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湖地区房地产开发商哪些行为会污染湖水?

在中国的辽阔版图上,仅占据不到4%的面积,却创造了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你,就是由沪苏浙皖合抱而成的长三角。

你,是古老的。在陈山遗址,山石林草间,可觅旧石器早期的人类踪迹;来太湖之滨,良渚旧址上,可探华夏最早的长江文明……

你,更是年轻的。2018年11月5日,首届“进博会”在上海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

时间的轴线,浸润着发展的脉动,也见证着奔跑的梦想。上升为国家战略仅两年多,我已看见你,跃然进入极速“新赛道”。

面朝大海的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走向国际一流;苏州园区生物医药的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一;浙江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将成为又一“国之重器”;有着大魄力的合肥,既赢得了“蔚来”,又赢得了液晶面板全球最高世代线……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接连落地的“国字号”,透出国家对你的殷殷期待;“轨道上的长三角”“数字长三角”“美丽长三角”……不断迭代的“长三角”,则是你对国家的深情回报。

这里,有奔腾万里的长江、气势磅礴的钱塘江,也有细腻静婉的黄浦江;这里,有大运河的舟来楫往,亦有秦淮河的绝代风华……

百川向海慨而慷。纵览你的地理空间,水,是大自然对你的最美恩赐。它时而宛转时而激荡,既有兼收并蓄的胸怀,又有一往无前的力量。

你深知,一体化非一日之功,亦非一役所就。

作为“经济区域”的长三角,以核心区与腹地间、各市场主体间的客观经济联系为主要内聚力,与以强大行政力量为主要内聚力的“行政区域”三省一市之间,需要相契相融的磨合还有很多。

公平与效率、合作与竞争、开放与保护、政府与市场、集聚与扩散、补偿与约束……哪一项都不简单。

幸而,你拥有非凡的智慧与担当。2019年11月1日,在一片水韵流芳的蓁蓁之地,由上海青浦、江苏、浙江嘉善组成的2413平方公里土地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率先亮相!

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是的,你期望在这片神奇的土地,“遇见”美好大未来。

破界——从“无路”到“无感”,创新——从“吵出来”到“干起来”,解题——从“个人经验”到“标准答案”。全国首个跨省域国土空间规划亮相、在全国首次实现跨省级行政区域执行统一的产业项目准入标准……“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500多个日夜,32项具有开创性的制度创新成果、60个加速推进的亮点项目,映射出你如水般的至柔与至刚。

初夏,沪苏交界处的元荡湖边鲜花盛放。远望去,可从吴江步行至青浦的元荡慢行桥宛若飞舞的绸带;不远处,由两地打破重重障碍共建的元荡桥上,崭新的示范区公交往来频繁。

一体化的红利,正在让长三角人畅享: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让长三角的空间距离不断被“压缩”;公共服务的便利共享,让我们在区域内办事越来越便捷;生态环境的共保联治,也让你的颜值越来越“惊艳”……

2020年8月,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你又被国家赋予“三大使命”: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是的,你当然不仅仅是我们长三角人的长三角。

在当前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人才富集、科技闪亮、制造发达、市场宽广,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你有强基础,亦有大梦想:长三角不仅要提供优质产品,更要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

在江苏,“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被定义为“十四五”主要目标,旨在“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争做示范”。

600多年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带领一支威武雄壮的船队,从苏州太仓出发,“七下西洋”,谱写了一部沟通世界文明的壮丽篇章;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翻山越岭来到杭州,更感叹这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近代以降,上海崛起,深度融入世界市场体系之中,成为中国最受全球瞩目的区域之一。

领跑,领风气之先。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面对经济全球化遭遇倒流逆风,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改善营商环境,是你的责任,又何尝不是你的机遇?

营造开放、服务、创新、高效的发展环境,吸引海内外人才和企业安家落户,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努力成为联通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重要桥梁——

你的雄心,当然不止于自己走到世界舞台中央。

你,中流击水,未来无可限量!


加快互联互通 畅通要素流动

“有界”变“无界”,重塑流动的长三角

本报记者 王梦然 田墨池 梅剑飞

“十三五”时期,长三角区域的交通脉络不断被“打通”,截至目前,17条省际断头路中,6条已通车。同时,长三角地区累计开通省际毗邻公交线路61条。此外,数条新建高铁相继开通运营,高等级航道网加快完善,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正在崛起,10个有轨道交通城市实现“一码通行”。

高歌猛进的不仅是公铁水空建设,还有不断崛起的“数字底座”。5G、量子保密通信,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长三角这片沃土上落地生根、多点开花,数据流动、互通互联,奔涌出一个“智慧长三角”,更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毗邻互通,“同城待遇”加速推进

“以前,10公里的上班路程,因为要绕行318国道,每次用时起码要40分钟。”张亚军家住上海青浦区金泽镇,工作在苏州吴江汾湖高新区,因为断头路,每天疲惫地奔波于两个区。

2020年11月9日,历经8个月的规划和建设,上海东航路至江苏康力大道互通工程贯通。“两地路程从此减少3公里,再也不用多绕路了,上班时间压缩至15分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让张亚军获得感满满。

《长三角地区打通省际断头路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加快推进17个省际断头路项目,当前,6条已建成通车,3条正在建设。省际道路互联互通,拉近了长三角区域间的距离。越来越多的群众,双城生活感受到了同城待遇。

4月底,跨越江苏和浙江两省的7219路公交车开通,极大方便了吴江、南浔两地居民出行。

“发展省际毗邻公交是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的重要举措,毗邻公交线路的开通,切实加强了区域间的沟通衔接和经济社会的有效融合。”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运管局局长宋国森介绍,截至目前,长三角累计开通毗邻公交61条,其中,沪苏之间18条,苏皖之间19条,苏浙之间10条,沪浙之间9条,浙皖之间5条。

在省际毗邻地区,今年还将力争再增加9条以上毗邻公交,完成并实施《长三角省际毗邻公交运营服务规范》区域标准。

现在,越来越多的长三角市民选择出行“一码通”。“先前到上海出差,排队买地铁票是很头疼的事。现在,只需在原有APP基础上开通去另一个城市的通道就行,一个乘车码能去10个城市,大大提高了异地出行的便利度。”南京市民罗迪说,这个小小动作,为长三角人提供了一种城市间的“同城”体验,对自己长三角人这个新身份有更多认同。

协同共进,打造综合立体交通网

依托快速运输通道,以城际铁路、轨道交通建设等为重点,密织“公铁水空”交通网,长三角区域互联互通步伐在加快,综合立体的长三角交通网迎面而来。

“十四五”期间,长三角铁路建设预计建设项目投资总规模超过1万亿元,新增营业里程4000公里,其中新增高铁3500公里。今年江苏计划完成铁路投资582亿元。

长三角水网密布,赋予区域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目前,江苏内河航道总里程和密度均居全国之首,万吨级以上泊位数、亿吨大港数均居全国第一。

“建设高等级航道网对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挥水运服务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工作人员表示,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正在加快完善,目前,长湖申线、平申线等航道整治项目已建成投运,苏申内港线(上海段)西段整治工程已开工建设,芜申运河航道整治正加快推进。

芜申运河纵贯皖、苏、沪,穿越长三角,历史上就是长江入沪的重要通道。业内人士分析,从芜湖经南京至上海的长江水道走向是一条弧线,而芜申运河几乎是一条直线。这条航道经整治后,南京经长江至无锡、上海等地的部分船舶改由芜申运河航行,意味着节约大量成本,产生可观经济效益。

长三角合力推进世界级港口群和世界级机场群建设,提升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区域城市群创新策源能力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引领高质量发展,效果逐渐呈现。

根据合作协议,长三角机场群协同发展,促进城市群分工协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协同高质量发展。

江苏现有9个民航机场,实现地面交通90分钟车程覆盖全部县(市)。最新统计,4月份,全省机场客流量继续攀升,共完成国内旅客吞吐量498.6万人次,同比增长200.8%,较2019年增长17.5%,单月国内旅客运输规模刷新历史纪录。1-4月份,全省累计完成国际货运航班1532架次,货邮吞吐量3.5万吨,同比增长60.4%。

“数字互联”,智慧长三角拔地而起

让长三角更紧密,让关键要素流动起来,需要一个更强大的“数字底座”。“以数据的‘互联互通’,带起一个智慧区域,长三角肩负为全国探路的使命。”江苏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说。

一条数字通道,已在长三角奔涌而出,智慧城市拔地而起。《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评估报告显示,5G网络建设和应用示范已率先取得突破,截至2020年底,三省一市已建成5G基站超18万个,约占全国总数的25%,5G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创新应用示范项目超1000个。此外,量子保密通信网络、IPv6改造等建设不断走深走实,为“数据共享”旋紧安全阀;工业互联网示范区自落地以来,建设提速、捷报频传,标识注册量达1.7亿,累计解析量达1亿次,培育了一大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示范企业。

长三角协同创新、四手联弹,一首“工业互联”交响乐激昂澎湃。打造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三省一市既分工也合作。按照建设计划,江苏省工信厅牵头组织推动长三角地区重点企业,培育和建设一批跨行业跨领域、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鼓励和支持长三角重点产业集聚区培育打造一批赋能区域产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丰富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平台集群。

“引入阿里云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后,光伏生产良品率可提升1个百分点,这将为我们提高2个亿的年效益。”苏州协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这一来自全球领先光伏材料制造商和云计算公司的合作成果,为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提供着真实范本。

“在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中,制造业的协同发展是特别重要的方面,也可以说是其他一体化发展很重要的基础。”江苏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周毅彪对未来长三角深层次的“互联互通”信心满满。仅以生产数字化为例,目前长三角地区共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186个,其中上海宝信、江苏徐工汉云、浙江阿里云等5个平台,入选工信部“2020年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

铁路互联互通,“轨道上的长三角”呼啸而来

本报记者 朱璇 梅剑飞

“十三五”是长三角铁路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新线投运最多、高铁发展最快的时期,高铁里程由3250公里增加到6008公里。尤其亮眼的是,江苏新增铁路总里程1356公里,全省铁路建成总里程达到4204公里,其中高铁2215公里,从“十二五”末的全国第14位跃升至第2位,“轨道上的江苏”主骨架基本形成,长三角高铁成网,“1小时至3小时生活圈”成为现实。

“五一”前夕,上海至盐城常态化高铁旅游专线开启。“这条专线激起上海市民的报名热情超出我们想象。”上铁国旅公司副总经理李莉说。

铁路互联互通,缩短了长三角的时空距离,放大了长三角的辐射范围,弥合了资源要素融通的断点,推动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连线成网,“同城化”效应扩大

位于黄海之滨的东台,兼具湿地、森林、平原、水网等自然禀赋,四季如画。

盐通高铁开通前,总投资700亿元的长三角(东台)康养小镇项目签约,定位于长三角区域康养服务一体化示范区、跨行政区康养政策协同试验区。

“高铁有力突破了时空距离限制,打破了生产要素流动壁垒。盐通高铁开通后,盐城与上海的同城效应显现。”业内人士评价。

“高铁打开了城市的发展空间,也打开了我们每个人的视野。”常熟一家外企高级业务经理朱永军说,沪苏通铁路和盐通高铁开通后,南到上海,北至和山东半岛都非常便捷,跑得勤了,客户的朋友圈明显大了。

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沪苏浙皖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速度,加快推进各项基础设施的衔接、互联、互通,希望以此建立高质量的一体化体系。随着商合杭高铁、沪苏通铁路一期、盐通高铁、连淮扬镇铁路、连徐高铁等一批重大铁路项目建成运营,目前,三省一市除舟山外,实现“市市通动车”。

持续扩容的长三角铁路版图让“同城化”效应持续扩大,区域出行需求旺盛。“五一”假期,长三角铁路5天发送旅客1651.8万人次,其中短途客流占比82.8%,主要客流方向覆盖沪苏浙皖各大中城市。日均发送旅客330.4万人次,较2019年同比增长10.9%。

