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避中等收入陷阱概念

斯蒂芬·罗奇:中国可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导读]中国即将出现的重要的结构转型会让它避免中等收入陷阱。首先,清晰阐述的城镇化策略成为由消费引导的再平衡行动的关键支柱经过6年的权衡,中国现在坚定地实施新的发展战略。至少,这是我从刚刚结束的一年一度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了解到的最终决定,长期以来,这一论坛一直是中国与外界进行的最重要的对话。该战略的基本要点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中国的投资和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将朝着以为基础并且由服务业引导的更为均衡的经济模式转型。这一转型既体现了现实所需,也反映了对于未来发展道路的规划。这一战略转型也是中国决策者经过深思熟虑后采取的行动,为的是避免糟糕的“中等收入陷阱”:当到达人均收入接近世界中等水平这一阶段时,会出现经济发展放慢的情形,大多数新兴经济体都不能幸免。长期保持旧的增长模式的发展中经济体会落入这一陷阱,而中国可能会在今后3到5年到达这一关口。从今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获得的三点感悟让我更加坚信,中国即将出现的重要的结构转型会让它避免中等收入陷阱。首先,清晰阐述的城镇化策略成为由消费引导的再平衡行动的关键支柱。中国新上任的高层领导人都在论坛中强调了这一点,许多工作会议也详细阐述了这个问题。城镇化是消费的基础,因为它对中国家庭的购买力具有重大影响。城市劳动者的人均收入是农村劳动者的3倍以上。如果城镇化进程能够与创造就业机会相结合,那么中国家庭收入增长的前景非常乐观。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应该会消除西方因对于所谓的鬼城和长期投资过热的担忧而产生的疑虑。此外,由于城镇化是资本密集型的活动,而中国的人均资本存量仍然只相当于美国和日本的13%,这样一来,中国在未来数年里有充分的理由继续让高投资来推动经济的发展。目前出现的一个新情况是对城镇化负面的外在表现的关注,特别是像土地征用和环境退化这种棘手的问题。对此,今年的论坛提出了内容完善的“生态城市”框架,重点是鼓励发展新的城镇化模式,这种模式强调紧凑的用地、多样化的交通方式、更轻巧的建筑材料以及无碳的能源。从2013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得到的第二个感悟是,新政府重视加强社会保障网,并把它作为现代消费社会的支柱。特别是由于户口的原因,公共服务和福利无法在异地获得。这样一来,人数众多的外来务工人员仍被关在政府支持的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的大门之外。社会保障网的不健全导致了预防性储蓄水平居高不下,甚至有增无减,让劳动收入的增加并没有推动可支配购买力的上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高层领导人在论坛上暗示,正在积极考虑推行户籍改革。虽然这一表态值得欢迎,不过在这样做的同时,还需要扩大福利。中国的退休管理体系所运作的资产只有大约4300亿。我从论坛上感悟到的最后、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新领导人非常优秀,非常善于分析问题、评估风险并针对棘手问题制定具有创新精神的解决方案。此外,中国在规划内容全面且深思熟虑的经济发展战略上集思广益。不过最终,要应对严峻的经济挑战,需要的不只是明确的政策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远见和战略对于实现中国新领导人所说的“中国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过要解决当前的最大障碍--来自地方和省级根深蒂固的权力集团的抵制,还需要勇气和决心。在这个关键的问题上,光有强硬的言辞还不够,还要有大胆的行动。(作者摩根土丹利前亚洲区主席、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geminidai]
信托产品名称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正确认识和努力规避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政治经济学论坛第十四届年会”述要
记者&吴撼地
日08:51&&&来源:
E-mail推荐:
  最近,经济研究所主办、山西大学承办的“中国政治经济学论坛第十四届年会”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与会者围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从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这一主题进行了研讨交流。  与会者提出,应正确认识和努力规避中等收入陷阱。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后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并非简单地缘于不合理,其深层次原因是经济发展方式的制约。这些国家大都没有建立起独立自主的经济体系,长期实行低收入或中等收入阶段的发展模式,因而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陷入停滞。以来,我国实现了30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目前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应保持头脑清醒,正视和解决我国发展中突出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当前尤需研究解决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经济结构不合理、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资源环境制约加剧等突出问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与会者认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选择。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一是激发经济活力,增强创新能力,强化经济的内生增长机制,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二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的公共管理和职能,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三是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在初次分配领域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强调对价值创造的激励;在再分配领域通过公共支出、税收、价格、社会保障等综合手段调节收入差距,强调分配的相对平等,使人们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四是统筹城乡发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责任编辑:陈叶军、高巍)
热点导航[新闻热词][社区互动]
&&&推荐新闻
&&&&&|&&&&|&&&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
1.2.3.4.5.6.7.8.9.10.
&&?频道精选
?基础|||会议|||文献|||事件|||专题|||图集|||视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