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政入门——城市化与城乡迁徙(5):农村向城市移民的罗斯托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理论:哈里斯-托达罗模型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生存的“边缘性”、身份的“过渡性”、迁居的“暂时性”。规模庞大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乡村,在乡望城,在城思乡。“谁”更愿意永久迁移城市?城市城|镇|化|发|展|研|究《嵌入城市》就中国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的现状展开研究,基于全国七座城市农民工调查问卷,分析城市嵌入性对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的影响。书稿旨在解决在推进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如何按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为农民工城市劳动力市场嵌入、城市社区嵌入和城市文化嵌入提供就业、居住、社会保障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支持,避免新生代农民工陷入“双重脱嵌”困境的问题。作者所构建的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新的分析框架,来源于代表性城市的调查实践,可为各地相关实践提供经验和启示,从而为相关部门进行城市服务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特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第一章 导论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一) 研究背景肇始于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同时改变了人类生活的组织形态和空间分布——现代性城市应运而生。自此以后,人类大规模地从农村向城市迁移,构成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景象,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也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核心指标。20世纪以来,工商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化进程加快,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进入21世纪,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达到或超过80%,城市化进程基本完成。历史原因使中国城镇化进程起步较晚,且路途坎坷,经历了从发生到广泛发展的过程。胡鞍钢将新中国成立60年来国内人口迁移划分为红灯、黄灯、绿灯三个阶段。红灯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1983年底,除了少许的升学、招工名额以外,基本上不允许农民进城。黄灯阶段是从1984年到20世纪末,允许农民自带干粮进城,但农民进城实际上还有违当地政府的就业、居住等城市社会管理政策。进入21世纪,我国在第十个五年计划中首次明确要确保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并提出每年800万人的转移就业指标,我国农民工政策由此进入了绿灯阶段。文军把改革开放之后的人口迁移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0年至1983年,政府禁止劳动力自由流动;第二阶段是1984年至1988年,政府开始允许农民自带口粮进城务工;第三阶段是1989年至1991年,劳动力迁移问题开始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政府开始意识到有必要实施干预控制;第四阶段是1992年之后,中央开始鼓励农民进城务工。总之,20世纪80年代之前,基于户籍制度的城乡二元对立空前加强,严重阻碍人口自由迁移,中国的城市化率较低,1978年只有12%。20世纪80年代中国乡镇企业的短暂繁荣一度吸引大量农村人口到中小城镇务工,但还是停留在“亦工亦农”状态,且乡镇企业改制破产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农业回流。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的数量和半径同步增大。其中,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的农村人口构成了当代中国人口流动的主体,通常被称为“农民工”,意指那些具有农村户籍身份却在城市务工与生活的人口,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抽样调查结果,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8560万人。国际移民经验表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迁移通常包括两个过程,首先从迁出地转移出去,然后选择在城市定居下来。但是,中国农民工并不能够顺利完成这两个阶段。囿于各种原因,他们当下虽然可以比较自由地流动到城市就业,但是相当高比例的农民工还不能够通过改变户籍和购买房屋等方式实现永久迁移。其结果一方面表现为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另一方面表现为农民工在城乡之间的“候鸟式迁移”和“循环流动”。也有学者把农民工的这种生存状态称为“不彻底的城市化”“半城市化”或“浅度城市化”,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劳工社会学研究者则称之为“拆分型”劳动力再生产模式。农民工生存的“边缘性”、身份的“过渡性”、迁居的“暂时性”,必然会催生诸多社会经济问题,对城市社会秩序与治理形成挑战,根本出路在于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2016年)指出,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通过加快落实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快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等举措,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近年来,许多地区特别是流入地政府在户籍改革方面做出了诸多探索。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长期工作和生活在城市,是最有可能率先实现留城定居的群体,显然也成为这些政策的目标群体。在户籍制度改革背景下,究竟有多少比例的农民工会放弃农村户籍,选择城市户籍,做出永久迁移城市的决策,以及永久性迁移意愿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值得继续深入研究。作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热点问题,关于永久迁移的研究大部分以流动人口或农民为分析对象,而基于这一群体的结论对农民工群体是否适用,仍未可知。即使那些关注农民工永久迁移的研究,也并未充分重视农民工群体分化这一基本事实。与本书研究主题相关的另外一个重要的背景是中国城镇化路径选择,即究竟是优先发展大城市还是优先发展中小城市。关于中国城市化的道路选择,一直存在“大城市派”和“中小城市派”的激烈争论。前者主要看重大城市的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主张建设大型城市和大型都市圈;后者则指出发展中小城镇符合中国农民数量庞大、区域分布广泛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的国情,小城镇可以充当城市与乡村的联结点,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就地城镇化道路。