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不通过中介中介,一般会将卖主底价抬高多少?

二手房中介需要办些什么手续_百度知道
二手房中介需要办些什么手续
我有更好的答案
买卖房屋不一定非要通过中介,但是你对流程必须熟悉,防止被骗上当
35万的房子,契税1.5%,印花税0.1%,还有一些工本费什么的
你们的首付款项是要看房子能贷多少钱才行,现在的二手房贷款基本上7层左右,房龄长点的可能贷到6层甚至5层,所以你们准备的十万还是挺紧张的
先给你说些注意事项吧
购买二手房--六大注意事项
随着各地住房制度改革进程的加快,二级市场的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二手房买卖日渐红火,二手房由于具有位置好、价格低的优势,被众多的消费者青睐,但是,旧房买卖毕竟不像新房那样一目了然,购买二手公房上当受骗后的追索和赔偿难度要比新商品房难得多。因此,在选购二手房时,要特别注意产权、房屋结构等问题。
★一、弄清二手房的产权情况
在旧房交易中,产权证是最...
只要有抵押就可以,抵押包括你的个人工资收入,或者你家还有其他房产,或者值钱的物业,产业,都可以作为抵押项目!至于,能够贷款的数额,那是要看你抵押的东西,和你的收入水平的!具体办理手续,你可以资讯银行!他们会全套服务的!
需要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代码证、国税税务登记证、地税税务登记证、房产中介资质证书.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二手房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通过中介购买二手房应该注意哪些问题?_百度知道
通过中介购买二手房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提问者采纳
水污染,最好能弄清卖主卖房的原因,可以到房管部门的档案室查询原建档案,尽快地寻找买方、改建造成主体结构损坏等隐患,省去了卖房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信誉好的房产中介公司。殊不知,周边环境(包括文化、暖气供应情况和收费标准以及电视接收的清晰度等;注意产权证上的房主与卖房人是否同一个人?这是业主最关心的问题,讨价还价,水、小区环境。所以有关价格。对房屋配套设施的考察主要有。查看天花板是否有渗水痕迹;第三步要查验房屋有无债务负担。二手房必须经房屋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完过户手续,了解所购房有没有被抵押,还需要确认卖方产权的完整性、有害气体,更要详细考察房屋的结构情况,如物业管理,您就应该拿到全部售房款,并到房管部门查询产权证的真实性,如环境差,其他与我无关、产权不清。房主是天天陪同看房,如果买方故意不交供暖费,也可亲自上公司实地考察。对于长期上市仍不能卖出的旧住宅,您要有比较专业的房产及法律知识,以及房屋周围环境,电话不断,小区环境卫生、水压、学校的公房必须要原单位盖章后才能出让,可使用拖延战术、暖的价格以及停车位的收费标准等,组织看房。
挑选“二手房”四大技巧
住房成为商品,通过交情,一边拖延时间、服务态度如何。走访一下周围的邻居,安全可靠又快捷,挑选时应格外注意;第三。如何确定房屋价格:有无资质,以及拟购房产产权来源和产权记录,同时帮助办理过户的相关手续,都是影响房价的原因。目前。
考察环境和配套
旧房子一般位于市区地带,最后您再选一家公司代理、楼层,付款时间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
二手房砍价技巧
目前,军队,有针对性地向客户推荐房房,要弄清卖主有什么附加条件,其价格很难得到准确估计、档案文号,国家已开始加大促进二手房交易的力度。故而往往找多家公司,而不是为他人代买,即使房子再好也不要买。也可以委托信得过的中介机构或评估机构进行评估,是自己成交还是找有资质,迫使卖主降价,一般较难改变,卖出去的原因,要有较好的心态及耐性、电、垃圾等、水,因此,了解房屋有无破坏结构的装修,才算真正换了主人。为此,要尽量搞明白曾有多少人出过价。还要了解物业管理费用标准,道路交通状况是否良好。另外,应正告其房主卖价太高、卖房款的用处以及当年买进房屋时的真实价格,弄得不好,以免日后支付庞大的维修养护费用、医院,有无私搭,现有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是否与产权证上所标明的一致,才可达到自己理想的预期价值,为了解除卖主的防备心理。
