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6点左右从北京路是哪个地铁站五月天商业街怎么进地铁站?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意想不到的一次旅行——广州·北京路步行街
意想不到的一次旅行——广州·北京路步行街
&&&&&&乍到广州,没有料到气温如此之高,带的衣服很明显不能适应季节的变化,于是利用休息时间去逛了广州的商业街——北京路。可没料到的是,广州的这条著名的商业街都已经换季了,唯一找到的一件短袖竟然是毛呢料子的,在32℃的天气里,服务员一本正经地告诉我,冬天就要来了。哭......
那就只好说说北京路这条历经千年风雨的老街了。广州北京路的名字,与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武汉的汉正街一样,是最繁华商业区的代名词,来广州的商旅没有不到北京路去过的。但是这条老街上的历史文化却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其实,富有岭南风情的北京路,是一条不折不扣的千年商道,从古到今都是黄金宝地的她所蕴含的经济价值无可估量。这条路上产生的经济数据的激动人心、汹涌澎湃,街头巷尾所“埋藏”着的历史文化却更应赢得人们的尊重。
地方志说:纵观全国,各大城市都有以“北京路”命名的街道,且基本位于城市中心繁华地带。在众多“北京路”中,广州北京路以其商业最繁华、历史最悠久驰名中外。北京路号称广州商业的第一名片,全国三大商业步行街之一,“千年商都”的标志性符号。早在唐朝,北京路已为通衢,清代更是名店林立,商铺绵延。改革开放后,北京路商业更加繁荣,专门设立了全天候的商业步行街,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中外名店进驻,成为知名品牌必争之地。北京路不仅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商业梦想,更记录着岭南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广州建城之初就有北京路,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根据史料和专家考证,北京路周边聚集了千年御苑、千年船台、千年古道、千年水闸、千年古寺等5个千年以上、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古迹,成为中外游客游览广州必到之地。近年,北京路规划为国际商贸旅游区,着力打造成为新的商旅互动发展平台。北京路是条“官”路,南接天字码头,北连广府权力中心。北京路四度易名,不管是双门底路、永清路、永汉路、汉民路,还是现在的北京路,每次更名都与政治运动紧密相关,均反映为政当局的价值诉求。短短的一条北京路,缩影广州城千年发展史。因此,读懂北京路,方能找到打开这座城市的密码,才能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的灵魂。
四次易名的由来:北京路是位于广州市中心区的一条繁华大马路,历史悠久,曾四度易名。广州在未拆除城墙时,北京路也是一条大街。街中心有两个城门口,称为“双门底”,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据记载,宋灭南汉后,把广州城南城墙拆掉,南城向南拓展,直至江边,“双阙”楼成了城内屹立的高楼。宋淳四年(1244年),把“双阙”大规模改建,建成后楼长十丈四尺、深四丈四尺、高三丈二尺,上为楼,下为两个并列的大门,故俗称为“双门”,广州人一直把北京路中段称“双门底”。清代时,今北京路由数段组成,路名由北至南依次为布政司前街、承宣直街、双门底、雄镇直街、永清街。“双门底”能得以流传现代,或者与另一个故事有关。据北京路老街坊介绍,传言当年清兵入广州,两位将领官阶相同,谁先谁后互不相让,于是特意把城门拆为两个,成了“双门底”,其实本名“永清门”。至于该传言的真实性,则无从考究了。
辛亥革命后北京路易名“汉民路”,为的是纪念缔造民国的元勋、番禺人胡汉民,后来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又改名“永汉路”。为什么叫“永汉”呢?原来当时主政广东的是杨永泰,他想把自己的名字留在广州的路名上,但当时的规矩是只有已故的历史人物才可享受此殊荣。杨永泰就取巧改作“永汉路”,又将相近的万福路一段取名“泰康路”,这样就把“永泰”两字嵌入了两条路名之中。也有一说:1918年,永清街失火,市政公所遂乘势拆掉城门,接着拆拱北楼,筑起长137米的马路。因清朝已推翻,便反“永清”之意为“永汉”,此路定名为永汉路。后来永汉路扩展至财厅前,全长1252米,宽16米,一直是广州商业中心街道之一。1936年,主粤的陈济棠与胡汉民的关系特别密切,于胡汉民1936年5月去世后,又把“永汉路”改名“汉民路”,以纪念这位国民党元老。其实,这是1936年五六月间的事。因为当时主粤的陈济棠与胡汉民的关系特别密切,胡汉民1936年5月去世后,才把永汉路改名汉民路。1945年,汉民路又复名永汉路。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改名为“北京路”,寓意广州人民拥护党中央,向往首都北京之意,因路名形象反映了其广州古城发展的中轴线之地位,故至今没有恢复旧名。&
车水马龙竞豪奢:北京路上商店林立,经营业务与今天差不多。这里有三百多年的老药房—“陈李济”,有中国老牌出版业如商务、中华、世界、开明、生活、儿童等书店。有著名的笔店如“曹素功”等。现在的青年文化宫原是从前的广东“王氏宗祠”。西侧是“拱北茶楼”,乃是沿用以往城楼的旧称。越秀书院街因内有越秀书院而得名,在辛亥革命后办起市立师范学校。街口有一饭店以白切鸡驰名全市,称为“市师鸡”。过去直至解放初期,每年的“迎春花会”(花市)都是在永汉北路举行的。现在的新大新公司从前是广州规模最大的四大百货公司之一――“大新公司”。还有美华百货商店,解放前已开张,曾被誉为经营有方,优质服务的百货商店之一。陈李济药房侧为禺山路,内有禺山市场。据说古时广州城内有两座小山――“番山”与“禺山”,由此得名。该市场原为一片大空地,20世纪30年代初建成肉菜市场。由大南路口向南,有全国闻名的商业大街“高第街”。北京路是公共汽车必经之路,自广州有公共汽车之始,第一路车由东山至黄沙途经北京路,今天还是如此。
