:
  (一)公平竞争就业原则
  享有平等就业和招雇的权利。任何个人和企业都不得破坏他人的就业活动。例如不得利用职权安插子女,通过关系挤占位置等。
  (二)劳动者权益保护原则
  受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在中国目前条件下,应保障:(1)低于8小时的工作制。任何企业不得强行要求受雇者签订超过8小时的,全额工资按8小时或以内计时。受雇者愿意在8小时以外加班加点,报酬另付。(2)起码的安全保障。如煤矿、、等企业,要按一定标准规定安全保障条件,低于标准水平者不得开业,已开业者停产维修并予以违章罚款。凡低丁标准水平而造成事故者,加大倍数偿付劳动者的损失。(3)病休制度。(4)。(5)。
  (三)保护儿童原则
  严格遵守国务院颁布的《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任何企业不得雇佣不到就业年龄的儿童。
  (四)残疾人就业原则
  残疾人就业应力争多采取专门的残疾人经营企业形式。同时,鼓励其他企业接受残疾人就业。在必要时,国家可采取,规定行业或部门的残疾人就业比例,保证残疾人就业。如日本规定某些企业的残疾人就业比例不低于1.5%。
  (五)最低工资原则
  规定一个只能保证基本生存的,不至于太大量地减少劳动力总需求。
  (六)反垄断原则
  在多数情况下会破坏公平与。因此,对垄断行为应加以限制。的最终目的是使劳动者个人行使个人对劳动力的,使劳动者能够在中自由流动,使劳动者工资更少地含有垄断租金;使企业有充分的用人自主权。所以,要打破非中央政府意愿的,包括地方政府的区域性垄断政策。
  是为了保障社会公平,不把个人的某些特征作为对就业的限制条件,比如种族、民族、性别等。只要这些个人特征与职业技能要求无关,就不能另行对待。如果某些特殊群体在就业中普遍受到歧视,政府就要进行强硬的于预,规定雇佣比例。当然,歧视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敏感的问题,政府应组织专门力量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法律。
王月凤主编.最新劳资业务实用知识手册.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12.
温海池著.劳动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09月第1版.
赵耀著.中国劳动力市场雇用歧视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
沈琴琴.劳动力市场与职业选择.知识出版社,1998年06月第1版.
苏树厚.中国劳动力市场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05月第1版.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0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本条目相关文档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24685',
container: s,
size: '728,90',
display: 'inlay-fix'
评论(共0条)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劳动力市场机制"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奉化劳动力市场招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