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县人民政府政府如何抓好金银花有何措施

新闻排行县市区民生部门邵阳
04-2404-2704-2804-2404-2404-2904-2404-2404-2404-24
04-2804-2404-2404-2404-2904-2904-2904-2804-2804-30
04-2404-2704-2704-2704-2704-3004-2704-2904-3004-30
04-2804-2404-2704-2704-2804-3004-2804-2404-2704-29
-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湖南省隆回县扶持移民发展金银花产业致富侧记
日 13:22&&
来源:中国经济网&& 记者 刘麟 通讯员 聂小丰
[我要发表评论]
[推荐朋友]
[打印本稿]
在湖南省隆回县小沙江金银花生产基地,只见漫山遍野的金银花把崇山峻岭点缀得如诗如画。小沙江镇柘溪水库移民罗光定站在自家的良种金银花苗圃里,心情如秋日的阳光般灿烂,他在自己心里盘算着,今年自己种植金银花,纯收入可达10万元。
与罗光定心情一样喜悦的还有隆回县移民局的成员。据隆回县移民局局长申长辉介绍,近年来,县移民局安排移民金银花产业开发资金,扶持小沙江、虎形山、麻塘山等高寒山区柘溪水库移民种植金银花2万亩,今年金银花干花产量达到72万公斤,年收入1100万元,人均增收6000元,当地移民走上了安稳致富的道路。
科学决策,选准移民脱贫路子
湖南省隆回县是全省移民工作重点县,安置有柘溪水库、六都寨水库、屺石水库等6座大中型水库移民2万余人。这些移民分布在全县23个乡镇736个村,上世纪六十年代安置在在小沙江等地的柘溪水库700多户移民,由于地处高寒山区,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产量极低,生活十分贫困,“吃野菜、挖蕨根、三个苞谷当两餐”是当地移民的真实写照。
移民的困苦一直是隆回县委、县政府的牵挂。为改变移民贫困落后面貌,让他们过上安稳富裕的日子。该县从长沙请来土壤、气象、农作物专家进行集体“会诊”,决定扶持移民发展金银花产业。隆回县把小沙江等地移民集中的村组作为扶贫攻坚的重点,对发展金银花种植的移民重点扶持。由于当时金银花是新兴产业,许多移民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该县移民局便和当地党委政府一起,采取“移民出地、干部结对、合作种药”模式,按照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集中成片的原则,帮扶和引导移民大力发展金银花种植。县移民局还设立中药村发展基金,对种植大户和贫困移民户进行重点扶持。近年来,上级移民部门共投入专项资金上百万元,建立金银花生产示范基地10多个,举办技术培训班50余期,使当地700多户移民牢固掌握了生产技术。如今,小沙江等地金银花生产已经走了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当地移民户八成以上的收入来源于金银花产业。
科技创新,做大移民后扶产业
做大做强金银花产业是该县移民后扶产业的重中之重。隆回县着力引导和扶持移民改良品种和建立金银花良种基地。2008年,邵阳市隆回县移民部门和湖南省农科院合作攻关,在麻塘山乡兴屋场村建立210亩金银花良种苗圃基地,成功培育“金翠蕾”、“银翠蕾”等产量高、抗病性较强的良种金银花种苗。隆回县移民局注重抓好示范园建设,在小沙江、麻塘山、虎形山等乡镇建立50亩示范园10个,无偿提供种苗20万株。该局还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把移民金银花产业开发列入全县“南烟北药”战略。全县50名金银花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基地,从金银花选种育苗、栽培管理、病虫防治方面全方位进行跟踪服务,面对面指导。县移民局还为移民无偿提供优质种苗,对金银花主产区实施测土配方改良土壤,配制金银花专用肥料,推广使用低毒生态农药,引导移民走科学化标准化生产道路。
隆回县移民局积极争取省市移民部门加大对金银花产业扶持力度。2000年,市移民局安排专项经费为移民科技示范大户购买优质种苗;2004年,时任副省长庞道沐听取隆回移民生产开发的情况汇报后,要求各部门在资金上要给予倾斜,省市移民局将小沙江移民金银花苗圃基地建设纳入六年规划重点扶持,安排专项资金200余万元。2008年,该县移民金银花种植开发列入省移民局《库区及移民安置区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成为库区移民特色产业开发项目,把金银花开发作为带领移民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加以重点扶持。
延伸产业,确保移民安稳致富
过去,隆回金银花产业一直停留在“种花卖花”的单一生产模式,全县没有一家深加工企业。加上硫磺和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移民发展金银花产业陷入困境。甚至出现部分移民砍伐金银花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该县移民局积极想方设法提高产品精深加工程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推行无硫干燥,逐步杜绝硫磺烘烤。近年来,先后为当地移民购买各类加工、烘干设备60余台,今年扶持移民购置5套无硫干燥加工设备,实行机械化加工,破解金银花烘烤技术难题,提高金银花品质。