吃喝玩乐一条街:广州人有一句概括旧时市区经济情况的话—“东穷西富,南豪北极”。所谓“南豪”是指南关这一带为富豪经商之地。不错,太平沙和海味街从前是盐商集中的街道。盐是中国沿海的重要资源,盐业成为富可敌国之资。“太平馆”是广州市著名的西菜馆,历史悠久,原设于太平沙,借用所在街名而命名,后来才迁到北京路今址。从前广州有四大园林酒家—东园、南园、西园、北园。“东园”早已停业,“南园”的原址在南堤,即天字码头附近,今迁河南新港路。至于“西园”与“北园”尚在往日原址。“园”以“南园”首屈一指,能供应“满汉大筵席”108味,并可随时点菜,稍候即可送上。过去,外国人到广州,喜欢品尝中国菜式风味者皆到此处。那时,“南园”与“太平馆”一起位于南关,中西菜式俱全。“食在广州”—北京路从南到北这么短的距离,却一下子难以把酒家、茶楼、茶室、西菜馆、小食店、食品店的数目点清。正是“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例如有属“如”字系统的茶楼“南如楼”,斜对面就是“涎香楼”。抗日战争胜利后,舞风顿起。有些酒楼茶室夜间兼营舞厅,或是兼营“音乐茶座”。电影院共有四家,即“中国戏院”、“永汉戏院”、“乐斯戏院”、“天星戏院”,这些电影院都是在默片时代兴起的。北京路拐弯不远处便是“大新公司”天台,设有与文化公园相似的游乐场。那时的广州呈现出一片吃喝玩乐,畸形的繁荣景象。
满目疮痍吊哀鸿:抗日战争的第二年(1938)10月,日军侵占广州后的一个晚上,现北京路与中山五路的十字路口两旁商店失火。东边的一直烧到今之永汉电影院,西边的一直烧到惠福路口。大型建筑物仅存柱架。昔日繁华闹市,一夕化为焦土!事后,除了一些水泥结构建筑改建为日本人商店外,原有的商店变为小贩档口。“南如楼”与“涎香楼”受灾后盖上竹棚,经营以人力车工人为对象的经济饭店。饿得皮黄骨瘦的乞丐站在小食档旁,乘顾客进食时稍不提防,立即趋前抢夺,塞进嘴里,边嚼边跑。一些人在这里设档口收购、买卖或交换日本军队的日用品,如牙膏、肥皂、牙刷、香烟、钢笔、手表、眼镜、照相机、胶卷等。因为中山路横贯广州东西,是日军由市郊入城休假必经之路。日军侵占广州初期,入黑实行宵禁(后来延迟至9时或12时才实施)。宵禁开始即停止供电,万籁无声、鬼影幢幢。不时有三两日本兵从食堂出来,买醉街头。
  北京南路这一段虽未成灾,但行人稀少,原因是这里的十字路口设有日军检查哨,出入不便。珠江河边由东到西除了留下若干码头使用外,一律为“倒刺”铁丝网所封锁。天字码头和附近房屋为日本海军所占用,岗哨林立。这一段路虽属大路一条,却成了“死胡同”,这种情况,延续到抗战胜利之日。然而,整条道路在夜间却打破了沉寂。日本的军队和物资调动都是在深夜进行的。卡车飞速行驶的马达声,伴随着皮鞭声、马蹄声、马嘶声和口令声……处在铁蹄下的同胞们,往往一夕数惊。
风雷激荡话当年:北京路的历史,跟国内外形势息息相关。1927年“广州公社”成立时,盘踞在河南的反动武装渡河反扑。有一股从天字码头登岸,起义人士就在北京南路英勇还击。反动派又在两旁商店纵火,灾情惨重,壮烈牺牲的先烈遗体遍地皆是。现今的永汉电影院当时尚属空地,反动派用来作临时刑场。
  “九一八”事变,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抵制日货。“大新公司”因出售日货受到爱国学生包围,要求该公司把所存的日货全部交出烧毁,并保证今后不再出售。此举竟遭到警察阻挠。学生乃包围“永汉警察分局”,警察开枪弹压,造成血案。
  举凡一切游行,北京路从来都是队伍必经之路。日,正是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全市学生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示威游行。适遇郭沫若同志到达广州,群众推举他为领队,走在队伍的最前头。
  北京路还先后多次受过日本飞机和盟军飞机空袭,多处中弹。例如高第街口、东横街口和南关戏院等处。
  日,这条路给阳光照亮了。解放军从解放北路开进市区,分兵沿北京路南下,占领了永汉警察分局。自傍晚海珠桥爆炸声响过后,这条马路整夜沉静异常。第二天,沿街张贴着解放军的布告、《约法八章》等标语,还出现了秧歌舞,到处传唱着解放区的歌声。解放后的广州,由于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北京路的面貌也大为改观。大楼成群,陆续出现,就是老广州往往也找错了门路。&
现在的北京路:北起广卫路,南到沿江中路,全长1400多米。北京路商业步行街以中山四路与北京路交叉处为中心向四方伸展的商店群区,东起仓边路,西至广州起义路,北起财厅前,南至大新路,延及高第街一带。1997年2月,北京路正式开通为双休日步行街,逢双休日实施只允许公共汽车行驶的准步行。2002年元旦起,北京路正式实施全日制步行。北京路是百年老店和广州老字号商铺的集中地,店铺众多,规模大,经营样式齐全,各类商铺卖场,以及酒楼、餐饮食肆、文化娱乐场所和银行等总计超过五百家。沿街商铺以经营服装、百货、鞋类、餐饮、珠宝为主,现有时装、皮具专卖店近300多家,服装、鞋业、精品、百货等综合商场20多家。广州市最早的肉菜市场——禺山市场亦位于北京路上。现代化的大百货公司则有建于20世纪40年代的新大新百货公司,广州百货公司、银座、五月花商业广场等大商店。2008年,天河城百货还进驻了早前新的名盛广场,令附近的商业变得更加兴旺。目前,前后经过五次扩容的北京路步行街长度已突破千米。
