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转型对人口流动对经济的影响的影响有哪些?

正确教育旗下网站
题号:3975114试题类型:材料分析题 知识点:弱势群体,党的基本路线及指导思想&&更新日期:
人口流动是经济社会发发展中的必然现象。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年我国的人口流动情况注:所谓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乡镇街道半年以上人口。材料二:从户籍上看,农村户籍的流动人口占了流动人口总数量的80%。从区域上看,集中流向东部的广东、浙江、上海、北京、江苏和福建等六省市的流动人口占了流动人口总数量的80%。材料三:据国务院有关部委调查,人口流动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一方面,流动人口难以融入当地,35%的流动人口从未参加现居住地举办的任何活动。另一方面,一些夫妻同时外出务工,把孩子留在家乡,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1)综合材料一、二,描述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2)上述人口流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政府可以解决材料三中所反映的问题做些什么?
难易度:中等
必须在注册登录后,才可以查看解析!
橡皮网学生APP下载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名校试题,天天更新,免费查看!
弱势群体:指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社会群体。 弱势群体包括:弱势群体包括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患者、失业者、贫困者、下岗职工、灾难中的求助者、农民工、非正规就业者以及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人。
弱势群体的特征: 第一,弱势群体的成因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既可能是客观的或自然的,如社会的制度安排,生理特征上的健康状况低下,先天或后天残疾等;也有可能是主观的或人为的,如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对城市农民工的社会歧视。第二,贫困性是弱势群体在经济利益上所面临的共同困境。“弱势群体”这个概念虽然不能完全与“贫困人口”这个概念画等号,但至少是高度重叠的。第三,在社会和政治层面,他们也往往处于弱势的地位。这主要是表现在他们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较低。他们掌握的资源很少,尽管可能人数众多,但他们的声音很微弱,他们对利益的表达很难在社会中发表出来,在涉及他们的利益的时候,往往要靠政府和大众媒体来为他们说话。
弱势群体存在原因: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会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形成为相对强势或弱势的主体,这些原因主要有:(一)存在隶属关系并不单单身份关系会产生隶属关系,某些契约关系同样可以产生隶属关系。劳动关系即属此例,虽然劳动者有出卖或不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但是正如哈耶克所言“我们可能是自由的,但同时我们也可能是悲苦的”,由于不是“高度理想”的“强有力的智者”,为了摆脱这种“悲苦”的境况,劳动者通常是不得不成为一名被雇佣者,由此雇主获得了对劳动力的支配权,同时,也获得了对劳动者的支配权,隶属关系也就形成了。信息不对称虽然在某些社会关系中,当事人并不存在隶属关系,但由于对信息掌握的程度不同,造成二者地位实际上的不平等。(二)经济力量的差距在原始社会以后,贫富差距甚至贫富悬殊始终与人类相随。在现代社会,随着具有强大经济力量的垄断组织的出现,现实社会中与之相对应的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经济力量根本无力与之抗衡。自然原因和传统影响儿童、老人、残疾人往往是社会中的弱者,虽然其中也不乏佼佼者,但整体而言,由于生理方面的自然原因甚至传统社会中的观念、歧视,他们往往在体力、智力、机会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三)不良的制度影响制度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社会地位和个人发展的机会。因此,作为一个现代国家,其法律制度和公共政策的制定都必须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地避免人为地制造弱势群体。(四)其他因素国企结构调整、经济效益下降,下岗职工增多①是由于当前正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劳动力的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据有关部门测算,“九五”期间全社会剩余劳动力平均每年为1200多万人,今后10年将增至每年1800多万人,城镇实际失业率由6%左右增至7%左右;②是新技术的运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就业机会相对减少;③是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给城镇的就业产生了很大压力;④是体制性原因,国企改革进行结构性调整,必然要削减过去长期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大量富余人员;⑤是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经济效益下降。以上诸因素导致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多,下岗职工逐年上升。上述因素中尤以后两种原因较为突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产生弱势群体的原因有: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市场竞争中要“优胜劣汰”,这样就使一部分人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强使人群和富裕者,而使另一部分人成为竞争中的失败者和贫困者;②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那些在没有竞争力的产业中工作的职工,在调整过程中成为低收入者甚至成为下岗职工。 弱势群体优先支持的若干原则:(1)对于不能解决温饱问题的人群应当给予优先支持;(2)对于不能享受任何社会保障的人群应当给予优先支持;(3)对于失去劳动能力以及虽有劳动能力,但因缺乏就业机会而长期无法就业或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明显弱势的人群应当给予优先支持;(4)对于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成本的主要承担者应当给予优先支持。明确了优先支持对象,才能有效地开展社会支持工作。根据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也只能逐步地创造消灭弱势群体的条件。
弱势群体的解决措施:(一)、促进就业是解决贫困的根本措施应把再就业问题列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战略目标之一,通过宏观政策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坚定不移地开放市场,除引进外资外,应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要发展吸纳劳动力较多的社区服务业,并落实各项优惠政策。要鼓励下岗职工和失业者改变观念、自主择业,政府在促进就业方面应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加强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等,在就业中,采取灵活的用人制度,组织失业和下岗人员以临时工、小时工、弹性工时等灵活就业形式搞劳务承包,制定用工制度,并解决好从业人员的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等问题。(二)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就业扶持要向贫困群体倾斜,对中西部不发达地区,政府应从财力、物力上支援,振兴当地经济,为失业者创造就业机会。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是反贫困的重要手段。除了对失业人员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增强就业能力外,还应对其子女的教育费用进行资助或采取减免特困生的学杂费、建立贷学金制度等,以保证贫困学生受教育的机会。(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调整社会福利政策向贫困者倾斜应加大三条保障线的扶持力度,继续提高低收入者的水平。