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复权显示997元,前复权后复权不复权才显示19元,如何解释

除权和复权_百度知道
除权和复权
股市的除权和复权是什么意思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但股票的价值不变。一般看盘软件都有快捷键来看复权价(大智慧是ctrl+t):上市公司通过送股后,在K线图上出现了一个缺口。看盘还是应该看复权后的。 前复权就是在K线图在以除权前的价格为基准来测算除权后股票的市场成本价,这叫除权,股票的数量多了。 后复权就是在K线图上以除权后的价格为基准来测算除权前股票的市场成本价简单解释一下。 不复权就是看除权后的K线图上的股票价格,所以股票的价格就低了
除权:是指因股本增加形成的剔除行为,也就是有分红送股的上市公司股票将会公告某一日为股权登记日,在该日收盘后持有该公司股票的投资者将获得本次所分红利和股票的权利,次日就是除权日。如:每10股送10股分配方案,就会在除权日那一天所持股票原是100股就增加为200股了,同时对股票价格进行重新计算,原20元股价除权后就成了10元,随之所获该分红送股权利结束,而实际所持股票总价值是不会变化的,这个过程就是除权。而复权只是分析软件里的一种设置,由于除权后股价在走势图上出现了断开不连续现象,为了方便分析就有了向前复权或而后复权的设置,令到股价在走势图上显示出连续性以易于分析。
上市公司发放股息红利的形式虽然有四种,但沪深股市的上市公司进行利润分配一般只采用股票红利和现金红利两种,即统称所说的送红股和派现金。当上市公司向股东分派股息时,就要对股票进行除息;当上市公司向股东送红股时,就要对股票进行除权。     当一家上市公司宣布上年度有利润可供分配并准备予以实施时,则该只股票就称为含权股,因为持有该只股票就享有分红派息的权利。在这一阶段,上市公司一般要宣布一个时间称为“股权登记日”,即在该日收市时持有该股票的股东就享有分红的权利。     在以前的股票有纸交易中,为了证明对上市公司享有分红权,股东们要在公司宣布的股权登记日予以登记,且只有在此日被记录在公司股东名册上的股票持有者,才有资格领取上市公司分派的股息红利。实行股票的无纸化交易后,股权登记都通过计算机交易系统自动进行,股民不必到上市公司或登记公司进行专门的登记,只要在登记的收市时还拥有股票,股东就自动享有分红的权利。     进行股权登记后,股票将要除权除息,也就是将股票中含有的分红权利予以解除。除权除息都在股权登记日的收盘后进行。除权之后再购买股票的股东将不再享有分红派息的权利。     在股票的除权除息日,证券交易所都要计算出股票的除权除息价,以作为股民在除权除息日开盘的参考。     因为在开盘前拥有股票是含权的,而收盘后的次日其交易的股票将不再参加利润分配,所以除权除息价实际上时将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予以变换。这样,除息价就是登记日收盘价减去每股股票应分得的现金红利,其公式为:     除息价=登记日的收盘价—每股股票应分得权利     对于除权,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格除去所含有的股权,就是除权报价。其计算公式为:     股权价=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1+每股送股率)     若股票在分红时即有现金红利又有红股,则除权除息价为:     除权价=(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每股应分的现金红利+配股率×配股价)÷(1+每股送股率+每股配股率)    简单说:因应发放股票股利或现增而向下调整股价就是除权,因应发放现金股利而向下调整股价就是除息。       填权:除权后股价上升,将除权差价补回,发生填权会推动股指的上涨。  贴权:交易市价低于除权价,取得分红,配股者没有得到市场差价造成浮亏  或者简单说,除权后比除权价高就是填权,反之比除权价低就是贴权。
除权:即新的股票持有人在停止过户期内不能享有该种股票的增资配股权利。就是把流通股东(在全流通市场中,其实只有股东这个概念)获得的权益从股票市值中扣除。所以不仅送、转、配股要除权,而且红利也要除权。除权是由于公司股本增加,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业实际价值(每股净资产)有所减少,需要在发生该事实之后从股票市场价格中剔除这部分因素,而形成的剔除行为。 上市公司以股票股利分配给股东,也就是公司的盈余转为增资时,或进行配股时,就要对股价进行除权。上市公司将盈余以现金分配给股东,股价就要除息。   除权产生系因为投资人在除权之前与当天购买者,两者买到的是同一家公司的股票,但是内含的权益不同,显然相当不公平。因此,必须在除权当天向下调整股价,成为除权参考价。复权:所谓复权就是对股价和成交量进行权息修复,按照股票的实际涨跌绘制股价走势图,并把成交量调整为相同的股本口径。股票除权、除息之后,股价随之产生了变化,但实际成本并没有变化。如:原来20元的股票,十送十之后为10元,但实际还是相当于20元。从K线图上看这个价位看似很低,但很可能就是一个历史高位。例如某股票除权前日流通盘为5000万股,价格为10元,成交量为500万股,换手率为10%,10送10之后除权报价为5元,流通盘为1亿股,除权当日走出填权行情,收盘于 5.5元,上涨10%,成交量为1000万股,换手率也是10%(和前一交易日相比具有同样的成交量水平)。复权处理后股价为11元,相对于前一日的10元上涨了10%,成交量为500万股,这样在股价走势图上真实反映了股价涨跌,同时成交量在除权前后也具有可比性。
其他类似问题
复权的相关知识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请教:前复权和后复权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不一样?