路网汇聚,枢纽经济效应凸显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要建设北京、上海、南京等20个左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江苏也提出,将优化枢纽城市布局,构建高效集成、联动支撑、功能各异的多层次枢纽城市群空间布局。

铁路对城市发展产生的影响深远。“十三五”以来,江苏已建成百亩以上公铁、铁水、陆空型多式联运场站25个。

苏州北站,是距离上海虹桥枢纽最近的地市级高铁站。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具有高铁枢纽优势的苏州市相城区围绕北站抢抓机遇发展枢纽经济,曾经的“相土尝水地”逐步蝶变为今日的“枢纽中心城”。

未来,京沪高铁和将要建设的通苏嘉甬高铁、城铁和如苏湖城铁等4条线路在苏州北站交汇。随着苏州北站枢纽能级的提高,相城区与上海虹桥商务区间的合作空间日渐广阔。

“十三五”以来,南京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实现与省内12个设区市高铁(动车)快速通达和24个省会城市高铁(动车)直达,形成沪宁杭合“一小时高铁交通圈”。南京南站形成的枢纽功能对区域发展的带动方兴未艾。伴随着北沿江高铁控制性工程南京北站枢纽配套工程的开工,不久后,南京北站将让南京在“八横八纵”的国家高速铁路网的“要塞”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支撑南京打造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

目前,南京北站的场站规模已基本确定,共16台30线,多于南京南站。南京市江北新区枢纽经济发展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钱军说,南京北站不仅是江北新区发展的新名片,也将成为都市圈内一个新“核”。

在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惠先宝看来,备受期待的北沿江高铁,其走向意味着能成为放大长三角一体化效应的“跳板”。

通连一体,推动战略发展进入快车道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具有较好的资源优势和发展空间。推进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是江苏“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的重大战略选择。

“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质量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江苏沿海发展前景无限,随着交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尤其是沿海铁路融进全国铁路网后,沿海发展被进一步盘活了。”省社科院研究员黎峰说。

“江苏要为长三角重点城市的产业链、供应链提供高效的通道和人员、货物快速运输能力。”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陆永泉表示,江苏加强沿海地区跨江与苏锡常都市圈、南京都市圈、上海大都市区之间的联动发展,都离不开铁路主骨架的支撑,尤其要强化国家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四网融合”。

目前,长三角区域内拥有宁波舟山港、上海港、连云港港三大沿海港口,海铁联运在内陆进出口、过境中转等货物运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铁路部门相关人士介绍,依托发达的铁路网和三大沿海港口优势,围绕长三角经济区域重点产业链,优化海铁联运网络,现已打造出内外贸、进出口、过境双向双重大通道。

“十三五”以来,4条高快速铁路相继建成通车,打通了连云港南下、北上、西出高铁通道。连云港市副市长高美峰表示,下一步,将着力推进实施港口功能提升、铁路网络完善等工程,力争到2025年,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苏北“物流金三角”等区域协同发展取得突破,支撑引领港、产、城协调发展。

走进位于南通的中集罐箱生产基地,可见大量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罐箱”式特种集装箱。中集罐箱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郭志华说,随着通州湾新出海口建设的推进,以及南通公铁海联运网络的逐步完善,“罐箱本地出海”有望成为现实。

5月18日,南通港洋口港区至吕四港区铁路联络线工程开工建设。洋吕铁路北接海洋铁路北渔站、南接宁启铁路二期吕四站。此次开工建设的为洋吕铁路先行段,计划2022年底开通。

中铁上海设计院该项目负责人吴文军介绍,洋吕铁路建成将实现南通铁路闭环,有效串联起“大通州湾”各港口,打通铁路进港“最后一公里”。“大通州湾”建成后将成为继上海洋山港、宁波舟山港之后我国又一江海联运新通道。

南通市市长王晖表示,洋吕铁路开工建设,标志着铁路连港区、内河到码头、港口通大洋的江海联运体系建设迈出关键的一步,打造国际一流标准的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进入了快车道。

加强协同协作 勇当开路先锋

“内聚外合”,长三角共同打造科创引擎

本报记者 陈澄 田墨池

推进科技和产业创新一体化发展,记者发现,在整个长三角区域,企业之间的主体协同已然形成。不仅如此,从空间地理的视角来看,各地域之间的创新合作也产生了溢出效应,高质量的区域协同创新,发挥出“1+1>2”的良好效果。同时,环节连接的“内聚外合”也正成为创新一体化发展的主方向。

“作为极具创新力的光伏企业,公司已拥有垂直一体化产能,这得益于长三角‘兄弟企业’的支持。”位于安徽来安经济开发区的晶科能源(滁州)有限公司生产运营总监刘继丰告诉记者,光伏产业在长三角有着深厚的产业根基,为公司走向全球提供了各项配套。

区域合作,下好创新“先手棋”

5月18日,第三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拍卖会在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上海)中心举行。而在此前,安徽宣城安工大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梁倩已经多次往返于宣城和上海。

2016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正式启动建设,范围包括G60国家高速公路和沪苏湖、商合杭高速铁路沿线的上海市松江区,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杭州市、湖州市、嘉兴市、金华市,安徽省合肥市、芜湖市、宣城市9个市(区),总面积7.62万平方公里。

5年间,以上9个城市的GDP总量从占全国的1/16上升到1/15,税收总额从占全国的1/15上升到1/12,高新企业家数从占全国的1/12上升到1/10,有67家企业在科创板成功上市,占全国科创板上市企业的1/5。

上海阪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成长起来的企业。“公司为此次拍卖会带来了两项专利技术,一项是新能源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另一项是应用于立体车库的柔性充电系统。”公司副总经理刘琦说。

“目前,G60科创走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品牌的吸引力、辨识度越来越大,朋友圈也越来越大,30多家平台、第三方现在都成为其战略合作伙伴,企业储备库也越来越丰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办副主任宋苏伟表示,九城已设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11个,各基地根据发展定位及产业基础,聚焦不同领域,形成了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科创+产业”发展格局。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是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科创要素广泛集聚,区域高质量协同创新的一个缩影。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向纵深推进,长三角城市的目标也越发一致——合力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上海就在近日提出,要推动政策资源、重大项目、功能配套进一步集聚,把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成为代表国家参与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和竞争的“科创特区”。

主体协同,加速科创一体化

在安徽金弘安米业,董事长陈顺成更对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科创协同印象深刻。“没有江苏省农科院‘手把手’帮助公司建立‘超级标’,金弘安不可能拿到这么多市场份额。”陈顺成介绍,所谓的“超级标”,是金弘安在优粮优种、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价、优粮优销的基础上,对后续加工依然提出更高要求。

作为对创新资源需求最为强劲、对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最为迫切的地区之一,长三角的高质量一体化,为企业、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提供了最合适的舞台。

根据最新发布的《长三角一体化中的江苏产业创新报告》,长三角高等学校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呈现稳步增长趋势。从不同主体参与经费来源的占比及变化趋势来看,政府直接参与高等学校科技创新的程度相对较高,企业是高等学校的第二投入主体。其中,安徽和上海高校中的政府资金比重较大,接近80%;江苏是企业投入占比最高的省份,10年间维持在35%—45%。

“全国30%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在长三角落地开花,其中江苏拥有832家,位列长三角之首。”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徐宁说,江苏的领先优势,集中体现在经费投入大、创新载体多。

由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与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共建的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采取“一次买断、二次开发、多方合作”,吸引多家单位和团队的科技成果在研究院平台二次开发,成功转移转化多项科技成果。

南京工业大学膜科学技术研究所,是南京工业大学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南京膜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为依托共同组建的研究机构。该所实行“一所两制,统一管理”的创新模式,依托学校机制,产出原创性科技成果。不仅如此,该所还依托市场机制,推动原创性成果的转移转化。

以链入链,跨越创新的“死亡之谷”

虽然当前长三角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并初步实现了协调发展,但徐宁认为,未来提升空间仍然很大。《长三角一体化中的江苏产业创新报告》也指出,从创新环节来看,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需要实现从知识生产到知识应用之间的耦合,努力跨越创新的“死亡之谷”。

在此背景下,借力环节连接的“内聚外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成为大势所趋。“今年2月,东方日升获批成为江苏省级异质结产业创新中心。”据公司一位负责人介绍,“异质结”技术是光伏行业预期的新一代技术革命,而由东方日升牵头组建的创新中心,联合多家异质结产业链中的领军企业,包括常州聚和新材料、苏州迈为科技、常州捷佳创精密机械等,以实现极具挑战性的、效率25%以上的异质结电池量产效率的突破,“令人振奋的是,目前,东方日升已有异质结电池产线最高量产效率已达到24.55%。”

“高质量一体化的突破口在于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把科技创新落到产业发展上。”徐宁认为,在这方面,江苏有一些经验可供分享:一是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如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与苏南31个高新园区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布局建设了生物医药、新材料、半导体等17家苏南国家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等。二是完善政策体系,提供制度保障。如2018年9月,江苏开全国先河,首次发布技术经理人管理办法及佣金标准。三是设立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助力产业链升级。如江苏亚威机床攻克了数控折边单位关键技术,研发了国内首台(套)高精度高效数控板料折边机,打破了欧洲国家对高精度数控折边机的垄断。

安科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王惠东从企业视角出发表示,制造业企业寻求协同效应的特性,天然使其倾向于打通人才链、产业链、资源链的上下游,推动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发挥企业等社会组织的力量打破区域障碍、进行要素协调,可能是接下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种新路径。

机器人产业:打破“洋垄断”,长三角链上“突围”

本报记者 付奇 王梦然

这里,是人们熟知的长三角,以全国1/26的地域面积,创造了全国近1/4的经济总量,工业基础雄厚、集群优势明显,机器人产业占据国内“半壁江山”。这里,也是让人满怀期待的长三角,攻克国外技术封锁,打破“洋垄断”,聚“智”成群,助力国产机器人等自主品牌在全球产业迭代的大趋势下分得更多“羹”。

“长三角不但是中国经济的中心之一,也是中国对接世界的舞台。”在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诸春华的办公室里,有一幅长三角机器人产业链地图,上面标注着上千家上中下游企业、工厂以及院所……

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机器人最大消费国,而2014年被业内称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元年”,从这一年起,中国机器人产业走上发展“快车道”。长三角,则早在20多年前就已开始布局。

那时候,拉订单、磨技术,国内机器人企业大多走得踉踉跄跄。“只有自主创新,才能在极小的市场份额间拼出一条生路来!”在诸春华的回忆中,1993年公司成立之初,机器人产业链上几乎所有的关键技术,都被国外垄断、卡脖子。家底不足、处处不通的窘境下,只有以市场换技术,早期埃斯顿不断通过融资收购,对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件一一布局,“举步维艰”地完善着整个产业链。

这样艰难的起步故事,在长三角各地上演着,但机会也正蕴藏其间——1999年,安徽中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合肥成立,从智能语音起家的科大讯飞,20年后已经横跨十几款智能产品领域;2010年,一家名为上海擎朗智能的公司在上海成立,那时还在计算机软硬件各项业务中寻找市场方向的擎朗智能,如今已成为全国服务机器人企业中的佼佼者……

业界认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有三个必要条件——用以设备材料更新的足够资金投入,随时量变崛起的强大技术积累,满足持续创新需求的人才和研发机构储备。而这些,正是长三角的优势所在——几十年在制造业和经济领域的探索,为长三角积累了资源、资金、人才各方面的基础,以及工程机械、汽车、飞机、轮船、电子制造等产业优势和技术优势,也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市场推动力。

如今,长三角集聚了ABB、库卡、安川等国际机器人巨头,以及新松、埃夫特、埃斯顿等国内机器人领军企业,已覆盖整机、核心零部件到系统集成应用等机器人产业全链条。经过30年的漫长竞逐,在机器人产业“赛道”上,长三角各地已然形成“领跑集团”。