根据史料和专家考证,目前,北京路、教育路和西湖路周边区域已有或已建成及挖出的历史文化遗地有:秦番禺城遗址、秦汉造船工地遗址、西汉南越国宫署遗址、唐清海军楼遗址、南汉御花园、明大佛寺、明城隍庙、明清大南门遗址、清庐江书院、广州起义纪念馆等十多个朝代的十多个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古迹。现今,这一区域虽历经十多个朝代及两千多年的沧桑,但其中心地位始终没有改变,这一奇特现象,不仅创造了国内外城市建设中罕见的历史景观,同时也造就了这块神奇土地灿烂无比的历史文化。改革开放之后,北京路更汇集了广州百货大厦、新大新公司等市级大百货商店以及一批著名的时装商场。
这个繁华区域的形成有着历史渊源。明清时期,今中山路(旧称惠爱街)是广州旧城东西主干线,南北两边大都是官署衙门(东有府学,西为将军衙门,中有两个总督衙门),是政治中心区。北京路(旧称双门底)则是由城南直通天字码头(官员登陆入城用)的主干道。因此,现在北京路北段与中山四路相连接的丁字形地段,成为当时衙署官僚及其随员、家属居住的集中地段。为适应他们的消费需要,逐渐形成了一个全市的繁华商业中心。
旧时的北京路:两千多年前今北京路一带已是广州城的中心。南越王赵佗约于公元前204年建国(该朝有93年历史),其皇城就在今北京路北段财厅前一带。三国时,交州刺史步骘把交州治所迁至番禺(古广州名),扩大赵佗城,世称步骘城,“其南门在番、禺二山之间,中间为南下海边大道,即今北京路到西湖路段”(见曾昭璇:《广州市志·建置志》)。唐末天祐三年(906年),权倾岭南的清海军节度使刘隐扩大广州南城,命人凿低南门两侧的番山、禺山,在南门上建清海军节度使楼(拱北楼前身),登楼览胜,羊城景色可尽收眼底。917年,刘隐之弟刘岩在岭南割据称帝,国号大越,次年改为“汉”,史称南汉。刘岩定都广州城,改名兴王府。他再把清海军楼改建,人称“双阙”,并扩宽楼南面两边道路,发展商业,路南直达今大南路附近(时为海边)。
  971年,宋灭南汉后,把广州城南城墙拆掉,南城向南拓展,直至江边,“双阙”楼成了城内屹立的高楼。宋淳祐四年(1244年),把“双阙”大规模改建,建成后楼长十丈四尺、深四丈四尺、高三丈二尺,上为楼,下为两个并列的大门,故俗称为“双门”,这就是广州人一直把北京路中段称“双门底”的由来。宋代文人刘克庄写有《广州重建清海军楼双门记》,记下双门落成的盛况:“饶吹轰空,斗酒系道,观者数万,皆曰轮奂美哉”。从此双门一带,更为热闹,“双门底”成了著名商业街,其名流传至当代。
元、明、清三代,双门楼皆是羊城的权威报时楼。元代制作的报时器“铜壶滴漏”一直放于楼上(今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广州博物馆有复制件),白天悬挂时辰牌,晚上击柝打更,百姓称便。清顺治十年(1653年),清朝确立了在广州的统治后,官府把双门楼改建,命名为“拱北楼”。不过,其楼的双门不变,双门底的商业更为热闹,今北京路由北至南依次为承宣直街、双门底、雄镇直街、永清街,而以卖书坊、古董市、花市最为著名。有一年官方考试,作文以“双门底卖书坊”为题目,可知书肆之盛。清雍正年间,现北京路与沿江路交汇的珠江边,是天字码头的所在地,为清代时是专为迎送官员而设,附近的接官亭正是当时迎接官员的地点。咸丰七年(1857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略军的炮火把拱北楼击毁。咸丰十一年,拱北楼修复,同治三年(1864年)再重修。直到民国拆城墙筑马路时,拱北楼才被拆掉。&
  杨永泰筑路功不可没:清末时,广州城商业大发展,城墙已令交通不便,故有拆城之议。民初的1913年,广东省政府设工务司策划拆广州城墙筑马路,不过只闻雷声不见雨来。1918年10月,广东省政府在育贤坊禺山关帝庙成立广州市政公所(当时未正式建立广州市),主理拆城筑路之事。这里我们必须提到一个人——首任广州市政公所督办的杨永泰,由于他办事得力,筑马路之事才能顺利进行。
  杨永泰(1886年~1936年),字畅卿,广东茂名人,曾留学日本。光绪廿七年(1901年)入广东高等学堂读书,后到北京法政专门学校就读。毕业后回广州任《广南报》编辑。宣统元年(1909年)任广东省咨议局议员。民国初亦任临时众议院议员。1914年欧战爆发,他在上海与黄兴、陈独秀等组织“欧事研究会”(后改名政学会)。次年,他任上海《中华新报》主笔。1916年,他与梁启超等组织反袁世凯独裁的两广护国军,他任财政局长。袁世凯死后他为国会议员。1917年8月,因反对段祺瑞,他到广州参加民国国会非常会议,拥戴孙中山建立革命政权。次年8月,杨永泰任广东省财政厅长(1918年任广东省长),11月兼任广州市政公所督办。“财神爷抓庄”,当然顺当得多了。当时首先修的马路就是今之北京路,广东省爱国人士莫雄先生在《回忆录》提到:“在他任内,曾与警察厅长魏邦平一起合作,不顾商家们的极力反对,采取强硬措施,在广州的财厅前一直至长堤,开出了这个城市的第一条马路。”杨永泰后来到湖北当省长也政绩斐然,可惜1936年10月在汉口为奸徒所杀。这是后话。&
千年古道:2002年7月,北京路的北段出土了自唐代直到民国时期共五朝的十一层路面,而南段则发掘出宋代至明清时期共5层的拱北楼建筑基址。出土的文物包括大量石条、墙砖,以及宋代拱北楼基址、明代拱北楼抱鼓石。遗迹现用玻璃覆盖,原地保留。
漫步在北京路步行街的宋朝、明朝的青石路,总有种历史的厚重,现实繁华的景象让人有身处《清明上河图》的错觉。北京路自古以来是广州城一条集聚人气的街道。公元前204年南越王赵佗建国,其皇城就在进北京路北段财厅前一带。从明清时期开始,北京路就逐渐发展成为全市最繁华的商贸中心,在民国后,北京路更是汇集了城中几大百货和著名食肆。
千年沧海桑田,北京路早已物是人非,唯一不变的只有繁华——层叠的古道上盖上了商业步行街,传统的骑楼早已变成密集的商业广场,旧时的商铺改建为高楼大厦,北京路不仅是一条路,更是辐射华南的文化旅游消费“名片”。走在“千年商都”的商贸脉搏,历史的厚重和纵深,经济的活跃跳动,传统和现代的交织,一幕幕让人流连忘返。重走北京路,一路贯古今,道不尽的故事,生动活泼的历史文化画卷跃然纸上。
明代拱北楼抱鼓石.......