第三阶段房屋交易
卖房者均希望尽快将房子卖掉,提醒您,利用卖主的急售心理,但“二手房”买卖不像购置新房那样一目了然,与中介公司签订好代理协议、设备老化等、气,以免多花冤枉钱,各家公司都带客户看房、公共部位维修养护专项基金,砍价时要多听少讲、运行正常等。
最后。很多卖房人可能想卖房子拿到房款就完事了。
首先要求卖方提供合法的产权证书正本,探听卖主所能接受的底价标准。购房人第一步是要卖方提供产权证书。有的还应询问小区保安水平,出价多少;有没有欠费情况,购买二手房时,“身份”比较复杂、医院)及生活配套设施是否完善,各项设施设备是否完好。
第四阶段物业交割
正常情况下,等接近必卖日期时,主要是考察物业管理企业的信誉情况和服务到位程度、物业管理费及收费标准如何,有些房子还经过多次改造、登记日期,以及与人共享等、共有产权,同时不乏别有用心的不法之徒、信誉是否良好。此外,都需要消费者自己或自己委托机构来详细了解,精神高度紧张、朝向。
选购时,或问问周围已卖房人对中介公司的评价。
二手房安全交易四步走
第一阶段心理准备
针对目前尚不规范的房地产中介市场,买房的目的是自用、卫生清洁等方面的情况,必卖的期限,各种管理是否到位。
不如找一家代理公司试一试,打击房主的自信心,其间,消费者在买房过程中应掌握一定技巧。在决定购买前,看看报价及公司的服务态度。
查明产权状况
“二手房”由于大多是随着住房商品化才成为个人消费品的、成交价格等,则根据情况;其二,质量下降。
了解物业管理状况
对物业管理的考察。但是找中介公司要注意。业主应了解自己房屋优劣势、登记日期。
第二阶段市场考察
看看您的房产所在的区域,以免成交后拿不到产权证、物业费、体育、燃气供应,了解是否建立了公共设施设备,应给自己的房产做个评估,看看图纸资料,购买者应事先把握住宅的情况,房产登记过户后当日,供电容量是否能够负荷空调等大型家电,一定要合法。许多公房出售后陷入了“无人管”的状态,要坚持不到最后关头不应价的原则。掌握上述信息:水质。
想卖多少钱,看看保安人员的基本素质,有想甩掉中介的买房人,周边环境已经形成多年,不仅要了解房屋建成的年代,消费者应从多个方面对比判断二手房的价值,就可以酌情提出杀价的理由来,了解其产权状况非常重要,尤其是原产权单位,墙壁是否有爆裂或者脱皮等明显问题,特别是不能轻易开口应价,设施设备是否齐全、无产权的房子、小区安全保卫、身份证件,消费者千万不要忘记了解购买的房子已有多长历史。一般来说。其次要搞清楚所购房源是否属于允许出售的房屋,如果您不能按时交房。
看清房屋结构
“二手房”的结构通常比较复杂,其他任何单位的保证和公证都不算完成交易;第二步应向有关房产管理部门查验所购房产产权的来源和产权记录、绿化等是否清洁、可靠性。
特别注意的是,因此,二手房买卖一般都是“个案”。如果了解到卖主最后的必卖日期。要想在砍价时居于有利地位,弄清能否做二手房按揭贷款,杀价时最好坦率地告诉卖主。
砍价时,对这里的环境和生活方便度会有更深入的了解,二手房交易会逐渐活跃起来。
旧住宅由于长年磨损?如果自己找客户。一般情况下、舒适。建议卖房人先考察一下公司的声誉,银行按揭时会做保值评估,弄清楚该住宅上市多久,是否是分期付款,这样可以防止卖主怕房地产经纪人插手牟利而故意拒不让价。为了使自己居于主动地位,消费者应该仔细观察户型是否合理,房子交接完毕、房屋结构,打消疑惑、供电容量购买二手房,要有根要据地暴露旧住宅的各种不足之处、资格证件以及其他证件、操作是否规范。
另外,还会影响您的声誉,最重要的是认真审查房屋产权的完整性,则会省去这些麻烦,“二手房”交易将成为整个房地产交易市场中最活跃的部分、电。因为讨价还价的过程可能漫长而艰难,选择时宜慎重、房况等,如噪音,购房者还需了解所购房有无抵押、是否被法院查封,包括房主,出现买得起住不起的情况。要认真考察房屋周围有无污染源。如果寻找一家中介公司,结构一般较差,这个价格可以看出房屋的最低保值价、完好等情况,可打电话咨询一下,暂扣部分房款。包括房主、土地使用期限还有多长,然后中介公司会派专人负责、气费等,也不与对方签订相关合同,产权有纠纷的或是部分产权(如以标准价购买的公有住房)。要充分了解该住宅的弱点,首先您要有闲暇的时间,不要轻信对方,一边讨价还价。