然而,到了国际赛场,仍然相形见绌。

2014年以前,国内市场上国产机器人占比还不足10%,中国机器人产业和国外相关产业相差几个“代际”,控制器、减速器和伺服电机等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全部被国外垄断。

打破“洋垄断”,成为长三角的共同期待。不过,行之惟艰,由于机器人产品往往卡在技术、成本等环节,导致市场上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不足。这一尴尬现状的背后,是很多企业无法兼备强大的研发和生产两项能力,其中,研发是最大弱项。

即便有了高端产品,开拓市场又成为新的“难关”。国际领先的机器人企业不愿使用中国生产的关键零部件,国内企业也更愿意相信“洋品牌”。更大的竞争来自国外品牌也开始“放下身段”,一边加强在中国各地的布局,一边在中国市场降低产品价格。一系列“操作”之后,国内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更大了。

在从系统集成走向高端制造的大势之下,机器人产业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破题”的思路也愈发清晰——在产业规划时走差异化之路、在突破核心技术“卡扣”时则合力攻坚,共同推动高端产能发展,实现良性竞合。

“以前,各地都在发展机器人产业,企业各干各的,产业之间往往竞争多于合作。但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行业已达成共识——关键技术的研发、检查设备的共享、政策资源的互通、产业标准化的规范等都可能实现。”浙江硕和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洪灵对长三角机器人产业合作充满信心。

“当前,公司掌握了机器人全链85%以上的核心技术。”诸春华透露,去年,埃斯顿工业机器人出货量达5600台,但他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协同创新、握拳出击,会让整个市场越做越大。

去年初,埃斯顿与浙江企业双环传动签署战略合作,前者列技术需求并提供验证场景,后者紧盯关键技术,共同攻克“RV减速机”。今年4月,合作传来新进展——关节机器人“减速机”已基本攻克技术瓶颈,有望国内实现国产替代。

“我们的谐波减速机合作伙伴在苏州,伺服电机合作伙伴在苏州和上海,铸件和齿轮合作伙伴在常州。”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机器人事业部总工程师肖永强介绍,公司核心零部件一半以上来自长三角区域,国产化率已达80%以上。

在同一个区域大市场下,这样企业间跨省布局、协同创新的场景,正愈发频繁。“三省一市的产业优势各不相同,上海有资本优势,江苏有产业研发优势,安徽有产业集群优势,而浙江机器人市场推动力度和能力相对较强,我们相互借力,能实现优势互补。”作为长三角智能制造联盟机器人专委会理事长的诸春华认为,随着国内机器人市场朝着技术更高、产量更大、需求更多的方向发展,未来,长三角各地必将走向更深层次的产业协作。

合作的突破口,正在“链”字上。

就在上月,长三角机器人产业链协同工作推进会在上海召开,在现场,今年1月刚成立的长三角机器人产业创新平台联盟发起倡议,联盟成员未来将从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技术攻关合作、功能型平台共建合作三个维度深化协同。此前,一个汇集了国内超过90%机器人相关企业的“巨无霸”科创平台——上海机器人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也已落地上海普陀区,成为技术分享、转化的大本营。

“长三角地区作为先行示范区,从去年起就将机器人产业链高质量协同发展作为区域建设的重点任务。”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建明表示,下一步,长三角将共同推进核心技术攻关,打造一批高质量国产精品品牌,形成一批关键环节“链主”企业。同时,促进区域联动,组织更多供需对接活动,鼓励整机与零部件企业打造结对合作试点示范。

“我们将加强机器人产业链发展跟踪评估,根据长三角区域内产业分工,引导中小企业专业化、配套化、集聚化发展,形成大中小企业分工互补、产业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江苏省工信厅装备工业处处长申高青期待,下个十年,通过四地政府、机构、企业携手,将长三角打造成世界级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高地,让“国产机器人”从强手如林的国际市场强势突围。

强化共保联治 呵护生态环境

共保联治,呵护“一方碧玉”

本报记者 吴琼 许海燕 沈佳暄 王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三角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也要在生态保护和建设上带好头。富饶美丽的长三角,恰似一方需要精心呵护的“碧玉”。要让“碧玉”底色清亮,离不开三省一市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碧波荡漾的天目湖,从空中俯视犹如少女脸上明亮的双眼,“天目湖”由此得名。

“最近我们跟上游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凌笪乡下吴村已签订了2400亩青虾养殖退养的合作协议,引导上游养殖户退出青虾养殖。”眺望洁净的湖面,溧阳市天目湖镇党工委副书记杨育美说,近年来溧阳市与凌笪乡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经测算,与溧阳实行本地治理相比,20年内可节约上千万元,两地还将联手围绕好山好水做足生态文章。

“空气质量越好,能见度越高,户外风景拍起来越好看。”去年8月,摄影师魏望在社交网络上发布了一段南京地铁S9号线列车穿过石臼湖的短视频,清澈的湖水倒映出湛蓝的天空,“天空之镜”石臼湖一时成为热门打卡点。魏望觉得,这两年南京的“水晶天”变多了。

数字印证着魏望的感受。5月19日,《2020年度江苏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公报》显示,去年全省PM2.5浓度首次“破4”(年均浓度低于40微克/立方米),南京、无锡、苏州、南通、盐城5个设区市PM2.5浓度首次优于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总体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第三方调查的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率达93.3%。

“无论是切身感受,还是相关指标,长三角地区的生态环境都在显著改善。”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朱晓东认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快,碳排放量大,减污降碳责任重,机制层面的更多互动,可以让1+1+1+1>4,实现倍增效应。

近年来,长三角区域环保协作机制日趋完善。

治水,推进水环境协作治理。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负责人黄卫说,我省严格落实“断面长”制及预警约谈机制,深化水环境区域双向补偿制度,运用经济杠杆引导倒逼地方改善水质。同时树立全流域共治共保理念,推进太湖、滁河等跨界河湖联防联治。

治气,强化大气污染治理联防联控。省生态环境厅大气处处长李文青道出“三大秘籍”:减污降碳协同、PM2.5和臭氧防治协同、区域联防联控协同。我省创新性实行国省控监测站点“点位长”制度,区(县)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点位长,同时,协调苏皖鲁豫交界地区各市加强统一监测溯源、统一预警应急、统一监管执法,切实改善区域空气质量。

制度创新,携手高质量发展

“这两年,在三地共建的生态圈微信群里,我们沿线村级河长上报重大环境问题的频次越来越低。”对太浦河的变化,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汾湖湾村村级联合河长沈晓华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一条太浦河,将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吴江区、浙江省嘉善县三地紧密串联。2020年10月16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点跨界水体联保专项方案》发布,发轫于苏州的“联合河长制”,从姑苏河畔延伸至吴淞江边,为长三角跨界河湖治理提供了“苏州方案”。时隔两个星期,太浦河共保联治江苏先行工程启动,“联合河长制”信息化平台上线,拉开进一步推动区域协同治水、深化落实河湖长制的序幕。

太浦河连接沪苏浙一市两省,滁河则地跨苏皖两界。初夏时节,记者行走滁河南京浦口段,只见两岸水清岸绿,移步见景。

“在跨界河流协作机制下,滁河水质基本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及以上标准。”南京市浦口区水务局水环境建设科(河长制综合科)科长刘强说,浦口与安徽滁州南谯区的共管共治已成常态,两地多次联合清理滁河沿线灌木、垃圾、水面漂浮物、蒿子圩处渔网、地笼等。

像联合河长制这样的制度创新,在长三角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中还有许多新探索。三省一市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建立环境应急联动和联席会议机制,交界地市(区)打破区域分割、竖立区域环境安全共同体,联合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共同应对跨界突发环境事件。建立交界地区跨界污染联防联控、预警信息通报、应急业务交流等工作机制。

省生态环境厅综合处处长张雷透露,为协同推进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共同保护,三省一市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在报请国务院成立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小组。通过区域合作,推动生态环境数据在长三角区域的互联共享。推进区域生态环境标准协同,加强排放标准、产品标准、技术要求和执法规范对接,联合研究发布区域环境治理政策法规及标准规范等。

规划先行,长三角共建一座“客厅”

记者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采访时,听说了一个富有意味的细节:当年,长三角准备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报告上报至中央后,相关领导亲自加上了“生态绿色”几个字,从而为这个先行试点地区的高质量一体化示范标明了航向。

环元荡岸线贯通工程,就是示范区内,遵循绿色生态原则而率先启动的一个生态环保类项目。5月,记者在现场看到,地处沪苏交界处的元荡湖碧波荡漾、花草繁茂,与记者在示范区展示室内看到的一年多前的照片,恍若隔世。

示范区执委会生态规建部副部长刘伟见证着元荡的变化:去年,跨界大桥顺利竣工,让两地往来时间从40分钟变成5分钟。

示范区河湖水面率达20.3%,面积在50公顷以上的湖荡有76个,其生态基底是一块“世界级的料子”。这块“好料子”该怎么发展?5月13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大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年)》正式发布,标志着示范区突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探索从区域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迈出了坚实一步。其中,“一厅三片”是示范区建设最核心的项目,而“一厅”——“水乡客厅”更是核心中的核心。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段进,是“水乡客厅”提出者、城市设计负责人和本次方案征集技术牵头人。“家和万事兴——之所以要建这个‘客厅’,首先是要让‘长三角的家人们’从各自的‘房间’里走出来,一起商量合作,解决矛盾,共同发展。”段进说。

“水乡客厅”不仅是“青吴嘉”的原点,也是长三角的原点。“我们要‘抽取’江南的文化特点和水乡的空间基因,融入到整个‘水乡客厅’的谋篇布局和规划设计中,打造‘最江南’的‘新水乡’。”段进说,“水乡客厅”对标威尼斯水城,打造世界级的水乡旅游目的地,将建成上海、苏州、嘉兴等城市共同的“湖荡绿心”,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许海燕 吴琼 沈佳暄 王静

2007年,长三角各地携手同行守护太湖,江苏更是将治太作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工程。至今,太湖连续13年实现“两个确保”(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目标任务。

一碧太湖三万顷。太湖,是长三角地区最大的湖泊和重要的饮用水源地,流域以占全国不到0.4%的面积,养育了全国4.4%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0%的GDP,是长三角共同的“母亲湖”。然而, 2007年,太湖爆发了蓝藻危机。

“以前的贡湖湾可不是这样,现在这里成了旅游胜地,过去请人家来都请不动。”太湖的蝶变,让无锡经济开发区华庄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毛培新感慨万千:“这么多年,为了治好太湖,无锡和周边城市下了真功夫!”

