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6日中国2015年股市还能回暖吗涨到4000点吗

沪深股市跌成“绿化带” 超2千只个股跌停,日有多少只个股跌停,今天股市多少只股票跌停,22只个股从涨停到跌停,2015年两市跌停的个股,中国股市为何只涨不跌
导读:2000多只个股跌停 超过2000只个股跌停是什么概念?看看昨天哀鸿遍野的A股市场就知道了。昨天,A股市场再现暴跌走势,沪综指大跌7.4%,创7年来最大跌幅;创业板重挫8.9%,创历史最大跌幅。看着个股几乎全部跌停的走势,不少投资者开始怀疑,牛市是不是已经结
  超过2000只是什么概念?看看昨天哀鸿遍野的A场就知道了。昨天,A场再现暴跌走势,沪综指大跌7.4%,创7年来最大跌幅;创业板重挫8.9%,创历史最大跌幅。看着个股几乎全部跌停的走势,不少投资者开始怀疑,牛市是不是已经结束?
  股票“全板”了,是跌停板
  “炒了这么多年股,好不容易手中的股票全&板&儿了,但很不幸,是跌停板。”昨天,这样的段子在股民圈里狂发。两市超过2000只个股跌停,意味着投资者手中只要还有股票,十有八九就已经跌停。
  沪综指从上午10点过后,一路狂泻至尾盘。4400点、4300点、4200点3道整数关口昨天全部沦陷。至收盘,沪综指报4192.87点,大跌334.91点,跌幅7.4%,创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深成指则报14398.78点,下跌1293.66点,跌幅8.24%。而自本轮牛市新高5178.19点调整以来,至昨天,沪综指两周之内下跌达千点。
  暴跌8.91% 创业板创史上最大跌幅
  但跌得更狠的还是创业板。昨天,创业板暴跌超过8%。创业板指连续跌破3200点、3100点、3000点,并逼近2900点。全天,创业板指数几乎是一路单边下跌,个股仅有20只上涨,近400只股票暴跌。至收盘,创业板指收于2920.7点,大跌285.68点,跌幅8.91%,这是创业板开板以来创下的单日最大跌幅。
  而自6月5日见4037.96点新高后,至昨天,创业板指持续调整,已经累计暴跌近1000点,跌幅接近30%。创业板市场中很多前期强势股,如全通教育(300359)、安硕信息(300380)等,股价已经腰斩。
  证监会回应:经济向好趋势未变
  在暴跌过后,昨天,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这是市场前期过快上涨的调整,也是市场运行自身规律的结果,同时也与年中流动性、资金去杠杆等因素有关。张晓军说,虽然市场出现回调,但改革开放红利释放、市场流动性以及居民财富分配的格局未变,经济企稳、大众创业等因素均将激发市场活力。
  证监会表示,近期市场波动加大,更需各方理性看待,不轻信、不盲从,共同促进股市健康发展。而前期,证监会出台了关于融资类业务的规定,是为了实现市场逆周期调节,维护稳定运行,证监会将继续依法履行监管职能,抑制违反账户实名制的场外配资活动,同时坚决打击市场违法违规,对市场反映集中的大股东、董监高人员违反承诺规定的减持行为依法查处。
  暴跌后机构已现严重分歧
  暴跌之后,A股究竟何去何从?牛市会否就此终结?创业板是否还需继续调整?昨晚,北京晨报记者梳理了多家券商、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对于后市的观点。而整体来看,机构们已经出现严重分歧。
  看多派安信证券:牛市格局不变
  高善文:目前中国经济非常困难,年底、明年初经济可能会重归增长轨道。截至年底,A股目前牛市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明年随着经济恢复、大量红筹回归和注册制推出等可能出现的因素,A股市场恢复资金面推动格局。
  博时基金:牛市基础未变
  宏观策略部:尽管近两周来,市场调整幅度较大,仍倾向于定性为上升通道中的调整。暴跌与市场情绪有较大的关系,待情绪宣泄完毕之后,市场重拾升势仍是大概率事件。因为,牛市的基础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相对看好新兴产业。
  星石投资:中期调整已近尾声
  总经理杨玲:我们坚定认为牛市行情仍将延续,近期市场大幅调整是每轮牛市都有的中期调整,没有必要过分担忧。最近两周A股调整幅度已达到20%左右,我们判断此次中期调整已近尾声,后市A股或盘整向上,市场热点也有望由科技股转向消费股。
  谨慎者
  海通证券:A股只剩改革牛
  虽然我们对长期的金融时代坚信不疑,但是对下半年的资本市场相对谨慎。因为驱动资本市场的三头牛,杠杆牛、资金牛和改革牛,现在前两头好像都要跑掉了,只剩下了改革牛,所以相对来讲机会也会少很多。