同时应逐步调整现有社会福利政策,在住房补贴、退休金、医疗保险、义务教育等方面向低收入者倾斜,通过社会保障的再分配,起到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要建立和健全覆盖全社会劳动者的社会保障覆盖面,使各种经济类型的劳动者都覆盖在安全网内,这不仅能增强劳动者的安全感,也有利于劳动者的合理流动。要解决社会保障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如养老金,由于过去老职工的隐性缴款未能得到补偿,使企业不堪重负,致使企业欠缴和拒缴保险金。为解决此项难题,政府应从国有资产中划出一部分用作养老金。要加快社会保障的立法进程,尽快出台有关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明确国家、企业和职工的权利和义务,使社会保障制度有法可依。(四)建立城镇扶贫的监测体系为了社会稳定,应把解决失业问题和城镇扶贫纳入宏观调控之内,更有效地对贫困居民进行救济和扶持,应准确掌握失业率、下岗职工的动态情况和劳动争议、劳动关系的紧张程度等,有必要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建立一套监测指标体系和预警制度,以便及时调控和采取对策。并在此基础上,由政府牵头形成统一的城镇扶贫管理体系,使扶贫工作制度化、社会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基本路线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兴国之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政治基石),坚持改革开放(强国之路、活力源泉)。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和根本出发点: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含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说,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地位:兴国之要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②只有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国际地位,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国策。30年来的实践证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我国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社会文化事业大力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重要观点:发展才是硬道理、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义: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内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地位:立国之本为什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①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多民族国家,要把十几亿人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不可能实现的;②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意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 ①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②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前提和政治保证; ④才能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地位和作用: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改革的内容: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改革的历程: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改革全面推进。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标: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都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的目的:为了更好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改革的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改革是全面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我国的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存在着体制上的种种弊端,抑制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经济组织失去了应有的活力,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实践证明,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怎样理解改革对我国社会发展的作用:通过改革,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给我国社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地解放,国家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实践证明,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党的基本路线是一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路线,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集中体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路明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族、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十七大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1921年党诞生时(一大):马列主义; 1945年党的七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997年党的十五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2002年党的十六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07年党的十七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对待改革开放: ①我们每个人都应以主人翁的姿态对待改革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正确对待改革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影响,争做改革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②我们青少年应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参与我国对外开放事业做好充分准备。 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要把“一个中心”同“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要在实际工作中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党的基本路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党的基本路线的正确性、重要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它,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它。一,党的基本路线正确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适应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际就是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这就从根本上坚持和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坚持改革开放,是为了建立起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政治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则是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政治保证,使生产力的发展不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基本路线三位一体的主要内容,都正确地反映和体现着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相关试题推荐