蓦然回首,太湖已然蝶变

初夏,记者来到东太湖苏州湾。在东太湖生态园,站在形似一柄如意的阅湖台上放眼远眺,但见太湖碧波万顷,水天一色。

近些年,太湖一直在“变”,苏州市吴江区水务局基建处主任蒋建荣感触很深。2008年,国务院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重点项目——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启动,蒋建荣调至东太湖综合整治建设指挥部工作,“当时,东太湖全是密密麻麻的围网养殖和围垦种田,湖水黑乎乎的,散发着腥臭味。中间航道只有10米宽,哪里看得出太湖的形状,真是临湖不见湖。”

2008年开始,东太湖实施退渔还湖、退垦还湖、生态清淤、堤岸修复,一期工程投入40亿元,换来了水质的改善和生态修复。总投资超10亿元的二期工程,年底也将完工。

在阅湖台背后一两百米处,伫立着苏州新地标——由法国著名设计师、普立兹克奖获得者包赞巴克设计的苏州湾文化中心。

就在东太湖边的这片土地上,一座城湖一体、绿水相依的太湖新城——东太湖度假区正在崛起,这里不仅成为和谐乐居新家园,更是创新动能集聚高地。目前,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示范园区建设已全面启动,中建三局吴江之星、华为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心、中新智地等引领性项目签约落地,东太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加快国家级创建步伐。

对太湖之“变”感受颇深的,还有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太湖街道新塘村村民周现如。小时候,他跟随父辈在太湖里捕鱼。如今,他在离太湖3公里的地方,承包了50亩鱼塘进行淡水养殖。“我主要养河虾和太湖蟹,养殖用水都是太湖水。”攀谈中,周现如给记者透了底:去年养殖已收入50多万元。

投入2000亿,换回一湖清水

5月中旬,记者在宜兴采访时,偶遇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太湖处处长刘朝阳,他正在现场督查湖岸清淤和蓝藻处理工作。记者问起太湖治理的情况,这位“治水老将”一口气报出了多个数据:太湖流域累计关闭落后化工企业5000多家,太湖、滆湖6.8万亩围网养殖全部拆除;省财政每年投入20亿元治太专项资金,累计投入280亿元,带动社会各界投资2000多亿元。

“与2008年相比,太湖水质由劣Ⅴ类改善到Ⅳ类,省界出境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刘朝阳的一席话,让人激动不已——多年治太,汗水没有白流。

13年来,江苏动员了五个市、三十多个县区,十几个部门,直接从事治太工作的在万人以上。一批生态文明建设新制度、新方法应运而生,太湖治理向纵深推进——

从2008年开始,太湖流域实行河长制,环湖地区的市长、县(区)长都担任过入湖河流的河长;江苏还出台了全国第一个湖泊治理的地方法规《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省政府成立了太湖水污染防治专家委员会,为太湖治理综合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中国科学院太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站站长秦伯强,就是太湖水污染防治专家委员会的一员。“治理太湖,江苏花了大代价。”秦伯强说,仅以污水处理能力为例,2008年,江苏太湖流域的污水处理能力只有300多万吨/天,而现在是800多万吨/天。

“有些人不理解,为什么政府投入这么多,太湖总磷指标还是有反复?其实水质能‘稳中趋好’已是非常不易!”秦伯强给记者分析了几重原因,一是自然规律对湖泊治理的制约,湖泊治理非一日之功,日本琵琶湖治理,30多年方见成效,太湖平均水深不足两米,属浅水型湖泊,治理难度超过琵琶湖;二是太湖流域肩负的经济社会发展责任越来越大,与2008年相比,太湖流域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2倍多,人口增加了400多万,太湖水环境承受的压力远远超过国内其他大湖。

联动治水,同守美丽太湖

古往今来,跨界水体治理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长三角一体化的加速推进,赋予了太湖全新的面貌。

“从2007年太湖水危机后,江苏省内的苏锡常三地在各自做好辖区水域蓝藻打捞工作的同时,率先携起手来。”无锡市蓝藻治理办公室副主任张铮惠跟记者娓娓道来,当时在交界水域,比如无锡和苏州交界的望虞河,无锡和常州武进交界的武进港,联动合作、协同打捞都是“家常便饭”。“还记得曾经有一年,太湖无锡水域水草特别多,省水利厅立马协调了苏州的打捞力量过来支援,帮无锡解决了燃眉之急。”

蓝藻问题牵动着万千百姓的心,更磅礴的治理合力也在几年间悄然汇聚。身为治藻“老将”,张铮惠明显感到,“这两年,上海、湖州来的次数真不少。”

“湖州相关部门组团来无锡调研,我们也将十多年的蓝藻治理经验和盘托出。”张铮惠说,目前湖州已经建立起了完备成熟的蓝藻打捞处理应急防控工作体系,复刻了无锡工作模式和技术路线。淀山湖也出现过藻类过量繁殖问题,上海相关部门在来无锡调研后,2020年就引进了无锡本土企业研发的加压控藻船,满足了日常蓝藻治理管控的需求。

经过一年时间,2020年,无锡与周边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的河湖生态治理格局已基本形成。就在这一年,无锡和湖州签署了太湖蓝藻防控协作机制合作协议,建立统一规划、项目准入、联合执法、信息共享等十项机制,通过共建共治,共同提升蓝藻防控水平。

太湖是长三角共同的大水缸。“江苏有8个水源地在太湖,年取水量占全省的22.2%,上海有约三分之一的人口饮用太湖水,浙江湖州也从太湖取水。”秦伯强建议,太湖流域应“一盘棋”统筹考虑产业定位,并建立跨省的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

推动便利共享 增进民生福祉

“长三角人”共画民生“幸福圈”

人,这是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常住人口数量。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离不开人的一体化。有调查显示,让“长三角人”最在意的,是公共服务一体化,除了行政审批一体化外,大家对交通出行、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方面的一体化尤为关注,期待也更为迫切。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可以明显感觉到,民生“幸福圈”漾出一圈又一圈,共享步伐不断加快。

清晨,一列“早七点”动车,为穿梭在南京、马鞍山两地之间的人们拉开“同城生活”的序幕。200公里外,每天400多趟往返于上海与苏州的“复兴号”,以及上海地铁11号线,同样承载着几十万人的“双城生活”。

资源共享,“来来往往”便利可感

5月15日上午,浙江省嘉善县第二人民医院的门诊大厅里人头攒动,不少本地居民正拿着社保卡排队挂号取药,钱洁也是其中一员。

钱洁家住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在嘉善工作。她告诉记者,自己因为工作原因常年吴江、嘉善两地跑,以往在嘉善看病,不仅要提前通过线上、电话或者医保办事窗口等在吴江进行异地就医备案,还得先自行缴费、然后在工作日回到吴江报销。“现在这些手续都不需要了,可以直接在嘉善的医院刷医保卡,就和在吴江看病一样方便。”目前青浦区、吴江区、嘉善县共85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已接入门急诊联网结算系统,覆盖三地参保人员230万,实现异地就医免备案,基本医疗广覆盖。

“健康长三角”建设,医疗和养老“一样都不能少”。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长三角城市群中,上海、江苏、安徽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4%,浙江达到13.3%,按照联合国的划分标准,这代表着长三角地区整体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事实上,长三角养老服务水平已经比较靠前,省市之间的养老地理界限正被逐步打破,不断促进区域养老资源共享。

1月5日,“2021长三角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沪苏浙皖民政部门将2021年确定为“长三角养老深化合作年”,明确“5+5”十项任务。长三角地区已有20个城市、57家机构的25698张床位跨区域开放;长三角首个跨行政区康养政策协同试验区“长三角(东台)康养小镇”项目已正式启动。

除了医疗和养老,来来往往中,“长三角人”交通出行越来越便利,文化旅游越来越舒心,就读就业选择更多、前景更广。

信息聚合,“朋友圈”持续更新

通过一个二维码,“长三角人”即可在不同城市间的交通、医疗、旅游等多个领域畅通无阻。一码通行,“亮码”如今已成为“长三角人”的标准动作。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人流、物流、商流的畅通成为难题,“来来往往”被阻断,人口流动频次高、经济联系密切的长三角地区颇受影响。“2月4日提出任务,2月7日即上线试运行,2月10日面向全区运行,随后用了不到7天时间,余杭绿码升级为杭州健康码,这也是全国第一个健康码。”在第五届网络新“枫桥经验”论坛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委办公室副主任、余杭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局长陶奇自豪地说。

告别“一卡(码)一用、卡多码多”,迎来“一码通域、服务共享”。2019年11月11日,长三角数字一体化“一码通域”座谈会在合肥市召开,长三角城市15家数据资源部门与相关单位参会并确立了“一码通域”初步方案。会上形成共识——“一码通域”体系要实现长三角城市间居民数字身份互认,逐步实现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的打通,为长三角区域内居民提供跨城跨行业服务,提升“长三角人”幸福感。如今,各地正加速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码通域”长三角“朋友圈”持续更新。

2019年5月,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正式开通运行,长三角地区14个城市实现首批51项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截至2020年底,长三角已实现104个政务服务事项在41个城市跨省市通办,开通550个专窗办理点,6类交通运输电子证照和驾驶证、行驶证电子证照实现互认应用。

如今,信息聚合让长三角城市间居民数字身份互认,逐步实现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的打通,为“长三角人”提供跨城跨行业服务。

破壁融通,“无界之圈”有容乃大

从“珠三角”到“京津冀”再到“长三角”,中国区域一体化发展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烦恼,但有一个烦恼是共性的——行政区划壁垒。

如何“破壁”?敢闯敢试的长三角给出答案——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为发展探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快人一步”——1月13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召开新闻通气会,正式发布首批共建共享公共服务项目清单,针对示范区内上海青浦、苏州吴江、浙江嘉善三地公共服务标准差异,探索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新机制。首批清单共20条,涵盖卫生健康、医疗保障、教育、文化旅游等八大领域。

过去,青浦、吴江、嘉善三地公共服务标准不一,给各项服务的互联互通带来阻碍。对此,如何统一好、对接好?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陈建忠告诉记者,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坚持“突出共建共享”的原则,共建即统一标准、就高不就低,体现高质量元素;共享即“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着力一体化内涵。“今后这三地将以统一高标准,打破区域边界壁垒,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将民生红利惠及百姓,以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助力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先行先试,示范区是撬动创新发展的支点;蓄势而发,都市圈吹响长三角破壁融通冲锋号。

去边界、深协作,一个属于“长三角人”的更深层次的“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时代正加速到来——以路、水、电、气、邮、信息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和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服务资源一卡通共享为着力点,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建设加速“犇”跑,都市圈同城化水平日益提升。以南京都市圈为例,毗邻地区率先“跨省入圈”,北边的滁州、南边的马鞍山、东边的镇江,无一不在跨界融合中探索“破壁融通”之道。

示范区、都市圈之外,放眼整个长三角,在推动更多要素向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自由流动中,因“破界”而形成的一个更大更美更包容的“长三角圈”,“向心力”正在凝聚。

“一网通办”,见证一体化的速度与温度

在长三角,越来越多的居民和企业,见证了“一网通办”的好办、快办,感受到长三角一体化的“速度与温度”。

一名来自上海市长宁区的“新员工”,让苏州市相城区的市民激动不已——这是一台“一网通办”政务服务超级终端,作为长宁区的远程“外驻”政务服务窗口,将提供与长宁区内完全相同的服务功能。

在试用这台终端后,苏州美能华智能科技CEO童先明表示,由于公司在苏州、上海都有设点,原来办理业务需要两地跑,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办事,为企业赢得了效益。

化“堵”为“融”,将民生实事办进百姓心坎

“我户籍在安徽阜阳,如果是以前,宝宝出生办落户必须回老家办理,非常不方便。现在出了新政策,不用回老家,在绍兴上虞,十几分钟就给宝宝办好了落户!”5月19日,贾亚南兴奋地从绍兴市公安局副局长潘益民手中,领到这本长三角区域首本新生儿落户“跨省通办”的居民户口簿。

“去年6月,浙江与安徽户籍事项证明开具实现了‘一网通办’。这次办理新生儿落户中两地警务的合作,既回应群众的强烈诉求,也是公安机关提高自身服务管理水平的迫切需求。”浙江省公安厅人口服务管理处处长陆敏敏说。

自今年2月19日起,三省一市实行跨省户口“一网通办”,江苏、浙江、安徽(合肥)、上海户籍居民在长三角区域内跨省迁移户口时,在迁入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办理即可,无需来回奔波。

长三角“一网通办”还将更多民生实事办进百姓心坎。2019年5月22日,“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异地就医备案”被纳入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首批开通事项,三省一市居民在41个地级市的主要医疗机构门诊或住院均可持卡就医、实时结算。

去年8月24日,苏州市吴江区、上海市青浦区、嘉兴市嘉善县又率先实现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医保一卡通“2.0版”,三地参保人员在示范区内看门急诊不再需要通过参保地办理备案手续,实现“免备案”。

“如果说长三角是‘大三角’,那么,吴江、青浦、嘉善三地就是‘小三角’,通过开发的新系统,这三地群众在三地任何地方刷卡,均能享受同城化待遇。”苏州市医保中心副主任王红缨介绍,作为试点探索,长三角医保异地结算精益求精,将进一步打通数据信息,力争尽快实现示范区内公共服务事项的服务一体化。

