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并报表是股权质押利好还是利空空

与 文章关键字:
相关的新闻
相关报道相关报道
网友点击排行  证券代码:000507
证券简称:珠海港
公告编号:珠海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拟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的公告本公司及董事局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一、事件概述珠海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持有神华粤电珠海港煤炭码头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神华粤电珠海港”)30%股权,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神华”)、广东粤电发能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持有神华粤电珠海港40%、30%股权。为提高神华粤电珠海港的决策效率,有利于投资各方的共同利益,公司拟与中国神华共同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协议有效期内,在不损害公司利益的前提下,公司与中国神华就神华粤电珠海港经营发展的重大事项向股东大会、董事会行使提案权和在相关股东大会、董事会上行使表决权时保持一致;协议有效期内,在任一方拟就神华粤电珠海港经营发展的重大事项向股东大会、董事会提出议案之前,或在行使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等事项的表决权之前,以中国神华的意见为准,作为双方的一致意见。《一致行动人协议》尚未签署。该事项已经公司日召开的第八届董事局第六十九次会议审议,参与表决董事8人,同意7人,反对1人,弃权0人。董事周娟女士反对理由:基于神华煤炭码头处于市场培育期的现状,个人认为应加强管控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增强神华粤电珠海港的盈利能力。中国神华与公司无关联关系,本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本次交易不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无需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因神华粤电珠海港2014年净利润为-19529.8万元,公司按30%股权比例承担的亏损占公司同期净利润的30%以上,该事项拟提交股东大会审议。二、神华粤电珠海港煤炭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基本情况神华粤电珠海港煤炭码头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1年。注册资本:13亿元;法定代表人:刘林;注册地:珠海市南水镇南水桥头洋洲酒店420房V区;主要从事煤炭码头的投资开发、装卸服务、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神华粤电珠海港的股权结构如下:股东
持股比例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40%珠海港股份有限公司
30%广东粤电发能投资有限公司
100%神华粤电珠海港系公司持股30%的参股企业,公司对神华粤电珠海港不具备控制权,神华粤电珠海港不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神华粤电珠海港投入运行以来的主要财务数据:单位:人民币元项目
3,951,729,524.61
3,840,659,226.97净资产
1,298,844,526.80
1,103,546,442.422013年
2014年营业收入
256,390,646.71净利润
-1,155,473.20
-195,298,084.38三、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基本情况及《一致行动人协议》主要内容(一)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基本情况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0月在上交所上市;注册资本:1,988,962万元;法定代表人:张玉卓;注册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西滨河路22号;企……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合并报表下隐藏的债市风险
