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产地证各国对一带一路战略的高度关注是出于怎样的战略考量

股票/基金&
美国为何对中国的“一带一路”疑虑重重?
美国为何对中国的“一带一路”疑虑重重?
  由于美国在“一带一路”构想所涉及拥有重要的战略存在及外交运筹,中国将受到美国的影响。
  作为中国处理大国关系主要对象和影响中国周边环境最重要外部因素之一,美国将对中国规划和实施“一带一路”产生突出影响,因此有必要研究美方对中方构想的意图、方式及前景的观点和看法,并提出中国应对的政策建议。
  2013 年,随着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周边外交新战略的提出成为中国外交全局中的一大亮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0月举行的周边外交工作会上提出,周边对中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应与时俱进、更加主动地开展周边外交,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基本方针及“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基本理念。
  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新形势下中国推进周边合作的全新倡议,在周边外交新布局中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2013 年9月,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在大学发表演讲,提出以创新的模式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打造以“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为内涵的“五通”工程,旨在促进欧亚国家经济联系更为紧密、相互合作更为深入、发展空间更为广阔。
  2013 年10月,习近平访问尼西亚期间在印尼国会大厦发表演讲,指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互联互通建设,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在陆海两个方向打造“一带一路”合作倡议被外界广泛视作中国新时期周边外交的构想,引起主要大国及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
  长期以来,作为全球霸权的美国不仅是中国处理大国关系的主要对象,也是塑造中国周边环境最重要的外部因素之一,在战略、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各个维度深刻影响亚太及欧亚地区。
  由于美国在“一带一路”构想所涉及的东南亚、南亚、中亚及、中东等地均长期以来拥有重要的战略存在及外交运筹,因此中国在规划和实施“一带一路”构想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受到美国的影响,也进一步凸显了研究把握美国学界、政策界及舆论界对“一带一路”意图、方式及前景看法的重要意义。
  一、美方对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意图的认知
  美方看来,出于抗衡美国“亚太再平衡”等一系列考虑,中国提出陆海并进的“一带一路”倡议,一方面在战略空间上可以实现向西拓展,另一方面也能满足中国快速增长的能源资源进口需求及急迫的海上通道安全需求。
  此外,中国在双边关系、地区及全球事务上拉拢俄,意在振兴欧亚地缘板块,在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打造“去美国化”的地区及全球秩序。
  1陆上“西进”和海上扩展:拓展战略空间
  美方认为,中国既是陆上大国,也是海上大国。不断崛起的中国势力将加速扩张,必然会将自身力量扩展至全球地缘政治的支点,覆盖整个欧亚大陆。
  当前,中国已经深入欧亚大陆,通过拓展贸易、修建油气管线等方式紧密加强与中亚国家的联系,但是“扩展的范围还远远不够”,中国力量还将继续在陆上向西延伸,在海上加速扩展,追求陆权和海权的齐头并进及再平衡。
  从陆上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为中国提供了在经济和外交上拉近“本国与南亚、中亚和包括阿拉伯在内海湾国家关系”的机遇”,超越长期以来中国对外开放和交往主要面向的东亚及(,)方向,向广阔的西部方向大力拓展。
  下一阶段,中国将在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之际密切与阿的经济和商业联系,进一步拉拢巴基斯坦以打通赴印度洋通道,增强与资源丰富的海湾及非洲国家的互联互通。另外,欧盟也将成为中国扩大共同利益的工作重点。
  从海上来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将使中国的触角超越西太平洋海域,向南深入南太平洋、向西开辟进入印度洋通道,与美国、印度、日本等国在这些海域的海上力量抗衡。