为做大金银花精深加工文章,提高金银花产值。该县着重建设小沙江中药材市场建设,拓宽销售网络。该县组建60多只金银花营销队伍,在国内十大药材专业市场设立销售窗口,金银花远销到全国24个省市,金银花系列产品基本占领国内市场。该县还把移民、财政、扶贫等资金捆绑起来,重点扶持创办10多家金银花重点加工企业。其中龙头加工企业3家。湖南毅鹏金银花有限公司生产的“毅鹏”富硒金银花茶荣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湖南湘丽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湘丽”金银花茶饮料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目前,隆回县金银花深加工能力超过2000吨,年加工产值达到1.8亿元,每年可为当地移民增加收入近百万元。
与此同时,隆回县着重加大对种植金银花的移民大户帮扶力度,集中扶持了一批种植大户。麻塘山乡柘溪水库移民邹联强在县移民局的扶持下,成立了湘移良种金银花种苗合作社,建立种苗繁殖大棚和高产示范园,每年培育“移蕾花王”等良种金银花优质种苗200万株,盈利20万元以上。成为当地有名的“种植大户”和“移民致富带头人”。在他的带动下,涌现出从事金银花生产、加工、销售的移民大户160户,户人均收入5万元以上。(责任编辑:王姣雁)
&&&&&&&&&&&&&&&&&&&&&&&&&&
孟州移民局引导竹园村发展特色产业助民增收
该局以农业增效、移民增收为目的,引导帮助竹园村群众发展特色产业。一是协调该村统筹规划特色蔬菜、林果、药材高产示范种植区,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调动了群众连片发展特色种植的积极性。二是聘请种植专家定期到村进行培训,利用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体,及时了解种植技术和市场信息,帮助联系客商,扩大销售市场,全程为群众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服务。三是帮助移民群众组建以技术、信息、销售等各种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组织体系,鼓励移民群众发展农业经济合作社、产业协会等新型经济组织,引导农民经纪人、种植专业大户、科技人员、返乡创业农民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的模式,积极吸纳种植大户加入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目前,已帮助该村组建了“无公害特色种植合作社”,药材种植达1000余亩,无核葡萄和其他林果200余亩,特色蔬菜400余亩,每亩年收入都在万元以上,以特色蔬菜、林果、药材种植为主的富民产业已变成群众增收的新途径。(来源:孟州市人民政府)
桓仁县移民局发展五味子见成效
  2005年以来,桓仁县移民局倾情帮扶五里甸子镇桦树甸子村发展优势产业,使该村的五味子等产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2005年春,该村五味子产业刚刚起步,县移民局为带头发展产业的40名党员、农民送来了6000根水泥杆、200册科技图书,建成了200亩五味子示范基地。为了调动农民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2006年村,县移民局又为该村投入30万元资金和30万株五味子苗,帮助该村农民新上五味子1200亩。县移民局的领导还经常深入农户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并组织专家为农民现场讲解五味子栽培管理技术,先后在桦树甸子村举办五味子科技培训班8期。为了把五味子这一特色产业做大做强,2007年内,县移民局又投入180万元资金大力扶持该村发展五味子等产业。在县移民局的大力扶持下,今年秋季,该村收获五味子8万公斤,获利200多万元。
  目前,全村共发展五味子3300亩、林下参2000亩、嫁接板栗优良品种20万株。2006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1100万元,村集体收入30万元,年人均纯收入4060元,2007年人均纯收入将达到4588元。
昔日不毛地 今日聚宝盆--省移民局对口扶持古丈罗依溪镇毛坪村纪略
我们这里开门就是山,出门就是水,行路便爬坡,不是路难走,就是沟难过。如今,我们村里道路硬化了,茶叶产业和水产养殖也搞起来了,脱贫致富劲头更足了!”这番话出自古丈县罗依溪镇毛坪村扶贫工程受益村民向小珍口中。
毛坪村是凤滩库区移民重点村,位于省级风景区栖凤湖畔,三面环水,全村共6个村民组,146户606人,移民占全村的80%,2006年人均纯收入刚刚1000来块,是古丈县典型的移民贫困村。
今年3月19日,省移民局建整扶贫工作组进驻该村,工作组来到该村后,通过和当地老百姓座谈走访,了解到该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产业开发相对迟缓、不上规模、村民经济意识和技术掌握等均相对缺乏。