著名社会学者费孝通先生即是小城镇的主要倡导者,这一立场与整个20世纪80年代中国乡镇企业的繁荣发展紧密相关。其间,农村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之外可以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中小城市派”的第二个充分的理由在于大城市病的出现,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违法犯罪等更多存在于大城市,城市似乎并不能让人们的生活更舒适。在两派争论之外,也有学者提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和“城市群”建设等折中的城镇化方案。虽然关于城市化道路的争议尚无定论,但是政府关于城镇化发展路径的政策设计日渐明晰,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把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作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发展中小城镇成为重构城市体系、优化我国城市化空间战略布局的关键抓手。2014年7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要严格控制5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合理确定100万—300万人口的大城市落户条件,有序放开50万—10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相应地,上海市发布的户籍制度改革意见提出到2020年上海全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500万人以内。北京继2005年城市总体规划首次宣布2020年人口规模要控制在1800万人之后,2015年再次宣布2020年人口规模上限为2300万人。《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控制在1800万人以内。除了北、上、广这三个一线特大城市,南京、深圳、杭州、武汉等城市总体规划均明确提出了2020年人口控制规模。那么,作为政策主要目标群体的农民工,其真实的城市定居偏好究竟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直接关系到城市人口规模控制计划的实施效果,甚至关系到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成败。以往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农民工“是否愿意留城定居”“是否愿意为了城市户籍而放弃农村土地”等,对农民工城市定居偏好关注较少。这恰恰是本研究试图拓展回答的问题。(二) 研究意义本书希望通过探讨农民工永久迁移城市意愿和行为、城市定居偏好、影响因素等,体现以下价值。首先,本书除了关注农民工的永久迁移意愿和行为,还将着重考察农民工的城市定居偏好,即多元定居意愿的研究。这会使得我们对农民工的永久迁移意愿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和把握。甚至可以说,了解农民工更偏好定居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比单纯了解农民工愿意定居农村还是城市,更为重要。哪些人愿意永久迁移到城市,哪些人愿意继续居留农村,哪些人愿意定居大城市,哪些人愿意定居小城市,这是首先需要描述清楚的重大实践问题。作为中国城镇化道路推进的民意基础,相比中小城镇发展战略,城市定居偏好对大城市发展战略的影响更为直接。显然,研究结果会有利于政府制定的政策更合理,政策执行更有效,以促进城镇化平稳、健康发展。其次,本书将突破以往研究把农民工作为同质性整体的处理方法,着重考察农民工群体分化对其永久迁移意愿和城市定居偏好的影响,即更加注重对迁移意愿和城市定居偏好的内部结构考察。除了关注性别、年龄、婚姻等不同社会人口特征的农民工的永久迁移意愿和城市定居偏好,更加关注底层农民工群体与作为城市新移民的白领群体,农民工正规就业群体与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群体,体力型迁移农民工、智力型迁移农民工与投资型迁移农民工,老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在永久迁移意愿和城市定居偏好方面存在的差异,并寻找合理化的机制解释。对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分化的把握可以为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农民工社会政策提供依据。最后,本书从城市嵌入性出发构建的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将更加符合农民工永久迁移实践的现实情况,为以往理性选择和社会结构决定两大解释范式提供反思。与以往研究要么关注微观个体因素,要么关注宏观社会结构因素对永久迁移意愿和城市定居偏好的影响相比,嵌入性视角是一种连接微观与宏观、个体与结构(市场、制度、文化等)的更具中层理论意蕴和可操作性的分析视角。在探讨影响因素时,本书特别关注,制度与市场究竟哪个更为重要,抑或具有叠加效应。目录总报告第一章 导论/3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研究框架/20第三章 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的现状/59第四章 脱嵌型劳动关系与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81第五章 双重社会隔离与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112第六章 城市性与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133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153专题报告专题报告一 居住的政治:农民工居住隔离的形成机制与社会后果/177专题报告二 共富背景下杭州促进流动人口住房保障的政策创新研究/202参考文献/209作者简介陆文荣,1987 年生,山东汶上县人,华东政法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杭州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杭州市“西湖明珠工程”特殊支持人才,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人才,杭州市“131”中青年人才。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社会服务。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杭州市社科规划课题16 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编2020—2023年《杭州发展报告(社会卷)》(4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3篇;在机关党报发表理论宣传文章20余篇。内容简介规模庞大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构成了改革开放后中国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中国城镇化道路选择和发展战略具有重要影响。本书从城市嵌入性出发,构建了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突破了以往研究把农民工作为同质性整体的处理方法,着重考察了农民工群体分化对其永久迁移意愿和城市定居偏好的影响,为设计更加具有适用性的农民工社会政策提供了依据。点击即可优惠加购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相关推荐热点推荐
2024-04-23 12:26:4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迁移的六个理论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