1、 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和过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能体现这种美德的是[ ]①一诺千金 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③负荆请罪 ④一人做事一人当 A、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 更好地完善自我,“吾日三省我身”,这是对自我负责;经营者生产价廉质优的商品,诚实守信,这是对消费者负责;报纸杂志撰文真实,正确掌握舆论导向,是对社会负责;我们人人保护绿地,保护生态环境,美化我们共同的家园,这是对全社会、全人类负责。 下面对负责任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负责”只是对成人的道德要求 B、我们现在还是孩子,不用承担责任 C、负责是对每个人在人生各阶段承担的多重角色的共同的道德要求,贯穿于人的一生 D、责任感和负责态度是对职业人员的要求
3、 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必须做到 [ ]A、信守承诺 勇担过错 B、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 C、承认错误并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 D、自觉承担责任
4、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是 [ ]A、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B、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C、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 D、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5、 “人心齐,泰山移”的意思是[ ]A.个人离不开集体 B.集体离不开个人 C.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D.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6、 下列关于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它们是相互依存的 B.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 C.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 D.个人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集体不考虑个人利益
7、 假如你被邀请参加“世界文化之旅”知识竞赛,请你回答以下问题:(1)说出至少三个汉语中的外来语。 (2)列举下列国家的标志或代表人物:(各举两例)英国: 美国: 澳大利亚: 法国:
8、 下列人员属于中国公民的是[ ] ①具有中国国籍,正在监狱服刑但被剥夺了政治权利的人;②长期居住在中国的美籍华人;③我国超计划生育的“黑娃”;④长期居住在中国的华侨 A.①③④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 为了保护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我国已经出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而且现在中共中央也非常重视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道德建设比社会主义法律建设更重要
B.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约束力不大,相比之下道德更有说服力 C.道德和法律相辅相成,紧密结合 D.要使青少年健康成长,只要有法律保护就可以了
10、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就要将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做到 [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B.把党和国家的生活各方面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上来 C.崇尚人治和法制相结合 D.依法行政,依法维护公民的权利
背景材料:日,广州各大报刊都在头版、头条显著位置发布了《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中,广州市委、市政府制定了66条措施着力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十一大问题,被广大市民亲切地称为“惠民66条”。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现在还在“惠民66条”的制定过程中,广州市政府派出工作人员征求你的意见。根据作为广州市民的亲身体会,你认为,政府应该关注的涉及广州市民切身利益的问题有哪些呢?(至少列举三个问题) (2)如果没有人征求你的意见,你觉得你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向广州市政府表达你的意见呢?这是在行使你的什么权力?
12、 2008年初,教育部决定:在一些学校进行试点,研究开展京剧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对此,你的看法是 [ ]A.中国文化已陈旧落后,将被逐渐淘汰,这是误人子弟 B.传统文化很优秀 C.现在是多元的世界文化,我们校园应该引进交响乐而不是京剧 D.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的责任
13、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为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540亿美元,环境生态导致的自然灾害和治理成本约占整个国民经济总产值的5%。这说明[ ]A、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环境污染 B、环境保护要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C、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D、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
14、 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塑料袋已经“诞生”100周年,塑料袋的发明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但最近在欧洲某组织开展的评选活动中,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却被评为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该组织呼吁全世界公民放弃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你认为该组织这一评选结果的最主要依据是塑料袋:[ ]A、产量太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 B、这项发明给今天的人类带来了环保灾难 C、用处太小,对人类的贡献不大D、生产不可降解塑料袋消耗了大量资源
15、 日本常做出令亚洲甚至世界爱好和平人仕作呕的举动,如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和平宪法、美化侵略、窥视别国油田、窥视别国岛屿、干涉别国内政——对此对中国的启示正确的是:[ ]①发展是硬道理 ②和平与发展已不是中日之间的主题 ③中国今非昔比,不用太在意日本的举动 ④中国要坚持独立自主,不卑不亢的外交政策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
16、 日,世界卫生组织执行委员会在瑞士日内瓦提名中国政府推荐的候选人陈冯富珍女士担任世卫组织下任总干事。中国过去从未涉及国际重要组织第一把手的争逐,今次支持陈冯富珍代表中国出战,是零的突破。这表明[ ]A、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B、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扫描二维码马上下载橡皮网APP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名校试题,天天更新,免费查看!