干了多年扶贫工作的工作组长钱本章说:通过了解,毛坪村有一个优势,就是全村现有柑橘种植面积150亩、茶叶面积400亩、网箱养鱼600口,建整扶贫就可以在现有的产业基础上大做文章。于是工作组因地制宜,分别从加强村班子及后备人才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基础建设、发展产业上扎实开展工作,使毛坪村发生了巨大变化。
工作组使出的第一招就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着力提高村级班子凝聚力,指导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狠抓村组干部和党员培训工作,先后请来相关专家开展培训学习,并组织村支两委干部深入到附近一些产业先进村参观取经,同时还注重发展新党员,以便解决村里党员年龄老化等问题,今年已经发展新党员2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名。
通过培训参观开拓眼界,丰富政策知识,毛坪村支两委认识得到提高,头脑思维开阔,为工作组今后在该村开展各项工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石。
第二招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提高村民生产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组织开展各项实用技术的培训工作,同时举办各项丰富村民生活的文体活动,重阳节里还开展贫、老、弱、残、病等村民的慰问活动,倡导尊老爱幼风尚。
第三招是按照后盾单位扶大头,村民自筹相结合的办法,重点发展以茶叶为主的支柱产业,适度发展水产养殖,兼顾发展其他经济项目。到目前,该村已新开发茶园171.7亩,品改茶园30亩;发展栖凤湖网箱养殖230口。
第四招是加强该村基础设施建设,硬化村道3.65公里,新建和维护人畜饮水工程7处,彻底解决了300多名村民的饮水困难问题,新建沼气40口、湖岸码头1处。到目前,总资金共投入了40多万元,使毛坪村的老百姓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扶贫实惠。
省移民局对毛坪村的建整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局长颜向阳等相关领导多次深入村里,了解村民生活生产以及工作组工作等相关情况,拍板解决诸多实际困难。
在工作组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毛坪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半年增长了600多元,达到了1650多元,村容村貌整洁,呈现出一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
科技发展为先导 结构调整为重点蔬菜产业成为吉首农民增收“聚宝盆”&
作者:孙云合 姚小平 唐 志&& 日期:
08:35:41& 访问次数:72&
4月23日,记者从吉首市蔬菜局获悉,近年来,该市以科技发展为先导,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采取四项强有力的措施,狠抓蔬菜产业发展,仅2008年一年,该市各类主要蔬菜总产量就达1.65亿公斤,其中专业蔬菜基地农民通过种菜,人均增加收入375元,蔬菜产业已成为吉首市农民增收的“聚宝盆”。
  突出地域特色,狠抓规划布局。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要求,该市合理规划了沿峒河和枝柳铁路走向的“十”字型蔬菜生产带,形成了以种植大棚蔬菜、高山反季节蔬菜、辣椒和生姜为主的种植带,构建了一村一品、一乡一色的蔬菜生产格局。
  突出专业发展,狠抓品牌建设。按照专业化、标准化生产要求,充分发挥吉首地处富硒地带的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吉首富硒特色品牌。目前,生姜、高山反季节蔬菜、辣椒、洋芋等已成为吉首的特色蔬菜品牌。同时,全市有2万亩蔬菜生产基地被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8万亩。
  突出平台建设,狠抓蔬菜流通。组建了吉首蔬菜协会,依托吉首蔬菜果品批发大市场的交易平台,构建了“基地+协会+农户+市场”的流通模式,全年外销蔬菜达5000万公斤。
  突出工作创新,狠抓机制建设。构建了“受益主体投入为主,政府引导,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的“菜篮子”工程建设投入机制,鼓励企业、种植大户、个体等社会力量参与“菜篮子”工程建设,并采取以奖代扶的办法引导种植大户参与基地建设,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引进资金建设蔬菜示范园。同时创新了技术培训服务机制,构建了“专业技术人员+乡土人才(种植能手)+农民”的技术培训服务体系,并充分发挥蔬菜生产乡土人才“二传手”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全市农村蔬菜种植水平。