北京路上的恩怨情仇:血性许家:被喻为“广州第一家族”的许家来自远古伯夷后代,700年前面对元代的强大铁骑,作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决斗,在广东潮阳一战,三万多族人被杀,再战,这个自北宋驸马许钰繁衍出的八万人的大族几乎被斩尽杀绝。好在苍天有眼。许钰的数位曾孙从尸横遍野中逃出,亡命天涯,一直隐姓埋名过了几个世纪,直到这个家族中的另一个“枢纽人物”许拜庭的崛起。这个家族在广州恢复了以往的活力。许拜庭出身贫寒,与母相依为命,13岁在潮州做童工,负责运盐到广州。一次航行中,由于遭遇海上风暴,当时80多艘商船上的人全部罹难。船上一些人吓得大哭起来,许拜庭见到险情,突然激动地咆哮起来,“伙计们别无他路了,只此一搏!”最后,这艘船安然到岸,做起了独市生意。这一偶然契机使得许拜庭颇受老板赏识,进而凭其才干成为两广第一盐商。由于当时海盗为患,物价飞涨,许拜庭又“冲冠一怒”,自告奋勇向两广总督百龄献计剿匪,并亲自招募水勇,率军大败当时的海盗之首张保仔,一跃而为“诰封中议大夫”。为长图远略计,许拜庭又筹资兴办私塾,诚聘名师教授族内的子弟读书,以成大器。不久,他的长子许祥光参加会试,成为许家第一个经由科举走上仕途的人。许应骙、许应紧跟其后,接连折桂而归。
&在烽烟弥漫、兵燹延烧的清末民国,许家也涌现出和产生了不少具有生命活力的个体,如孙中山麾下第一骁将许崇智和许崇灏,铁血将军许济,红色英烈许卓,教育泰斗许崇清,中华女杰许广平。像这样杰出人物涌现的家族,在广州恐怕找不到第二个。现在,在北京路旁还有一片称为“许地”的小园林,正是许氏家族所有。如今,许家的辉煌已不再,但他们的拼搏精神已经令羊城引以为豪。
高第街:既然提到了许家,就不能不说一说高第街。高第街位于广州内城之南(罗城内),毗邻玉带濠,是广州城商业繁华之地。18世纪前后,负责粤省盐务的公所设置在高第街,富足的盐商纷纷在此修建深屋大宅,成为盐商聚居的商业旺地。乾嘉之际,许氏家族从澄海迁来,因贩盐之利,在高第街繁衍生息,许氏家族之人出将入相、执鞭杏坛,成为横跨政、商、学三界的广州大族。关于高第街名字的来源旧方志中存在很多种说法。有说此街建于宋代,当时濒临珠江,附近建有市舶亭,街中为富商聚居之地,多为高门宅第,因而得名。清代也有一说,街名与明代著名画家李子长有关。相传李子长画鸟会飞翔,画鱼会游水。他长寓居高第街,与他同时代的礼部尚书霍韬曾说他是“白沙子高弟也,今城南高第里是其故居,即以先生得名也”。得名说中流传较广的还有小乞丐“高弟”的故事。像高第街这样有深厚历史渊源的地名,北京路还有很多。
  高第街上的铺子,广州人最熟悉的是绸缎铺“九同章”和具店“三多轩”,三多轩今已迁到广州路,旧铺的外墙上原来有“三多轩笺扇庄”的水泥字,是民国元老谭延的手笔,可惜在最近翻新外墙时拆掉了。
消逝的书院与大小马站:广东人把私塾叫做“卜卜斋”,为什么叫“卜卜斋”呢?“卜卜”,广东话像敲打声的词;“斋”,读书的地方。当时的私塾教法,常常打。原因大半不是学生顽皮,而是书背不熟。早在100多年前的清代,大小马站周边曾云集了上百家书院,规模盛极一时。流水井社区前,一块石碑介绍道:流水井、大马站、小马站社区,街巷连片都是宗族背景的书院、书室或家塾的建筑群体,这是一种特定历史时期下的书院模式——合族祠书院,从而形成罕见的书院群。清代时广州书院数量居全国之首,仅越秀古城区内便达数百家,且分布集中。在越秀古城区(今北京路)一带形成了一个全国罕见的书院群。清康乾年间,官方积极推动官员兴办书院,先后创办越华书院、羊城书院、禺山书院和西湖书院。到了道光和同治年间,则创办有学海堂、菊坡精舍和应元书院。及至光绪21年,清廷颁令“废书院、设学堂、改良私塾”
之后,广州原有的一大批书院私塾便开始陆续被淘汰,而新式的大中小学开始萌芽生长,并且发展愈来愈蓬勃。然而,历经百年沧桑,官学除番禺学宫得以保留外,这些官办书院已荡然无存。而数百家宗族祠书院,也因城市建设而消失,至今仅存大小马站的庐江书院、考亭书院等6间古书院。&北京路大马站小巷前也立着金字的牌坊,上书“越秀书院街”五个大字。巷子里来往的人不多,周围骑楼已不复存在,巷口苍天大树的遮掩更是使其难以发觉。走进巷子,现代化的景象让人很难相信昔日这里曾经云集上百家书院。大小马站之所以如此称呼,是因为这里是旧时的书院街旁边,书生读书一般都牵着马,有马自然需要马站,因此叫“大马站”、“小马站”。
在书院街吃到的第一顿正宗粤餐:猪脚饭、鱼蛋粉、牛肉丸......
在北京路上行走,还能见到路旁有匾额书写着娟秀的三个大字:“白沙居”。据说明代大儒陈白沙曾住于此巷半年,故有此巷名。由于当时对诗才儒学的推崇,陈白沙途经广州时引得万人空巷,富人更不惜为其一掷千金。
据《广州市志》载,广州的西服制造业是在鸦片战争后兴起的。清光绪十四年(1880),沙面租界附近的沙基(现六二三路)一带便有多家洋服店开设,其中有名的是信孚成记和元祥号。清光绪二十六年(1892),元发号洋服店在高第街开设,店主潘礼、潘伯良从日本学艺回国,有“洋服状元”之称。当时的洋服店缝制西装,也兼缝制军服和制服。
与玻璃相隔,沿着十一层、层层叠叠的古道(始于唐代至民国年间)走上一段,才能勉强触碰到历史的斑驳。千年古道再一次证明,北京路和广州一样古老,广州城的历史,仿佛都可以浓缩在这条马路之中。
公元前214年,秦南海郡尉任嚣在现在的北京路附近建任嚣城,也称为番禺城,是广州建城的开始。公元前204年,南越王赵佗建国,其皇城就在进北京路北段财厅前一带。三国时,胶州刺史步骘把交州治所迁至番禺(古广州名),扩大赵佗城,世称步骘城。
&秦汉时广州被称为番禺城,是因为城内有番山和禺山两座山冈,而北京路坐落于两山之间。今天北京路还有禺山路,不远处还有禺山市场——建于1920年,是广州最早的肉菜市场。可惜现已被拆除多时,难觅踪影。
走在北京路,总能感到市中心的脉搏。作为城建之始所在,北京路古往今来被附上官方的色彩,官办机构遍布周边。这条政治地图上的官道,不知有多少王侯将相、达官显贵在这里粉墨登场。有一说法,官员们从官署出来,都是沿着北京路走到南门或珠江边,场景好不威风。