  此外,“西进”还与中国国内区域发展战略相辅相成,将会加快中国“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加强西部边界和各省的安全。
  2抗衡美国“亚太再平衡”
  美方认为,美国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以来,安全上推动与地区盟友及伙伴的军事联盟,政治上靠近和拉拢中国周边国家,经济上打造具排他性质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以下简称TPP),被中国视作全方位遏制和打压中国的战略手段。
  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中美关系越来越具有冲突和零和博弈的性质。
  中国主动出击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本质上是在美国主导力缺乏、区域合作机制化程度较低的中亚、南亚、中东及其他相关地区推行一体化战略。
  中国一方面可以避免在东亚与美国的竞争和对抗进一步激化,另一方面扩大自身影响力,以经济合作为先行力,逐步带动和整合政治和安全领域的协作。
  以中亚地区为例,中国在中亚尚无类似自由贸易协定一类的地区机制,这抑制了中国与中亚经济融合,而中国必须把握中亚为中国提供通向世界市场出口通道的意义。
  随着俄罗斯在中亚实力的相对下降和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中国在中亚影响力将日益上升,在资金方面比美国更具优势,从而对美国在中亚的存在形成挑战。
  一种更为激进的观点认为,中国新领导人上任后提出一系列外交新理念及举措,意在与美国寻求陆上及海上战略空间的权力分享甚至势力划分。
  中国提出“新型大国关系”理念实质在与美国瓜分太平洋水域,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目的在于将东盟海洋空间划归自己的太平洋水域势力范围。
  中国将在东亚地区之外打造以自身为中心的经济圈,更多地与发展中国家而非仅仅是发达国家进行经济融合,化解美国以TPP为手段对中国的挤压,进而对美国在亚太地区对中国进行的遏制和围堵形成有效的反制。
  3联合俄罗斯等国,重振欧亚地缘战略板块,构建“去美国化”地区秩序
  美方认为,2013年以来,中俄首脑互访、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显著加强、中俄天然气协定签订等一系列双边重大往来表明,两国正摒弃分歧,空前加强战略团结并形成事实上的“准同盟”,打造“新的反美轴心”。
  中俄明确指向美国,旨在对抗和反击美国在亚太和欧亚地区的控制力,重新夺回地区主导权。两国在斯诺登事件、叙利亚危机及乌克兰危机上的协作,实质是对抗以美欧为中心的价值观,重新制定地区和全球秩序,同时对包括日本等国在内的美国地区盟友起到震慑作用。
  在这一过程中,中俄各取所需、优势互补,俄罗斯获得了来自中国的经济动力,中国则得到了巨额的能源利益。
  此外,中国对俄罗斯、印度、蒙古等中国周边欧亚大国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除俄罗斯以外,2013年蒙古和印度总理相继访华。
  这说明,中国加速实施外交和周边战略,重心向亚洲内陆调整,一方面有利于打造贯穿欧亚大陆的经济集团,另一方面也降低俄罗斯和印度影响力,获取这些国家的资源并让其在外交上向中国靠拢。
  值得注意的是,美方认为中国正在加强自身主导下的地区机制,通过打造亚信峰会、提振亚太经合组织(以下简称APEC)构建“去美国化”秩序。
  2014年中国主导召开亚信峰会,并将继续担任接下来两年的轮值主席国,美国及在亚太最重要盟友日本仅作为“观察员”身份参会。
  这表明,中国试图在美国缺席的情况下,通过反恐、经济合作等手段加强亚洲内部的多边机制化交流。尽管亚信峰会能否成为具有凝聚力的多边安全体系尚存不确定性,但是它“可能会决定亚洲未来发展的方向”。
  另外,作为2014年APEC轮值主席国,中国大力强调APEC的重要性,这是因为“美国近年来不太重视APEC,这让中国看到了一个机会”。
  4功能性领域的意图:能源诉求及海上通道安全
  受中国“走出去”利益推动,“一路一带”建设对中国扩大能源资源进口来源地、拓展成本更低的运输通道、巩固能源通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美方认为:第一,崛起中的中国对海外能源资源的战略性需求急剧增加,中亚、南亚、中东、非洲都是中国重要的进口来源地;
  第二,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增强与欧亚大陆上非欧洲文明国家在交通和基础设施上的互联互通,将使中国获得成本更低的陆上能源运输通道;
  第三,中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决定不能仅仅依靠中东满足油气需求,“一带”建设将中亚摆在重要位置,其主要考虑之一在于通过陆路管道运输来自中亚的油气比通过海路运输来自中东的油气在安全上更有保障。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将帮助中国拓展海上通道、保障海上运输安全。