上海证券报
  导读:洛矿集团的债务融资工具的偿付安排今日或许会有一个结果,但对于债券市场来说,更多的疑虑才刚开始。  在市场人士看来,洛矿集团事件还只是该类企业信用风险暴露的&冰山一角&。  谁会成为下一个&洛矿集团&?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高翔 王媛)洛阳矿业集团债务困局风波,今日或许会有一个结果,但对于债券市场来说,更多的疑虑才刚开始。  今日,洛矿集团将就三期债务融资工具召开持有人会议。该会议将对尚未到期的中票及非公开定向发行的债务融资工具的偿付安排进行审议表决。  1月份,失去对洛阳钼业的控制权是导致洛矿集团身处今日境地的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随后,评级机构、投资者纷纷就洛矿集团尚未到期的债务工具提出各自的意见与偿付要求。由此,洛矿集团处境被动。  分析人士表示,当前我国债券市场存在一定数量类似洛矿集团这样的发行主体,为符合债券发行标准,他们往往将优质子公司股权装入该发行主体。因而,在优秀的合并报表下,债务资金投向与偿还资金来源不匹配的风险往往被掩盖起来。  在市场人士看来,洛矿集团事件还只是该类企业信用风险暴露的&冰山一角&。  谁会成为下一个&洛矿集团&?  失去控制权后的&骨牌效应&  大戏还得从原有的二股东鸿商集团成功上位洛阳钼业第一大股东说起。  去年12月10日至23日,原有的第二大股东鸿商集团通过其香港全资子公司鸿商香港增持洛阳钼业部分H股股份,合计1.01亿股,占洛阳钼业已发行总股数的1.99%。  至此,鸿商集团通过持有洛阳钼业A股34.02%,鸿商香港持有H股1.99%,累计持有已发行股份总数的36.01%,已超过了洛矿集团的持股比例。本次收购前,洛矿集团持有洛阳钼业35%的股份。  1月12日晚,洛阳钼业公告称,确认洛矿集团不再拥有对其的控制权。这就意味着,洛阳钼业将被调出前者合并报表范围。  一家股份制银行债券分析师对记者表示:&债券投资者担心的是,扣除上市公司洛阳钼业的资产后,洛矿集团的报表不如原先好看。失去控制权后,如果当年不分红,洛阳钼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对洛矿集团来说,只是账面财富的加减,对现金流已经没有影响了。&  中债资信在跟踪评级报告中表示,近三年洛矿集团投资收益及利润总额均值分别为3.68亿元和3.31亿元,基本来源于洛阳钼业分红收益,但洛阳钼业分红政策并不固定。  上述分析师表示:&原先支撑洛矿集团信用等级最核心的要素,就是上市公司。扣除上市公司后,剩下的资产是很难支撑它原有评级的。&  若以去年9月30日为基准日,将洛阳钼业财务报表调出合并范围后编制模拟合并报表,与洛矿集团原合并报表进行对比,洛矿集团总资产减少60.07%,净资产减少57.85%,总收入减少99.96%,净利润减少67.10%;若以日为基准日,洛矿集团总资产减少60.70%,净资产减少58.66%,总收入减少97.22%,净利润减少67.57%。  1月15日,大公国际发布公告认为,不再拥有洛阳钼业的控制权将影响洛矿集团的长期偿债能力和主体信用评级,将该集团的主体信用等级列入信用评级负面观察名单。  2月10日,中债资信发布洛矿集团的跟踪评级报告指出,失去对洛阳钼业控制权后,洛矿集团旗下将基本不再拥有实体经营业务,经营规模将大幅下降。以2010年至2012年合并报表计,洛阳钼业收入平均占公司同期收入总额的96.23%。其他子公司洛阳白马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等对公司收入及利润贡献极为有限。  持有人各提偿债修订议案  截至目前,洛矿集团共有3单公开市场存续债券,包括10亿元中期票据(12 洛矿MTN1和12 洛矿MTN2)和5亿元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13洛矿PPN001),皆由广发银行担任主承销商。  1月22日,广发银行提出于2月11日召开12 洛矿MTN1、12 洛矿MTN2和13 洛矿PPN001 的持有人会议。  5天过后,洛矿集团对市场质疑作出回应,发布《关于对13洛矿PPN001未到期债务偿付安排的议案》(以下简称《议案》)表示,虽然公司已不拥有洛阳钼业的控制权,合并口径下偿债能力有所减弱,但公司本部自身享有的总资产、净资产、总收入、净利润未受明显影响,仍具备相应的债券本息偿付能力。  作出上述表态后,洛矿集团还提出了增信方案,表示将由洛阳市新区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全额担保。该公司注册资金5.4亿元,是洛阳新区建设的投融资主体。  但对于此方案,持有13洛矿PPN001余额20%的广州农商行和10%的中银基金却并不&买账&,两家机构提出了各自的修订议案。  1月28日,广州农商行便提出修订议案:无条件回购。即洛矿集团于该修订议案表决通过后5 个工作日内,无条件回购13 洛矿PPN001 该期债券,并支付相应利息。  