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打击投机倒把,稳定物价稳定是要保持的效果

党史知识竞赛题库二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党史知识竞赛题库二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36.6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您的位置:
广东分社新闻热线 日: 夜:
没有硝烟的战争――解放初期控制市场稳定物价的斗争
&&&&新华网北京6月23日专电题:没有硝烟的战争――解放初期控制市场稳定物价的斗争
&&&&新华社记者罗宇凡、华晔迪
&&&&长期的战争破坏与国民党溃逃前的疯狂洗劫,使成立初期的新中国面临着极大的财政经济困难。在解放战争中取得了伟大胜利的中国共产党能否在短时间内控制经济局面,直接关系到新生的人民政权能否稳定。战场上的硝烟逐渐散尽,在经济领域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拉开了帷幕。
稳定物价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
&&&&刚刚解放的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工厂倒闭,商店歇业;农田荒芜,灾害泛滥;交通梗塞,贸易阻滞;财政艰难,赤字剧升;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到处是失业的人群,到处是逃难的灾民。
&&&&在严重而复杂的情况下,旧社会遗留下的投机资本开始乘机兴风作浪,投机倒把,囤积物资,哄抬物价,破坏金融,扰乱市场。1949年到1950年间一连掀起了四次全国性的物价暴涨风。全国13个大城市的批发物价指数,如以1948年12月为100,1949年1月则上升为153,4月为287,7月为1059,11月竟涨至5376,1950年2月又比1949年12月上涨了1倍。
&&&&物价的恶性上涨,市场的剧烈波动,猛烈冲击着生产秩序,威胁着群众生活,使原本已经严峻的经济形势更加恶化。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封锁禁运,国内的投机分子认为共产党在经济上注定无所作为,进步人士怀疑和担心共产党能否医治战争创伤,人民群众在欢呼革命战争胜利的同时,更加渴望尽快摆脱生活的疾苦。在当时这种内外环境下,控制市场,稳定物价,已经不仅是一个严重的经济问题,更加成为一个尖锐的政治问题。
“银元之战”稳定人民币地位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各级政府的逐渐建立,人民政府立即开始了控制市场、稳定物价的斗争。首先就是打击不法资本家的金融投机,展开“银元之战”。
&&&&解放初期严重的通货膨胀源自国民党政府留下的烂摊子。1948年,坐镇上海的蒋经国严令市民交兑金银外汇,而把巨额的一钱不值的金圆券塞到市民手中,造成物价飞涨。为扭转这一局面,上海人民政府刚刚成立就以10万金圆券兑换1元人民币的比例收兑金圆券,市民纷纷兑换人民币。但由于市民吃够了钞票贬值之苦,一拿到人民币又去兑换银元。银元贩子趁机哄抬价格,原本一块银元值1000元人民币一个星期就涨到了1400元。人民币与银元的比价不断下跌,物价则急剧上涨,上海解放后短短13天内,银元上涨1.9倍,物价上涨2.7倍。如此下去,只要不到一个月,人民币就会被赶出上海。
&&&&为了控制银价,1949年6月5日,华东局财委首先向市场集中抛出10万块银元,同时,报刊、电台开展宣传,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也严正警告投机奸商“赶快洗手不干,否则勿谓言之不预”。然而投机者并未罢手,10万块银元短时间内迅速被投机分子吞没,如再不果断打击,金融市场的投机活动将把整个经济和物价引向失控。
&&&&在党中央的直接指导下,各地政府开始对金融投机分子采取强硬措施。一方面以法令禁止金银计价流通与私相买卖;另一方面,直接出动武装力量对不法投机分子进行严厉打击。
&&&&1949年6月10日,上海出动部队和公安人员包围、查封了金银投机大本营“证券大楼”,逮捕投机首恶分子250名。在人民政府强有力的打击下,第二天银元便从2000元猛跌至1200元,大米价格也跌了一成。第三天,米价再跌一成,食用油价格跌一成半。“银元之战”成了人民政府与上海旧经济势力交锋中取胜的第一个回合,初步稳定了人民币的地位,为控制市场创造了必要前提。
“米棉之战”打击重要物资投机
&&&&“银元之战”失败后,投机资本又开始将目标转向粮食、棉纱、煤炭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的投机。国民党特务在这个时候更是煽动道“只要控制了两白一黑(大米、棉纱、煤炭),就能置上海于死地”。