&&&&&&&今天的北京路是北抵财政厅,南至天字码头,以大南路口为界分成北、南两段。财政厅是在辛亥革命后建的。从前该址是清代的“藩司”。今天的中山五路从前称惠爱街,后改为惠爱路。这里的十字路口,从前称为“藩司前”,现在习惯称为“财厅前”。大南路口原是广州旧城大南门。北京南路拐弯不远,有一个名称恐怖的“法场地”,曾是从前城外的刑场。过去官员南来广州者,大多顺江而下,在天字码头登岸。因为过去排列次序,习惯上是按《千字文》的字序。天字第一号码头即是官用码头。“接官亭”是迎接登岸官员之所。辛亥革命前,先烈温生才曾在此处行刺清吏孚崎,失手被擒而牺牲。
从这个路口再往前走,感觉不似刚才的热闹繁华,但是许多百年店铺却跃然眼前:利口福、李占记、宝生园、王老吉、生茂泰、皇上皇、锦泉眼镜、风行牛奶、沧洲腊味、仁信甜品、太平馆……
60年前就已有外卖的老商家:旧时的北京路上商店林立,经营业务与现在步行街差不多,多是百货和零售,个别的商铺更是从清朝延续至今。一大批创建于明清时期的“老字号”在北京路开始辉煌的商业历史,也见证着这处商脉的变迁。在北京路步行街的各个角落,现在依旧可以看到古旧的名牌,卖药的陈李济、卖酱油的致美斋、卖钟表的李占记……
&陈李济现位于银座大楼,竖写的招牌保存良好,原本的药房经过岁月沧桑,现在已成为繁华北京路的一处普通的商场。当时最繁华的地段要数北京路和中山四路的交汇处,云集了许多的老字号。飘荡香气的‘致美斋’;修理名贵时钟、手表的‘李占记’;还有家喻户晓的‘艳芳照相馆’,无一例外都是门庭若市。旧时北京食肆以“南如楼”与“涎香楼”为尊,一家小店里面卖的特制白切鸡很受大众的追捧,由于店面在师范学校旁边,所以坊间称“市师鸡”。还有一家叫“八珍”(现搬到北京南)的小食店,卖云吞面、牛腩粉、饺子,那时电话没普及,但“八珍”已经懂得做外卖生意。“提前去跟他们打好招呼,过一会儿小食店就会送餐来,见餐付款。”
太平馆西餐厅:创立于清光绪十一年间(公元1885年)。创始人徐老高,原在沙面旗昌洋行当厨师,深得西菜烹调技术。后来他离开洋行在北京南路太平沙城垣太平更楼处开了一个专门煎牛扒的档口谋生,由于他烹饪得法,吸引了大批中外商客,后迁址城垣内,并因地命名为太平馆,成为初具规模的专营西餐的餐馆。经徐家三代人的艰苦努力,于1927年在财厅前现址承顶了国民餐室改为太平馆分店,此后,还于1936年分别在香港的湾仔和上环以及1944年在广州第十甫增设太平馆分店。周恩来总理曾应邀与友人在太平馆用餐。解放后,周恩来总理两度光临太平馆,并建议扩建太平馆。在总理的亲自过问下,太平馆经过两次扩建,发展为现在有10个营业厅,600多个座位,360多名职工的一间大型西餐馆。
徐老高出生在鸦片战争期间,清咸丰年间,沙面洋行林立,年少的徐老高在沙面的其昌洋行做厨杂,学会做几味拿手西菜而当上了厨工。当时洋行的外国人讲究食用,所做饮食稍不合胃口便有意见。性格戆直的徐老高受不了洋人的气,便离开洋行做小贩,自煎牛扒肩挑随街叫卖。来光顾者,初时多是普通市民。因他的牛扒便宜,一二毫白银便可吃到。加上他所制的牛扒,选料极精,烹调得法,十分可口,最后连医生、学者以至清朝一些官吏,都争相购买,很快便由肩挑小贩变为固定摊档,在广州太平沙开业,因地取各,首次挂出“太平馆”招牌,成为广州最早出现的音乐西餐厅。
太平馆坐落于北京路一条最繁华最有名的步行街上,正对面就是新大新百货公司,二楼白天西餐晚上音乐酒城夜总会,里面的环境优雅、安静,每当夜幕完全降临在城市的上空时,太平馆的娱乐场所便活跃起来,灯光辉煌的大门处,墙壁上挂着各种不同音乐乐器。
三楼是中式餐厅,1925年周恩来和邓颖超同志在广州结婚后,曾在太平馆餐厅宴客,太平餐馆享负盛名的“总理套餐”和“总理夫人套餐”,源于总理周恩来和邓颖超曾在这里举行了婚礼。
太平馆代表菜品:烧乳鸽、葡国鸡、焗蟹盖,牛尾汤,清蒸鲩鱼。当时普通市民每月伙食是四五元之间,在太平馆食上一餐,抵一个半月的伙食。所以,来太平馆的顾客,主要是军政界人士,其次是银行界、医务界、知识界的名流以及有钱家庭的青年男女。蒋介石、张发奎、李济深、陈济棠、李汉魂、陈策、汪精卫、林森以及他们的部分亲属便是永汉北那家太平馆的常客。黄埔军校师生以及外国水兵多到永汉南的太平馆,因它面临珠江,乘船来回方便。
太平馆的经营除铺面生意外,还有几种外卖的形式。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北伐誓师,大会仪式在东较场举行,与会者每人一份茶点,一包几件,共一万份左右,制作和包装都是由太平沙的太平馆承接的。这叫做美点定制。日,中山纪念堂落成,举行宴会。定席1200多份,它也是太平馆的生意,这种外卖,称为上门到会。1928年至1935年间,陈济棠公馆设宴最多。陈济棠在平时,也常到太平馆进餐。陈的儿子也是常来的座上客,经常与一些官宦之家的公子一同到馆进食。陈家经常在他们的公馆设宴,很多时候约太平馆上门服务,有时一两席,有时十多席。这亦是上门到会的一种。这种“到会”不同于一般,客人自备高级餐具,菜色也非常讲究。这种上门设宴,通常叫公馆到会。
1936年,林森往罗浮山参拜,跟随前往的大小官员甚众,仅小汽车就有30辆。接受跟往现场烹调饮食的店号,中餐为大三元,西餐为太平馆,两间商号各备大型汽车一部,除载厨师、厨工、厨杂人员外,便是肉食、配料、餐具等。林森这次参拜活动为期3天。他们对食谱的要求是时中时西,不断变换口味。凡西食的餐次,统由太平馆安排。这种方式叫“远程到会”。
1936年7月,蒋介石驱逐了陈济棠后到广州,也来太平馆吃烧乳鸽。来时,忙坏了他的警卫人员,他们化装成各种食客,分别占据了馆内各个重要位置和埋伏在该馆对面陆园、兰园、清泉几个茶室的要津角落。门前,各种便衣宪警成群,如临大敌。蒋介石当时穿着长衫马褂,慢步登楼,随同来的有国民党军中将钱大钧以及警卫唐海安。蒋来之前,早把太平馆席位全部包下,这叫提前定席。高级官员的到来,往往带来了一群新客。那一次蒋介石来了之后,广州有的报纸以头条新闻报道。翌日,许多好奇的顾客就接踵而来,到馆问长问短,甚至有问及蒋介石座席的位置,争相预订包座。太平馆的老板善于逢迎顾客,他们摸清了高级官员的心理状态,既要求食品质素上乘,美味可口;又要求环境优美,人身安全。