避“繁”就“简”,办事提速让创业者“跑”起来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不断推进,区域经济业务往来增多。近日,常州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向南京市秦淮区行政审批局寄出一份特殊的快递,内有南京灵感之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常州新北万达广场店的营业执照和变更核准通知书。这也是常州高新区以“异地快办”“异地发照”方式,发出的常州市首张长三角“一网通办”营业执照。

“没想到速度这么快,昨天提交材料,今天我就看到了长三角‘一网通办’准予变更通知书和最新营业执照,效率太高了!”南京灵感之茶餐饮证照专员訾游连连称赞。原来,该公司总部位于南京,对公司证照进行统一管理,因经营发展需要,总公司拟增设常州分公司经营范围。通过咨询,訾游得知可以通过长三角“一网通办”方式办理相关业务。

能不能让数据“跑”得更快点?今年4月,在紧邻上海的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锦溪镇先后有创业者提出,虽然异地办理业务比以前更方便,但能不能再快一步、在“厂门口”“家门口”办?对此,昆山市行政审批局实地调研后,将平台延伸至相关区镇,进一步降低企业交通和时间成本。

“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一项创新举措,长三角‘一网通办’平台是‘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新探索。”昆山市行政审批局政务服务指导科科长史海瑛表示,将为在昆投资项目铺设一条以“事项最明、材料最少、环节最简、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佳”为鲜明特点的报建新路,擦亮“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让企业更“如意”。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一网通办”还将如何助力企业“犇”跑?记者从江苏省市场监管局获悉,2021年将继续推动长三角地区电子营业执照互认,拓展电子营业执照下载方式,实现长三角企业外籍法定代表人远程认证下载电子营业执照。同时,江苏将制定长三角地区统一的禁限用名称字号使用规则,共享共建禁限用名称字号数据库;推进外国投资者主体资格证明文件的互认共享工作,进一步降低企业商务成本。

由“通”到“好”,全面提升服务能级更暖心

上海市青浦区外青松公路6189号,是青浦区行政服务中心所在地,这里也是该区设立的12个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服务专窗办理点之一。

身着印有“一网通办”四字橙色马甲的工作人员,耐心地为前来咨询的市民提供办事指引;门口标牌上显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24小时自助服务”字样,打造“24小时不打烊”服务品牌……专窗办理点给人留下热情、亲切与人性化的印象。

“一网通办”是长三角三省一市政务服务改革重点,将为全国更大范围的协调发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它不仅提高了为企业、为群众服务的效率,更致力于让人们获得舒适、满意的服务体验。

实现企业开办7个环节“一窗”受理,全流程力争0.5个工作日内完成,推进不动产登记“一码管地”,全面探索市政服务“一键接入”,全面贯通信用监管“一链到底”……翻开《张家港市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任务清单》,记者发现,以互联网思维推进的“一网通办”,为企业、群众提供类似于网上购物一样便利的“淘宝式”服务,进一步实现从“一网通办”到“一网好办”的转变,这成为张家港全面打造“港城通·最舒心”营商服务品牌的关键一招。

以更多细心与耐心,换来百姓的舒心与省心。“原以为在安徽广德注册企业必须到当地办理,没想到,我在苏州通过几步电脑操作就能完成营业执照申领。”安徽乾森管业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王英浩告诉记者,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第一次交的材料中有很多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办事人员很快打来电话一步步教他怎么修改,“这样我才能一天之内办结,既高效又省心”。

深化改革开放 增创竞争优势

长三角“超大规模市场”是这样炼成的

本报记者 丁茜茜 洪叶 李睿哲 沈佳暄

跨区域融资难、市场要素不流通、标准不一等难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沪苏浙皖对市场这片沃土的辛勤浇灌。在三省一市的不懈努力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长三角“超大规模市场”日益茁壮。

“我们刚到滁州开厂的时候,需要融资2亿元,可当地能够承接这笔融资的银行不多,且异地贷款需要总行审批,流程长。一筹莫展之际,浦发银行‘长三贷’给我们融资了3亿元,用上海低成本资金投入到了安徽的项目。”亚士创能常务副总裁王永军由衷地感叹,“金融创新的一小步,对支持我们企业发展来讲就是一大步!”

亚士创能起源于浙江杭州,总部在上海青浦,最大的制造基地在安徽滁州,最大的市场是江苏省。可以说,亚士创能是与长三角一体化区域深度融合的企业,直接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协同效应。

高效配置,共创一体化市场环境

“计划至2023年,服务50至100家科创企业,推动10家以上企业登陆科创板;至2025年,集聚、培育100至200家科创企业,推动20家以上企业登陆科创板……”5月6日,上海长三角科创企业服务中心苏南中心在苏州揭牌,定下这样一组目标。

企业拥有良好的成长环境是形成统一开放“超大规模市场”的重要前提。为构建资本市场良好生态,截至2020年底,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在长三角区域内设立了13个分中心,为企业提供上市服务。上交所还在长三角区域建立了以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G60科创走廊资本市场服务基地为龙头,包括江苏基地、杭州基地、安徽基地等在内的15个服务基地和7个工作站。

5月12日,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2021年首期科创沙龙——上市问诊主题活动现场,上交所专业审核人员对来自上海、苏州、徐州和嘉兴的11家企业进行“一对一”的模拟审核和把脉问诊。

金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血液,金融服务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前提。对此,三省一市共同签署《长三角科创板企业金融服务一体化合作协议》,助推科创版和注册制试点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上海期货交易所与浙江自贸试验区等共建期现一体化的国际油气交易市场,促进油气产品期现信息互通;上海票据交易所在长三角地区试点开展应收账款票据化和“贴现通”业务……金融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按下“快进键”,实现金融资源在长三角地区自由流动、高效配置。

截至2020年底,三省一市共240家企业申报科创板,占全国45.1%,已挂牌上市104家,占全国48.4%,首发募集资金1712.47亿元,市值1.8万亿元。

标准同构,共筑一体化市场规则

“以前太耽搁时间了,员工起码小半个月的时间不能上岗。”安徽永茂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斌告诉记者,员工上岗前,需要办特种设备安全员证。以前如果上海公司的员工外派到安徽公司来工作,需要在安徽重新培训办证。现在长三角地区实现了检验检测资质的互认,省去了重新培训的环节,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企业成本。永茂泰是市场监管一体化的受益者之一,降低了员工在沪皖两地流动的成本。

市场监管一体化,要构建统一的准入规则。

2019年1月3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共同签订《长三角地区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合作备忘录》。基于此框架,四地市场监管局提出联手打造“营商环境联建、重点领域联管、监管执法联动,市场信息互通、标准体系互认、市场发展互融,逐步实现统一市场规则、统一信用治理、统一市场监管”的“三联三互三统一”工程工作方案。

标准不一,无以成方圆,更无规则秩序可言。三省一市同构标准体系,确定区域协同标准统一编号和规则并开展试点项目,出台长三角标准一体化实施意见,共同建设国际标准化长三角协作平台;同构竞争规则,联合推动区域环境等重点领域信用管理制度建设,共建环境等信用标准体系、制度体系和应用体系,推进环保等重点领域信用联合奖惩。

通过市场准入“一扇门”、市场信息“一张网”、市场监管“一把尺”、质量服务“一体化”,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坚持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力,跑出了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的“加速度”。

2020年,沪苏浙皖市场监管部门签署了国际标准化长三角协作平台共建协议,涉及5G用电缆、新材料、智慧核电等区域重点产业的首批21项长三角国际标准化协作试点项目揭开面纱。放眼未来,为赋能长三角区域大市场,三省一市正积极推动打造“长三角区域标准化国际化高地”。

互联互通,共推一体化市场监管

“5月12号案件协查的结果收到了吗?目前办件情况怎么样?”“已收到,这个案件已经在处罚建议审批阶段,非常感谢!”这是5月16日记者看到的余杭与松江两位监管系统工作人员的一段视频对话。一个案件、两地协办,自2月26日全国首个平台经济数字化监管系统——“浙江公平在线”上线以来,这样的视频交谈时常在长三角各地监管部门发生。

长三角作为我国数字经济的先行区,聚集了天猫、淘宝、携程、拼多多等一批全国头部平台,全国大约80%以上的网络交易从这里产生,在长三角范围内建立互联互通的监管平台迫在眉睫。数据显示,“浙江公平在线”上线以来,共监测长三角区域的网络经营主体37万家、商品893万件,发现长三角三省一市网络风险信息836条。

除了平台经济的监管,长三角区域内的市场监管内容涉及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建立离不开多方的努力。

从《长三角地区市场监管联动执法实施办法》到《长三角地区共同开展“满意消费长三角”行动方案》,再到《长三角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合作备忘录》,长三角共推一体化市场监管的网越织越密。

如今,三省一市共建长三角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推动上海、南京、杭州、合肥、无锡、宁波等城市间六大类10个品种追溯信息互联共享;成立首个网络市场监管领域跨区域协作联盟;在生态环境、旅游、食品药品、产品质量4个重点领域,制定出台统一的严重失信行为认定标准和奖惩措施清单;成立“长三角地区异地异店线下7日无理由退换货”服务承诺企业联盟……

一个跨越行政边界的长三角大消费市场已悄然形成。

本报记者 李睿哲 丁茜茜 洪叶

作为国内最早开行国际货运班列的省份之一,随着去年8月31日省级平台公司成立,江苏国际货运线路焕发新机。而疫情以来,放眼整个长三角,中欧班列全面驶入“春天”。

长三角,中欧班列“春天”已来

在江苏省国际货运班列有限公司21楼的会议室内,悬挂于墙上的《江苏班列路线图》静静地讲述着中欧班列的快速发展。

当航运与海运通道因国外疫情蔓延受阻时,中欧班列的稳定开行近乎成为国际物流运输领域的“一枝独秀”。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全省班列开行1395列,开行量较2019年增长24.67%。不仅全省实现增长,已开行班列的南京、徐州、苏州、连云港四市,2020年开行量增幅也均高达两位数,其中徐州的增速更是接近50%。

今年以来,长三角中欧班列延续亮眼表现。江苏首趟中欧班列跨境电商专列从苏州鸣笛发车、中欧班列“江苏号”南京至荷兰蒂尔堡市新线首发;浙江义乌中欧班列运力趋紧,3月以来班列使用甚至出现“摇号订舱”的情景;在合肥,“合肥北-二连浩特-汉堡”新线的开通,也为白色家电之城带来发展新机。据统计,仅今年一季度,长三角中欧(含中亚)班列开行量就达618列,同比增长70.2%。

“受疫情和苏伊士运河堵船等因素影响,中欧班列成为价格和时间上的最优选项。”泛韩物流(中国)南京经理王军是班列资源的受益者之一。与他感受相似的还有刘建森,这位徐工机械副总裁、徐工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坦言,以往企业设备运输到俄罗斯等地要一个多月,现在通过直达班列,货运时间能缩短一半左右。

“满盘开花”的局面带“活”企业,也造福产城。

“南京开通蒂尔堡班列直达线路就是体现。”江苏省国际货运班列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明回忆,从今年3月蒂尔堡市所在的荷兰北布拉班特省经济发展署向江苏省商务厅致函,表达希望加快推动两省开通直达班列,到5月10日满载货物的“江苏号”从南京尧化门货场发出,前后不过两月,充分展现了区域内中欧班列开行的“加速度”。

新线开辟带来的经济效益惊人。王军算了笔账,以前用卡车先将货拉至重庆或成都,每个标箱运费至少要花15000元。现在这笔钱不仅可省下来,还能省去货物在国内周转的3-4天。得益于班列开通,江苏汇鸿集团医保公司总经理助理刘铁发现,以前由于成本原因一直未与外方谈成合作的产品,如药用PVC包装材料和药用铝箔等,眼下悉数成交,“部分业务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