&&&&投机分子大量囤积物资,哄抬物价,全国物价一日三涨。上海1949年6月23日到7月21日,一月之内米价又上涨4倍,纱价上涨1倍,从10月上旬到11月下旬,米价又涨3倍,纱价涨3.8倍,布价涨3.5倍,其他物价也随之大幅度上涨。这给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1949年7月,党中央派陈云同志到上海调查研究,制定对策。在此后的半年多时间里,在党中央的领导和支持下,陈云在全国范围内调集粮食、棉纱等重要物资,经过周密部署和充分准备,在各大城市统一行动,趁市场高价时一齐抛售,几天之内就给了投机资本以毁灭性的打击。再经过几个回合的艰苦战斗,最终彻底击垮了投机分子刮起的涨价风。
&&&&进入1950年3月以后,全国市场物价趋向稳定。“米棉之战”的胜利,使中央不用政治力量,就在短期内控制了市场,稳定了狂涨的物价,解决了国民党统治时期长期无法解决的问题。
&&&&为巩固经济战线的斗争成果,中央在“银元之战”“米棉之战”后,开始着手统一全国的财政收支,物资调度和现金管理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同时还采取了诸如加强市场管理,惩治不法奸商;加强税收,发行公债,弥补赤字;吸收存款,回笼货币,紧缩银根等措施。并规定禁止一切部队机关参与商业活动,节省一切可以节省的支出以减少办公杂务等费用,除特殊需要外一律暂停贷款并按约收回贷款,核定各级军政机关人员车辆马匹的编制,清理全国仓库物资等等措施。
&&&&这些措施和规定,既能使党政机关“转移风气”,又可避免不法投机商有机可乘,从综合治理的角度,清除了物价上涨的隐患和漏洞,从而使危害人民十几年的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得到了根除。(完)
( 责任编辑: 王佳 )
图片新闻   
 广东要闻
 社会新闻
新华社记者看广东
??????????
地点: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
地点:珠岛宾馆红棉厅
地点:深圳华夏艺术中心政府如何稳定物价 经济角度
大大鸾椸劘
宏观角度:生产力是一切的根本,政府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成品.保证消费者所持有的货币数量和生产力有一定的比例.这个比例应该能体现出:多劳多得,不老不得.可以维持正常的生活必需品的消耗.并可以追求一定的精神文明的享受.非常理想化的状态,其实很他吗扯淡啊.现在的当官的啊,哪一个都是自己捞够了再说啊?微观角度:打击投机倒把,维护合法的商业活动.楼上的养猪专业户吧.你以为一个人活着天天就猪肉就OK了?穿什么?油盐酱醋怎么办?住房怎么办?上学怎么办?唉…………………………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陈云建国初期在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工作中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陈云建国初期在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工作中的历史作用
】【】【】【】【】
  稳定物价、统一财政经济,是新中国经济战线取得的第一个伟大胜利。陈云为这一胜利的取得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  建国初期,我国在财政经济方面遇到了严重的困难。一是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出现巨额赤字。二是出现了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的局面。物价飞涨使整个社会经济陷入混乱和动荡的局面,人心波动。这是我们党从推翻国民党政府到掌握全国政权过程中所面临的新课题,也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次考验。帝国主义者预言中国人民不向他们乞讨将无法活下去。资产阶级讥笑“共产党是军事一百分,政治八十分,财经打零分”,一些不法资本家还试图在经济上和我们较量。我们的朋友中也有人对我们的治国能力表示怀疑,说“共产党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显然,在这种形势下,能否迅速消灭财政赤字,稳定物价,关系到解放后全国大局的稳定,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以及恢复国民经济任务的完成。  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的党、光荣的党、正确的党。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果断地采取坚定而有效的措施来克服财政经济的困难,向世人表明:我们有能力领导人民夺取政权,也有能力领导人民治国安邦。  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党中央就决定建立中央财经委员会来统一领导全国的财经工作。