  看空派
  中信证券:和“股债双牛”说再见
  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邓海清:随着房地产拐点、经济基本面拐点的出现,货币政策的拐点已经出现。央行降息、降准的总量型货币政策接近尾声,利率上行趋势已经确立。所以,“股债双牛”的根基已经出现变化,“股债双牛”或进入告别季。
  天弘基金:创业板继续防风险
  策略分析师尚振宁:在杠杆较高的情况下,下跌往往会比较剧烈。从估值的角度来讲,虽然经历了大幅回调,但目前A股整体估值和创业板估值依然较高,其盈利增长难以填充估值差,建议投资者仍以回避风险为主。
  摩根士丹利:不建议现在抄底
  沪深两市以及创业板的这轮牛市有可能已经见顶。主要有四个因素值得担忧:1,增加的新股供给;2,在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企业利润持续低迷;3,高估值;4,流通盘上的高融资余额。
与本文的相关文章推荐
111家央企承诺力挺股市 央企上市公司获增持,30家央企整体上
热浪来袭!北京高温黄色预警!持续4天的桑拿天就要花旗:中国股市涨到8000点才有泡沫 _ 财经频道 _ 东方财富网()
||||||||||||||||||||||
花旗:中国股市涨到8000点才有泡沫
  点击查看&&&
  4月14日,花旗分析表示,中国股市成长性良好,估计要涨到8000点。
  近期中国股市依旧“牛蹄狂奔”,上证指数已经稳稳站上4000点,有关中国股市存在泡沫的言论再度出现,不过在花旗(Citi)看来,这在当前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Markus Rosgen等花旗分析师在报告中写道,中国股市相对于其他新兴市场和亚洲股市仍具吸引力,理由是市盈率(P/E)和市净率(P/BV)低于均值,而股息收益率和股东权益报酬率(ROE)则是高于均值。  报告显示,如果中国股市从当前水平上涨一倍,则形成泡沫,该是卖出的时候,因为市净率来到3倍,逼近过去40年历史高峰的4倍。  花旗报告并指出,中国股市加码的评等受到流动性、获利上调的支撑;青睐银行、公司、、类股。  注:市净率指的是每股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市净率可用于投资分析,一般来说市净率较低的股票,投资价值较高,相反,则投资价值较低;但在判断投资价值时还要考虑当时的市场环境以及公司经营情况、盈利能力等因素。  推荐阅读&&&             新华社近期论股市一览  4月15日   4月14日   4月13日   4月10日   4月09日   4月08日   4月07日   4月06日
  4月02日   3月26日   3月20日   外媒看A股              巴伦周刊:快买中国股票 牛市路还长  一路狂飙的中国股市引发了全世界投资者的关注。《巴伦周刊》文章建议投资者购买中国股市,理由是这个牛市的路还会很长。  中国香港指数(iShares FTSE China ETF)仅在过去四周就跳涨了23%,未来可能还将吹起多年上涨的“顺风”。过去一年,A股累计涨幅高达96%。  文章甚至称,随着在国际股票资产当中的份额不断增加,中国股市应当获得较大幅度的提升,也注定会成为其中的基准之一。  不过,文章同时表示,中国股市从基准股指转变中的获益并非来自于该国的经济增长,或者中国央行的政策,或者投资者通常会关注的其他金融部门的任何行为。中国股市主要的提振动力来自于国际资产的注入,其他国家股市的资金将随着中国股市份额的增加而转战中国市场,从而推升股指继续攀升。  为机构投资者提供服务的风险管理公司Quantal International董事长Lawrence Tint认为,中国股市被忽视,是因为这个市场仅仅对外国投资者有限开放。在计算一个国家在指数中的权重时,国际指数服务供应商只关注该国股市一部分股票的表现。  然而,随着中国逐渐放开国外投资者进入A股的限制,中国股市将持续上扬,甚至可能加速上涨。来自其他国家股市的潜在的入将持续出现。  指数服务供应商FTSE公司主管Jamie Perrett介绍,中国股市在除美国外的FTSE全球指数(FTSE All-World ex-US Index)之中的当前权重为4.8%。一旦A股完全向国际投资者开放,其权重将有望翻番,至超过10%。  文章称,如果想抓住这个潜在的机会,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即将你10%的资产投向中国股市。诚然,你不应当考虑作短线交易。