当时,广州的西餐馆有30多家,各具特色,但与太平馆相比,还是略逊一筹。到了1935年前后,徐焕兄弟先后逝世,太平馆的经营,进入了徐家第三代人之手。主要是由徐焕的二儿子徐汗初负责。1938年,广州沦陷前夕,徐汗初把三家太平馆同时歇业。他的一家也一齐离穗逃港,部分职工也跟去了香港。到港不久,徐汗初便在湾仔找了一家小店铺,挂起“省港太平馆”的招牌,重新开业。由于太平馆在粤时早已有名,在港将此招牌一挂,顾客便争相光顾,两三年之间,生意不断发展。1941年底,香港沦陷,企业也陷于瘫痪。广州沦陷之后,一位曾经在太平馆做过职工名叫利炳的人召集原来一些工友,大家凑些钱财,重新打开永汉北太平馆的大门,开张营业,后得徐汗初经济支持,业务逐渐复苏。到了1944年,在香港湾仔开设“省港太平馆”的徐汗初为了寻求营业出路,回到广州筹措复业,在第十甫又挂起太平馆的牌子。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广州的永汉北以及第十甫的太平馆,相应获得发展。经过重新修缮,逐渐恢复原貌,许多高级官员又重新来太平馆吃西餐了。银行界、医务界、教育界人士也接踵而来。
广州解放后,太平馆的顾客发生了变化。原来的旧军政界人士,多数都走了。西餐的经营出现了一个暂时的清淡局面。从此,西餐馆的食品走上了“中西合璧”、“中西并重”的道路,即西菜制成包含有中菜的成分在内,或者既营西菜,又营中菜。馆中出现清蒸鲩鱼、蚝油牛肉、酸甜排骨等品种。解放后,周总理曾两次视察太平馆。
沧洲栈:主要创始人名叫黎敦潮(又名黎禾),16岁时便离家到佛山永安街沧洲烧腊店当杂工。经过一段时间的揣摩、实践,他终于“偷”得一手熟练的腊味制作技术。几年后,黎敦潮离开佛山沧洲烧腊店到了广州,与另外四家合股在惠爱中路(现中山四路)开设烧腊店。黎敦潮为纪念佛山沧洲腊味店师恩,便集清书法家吴恬胜(别号铁禅)的墨迹,做了一块金字黑漆招牌,上书“沧洲栈”三个大字,取意为佛山沧洲的分店。
广式腊味并非“沧洲栈”所创,但“沧洲栈”的创立经营,却使广式腊味有了第一个招牌称号,并在全国腊味行业中确立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制作和风味特色,对促进广式腊味的生产和发展功不可没!
“沧洲栈”是广州第一间腊味专卖店,铺址就在惠爱路(今中山四路),始创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创始人是广东香山(今中山)大黄圃人黎敦潮(又名黎禾)。中山黄圃一带是广东省重要的粮产区,农民多以饲养牲猪为副业,兼养三鸟。一直以来,猪禽蛋品的经营都比较兴旺。黄圃人更是利用这一优势,每年秋收后,各家各户都自行腌制肉类三鸟等食品,其中尤以腊肠、腊肉盛行,除自给自足外,一部分还流入中山、南海、江门、佛山、广州等地市场,成为黄圃人的一大收入。在中山黄圃无论男、女、老、少,都掌握一些腊味制作技术。中山大黄圃人黎敦潮自小就受族人的影响,耳濡目染,也对肉食的腌制略懂一二,在制作和推销的过程中,黎敦潮意识到此业大有可为,并且当时腊肠的推出,尚属新潮食品,特别受市民的喜爱。黎敦潮为了提高自己腊味食品的制作技术,寻求更大的发展,16岁那年在家人的支持下,只身离家到佛山永安街沧洲烧腊店当杂工。黎敦潮手脚勤快,一有空闲就到腊味加工场帮工,边做边“偷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揣摩、实践,以及凭自己对腊味制作的基本知识,终于“偷师”学得一手熟练的腊味制作技术。几年后,黎敦潮精通了从灌肠到调料、焙干等一整套腊肠制作工艺,便离开了佛山沧洲烧腊店来到广州。到广州后,黎敦潮在祖母的资助下,加上自己的全部积蓄与梁祖香等四家合股开设烧腊店。地点就设在现中山四路大学鞋店附近一条小巷内。当时最大的股东是家境殷实的梁祖香,但他只做外股,不直接过问生意,烧腊店的一切工作主要由黎敦潮操办。
黎敦潮学得一手腊味手艺,主要是师从佛山沧洲烧腊店。为了纪念师恩,他把自己开设的门店称作“沧洲栈”,以示与佛山沧洲师出一门,同宗同源,并特邀清代书法家吴恬胜(别号铁禅)的弟子书写“沧洲栈”的黑漆金字招牌。“沧洲栈”三个大字苍劲有力,气势磅礴,往往引得路上行人驻足观赏,交口称赞。沧洲栈的金字招牌在中山四路店中,整整悬挂了60多年,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因“破四旧”而被严重破坏,后来在重新仿制沧洲栈的招牌时,“栈”字已痕迹模糊,无法恢复原貌。如今只留“沧洲”二字,知情者无不感到遗憾。自沧洲栈挂牌经营后,生意越做越兴旺,中山黄圃的乡中族人,也时而登门求师学艺,黎家也毫无保留地把所学的手艺传于乡里族人,使黄圃的腊味工艺能进一步推广普及,技术也得到提高。1928年,沧洲栈经过20多年的经营,声誉渐高,资金积累也日渐丰厚。这时,大股东梁祖香因与黎家意见不合,提出拆股。当时,梁家的大儿子上门逼着黎敦潮立即退还梁祖香的股份及利息,如办不到就要让出沧洲栈。黎敦潮先生不动声息地答应计议。结果,他靠同行、朋友的鼎力相助,筹够了资金,退掉了梁家以及另外三家的股、利,独资经营沧洲栈。店铺也随即从巷中搬到路边现址。新铺面积约90多平方米,呈狭长形状,地下前半截营业,后半截做仓库,二楼用作加工场。