日,中央发出《关于建立中央财政经济机构大纲(草案)》,要求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之下,立即建立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并陆续建立若干中央财政经济部门,作为中央的财政经济机构。新中国成立后,它成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财政经济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国的财经工作。  “党中央和毛泽东在决定建立统一的财经领导机构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着是从东北调回陈云同志主持中财委。陈云同志是新中国财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他在抗战后期“主持的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财经办事处,工作很出色。解放战争时期,他主持东北财经委员会的工作,顺利实现了东北全区财经工作的统一管理,较早地把经济稳定下来。党中央和毛泽东任命他为中财委主任,是再合适不过了。”(1)  陈云受命于新中国财政经济严重困难之时,上任伊始,他发扬“唯实”、“稳健”的作风,首先作了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并以上海为重点,解剖“麻雀”,对财经困难的状况和原因、性质和前途做了全面而科学的分析,然后确定了对策和解决办法,把稳定物价、统一国家财政经济作为第一个战役,并亲自指挥了这场斗争。  二  陈云指挥稳定物价、统一财经的斗争,从上海财经会议拉开序幕。  1949年7月,陈云来到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上海。这是资产阶级最集中的地方,同时也是当时投机风潮最猖獗和经济困难最大的城市。上海经济形势的稳定与否,对全国的影响极大。陈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7月27日至8月15日在上海主持召开了有华东、华北、华中、东北、西北五个地区的财经部门领导干部参加的会议。在会上,陈云作了《克服财政经济的严重困难》的报告和《目前财经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的大会总结,提出了克服财经困难的措施,明确了领导财经工作的指导思想。  第一,用政治观点来观察和解决财经问题。这就是要立足于革命战争的全局看问题。从全国的范围看问题,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的有效办法,坚定自己的信心。当时的情况是,一方面解放战争节节胜利,新中国处在诞生的前夜;另一方面财政经济遇到困难,尤其是在南方前线,在较大的城市,困难更大。做财经工作的同志首先要对这种困难有个正确的认识。陈云认为,“这是胜利中的困难”(2),是解放战争推进到国民党区域后出现的暂时困难;全国解放了,新区的工作开展起来了,困难就会减轻,回旋的余地也会更大。到那时我们“是在一个发展的环境中,加一点税不会出大问题。如果赤字不大,可以用增加税收的方法,努力求得收支大体平衡。以便使经济走上健全发展的道路。到那时,货币比较稳定,发了票子物价不上涨,就大有文章可做(3)。”因此,从当时的全局看,“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困难,要靠军事上的彻底胜利”(4)。不论财经工作有多大困难,仍要把支援战争放在第一位,在支援战争的前提下谋求经济的稳定。离开这个前提,孤立地看问题,就经济论经济,路子不会宽。  第二,克服财经困难要着眼于恢复和发展生产。财经困难怎样克服?物价如何稳定?重要的一条是制止通货膨胀。那么怎样制止通货膨胀?陈云说,不是靠发票子,而是靠增产节约,“眼光要放在发展经济上”(5)。陈云非常强调恢复和发展生产对克服当时财经困难的重要性。为解决上海的财经困难问题,原来曾设想用“工厂搬家”的办法,减轻上海的负担。陈云考虑到这样做对下一步恢复生产不利,因为工厂不是随便搬到什么地方都可以生产的,不具备一定条件形成不了生产能力。而经济困难的最终解决,离不开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因此,上海会议决定由各区共同努力来维持上海。陈云指出,“改造旧上海,主要是使生产事业得到恢复和稳步发展。”(6)  在恢复生产上,陈云强调“反对百废俱兴”,主张“经济上重点恢复”(7)。重点恢复主要抓两个:“一个重点在交通,尤其是铁道;另一个重点在水利和农业(8)。”陈云认为,“运输是全国经济的杠杆(9)。”如果交通阻塞,就将使全国城乡经济处于瘫痪局面,根本不可能进行工业的恢复和发展。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是“头等大事”。陈云指出:农业发展不起来,工业就很难发展(10)。”而整修水利则是恢复农业的关键。