州移民局、州科协、团州委携手倾力助销扶贫村椪柑220多吨
团州委, 科协, 移民局, 椪柑
2月27日至3月10日,州移民局、州科协、团州委携手倾力助销扶贫村——古丈县罗依溪镇会溪村椪柑220多吨,受到当地群众一致好评。
该村是州移民局、州科协、团州委驻点扶贫村,是一个典型的移民村、贫困村。全村共有13个小组、900多人,沿酉水河随山势定居,由于地处偏僻,交通闭塞,不通公路,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缓慢,椪柑是全村唯一的支柱产业。由于受前段时间雨雪冰冻天气的袭击,加上酉水河水位下降,致使村民的柑桔销售、生产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
面对扶贫村柑桔滞销,30%腐烂的状况,州移民局局长杨永刚、州科协主席刘小刚、团州委书记杨彦芳与驻扶贫村干部齐心协力,积极外宣内联,联系媒体、客商、单位,发布信息,搭建销售对接平台,走出灾后困境。
通过驻村扶贫单位的努力,湖南省科协机关、省儿童医院、省人民医院、省肿瘤医院、省妇幼保健医院及深圳海关、公安等多家单位,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爱心购销湘西椪柑,扶贫村的柑桔销售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以前的无人问津到日销售量20吨左右,价格由原来每斤0.18元上升为每斤0.25元保底收购价,三家单位为扶贫村销售柑桔达220余吨,占扶贫村年产柑桔总量的95%以上。
村民们看着一车又一车挂有“冰雪灾害解危难,爱心水果显真情”、“冰雪无情人有情”等红色条幅的爱心柑桔发往长沙、深圳等地,无不感慨地说:“感谢州移民局、州科协、团州委的爱心助销,真是为我们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实事、大好事啊!”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来源:隆回县政府门户网 
时间:日  
作者:陈端检
字体:【&&&&】&
3月26日上午,隆回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金银花重点产业扶贫项目培训班在小沙江镇举行。小沙江镇等5个项目区乡镇的扶贫分管领导、扶贫专干,杉木坪村等17个项目村党支部书记,以及湖南鸿利药业有限公司、县财政局、县特色产业办、县扶贫办相关人员共50余人参加了培训班。副县长奉锡样出席并讲话,培训班由副县级干部、县扶贫办主任谭持跃主持。
培训开始前,参训人员首先一起参观了小沙江镇白银村金银花品种改良现场,县特色产业办农技专家结合现场金银花的种植情况,从金银花苗木选择、新苗栽种密度、根腐病防治、品种改良、如何施肥等方面进行了讲解。培训班上,县扶贫办、县特色产业办的项目主管人员分别就项目管理、金银花品种改良技术要点进行了授课,项目乡镇代表、龙头企业鸿利公司和项目村党支部书记代表分别做了表态发言。
奉锡样在培训班总结讲话中指出,抓好金银花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有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讲话精神和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农业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进一步争取上级加大对我县产业扶贫支持力度的迫切需要,更是稳定和巩固我县金银花产业大县地位和快速推进金银花产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迫切需要。他要求,项目乡镇和村要迅速行动,积极宣传和动员,确保在4月20日前全面完成所有农户的金银花品种改良任务;龙头企业鸿利公司要积极采取措施,与扶贫对象建立产业发展利益联接机制,切实履行保底价收购协议;县直部门之间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齐心协力促进项目的顺利实施。
据悉,该项目共覆盖小沙江镇、虎形山瑶族乡、麻塘山乡、司门前镇、大水田乡等5个乡镇的17个村和1家扶贫龙头企业,项目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21万元,到贫困农户资金全部直接用于补助建档立卡扶贫对象,计划帮助名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实施金银花品种改良4433亩。
[编辑:法治隆回县]
[04-30] [04-30] [04-30] [04-30] [04-30]隆回县移民开发局
湖南行政区划地名网>> -
- 隆回县移民开发局
隆回县移民开发局
隆回县扶持移民发展金银花产业致富侧记
在湖南省隆回县小沙江金银花生产基地,只见漫山遍野的金银花把崇山峻岭点缀得如诗如画。小沙江镇柘溪水库移民罗光定站在自家的良种金银花苗圃里,心情如秋日的阳光般灿烂,他在自己心里盘算着,今年自己种植金银花,纯收入可达10万元。 &&& 与罗光定心情一样喜悦的还有隆回县移民局的成员。据隆回县移民局局长申长辉介绍,近年来,县移民局安排移民金银花产业开发资金,扶持小沙江、虎形山、麻塘山等高寒山区柘溪水库移民种植金银花2万亩,今年金银花干花产量达到72万公斤,年收入1100万元,人均增收6000元,当地移民走上了安稳致富的道路。