接收老师发送的作业,在线答题。河南省农村人口流动及其对流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河南省农村人口流动及其对流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专 业: 区域经济学关键词: 农村人口 人口流动 回流效应 区域差异分类号: C912.82 
F323.6形 态: 共 150 页 约 98,250 个字 约 4.7 M内容阅 读:
内容摘要河南省是我国人口大省,按常住人口统计,2007年总人口为9360万人,仅次于广东和山东,位居全国第三位,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7.1%,其中乡村人口为6146万人,位居全国各省份农村人口数量的首位,比位居第二的四川省多912万人,占全国农村人口总数的8.4%。如此巨大的人口规模和农村人口比例,给河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压力。目前,河南省人均耕地面积为1.2亩,比2004年国土资源部发布的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还少0.21亩,更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人均5亩)的1\3.2007年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有3958.33万人,其中当年向外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1900万人,约占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48%。由于河南省背负着巨大的人口压力,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长期以来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何把河南省如此巨大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把人口优势转变成为经济优势,这对河南省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协调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此外,促进河南省农村人口的合理有序流动,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农村人口压力,推动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河南省农村人口的流动行为对流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是许多学者关心和期待的问题,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为了保证获取资料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笔者在研究农村人口流动区域差异时采用调查分析法,对样本点进行了实地调研。为了从农民手中获得了第一手宝贵的、真实的资料,笔者通过个案访谈和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于2007年7月亲自到调研县市及村落并深入到农户家中进行走访,调查农村人口流动的现状特点;为了本文研究的需要,笔者应用了文献法,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获得了丰富的前人留下的研究资料,为全面正确地了解和掌握河南省农村人口流动以及对流出地经济的影响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实地调查,收集到了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动的动机及主要影响因素数据,建立模型,利用统计分析法,初步得到了农村人口流动动因的影响因素以及对流出地经济的影响等。
运用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和研究方法,分析了河南省人口流动的动因、结构、制约因素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效应。文章总结了国内外从经济方面研究农村人口流动的基本理论,特别是在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兼业理论、“推――拉”理论、预期收入假说、新劳动力转移理论等人口转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转型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构建了转型期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理论模型;经过实证分析,对河南省农村人口流动的历史过程和现状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这对河南省农村人口流动的经济动因有了明确的认识。运用经济增长理论和自由发展观,笔者详细分析了河南省人口流动对流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转型期河南省农村人口流动状况和趋势。
通过对河南省流动人口认真仔细地统计分析和归纳总结,笔者认为:经济体制改革是农村人口流动的前提;农村人口流动受个体差异影响显著;农村剩余劳动人口的流动受务工地制度和政策制约;农村人口流动对流出地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决定意义;农村流动人口有效的促进了农村人力资本的形成;流动人口的回流效应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村人口流动对流出地经济的发展存在很多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消极影响。