陈云的这种重点恢复思想,对我们较快地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经济,克服财经困难,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三  陈云把稳定金融物价作为克服财经困难的突破口。  稳定金融物价的斗争,主要是同民族资产阶级中的投机资本家的较量。当时作为投机市场领导力量的官僚资本已经被我们没收,但大批的私人投机资本还继续存在,成为破坏国民经济的主要因素。它们趁着国家财政经济还有暂时困难和社会主义经济力量还不十分强大的机会,凭借着在市场上占有的经济优势,扰乱金融物价,疯狂地追逐暴利,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发动了猖狂的进攻。陈云指出,这是资产阶级“要在经济上同我们较量”(11),实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争夺整个国民经济领导权的斗争。  无产阶级要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就必须狠狠打击破坏性最强的投机资本。在这场斗争中,我们没有采取简单的没收的做法,而是按照经济工作的特点,采取了行政手段和经济措施相结合,并以经济措施为主的方针,陈云在直接领导这场斗争中,把政治手段和经济措施巧妙地结合起来,表现了很高的领导艺术。  首先,打击金融投机资本。在旧中国,由于通货贬值,物价飞涨,投机倒把就成为官僚资产阶级追逐暴利、掠夺财富的主要办法。币制的不稳,使黄金银元外币充斥市场,于是滋生了一批专门从事金银买卖的投机分子。他们以银行钱庄为据点,专门以倒卖金银为业,兴风作浪,扰乱市场,常常成为物价波动的先导。解放后,他们不顾人民政府的警告,利用国家物资短缺和人民币立足未稳的机会,继续进行金银投机活动,使金银黑市价一日三涨。这种资产阶级的金融投机主要在大城市,特别是在上海。从上海解放到6月9日,短短的13天中,黄金上涨2.11倍,银元上涨1.98倍,物价随之上涨2.7倍以上(12)。买卖活动中也大都使用金条银元,使人民币的通货地位和信誉受到严重的冲击。对此,各阶层的人民表示极大的愤慨。  为了打击金融投机活动,稳定市场,各地党政部门一方面发动广大工人、学生开展宣传活动,揭露金融投机的危害性和投机破坏分子的阴谋,另一方面严令禁止金银的流通使用和私自买卖,由中国人民银行挂牌收兑。对非法的金银投机活动和机构,则严加取缔。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在广大群众的要求与支持下,经党中央批准,派公安部队包围并占领了金银外币投机的大本营――上海证券交易所,逮捕并法办了操纵市场、破坏金融的首要投机奸商238人。其他各地也先后逮捕处理了一批投机分子。经过这一打击,金银投机活动基本被制止了,市场得到了初步的稳定。  其次,打击不法资本家对粮食、纱布等重要商品的投机。银元风潮被挫败后,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并没有受到重大打击,还不服气。那时,物价不稳定,粮食和纱布往往代替货币充当筹码,成为囤积的对象。于是投机资本家又把眼光转到粮食和纱布上,他们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捣乱市场,先后掀起了四次全国性的物价大涨风,其气焰极为嚣张。为了反击投机资本家的猖狂进攻,在陈云的亲自主持下,部署了全国性的统一反击行动。陈云起草的中财委给各地党委的指示强调指出:应在这次行动中给投机资本家以“教训”。(13)  这次反击的特点,主要是运用经济措施,依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力量,挫败投机资本。做法是:调集大量商品,选择有利时机,集中抛售,平抑物价,打击投机。陈云认为,国家掌握足够数量的粮食和纱布,是稳定市场、控制物价不可缺少的手段。他提出掌握粮食以稳住城市,掌握棉纱以稳住农村,从而遏制投机资本家乘机兴风作浪的方针。当时,随着革命战争的胜利,我们建立起了强大的国营经济,并拥有了一套完整的商业机构,控制着大份额的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为我们战胜投机资本,控制市场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党和政府充分利用和发挥了这一优势,给投机资本以毁灭性的打击,有效地平息了他们掀起的涨价风。如1949年11月,当投机资本家掀起涨价风,活动异常猖狂之时,人民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调集粮食、棉纱和其他主要物资,经周密准备,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于11月25日在全国各大城市统一行动,按国营牌价大量抛售,到26日就使物价下降,稳住了市场。投机资本家不得不把抢购囤积的商品吐出来,赔本出售。这次行动给投机资本以毁灭性的打击,有相当一批投机资本家破产,显示了共产党搞经济工作的能力。上海工商界人士说:“六月银元风潮,中共是用政治力量压下去的,此次则仅用经济力量就能稳住,是上海工商界所料不到的。”