对中国股市的投资表现很有可能在未来十年超过该国之外的股市平均回报。  巧合的是,根据彭博新闻社的一项调查,大中华区近半数基金经理计划加仓A股。  据彭博社对11位投资A股的基金管理人的调查,45%的受访者称将在二季度加码对A股的投资,看多中国股市后势;逾80%受访者认为上证综指站上4000点关卡后将持续上攻。  三分之一受访者称对A股持股已接近满仓,将继续保持;仅20%受访者计划对A股减仓,加仓H股。  摩根中国A金经理余镇文表示,中国政府不断祭出刺激政策,不仅改革红利持续发酵,经济体质也将更加稳健,有助于吸引长线资金进驻。  德盛安联中国策略增长基金经理郑宇廷说,可能趁第二季市场回调时加码A股;、已经过热,但不认为主板有泡沫风险。  珩生鸿鼎资产管理公司基金经理戴明称,在新资金持续流入市场下将跟随趋势,同时中国经济将好转。  保德信中国中小基金陈意婷表示,上证3个月内可能会盘整,但A股修正即是买点,因为货币政策依然放松,不认为会下修太多。  汇丰中国A股汇聚基金经理杨惠元称,若把散户活跃度作为资金面领先指标,前者已接近历史高点,今年沪指有机会重现2007年的荣景。  不过,富邦投信总经理林弘立称,今年上证综指可能上探4800点;若要回到2007年高点,需全球条件配合,如美国不能太快升息。  而保德信陈意婷显然更加乐观:上证达到4000后是新的起点,4000只是中间里程碑,未来两年有望到、甚至超过2007年的高点,因为中国现在在做经济转型,而且现在的成交量比2007年更大。  上证综指在2007年10月创下纪录高位6124.04点。截止收盘,沪指报4287.30点,涨2.20%。  FT:中国A股牛市并非历史重演  中国股市的疯狂态势已经引发业内热议。周四,上证综指大涨2.71%,再创7年多新高,距离4200点仅一步之遥。对于本轮牛市的演绎,我并不感到意外。  一方面,作为经济晴雨表,股市通常会提前6至18个月反映宏观经济的走势,目前,不仅美国经济的复苏迹象明显,欧洲经济也出现了复苏的端倪,美元升值趋势似乎暂告段落。随着中国政府一系列“稳增长”措施出台,尤其是降准和降息的空间比较大,以及力推金融改革,年内经济阶段性回暖、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这些都是可以预见的,股市只是对经济前景作出了提前反应。  另一方面,大家应该意识到本轮牛市的长期性,这其中有两层含义。一是,过往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依赖银行信贷融资,信贷余额主要分布在大中型国有企业中,这类企业大都属于强周期行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减速,这些行业普遍产能过剩,它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渐削弱。更大的问题在于,中国企业债务占比重,已经是全球最高了,若继续靠银行信贷维持生计,则债务压力会越来越大,僵死企业会越来越多。但中国经济又不能只改革而放任经济下滑。在“稳增长”的压力下,就需要大力发展股权融资,满足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需求,这些企业的成长性恰恰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股市繁荣是一种倒逼式选择。  通过股市融资,既可以解决融资难问题,又可以降低企业总体的债务率,这是中国政府乐见其成的。可以说,中国已经步入了一个股权时代,股市的繁荣是经济稳定的必要条件。  二是,从中国股市最近两轮牛市行情看(年和年),它们之所以行情演绎时间较短,主要是因为大都以周期性行业推动为主,这些行业与全球经济关联度非常高, 2000年泡沫破灭以及2007年下半年次贷危机的爆发,成为直接导致两轮牛市终结的关键因素。而现阶段看,目前美国经济处于复苏态势,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不大,同时中国对美国贸易依赖性逐渐降低,再加上本轮行情中,表现最抢眼的股票大都是来自于成长型行业,如互联网、文化娱乐、医疗养老、节能环保及其他新兴产业,它们未来前景看好、受政策支持,这些都意味着中国股市的繁荣时间会更长一些。  此外,中国股市见顶一般都发生在冲高、经济过热的阶段。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且面临通缩压力仍然较大,政府对资本市场的鼓励和忍态度也会加大。  