&&& 科学决策,选准移民脱贫路子
&&& 湖南省隆回县是全省移民工作重点县,安置有柘溪水库、六都寨水库、屺石水库等6座大中型水库移民2万余人。这些移民分布在全县23个乡镇736个村,上世纪六十年代安置在在小沙江等地的柘溪水库700多户移民,由于地处高寒山区,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产量极低,生活十分贫困,“吃野菜、挖蕨根、三个苞谷当两餐”是当地移民的真实写照。
&&& 移民的困苦一直是隆回县委、县政府的牵挂。为改变移民贫困落后面貌,让他们过上安稳富裕的日子。该县从长沙请来土壤、气象、农作物专家进行集体“会诊”,决定扶持移民发展金银花产业。隆回县把小沙江等地移民集中的村组作为扶?u&豆ゼ岬闹氐悖苑⒄菇鹨ㄖ种驳囊泼裰氐惴龀帧S捎诘笔苯鹨ㄊ切滦瞬担矶嘁泼癖ё沤沤傻奶取8孟匾泼窬直愫偷钡氐澄黄穑扇 耙泼癯龅亍⒏刹拷岫浴⒑献髦忠蹦J剑凑湛蒲Ч婊⒁虻刂埔恕⒓谐善脑颍锓龊鸵家泼翊罅Ψ⒄菇鹨ㄖ种病O匾泼窬只股枇⒅幸┐宸⒄够穑灾种泊蠡Ш推独б泼窕Ы兄氐惴龀帧=昀矗霞兑泼癫棵殴餐度胱ㄏ钭式鹕习偻蛟⒔鹨ㄉ痉痘?0多个,举办技术培训班50余期,使当地700多户移民牢固掌握了生产技术。如今,小沙江等地金银花生产已经走了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当地移民户八成以上的收入来源于金银花产业。
&&& 科技创新,做大移民后扶产业
&&& 做大做强金银花产业是该县移民后扶产业的重中之重。隆回县着力引导和扶持移民改良品种和建立金银花良种基地。2008年,邵阳市隆回县移民部门和湖南省农科院合作攻关,在麻塘山乡兴屋场村建立210亩金银花良种苗圃基地,成功培育“金翠蕾”、“银翠蕾”等产量高、抗病性较强的良种金银花种苗。隆回县移民局注重抓好示范园建设,在小沙江、麻塘山、虎形山等乡镇建立50亩示范园10个,无偿提供种苗20万株。该局还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把移民金银花产业开发列入全县“南烟北药”战略。全县50名金银花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基地,从金银花选种育苗、栽培管理、病虫防治方面全方位进行跟踪服务,面对面指导。县移民局还为移民无偿提供优质种苗,对金银花主产区实施测土配方改良土壤,配制金银花专用肥料,推广使用低毒生态农药,引导移民走科学化标准化生产道路。
&&& 隆回县移民局积极争取省市移民部门加大对金银花产业扶持力度。2000年,市移民局安排专项经费为移民科技示范大户购买优质种苗;2004年,时任副省长庞道沐听取隆回移民生产开发的情况汇报后,要求各部门在资金上要给予倾斜,省市移民局将小沙江移民金银花苗圃基地建设纳入六年规划重点扶持,安排专项资金200余万元。2008年,该县移民金银花种植开发列入省移民局《库区及移民安置区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成为库区移民特色产业开发项目,把金银花开发作为带领移民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加以重点扶持。
&&& 延伸产业,确保移民安稳致富
&&& 过去,隆回金银花产业一直停留在“种花卖花”的单一生产模式,全县没有一家深加工企业。加上硫磺和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移民发展金银花产业陷入困境。甚至出现部分移民砍伐金银花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该县移民局积极想方设法提高产品精深加工程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推行无硫干燥,逐步杜绝硫磺烘烤。近年来,先后为当地移民购买各类加工、烘干设备60余台,今年扶持移民购置5套无硫干燥加工设备,实行机械化加工,破解金银花烘烤技术难题,提高金银花品质。
&&& 为做大金银花精深加工文章,提高金银花产值 。该县着重建设小沙江中药材市场建设,拓宽销售网络。该县组建60多只金银花营销队伍,在国内十大药材专业市场设立销售窗口,金银花远销到全国24个省市,金银花系列产品基本占领国内市场。该县还把移民、财政、扶贫等资金捆绑起来,重点扶持创办10多家金银花重点加工企业。其中龙头加工企业3家。湖南毅鹏金银花有限公司生产的“毅鹏”富硒金银花茶荣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湖南湘丽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湘丽”金银花茶饮料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目前,隆回县金银花深加工能力超过2000吨,年加工产值达到1.8亿元,每年可为当地移民增加收入近百万元。
&&& 与此同时,隆回县着重加大对种植金银花的移民大户帮扶力度,集中扶持了一批种植大户。麻塘山乡柘溪水库移民邹联强在县移民局的扶持下,成立了湘移良种金银花种苗合作社,建立种苗繁殖大棚和高产示范园,每年培育“移蕾花王”等良种金银花优质种苗200万株,盈利20万元以上。成为当地有名的“种植大户”和“移民致富带头人”。在他的带动下,涌现出从事金银花生产、加工、销售的移民大户160户,户人均收入5万元以上。