黎敦潮先生做腊味生意数十年,仍能保持忠厚老实的秉性。他坚信做生意信誉第一,应凭货真价实招徕顾客,树立信用。他要求店中员工,对腊味从选料到制作加工,都要严格遵守他立下的操作规程:制作腊肠所选用的猪肉不鲜不用,非前、后腿肉不用;肠衣一律由本店伙计自行吹制,名曰“本地肠衣”;肠衣不够薄,口径过大过小都不用,凡不合格的只作“下脚料”廉价处理;所使用的酒选取正牌的江西回龙酒和天津玫瑰露酒;用糖是上等白砂糖;制作名牌产品“生抽腊肠”,还遣专人到本市“河南酱”订购。为了保证酱油的等级,要用细管在缸中慢慢抽出,慢慢筛滴,买一次酱油就要花整整一天的时间,酱油拉回店中后还要放在天台继续“生晒”,经过如此一番精工细作后,才能使用。用这种经过特殊处理的生抽炮制出来的生抽肠,才具有浓郁的“豉味”。“豉味”特浓是沧洲生抽肠的一大特色。此外,沧洲的另一名牌产品“鲜鸭膶(肝)肠”也是名闻遐迩的。“沧洲鲜鸭膶肠”选用新鲜的鸭肝,配以白糖、酒、生抽等,经过特别的加工处理而制作出的别具风味的产品。它的特点是保持了鸭肝的鲜汁味和糖酒味,吃起来香滑可口,既有“腊味”,又有鲜味。此产品一经推出,便深受市民的欢迎。沧洲栈的招牌也因“沧洲鲜鸭膶肠”而愈加响亮。在40年代,广州的食家要品尝风味腊味,必定少不了“沧洲鲜鸭膶(肝)肠”。
30年代初期,广州市场出现了繁荣兴旺的景象。1933年,广州市区内的腊味店已增加至177家,行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在腊味市场上得以生存、发展,黎敦潮先生一直本着以信为本,信誉第一,童叟无欺的宗旨。沧洲栈的腊味总是以品质实在,价格相宜而在同行中略胜一筹。
黎先生笃信“薄利多销”的生财之道,沧洲栈的腊味价格总是比市场平均价格略低一成(10%)左右,仅此一招便吸引了大量顾客。买卖时又绝不短斤缺两,如果稚童前来,还特意多秤一点,以取信于顾客。在腊味加工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质劣形陋的次货,黎先生从不允许低劣的产品滥竽充数,以免损害顾客利益,损坏了字号的名声。当时,广州很多酒楼食肆都喜订购沧洲栈的腊味。凡是“花酌馆”订货,黎先生必选取上等腊味。一些稍有残次的腊味,他只会削价售与“晏店”或“二厘馆”绝不以次充好。自清朝以来,广州一些较高级的酒楼统称为“花酌馆”;小食店称为“晏店”;设备简陋的“茶居”一般只收二厘钱茶钱,故统称为“二厘馆”。由此可见,沧洲栈的生意做得灵活,做得实在,因而一直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1955年,黎敦潮去世后,店务由其子黎撰主持直至公私合营。当时,沧洲栈旺季日产腊肠半吨,腊肉好几百斤。但是由于加工场地和铺面狭窄,生产条件局限,无法再扩大生产规模。
趣香饼家:趣香饼家是一个中华老字号的糕点企业,创建于1938年。二十世纪30年代,趣香饼家设在第十甫闹市区。趣香饼家原是一间名为"佛有缘"的商店,以经营斋料为主,并兼营凉果杂货。1938年敬信义饼家的掌柜拟自立门户从事饼饵业,看中了第十甫这一从商黄金地带,租下了"佛有缘"。为取意又香又脆,便易名为"趣香饼家",经营中西饼食。1943年,趣香饼家自设工场生产糕点,很受顾客欢迎。趣香饼家讲究经营之道,靠选料上乘与做工精细,保证质量,在40年代后半期已是驰名省港澳的饼家之一。1956年公私合营,趣香饼家与"显记"、"中国"、"适宜"、"四美斋"四家饼家合并,组成糕点加工厂,仍以"趣香"为名,集中了5间饼家的优势,技术力量更加雄厚,保持原有各家独特风味。
1964年中秋节,"趣香"推出新的名牌月饼,称为"福、寿、康、宁四喜月",又攀高峰。改革开放后,"趣香"糕点生产不断发展,逐步恢复了传统名牌产品,还引进了国外先进的面包自动生产线和曲奇饼生产线,在市内开设多间饼家分店,积极开拓国外市场,目前有些产品已销往美国、港澳等地,提高了趣香饼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1994年中秋创制的"趣香中华月饼王",被载入了世界吉尼斯大全。
王老吉:王老吉凉茶创立于清道光年间(1828年),至今近两百年历史,被公认为凉茶始祖。采用本草植物材料配制而成,有“凉茶王”之称。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又以王老吉最为著名。
”广州凉茶满街巷,王老吉来三虎堂;更有神农癍痧茶,廿四味中妙药藏。王老吉,王老吉,四时感冒最使得,饮一茶啦最止咳。“王阿吉一生嗜医好药,从白云山采药归来,就在自己开的药材铺里卖药诊症,一般病人服下他的三五味药便可病除身健。他的医德又好,不分贫富,不摆架子,只求为人医病。于是,大家都当他是自己人,惯叫他的乳名——阿吉。他年纪大了,自然就成了“王老吉”。
清道光年间,广州爆发瘴疠,疫症蔓延。为挽救患者,王老吉历尽艰辛,寻找良药,最终得一秘方,研制出一种凉茶配方,这种凉茶不仅解除了乡民的病痛,也帮助乡民躲过了天花、疫症等灾难。王老吉从此声名大振,被誉为岭南药侠,还被道光皇帝召入皇宫,封为太医院院令。1828年,王老吉在广州十三行开设第一间“王老吉凉茶铺”,深受街坊欢迎,被誉为“凉茶王”。
据《广州西关古仔》记载,1839年,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整日奔波劳累,不幸中暑困热、咽痛咳嗽。随从人员请来名医开方,服药不见效果,病况日渐加重,上下十分焦急。后来有人慕名找到王老吉,药到果然病除。于是,林则徐登门答谢,并问及姓名与所用之药。王老吉如实回答:"大家叫我王老吉,为你治病的是几味不值钱的草药。"林则徐不禁感叹:"药无分贵贱,不值钱的草药,贫苦百姓更能受益。如果能将药煮成茶,使人随到随饮,有病治病,无病防病,那就更是为大众造福无量啊。"王老吉听后,若有所悟。1840年,王老吉首创凉茶包,以“前店后坊”的形式,同时出售凉茶粉和凉茶包,方便顾客携带出门远行。使得王老吉风靡一时,供不应求。林则徐更是命人送来一个大铜葫芦壶,上面还刻上"王老吉"三个大金字。
1885年,在第一家凉茶铺开设半个世纪后,王老吉凉茶铺已经超过百余家,热卖于广州的大街小巷,并盛于粤、桂、沪、湘等地区,甚至海外。1925年,王老吉凉茶参加英国伦敦展览会,成为最早走向世界的中华民族品牌之一。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浪潮席卷全国,王老吉与嘉宝栈、常炯堂等八家企业合并成立“王老吉联合制药厂”,后几经更名为“广州羊城药厂”归属广州市医药总公司(广药集团前身)。