广州农商行认为,鉴于洛矿集团不拥有洛阳钼业的控制权,合并口径下偿债能力有所减弱,认为《议案》中提出的偿债保障措施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偿债保障措施及偿债增信方案对债券持有人的保护力度不够。  紧接着,1月29日中银基金也提出了修订议案:付息并按面额回购。即洛矿集团于下次付息日(2014 年8 月12 日)时,在偿付应付利息的同时对13 洛矿PPN001 以面值100 元进行回购。  其判断理由为,增信担保人洛阳市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相较于&12洛矿MTN1&的增信担保人洛阳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而言,各方面资质条件都较弱,导致&13洛矿PPN001&在清偿保障上弱于&12洛矿MTN1&。  合并报表掩盖风险  对于债券持有人的这一举动,中债资信评级业务部高级分析师邓睿对记者表示,农商行和基金公司等机构被市场普遍认为是风险态度中性者,在本事件中,其首要应对措施为本能性和简单性地提前要求偿付,反映出市场整体仍属风险厌恶态度,仍承担不起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甚至债务违约的后果。  &中国债券市场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类似于洛矿集团的发行主体。& 邓睿表示,该类企业下属控股子公司虽然资质较为优秀,但仅是名义上将优质子公司股权装入该发行主体以符合债券发行标准,后者往往对子公司缺乏实际控制力度。  邓睿表示,这类企业优秀的合并报表下,往往掩盖了债务资金投向与偿还资金来源不匹配的风险,此次洛矿集团事件可以说是该类企业信用风险暴露的冰山一角。  此外,根据中债资信对洛矿集团近年主要财务数据变动推断,洛矿集团三笔债务主要借于洛阳市政府及财政相关单位,而并非用于实体经营业务;债务资金投向与偿还资金来源并不匹配、加之对主要利润来源核心子公司的控制风险,为其后续本部债务偿付埋下了隐患。  至于这是否意味着债市信用风险上升,邓睿认为,本事件发生的原因与宏观经济、行业、企业业务运营不存在直接关系,与债务市场整体信用风险的关系不大,不代表债务市场风险的进一步上升。  今日召开的债券持有人会议将审议表决尚未到期的中期票据及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债务事宜。上述债券分析师表示:&我认为提前偿付的可能性较大。&  【信用债风险渐行渐近】  按:巴菲特说,当你买入一只证券时,你必须假设交易所可能关闭10年。事实证明,一年都不行!近日部分公司债券连续暴跌,其中不乏收益率突破10%,甚至15%的。原因只有一个,发行人连续亏损,债券可能面临暂停上市。特别提醒,本文仅对证券收益风险特征提出个人见解,不构成投资建议。  作为中国知名的民营企业家,郭广昌正在意气风发地前进。3个月前,他领导的复星国际以7.3亿美元,买下了美国纽约一栋60层的办公楼。新年伊始,复星国际再度出手,以10亿欧元的价格拿下三家葡萄牙保险公司,并表示&这是复星向巴菲特模式发展迈出的坚实一步&。  但是不知道郭大佬有没有留意到,他旗下企业发行的债券,正在遭遇强大的抛压,几乎跌成了垃圾债。  没错,我说的就是11南钢债。去年圣诞节以来,南钢债的价格一路走低。面值100元的债券,市价已经跌至80元附近。持有至2018年到期的收益率上升到11.8%。此外,该债券还附有2016年5月按照面值回售的权利。假设行使回售权,则到期收益率将上升到14.5%。  以目前5.7%的基础贷款利率衡量,这样的收益率确实可以被归为有违约风险的垃圾债了,而南钢的经营情况确实也不好。但是,该笔债券是由复星集团担保的,复星集团的母公司在香港上市,年收入超过500亿,净资产达到360亿元。而该笔债券的余额只有40亿,按理说,违约风险并不显著,该债券AA+的评级也是另外一个证明。  情况类似的还有11新钢债,目前价格只有88元,到期收益率11.7%。该债券由江西省省属国有企业资产经营(控股)有限公司担保。根据公司网站,江西国控公司为国有独资,净资产95亿元,年营业收入达到390亿元。而该笔新钢债的余额只有9亿元。同样地,偿还压力不是很大。  这样看来,暴跌的根源不在于违约风险,而是债券流动性的问题。因为南钢股份和新钢股份一样,都是2012年亏损,2013年三季报继续亏损。根据上交所的规则,如果发行人连续两年亏损,相关债券就将面临暂停上市。  这将带来两个问题,一是流动性,当债券基金面临赎回压力时,无法出售债券应付;二是该债券丧失做正回购加杠杆的资格,投资魅力大减。加上近期新股开闸,大量资金分流,投资机构夺路而逃,甚至引发踩踏,也不难理解了。  毕竟,谁都不是巴菲特。  华锐风电(601558)公司债可能暂停上市的负面消息重燃了市场对信用债风险的关注,该事件的后续进展仍将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分析人士提醒投资者,风险事件暴发频次不断上升,表明信用债违约&首单&的脚步正渐行渐近,应警惕企业持续亏损以及偿债能力下降带来的风险。  