  美方认为,针对东盟国家的“海上丝绸之路”将与中国已在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布局的“珍珠链”战略形成对接,联通西太平洋与印度洋海域及海上基础设施,使中国的海上力量进一步西进。
  印太海域是中国海外能源资源通道运输的必经之地,中国面临的海上通道安全威胁主要包括:
  一是美国在西太平洋及印度洋海域的封锁和阻拦,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海上运输通道构成实际威胁;二是印度、日本等地区大国在印太海域日益崛起的海上力量;三是印度洋沿岸及马六甲海峡周边的海盗袭击;四是相关海域及沿岸的伊斯兰激进势力。
  为应对这些威胁,中国将在相关海域及沿岸部署更多的力量存在,逐步向海权大国迈进。
  此外,美方还强调,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中国对南海问题及与日本、、等国海上争端的回应,也是应对美国主导下TPP的替代方案。
  二、美方对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前景的认知
  美方认为,中国实施“一带一路”不仅面临诸多机遇,也存在不少挑战。在“一带”建设上,尽管中国拥有资金优势,但恐怖主义将构成威胁沿线安全的主要因素,而中国能否处理好与俄罗斯的关系也将影响“一带”建设的前景。
  在“一路”建设上,一方面中国可以充分利用海外华人的影响力增强与东南亚的友好关系,另一方面中国在南海等问题上日益强势的立场也会加强东南亚国家的不安。
  1对中国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前景的认知
  第一, 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威胁“一带”建设。
  美国认为威胁“一带”建设的关键点在于阿富汗和巴基斯坦:
  一是随着美国及北约撤离阿富汗,阿现任政府瓦解,塔利班势力很可能卷土重来,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将威胁“一带”沿线的稳定。因此,美方提出,中国应乐见和欢迎美国在阿富汗持续驻军,这将是“一带”建设所需稳定环境的底线。
  二是中国必须与巴基斯坦反恐问题上加强立场政策协调。“一带”的西端是从海上连接能源运输通道的瓜达尔港和陆上连接中国的喀喇昆仑公路,两者均位于恐怖势力、极端势力和分裂势力集中的巴基斯坦境内,中国必须确保巴基斯坦政府能够有效打击恐怖组织、分裂及极端势力。
  第二, 中俄合作看似紧密实则“同床异梦”。
  尽管中俄在政治、军事、经济、能源等领域的合作越来越呈现制度化趋势,然而双方在诸多领域仍存在分歧。
  一是中对俄贸易顺差导致双边贸易失衡,中国进口俄能源并向俄出口消费品及其他高价值产品,引起俄不满;
  二是俄致力于打造俄白哈关税同盟并扩大“欧亚联盟”,与中国“一带”建设在地区主导权上存在矛盾;
  三是中俄人文交流水平较低,互信的民间基础薄弱;
  四是俄在中国敏感的领土争议问题上抱暧昧态度,与日本、印度、越南及其他亚洲国家积极发展关系,将引起中国不满;
  五是中俄历史上的领土争议、军事争端、意识形态分歧等导致双方隔阂。
  美方认为,“莫斯科吹嘘其与北京的伙伴关系,主要是为了向世界各国证明自己仍然是重要的,而中国则将这一伙伴关系视为安抚俄罗斯的一条低成本途径”。
  第三, 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比美国的“新丝绸之路”倡议更有资金优势。
  第一任期内美国开始打造连接中亚和南亚的“新丝绸之路”倡议,然而迄今为止这一倡议在战略上牵制中俄、在军事上打击恐怖主义、在经济上控制中亚资源等一系列目标均未实现,同时“美国正在部署撤离阿富汗的方案”。
  相比于美国,中国拥有大量的资金优势推动丝绸之路建设,“美国人通过追求实施宏大战略所未能获得的(对中亚资源)的控制权,中国却正在通过实行资本市场战略而实现”。
  在“一带”建设所涉及的跨国项目中,中国不应该仅仅诉诸于双边途径,而是应该通过多方参与实现“多渠道融资、多样化所有权”,加强中、俄、欧及相关国家与国际多边组织的合作,例如世界银行全球基础设施基金。
  2对中国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前景的认知
  第一,团结海外华人,扩大中国与东南亚合作基础。
  海外华人主要集中在“海上丝绸之路”所覆盖的东南亚地区,在当地的社会经济生产及财富分配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可以利用海外华人群体与东南亚国家在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深化联系,提升中国形象。如果中国能够在“一路”建设中充分调动海外华人的积极性,并与相关国家能够在围绕搁置主权争议、共同开发海洋方面达成共识,则有助于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效果:
  一是缓和围绕南海问题所造成的地区紧张局势,二是有利于维护海上运输通道的安全;三是有助于在东盟、地区及中国间增强海上互联互通;四是打造双赢结果,有助于东盟实现其2015年东盟经济共同体目标。
  第二,发展前景不甚明朗。
  美方认为,当前“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还处在概念阶段,中国并未提出具体的措施。从这一点来看,“一路”很难替代TPP的吸引力。
  以“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为例,该基金在很多方面信息不透明。
  一是中国期待从项目中获得经济收益,但安全项目的导入会带来严重问题,即政府主导而不是产 业驱动条件下如何量化项目收益。二是该基金由哪个部门主管仍不清楚,中国政府应该尽快向东盟国家公布该基金细节;三是缺乏信息中心。
  该基金成立两年来,中国政府只是在自己的网站上公布了一些合作领域,东盟国家不知如何申请。此外,中国与南海权益争端国家的海上共同开发步调也相对缓慢,中国与文莱的油气合作、与越南在北部湾海域附近的共同开发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
  第三,中国在东海、南海日益强硬的维权维稳姿态对“一路”实施具有负面效应。
  2013年以来,中国宣布划定东海防空识别区、加剧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对抗、与菲律宾在仁爱礁问题上对抗的强硬姿态、在南海加强军事和经济存在等一系列举动均表明,中国正逐步加快海上权益的扩张步伐。
  中国与争端相关国家的政策都受到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影响,美国也将进一步加强同越南、菲律宾、日本等国的军事安全联系。南海争端各方在各自政策上都很难让步,冲突呈现加剧趋势,这将对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三、美方对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构想影响的认知及美方的应对
  美方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将可能削弱美国、俄罗斯及其他地区大国在相应地区的影响力。
  此外,美国不应仅仅重视东亚地区,也应该将西亚地区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应对策略上,美国应该重新思考自身的中亚政策,抗衡中国的影响力,此外还应该组织中俄形成事实上的同盟。
  1中国将削弱大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影响力
  “一带一路”构想的实施可能将改变亚太及欧亚地区的大国力量对比和权力架构。在宏观层面看来,美国和俄罗斯也将对“一带一路”做出消极反应。
  中美俄三者在中亚的竞争中,中国明显日益占据上风。
  相对于美国,美国在阿富汗撤军的步伐日益推进、以阿富汗为核心的“新丝绸之路”计划也举步维艰,而中国优势则在于拥有大量资金;相对于俄罗斯,尽管俄罗斯在中亚拥有历史悠久、影响巨大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战略存在,然而中国在中亚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已经成为中亚五国中四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中亚与中国的联系将远远超过其与阿富汗、南亚、俄罗斯及欧洲的联系。
  据此,美国有必要调整自身中亚政策的目标,加强对中亚及中国在中亚影响力的关注。
  重视中亚将有助于美国拉近与除中东、东南亚以外地区的穆斯林温和派的关系。
  另外,长期以来美国中亚政策的重要目标在于限制中亚五国对俄罗斯的政治经济依赖,现在看来应该更加担忧中国与中亚日渐紧密的贸易和投资关系。
  此外,地区性大国也将对“一带一路”做出消极反应。具体而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实施会引起印度、及的不适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则会引起日本及印度的不适感。
  2亚洲呈现出整体性崛起趋势,亚太与欧亚并重,东亚和西亚并举
  美方认为,美国应该重新思考其“重返亚洲”战略,不仅应该关注东亚及太平洋地区,而且应同等重视西亚地区。原因包括:
  一是亚洲的崛起呈现整体性趋势和趋势,东亚和西亚并举。
  尽管长期以来亚洲的东部和西部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领域缺乏深入联系,然而这一状况正在逐渐被打破。地区大国纷纷重视“丝绸之路”概念,这反映了东亚和西亚的联系和融合正在稳步提升,双方内部贸易日益紧密。
  二是东亚地区与中东、西亚的联系日益紧密。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国家与以中东为代表的西亚国家的能源和非能源贸易联系比重不断提升,中国与沙特阿拉伯、、、伊朗的贸易额远远高于其与美国的贸易额;西亚国家对东亚的关注也不断增大,西亚在全球博弈中的分量不断加大。