隆回金银花药材示范基地
隆回县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金银花之乡”,2004年“隆回金银花”获“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称号。现有金银花种植面积20余万亩,每年总产量1.1万余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金银花产业总产值年均突破12亿元。全县现有移民2万余人,主产区小沙江、虎形山、麻塘山等乡镇移民家家户户种植金银花,库区移民建有苗圃基地8个,种植面积2.5万亩,年产干花142万公斤,产值1.7亿元,余移民人均年增收6000元左右。
近年来,隆回移民金银花产业的发展得到省市移民部门的大力扶持,小沙江移民金银花苗圃基地建设纳入省移民局六年规划、全省移民特色产业开发项目重点予以扶持,省移民局局长颜向阳、副局长彭顺喜等领导多次来隆回调研。年间,按照GAP要求,移民进行金银花连片种植,在小沙江、麻塘山、虎形山等乡镇建立50亩示范园56个。近年,隆回县实行金银花南扩战略成果开始显现,到2012年,南面乡镇种植金银花达2万亩,雨山铺镇沙溪村移民代表刘任存建成50亩金银花种植示范园成为县里有名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
小沙江等重点生产乡镇成立移民金银花开发联合会共5个。麻塘山乡油漆坪村柘溪水库移民邹联强利用本土优势,率先注册成立了金银花种苗生产合作社,集育苗、种植于一体,据统计,该合作社连片200亩的育苗基地每年可以为市场提供优质种苗数150万株以上,产值可达300万元。2010年,我县虎形山瑶族乡水栗凼村柘溪水库移民黄守华注册成立了“隆回华佳移民金银花种植专业合作社”,该移民合作社已吸纳社员220户,开发荒山1600余亩,跨县承包土地1800余亩,种植金银花5600余亩,年产良种金银花苗木1500万株以上,产值近亿元,成为全县最大的移民合作社。移民还广泛参与到小沙江镇洞江村刘东华成立的隆回县湘华金银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湖南隆回小沙江金银花种植专业合作社。
金银花已成为隆回的支柱产业。移民种植金银花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
县长周卫臣到小沙江镇光龙生态移民新村现场办公中国隆回网  日   作者:伍世民  来源:县信息局& 8月19日,县长周卫臣带领发改、财政、交通、建设、民政、林业、水保、消防、电力等部门负责人到小沙江镇光龙生态移民新村现场办公并慰问灾民。正在小沙江指挥抢险的副县长卢建中陪同慰问。&&& 8月17日始,我县小沙江境内突降暴雨,12小时内降雨量达201毫米,造成了继2006年“6.25”特大洪灾以来的又一次洪涝灾害,降雨引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致使数百间房屋被冲毁和倒塌,灾区三百多人被紧急转移至安全地带,山洪还导致许多道路、河堤、桥梁、电力设施、农作物被冲毁。&&& 由于通村公路被冲毁,周卫臣一行只能步行数公里山路前往光龙生态移民新村,沿途周卫臣仔细查看了道路桥梁损毁情况,一路上村民正在组织道路抢修,周卫臣与村民们一一握手,亲切交谈,了解受灾情况,并鼓励大家要树立信心,尽快恢复受损家园。随后来到村民家中查看灾情,了解灾民生活情况,并为受灾最为严重的村民送去了慰问金。&&& 在光龙生态移民新村,周卫臣一行来到项目建设工地,实地查看了解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并向有关负责人详细询问工程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在工地大棚中召开的座谈会上,听取了有关负责人关于目前项目建设情况的汇报,周卫臣指出,小沙江党委政府在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组织干部群众开展防洪避险和抗灾自救,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将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值得肯定;同时县武装、消防及其他县直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对抢险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还有村支两委干部为做好群众安抚工作,使受灾群众情绪稳定也付出了很大努力。下一步工作重点首先要抢修村道,各部门要全力投入,并发动群众力量,尽快保障村道畅通;第二,规划部门要设计好生态移民村的排水系统,工地可暂缓房屋施工,可先行修建排水沟、沉沙池,制订防雨防水措施,科学做好工地固沙防水工作。
& 隆回县移民局视频:/v_show/id_XNDQ1MjA2NDgw.html&
隆回县移民局等为贫困村送物资下乡―在线播放/v_show/id_XNTQyNDE3ODA=.html