总之,农村人口流动对流出地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要超过对流出地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全文目录文摘英文文摘第一章 绪论1.1研究背景分析1.2研究目的及意义1.3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1.3.1研究思路1.3.2研究方法1.3.3主要研究内容1.4研究特色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2.1国外研究评述2.1.1人口流动的动因2.1.2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差异2.1.3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2.1.4国外研究评价2.2国内研究评述2.2.1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2.2.2人口流动的空间结构2.2.3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差异2.2.4人口流动与产业结构升级2.2.5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2.2.6人口流动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影响2.2.7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口流动2.2.8河南省研究动态2.2.9国内研究评价第三章
人口流动经济理论3.1“生产压迫人口”学说3.2二元经济结构理论3.2.1刘易斯“劳动力无限供给”3.2.2拉尼斯―费景汉理论3.2.3乔根森理论3.3新古典迁移理论3.4人口流动机制3.4.1推力―拉力理论3.4.2 E.S.李(Everett.S.Lee)对人口流动原因的解释3.4.3舒尔兹(T.W.Schultz)的成本――效益迁移理论3.5转型期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理论模型第四章 河南省农村人口流动的历史与现状4.1河南省农村人口流动的阶段4.1.1计划经济时期的农村人口流动4.1.2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农村人口流动4.2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结构性矛盾4.2.1农业劳动力的充分供给和农业劳动的有限需求4.2.2科技进步的作用和农业自然资源的有限性4.2.3劳动人口常年供给和季节需求的矛盾突出4.3河南省农村人口流动的特征4.3.1流动人口以年轻劳动力为主4.3.2农村人口输出规模大4.3.3流动人口的基本生活条件较差4.3.4流动人口以低收入为主4.3.5流动人口多集中于大农区4.3.6流动人口文化素质偏低4.3.7流出形式以自发为主4.3.8流动人口以非举家流动为主4.3.9流动收入高于农业收入4.3.10流入地以经济发达地区为主4.3.11农村人口双向流动特征明显第五章
河南省农村人口流动的动因分析5.1农村人口流动的“推力”5.1.1有限理性条件下农民的预期收入5.1.2经济势差促进农村人口流动5.1.3生活水平差距5.1.4农业生产成本与收益5.1.5改革开放政策的有力促进5.1.6农村人口流动的经济效益5.2农村人口流动的“拉力”5.2.1工业化启动农村人口流动5.2.2城市化发动农村人口流动5.3人力资本水平的作用第六章 农村人口流动与流出地经济发展理论分析6.1人口流动对流出地经济影响的理论基础6.1.1经济增长理论6.1.2自由发展观6.2农村人口流动对流出地经济的影响6.2.1农村人口流动对收入地经济的影响6.2.2农村人口流动对消费地的经济影响6.2.3农村人口流动对就业的影响6.2.4农村人口流动改变人力资本配置6.2.5农村人口的流动促进了城市化进程6.2.6农村人口流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6.2.7农村人口流动对流出地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6.3转型期中国农村人口流动与流出地经济发展理论模型第七章
河南省农村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实证分析7.1样本点选择的原则、依据和标准7.1.1样本点选择的原则7.1.2样本点选择的依据7.1.3样本点选择的标准7.2样本点概况7.3河南省农村人口流动对流出地经济的影响分析7.3.1农村人口流动对流出地经济的正面影响7.3.2农村人口流动对流出地经济的负面影响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8.1主要结论8.1.1经济体制改革是农村人口流动的前提8.1.2农村人口流动受个体差异影响显著8.1.3农村剩余劳动人口的流动受务工地制度和政策制约8.1.4农村人口流动对流出地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决定意义8.1.5农村流动人口有效的促进了农村人力资本的形成8.1.6流动人口的回流效应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8.1.7农村人口流动对流出地经济的发展存在一些消极影响8.2扩张农村人口流动经济效应的政策建议8.2.1建立开放的农村人口流动市场8.2.2改革土地制度促进土地集约化经营8.2.3加大实施吸引农村人口回流政策8.2.4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8.2.5加快中小城镇建设,引导农村人口就地转移8.3研究不足及展望参考文献附录 河南省农村人口流动及其对流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论文,66
页,F323.6
F240,130页,F323.6,61页,F323.6
F224,63页,F323.6
F325.2,50页,F323.6,37页,F323.6,25页,F323.6,55页,F323.6 F061.5,57页,F323.6 F061.5,59页,C912.81 F299.2 TP399,19页,C912.1,67页,C912.81,60页,F323.89 F321.1,49页,F323.9
F832.43,45页,F323.89,48页,F323.1 F062.3,49页,F323.6 F320.2,51页,F323.8,24页,F323,48页,F323.8中图分类:
> <font color=@2.82 > 社会科学总论 > 社会学 >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其他分类:
> <font color=@3.6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 2012 book.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体制转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