产业带、都市圈、班列网,两两相融的局面日趋明显。在徐州,有了依托工程机械生产出口的“徐工专列”;在安徽,除企业定制专列还形成合肥中欧班列“+阜阳”“+芜湖”等城际定向班列。

苏浙皖,资源统筹步伐加快

线路走热,使苏浙皖在班列开行上“共建市场、统筹资源”的呼声更为响亮。

“以前大家几乎是各干各的,竞争主要表现为求着要货,有一点货源便会蜂拥去抢。”苏州国际班列公司总经理张帆回忆。2019年时任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国际陆桥工委秘书长的林备战曾拿着“沉重”的数据直言,长三角中欧班列班次减少的原因在于货源,大家拼命吸货最终导致恶性竞争。

不携手不行了。2019年11月14日,围绕区域内班列资源如何统筹的话题,苏浙皖坐到一起。“当年只是苏州、义乌、合肥3座城市班列开行平台开展的交流,却打开了共商发展的话闸。”李明说,此次座谈带来了一个区域共建班列市场、共享班列资源的基础性文件——《长三角中欧班列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从无序到有序,共建共享与统一开放走向台前。错位发展的导向更加鲜明,各省线路的优势逐一区分。“江苏开行的班列中,连云港的中亚班列和南京、徐州到俄罗斯等东欧国家的线路比较抢手。”李明分析,相较而言浙江到西南欧开行线路较好,而安徽在中东欧开行线路上更具亮点,“原本就有差异化的目标市场,为三省合作提供了基础。”

此后,苏州、义乌、合肥三市班列公司开始了舱位相互调剂、境外段资源共享、客户资源协调配套。

合作,是大势所趋。今年4月7日,李明率队首访合肥国际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两省班列运行平台主要领导会面当天便向外释放出一个积极信号——建立定期交流的常态化互动机制。

看未来,内外兼修任重道远

采访中记者获悉,虽然货源调配已实现一定程度跨省联动,可实际以省级班列平台公司自发驰援为主,尚未形成更加稳固的机制和规则。

“其实《框架协议》签订后市场已有意识在做协调,但自发协调的力度还显不足。”李明坦言,当下长三角区域开行班列计划有限,“你多他少”的现象难免存在,争取计划时各省之间仍有竞争。“相信这种局面未来可以打破。在三省一市的统筹协调和铁路部门的支持协作下,长三角班列资源有能力实现更高程度的一体化。” 李明建议,不妨尝试打破各省现有班列开行量的统计方式,将考核细化到单节车厢的具体货源,让省际之间富余的班列资源、开行线路真正实现共享共用,避免出现“一地发车计划落空、而另一地计划不够用”的情况。

充分用好班列资源,离不开三省一市政府“有形的手”。

未来需要政府引导的,不只是优化开行量计算方式。“长三角市场规模庞大,利用班列资源打造区域品牌值得期待。”在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蒋昭乙看来,以江苏为例,苏新欧、苏蒙欧等几条线路未来都可通过与沪浙皖的优势资源组合,形成区域性品牌打包出海。三省一市要以更开放包容的心态贡献自己的载体、用好对方的优势,形成区域内更高质量的市场共建和统一开放格局。

与此同时,信息沟通也需加强。“几省海关能否合力共建与班列开行相关的大数据平台?”蒋昭乙提议。李明也很看重信息互通,他透露,预计于今年在南京召开中欧班列行业峰会和专题会议,届时长三角区域班列开行方将再度聚首,围绕班列国际物流发展新趋势新方向进行研讨。

“共建市场的理念不应只是针对国内,也可放眼境外。”李明说,未来各省海外仓资源以及境外与班列有关的物流配套设施共享,甚至三省一市组团开拓市场,都可共同研究、制定举措,“用好长三角中欧班列资源赋能区域发展,其实还有很多文章可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PAGE 南宁市环南湖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共28页 第PAGE 28页 南宁市环南湖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1.概述 1.1城市概况 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位于东经107°451至108°511,北纬22°121至23°311的范围内,处于我国西南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偏西地区,它背靠云、贵、川三省,连接着粤、港、澳地区,面向北部湾和南中国海,处于大东南亚轴心部位。因此,它既是沿海与内地连接的枢纽,也是大西南主要的出海通道。 南宁市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全年气温在21℃左右。优越的气候条件,使这里四季绿树成荫,花果飘香,市区绿化覆盖率近40%,形成了“城在绿中,绿在城中”的独特亚热带风光,因而享有“中国绿城”的称号。南宁的城市风光秀美,中部有邕江穿越而过,国家级风景区青秀山位于城区东南,东部有市区内最大的天然湖泊——南湖,“一江一山一湖”的架构形成了城市整体的空间形象。 2003年,南宁市重新划分行政区划。全市辖五城区和七个县,分别是城北、新城、兴宁、永新、江南五城区,武鸣、邕宁、横县、马山、宾阳、隆安、上林七个县,总面积22295平方公里,居住着壮、苗、回、瑶等36个少数民族,总人口为634.43万人,其中,市区人口为140.39万人。 1.2环南湖地区概况 本次规划对象就是以南湖为核心的区域——环南湖地区。南湖,水域面积1.14平方公里,南北呈长条形状,南面紧邻邕江,原为邕溪,本与邕江相连通,每当邕江发洪水时,江水就倒灌到溪中,将大量农田、房舍淹没。唐代景云年间,邕州司马吕仁征集民工,在此分流建堤,蓄水成湖,束住泛滥的洪水,这就是后来的南湖。以后人们利用湖畔植树栽花,修廊建亭,辟成风景区,1972年正式开辟为公园,以广种亚热带花卉和树木为主要特色。经过多年的建设,以南湖水面为主体的南湖公园,已经形成绿树成荫,具有观赏性、娱乐性的城市型休憩公园,近年来,随着琅东新区的开发,在南湖东岸相继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现代园林景观特色的广场和绿地。 1.3区位条件 南湖西面距离旧城中心约3.5公里,民族大道穿越该地区,南湖大桥连接着两岸地区,向东延伸至琅东新区,通向城市的快速环道,西南侧的教育路经白沙大桥直抵江南片区,另外还有星湖路、园湖路、双拥路、青山路以及茶花园路等多条主要道路在此区域交汇。 2.现状条件分析 2.1土地使用现状 2.1.1分布特点 从整体的开发状况来看,环南湖地区的土地基本上可以分为东西两大部分。西片属于已建成地区,多为解放后至八十年代期间开发的土地,主要是以各单位的围墙为界划分,存在着两种典型的现象,一方面,个别单位占用了大面积用地,内部混杂了办公、居住等多种功能;另一方面,用地划分零散,缺乏基础设施的配套,内部道路狭窄,机动车通达能力很低。 另外,在临近南湖的区域还存在着相当面积的农村住宅,不但内部环境、交通、卫生等状况极差,而且紧贴着湖面的建筑杂乱排布,严重影响了南湖岸线的景观。南湖东片地区多属于九十年代以后开发的土地,并且还有相当一部分处于正在开发或待开发的用地,双拥路一侧的南湖周边基本上为南湖公园用地和近两年来建成的广场和绿地,青山路以西地区主要被几个医院和学校等几个较大的单位所划分,其中存在少量的农村住宅用地。民族大道两侧的区域主要是随着琅东新区的开发而建成的行政办公和居住区。 2.1.2用地性质构成 经过对各类用地的统计汇总,发现在环南湖地区用地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居住、公共设施与公共绿地在各类用地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分别是:居住用地比例最高,占建设用地的37%,公共设施用地其次,共占21.8%的比例,其中行政办公的比例较大,约为8.3%,公共绿地占建设用地的23.1%,此外道路广场用地约占14%,比例也较大。各个用地小类的划分中,反映出居住用地中环境状况较差、配套设施不健全的居住用地还占有较大的比例,约为10%,其中村民住宅用地约为4%,公共设图2-1 土地使用现状图 施用地中,行政办公用地比例较高,而文化娱乐类的用地偏低,只占到1.9%,另外在整个规划区范围内存在着部分的工业和军事用地。(见图2-1 、表2-1) 表2-1 用地现状平衡表 用地分类 面积(M2)     比例     大类 中、小类             R       1832855     36.98%   R2 925810     18.68%      

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2020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责任分解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层层压实责任,积极推进办理工作。各责任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按照“一把手”负总责的要求,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明确专门责任部门和具体责任人,由办公室负责抓好综合督办协调工作。对于一些办理难度大、涉及面广的责任事项,相关责任单位要及时报告推进落实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请市人民政府统筹协调解决。

  二、加强工作统筹,科学制订办理方案。各责任单位要对所承办的责任事项逐个进行研究,制订具体细化的办理方案。办理方案要明确每个责任事项的具体工作内容、完成时间节点、分管负责人及责任部门。牵头单位要强化责任担当,统筹协调相关责任单位科学制订办理方案,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细。各责任单位要于2020年2月3日前,将制订的办理方案经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审定后,报送市人民政府督查室;同时,一并上报本单位《政府工作报告》督办工作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办理方案及人员名单填报式样见附表1、2)。

  三、精准高效督办,确保完成目标任务。市绩效考评办要将2020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任务纳入市级绩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精准设置绩效指标,细化考评内容,突出考评结果运用,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各责任单位要将涉及本单位的目标任务办理工作纳入绩效目标进行管理,进一步明确“时间表”“施工图”,制订“任务清单”“时间清单”和“责任清单”,定期或者不定期开展自查提醒,确保办理工作有序推进。市人民政府督查室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精准督办,对目标责任落实不力、影响工作进度和成效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予以通报。

  四、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公布工作进展。各责任事项牵头单位要分别于2020年4月15日、7月15日、10月15日及2021年1月15日前,将第一、第二、第三季度及全年责任事项完成情况,经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审定后以书面及电子版形式报送市人民政府督查室(报送式样见附表3),由市人民政府督查室负责每季度在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集中公开,接受全社会监督。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0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责任分解方案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共4项)

  (一)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7.8%。(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管委会〉)

  (二)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三)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四)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二、九个方面重点工作(共268项)

  (一)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

  ——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1.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及时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的监测和帮扶。(牵头单位:市扶贫开发办;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2.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推进扶贫产业园建设。(牵头单位:市扶贫开发办;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3.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等社会帮扶活动。(牵头单位:市扶贫开发办;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

  4.鼓励社会力量采购脱贫村产品和服务,推广“农超对接”,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增收。(牵头单位:市扶贫开发办;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供销合作总社,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5.注重帮扶边缘户,积极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牵头单位:市扶贫开发办;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6.推进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牵头单位:市扶贫开发办;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强力推进污染防治

  7.继续压减煤炭消费总量,加强机动车排放、建筑工地扬尘等治理,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乡建设局、市城管执法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商务局、市园林和林业局、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市气象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8.推进“三湖三河”流域系统治理,加快消除劣Ⅴ类湖泊,推动全市河湖水质稳步提升。(牵头单位:市水务局;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9.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牵头单位:市水务局;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10.提高固废集中处置和综合利用能力。(牵头单位:市城管执法委;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城乡建设局、市卫生健康委,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11.积极开展污染地块治理修复。(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管执法委、市农业农村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12.深入开展非法集资、互联网金融、非法校园贷等领域风险排查与分类处置。(牵头单位:市地方金融工作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13.全力推进非法集资陈案、新发案件持续下降,全面出清P2P网贷风险。(牵头单位:市地方金融工作局;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14.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牵头单位:市地方金融工作局;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二)着力增强中心城市功能

  ——提高资源配置能力

  15.大力培育引进总部机构,建设一批总部经济示范产业园,培育引进各类500强企业总部和“第二总部”。(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各中心城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

  16.积极举办国际性赛会节展活动,搭建商业、科技、文化等领域高层次交流合作平台,办好第二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推动大健康博览会交易平台建设,扩大国际影响力,举办全球供应商大会、国际性学术论坛等100场以上重点赛会节展活动。(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体育局)