本周2015年第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其中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0%,比去年第四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鉴于投资对经济增长拉动有限,整体消费处于偏弱的状态,而且一季度还受到包括春节放假等各种因素影响,增速在7%完全在情理之中。另外,3月份中国出口出现大幅下滑,同比下跌近15%,中国月度贸易顺差降至13个月内的最低点;铁路货运量、社会融资规模、发电量、房地产销售数据表现不佳,这些都说明中国经济处于下行通道中。  至于未来经济前景,中国经济下行趋势并未改变。对于“稳增长”的目标,在现有出台的刺激措施下,如果不能达到预期,应加大政策力度,降低资金成本,包括降息降准,同时在增加补贴、减税等方面加码。预计未来中国经济增速或降至6%左右的阶段性底部,期间投资增速虽将明显回落,但服务业占比却会进一步提升,先进制造业、IT等行业发展速度也会加快。  从全球经济大环境看,除美国外,其他主要经济体均处于通缩,这些国家政府会继续采取量化宽松手段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而美国,很可能年内加息,这对中国是不利的。中国如何应对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不仅要保持货币政策相对宽松,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也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从内部看,目前中国处于通缩的临界点,但政府可运用的工具并不少,因此,中国经济稳定是大概率事件。  从投资者角度而言,自去年11月本轮行情开始,股市涨幅较大,仅2015年内的涨幅接近30%,低估值股票基本已难觅其踪,在此背景下,个股出现分化在所难免,投资者既要充分认识到目前股市泡沫的风险,又要明白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这一轮牛市中表现出众的应该是在成长板块,在新兴行业,而不是具有估值优势的传统的周期性行业。  瑞银:加仓创业板已不恰当  股指越是涨得凶猛,投资者既想加仓,又对调整的担忧加剧。记者注意到,券商对当前指数行情以及大、小盘股后市走势的分歧均进一步加大。  表示,牛市途中必有波折,但目前暂不必忧虑。  而中金公司分析员王汉峰4月13日表示,截至4月8日的一周中,约17亿美元流出港股和内地股市,为连续第8周资金净流出。  在对大盘蓝筹和中小盘股的态度上,券商体现出更大的分歧。  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孙建波、策略分析师姚n认为,本轮成长股的龙头“互联网+”泡沫未至顶峰,移动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才刚刚开始,成长股还能继续飞。  不过,更多的券商对当前中小盘股的态度是警示风险。  张忆东认为,短期以创业板为代表的高价高涨幅成长股的风险收益比变差,4月中旬创业板构筑上半年顶部的概率较大,建议降低相关股票的融资杠杆。  瑞银证券策略分析师杨灵修和蒲延杰表示,他们过去两周陆续拜访了20多个内地机构投资者。他们认为,内地投资者开始回避高估值小盘股而提前布局深港通。在创业板股票冲高后,继续选择加仓创业板等中小市值股票,风险收益比已不恰当。
(责任编辑:DF100)
& 其他网友关注的新闻:
东方财富网(&&或&&)
建议及投诉热线:021- 值班热线:021-5
东方财富产品下载专区
网友点击排行
&&&&&|&&&&|&&&&&
自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华泰证券预测两融推沪指涨到4000点:画面太美不敢想象|住户部门|间接入市_凤凰财经
华泰证券预测两融推沪指涨到4000点:画面太美不敢想象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阶段:住户部门间接入市阶段,2014年8月份开始一直到现在,住户部门资金通过杠杆工具(比如配资市场,比如两融市场)大规模进入市场。没有什么会比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更加令人扼腕痛惜,数据显示,我们已经接近住户部门存款搬家的临界点:
凤凰财经讯 分析师徐彪今日发布A股策略报告称,清理地方政府债务的进程刚刚开始,非标资产供给持续萎缩,住户部门资金间接入市一如既往,融资融券余额持续上升,其预测称,这推动指数接近4000点附近(底部起来涨幅一倍),或者上涨状态持续近一年。一旦达到1倍或者1年的极限,住户部门的热情将被彻底点燃,牛市下半场将旋即开启。 证券表示,这是一场有别于以往所有经验的牛市,属于彻头彻尾的人民战争。历史上每一场牛市都可以分为点火吹哨、上半场以及下半场。以往,几乎每一场牛市的上半场都是企业部门在流动性或者企业盈利的推动下持续配置股票资产所引发的,只有下半场跟住户部门资金大规模入市有关。而这一次,上半场和下半场的主力都是住户部门,只不过上半场以间接入市提供配资为主,下半场以直接入市卷袖子亲自上场为主。 以下为全文: 跨越二次元:牛市狂想曲 -- 写在冲关3478的前夜-- 华泰策略徐彪、刘名斌、姚卫巍、刘晨明 不知不觉,2014已经过去,这一年的所有回忆包括股市的故事都已成为相册里的黑白照片。诗人或许会多愁善感地撰文留念。作为分析师,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回头望,然后向前看。尤其是经历了近期的过山后,刚到3400点就迎来大幅调整,市场普遍迷茫。50ETF传闻如期兑现,但大家对未来的看法却史无前例地分歧巨大。与其游移在短期预测中,不如拿出点时间,考虑清楚这轮行情的本质。 要看清楚历史行情背后的逻辑,回顾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1季度,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影响下,经济快速下滑。2季度,保增长压力逐渐增加,股市持续下行,政策也开始转向。5月下旬,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双重刺激下,股市见底,春天渐行渐近。6月份,申万上涨2.34%;7月,申万A股指数上涨7.42%。应该说,5月、6月和7月的行情恰好就是我们的菜,因为政策跟的紧嘛,很容易猜对。 从8月份开始,行情从大家能明白的状态,忽然切换到绝大多数人瞧不明白的二次元状态。( PS : 老牛出来装嫩,我们写这个咚咚,希望提出一套全新而且系统性的解释,投资者看后能竖起大拇指夸奖说:哇塞,脑洞大开!) 导火索源于经济数据超预期下行。8月份,工业增速猛跌至6.9%,要知道,7月还在9%左右。更重要的是,按照历史经验,6.9%的工业增速,增速已经跌破7%,远低于7.5%左右的目标区间。面对糟糕的经济数据,我们连续撰写《目标,上证2450!》和《一轮行情,两个世界》等多篇文章,从产业资本以及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对企业盈利的正面作用两个视角切入,来解释这轮行情。 四个月后,回顾这段历史时。我们没有找到应有的荣光,反而一脸尴尬。即便再不情愿,也必须面对现实:我们只是猜对了结果,没有猜对原因,最多只是部分猜对原因(企业盈利复苏的判断错误,产业资本尤其是国家资本的判断或许比较接近真相)。更离谱的是,几乎所有猜对结果的人,论据都是错的。无论持&企业盈利上行说&,还是持&无风险利率下行&说,都是瞎说。 这种事情,狡辩没有意义,直接上数据: 企业盈利数据持续下行,股市涨了几个月,同比增速就跌了几个月。
图1 流动性宽松远不像大家说的那么夸张,预期中的全面宽松始终只存在于YY世界,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也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整个三季度,表征企业部门融资成本的加权平均贷款利率不仅没有下来,反而持续上行。 
图2 尤其是十月份以来,票据贴现利率和银行对结构化理财产品进行优先资金配资的利率水平同步上行,而且上升曲线极其陡峭。
图3 你看,这就是我们面对的现实:老中医遇到了新问题。过去十年,有商业化卖方分析以来,基本上对市场的整个研究框架都建立在基本面的基础上,后来高博横空出世,创造性地引入资金面分析。不管哪个咚咚,都默认股市只是晴雨表。它永远不会成为自变量,只能以应变量的身份出现在舞台上。但是,看起来,过去半年,股市这只小狗距离主人越来越远,甚至你会想到底是主人牵着狗狗走还是狗狗领着主人跑呢?更虐心的是,在对2015年经济下行判断趋于一致的前提下,在预期中无风险利率下行迟迟未能兑现的现实面前,你到底看多2015年还是看空?看多意味着背叛已有框架和价值观,看空意味着你至少需要阶段性地和走势对着干。 交易型选手可以不用知其然,知所以然足矣。我们这些分析师就不同,必须想明白一套逻辑来,而且这套逻辑能言之成理,否则安生立命的东西就不存在咧。 搞出一套逻辑之前,首先需要回答一个问题,一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极度重要的问题:中国股市,到底谁话事? 