金银花致富隆回2000移民作者:来源:发布时间:日点击数: 1110 次字体:小 大&&& 入冬时节 ,隆回县小沙江镇 、麻塘山乡邹联强等12户库区移民又新购置了小轿车。据该县移民局负责人介绍 ,今年来 ,该县共有近2000户移民依靠种植金银 花“摘金捧银”走上了致富路。&&& 近年来 ,为帮扶库区移民早日脱贫致富 ,省移民局将隆回金银花产业列入库区移民特色产业开发重点项目进行扶持 ,并从资金 、技术上对移民给予倾斜。省移民局局长颜向阳等领导还多次深入小沙江地区开展专题调研 ,结合实际对移民户发展金银花产业制定出具体措施 ,并要求对全市范围内的移民连片种植50苗以上的示范园 ,无偿提供优质种苗。为进一步发展壮大金银花产业 ,该县组织专门力量编写 了《金银花栽培规程》、金银花分级规范》等培训教材 ,并培育出金翠蕾等3个优良品种 ,研制了20多个金银花系列产品。特别是该县今年7月成功举办了湖南(隆回)首届金银花节后 ,金银花价格迅速上涨 ,有力地提高了库区移民种植金银花的积极性 ,提升了金银花产业的综合效益。据统计 ,今年来 ,该县为库区移民落实50亩以上的示范园27个 ,全县移民共种植金银花2.3万亩 ,年产干花150万公斤 ,产值达1.7亿元 ,仅金银花产业一项 ,库区移民人均增收在1200元以上。(龙明兵 曾专文 邱清龙)
隆回县“生态移民工程”惠农富民.cn& 日19:18& 红网  红网邵阳10月17日讯(通讯员 聂小丰 谭青青) 近日,湖南省隆回县小沙江镇光龙村村民唐永一家4口人高兴地搬进自己的新家。站在宽敞明亮的新房前,唐永深有感慨地说:“有了新房子,我们再也不用半夜起来躲山洪了。”到目前为止,该村已有70户村民搬迁到集中安置的生态移民新村。
  小沙江镇光龙村地处高海拨地区,1200多人散居在海拔1350米的沙土乱石坡上,易出现山体滑坡,全村地质灾害点有22个。该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政府常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决定于2007年10月开始在该村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将滑坡隐患区的150户600多人整体搬迁。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让地质灾害隐患区的群众早日安居乐业,隆回县安排专项资金1000多万元。该县从发改、移民、国土、建设等部门抽调精干力量负责,目前工程完成土石方工程36万余方,修建安全饮水、排洪设施、护坡等附属工程,建设砖混结构房屋214间,建筑面积2.46万平方米。同时,该县对搬迁户中的36户柘溪水库移民,积极争取上级移民部门的支持,将他们纳入全省大型水库移民避险和改善生存环境搬迁安置对象,争取专项资金进行扶持。该县还对安置区的移民进行重点帮扶,在村里建立1000亩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发展500亩金银花品种改良基地,确保搬迁群众安稳致富。
稿源:红网 作者:聂小丰 谭青青
邵阳移民局对隆回移民人口核定登记工作进行验收 9:53:57 [稿源:邵阳公众信息网] [作者:罗琼] [编辑:张广蓉]
  5月26日至27日,邵阳市政协副主席肖华中率市移民工作检查组来到隆回县,对全县移民人口核定登记工作进行检查验收。隆回县政协主席王成华、副县长黄富华陪同检查。    这次检查是由邵阳市移民局组织各县移民局对全市移民工作进行交叉抽查的一次验收工作,检查组先后对我县荷香桥镇和横板桥镇共四个村进行检查,他们深入到村组、移民户家中,了解移民户享受后期扶持情况,移民粮补、生活、生产情况。    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是一项惠民工程,隆回县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目前为止,共有移民扶持人口2万余户,分布在全县26个乡镇680个村。其扶持方式充分尊重移民意见,确定为后期扶持资金发放到个人,用于移民生产生活补助。    检查组在对隆回县移民人口核定工作登记情况检查后认为,隆回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移民人口登记工作扎实,各项文件精神都能落实传达到村到户,移民档案都进行规档入电脑管理。    肖华中在检查中强调,目前的移民工作一定要严格按照政策和程序核定移民扶持人口,加强移民资金监管,积极关注民生,解决移民的生产生活困难,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
湖南隆回:“生态移民工程”惠农富民日 13:1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推荐朋友][打印本稿][字号 大 中 小]&&& 中国经济网湖南隆回10月21日讯(记者刘麟、通讯员聂小丰 谭青青) 中国经济网记者近日获悉,湖南省隆回县小沙江镇光龙村村民唐永一家4口人高兴地搬进自己的新家。站在宽敞明亮的新房前,唐永深有感慨地说:“多亏了县委政府实施的生态移民工程,我们再也不用晚上起来躲山洪了。”至此,该村已有70户村民搬迁到集中安置的生态移民新村。
&&& 位于隆回县西北部高海拨地区的小沙江镇光龙村,1200多人散居在海拔1350米的沙土乱石破上,山体滑坡现象时有发生,全村地质灾害点多达22个,严重危害着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隆回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政府常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决定于2007年10月开始在该村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将滑坡隐患区的150户600多人整体搬迁。