  三是东亚和西亚之间在海上和陆上的互联互通不断提升。
  从海上来看,东西方贸易往来的海上核心通道印度洋通航量巨大,其重要性不断提升;从陆上来看,横贯亚欧大陆内部的公路和铁路线路正在形成中。
  四是以伊斯坦布尔、迪拜、新加坡、香港、上海为代表的亚洲金融中心的互动关系也日益密切。
  3中国实施“一带一路”的前景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第一,在经济领域,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并不能替代其与亚太地区方向重要经济体的联系,其影响力难以超过美国。
  在“一带”建设方向,阿富汗局势不稳、印巴冲 突等因素造成中亚和南亚不稳,这将危及“一带”建设;在“一路”建设主要覆盖的东南亚地区,美国的影响力仍然超过中国,地区国家也更加欢迎美国的存在。
  第二,在安全领域,亚太诸国仍希望看到美国发挥积极作用。
  美方认为,一方面,中国在南海等问题上态度日渐强势,地区国家不得不求助于美国发挥更大的地区安全保障作用;另一方面,中国主导的亚信会议是否能在地区安全问题上发挥“去美国化”的作用还尚有待观察。
  第三,中国在团结“一带一路”国家上面临诸多障碍。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层面迥异,中国应至少思考清楚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处理与这些国家双边合作及与欧盟、东盟等地区多边组织之间的关系;二是中国是否应该用诸如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形式、或者是以其他方式,将相关国家联合在一起。
  4美国应阻止中俄结盟,避免丢掉欧亚地区主导权
  尽管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存在诸多分歧,然而双方在亚太和欧亚地区都分别与美国主导下的安全集团发生冲突,走向结盟的趋势日渐明显。
  美国不能低估中俄靠近的严重性,应避免丢掉欧亚地区的主导权,因此防止中俄结盟应该成为美国下一阶段外交政策重中之重。鉴于中俄的潜在分歧和矛盾,美国阻止结盟的不会付出太大的成本。
  四、政策建议:中国的应对
  在中美关系超越双边和地区维度、逐步走向全球的大背景下,必须正视第三方因素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
  如果说长期以来中美两国竞争和合作的主要区域集中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那么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则为双方的互动开辟了新的空间:
  陆上从东亚向西拓展至亚欧大陆的内部,涵盖但不限于中亚、南亚、中东等地区;从海上看从西太平洋海域向西、向南穿过马六甲海峡,深入印度洋及其沿岸地区。
  中美在新的陆海战略空间上如何管理双边竞合关系,将成为影响“一带一路”建设前景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阶段看来,美方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意图存在较大疑虑、对前景的看法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由于中国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尚在起步,合作构想及政策措施尚未完全成形,美方政策界、学术界的反应也处于初步阶段,客观上也为中方提供了向美方增信释疑、增强双方良性互动的机会。
  具体看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强调“一带一路”倡议非战略性、合作性和非排他性。
  正如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所阐述的:“一带一路”是合作倡议,中国没有特别的地缘战略意图,无意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不会干涉别国内政。
  “一带一路”自提出以来一直作为经济合作倡议而非战略构想存在。应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美政界、学界、商界等公共外交,强调“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性、开放性、非排他性和互利共赢性,淡化零和博弈及对抗的抗美色彩。
  第二,在具体地区和领域探索和加强中美务实合作的基础。
  中美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存在巨大的合作潜力。
  以能源资源合作领域为例:在东南亚,中美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GMS)能源资源互联互通、能源政策方面已经开展一些合作并取得一定成果;在中亚,中美在地区安全事务、管线安全维护等领域拥有共同利益;在中东,中美在确保能源供应稳定、运输安全、价格合理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合作潜力很大。