(14)  再次,严格市场管理和加强金融管理。运用行政力量加强市场管理和金融管理,是打击投机倒把活动,控制和稳定市场不可缺少的措施。在陈云和中财委的具体指导下,我们将足以带动市场物价的主要物资置于政府的指导与监督之下,集中进行交易;政府对交易市场实行整顿,建立管理机构,审查交易员,实行凭证入场制度,场内一律现金交易,禁止买空卖空和场内转帐;保护国营商业的牌价不受私商破坏,成为市场上的领导价格,对没有牌价的商品则采取议价、核价制度;对投机倒把扰乱市场者,严加处理。同时国家加强金融管理,收紧银根;征收税款,收缴公债款,要求资本家按时发工资而不准关厂;公家的钱只能存放国家银行,不得向私营银行和私营企业贷款。由于我们采取了这样的措施,对取缔和限制投机活动,控制物价涨风,起了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人民政府还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健全税收机关和加强税收工作,开展折实存款,回笼货币,以紧缩通货,稳定物价。陈云在日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作了《发行公债弥补财政赤字》的报告,并具体起草了《公债和钞票的发行计划》。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陈云的精心指导下,从1949年4月到1950年2月,这期间虽发生了四次物价涨风,但政府始终掌握着主动权,每次都能在较短时间内加以平息,把物价波动限制在一定幅度之内,避免了恶性通货膨胀。进入1950年3月后,全国市场就完全稳住了。这样,在建国后仅仅半年时间内,我们就克服重重困难,把物价稳住,把市场控制住,树立起国营经济在市场上的领导地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四  打击投机资本、控制市场、稳定物价的几番斗争,我们都取得了胜利。但这仍旧是暂时的,还不能从根本上防止物价的波动。因为我们的财政经济没有统一起来,收支脱节,中央财政缺乏坚实的基础,随时有出问题的可能。陈云指出,1949年每次物价大波动被制止后,“短时期中虽也有过金融物价比较稳定的状态,但那种稳定是暂时的,并不是因为财政赤字缩小了。……不是建立在财政收支的平衡上面,继之而来的波动,就是不可避免的。”(15)  当时,我们“支出很大”,而“税收甚微”,所以“政府的财政赤字庞大,因而钞票发行过多”(16)。支出很大表现为:其一,解放战争还在华南、西南等大片地方进行,军费开支浩大。1949年军费支出占全年财政总收入的一半以上,1950年占41.1%。其二,我们对于一切不愿抵抗的旧军队与旧人员采取一律包下来的政策,连同我们自己的军政公教人员,国家需要供给的脱产人员达900万人,行政费用也很大。其三,政府还要支出相当数量的现金和物资去救济失业工人和灾民;以及重点恢复交通和其他生产事业。因此整个国家开支浩大。“税收甚微”是因为:第一,老解放区人民10多年来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已付出过巨大的人力物力,解放后上交的公粮约占其总收入的19%强,已不能再增加他们的负担。第二,在广大的新解放区,其税收或者是因战争而陷于停顿,尚待整理与恢复,或者是受季节的限制,暂时不能征收。第三,用于恢复生产和交通的投资,短时间不能收回成本,更说不上得到利润。这样,国家财政收入与支出差距很大,1949年国家支出中财政赤字达到2/3。为了弥补庞大的财政赤字,人民政府不得不暂时依靠银行透支,发行钞票。人民币的发行额,以1948年为基数,到1949年11月增加约100倍,到1950年则增加270倍。其结果,一方面解决了解放战争和恢复国民经济的需要,但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出现通货膨胀、物价波动的局面。  同时,还有一个严重的情况是收支脱节。公粮和税收等收入大多由地方人民政府掌握和管理,自己可以先用,中央拿不到,而支出则大部分由中央人民政府负责。收在下面支在上面,中央统一调度困难重重。  因此,要从根本上制止通货膨胀,稳定物价,就必须统一全国财政经济管理,平衡收支。  早在1949年8月,陈云在上海会议上就提出统一财经问题。12月,陈云在他起草的复华东财委的电报(并发中南、西南、西北等大区财委)中,再次强调了“财政经济要统一管理”的重要性。1950年2月,在陈云的亲自主持下,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召开了全国财政会议。会议详细讨论了如何平衡财政收支、平衡货币吐纳、平衡物资供求的问题,决定对全国财政经济工作实行统一管理。陈云在会上反复阐述了统一财政经济的重要意义,提醒财经工作人员要提高自觉性,增强对战胜困难的信心。  日,政务院颁布了由陈云亲自起草的《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同日,中共中央向各级党委发出《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通知》。