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2015养老保险2015年房产税新政策策

解读2015九江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新政策
当前位置: >
解读2015九江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新政策
  《九江市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正式实施
  为切实做好我市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工作,推动九江经济建设持续平稳发展,确保被征地农民老有所养,《九江市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于日颁布实施。
  在坚持谁用地、谁负责,实行政府缴费补贴和个人履行缴费义务相结合,多渠道筹集保障资金的原则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费用由个人和政府共同承担,其中政府承担60%,个人承担40%,并详细规定了资金来源,从根本上解决我市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
  《办法》保障对象为征用土地在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经依法批准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实施统一征地,被征地后完全失地或户人均耕地不足0.3亩,且在征地时享有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的农户中16周岁(含)以上在册农业人口;对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实行自愿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一次选定后不再更改,被征地农民参保缴费后均享受政府缴费补贴,补贴年限为15年,且只用于参保缴费,不发放给被征地农民个人。
  《办法》还制定了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并要求成立市县两级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将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列入各级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年度目标考核,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责令有关部门进行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的,进行全市通报,对国家工作人员在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办法》对全市农村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体制建设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将有力地推动我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2015天津养老新政策解读内容-养老保险查询 - 社保网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5天津养老新政策解读内容
&&&社保网&&&
  2015天津养老新政策解读内容  从天津市人社局获悉,今年1月1日起至日,天津市设置城乡老年人生活补助3年过渡期,过渡期间年满60周岁人员,有天津市正式户籍、未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且无社会养老保障待遇的,自审核通过次月起,每人每月可领取80元生活补助,过渡期内老年人生活补助不做调整。日后,年满60周岁人员,不再领取生活补助。
  为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适龄城乡居民尽快参保、按时缴费,保证天津市城乡居民制度与城乡老年人生活补助制度的平稳衔接,市人社局、市财政局日前联合下发《关于实施城乡老年人生活补助过渡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从今年1月1日起,实施城乡老年人生活补助3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达到60周岁且未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尚未领取老年人生活补助的,允许在年满60周岁的年度内参保缴费,并享受相应的养老待遇。
  日前年满60周岁,且按照《天津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障规定》领取老年人生活补助的人员,自今年1月1日起继续领取老年人生活补助,并适时调整。根据天津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障相关政策规定,具有天津市正式户籍、未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无社会养老保障待遇、年满60周岁的城乡居民,可以享受老年人生活补助待遇。补助标准为:年满60周岁不满70周岁的,每人每月70元;年满70周岁不满80周岁的,每人每月80元;80周岁以上的,每人每月90元。老年人生活补助实行社会化发放。
相关阅读:
&&&&社保网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
24小时排行
关于社保网 -版权声明 -诚聘英才 -广告服务 - - 社保网 & 版权所有 闽ICP备号导读:养老保险是老人生活的依赖,退休老人更加关注自己每个月的养老金,在职员工也想知道每个月交了这么多养老保险之后,能领取多少养老金。
养老保险新政策年养老保险新政策最新消息
养老保险新政策年养老保险新政策最新消息
养老保险新政策2015:
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逼近,养老金问题愈发引人关注,2013年6月初,人社部就表示正在抓紧研究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来自社科院、人大、清 华、武大等院校的多个专家团队参与制定了改革备选方案。8月12日,清华大学提出的养老体制改革方案率先公开,其中有关&从2015年开始实施 有步骤的延迟退休计划,2030年之前完成男、女职工和居民65岁领取养老金的目标&的内容格外引人关注。
&提高领取养老金年龄是否就是延迟退休?&清华大学的养老体制改革方案在网上公布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社会热议。
看着刚退休的老婆每天去街心花园散步、聊天,每月还能拿到3000多元的退休金,家住北京西城区熙府桃园的王义群在羡慕的同时,心里也犯起了嘀 咕,&我还能按时退休吗?&和陈寒一样,再有5年就到退休年龄的王义群最近也一直在关注当前养老体制改革问题,尤其是当 前大热的&清华方案&。
方案指出,根据精算原理,在平均寿命75岁的条件下,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应为60岁,而2030年前后中国人均寿命有望达到80岁,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应相应提高到65岁。