  在阿富汗问题、中东热点议题上等问题上,中美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等方面存在广泛利益,而这些因素将对“一带一路”建设前景产生重要影响,应努力保持中美的良性互动及沟通。
  本文发于《中美外交:管控分歧与发展合作》
(责任编辑:HN016)
01/19 07:2412/31 07:0312/15 07:10
评论精品策划
特色产品:
社区精华推荐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海通策略研究:深度解析“一带一路”战略及投资机会|海通策略|一带一路|投资机会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海通策略研究:深度解析“一带一路”战略及投资机会
   作者:研究所策略研究部经理 首席分析师 荀玉根
   引言:APEC会议即将召开,市场热议中国版马歇尔计划,丝路主题再度活跃。作为最早研究此主题的研究团队,已发3篇深度报告、1次实地调研、14次短信推荐。11月4日15:15,策略再度联合石化、机械、建筑、交运召开电话会议,深度解析“一带一路”战略及投资机会,纪要如下。
  策略荀玉根:“丝”路决定出路――战略高度理解丝路及中国版马歇尔计划
  1、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是重大国家战略。因为APEC会议和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市场再次高度关注丝路(一带一路)主题。我们从2月开始连续发布3篇研究报告、1次实地调研,其实13年4季度我们就开始研究了,因为我们当时就认为这是个大事件。13年9月习近平首次重提丝路建设后,习李海外出访中不断推进此设想。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明确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在WTO红利减弱、TPP和TTIP遇阻的国际背景下,丝路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渠道,是经济转型、消化产能的重要载体。实际上,过去几年美国、日本、俄罗斯都提出了自己的丝绸之路建设计划,中国推进此战略的紧迫性非常强,这不仅仅是经济意义。丝绸之路经济带,广义上包括西北五省和西南四省市,立足推进中国与中亚经贸合作。海上丝绸之路以东南沿海省份为窗口,深化中国与东盟合作。
  2、丝路可行性很强,已经在推进。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出不出无关紧要,丝路本身就具备此功效。“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能源储备丰富,但制造业落后,多数处于工业化早期、中期,这与中国形成强烈的互补,因此经济上的合作、互惠性很强。从13年9月来习李多次出访中西亚、欧洲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设想到5月中国承办的亚信峰会上开闭幕均是丝路表演,此规划已经得到很多国家的共识。中国也在积极准备,交通运输部、能源局及相关省份均出台了相关规划措施。尤其是3-5月新疆动作频繁,这也是我们当时密集、极力推荐此主题尤其是新疆板块的核心理由。展望未来,APEC会议参会国很多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重叠,这又是一次各国深入交流、推进合作的机遇。中国的“一带一路”规划年内推出概率上升。
  3、丝路辐射多个区域、产业。丝路建设的核心是互通互惠,中国输出制造业,如基建、高铁、电网、通信等,引入油气,并不断深化贸易往来及经济合作等。丝绸之路经济带面向中亚,新疆是桥头堡,油气产业是先锋,对内有助西部大发展,平衡区域发展。海上丝绸之路面向东盟,广西有望作为门户。四类产业将从中获利:第一,基建类,“一带一路”沿途国家基础建设差,建筑、高铁、电力设备均受益,建筑首当其冲;第二,油气产业链,中国与中亚油气合作利好油气钻采、服务等;第三,交运油气是港口运输;第四,旅游业,丝路建设带动相关区域旅游业发展。相关公司如、、、、、、北部港湾、、等。
  建筑赵健:中盘、大盘海外工程股受益,重点推荐一带一路龙头中工国际有海外业务的建筑公司作为“一带一路”政策的具体承载主体,将显著受益于政策的具体推行。我们认为,央企及其下属公司在国内信贷获取及海外市场营销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其竞争力显著强于地方国企及民企,因此为重点配置目标。
  中盘相关个股为:中工国际、中材国际、及港股的中国机械工程,四只个股海外业务占比都很高,最低的中材国际也达到74%。从模式上来说,中工、北方和机械工程均属于窗口型公司,在国外接订单,分包给国内建筑上,一方面可以获得海外业主良好的付款条件(中方信贷),另一方面,可以占用分包商的资金,因此盈利能力较高的同时现金流较好。中盘个股首推竞争力强劲的中工国际。