  17.完善武汉国博中心功能配套。(牵头单位:市城投公司;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汉阳区人民政府)

  18.建设武汉空港国际商务会展新城。(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城乡建设局、市商务局,黄陂区人民政府,市城投公司、武汉航发集团、湖北机场集团)

  19.深化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地方金融工作局)

  20.争创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21.大力推动要素市场建设,提升农村综合产权、航运、金融资产、城市矿产等交易所能级,重塑新时代“货到汉口活”。(牵头单位:市地方金融工作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武汉新港管委会,武汉金融控股集团)

  22.对接国家“十四五”规划编制,争取国家级重大生产力项目在汉布局。(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23.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4.聚焦长江经济带发展,深入实施“双十工程”。(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25.探索建立城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牵头单位:市统计局;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园林和林业局,江夏区人民政府,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委会)

  26.加快建设六大绿色发展示范先行区。(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硚口、青山、蔡甸区人民政府,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武汉长江新城管委会)

  27.推进长江新城起步区建设。(牵头单位:武汉长江新城管委会;责任单位:江岸、黄陂区人民政府)

  28.争创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管委会〉)

  29.争创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30.争创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黄陂区人民政府,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武汉航发集团)

  31.争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32.争创国家级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牵头单位:市地方金融工作局;责任单位: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33.争创国家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区。(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责任单位:黄陂区人民政府,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34.争创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责任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履行好“主中心”责任

  35.加快推动“武汉城市圈”建设,促进武汉与周边城市协同发展。加快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资源共享。(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医疗保障局)

  36.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以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为依托,探索联合招商、飞地经济、园区共建等机制,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车都先进制造大走廊、临空经济大走廊,推动产业链向周边城市拓展。(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商务局,各开发区管委会)

  37.加快基础设施一体化,实施一批与周边城市基础设施对接工程。(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

  38.加快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深化“一城一港一主体”整合。(牵头单位:武汉新港管委会;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武汉港航发展集团)

  39.打造天河—鄂州航空客货双枢纽,积极推动“武汉城市圈”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黄陂区人民政府,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武汉航发集团、湖北机场集团)

  40.推进《武汉铁路枢纽规划》项目落地,加快武汉对外高铁通道建设。(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

  41.拓展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合作领域。(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国资委、武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42.认真做好援疆、对口支援与帮扶等工作。(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43.认真做好援藏、对口支援与帮扶等工作。(责任单位:市民宗委)

  (三)保持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着力扩大有效投资

  44.完善重大项目储备库、建设库、达效库转化机制,统筹推进230个市级重大项目建设,力争民间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达到52%以上。(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城管执法委、市水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住房保障房管局、市园林和林业局、市体育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管委会〉,武汉新港、武汉长江新城管委会,市城投公司、武汉地产集团、武汉地铁集团、武汉碧水集团、武汉航发集团、湖北机场集团)

  45.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责任单位:市财政局)

  46.围绕产业升级,加快实施一批“芯屏端网”重大项目,推动光谷生物创新园二期、汉江湾科创总部基地、阿里巴巴武汉产业社区等265个投资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开工。(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住房保障房管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管委会〉,武汉长江新城管委会)

  47.加快建设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吉利路特斯、天马G6等1020个投资亿元以上续建项目。(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城乡建设局、市城管执法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住房保障房管局、市体育局、市园林和林业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管委会〉,武汉长江新城管委会)

  48.围绕强功能、补短板,推动“路桥隧”交通项目、“洁绿美”生态项目、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大民生重点项目建设力度。(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

  49.开展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等项目清查,提高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效率。(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管委会〉)

  50.保持招商引资力度,突出产业招商、市场化招商,力争实际到位资金8600亿元以上。(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管委会〉)

  ——推动消费稳定增长

  51.实施“消费促进工程”,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委外办,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市体育局、市园林和林业局、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管委会〉)

  52.打造“武汉购”品牌,完成江汉路步行街改造提升,推进汉正街、楚河汉街、光谷步行街等重点商圈提档升级。(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乡建设局、市城管执法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住房保障房管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管委会〉)

  53.大力引进首店、品牌店、旗舰店,加快传统商贸业转型发展。(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管委会〉)

  54.推动武汉名优特产进商圈、进超市、进展会、进电商。(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各中心城区人民政府)

  55.大力发展新零售,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培育500家新型连锁便利店。(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城管执法委、市交通运输局、市烟草专卖局)

  56.繁荣假日经济、夜间经济,发展全域旅游,建设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57.振兴武汉老字号,提升户部巷、吉庆街等特色街区品质,扩大武汉地方小吃知名度。(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区人民政府)

  58.激发潜在消费,出台促进消费政策,推动汽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等更新消费。(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

  59.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社会服务领域,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消费供给,争创综合性信息消费示范城市。(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体育局)

  60.推动城乡消费联动发展,加快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供销合作总社,各新城区人民政府)

  61.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促进外贸稳中提质

  62.积极推进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大力培育外贸企业和品牌,引导企业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进出口总额增长8%。(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管委会〉)

  63.积极培育外贸新动能,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汉口北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推动服务外包向高附加值业务转型升级,力争服务外包执行额增长10%以上。(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64.拓展外资来源地,稳定和扩大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管委会〉)

  ——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65.加快建设中部金融中心,金融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工作局)

  66.积极对接创业板和新三板改革,进一步做好科创板上市工作,力争新增上市企业10家。(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工作局)

  67.深入开展“万企千亿”行动,发挥企业融资对接服务平台作用,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可得性、满意度。(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工作局)

  68.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大力推广投贷联动、科保贷等新业务,支持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牵头单位:市地方金融工作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四)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

  ——提升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69.全域推进自主创新,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R&D)投入增长10%。(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70.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加强前沿科技布局,推动东湖实验室建设,大力支持脉冲强磁场中心、生物安全与技术四级实验室等开展原始创新,加快推进精密重力测量、生物医学成像、生物样本库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71.支持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鼓励高校院所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72.加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共性技术平台,支持信息光电子、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先进存储等创新平台开展科技攻关,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73.加快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新建一批企业技术研究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74.引进20家以上一流科研机构和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75.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技术市场建设水平,力争举办各类对接活动200场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850亿元以上。(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管委会〉)

  76.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支持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移转化。(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77.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更大力度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壮大,净增高新技术企业800家以上。(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管委会〉)

  78.完善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工业技术研究院改革。(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79.高水平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平台。(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科技局,江岸区人民政府,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80.深入推进招才引智,面向海内外引进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牵头单位:市招才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81.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全面完成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工作。(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82.促进制造业稳增长,深入推进“万千百工程”,持续打好工业项目、工业技改、工业“小进规”攻坚战。(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83.推动产能利用不足的重大项目满产达产,确保武汉新芯二期、康宁玻璃基板等项目投产量产,擦亮“新武汉造”品牌。(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84.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进全产业链智能化改造,建设100个高水平数字车间、智能工厂、绿色工厂。(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85.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300家、总数突破3000家。(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86.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促进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创新提升,加快建设五大产业基地,推动各区扩大主导产业优势,做大做强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管委会〉)

  87.大力发展战略性产业,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下一代汽车、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氢能、新材料、工业控制软件等关键环节,实施稳链强链补链工程,强化产业带动和产业配套,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和“隐形冠军”。(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88.推广工业互联网、柔性化定制等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89.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创建国家标准化改革创新先行区。(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乡建设局、市城管执法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应急管理局)

  ——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90.实施“现代服务业倍增计划”,更多依靠市场机制和现代科技创新推动服务业发展,深化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地方金融工作局)

  91.聚焦物流、软件信息、金融、文化创意设计、大型专业市场、人力资源、检验检测认证等领域,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管委会〉)

  92.聚焦“一城一园三区”,推动大健康产业突破性发展。(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乡建设局,江汉、硚口、汉阳、江夏区人民政府,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长江新城管委会)

  93.提高世界“设计之都”影响力。(责任单位:市城乡建设局)

  94.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新增3栋纳税亿元以上商务楼宇。(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住房保障房管局,各中心城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

  95.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聚焦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96.鼓励扶持“互联网+服务业”,大力培育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规范发展线上经济,做大做强动漫游戏、视频直播、互联网教育等产业。(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文化和旅游局,武汉广播电视台,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五)更大力度改善营商环境

  ——优化提升政务服务

  97.深化“四办”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一事联办”“多审合一”,推行“证照分离”、联合验收、告知承诺、“好差评”等制度。(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责任单位:市司法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乡建设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98.加大政务协同力度,加强电子证照共享应用,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城通办”,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保障房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医疗保障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99.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100.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物流等成本。(牵头单位: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市税务局)

  ——增强市场主体竞争力

  101.深化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完成3家市属国企战略性重组,推动市属平台企业市场化转型改革,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进一步完善国企法人治理结构,提升国资国企改革综合成效。(责任单位:市国资委)

  102.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责任单位:市供销合作总社)

  103.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民营经济支持政策。(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市税务局,市工商联)

  104.定期开展银企对接活动,积极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牵头单位:市地方金融工作局;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工商联)

  105.继续做好拖欠民营中小企业账款清理工作,持续推进企业历史遗留问题解决。(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国资委,市工商联,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管委会〉)

  106.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完善与民营企业对接沟通常态机制,提高对接实效,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工商联)

  107.加大市场主体梯次培育力度,新增市场主体20万户以上。(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优化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108.深入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破除招投标隐性壁垒,加大政府采购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牵头单位: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109.加大一体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力度。(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110.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司法局)

  (六)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着力打造三大开放品牌

  111.高质量建设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突出规划先行、生态优先、示范引领、面向未来、模式创新,大力引进法国及其他国家企业,打造城市可持续发展样板。(牵头单位: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管委会;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

  112.高水平推进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建设,突出贸易功能,加快实现贸易投资便利化,积极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引进外资金融机构,推动综保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与自贸区联动发展。(牵头单位: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地方金融工作局)

  113.高起点规划建设中日国际产业园。(牵头单位:黄陂区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

  114.高起点规划建设中德国际产业园。(牵头单位:蔡甸区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

  115.高起点规划建设中美国际产业园。(牵头单位:江夏区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

  116.高起点规划建设中印国际产业园。(牵头单位: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

  ——加强对外合作交流

  117.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对接合作,支持更多企业抱团出海“走出去”,推动建设境外产业园和综合服务平台。(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委外办,市科技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新港管委会)

  118.开展国际工程总承包,在境外举办武汉名优产品推介会。(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119.巩固提高国际友城合作实效,进一步推动多领域交流合作。(责任单位:市委外办)

  120.规范提升城市外文标识。(责任单位:市委外办)

  121.加快建设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国际社区、国际人才公寓。(牵头单位:市委外办;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住房保障房管局)

  122.加强城市国际营销。(牵头单位:市委外办;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提升开放枢纽功能

  123.巩固现有国际及地区航线,新开通2条以上。(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湖北机场集团)

  124.大力发展航空货运,建成航空物流服务中心等设施,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湖北机场集团)

  125.建设阳逻港铁水联运二期、汉口北多式联运国际物流港等项目,开辟国际联运新通道,打造港口枢纽集群。(牵头单位:武汉新港管委会;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黄陂、新洲区人民政府,武汉港航发展集团)

  126.提升中欧(武汉)班列市场化运营水平。(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商务局,东西湖区人民政府,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武汉港航发展集团)

  127.优化口岸通关服务,开通花山港、汉南港口岸,深化与沿海、沿边通关协作,继续压缩整体通关时间和成本。(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新港管委会,湖北机场集团、武汉港航发展集团)

  (七)加快建设美丽武汉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128.深入开展“清源、清管、清流”行动,建立全市雨污管网“一张图”,加快管网混错接改造,实施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扩容。(牵头单位:市水务局;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城管执法委、市农业农村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129.推进东湖争创全国示范河湖。(牵头单位: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市水务局)