因此清华大学方案对延迟领取养老金作出了如下安排:第一,从2015年开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职工和居民推迟1年领取养老金,1966年出 生的推迟2年,以此类推,到2030年实现女性65岁领取养老金。第二,从2020年开始,1960年出生的男性职工和居民推迟6个月领取养老金,以此类 推,到2030年实现男性职工和居民65岁领取养老金。艰苦岗位的男女职工可以提前10年领取养老金。
当前我国男性职工60岁退休,女性职工50岁退休,女性干部55岁退休,艰苦岗位男性55岁、女性45岁退休,均从退休时起领取养老金。为此清华大学提出的&延迟到65岁领取养老金&的方案被众多媒体解读为&延迟到65岁退休&,在坊间引起轩然大波。
24小时点击排行
网友热点关注人社部解读2015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政策
当前位置: >
人社部解读2015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政策
  人社部今天召开发布会 解读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
  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国务院在1月3日发布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今天(19日),国务院新闻办就此召开新闻发布会,请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就《决定》的相关内容做详细解释,回答记者的提问。
  据了解,本次改革的核心,就是要改革之前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实行不同养老制度的&双轨制&状况,逐步建立起独立于机关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
  首先,明确改革的范围,覆盖到按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决定》中明确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制度模式,从单位保障变为社会保障。单位按工资总额的20%来缴费;个人按照本人缴费工资的8%缴费。
  同时还改革了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办法,将待遇水平与缴费相关联,建立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建立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统筹考虑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金调整;做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促进人员合理流动;同时同步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形成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建立健全养老保险筹资机制,确保待遇的发放等等。
  本次改革的背景,首先从之前实行的&双轨制&内部看,由于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费用由财政或单位承担,单位之间财务状况不同,有一些单位,特别是一些基层事业单位退休费不堪重负,甚至无法保证养老金的及时足额支付,为这部分养老造成了不稳定的因素。另外,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由于制度模式的不同,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养老保险关系的互转移接续困难,制约了的流动。第二是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退休费,同类人员之间的待遇差距进一步拉大,也造成了一定的不公平,同时也引发了一些质疑。
  在今天的发布会上,首先是针对并轨之后,由于机关事业单位没有基金的积累,会不会出现使用企业已经结存多年的养老金的情况?胡晓义首先是明确表示,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在决定中明确了,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金要单独建帐,与企业职工的养老金进行分别的管理使用,而之所以做这个专款专用的要求,就是要明确这部分钱不能与企业已经结存的那3万亿养老金来混合使用,而是要坚持以财政公款为主的资金渠道来保障机关事业不会吃企业养老金的情况。
  另外一个问题是针对并轨之后对机关事业人员,过去工作没有交养老保险的年费,在发养老金时,要作为视同缴费年限看待,有观点认为这部分转至成本,会让财政在短时间之内,承受比较大的压力,对此胡晓义解释称,确实在改革之后,既要为在职的这3000多万人员的养老保险缴费进行筹资,又要保证已经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按时发放,表面看来这两笔资金量确实很大。实际上,由于现行养老保险模式是实行限收限费,部分积累,主要还是实行代际赡养的模式。所谓&代际赡养&模式是指,工作的一代缴费来供养已经退休的一代。所以实际上并不完全像表面上看上去那样,同时筹措两笔巨额的资金,而是可以做到财务上的转化,并且压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来逐渐减小。同时胡晓义还表示,经过测算,就现实的这个财政能力而言是可以保证安排短期内在职职工缴费和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发放的。养老保险新政策2015
&&养老保险新政策2015
养老保险新政策2015
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案的正式出炉,人们对于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疑问也逐渐解开。养老保险新政策:事业单位公务员养老保险政策解读养老保险新政策:据悉,《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1月14日公布。决定要求,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决定指出,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单位缴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个人缴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决定要求,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个人工资超过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决定称,个人账户储存额只用于工作人员养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免征利息税。参保人员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依法继承。决定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改革退休费计发办法。另外,职工如果未领够139个月即死亡,养老金余额可继承。