&&& 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让地质灾害隐患区的群众早日安居乐业,县委书记钟义凡、县长周卫臣先后3次在该村召开县长办公会议,安排专项资金1000多万元。该县从发改、移民、国土、建设等部门抽调精干力量负责,目前工程完成土石方工程36万余方,修建安全饮水、排洪设施、护坡等附属工程,建设砖混结构房屋214间,建筑面积2.46万平方米。同时,隆回县对搬迁户中的36户柘溪水库移民,积极争取上级移民部门的支持,将他们纳入湖南省大型水库移民避险和改善生存环境搬迁安置对象,争取专项资金进行扶持。该县还对安置区的移民进行重点帮扶,在村里建立1000亩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发展500亩金银花品种改良基地,确保搬迁群众安稳致富。 (责任编辑:王姣雁)
隆回县移民开发管理局2011年为民办实事半年工作总结作者: 来源: 录入时间:日
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移民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县移民局党组把为民办实事工作作为一项德政工程、惠民工程、阳光工程列入重点工作之一。成立领导班子,制定规划,落实责任,精心组织,筹措经费,在移民中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工作技能,调整产业结构,增加了收入,取得了很好成绩。
一、任务完成情况:
&&& 主办了移民实用技术培训二期148人参加,其中百合栽培与加工技术培训一期78人,特殊蔬菜栽培技术培训一期70人,就业技能培训一期57人,推荐参加省移民培训1人,共计培训206人,完成年初培训移民430人的48%。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局成立了为民办实事工作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局长申长辉任组长,副局长曾专文任副组长,分管此项工作,责任股室负责具体工作的开展。
(二)提高认识,制定规划 :我局于2月中旬召开了为民办实事工作动员大会,统一思想认识,把为民办实事工作作为一项德政工程,惠民工程,阳光工程列入重点工作之一,认识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就业率,调整产业结构,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制定规划,做到早安排,早动员,早部署,确保为民办实事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三)落实责任,精心组织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我局制定印发了《隆回县移民开发管理局为民办实事工作实施方案》,将为民办实事工作分解到责任领导和责任人,与各乡镇签订了为民办实事责任状,将为民办实事项目纳入年终目标管理考核,形成了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体系。我局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方式因地因地制宜把隆回特产的栽培与加工技术的培训工作作为重点,落实到特产主要生产区域,在北山镇移民库区的双音村、大田村,移民安置区的小角村、大伍村、北山村等主办了“百合栽培与加工技术”培训班,在石门乡、荷香桥镇的移民安置区主办了“特种蔬菜栽培技术”培训班。针对年轻人就业难的问题,我局与隆回一职中签订代培协议,主办了汽车维修、电脑、缝纫等中短期培训班,提高了就业技能,就业率达95%。
&& (四)多方筹措经费。采取“向上争、财政配、部门挤”的办法,多方筹措资金,确保为民办实事项目任务的完成。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移民干部用于开展移民工作的时间各乡镇不能保证,因此在宣传发动上力度不够,宣传不广,在参训人员上不能达到广泛的效果。
(二)移民本身文化程度不同,家庭经济状态不同,对科技兴农,科技致富的认识不一样,对培训工作认识不足。少数移民有等、靠、依赖政府多发现金的思想倾向,缺少自力更生,科技致富的意识。
(三)经费不足,培训时间短。技能技术的掌握非一日之功,需要系统的理论学习与长期的实践操作,转移就业的效果难以达到理想的程度。以上三点对培训工作开展的效果有一定影响。
四、下段工作计划
&&& 按年初计划主办实用技术培训班,根据县委县政府《隆回县移民开发管理局为民办实事实施方案》的要求,狠抓落实,完成年初计划。搞好报表和台帐,迎接上级督查和考核。第&页
湘ICP备号 邮箱: Copyright &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隆回县人民政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