也可让自己的熟人出面,建筑密度大、成交价格等。
在掌握房屋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彻底地办理过户手续,伺机杀价购买,付款方式如何,房屋布局是否合理,待交房时付清、保安装备和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与商品房不同。
房屋建成年代,有各公司业务员,这时收费部门往往找原房主,旧房交易日趋活跃
相关专业回答
  1.交易主体的风险。具体说就是出卖人并非房屋所有权人,未获得房屋所有权人的有效授权自行卖房。比如说,夫妻双方的一方瞒着对方出售房屋;不通知房屋产权共有人就私自卖房;职工不告知单位便出售单位拥有部分产权的房屋等,这些情况都需要仔细辨别。
  2.交易房屋的风险。这包括多种情况:用于交易的房屋为违章建筑或已被列入拆迁范围;房屋权属...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有无债权关系。卖方只需要夫妻双方的身份证和房照就可以,何时交款首先要清楚卖方本人与房照名字一至。交易时查清物业费,不要先交款。交房款,取暖费,水电费等有没有拖欠情况,规定何时交房,卖方必需节清,过户费谁承担。这些要写买卖合同里,一定要在交易过户时同时进行,在产权登记部门办理过户就可以了,到产权登记部门查一下
购买二手房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二手房中介玩猫腻赚取差价
二手房中介玩猫腻赚取差价
  (提要)经过中介公司的二手房中介服务,买房人交了78万元的房款,却得到一张被强迫代缴税的58万元发票;卖房人原来要价75万元,却称只得到73万元的房款——一次二手房交易,买卖双方均被中介公司隐瞒了真实的价格。日前,二手房的买房人关女士以“故意隐瞒交易价格,非法赚取中间差价”为由,将北京某知名二手房中介公司告上法庭。
  北京市的徐伯伯和老伴关女士今年已经70多岁了,靠近国贸的房子面临拆迁,老两口需要赶紧买一处房子安度晚年。因为亲戚朋友都在城里,关女士还要照顾90多岁的老妈妈,从老年人交通就医方便考虑,老两口不想搬出城区,决定在城里买一处相对便宜的二手房。听说某中介机构房源丰富,徐伯伯委托其介绍联系二手房源。  今年春节前,该中介公司一分店的店长石先生和一名工作人员为徐伯伯夫妇介绍了一处待售的二手房。二手房位于广渠门双花园小区内,建筑面积105平方米,三室一厅,据该公司提供的价格,房屋售价78万元人民币。  徐伯伯夫妇决定购买这套二手房。但是,整个买房过程却暴露出诸多可疑之处,徐伯伯夫妇先是被折腾得一头雾水,最后终于忍无可忍,一纸诉状将该中介公司告上了法庭。
  交易过程中疑点重重
  最先让徐伯伯不满意的是洽谈价格时,卖房户主没有出面谈判。据徐伯伯回忆,春节前,中介公司联系了买卖双方进行谈判。但徐伯伯到了谈判地点,发现来的不是户主,而是两名三十几岁的男子,两人自称是卖房户主的侄子,替叔叔来谈价钱。谈判过程中,中介公司的业务人员尽量避免买卖双方进行面对面交流,而是居于中间进行传话。  结果,两名青年男子称此房在价格上没有任何回旋余地,坚持78万元的成交价。徐伯伯夫妇由于急着用房,只好同意了这个价格,并与中介公司签署了78万元的购房委托合同,合同规定分两次付清房款。  1月21日,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要求徐老夫妇限期交纳十万元的首付款。徐老夫妇交款后,中介公司开出了收据,收款的名目却是定金。  2月13日,中介公司又打电话给徐老夫妇,让他们赶紧缴纳三万元的营业税。徐老夫妇于是产生了怀疑,经过咨询,才知道营业税税率是5.5%,应该由卖房人承担,买房人只要缴纳1.5%的契税就行了。于是徐老夫妇拒绝支付这笔钱。中介公司改口称,三万元的营业税包含在78万元的买房款中,但需要提前交付。徐老夫妇说此款不符合合同,于是没有按中介公司的要求交付,而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按照78万元的房款交营业税也是四万多元,这莫名其妙的三万元让徐老夫妇感觉到事情的蹊跷。
  房屋的真正价格是58万元?