养老保险新政策2015:养老保险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改革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保障制度,逐步建立独立于机关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2015年养老保险新政策改革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既体现国民收入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要求,又体现工作人员之间贡献大小差别,建立待遇与缴费挂钩机制,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提高单位和职工参保缴费的积极性。(二)权利与义务相对应。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按照国家规定切实履行缴费义务,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形成责任共担、统筹互济的养老保险筹资和分配机制。(三)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合理确定基本养老保险筹资和待遇水平,切实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四)改革前与改革后待遇水平相衔接。立足增量改革,实现平稳过渡。对改革前已退休人员,保持现有待遇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对改革后参加工作的人员,通过建立新机制,实现待遇的合理衔接;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通过实行过渡性措施,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五)解决突出矛盾与保证可持续发展相促进。统筹规划、合理安排、量力而行,准确把握改革的节奏和力度,先行解决目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统一的突出矛盾,再结合养老保险顶层设计,坚持精算平衡,逐步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出来的结果反而会更好。网,帮助企业招到更适合的人才,www.yjbys.com
我来说两句(1人参与)
发表于 18:55:46
2015年养老保险新政策 提高职工基础养老保险在12月28日举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联组审议及专题询问会议上,就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谢旭人、财政部部长楼继伟等回答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提出的多个问题。问答覆盖了养老、医保、低保等各个方面,其中养老保险相关问题最受委员关注,也获得了最为详尽的回答。个人账户从“做实”到“完善”不是随便改的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回答关于顶层设计的问题时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并轨和统一的问题,已经下了文,正在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轨问题,中央已经讨论通过,近期文件就要印发,印发后还要召开会议部署;但也有些问题刚刚破题,把解决思路提出来了,但由思路变成可执行的方案,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这部分包括了全国统筹、渐进式延退、降低养老保险缴费水平、完善个人账户等“老大难”问题。马凯介绍,在养老保险顶层设计工作上,本届政府一成立,即“兵分三路”开始攻关:一路是在中央层面,成立了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社保基金理事会、总工会等参加的部际小组,进行联合攻关,深入研究。第二路是在社会层面,选择国内外七家知名的研究机构,平行、独立地制定顶层设计报告,国内选择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科院、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四家,国外选择了国际劳工局、国际社会保障协会和世界银行三家,这七家都集中精兵强将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最后分别形成了系统的总报告和分项的资料支撑。第三路是在地方层面,由31个省区市加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顶层设计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很多非常宝贵的建设性意见。他特别提及,过去的“做实个人账户”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改为“完善个人账户”,这两个字不是随便改的。实践中有十余个省进行了做实个人账户的试点,包括已试点十余年的辽宁省,均认为很艰难。此次七家机构平行制定的七个顶层设计方案,不约而同地提出调整这个政策。“其中国际劳工局、国际社会保障协会,过去一贯不主张做实个人账户,世界上多数国家也没有做实。世界银行的态度值得关注,过去一直主张要做实个人账户,但是这次他们的报告观点完全变了,通过对实践的总结,他们也不主张继续往做实这条路上去走。所以对个人账户到底怎么完善,是做实还是记账管理,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需要认真研究。”马凯说。2015年将提职工基础养老保险金全国统筹方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介绍,从市县一级向上逐步推进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工作,目前我国进度已经走到了省级统筹,并且,全国统筹的条件已经逐步趋于成熟。过去16年,各级政府对职工养老保险的财政补助合计达到了1.5万亿元,说明财政已经深度参与了各省基金的平衡调剂,也为推进全国统筹奠定了比较好的财力保障。“确实还有一些难点问题需要进一步攻克,其中最难的还是涉及到中央和地方的权力、责任,以及地方和地方之间利益关系的平衡和调整。”尹蔚民说,地区之间人力资源配置不均衡造成的养老保险抚养比高低差距较大,各地经济财力消费条件差异不能“一刀切”,各地养老保险基金结余不平衡,还有信息化建设、经办服务能力、管理上的差异等等,这些问题都是要在全国统筹当中认真考虑的问题,也确实需要精心设计,照顾到各个方面利益的平衡。“目前我们对全国统筹的基本思路是,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及支出责任,共担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责任。政策的重点是统一确定缴费的基数和费率,归集中央统筹基金,增加和用好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进一步统一全国的待遇确定和调整的政策,进行省际基金余缺的调剂;同时允许省级地区在确保全国统筹的前提下有一定的费率和待遇调整浮动幅度,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既体现统一性,又适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差异性。”尹蔚民介绍,按照现在中央提出的时间表,人社部将争取在2015年提出职工基础养老保险金全国统筹的方案。
值得加入的圈子
已有 33 成员
已有 16 成员
已有 23 成员
已有 31 成员
已有 13 成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养老保险新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