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的三十支互联网股票有哪些些

注:本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主办方欢迎投资者的广泛意见,但为了共同营造和谐的交流气氛,需提醒投资者的是,投资者提出的问题内容不得含有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攻击性的、缺乏事实依据的和违反当前法律的语言信息,相关重复问题不再提交。
(请登录或输入用户名提问,并遵守相关规定)
正在努力加载...如果一个股票账户因为涉嫌违规操作被暂时冻结调查 请问证券公司或者证监会之类的机构通常会以什么方式来_百度知道
如果一个股票账户因为涉嫌违规操作被暂时冻结调查 请问证券公司或者证监会之类的机构通常会以什么方式来
如果一个股票账户因为涉嫌违规操作被暂时冻结调查 请问证券公司或者证监会之类的机构通常会以什么方式来通知这个账户的所有人 会有什么书面通告之类的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一般者会下处罚通知书。。
交易所通知券商冻结账户,然后证监会的人找你喝茶。
其他类似问题
股票账户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无知”高管敏感时点买卖股票 违规理由“不懂”- 中国日报网
> 中国经济
“无知”高管敏感时点买卖股票 违规理由“不懂”
&&来源:&&作者:
[提要]&&违规理由“不懂”“不知”五花八门 如持有高管违规增持的股票应尽快离场  “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公告前30日内,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买卖本公司股票。对于这些理由,不少网友们评价称“很幼稚”,上市公司高管竟然不懂交易规则这一解释很难让人信服。
违规理由“不懂”“不知”五花八门 如持有高管违规增持的股票应尽快离场
  “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公告前30日内,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买卖本公司股票。”这一规定已经实施了好几年,但有少数公司高管置若罔闻、违规操作。
  27日,相继有广东明珠和九州通2家公司披露高管窗口期违规交易的情况。而在2014年中报披露期间,已有8家上市公司的高管或高管配偶在中报窗口期内买卖股票,而其违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让人“哭笑不得”。
  文、表 记者 杨欣
  随着中报披露接近尾声,不少上市公司高管“手痒”。据全景网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8家上市公司的高管或高管配偶在中报窗口期内买卖股票。分别是顾地科技、尤洛卡、晨光生物、通鼎光电、泰和新材、以岭药业、上峰水泥和水晶光电。
  了解内幕炒股得心应手
  广东明珠公告显示,公司独立董事周灿鸿证券账户于8月5日至8月15日期间发生违规买卖公司股票的行为,这期间累计购买公司股票14.06万股,成交金额173.79万元;累计卖出公司股票11.35万股,成交金额145.04万元。九州通公告也显示,公司技术总裁谷春光股票账户于6月20日以12.95元/股的价格买入公司股票4000股,于8月25日以16元/股的价格卖出公司股票5000股。此外,8月19日,秦川发展也曾公告,8月14日,秦川发展副总经理毛丰女士证券账户卖出公司股票2000股,交易均价为每股8.95元。
  实际上,A股市场上,还有不少的高管是炒股的高手,不但善于在上市公司重要公告披露的时间窗口里炒作股票,而且其手法堪称“神机妙算”。比如王石前妻王江穗,在王石辞任万科董事长、两人尚未离婚之时,曾在万科发布重要公告之前,大手笔买入46900股万科股票,短短十个交易日,万科股票暴涨38%,远高于同时期大盘涨幅。王江穗的账面收益近30万元,收益率高达32.30%。
  由于高管和大股东深知公司基本面,他们了解的信息深度和广度绝非普通投资者能比,选择好的时间点增持或减持,对于他们来说也并非难事。
  有投资者认为,一些高管和大股东明明早就知道公司中报业绩不好,就会在中报发布前进行减持,避免中报发布后股价下跌造成损失;同样,一些公司高管或大股东明知公司中报业绩很好,也会在中报发布前大举增持。
  股民称违规理由“很幼稚”
  而在密集出现的“违规交易”、“内幕交易”公告中,上市公司给出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
  其中,广东明珠称“据周灿鸿向公司出具的情况说明,其委托公司秘书帮忙打理他证券账户,由于秘书不清楚相关法规,在周灿鸿不知情前提下分别买入及卖出公司股票”。而秦川发展副总经理毛丰则 “在事前不知悉的情况下,在尚处‘窗口期’的8月14日,由其亲属操作其证券账户卖出公司股票”。
  九州通技术总裁谷春光则称,“其个人股票账户交给妻子代为管理和操作,自己并不知情上述交易行为,且因临近开学,其妻子出售股票是为了给孩子准备学费,且其妻并不知道上述股票交易违规。”对于这些违规交易,上述3家公司均表示将本次交易获得的收益上缴给公司。
  对于这些理由,不少网友们评价称“很幼稚”,上市公司高管竟然不懂交易规则这一解释很难让人信服。
  断其财路比罚款有用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高管违规交易的关注度正日益加大。6月10日,深交所同时向中科三环、宋城股份(现已更名“宋城演艺”)发布监管函,所涉事由皆与高管违规交易相关。其中,深交所向中科三环发出监管函,主要源于“公司监事短线交易违规”,宋城演艺所收到的监管函,是源于“公司董事控制的法人股东敏感期买卖上市公司股份”。
  上述两个违规案例也再次给上市公司高管“提了个醒”,在监管部门从严监管的大背景下,高管们对自家股的买卖操作需分外警惕,若拿捏不好买卖时点,便极有可能因违规买卖而“得不偿失”。目前,对违规操作者的处罚主要分为3种:即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从目前的规定来看,对高管炒股的处罚比较明确的条款就是没收炒股所得。
  大部分市场人士认为,监管部门的行政责任追究,绝不应该停留在罚款层面,证监会的市场禁入具有相当的威慑力,比如禁止违规炒股者在一段时间或者永远不得从事与证券有关的业务,这就无疑是断其“财路”,比罚多少款都有用。
  提醒:高管违规增持股行情都很“短命”
  “如果一家公司,高管很喜欢增持,甚至冒着会违规的风险,那肯定很看好这样的公司,散户可以跟进一些吧。”有股民发出这样的疑问?对于中小散户而言,这种涉及违规增持的股票到底能不能买入呢?
  中信证券分析人士陈慕林建议,如果是有违规操作行为存在的公司股票最好不要持有,若有持有的,也建议抛出。因为现在的上市公司“多如牛毛”,股民想在股市上有所收益,还是应重点关注上市公司通过规范运作所带来的价值成长,公司成长给股东带来的收益是长期的。
  而对于炒短线的股民,尽管高管的行为对他们也许影响不大,但对于有着潜在风险的股票,散户也还是尽量避免为好。
  有业内人士表示,高管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违规增持,拉高股价之后抛出,对中小散户的利益都可能有所损害,短线炒作的股民一定要注意止损,最好设立止损点,而获利后可尽快出仓,不要太贪心。
  “操作失误”三大理由
  1.高管亲属等相关人员违规了,是因“不懂交易规则”;
  2.独立董事没有参与重大事项的会议,因此“不知情”;
  3.有部分高管等给出的原因则是“操作失误”。
编辑:admin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博元投资成重大违法退市第一股-正午30分-凤凰视频-最具媒体品质的综合视频门户-凤凰网
将视频分享给站外好友,或嵌入到博客、论坛
选择成功,请使用ctrl+c进行复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股票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