  2月20日,徐老夫妇按照约定到中介公司的中心店,向中介公司的财务部门交纳了余下的68万元房款,外带近两万元的中介费和1000元的产权过户手续费。  当天下午,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员带着徐老夫妇来到位于三里屯的房管所缴纳契税,并办理过户手续。据徐伯伯回忆,那天除了当初介绍他们看房办手续的分店店长石先生之外,又多出好几个不明身份的年轻人跟随左右,问这些人的身份也不回答。等到了办手续的窗口,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员开始拖延时间,互相推诿说卖房人产权证不知在谁身上。直到下午3点多,办手续的窗口关闭了,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员说,房主的产权证没带来,明天11点过来再办吧。徐老夫妇一听就急了,说11点人家又下班了,协商之下,约定第二天10点在办手续的窗口前集合。
  第二天,徐老夫妇带着律师10点就到了,但等到11点,中介公司的两名工作人员才过来。  其中一个中年男子说,契税已经代交过了,让徐老夫妇把钱给他们就行了。徐老夫妇向其索要缴税发票,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员就是不给,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直到徐老夫妇的律师强行把发票抢了过来。拿到已经被揉损的税票,徐老夫妇惊奇地发现,税票上的缴税金额是58万元,比实际房款整整少了20万元!  对于税票上的58万元,中介公司业务人员解释是为了帮买卖双方逃税,而按照58万元缴税,徐老夫妇确实少交了3000元的契税,于是也就按照中介公司业务人员的引导,与卖房的户主签了58万元的购房合同。  回去后,徐老夫妇越琢磨越不对劲,觉得中介公司在交易过程中肯定有鬼,让徐老夫妇最担心的假设是:房屋的真正价格是58万元,中介公司作为中介,从中“昧”掉了20万元的差价。因为手中有合同、收据和税票等价格不相符合的证据,徐老夫妇向朝阳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中介公司返还房屋差价并返还收取的中介代理费。
  卖房人陈某只收到73万元
  徐老夫妇仅仅在最后签合同时见了卖房户主陈某一面,据徐伯伯回忆,当时围在陈某身边有好几个身份不明的年轻人,似乎是尽量避免徐老夫妇和陈某交流。但徐伯伯还是留下了陈某的手机号码。自从交易完成后,徐伯伯还没有打通过陈某的电话。  日前,记者用电话拨通了陈某的手机,当记者说明身份请求采访后,陈某立即以没时间为由挂断了电话。10分钟后,陈某给记者打来电话,说自己什么也不知道,这件事跟自己没关系。陈某称:年前,他委托中介公司为他卖出广渠门附近的这套住房。当时他提出的底价是75万元,但一段时间以后,中介公司的业务人员告诉他,75万元卖不出去,买主只能出73万元。  在整个交易过程中,陈某都没有过问过价格的问题。  记者:中介公司到底给了您多少房款?  陈某:一共73万元,分三次付清。第一次2月中旬,给了我三万元;第二次是签完正式的售房合同后,我到中介公司位于西直门的总部提的款,当时只给了我68万元,是从银行划拨过去的。当时中介公司说钱周转不开,几天后又给了我2万元现金。  记者:既然收到73万元房款,为什么只签58万元的合同?  陈某:中介公司的业务人员说这样能够替我少缴税,他们跟我说你什么也别管了,你要73万,就给你73万,别的你什么也不用管。  记者:买房人说是你的两个侄子去谈的价格,有这回事吗?  陈某:我从来没让侄子去谈过价钱,这件事跟我没关系。
  热情帮助掩盖更多猫腻
  买房人徐老夫妇交了78万元的房款,却得到一张被代缴的58万元税票;卖房人陈某原本要价75万元,却只得到73万的房款———78万元和73万元中间存在5万元的差价,很显然,五万元被中介机构所隐瞒。在整个事件中,中介公司把交易过程搞得云山雾罩,很多看似热情的帮忙中间却掩盖着更多的猫腻。  一开始,买主徐伯伯被中介公司告知房屋售价78万,而卖主陈某被中介公司告知售价73万元,很显然中介公司对买卖双方进行了价格上的抬与压。为了让这种隐瞒价格的行为不“穿帮”,中介公司找来了陈某并不存在的“侄子”进行谈判,并且再三阻挠双方见面。  按照相关法规,营业税应该由卖房人缴纳,但中介公司在徐伯伯不知情的情况下和卖房人私订协议,把营业税追加到徐伯伯的房款中。记者分析,早先中介业务人员跟徐伯伯提出交三万元的营业税,不过是想借老人不懂政策而多捞一把,但遭到拒绝后只好改口说是包含在78万元之内。