或引发去杠杆操作  1月8日晚间,华锐风电发布风险提示公告,预计201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仍为负值,亏损数额将超过2013年前三季度亏损数额,而前三季度合并口径净亏7亿元,这将是其继2012年净亏损5 .82亿元后,连续第二年亏损。由此,该公司在年报披露后&披星戴帽&已成定局。  截至2013年9月末,华锐风电应收账款账面余额98 .88亿元,坏账准备11 .27亿元。目前,公司正在对截至2013年年末的资产、负债情况,包括存货和应收账款等进行盘点、清查,对有关可能的预计负债进行测算,最终结果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此前,华锐风电已发行了两只公司债&11华锐01&和&11华锐02&。根据规定,这两只公司债将在年报发布后停牌,上海证券交易所将在7个交易日内决定是否暂停债券上市交易。利空之下,1月9日,&11华锐01&大幅下跌,幅度达到5.34%;&11华锐02&的跌幅更大,达7.75%。  中信证券(600030)有关分析师表示,虽然债券是否流通交易并不是其还本付息的必要条件,但债项暂停上市将导致一定时期内丧失流动性,或引发投资人刚性去杠杆操作。此外,从行业以及自身来看,华锐风电2014年盈利改善的可能性较小。受历年经营现金净流出影响,当前账面货币资金已不充裕,到期偿债能力也存在不确定性。  &2014年,信用风险继续发酵,在利差水平整体上行空间受限的背景下,或将拉大评级间利差,使高收益债回归高风险本色。&中国国债协会分析师唐亮表示。  部分机构认为,2014年信用债市场出现实质性违约的概率明显上升。  一方面,目前出现债券违约的主客观条件已基本具备。近年来,债券发行人多元化扩容,主体评级整体下移,叠加经济增速中枢下移的宏观环境,使得债券违约的风险源增多。同时,政府释放出减少对市场干预的信号,可能会容许信用风险适当暴露。就2014年而言,债务还本付息压力上升与紧货币之间的矛盾,使得违约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加大。  另一方面,2014年将迎来长期债券到期和付息高峰。据中金公司报告,2009年是中国信用债市场的第一个扩容高峰,并且当年发行的5年期债券较多,导致2014年将成为第一个长期债券偿债高峰。而伴随信用债存量的增加,2014年付息规模也将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2014年经济增速或总体趋稳,企业内部现金流难有显著改善,使得债券本息兑付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再融资解决。  进一步看,2014年低评级债券到期量大的行业普遍基本面情况不佳,债券如果不能及时滚动,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业内认为,无担保或担保一般的中小企业私募债可能成为潜在违约的高发群体。  评级利差或明显拉大  在2013年大多数时间里,尽管信用事件在不断报警,但信用利差却呈现持续收缩态势,截至11月11日前后,各评级各期限信用利差均降至2009年来的低点附近。而经历了11月中下旬的报复性反弹之后,目前信用利差基本处在历史平均水平,高低等级利差也在历史均值附近。  回归历史均值水平,并不意味着信用利差的修正已经到位。一方面,当前信用溢价,未能充分反映整体信用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与成熟国际市场相比较,目前国内信用利差,尤其是低评级的信用利差明显偏低。  国内债券信用利差偏低的症结在于,到目前为止仍未出现过真正的债项违约。业内人士预计,&零违约&的突破将带来信用溢价的整体上升。而即使不发生债券市场的实质违约,各种准信用事件或非债券领域的违约事件也可能导致市场违约预期的抬升,从而推动信用风险溢价重估。例如,评级下调和暂停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中金公司等机构指出,总体来看,2014年信用利差易扩张难收缩,但目前信用债收益率已达到甚至超过基准贷款利率水平,而在基准利率难出现明显下行的背景下,信用利差整体大幅上行的空间也有限,因此,信用溢价的提升将主要体现在高低等级品种的分化上,即,评级间利差可能出现较为明显的扩大。低风险投资理财专家--鼎级理财网
Cannot use databaseThe URL Is:/read.php?tid=132338MySQL Server Error:Too many connections
( 1040 )You Can Get Help In: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权质押利好还是利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