股票是一个很大的类别,到2014年底为止,股票总市值37万亿,流通市值32万亿。这么庞大的市场,无论上涨还是下跌,都对应着天量资金的进出。能够坐上桌参与牌局的,也就三位选手:企业部门、住户部门和政府部门。看起来,绝大多数时间里,政府部门充当裁判员的角色。从口袋里拿出真金白银持续买卖造就牛市熊市的,是住户部门和企业部门。企业部门相比住户部门而言,风险偏好更高,所以,它才是股票资产配置的主力机构。过去十几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企业部门对股票的资产配置行为,在绝大多数时间里,引领着股市的涨跌。 2008年以后,产业资本话事的特征尤其显著(下面这段话摘选自《一轮行情,两个世界》)。 股权分置改革以后, 产业资本急行军跑步进入流通市场。2010年是第一个里程碑,A股流通比例第一次系统性提升至70%以上,这意味着产业资本第一次成为A股流通池子中的大鳄。2013年后,流通比例一步提升至80%以上,成为当之无愧的食物链顶端式存在。
图4 全流通后,产业资本对股市的影响日渐显著,有没有证据呢?有的,就是下面这张图:
图5 你看,2010年以来,产业资本增减持已经成为一个奇准无比的领先指标,没有之一。他的准确度达到令人难以想象的100%!每一次该数据大幅飙升后,都能看到资本市场出现一轮上级别的反弹(至少15%)。这一次,也不例外。2014年5月,产业资本增减持数据飙升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位! 一个问题,自然而然地浮出了水面:为啥产业资本意愿能够影响资本市场的走势呢? 在回答问题之前,让俺给大家讲个去年讲过的小故事。 14年3季度,一个大型集团的朋友问我:出5-10个亿想买个壳,问有没有介绍。听完后,笔者一肚子疑问:要壳干嘛?眼瞅着明年500家公司等着上市,后年注册制放开。花这么多钱买公司控制权,是钱多给烧的么?疑问归疑问,本着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原则,俺颠颠地跑投行问一圈,听到答案的那一刻,俺眼镜碎了一地啊。这年头,5-10个亿的净壳,已经很难找到了! 资本市场的钱,一点不傻,也从来没有傻过。笔者发蒙的一刻,说明笔者OUT了。 咱们可以打个比方,有个公司叫土鳖公司,话说这公司是真土啊,主营业务烂的掉渣,搞不好明后年ST光荣退市也未可知。你说,这么一个破公司,在注册制前夜,凭啥值钱呢? 答案就在四个字:市值管理。 凭借绝对的信息优势(没有谁比大股东更清楚未来的业绩)、资金引导优势(如果你是基金经理,肯定也愿意相信上市公司董事长讲的故事吧)、筹码优势(这个不用解释吧,人家是第一大股东),如果说你买股票只有百分之50%的胜率,人家至少也会有70%。逐利是资本的天性之一,获胜概率优势导致的一个显然性结果便是,资本被吸引进来,从而演化出可盈利的行为模式: 第一步,先知先觉的资本进入,与产业资本相结合; 第二步,资本与产业未来进行市值管理,寻找符合趋势的投资方向,进入,企业经营被激活; 第三步,企业经营被激活引发资本市场关注,股价被激活; 第四步,被激活的股价带来羊群效应,资本获利,可盈利的行为模式形成; 第五步,市场自我学习、复制、演进,上述行为模式在资本市场中扩散; 第六步,社会流动性没有出现普遍性宽松,资本市场所能获得的流动性不足于同时抬升所有股票价格,上述行为模式不能同时扩散至市场的所有角落,一个时间段里只能在某些市场结构里发生。 这就是我们看到的2012年年底至今的市场运行过程中的投资者行为模式。 大家还记得去年的创业板么?数从40倍PE才真正开启上涨之旅,2013年前,中小板块的定增项目占比连续三年维持在20-30%之间,2013年猛增至近40%,2014年至今占比已经近50%。拥有如此彪悍的发动机,你说,创业板能不涨么?还记得去年年中,无数策略分析师(也包括我们哈)基于创业板整体业绩增速的判断,认为创业板已见顶。现在回头看看,大家都错了,而错的离谱的原因之一,就是低估了外延式扩张对创业板业绩的影响(尤其是创业板指数只涵盖前100家公司,外延式并购式扩张对这100家公司的业绩影响巨大)。 如果说,市值管理的第一个受益者是创业板的话。向后看,未来几年,市值管理模式可能扩散至全市场么? 答案很确定,会的! 因为,未来几年,国企改革必将拉开大幕。 我给大家算笔帐,三级国资净资产不到50万亿,假设其中20%通过资本市场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那就是9-10万亿!10万亿是什么概念呢?截至2014年8月底,资本市场总市值26.8万亿,流通市值22.4万亿。