不是信用卡的问题吧,复权是指有送股/转增股票/配股的股票恢复除权前的价位,向前复权就是保持现价不变,把历史价折合成相当于现价的价格。向后复权就是保持起点价格(历史价格)不变,把现价折合成相对历史起点的价格。简单方法辨别就是向前现价不变,向后现价变化。
的实际涨跌绘制股价走势图,并把成交量调整为相同的股本口径,保持股价走势的连续性。
您所说的问题不是信用卡的问题,而是股票问题。向前复权,就是保持现有价位不变,将以前的价格缩减,将除权前的K线向下平移,使图形吻合,保持股价走势的连续性。
而向后复权,就是保持先前的价格不变,而将以后的价格增加。两者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向前复权的当前周期报价和K线显示价格完全一致,而向后复权的报价大多低于K线显示价格。例如,某只股票当前价格10元,在这之前曾经每10股送10股,前者除权后的价格仍是10元,后者则为20元。
58.248.74.*
我也是今天才知道的,谢谢各位
你也说得对,可是他先说。。。。。。。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怎么一支股票的前复权和后复权涨的倍数不一样???_百度知道
怎么一支股票的前复权和后复权涨的倍数不一样???
涨了29倍之多比如某股,用前复权看?,最高价是50元.6元,什么状况,最高价是19元,也就是涨了6倍多,最低价是0。但用后复权看的话,历史最低价是8元
提问者采纳
因为此股票多次转赠送股份你第一回看向前复权时比如你缩盘到2008年 最低价是8元,最高价是50元第二次向后复权
可能你点到了2004年 最高价是19元,最低价是0.6元
推荐向前复权
向前或向后复权都是以现在的时点来的,不存在第二次向后复权点中的是2004年,即便点中的是2004年,我认为最高点与最低点的倍数差应是一定的。
向前复权是以现在的时点计算的
向后复权是以第一根K线的时点计算的
提问者评价
算了,我也看不懂你说的,分给你了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根据软件提供的数据因为分股和分红的时候,计算机会因数据问题有计算失误的时候,一般只能做参考
因为有送股啊分红啊,这些钱没有在K线上表现出来
我倒,复权不就是抹平送股和分红的,才叫复权吗。。。。。。。
我搞错了,我看了看确实是啊,你不说我还没注意过
前复权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股票看盘是应该看向前复权,还是向后复权?它们有什么区别?_百度知道
股票看盘是应该看向前复权,还是向后复权?它们有什么区别?
所谓复权就是对股价和成交量进行权息修复。 向后复权,使图形吻合,将以前的价格缩减,就是保持先前的价格不变,前者除权后的价格仍是100元,但有可能是一个历史高位,后者则为200元。 两者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向前复权的当前周期报价和K线显示价格完全一致,在分析软件中还会影响到技术指标的准确性,在这之前曾经每10股送10股。例如,某只当前价格100元,但股东的实际资产并没有变化,看似这个价位很低,而将以后的价格增加。 向前复权,股价随之产生了变化。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部分投资者的正确判断,就是保持现有价位不变。这样在股价走势图上真实反映了股价涨跌,而向后复权的报价大多低于K线显示价格,保持股价走势的连续性,同时成交量在除权前后也具有可比性、除息之后,并把成交量调整为相同的股本口径复权简单的说就是,将除权前的K线向下平移:除权,按照的实际涨跌绘制股价走势图,往往在股价走势图上出现向下的跳空缺口。希望你能看懂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4条回答
以除权日股价为基准。选择后复权则以除权日股价为基准,经计算变动除权日之前的股价。选择前复权的话你不想让股价出现大的缺口,经计算变动除权日之后的股价,就选择复权,当前股价不变
向后复权----保持先前的价格不变,而将以后的价格增加。向前复权----保持现有价位不变,将以前的价格缩减,将除权前的K线向下平移,使图形吻合,保持股价走势的连续性。
向前复权,就是保持现有价位不变,将以前的价格缩减,将除权前的K线向下平移,使图形吻合,保持股价走势的连续性。 向后复权,就是保持先前的价格不变,而将以后的价格增加。
看盘的相关知识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复权和不复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