  130.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际湿地城市。(牵头单位:市园林和林业局;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131.实施四环线生态带绿化工程。(牵头单位:市园林和林业局;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青山、江夏、东西湖、黄陂区人民政府)

  132.实施长江绿道示范段、长江两岸造林等绿化工程。(牵头单位:市园林和林业局;责任单位:市水务局,江岸、青山、东西湖、黄陂、新洲区人民政府,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133.加快推进北湖产业生态新城建设。(牵头单位:青山区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乡建设局、市水务局、市园林和林业局)

  134.新建各类公园30个,新增绿地700万平方米,建设林荫道110公里、绿道100公里,植树造林1.5万亩。(牵头单位:市园林和林业局;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135.扎实做好矿山治理修复。(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责任单位:汉阳、蔡甸、江夏、黄陂、新洲区人民政府,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136.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机构垂直改革。(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137.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138.深入推进基本生态控制线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园林和林业局)

  139.落实河湖长制。(牵头单位:市水务局;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140.坚决做好中央和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管执法委、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建设城市亮点片区

  141.打造沿江文化休闲带。(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江岸、江汉、武昌、汉阳区人民政府,武汉旅发投集团)

  142.推动两江四岸江滩提档升级。(责任单位:市水务局)

  143.提升夜游长江、夜游汉江品质。(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市公交集团、武汉旅发投集团)

  144.盘活沿江核心区空间资源,优化布局观光旅游、美食购物、休闲娱乐、时尚创意等场所设施。(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责任单位:市城乡建设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住房保障房管局,各中心城区人民政府)

  145.打造环湖主题功能区,因“湖”制宜、分类推进,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环湖公园、环湖绿道,丰富文化、体育、创新等功能。(牵头单位:市园林和林业局;责任单位:市水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体育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146.打造武汉文化传承区,挖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底蕴,加强历史风貌街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推出一批“街头历史博物馆”。(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保障房管局,江岸、江汉、武昌区人民政府)

  ——完善基础设施体系

  147.积极推进天河机场第三跑道和T2航站楼改扩建。(责任单位:湖北机场集团)

  148.开工建设武汉西站,加快推进武西高铁武汉枢纽直通线,沿江高铁武汉至合肥段、武汉至宜昌段等项目。(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汉阳区人民政府)

  149.建成四环线全线、青山长江大桥。(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青山、黄陂区人民政府,市交投集团公司)

  150.力争开工建设白沙洲公铁长江大桥。(牵头单位:市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151.优化“快干支微”路网,完善慢行交通体系,加强非机动车道规划建设,保障非机动车路权。(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责任单位:市城乡建设局、市城管执法委、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

  152.优化调整公交线网,打造微循环公交系统,完善公共出行体系。(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市公交集团)

  153.全面实施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开通地铁8号线二期,续建5号线等11个项目。(责任单位:武汉地铁集团)

  154.开展城市智慧汽车基础设施和机制建设试点。(牵头单位:市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各中心城区人民政府,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委会,市城投公司、武汉地铁集团)

  155.新增停车泊位20万个、充电桩5万个。(牵头单位:市停车场及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指挥部;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管执法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市城投公司、武汉地铁集团)

  156.持续提升防洪排涝抗旱能力。(牵头单位:市水务局;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157.新建海绵城市56平方公里。(牵头单位:市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务局、市住房保障房管局、市园林和林业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158.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城市电网。(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乡建设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武汉供电公司)

  ——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

  159.深化建筑立面整治,优化美化“第五立面”。(牵头单位:市住房保障房管局;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乡建设局、市城管执法委,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160.规范提升商圈户外广告和道路门面招牌。(牵头单位:市城管执法委;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161.加强天际线管控,强化城市色彩引导。(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162.提升城市照明效果。(牵头单位:市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武汉供电公司)

  163.开展道路反复开挖综合治理。(责任单位:市城管执法委)

  164.持续推进道路修复提升。(牵头单位:市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165.整治道路附属设施。(牵头单位:市城管执法委;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城乡建设局、市水务局、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166.做好控违拆违工作。(牵头单位:市城管执法委;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167.加大背街小巷、铁路沿线、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力度。(牵头单位:市城管执法委;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管委会〉)

  168.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覆盖,社区和行政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85%以上,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和生活垃圾分类“两网融合”。(牵头单位:市城管执法委;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住房保障房管局,市供销合作总社,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169.持续推进“厕所革命”。(牵头单位:市城管执法委;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170.完善提升城市管理作业标准,推行精致环卫,创新“门前三包”机制。(牵头单位:市城管执法委;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171.创建机动车停车秩序示范路,打造精致交通样板路。(责任单位: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

  172.整合各类智慧城市信息化管理平台,推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乡建设局、市城管执法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八)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

  173.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建设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先行区。(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新城区人民政府)

  174.推动“菜篮子”增产提质、保供稳价,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打造农产品高质量供给体系。(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新城区人民政府)

  175.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培育280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3000亿元。(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新城区人民政府)

  176.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50个以上。(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新城区人民政府)

  177.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创建4个都市田园综合体,发展乡村民宿、共享农庄、康养基地等新业态,确保乡村旅游综合收入稳定增长。(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各新城区人民政府)

  ——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178.深化“三乡工程”,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流动。(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新城区人民政府)

  179.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及地上房屋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探索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新城区人民政府)

  180.积极稳妥推进村湾集并,加大土地整理力度。(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新城区人民政府)

  181.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企业家、农业科技人员、大学毕业生等到农村创新创业。(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新城区人民政府)

  182.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力争涉农电商交易额突破2000亿元。(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新城区人民政府)

  183.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入乡转化。(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184.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武昌、洪山区人民政府,各新城区人民政府,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塑造良好乡风乡貌

  185.开展156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乡建设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各新城区人民政府)

  186.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90%以上。(牵头单位:市城管执法委;责任单位:各新城区人民政府)

  187.改善农村供电、信息、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供销合作总社,各新城区人民政府,武汉供电公司)

  188.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各新城区人民政府)

  189.全面加强农村小微水体管护,进一步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牵头单位:市水务局;责任单位:各新城区人民政府)

  190.做好农业面源污染和白色污染治理。(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各新城区人民政府)

  191.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各新城区人民政府)

  192.改善村卫生室条件。(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各新城区人民政府)

  193.实施“千场演出万场电影进农村”。(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各新城区人民政府)

  194.推动行政村健身设施全覆盖。(牵头单位:市体育局;责任单位:各新城区人民政府)

  195.开展100个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牵头单位:市民政局;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市城管执法委、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各新城区人民政府)

  196.传承农耕文明,打造一批农耕文化特色村。(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各新城区人民政府)

  (九)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

  197.坚持就业优先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托底帮扶,扶持创业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万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198.大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推进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试点,健全企业、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和培训机制。(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市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扶贫开发办)

  199.拓展居民增收渠道。(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200.做好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城乡建设局、市国资委、市住房保障房管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201.进一步巩固和谐劳动关系。(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市总工会)

  ——切实加强社会保障

  202.精准推进全民参保,社会保险扩面新增45万人次。(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市医疗保障局)

  203.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责任单位:武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204.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205.稳步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人员等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将支出型贫困家庭纳入社会救助范围。(牵头单位:市民政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保障房管局、市医疗保障局,市残联)

  206.为全市贫困妇女购买特定医疗安康保险。(牵头单位:市妇联;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扶贫开发办)

  207.做好退役军人服务管理保障工作。(牵头单位: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208.提升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水平,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牵头单位:市残联;责任单位:市城乡建设局、市卫生健康委,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209.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牵头单位:市民政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

  210.积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责任单位:市民政局)

  211.加强城市更新改造提升。(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责任单位:市住房保障房管局,各中心城区人民政府)

  212.加强城市存量住房改造提升。(牵头单位:市住房保障房管局;责任单位:各中心城区人民政府)

  213.开展老旧小区改造行动,完成260个以上老旧小区改造任务,着力破解脏乱差、公用设施老化等突出问题。(牵头单位:市住房保障房管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乡建设局、市城管执法委,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214.持续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城乡建设局、市住房保障房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215.新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住房2.5万套、建成2.5万套,大力发展租赁住房,建设筹集公租房3000套,筹集租赁房源10万套(间)。(牵头单位:市住房保障房管局;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216.落实城市主体责任,加快构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牵头单位:市住房保障房管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乡建设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市税务局,武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着力解决“一老一小”问题

  217.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老年友好城市。(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218.推进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落实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要求,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养老机构,实现中心城区“三助一护”服务体系全覆盖。(牵头单位:市民政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住房保障房管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219.健全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牵头单位:市民政局;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医疗保障局)

  220.推进医养结合,改善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责任单位:市委编办,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医疗保障局)

  221.积极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牵头单位:市妇联;责任单位:市委外办,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222.服务全面“二孩”政策和大学生留汉,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新改扩建一批社区照护机构和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展托育服务,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住房保障房管局)

  223.推进80所公益普惠性幼儿园新改扩建,进一步提高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224.坚决取缔无证幼儿园。(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225.加强校园安全保障。(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公安局)

  226.加强儿童安全保障。(牵头单位:市公安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

  227.推动义务教育优质扩容,推进80所中小学配建项目建设,新增入园入学学位4万个,推进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228.继续推广校园足球。(牵头单位:市体育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229.加强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工作。(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230.做好青少年寒暑假社区托管服务,让孩子们阳光快乐健康成长。(牵头单位:团市委;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管委会〉)

  231.办好特殊教育。(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残联)

  232.支持市属高校内涵式发展。(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233.提升全民健康水平。(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234.加快建设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打造一批名医名院名专科。(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235.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分级诊疗。(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疗保障局)

  236.扩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范围和品种,切实减轻群众看病负担。(牵头单位:市医疗保障局;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237.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能力。(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238.切实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城管执法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管委会〉)

  239.实施农贸市场建设达标工程,加强市场环境卫生改造,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240.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24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文明城市建设,提升市民文明素养。(责任单位:市文明办)

  242.建成琴台美术馆。(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责任单位:武汉地产集团)

  243.提升武汉戏曲大码头影响力,开工建设武汉戏曲艺术中心。(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乡建设局,汉阳区人民政府)

  244.办好中华戏曲艺术节、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加紧筹办中国戏剧节。(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245.组织文化惠民活动3000场次。(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246.大力培育文创企业,推动影视演艺、游戏电竞、赛车等文化产业倍增发展。(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市体育局)

  247.放大军运会效应,加强文化国际交流,推动武汉文化“走出去”。(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市委外办)

  248.办好武汉马拉松、国际渡江节等群众性体育活动。(责任单位:市体育局)

  249.开展全民健身活动1200场次以上。(责任单位:市体育局)

  250.做好军运会场馆赛后综合利用。(责任单位:市体育局)

  251.建设空港国际体育中心。(牵头单位:市体育局;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黄陂区人民政府)

  252.积极筹备世俱杯赛。(责任单位:市体育局)

  253.推进全国社区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试点,力争社区足球场地实现全覆盖。(牵头单位:市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254.学习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牵头单位:市司法局;责任单位:市信访局,市公安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255.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市司法局)

  256.创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推进500个智慧平安小区建设。(责任单位:市公安局)

  257.坚持标本兼治,纵深掘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责任单位:市公安局)

  258.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行为。(责任单位:市公安局)

  259.深化互联网综合治理。(责任单位:市公安局)

  260.创建信访接待服务“人民满意窗口”,及时就地化解信访矛盾。(责任单位:市信访局)

  261.坚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促进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责任单位:市民宗委)

  262.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责任单位: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263.全面完成“七五”普法各项工作任务。(责任单位:市司法局)

  264.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责任单位:市统计局)

  265.紧盯“一无一降”目标,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牵头单位:市应急管理局;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城乡建设局、市城管执法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

  266.健全消防管理体制。(牵头单位:市公安局;责任单位:市应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支队)

  267.大力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争创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责任单位:市应急管理局)

  268.加快构建应急管理体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责任单位:市应急管理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国湖居典范的房地产项目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