如果主要以定增的方式完成,就意味着创业板的故事将扩展至主板,你可以想象一下,股市要上涨多少? 你看,定增或者市值管理只是一个缩影,这背后隐现出一个完整的链条:通过环环相扣的利益链条、编织扣人心弦的资本故事,产业资本已经具备了将意愿转换成市场影响的能力。 请注意,在以往很长很长的时间里,大家眼里的产业资本只是狭义概念。但事实上,产业资本至少包括民间资本和国家资本两大阵营。以往,大家都在关注民间资本的诉求,因为他们的诉求造就了一轮创业板牛市。从2014年开始,谁也无法忽视国家资本的诉求。前面所说的国企改革只是一个方面,融资结构调整才是更急迫更核心的诉求。 从1949年以来,到2012年为止,中国经济始终维持很好的弹性。只要货币当局肯松货币闸门,经济增速就一定会起来。直到2013年上半年,M2系统性上行,社会融资总量同比增速近50%,但经济增速始终没有大起色。
图6 &始具备全局重要性。换言之,国家资本拥有足够的市值管理动力。 估计很多人会问,既然政府部门不是运动员,只能充当裁判员的角色,国家意志如何能够转变为资本市场的上涨动力呢?或者说,我们如何去理解过去半年的上涨呢? 让我们回顾下已经走过的两个阶段上涨: 第一阶段:产业资本主导的阶段,2014年5月到9月,产业资本增减持比例数据大幅异动。次月开始,在政策宽松预期的引导下,股市开始上行,一直持续到大约九月份。这轮行情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蓝筹点火,小票唱戏。中证500指数的表现显著优于中证100,市场还在讲述各种外延式扩张的故事。九月发生了一件标志性的事情,消灭20亿以下市值的公司。 第二阶段:住户部门间接入市阶段,2014年8月份开始一直到现在,住户部门资金通过杠杆工具(比如配资市场,比如两融市场)大规模进入市场。(注:细心的投资者会,两个阶段有重合,八月和九月是转换和孕育的月份,这很正常,任何新事物的孕育,都发生在旧事物的晚期。)配资市场的总量数据暂时没找到,但是两融业务的规模变化很清楚:8月份以后,进入两位数快速增长期。到2014年末,融资余额接近一万亿,其中大约4000亿资金来自银行。
图8 好端端的,为何住户部门开始各种渠道跑进各种配资市场呢?原因很简单,就是43号文。最近几个月,跑了至少四五家银行,讲课的时候我都会问一下他们的零售银行部员工。调研后发现中国的高净值客户很可爱,他们就喜欢追求稳定回报。反正不管你什么市况,我就要大概8%左右的回报率。过去几年,这个心愿分分钟就心想事成咧。因为有非标资产,尤其是基于地方政府债务的非标资产。但是呢,43号文开始酝酿后,基于地方政府债务的新增非标资产大幅减少。由奢入俭难,寻找新的稳定回报资产的述求史无前例般迫切。一不小心,配资市场成为寻求稳定回报的首选。这波资金进入配资市场后,进一步推升了资本市场,于是,正循环出现。一轮加杠杆的牛市,正式成型。 行文至此,我们可以做个初步总结: 第一阶段为啥涨?因为政府5月份开始政策放松,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夫妻双双把水放。 第二阶段为啥涨?因为政府治理非标资产,清理地方政府债务。导致存量资产从非标资产迁移到配资领域。 过去属于死神,解释过去再如何头头是道,无法预测未来都只是扯淡。向前看,我们可以做一个非常大胆的预测。 清理地方政府债务的进程刚刚开始,非标资产供给持续萎缩,住户部门资金间接入市一如既往,融资融券余额持续上升,推动指数接近4000点附近(底部起来涨幅一倍),或者上涨状态持续近一年。 为何要强调一年或者一倍呢?这是一个经验数据,很灵。 2000年和2007年,在经历了大幅度(至少一倍)和长时间(至少一年)的上涨之后,住户部门认为股市成了&提款机&,类似&抢劫不如炒股&的横幅居然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大街旁,这种认知上的180&变化导致住户部门对股票这类资产的风险属性认知发生巨大漂移,居民储蓄存款大规模流入股市,接棒企业部门资金推动市场继续上涨。
一旦达到1倍或者1年的极限,住户部门的热情将被彻底点燃,牛市下半场将旋即开启。 这是一场有别于以往所有经验的牛市,属于彻头彻尾的人民战争。历史上每一场牛市都可以分为点火吹哨、上半场以及下半场。以往,几乎每一场牛市的上半场都是企业部门在流动性或者企业盈利的推动下持续配置股票资产所引发的,只有下半场跟住户部门资金大规模入市有关。而这一次,上半场和下半场的主力都是住户部门,只不过上半场以间接入市提供配资为主,下半场以直接入市卷袖子亲自上场为主。 一定有人会很关心:有没有可能,我们只看到上半场,而看不到下半场呢? 客观地讲,完全有可能。如果从明天开始,政府清理整顿配资市场,或者设置某些门槛,导致住户部门间接入市的道路不再通畅。那么,市场将迅速进入持续下跌期,说好的下半场,也会离我们而去。没有什么会比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更加令人扼腕痛惜,数据显示,我们已经接近住户部门存款搬家的临界点:
图10 一旦进入下半场,市场运行的逻辑将会变得简单而且明了:住户部门资金入市带来市场上涨,上涨造就财富效应,财富效应引发住户部门资金进一步滚雪球式入场。于是,自我循环和加强式的上行就此拉开序幕。 财富效应只是短期的催化剂,当我们把视野拉长拉高后,你会发现,我们正身处在一个伟大的创业创富时代,周边环境不遗余力地鼓励国民通过创新创业来实现致富梦想。创新创业的最大特点是需要承担风险,这个特点决定了过去以银行为绝对核心的金融体系走向终结,因为银行资金本质上不能承担风险,真正能够承担创新创业风险的资本只能来自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当前的时代潮流已经让国民看到了太多的创业创富,还有什么比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创造出来的一大批千万富翁更加有说服力?这是一场全民教育,无论老一辈财富创造者如何想,至少年轻人的心灵已经真正记住了财富如何被创造。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经历过那段贫穷不堪的日子的那几代国民构成来改革开放后三十年左右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经济的弄潮主力已经开始逐渐转移到了对改革开放之前动荡年代无甚记忆的新一代国民手里。年代记忆的断裂带来的一个显著性影响是,老弄潮者与新弄潮者对财富积累的理解很可能出现本质性差异,老弄潮者对风险敬而远之,他们宁可把钱放在银行做理财产品;新弄潮者相对而言,可能会更愿意去承担风险,博取高回报,他们相比老弄潮者,会更少把钱存在银行,而更加关注创新创业、股权投资等财富实现和管理方式。 一个伟大的时代,&住户部门资金自银行搬离向资本市场&本身就是这个时代的趋势性特征之一! 住户部门资金入市会有极限,住户部门资产类别重新配置的空间到底有多大呢?让我们看一组数据,各国住户部门资产负债表中股票资产的占比: 无论是跟自己过去比,还是跟别人现在比,中国居民股票资产的配比都属于低位。乐观点看,从3%出头提升到5%甚至10%的过程,将带来数万亿甚至十多万亿的资金流入市场(能否实现姑且不论,取决于我们设想的下半场能否开启)。资金流入规模和市场上涨规模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加法关系,而是乘法倍数关系。以2014年以来的行情为例,市场从底部起来最大涨幅近70%,市值增加近13万亿。但融资业务余额增加仅仅6000亿,保证金余额增加7000亿左右,加起来也不过区区1.3万亿。再流入几万亿,股市会涨到多少点? 画面太美,我不敢想象。 谨以此文,献给3478攻坚战前夜,所有曾经迷茫的投资者。
[责任编辑:lizy]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保本保息,轻松理财。
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市场分化明显,未来持续看好民生消费领域。
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绩优新蓝筹,未来市场主力方向,政策支持,资金流入。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15:44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04/13 09:21
04/13 10:23
04/13 08:14
04/13 08:48
04/13 08:48
04/13 08:14
04/13 10:30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22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9:21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010327
播放数:273290
播放数:3168907
播放数:27898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股市为什么大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