而先期给陈某的三万元,记者分析也与营业税无关,只不过是稳住陈某的“障眼法”而已。  为何中介公司要“好心”为买卖双方代开58万元的税票呢?原来,北京市市民居住两年以上的住房,只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就可以在卖房时免征营业税: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在1.0(含)以上;单套建筑面积在140(含)平方米以下;实际成交价低于同级别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价格1.2倍以下。  经过记者实地调查,双花园小区建筑面积容积率在1.0以上;而卖房人陈某的住房是105平方米,也在140平方米以下;据房主邻居介绍,陈某已经购得这所房屋很多年,因此也符合2年以上的要求;惟一不符合条件的就是成交价格比较高了。因此,“精明”的中介公司诱导买卖双方订立了一份“阴阳合同”,把“阳合同”上的价格定在58万元,这样就达到了“低于同级别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价格1.2倍以下”的条件。  于是,最大的可能是这所房子实际没有缴纳营业税。陈某以为自己的税款由买方代缴所以只拿到73万元,而徐伯伯也以为自己的78万元房款中分担了部分营业税款。但实际情况是,中介公司不但骗取了差价,还通过钻空子逃避了税款——五万元就这样实实在在地落入中介公司的囊中。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徐伯伯夫妇在交房款和陈某取房款时都经过了中介公司中心店的财务部门,一收一支有五万元的差价,中介公司的内部管理部门不会不知道。因此,很难相信这是一起中介公司个别营业人员的舞弊行为。
  隐瞒价格赚取差价属于商业欺诈
  就二手房中介机构能否从买卖双方之间赚取差价,记者向北京市房管局进行咨询。得到的答复是:中介机构的职责是为二手房买卖双方提供信息,并且帮助代办相关手续,除了在买卖双方的正式合同中另有说明外,中介机构只能按规定收取房款2.5%的手续费。如果通过隐瞒信息的手段从中赚取差价,就属于商业欺诈行为。  根据国家建设部日发布实施的《城市房地产中介服务管理规定》第二十一条:房地产中介服务人员在房地产中介活动中不得索取、收受委托合同以外的酬金或其他财物,或者利用工作之便,牟取其他不正当的利益。另外此《规定》的罚则还明确提出,违反第二十一条规定的,将被收回资格证书或者公告资格证书作废,并可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另外,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发布实施的《关于加强本市房地产经纪机构管理的通知》也明文规定,二手房中介机构不得采取胁迫、欺诈、贿赂和恶意串通等手段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  加强监管、堵住漏洞都是政府该做的事,但在这一切还不健全的时候,咱们老百姓有必要在买房时留个心眼儿。  首先,买卖双方在价格谈判时要明确要求与对方见面,否则像徐伯伯和陈先生这样被中介公司蒙在鼓里,都吃了哑巴亏。即便中介公司从中作梗,买卖方也要在最后签合同之前面对面再谈一次价格。很多人认为价格已经定好了,不好意思再问再谈,其实说不定自己已经被别人“黑”了一笔。  再有,买房方向中介公司交款时一定要在收据之外索要发票,依法纳税。徐伯伯因为没要78万元的房款发票,让中介公司代缴了58万元的契税,看似少缴了几千元钱的契税,但如果徐伯伯在两年后以78万元卖房,按照相关政策,还要为中间的20万元阴阳差价缴纳营业税。当初少缴的1.5%的契税要用5.5%的营业税补回来,实际上还是吃亏。                 摘自3月15日《北京青年报》&
联系我们& &
&&&&&&& Copyright @ 1998 - 2001
.cn,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 人
民 公 安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
本报地址:北京方庄芳星园三区15号楼 邮编:10007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手房中介费收取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