  大盘相关个股为:、两铁和、。交建海外业务占比为17%,葛洲坝19%,两铁在4-5%。相对中盘个股,大盘股的海外占比较低,但与基建领域紧密相关,流通市值也并不大,从业务相关角度首推中国交建。
  交运姜明:“一路一带”交运相关标的分为三类:港口、航运、陆运
  1、 港口:海上丝绸之路原则上覆盖了中国大多数沿海港口,我们认为在对外贸易有望提速的大背景下,背靠较强腹地经济的港口依旧会“强者自强”,相关标的包括长三角经济带的、,而10月31日交通部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到“放开港口竞争性环节收费”,上港和宁波港区位优势最为明显,未来上调费率的空间最为充分。另外,北部湾港是毗邻东盟的港口群,2013年底上市公司刚刚完成钦州、北海、防城三港的整合,目前的瓶颈在于区位经济较为落后、基建设施能力不足,港区很大程度承担了西南货物通往海外的“换装港”(非干线港),随着我国同东盟国家贸易量的持续增长,北部湾港未来的空间巨大。最后我们想强调的一个标的是,重庆是西南最重要的门户港口,仔细梳理我们能发现该区域不乏投资亮点,包括1)长期受益于中央长江经济带战略,交通部对江海联运型船舶的推广将使更多货物选择长江水路运输;2)欧亚大陆桥―渝新欧铁路未来连通果园新港区(定增项目);3)重庆是跨境电商试点五大口岸之一,配合渝新欧铁路的贯穿效应,跨境贸易量有望提速。重庆港九近期股价表现弱于“一路一带”概念下的其它港口,目前总市值仅有41亿,值得关注。
  2、 航运:海运是承载进出口货物流动的载体,行业短期的供需格局并未有明显的变化,但随着未来“一路一带”策略的具体落实,中国将承担更多基建设施和资源类产品的海运物流,而交通部关于《国务院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方案中也提到“支持海运企业与货主、贸易商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和相互约束机制,提高原油、铁矿石、液化天然气、煤炭、粮食等重点物资的承运保障能力”,因此,受益的标的主要是负责基建、资源类的大宗货航运标的,具体包括、、和。
  3、 陆运:毗邻东盟的广西五洲交通。
  机械龙华:三类机械设备受益
  无论是丝绸之路还是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核心是区域政治战略,目的是为了国土周边的控制和能源开采和运输安全服务,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周边区域的控制和能源开采和运输安全服务,经济上的效益是政治目的的良好副产品,因此我们认为有些项目并不更多考虑成本和效益。从机械设备方面来说,涉及板块有三:
  1、陆上海上运输设备股(陆上客运设备股、、南车时代电气、、、、等,陆上货运设备股、、;海上船运+军工股有、、、、等)是各设备公司中相对真实受益的,无论从国内需求还是近期中标的海外地铁、高铁项目,国内军工需求还是海外军贸需求,均有真实发生的市场和政策支持。
  2、工程机械板块我们认为主要依靠概念驱动,相对业绩、估值和实质业务方面具备较好价值的是。
  3、油气设备板块是相对后周期带动,若“一带一路”获得实质推进可望在15年获得后期体现,相关个股为杰瑞股份、、、、、、等。
  石化邓勇:能源产业建设将是丝路建设重点之一
  在石油化工方面,我们认为能源产业建设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点之一,石化行业的投资机会包括国内外两个方面,主要标的包括(300164,股吧)、准油股份。
  国内方面在于新疆的油气上游业务。中石油在年初即提出了未动用储量是其搭建的六大合资合作平台之一,上游业务的放开有望在新疆进行试点。我们认为在常规油气领域,西部油气区块最有可能率先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西部油气区块多属新油田,未动用的储量较大;同时西部油气区块市场化程度较高,引入外部资本更易被接受。
  国际方面在于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中亚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同时我国已经与中亚各国开展包括油气资源开发、油气管道建设、油气进口在内的各方面合作。我们认为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我国与中亚各国的交往及经济合作将更加密切,未来我国有可能进一步加强从中亚各国进口油气资源的力度。
  通源石油:(1)拥有页岩气开采核心技术,收购的美国APS公司已顺利运营。(2)对大股东的定向增发将择机重启。(3)设立子公司龙源恒通从事海外油田工程技术服务及设备供应,已在哈萨克斯坦原有射孔业务基础上引入压裂、侧钻井、连续油管等业务。(4)未来有望继续发展外延式扩张的国际化路线。
  准油股份:(1)如果国内油气开采上游业务的改革及放开在新疆能有所突破,准油股份将是最受益的公司之一。(2)向大股东定增的事项稳步推进中。(3)已在哈萨克斯坦设立子公司从事油田服务业务,期待未来获得海外油服总包合同。(4)重大事项停牌,我们预计公司将进一步发展海外油气业务。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