尔后,政务院陆续发布了《关于统一管理一九五○年度财政收支的决定》、《关于全国仓库物资清理调配的决定》、《关于国家公粮收支、保管、调拨的决定》、《关于全国国营贸易实施办法的决定》、《关于实行国家机关的现金管理决定》等一系列重要决定和法令。它们奠定了我国以集中统一为基础的财政经济管理体制的雏形。  陈云指出,缩小财政收支之间的不平衡和防止金融物价的大波动,“其关键在于节约支出,整顿收入,统一财政收支的管理(17)。”上述各项决定和法令的基本精神也就是节约支出,增加收入,统一管理,缩小赤字,以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好转,其主要措施是:第一,统一全国财政收支,使国家收入中主要部分的中央收入,集中使用于国家的主要开支,使国家财政收支有可能达到平衡。第二,统一全国物资调度,即重要物资,如粮食、棉花、纱布、工业器材由中央统一调动,把主要物资由分散状况集中起来,变为有效的力量,使国家有可能在国内互相调剂,保证重要物资在市场上供求平衡,从而有效地制止投机资本家的囤积居奇和投机倒把。第三,统一全国现金管理,把所有属于政府的,但是分散在各企业、机关、部队的现金,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集中调度。这样既减少市面上的货币流通量,又增加国家能够运用的现金,从而有效地防止通货膨胀。这三个统一的共同结果是,避免了人力和物力的分散和浪费,达到了集中使用的目的,保证国家财政收支、物资供求、现金出纳三大平衡。这是我国财经工作上的一个重大转变。陈云指出:“统一国家财经工作,将不仅有利于克服今天的财政困难,也将为今后不失时机地进行经济建设创造必要的前提。”(18)  在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下,在陈云为首的中财委的精心策划安排下,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在很短的时期内收到巨大成效。到1950年4月,国家财政收入迅速增加,而支出相对减少,全国财政收支接近平衡,已不需要依靠增发通货来弥补财政赤字。物价随之回落,并趋于稳定。以后国家的财政经济形势,一年比一年好。这表明党和人民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把剧烈波动的金融物价稳住了。从此,我们党完全掌握了财经工作的主动权,结束了我国历史上长达12年的通货膨胀、物价高涨的局面。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斗争的胜利,标志着我国财政经济状况开始好转。这一胜利,迅速改变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力量对比,确定了社会主义经济的领导权,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以后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从经济上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高度评价这一胜利的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对陈云领导的财经委员会的工作作了充分的肯定:“财政经济委员会过去六个月在整理收支、稳定物价方面的工作有了很大成绩。财经委员会的方针是正确的(19)。”毛泽东对陈云的理财能力更是倍加赞赏,称其为“能”。这是毛主席借用诸葛亮在《前出师表》里叙述刘备夸奖向宠的用语(“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来赞扬陈云的理财之能。(20)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注 释:  (1)(20)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第70、89页。  (2)(3)(4)(5)(6)(7)(9)(10)(11)(13)(14)(15)(16)(17)(18)《陈云文选》第2卷,第1、9、1、18、5、71、17、143、60、31、52、77―78、34、64、74―75页。  (8)陈云:《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去一年财政和经济工作的状况》,载《人民日报》日。  (12)《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58页。  (19)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载《新华月报》1950年5月号。  《陈云和他的事业――陈云生平与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下)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稳定物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