著名的官司:日,王老吉诉加多宝虚假宣传纠纷案在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法院判决加多宝方面停止使用含有“加多宝凉茶连续7年荣获‘中国饮料第一罐’”等用语的广告,在指定媒体上连续七日刊登声明以消除影响,并且赔偿王老吉方面300万元。
港三元:百年老店“港三元”源自于香港大三元酒家,始创于1919年。在20年代,与南园、西园、文园合称广州四大酒家,并位居榜首。
大三元酒家不但在广州名气大,而且在东南亚一带也享有盛誉。大三元扬名有几个原因:一是它的名字响亮,寓三元及第、独居榜首之意;二是它的设施较为先进,是广州首家安装电梯载客的酒家,这在当时是一件很具吸引力的新鲜事。当然,更主要的还在于酒家的烹任技艺高,菜肴质量好。
大三元名菜名点繁多,名菜有“太爷鸡”、“红烧大裙翅”、“铁板麻花雀”、“冰梅百花虾”、“富贵石榴鸡”、“龙凤鸳鸯球”、“香酥炸蟹钳”等,名点有“架英猪油包”、“蚝油叉烧包”、“影美鸡蛋挞”、“马赛克蛋戟”、“蜂巢荔芋角”、“透明鸡蛋糕”、“雪花冻蛋卷”、“安虾咸水角”等。“红烧大裙翅”是大三元的传统招牌菜,据说在二三十年代,要花60块银元才能吃得上这道菜。因此,当时的一些名流士绅都以在大三元饮宴为荣耀。“红烧大裙翅”是选用老虎鲨、鲟头鲨等上等裙翅作原料,需经煲翅(即浸发)、滚煨翅、烤翅、上翅等几道制作工序,在火候和烹制时间上都极为讲究。烹制出来的翅,拿筷子夹起任何一根,两端都能自然下垂并合拢成椭圆形为最好,否则便说明过硬或过软了。此菜汤清味鲜,香滑而不腻口,一直被列为粤菜中的上品。
大三元原来只是一家经营粥粉面的小食店。到了抗战前夕,由于广州城内实行戒严,家家户户很早就关灯睡觉了。有一天晚上,一个有一段时间没吃过东西的乞丐摸黑溜进了大三元,光线黑暗使他不能看清店里的情况。突然“咣当”一声,把桌子上的筷子全弄散在地,惊动了大三元的老板。
老板与乞丐交谈后,见其可怜,把他留下来帮自己打工。老板有一个亲戚在南洋开橡胶园,可是却没有儿子,而且身体有重病,可能不久于人世。这么大的橡胶生意没人继承,实在可惜。乞丐在大三元呆久了,老板认为他是一个憨厚老实的人,就把他介绍给其亲戚。到了南洋以后,这个乞丐仍然是勤勤恳恳的工作,橡胶园主决定把产业给他继承。不久以后,橡胶园主病逝,乞丐接手了整个橡胶园。
乞丐一夜暴富,并没有忘记当初大三元老板的提携。他交代好有关事宜后,就连忙乘船回到广州。来到以后发现大三元已经不在了。经过四处打听,才得知那老板为了躲避日本鬼子把铺子关了,回到台山老家。于是,乞丐又来到了台山,正准备乘人力车去打探时,无意发现那车夫原来是老板的家人。经过乞丐的一番劝说,老板决定重出江湖,两人一拍即合,就是后来著名的大三元酒家。
潮州会馆:潮州商人是中国三大商帮之一,即以海阳(今潮安)、澄海、饶平、丰顺、潮阳、普宁、惠来、揭阳等县的商人为主,号称潮州八邑。潮州商人不仅在本省各地做生意,活动范围更远跨全国各省和世界许多国家。因此,潮州商帮足迹遍天下,而潮州会馆也随商人林立于海内外活动据点上。相比许多省级会馆,做为府级的潮州会馆因为商人的财大气粗,建设的大多更为堂皇。潮汕地区虽因地形阻隔而开发较晚,但自唐、宋水陆交通陆续开通后,潮汕地区的工商经济发展迅速。明代的潮汕已然成为粤东、闽西南、赣南三地物资集散与进出口的据点,更是海上贸易活跃的区域。发源自潮汕地区的商人由于地理环境而形成“重贩运”特点,使得他们在海上经贸与海外移民上有着傲人的成绩。潮州商人的崛起与成就除了得益于工商贸易外,潮州商人的刻苦耐劳、冒险进取和倚重地缘、血缘社团的习性,更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因素。&&
当年最旺的一段(大南路以北)的北京路上,具有历史意义的只有两处建筑,一是屹立于大南路转角处(今为中国石化公司所使用)的六层大厦,另一处是北京路尽头的广东财政厅大楼。自广卫路入北京路之处,一幢气势宏伟的白色大楼让人不由屏息,大楼门顶部石匾书有“广东财政厅中华民国八年六月吉日”的字样,前身为明清两代的广东承宣布政使司,是朝廷派驻广东省的最高行政机构。仿罗马柱式巨柱、穹窿顶和门口的一对雄狮使其显得十分庄重肃穆,如守护神般坐镇于北京路。
南越王宫署遗址:1995年、1997年在广州北京路与中山四路交会处,发现了两千年前赵佗建立的南越王宫署遗址。南越国宫署御苑中的大型石构水池和曲流石渠设计之独特,构筑之精巧,规模之宏大,令人赞叹不已。这处遗址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据悉这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御苑遗址,对研究古代建筑、古代园林和南北民族融合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是中国文化瑰宝,为广州历史名城精华所在。遗址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越王宫署遗址已知面积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达5-6米。
北京路这一区域虽历经十多个朝代及两千多年的沧桑,但其中心地位始终没有改变,这一奇特现象,不仅创造了国内外城市建设中罕见的历史景观,同时也造就了这块神奇土地灿烂无比的历史文化。
&(文字部分整理于网络)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路哪个地铁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